作者: 李汝珍(约1550年-1626年),明代小说家,尤以《剪灯新话》为人称道。李汝珍的作品多描写民间传说,小说中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人物形象多为民间典型,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剪灯新话》是李汝珍所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包含了多个民间故事,故事内容以爱情、奇遇、离奇事件为主,充满浪漫与奇幻色彩。李汝珍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面。小说的写作手法独特,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整部作品既具文学价值,又富有民俗色彩,是研究明代小说和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一-华亭逢故人记-原文
松江士人有全、贾二子者,皆富有文学,豪放自得,嗜酒落魄,不拘小节,每以游侠自任。
至正末,张氏居有浙西,松江为属郡。二子来往其间,大言雄辩,旁若无人。
豪门巨族,望风承接,惟恐居后。
全有诗曰:
华发冲冠感二毛,西风凉透鹣鹴袍。
仰天不敢长嘘气,化作虹霓万丈高。
贾亦有诗曰:
四海干戈未息肩,书生岂合老林泉!
袖中一把龙泉剑,撑拄东南半壁天。
其诗大率类是,人益信其自负。
吴元年,国兵围姑苏,未拔。
上洋人钱鹤皋起兵援张氏,二子自以严庄、尚让为比,杖策登门,参其谋议,遂陷嘉兴等郡。
未几,师溃,皆赴水死。
洪武四年。
华亭士人石若虚,有故出近郊。
素与二子友善,忽遇之于途,随行僮仆数人,气象宛如平昔。
迎谓若虚曰:‘石君无恙乎?’
若虚忘其已死,与之揖让,班荆而坐子野,谈论逾时。
全忽慨然长叹曰:‘诸葛长民有言:‘贫贱长思富贵,富贵复履危机。’此语非确论。
苟慕富贵,危机岂能避?世间宁有扬州鹤耶?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刘黑闼既立为汉东王,临死乃云:‘我本在家锄莱,为高雅贤辈所误至此!’陋哉斯言,足以发千古一笑也!’
贾曰:‘黑闼何足道!如汉之田横,唐之李密,亦可谓铁中铮铮者也。
横始与汉祖俱南面称孤,耻更称臣,逃居诲岛,可以死矣,乃眩于大王小侯之语,行至东都而死。
密之起兵,唐祖以书贺之,推为盟主,及兵败入关,乃望以台司见处,其无知识如此!大丈夫死即死矣,何忍向人喉下取气耶?
夫韩信建炎汉之业,卒受诛夷;刘文静启晋阳之祚,终加戮辱。
彼之功臣尚尔,于他人何有哉!’
全曰:‘骆宾王佐李敬业起兵,檄武氏之恶,及兵败也,复能优游灵隐,咏桂子天香之句。
黄巢扰乱唐室,罪不容诛,至于事败,乃削发被缁,逃遁踪迹,题诗云:‘铁衣著尽著僧衣。’若二人者,身为首恶,而终能脱祸,可谓智术之深矣。’
贾笑曰:‘审如此,吾辈当愧之矣!’
全遽曰:‘故人在坠,不必闲论他事,徒增伤感尔。’
因解所御绿裘,令仆于近村质酒而饮。
酒至,饮数巡,若虚请于二子曰:‘二公平日篇什,播在人口,今日之会,可无佳制以记之乎?’
于是筹思移时,全诗先成,即吟曰:
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无子可传家。
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藜沙。
贾继诗曰:
漠漠荒郊鸟乱飞,人民城郭叹都非。
沙沉枯骨何须葬,血污游魂不得归。
麦饭无人作寒食,绨袍有泪哭斜晖。
生存零落皆如此,惟恨平生壮志违。
吟已,若虚骇曰:‘二公平日吟咏极宕,今日之作,何其哀伤之过,与畴昔大不类耶?’
二人相顾无语,但愀然长啸数声。
须臾,酒罄,告别而去。
行及十数步,阒无所见。
若虚大惊,始悟其死久矣。
但见林梢烟瞑,岭首日沉,乌啼鹊噪于丛薄之间而已。
急投前村酒家,访其历以取质酒之裘视之,则触手纷纷而碎,若蝶翅之抟风焉。
若虚借宿酒家,明早急回。
其后再不敢经由是路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一-华亭逢故人记-译文
松江有个姓全、姓贾的读书人,两个儿子都很有文学才华,性格豪放,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喝酒,有时会放纵不羁,不拘小节,常常以游侠自居。
到了元朝末年,张氏家族占据了浙西地区,松江成了他们的属郡。这两个儿子在这两地之间往来,言辞豪迈,辩论激烈,旁若无人。
豪门大族见到他们,都争相接待,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全的儿子有首诗写道:
白发冲冠感二毛,西风凉透鹣鹴袍。
仰天不敢长嘘气,化作虹霓万丈高。
贾的儿子也有诗云:
四海干戈未息肩,书生岂合老林泉!
