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四十六回-原文
话说济公正在昆山县赵宅闲住,把老夫人眼也都治好了,屡次要走,二员外不放,苦留在书房之内。
每日闲谈诗文,济公对答如流,二员外益加佩服,说:“可恨合济公相见之晚,自己要早见济公,文章必然大长。”
济公在这里,不知不觉住百天之久。
这天外面有人来回话,带进临安太守衙二位班头来,站在面前,给济公行礼,说:“圣僧你老人家这些日子未在临安,只闹的天翻地覆,我二人特来请你老人家。”
和尚一问:“二位班头,怎么一段事?”二人从头至尾,述说一番。
书中交代:是那西川路出了一个江洋大盗,此人姓华名忠字元龙,绰号人称乾坤盗鼠。
由十八岁在绿林闯荡,跟鬼头刀郑天寿久在一处,都是有文武全材,就是好采花,都在镇山豹田国本家寄住。
一拜之交有数十位,惟有五个至近之人,都是绿林人物,人称五鬼、内中有开风鬼李兆明,云中鬼郑天福,鸡鸣鬼全德亮,蓬头鬼云芳,黑风鬼张荣,人都知晓西川五鬼一条龙。
只因窝主田国本由西川搬走,不知去向,这些人无地可居,都四散各投亲友。
华云龙在西川采花作案,留下了九条命案,都是先奸后杀,地面官差总领各处寻踪访拿甚急,他一想“此地不能久住”,因此他离了西川,到了江西玉山县,听人传说此地有一位保镖达官,人称威镇八方杨明,乃是一位英雄,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华云龙去到凤凰岭如意村拜访杨明,家人回禀进去,杨明一听,知道华云龙是一个采花淫贼,告诉家人不见。
家人出去告诉:“我家主人不在家。“华云龙无奈,己然走了。
过了几天,又有人提杨明在家,华云龙去拜,又未见着,一连去了三次。
这日杨明把他请进去,一说话,本来人又能说,对答如流,他一看杨明身长八尺,细腰扎臂,头戴宝蓝缎色扎巾,金抹额二龙斗宝迎门一朵绒桃,身披宝蓝箭袖袍,腰束丝鸾带,足下青缎快靴,闲披蓝缎团花氅,面如古月,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准头端正,三山得配,四字方口,海下一部黑胡须,分为三绺飘洒胸前,五官清秀,品貌端方。
华云龙甚为欣羡,说:“小弟之仰兄台大名,实深想念。今幸得会,实三生之大幸也!”
杨明说:“愚下有何德能之处?多蒙雅爱,屡次在驾,未能面会。”
二人说了几句谦虚话,华云龙说:“小弟异乡客居,年幼无知,求兄台教益。”
杨明见华云龙说话和气,心中甚喜,留在客厅吃酒。
提说他从前在西川采花作案之事,华云龙甚是后悔,杨爷要给他庆贺守正戒淫花,戴花不准采花,华云龙也愿意。
杨明撒帖请人,内中有追云燕子黄云、铁面夜叉马敬、千里独行杨德瑞、千里腿杨顺、飞天火祖秦元亮、立地瘟神马兆雄、追风燕子姚殿光、过渡流星雷天化、登萍渡水陶芳、踏雪无痕柳瑞、顺水推舟陶仁、摘星步斗戴奎、飞天鬼石成瑞、夜行鬼郭顺、三忿鬼姚洞、金脸鬼焦亮、律令鬼何清、探花鬼马诚、矮月蜂鲍雷、雷鸣、陈亮等,共是三十六人结拜,给华云龙庆贺守正戒淫花,大家喝了血酒,从此别人走了,华云龙他在杨爷家中住着。
无事也同到镖局里去去,跟着杨爷学打镖,学了一路八卦篆还刀,就在这里一住三年之久。
这日他想要去逛临安城,杨明给了他一百两纹银,临走嘱咐他:“到外面不可胡为,无事早回来。”
他自己自离了江西玉山县风凰岭如意村,在路上晓行夜住,饥餐渴饮。
这日到了临安城,先到钱塘门外,在大街一看,只见人烟稠密,买卖铺户不少,只见路北有一座酒楼,字号是“望江楼”,挂着酒幌子、茶牌子,两旁抱柱上有对联,上写“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华云龙想要在这里吃两杯酒,迈步进去一看,楼上下甚乱,登楼梯上去,找了一张桌坐下。
方才要酒,猛抬头一看,见东面楼窗下坐定一人,头戴紫缎色六瓣硬包巾,身穿紫缎色箭袖袍,腰系皮挺带,肋下佩着腰刀,足下薄底缎靴,闪披绿色缎绣团花一件英雄氅,面皮微紫,紫中透红,黑真真两道重眉,一双怪眼皂白得分,准头丰隆,三山得配四字口,压耳两绺黑毫,海下抱长一部刚髯,看此人真是推垒着威风,一股杀气。
华云龙一看那人,独自在那里摆着一桌酒,华云龙赶紧过去行礼说:“二哥少见,久违!你我自西川分手,倏经四载的光景,万不想你我在此相遇,兄台一向可好?”
