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原文

广惠僧狂言惹祸 济禅师妙法惊人

话说杨猛忙往外跑,陈孝也就跟来。

二人出了客厅,到外面一看,正是济公,说:“师父,你老人家因何大喊小叫?”

济公说:“我来这里给老太太上寿,他等嫌我破烂,不给我回禀。”

陈孝、杨猛说:“他们本是势利的。”

郑雄也从里面出来,一见和尚甚穷,说:“二位贤弟不在厅上吃茶,来此何干?”

杨猛、陈孝说:“我给你二位引见引见,这位上人就是我常合兄长提说,灵隐寺那位济公禅师。”

郑雄说:“原来是圣僧,久仰大名,今幸相会,真三生之幸。”

和尚说:“今天老太太千秋诞辰,我特前来拜寿,送点寿礼。”

郑雄见和尚衣服褴褛,象那讨饭化缘之人,怎能往客厅里让?看看陈孝、杨猛,又不好不让!心中犹疑未定,只听和尚说:“我来送点礼,拜拜寿,我也不能客厅去坐,贵府高亲贵友不少,我也没衣服。”

郑雄一听暗喜,不免虚让让说:“和尚既来之,则安之,请进罢。”

杨猛也愿济公进去,对对广惠那话真假。

和尚说:“郑大官人这么一让,我倒不能不去给老太太拜寿要紧。”

郑雄也不好阻拦,同和尚来至客厅。

和尚叫茶房把八仙桌放在正中,上铺红猩猩毡。

济公把狗肉等物拿出来,上边竟坐,郑雄眼都气直了,当了陈孝、杨猛未便发作,还过去谢承和尚,叫家人扔了。

在座之人,济公认识一半。

茶房摆上酒菜,济公立起来各桌上都让,让到广惠那里。

广惠傲然高坐,一语不发。

让完,回座吃酒,只听广惠说:“郑大官人,我今一来拜寿,二则要在老太太面前孝敬个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河里浮的,草里蹦的戏法。

你去后面回禀一声,我在这里变,老太太那里就瞧见。”

郑雄一听,说:“好。”

到了后面,见众亲友的女眷都陪老太太说话。

郑雄说:“娘呀,现有三清庙广惠僧要变戏法,给娘瞧瞧。”

老太太一听,气得颜色更变说:“你同和尚取耍笑我,快叫秃头滚出去!老身眼睛已坏了二年,你还叫我瞧戏法。”

郑雄一听,这才悔恨,忙说:“老娘不必生气,孩儿一时忘了。”

旁边有几位女亲友,都说:“伯母,你老人家叫他变个我们瞧瞧。”

又有几位小姐都说:“奶奶,你叫他变与我们瞧瞧。”

老太太这才说:“郑雄,你叫他变去罢。”

郑雄这才回至客厅说:“大师父,你变罢。”

和尚要了一把剪,一张纸,剪了许多蝴蝶。

和尚有点能为,口中念念有词,吹一口仙气,就见一对对蝴蝶直奔后堂飞,大家齐声喝彩。

杨猛同陈孝一起说:“师父,你也变献点手段。”

济公立起来大嚷:“我也要变了!”

嚷罢,说:“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吓。”

只见有三十多条小长虫满厅乱飞,大家一愣,低首一瞧,筷子皆没了,哄堂大笑。

济公用手一指,长虫没了,每人跟前一双筷。

大众称奇。

广惠见众人夸济公,他脸上无光,说:“郑大官人,我孝敬老太太一碗汤罢。”

站起来就要了一块包袱,盖在桌上,口中念念有词,把包袱一掀,见变出一大碗三鲜汤,仿佛有人托着似的,飘飘悠悠,就往外走。

济公用手一指,那碗汤在广惠头顶上一反,正泼了广惠一身,脑袋也烫红了。

众人拍手大笑。

广惠赌气用手擦了,说:“众位,我本想今天在人前显耀一番,变些仙桃孝敬老太太。”

众人一想:这时正在四月里,陈桃早没了,新桃尚没长成,正在青黄不接之际,这倒新奇。

广惠才念咒,济公过来说:“你变出来,别掀开包袱,我能猜着。”

广惠说:“就是罢。”

口中说道:“寿桃”一盘献堂前,献与堂前不老仙,今日变出芙蓉果,寿比桃儿还在先。”

念完,就见包袱鼓起。

济公说:“你说这话不对。”

广惠说:“我不对,你说。”

济公说:“黑果一盘献堂前,献与堂前不老仙,今日变出带把果,羊肉熬着占醋蒜。”

广惠打开一看,是四个茄子。

哄堂大笑,广惠臊的面红耳赤。

郑雄怕和尚难过,叫家人拿出去,家人郑福端出大厅一看,是四个大桃,说:“东西,真可恨。

我再端回,叫众人瞧瞧。”

不料到了客厅,众人一瞧还是茄子。

郑雄说:“郑福你疯了,端来作甚?”

郑福气的转身就走,出来还是大桃。

一想:“这该当我吃。”

才要吃,济公追出来说:“郑福你干什么?”