袖中一把龙泉剑,撑拄东南半壁天。
他们的诗大多如此,人们更加相信他们的自负。
吴元年,国家军队围攻姑苏,未能攻克。上洋人钱鹤皋起兵支援张氏,这两个儿子自比严庄、尚让,带着马匹登门,参与他们的计谋,于是攻下了嘉兴等郡。
不久,军队溃败,他们都投水而死。
洪武四年,华亭的读书人石若虚,有一次出城到近郊。他平时和这两个儿子关系友好,忽然在路上遇到他们,跟着的仆从有好几个,看上去和平常一样。
他们问候石若虚说:‘石先生,您还好吗?’石若虚忘记他们已经死了,和他们行礼致意,坐在野地上,聊了很长时间。
全突然感慨地长叹说:‘诸葛长民有句话:“贫贱时总是想着富贵,富贵了又面临危机。”这句话并不准确。如果羡慕富贵,危机怎么能避免?世上哪有扬州鹤这样的事情?大丈夫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应当遗臭万年。刘黑闼既然被立为汉东王,临死时才说:“我本来在家种菜,被高雅的贤人误导到了这里!”这种话太可笑了,足以让千古之人发笑!”
贾说:“刘黑闼算什么!比如汉朝的田横,唐朝的李密,也可以说是铁中铮铮的人。田横最初和汉高祖一起称帝,耻于再次称臣,逃到海岛上,本可以死了,却因为大王小侯的话而迷失,最终在东都死去。李密起兵时,唐高祖写信祝贺他,推举他为盟主,但兵败入关后,他竟然期望以台司的身份被对待,他真是太无知了!大丈夫死了就死了,怎么忍心向人求气呢?韩信建立了汉朝的基业,最终被诛杀;刘文静开启了晋阳的基业,最终也遭受了侮辱。那些功臣尚且如此,对于其他人又有什么呢?”
全说:“骆宾王辅佐李敬业起兵,檄文揭露武氏的恶行,兵败后,他还能在灵隐寺悠闲地游玩,吟咏桂子天香的诗句。黄巢扰乱唐朝,罪不容诛,但事败后,他剃发穿上僧衣,逃亡,题诗说:‘铁衣著尽著僧衣。’这两个人,虽然身为首恶,但最终能逃脱灾祸,可以说是智谋深远。”
贾笑着说:“如果我们是这样,那我们确实应该感到羞愧了!”全突然说:“老朋友已经去世,我们不必再谈论其他事情,这样只会增加伤感。”于是他脱下自己穿的外套,让仆人在附近的村庄买酒来喝。
酒来了,喝了几杯后,石若虚请求两个儿子说:“你们平日里的诗歌,广为流传,今天这样的聚会,难道没有好的作品来记录吗?”于是他们思考了一会儿,全的诗先完成,他吟道:
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无子可传家。
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藜沙。
贾接着吟道:
漠漠荒郊鸟乱飞,人民城郭叹都非。
沙沉枯骨何须葬,血污游魂不得归。
麦饭无人作寒食,绨袍有泪哭斜晖。
生存零落皆如此,惟恨平生壮志违。
吟完后,石若虚惊讶地说:“你们平日里的吟咏非常豪放,今天的作品为什么这么悲伤,和以前大不相同呢?”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了几声。
不久,酒喝完了,他们告别离去。走了十几步,周围空无一人。石若虚大惊,这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死了很久。只见林梢烟雾弥漫,山顶上的太阳正在下沉,乌鸦和喜鹊在灌木丛中啼叫。
他急忙跑到前村的酒家,询问他们的衣服,原来那件衣服已经触手即碎,像蝴蝶的翅膀在风中飘舞。
石若虚在酒家借宿,第二天一早急忙回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经过那条路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一-华亭逢故人记-注解
松江士人:指居住在松江(今属上海市)的士人,即知识分子。
全、贾二子:指全、贾两位士人,他们都是文学上有造诣的人。
文学:指文学创作,这里指全、贾二子擅长文学。
豪放自得:形容性格豪放,自我感觉良好。
嗜酒落魄:喜欢喝酒,生活不拘小节,有时显得颓废。
不拘小节:不拘泥于小节,指不拘泥于小事情。
游侠:古代指行侠仗义的人。
至正末:至正是元朝最后一个年号,至正末即元朝末年。
张氏:指张士诚,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领袖。
浙西:指浙西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省西部。
属郡:指松江是张士诚浙西地区的属下郡。
大言雄辩:说话大胆,口才出众。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好像别人都不存在一样。
豪门巨族:指有钱有势的大家族。
望风承接:比喻见到对方就赶快迎合。
华发冲冠:形容头发花白,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鹣鹴袍:古代的一种名贵的丝织品制成的袍子。
仰天不敢长嘘气:形容心情激动,不敢大声喘气。
虹霓万丈高:形容气势非常宏大。
四海干戈未息肩:形容战乱不断,四海之内都在打仗。
书生:指读书人,这里指全、贾二子。
林泉:指山林和泉水的隐居之地,这里指隐居生活。
龙泉剑:古代名剑,这里指宝剑。
东南半壁天:指东南半壁江山,即指江南地区。
吴元年:指明朝建立的第一年,即1367年。
国兵:指明朝的军队。
姑苏:指苏州,古称姑苏。
上洋人钱鹤皋:指钱鹤皋,他是上洋(今属上海市)人,曾起兵援助张士诚。
严庄、尚让:指严庄和尚让,他们是张士诚的部将。
杖策登门:指拿着拐杖上门拜访。
谋议:指商量计策。
陷嘉兴等郡:指攻陷了嘉兴等郡。
师溃:指军队溃败。
赴水死:指投水自杀。