那人一看,哈哈大笑说:“原来是华二贤弟,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书中交代:这个人姓王名通,绰号人称铁腿猿猴,乃是西川路的江洋大盗,跟华云龙是换帖的弟兄。
二人是许久未会,今天在此相遇,彼此各叙离别。
二人落座,从新要酒要菜,喝着酒,王通问道:“二弟你我由西川分手,贤弟在哪里存身?今天来此何干?”
华云龙把在江西拜遇威振八方杨明,三十六友结拜庆贺守正戒淫花,从头至尾述说一遍,这才问:“兄长来此是闲逛,是有事呢?”
王通说:“我来到这里,找一个仇人。只因我兄长在成都府当一名书办,因为二百两赃银,狗官把我兄长入狱,闷死在狱内。那时我并未在家,等我回去才知道。我要找那狗官,给我兄长报仇,无奈那狗官己然卸任,我来到京都,寻找于他。我今天才到,尚未打店,你我二人可以住在一处。”
华云龙说:“好,我也才到。”
二人正在说话,只听楼梯咚咚一响,上来一人,手内拿着果筐,此人有四十来往岁,头戴青布头巾,青布小夹袄,青布夹裤,白袜青靸鞋,淡黄的脸面,细眉圆眼,鹰鼻子,裂腮额,微有几根胡须,上头七根,下头八根。
一上楼来是吃酒的,他向各桌上一看,忙到华云龙桌上,把筐子放下,说:“哎呀!原来是二位太爷,小人有礼!”趴地下就磕头。
华云龙一看,说:“我打算是谁?原来是刘昌。”
原来刘昌生长西川,久合这些绿林人物在一处,充当采盘子小伙计,只因被事牵连,他逃在临安城,作一个小本经营,今日遇这二位,连忙过去行礼。
王通说:“起来,刘昌你在这里甚好?住在什么所在?哪里有繁华热闹所?你说说我听。
我二人初到此地,人地不熟。”
刘昌说:“二位太爷要逛这西湖,三条大街,买卖铺户都有。西湖十景,天下第一的城隍山,都是这热闹之处。二位大爷要逛,跟我走走,天晚也不必住店,我那里有间上房,院中静雅,并无闲杂人等,也可住。”
华云龙一听这话,心中甚喜,刘昌坐下,跟着一同吃酒。
三人用完饭,王通给了钱,三人下了酒楼一看,街市之上,人烟不断。
信步到了城隍山上,一看,果然好一处山林,树木森森,来往游人不少。
正往前走,只见对面来了一乘小轿,内中坐定一个女子,真真是梨花面,杏蕊腮,瑶池仙子,月殿嫦娥,不如也。
华云龙一看,他是久惯采花之人,非得真好,不能入他的眼,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日一见这妇人,跟随轿后,直到钱塘外,路北有一座乌竹庵,那轿子进去。
他一回头,见王通刘昌二人,也在后面跟来,到了无人之处,问刘昌:“你知道这个妇人的来历不知?”