洪武四年:指明朝建立后的第四年,即1371年。
华亭士人石若虚:指华亭(今属上海市)的士人石若虚。
故出近郊:指石若虚有事情出城到近郊。
素与二子友善:指石若虚和全、贾二子关系友好。
揖让: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班荆而坐:指坐在荆棘上,表示谦逊。
子野:指全、贾二子。
诸葛长民:指诸葛长民,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
贫贱长思富贵,富贵复履危机:出自诸葛长民的话,意思是贫穷时总是想富贵,富贵了又面临危险。
扬州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鹤,这里指长寿。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流芳百世指名声流传百世,遗臭万年指死后留下恶名。
刘黑闼:指刘黑闼,隋末农民起义领袖。
汉东王:指刘黑闼自称的称号。
锄莱:指耕种菜地。
高雅贤辈:指高尚的贤人。
诲岛:指海外的小岛。
东都:指东汉的都城洛阳。
台司:指官职,即台阁。
诛夷:指被杀。
刘文静:指刘文静,唐朝初年的政治家。
晋阳之祚:指晋阳的基业,晋阳是刘文静的封地。
戮辱:指被杀。
骆宾王:指骆宾王,唐朝初年的文学家。
李敬业:指李敬业,唐朝初年的将领。
檄武氏之恶:指用檄文揭露武则天的恶行。
灵隐:指杭州的灵隐寺。
桂子天香:指桂花香,这里指美好的诗句。
黄巢:指黄巢,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
铁衣著尽著僧衣:指从战士变成僧人。
首恶:指首要的恶人。
智术之深:指智慧很高。
篇什:指诗歌。
兵火:指战争中的火攻。
白骨丛中度岁华:指在战场上度过岁月。
杜宇:指杜宇,古代神话中的鸟,这里指悲伤的鸟。
邓攸:指邓攸,古代人物,这里指无子。
辽东豕:指辽东的猪,这里指自己。
井底蛙:指见识短浅的人。
春光:指春天的景色。
蒺藜沙:指长满蒺藜的沙地,形容荒凉。
漠漠荒郊:指荒凉的郊外。
沙沉枯骨:指沙中埋葬的枯骨。
麦饭:指用麦子做的饭,这里指寒食节的食物。
绨袍:指丝织品制成的袍子。
斜晖:指夕阳。
阒无所见:指什么也看不见。
烟瞑:指烟雾弥漫。
岭首日沉:指太阳落山。
丛薄: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质酒:指抵押酒钱。
绿裘:指绿色的皮衣。
蝶翅之抟风:指像蝴蝶翅膀一样轻盈地飞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剪灯新话-卷一-华亭逢故人记-评注
松江士人全、贾二子,以文学豪放自得,嗜酒落魄,不拘小节,每以游侠自任。这种性格特点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较为少见,反映了他们对于传统儒家士人角色的反叛,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全、贾二子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和激昂的情感,如全诗中的‘华发冲冠感二毛,西风凉透鹣鹴袍’,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抒发了对于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贾诗‘四海干戈未息肩,书生岂合老林泉!’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于时代动荡的忧虑,反映了他们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人在吴元年国兵围姑苏时,起兵援助张氏,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和勇敢。
全、贾二子在石若虚面前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对于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诸葛长民有言:‘贫贱长思富贵,富贵复履危机。’此语非确论。苟慕富贵,危机岂能避?’表达了对人生价值观的质疑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贾诗‘黑闼何足道!如汉之田横,唐之李密,亦可谓铁中铮铮者也。’则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赞颂,体现了他们对于英雄主义和英雄气概的崇尚。
全、贾二子在石若虚面前的最后两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和生活的哀伤和对理想的破灭。全诗‘几年兵火接天涯,白骨丛中度岁华’、贾诗‘漠漠荒郊鸟乱飞,人民城郭叹都非’等句,充满了对战争和苦难的控诉。
石若虚与二子的相遇,以及二子最终的消失,形成了一种超现实的戏剧性,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全、贾二子的死,是对他们个性解放和追求自由精神的终结,也是对古代士人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