刘昌说:“这个人,二太爷你老人家别妄想,这个人是赵通判之女,给孙孝廉之子为妻,未过门,孙家之子已死,赵家之女要去吊孝说:‘我合你儿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分,开开棺材我看看。’孙家叫人一开棺材,那姑娘把头发自己剪了,要守望门寡。
婆家娘家两旁都劝她不要,她自己一气到乌竹庵出家,带发修行。这是娘家常接去,你老人家问,要想别的怕不行。”
华云龙一听,心中一动,要夜入尼庵前去采花。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四十六回-译文
话说济公正在昆山县赵家宅院里闲住,把老夫人的眼病也给治好了,他几次想要离开,但赵家的二位员外都不让他走,硬是把他留在书房里。济公每天和他们闲聊诗文,回答问题又快又好,二员外对他更加佩服,说:‘真遗憾没有早点见到济公,如果早点见到他,我的文章肯定能写得更好。’济公在这里不知不觉住了有一百天了。这天,外面有人来传话,带来了临安太守衙门里的两位班头,他们站在济公面前行礼,说:‘圣僧,您这些日子没在临安,这里闹得天翻地覆,我们特地来请您。’济公问:‘二位班头,有什么事情吗?’他们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书中提到:在西川路上出现了一个江洋大盗,姓华名忠,字元龙,外号乾坤盗鼠。他从十八岁开始就在绿林中闯荡,和鬼头刀郑天寿关系密切,两人都是文武全才,只是喜欢采花,他们在镇山豹田国本家寄住。田国本有几十个朋友,都是绿林中人,被称为五鬼,其中李兆明、郑天福、全德亮、云芳、张荣五人是他的最亲近的朋友。因为田国本从西川搬走了,这些人无处可去,都各自投奔亲友。华云龙在西川采花作案,留下了九条人命,都是先奸后杀,地方官差四处寻找他的踪迹,他想到‘这里不能久留’,于是离开了西川,到了江西玉山县,听说这里有一位保镖达官,人称威镇八方杨明,是一位英雄,喜欢结交天下豪杰。
华云龙来到凤凰岭如意村拜访杨明,但杨明的家人告诉他主人不在家。华云龙无奈,只好离开。过了几天,又有人告诉他杨明在家,他又去拜访,但仍然没有见到,连续去了三次。
这天,杨明终于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起来,杨明能说会道,回答问题又快又好,他看到杨明身高八尺,腰细臂长,头戴宝蓝缎色扎巾,金抹额上绣着二龙斗宝,迎门一朵绒桃,身穿宝蓝箭袖袍,腰束丝鸾带,脚穿青缎快靴,闲披蓝缎团花氅,面如古月,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准头端正,三山得配,四字方口,下巴下一部黑胡须,分为三绺飘洒胸前,五官清秀,品貌端正。华云龙非常羡慕,说:‘小弟一直仰慕兄台的大名,非常想念。今天有幸见到,真是三生有幸!’杨明说:‘我哪里有什么德能,承蒙您喜欢,多次邀请,但我未能亲自见面。’两人说了几句谦虚的话,华云龙说:‘小弟在异乡客居,年轻无知,希望兄台能多多指教。’
杨明看到华云龙说话和气,心中很高兴,留他在客厅喝酒。华云龙提到自己以前在西川采花作案的事情,非常后悔,杨爷要给他庆祝守正戒淫花,戴花不准再采花,华云龙也愿意。杨明发帖子请了三十六个人,包括黄云、马敬、杨德瑞、杨顺、秦元亮、马兆雄、姚殿光、雷天化、陶芳、柳瑞、陶仁、戴奎、石成瑞、郭顺、姚洞、焦亮、何清、马诚、鲍雷、雷鸣、陈亮等,大家一起喝酒,喝了血酒,从此华云龙留在杨爷家中,没事也去镖局学打镖,学了一路八卦篆还刀,在这里住了三年。
这天,他想要去逛临安城,杨明给了他一百两银子,临走时嘱咐他:‘在外面不要胡来,没事早点回来。’他自己离开了江西玉山县凤凰岭如意村,在路上白天赶路,晚上住宿,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这天到了临安城,先到钱塘门外,在大街上看到人来人往,商铺很多,只见路北有一座酒楼,字号是‘望江楼’,挂着酒幌子、茶牌子,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上写‘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华云龙想在这里喝两杯酒,进去一看,楼上下很乱,他上楼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正要叫酒,突然抬头看到东面楼窗下坐着一个人,头戴紫缎色六瓣硬包巾,身穿紫缎色箭袖袍,腰系皮挺带,肋下佩着腰刀,脚穿薄底缎靴,披着一件绿色缎绣团花英雄氅,面皮微紫,紫中透红,两道重眉,一双怪眼黑白分明,准头丰隆,三山得配,四字方口,耳朵旁边有两绺黑毫,下巴下一部长髯,看那人气势汹汹,一股杀气。
华云龙一看那个人,独自在那里摆着一桌酒,他赶紧过去行礼说:‘二哥少见,久违了!我们自从西川分手,转眼已经四年了,没想到在这里相遇,兄台近来可好?’那个人一看,哈哈大笑说:‘原来是华二弟,真是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书中提到:这个人姓王名通,外号铁腿猿猴,是西川路的江洋大盗,和华云龙是换帖的兄弟。两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今天在这里相遇,彼此叙说了别后的情况。两人坐下,重新点酒点菜,边喝酒边聊,王通问:‘二弟,我们自从西川分开,你在哪里安身?今天来这里干什么?’
华云龙在江西遇到了威震八方的杨明,和三十六个朋友一起结拜庆祝,从开始到结束都讲述了这件事,然后问:‘兄长您来这里是随便逛逛,还是有事情要办?’王通说:‘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找一个人报仇。因为我哥哥在成都府当文书,因为贪污了两百两银子,那个贪官把我哥哥关进监狱,最后在监狱里闷死了。那时候我并不在家,等我回去才知道这件事。我想找那个贪官给我哥哥报仇,但是那个贪官已经离职了,所以我来到京都找他。我今天才到,还没找到住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住。’华云龙说:‘好,我也是刚到。’两人正在说话,突然楼梯上响起咚咚的声音,上来一个人,手里拿着果篮,这个人大约四十岁左右,头戴青布头巾,身穿青布小夹袄和夹裤,脚穿白袜和青色鞋子,脸色淡黄,眉毛细而圆,鼻子像鹰一样,脸颊有裂缝,有几根胡须,上面七根,下面八根。他一上楼来就是为了喝酒,他看了看每张桌子,急忙走到华云龙的桌子前,放下果篮,说:‘哎呀!原来是两位老爷,小人有礼了!’然后跪在地上磕头。华云龙一看,说:‘我以为是哪个呢?原来是刘昌。’原来刘昌在西川长大,长期和这些绿林人物在一起,当一个小伙计,因为某些事情被牵连,他逃到临安城,做小本生意,今天遇到了这两位,连忙过来行礼。王通说:‘起来吧,刘昌,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住在哪里?哪里有热闹的地方?你告诉我,我们初来乍到,对这里不熟悉。’刘昌说:‘两位老爷如果想去西湖逛逛,有三条大街,到处都是买卖铺子。西湖有十景,城隍山是其中最好的,都是热闹的地方。两位老爷如果想去逛逛,跟我走吧,晚上也不必住店,我那里有一间上房,院子里很安静,没有闲杂人,也可以住。’华云龙一听,心里很高兴,刘昌坐下后,他们一起喝酒。
三人吃完饭,王通付了钱,三人从酒楼下来,看到街市上人来人往。他们随意走到城隍山上,果然是个好地方,树木茂密,来来往往的游客不少。正往前走,只见对面来了一顶小轿,里面坐着一个女子,真是像梨花一样白皙的脸,像杏花一样红润的腮,像是瑶池的仙女,月宫的嫦娥,美得无与伦比。华云龙一看,他是久经采花的人,只有真正美的才能入他的眼,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天看到这个妇人,就跟着轿子走到了钱塘外,路北有一座乌竹庵,轿子就进去了。他一回头,见王通和刘昌也跟了上来,到了没人的地方,问刘昌:‘你知道这个妇人的来历吗?’刘昌说:‘这个人,二位老爷别想了,这个人是赵通判的女儿,本来要嫁给孙孝廉的儿子,但是孙家之子已经死了,赵家之女要去吊孝说:“我和你儿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分,打开棺材我看看。”孙家的人一打开棺材,那姑娘就自己剪了头发,要守寡。婆家和娘家的人都劝她不要这样,但她自己气得跑到乌竹庵出家,带发修行。这是她娘家经常接她去,您问这些,恐怕不行。’华云龙一听,心里一动,想要夜入尼庵去采花。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请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四十六回-注解
济公:济公,即济公活佛,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在民间故事和小说中广为流传。
昆山县:昆山县,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代属于吴地。
赵宅:赵宅,指赵姓人家的住宅,此处可能指济公在赵家居住。
老夫人:老夫人,指赵家的长辈女性成员,可能指赵家的主母。
二员外:二员外,指赵家的二儿子,可能是有地位的人。
诗文:诗文,指诗歌和文章,此处指文学创作。
圣僧:圣僧,对和尚的尊称,尤其是对有德行的和尚。
江洋大盗:江洋大盗,指在江湖上犯下重大盗窃罪行的大盗。
华忠:华忠,即华云龙,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绰号乾坤盗鼠。
绿林:绿林,指古代江湖中盗贼聚集的地方。
鬼头刀郑天寿:鬼头刀郑天寿,可能是一位擅长使用鬼头刀的江湖人物。
镇山豹田国本:镇山豹田国本,可能是一位在绿林中有影响力的头目。
五鬼:五鬼,指西川五鬼,即开风鬼李兆明、云中鬼郑天福、鸡鸣鬼全德亮、蓬头鬼云芳、黑风鬼张荣,他们是华云龙的五位至近的朋友。
江西玉山县:江西玉山县,位于中国江西省,是华云龙后来的藏身之地。
威镇八方杨明:威镇八方杨明,可能是一位在江湖上有威望的英雄。
凤凰岭如意村:凤凰岭如意村,可能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杨明可能居住在此。
血酒:血酒,指结拜兄弟时喝的酒,象征着兄弟间的忠诚和誓言。
八卦篆还刀:八卦篆还刀,可能是一种武术招式或刀法。
临安城:指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南宋时期的首都。
钱塘门外:钱塘门外,指钱塘江边的外城门。
望江楼:望江楼,可能是一家酒楼的名字。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是一副对联,意味着酒中可以领略世界的广阔,酒中可以消磨时光。
铁腿猿猴:铁腿猿猴,即王通,绰号,表明他行走江湖如猿猴般敏捷。
换帖:换帖,指结拜兄弟时交换帖子,表示结拜关系正式成立。
华云龙:华云龙,可能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或重要角色,具体身份和背景未在文中明确。
江西:指中国江西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威振八方杨明:杨明,可能是某位具有威望的人物,威振八方表示他的声望和影响力遍布各地。
三十六友:指华云龙结识的36位朋友,可能是一个兄弟会或帮派。
守正戒淫花:指遵守正道,戒除淫欲的花,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坚守道德准则。
王通:王通,可能是华云龙的朋友或同行,文中提到他来寻找仇人。
成都府:指中国四川省的成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
书办:古代官府中的文书官员,负责文书处理和记录。
赃银:指非法所得的银两,通常与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相关。
狗官:对贪官污吏的贬称,含有侮辱和憎恨之意。
京都:指古代中国的首都,如唐朝的长安、明朝的北京等。
刘昌:刘昌,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生长于西川,与绿林人物有交往。
绿林人物:指古代在山林中活动的盗贼或反抗封建统治的义军。
乌竹庵:一个位于钱塘外的地方,文中提到的尼庵。
赵通判:赵通判,可能是当地的一个官员。
孙孝廉:孙孝廉,可能是当地的一个读书人,孝廉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
吊孝:指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纪念。
守望门寡:指寡妇守寡,不改嫁。
修行:指佛教徒或道教徒通过冥想、修行等方式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提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四十六回-评注
华云龙把在江西拜遇威振八方杨明,三十六友结拜庆贺守正戒淫花,从头至尾述说一遍,这才问:“兄长来此是闲逛,是有事呢?”
此段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华云龙向王通询问兄长来此的目的,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关心和交流,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王通说:“我来到这里,找一个仇人。只因我兄长在成都府当一名书办,因为二百两赃银,狗官把我兄长入狱,闷死在狱内。那时我并未在家,等我回去才知道。我要找那狗官,给我兄长报仇,无奈那狗官己然卸任,我来到京都,寻找于他。我今天才到,尚未打店,你我二人可以住在一处。”
王通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兄长的深厚情感和对仇人的仇恨,同时也展现了他不畏艰险、寻求正义的决心。此段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续的复仇行动埋下伏笔。
华云龙说:“好,我也才到。”二人正在说话,只听楼梯咚咚一响,上来一人,手内拿着果筐,此人有四十来往岁,头戴青布头巾,青布小夹袄,青布夹裤,白袜青靸鞋,淡黄的脸面,细眉圆眼,鹰鼻子,裂腮额,微有几根胡须,上头七根,下头八根。
此段描述了刘昌的外貌特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上楼来是吃酒的,他向各桌上一看,忙到华云龙桌上,把筐子放下,说:“哎呀!原来是二位太爷,小人有礼!”趴地下就磕头。
刘昌的出场,通过他的行为举止,表现出他的谦卑和恭敬,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喜剧色彩。
华云龙一看,说:“我打算是谁?原来是刘昌。”原来刘昌生长西川,久合这些绿林人物在一处,充当采盘子小伙计,只因被事牵连,他逃在临安城,作一个小本经营,今日遇这二位,连忙过去行礼。
此段揭示了刘昌的背景和经历,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绿林人物的形象,同时也为后续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王通说:“起来,刘昌你在这里甚好?住在什么所在?哪里有繁华热闹所?你说说我听。我二人初到此地,人地不熟。
王通询问刘昌在临安城的住处和繁华热闹之地,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关心和交流,同时也为后续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刘昌说:“二位太爷要逛这西湖,三条大街,买卖铺户都有。西湖十景,天下第一的城隍山,都是这热闹之处。二位大爷要逛,跟我走走,天晚也不必住店,我那里有间上房,院中静雅,并无闲杂人等,也可住。”
刘昌向王通和华云龙推荐了临安城的旅游景点和住宿,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为后续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华云龙一听这话,心中甚喜,刘昌坐下,跟着一同吃酒。
华云龙对刘昌的推荐表示满意,两人一同坐下饮酒,为后续剧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用完饭,王通给了钱,三人下了酒楼一看,街市之上,人烟不断。信步到了城隍山上,一看,果然好一处山林,树木森森,来往游人不少。
此段描绘了临安城的繁华景象和城隍山的美丽景色,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正往前走,只见对面来了一乘小轿,内中坐定一个女子,真真是梨花面,杏蕊腮,瑶池仙子,月殿嫦娥,不如也。
此段描绘了女子的美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形象。
华云龙一看,他是久惯采花之人,非得真好,不能入他的眼,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日一见这妇人,跟随轿后,直到钱塘外,路北有一座乌竹庵,那轿子进去。
华云龙对女子的美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跟随轿子寻找机会,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他一回头,见王通刘昌二人,也在后面跟来,到了无人之处,问刘昌:“你知道这个妇人的来历不知?”
华云龙询问刘昌关于女子的来历,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关心和交流,同时也为后续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刘昌说:“这个人,二太爷你老人家别妄想,这个人是赵通判之女,给孙孝廉之子为妻,未过门,孙家之子已死,赵家之女要去吊孝说:‘我合你儿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分,开开棺材我看看。’孙家叫人一开棺材,那姑娘把头发自己剪了,要守望门寡。婆家娘家两旁都劝她不要,她自己一气到乌竹庵出家,带发修行。这是娘家常接去,你老人家问,要想别的怕不行。”
刘昌讲述了女子的来历,揭示了她的悲惨遭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华云龙一听,心中一动,要夜入尼庵前去采花。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华云龙决定夜入尼庵采花,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