郑福说:“人家变的是桃,你用什么法子遮盖的?我要吃这桃。”

济公手一指说:“你吃。”

郑福拿起一咬,把牙崩了。

原本是木头桃,济公说:“你拿去给老太太吃。”

郑福拿进去,见老太太一吃,顺嘴流水。

郑福一想:“真奇怪。”

回身出来,济公一瞧广惠在那里默默无言,济公说:“郑大官人,今天我要变个戏法,请老太太正瞧个真切。”

罗汉施佛法,大展神通,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译文

话说杨猛急忙往外跑,陈孝也跟着出来。两人出了客厅,一看,原来是济公,杨猛问:‘师父,您为什么大喊大叫?’济公回答:‘我来这里给老太太祝寿,他们嫌我衣服破烂,不让我通报。’陈孝和杨猛说:‘他们本来就很势利。’

郑雄也从里面出来,看到和尚很穷,问:‘两位兄弟不在厅上喝茶,来这里干什么?’杨猛和陈孝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上人就是我常提到的,灵隐寺的济公禅师。’郑雄说:‘原来是圣僧,久仰大名,今天有幸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和尚说:‘今天老太太的生日,我特意来拜寿,送上点寿礼。’

郑雄看到和尚衣服破烂,像是要饭的,心想怎么能让他在客厅里坐?看了看陈孝和杨猛,又不好不让他进来,心里犹豫不决,只听和尚说:‘我来送点礼,拜拜寿,我也不能去客厅坐,贵府的亲戚朋友不少,我也没有衣服。’郑雄一听暗自高兴,于是客套地让和尚进来。杨猛也希望济公进去,想看看广惠那话的真假。和尚说:‘郑大官人既然这么客气,我也就不能不去给老太太拜寿了。’郑雄也不好阻拦,就跟着和尚来到客厅。和尚叫茶房把八仙桌放在正中间,上面铺上红毡。济公拿出狗肉等东西,就坐在上面,郑雄气得直瞪眼,但因为陈孝和杨猛在场,没有发作,还是过去感谢和尚,然后让人把东西扔了。济公认识在座的一半人。茶房摆上酒菜,济公站起来给每个桌子上都敬酒,敬到广惠那里。广惠傲然坐着,一言不发。敬完酒,回座位喝酒,只听广惠说:‘郑大官人,我今天一来是来拜寿,二来要在老太太面前表演一些戏法。

你去后面告诉一声,我在这里变,老太太那里就能看到。’郑雄一听,说:‘好。’

到了后面,看到众亲友的女眷都在陪老太太说话。郑雄说:‘娘啊,现在广惠僧要变戏法,给娘瞧瞧。’老太太一听,气得脸色都变了,说:‘你跟和尚取笑我,快叫那个秃头滚出去!老身眼睛已经坏了两年,你还叫我看戏法。’郑雄一听,这才后悔,急忙说:‘老娘不必生气,孩儿一时忘了。’旁边有几位女亲友都说:‘伯母,你老人家叫他变一个给我们看看。’又有几位小姐都说:‘奶奶,你叫他变一个给我们看看。’老太太这才说:‘郑雄,你叫他变去罢。’

郑雄这才回到客厅说:‘大师父,你变吧。’和尚拿了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剪了许多蝴蝶。和尚有点法术,口中念念有词,吹一口仙气,就见一对对蝴蝶直奔后堂飞,大家齐声喝彩。杨猛和陈孝一起说:‘师父,你也变点手段。’济公站起来大声喊:‘我也要变了!’喊完,说:‘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吓。’

只见有三十多条小长虫满厅乱飞,大家一愣,低头一看,筷子都没了,哄堂大笑。济公用手一指,长虫消失了,每人面前又出现一双筷子。众人称奇。广惠看到众人夸济公,脸上无光,说:‘郑大官人,我给老太太献一碗汤吧。’站起来就要了一块包袱,盖在桌上,口中念念有词,把包袱一掀,见变出一大碗三鲜汤,仿佛有人托着似的,飘飘悠悠,就往外走。济公用手一指,那碗汤在广惠头顶上翻了个身,正好泼了广惠一身,脑袋也烫红了。众人拍手大笑。广惠生气地用手擦了擦,说:‘众位,我本想今天在人前炫耀一番,变些仙桃孝敬老太太。’众人一想:这时正是四月,陈桃已经没有了,新桃还没长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倒新奇。广惠才念咒,济公过来说:‘你变出来,别掀开包袱,我能猜着。’广惠说:‘就是吧。’口中说道:‘寿桃’一盘献堂前,献与堂前不老仙,今日变出芙蓉果,寿比桃儿还在先。’念完,就见包袱鼓起。

济公说:‘你说这话不对。’广惠说:‘我不对,你说。’济公说:‘黑果一盘献堂前,献与堂前不老仙,今日变出带把果,羊肉熬着占醋蒜。’广惠打开一看,是四个茄子。哄堂大笑,广惠臊得面红耳赤。郑雄怕和尚难过,叫家人拿出去,家人郑福端出大厅一看,是四个大桃,说:‘东西,真可恨。我再端回,叫众人瞧瞧。’不料到了客厅,众人一瞧还是茄子。郑雄说:‘郑福你疯了,端来作甚?’郑福气得转身就走,出来还是大桃。一想:‘这该当我吃。’才要吃,济公追出来说:‘郑福你干什么?’郑福说:‘人家变的是桃,你用什么法子遮盖的?我要吃这桃。’济公手一指说:‘你吃。’郑福拿起一咬,把牙崩了。原本是木头桃,济公说:‘你拿去给老太太吃。’

郑福拿进去,见老太太一吃,顺嘴流水。郑福一想:‘真奇怪。’回身出来,济公一瞧广惠在那里默默无言,济公说:‘郑大官人,今天我要变个戏法,请老太太正瞧个真切。’罗汉施佛法,大展神通,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注解

广惠僧:广惠僧指的是三清庙的僧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法号广惠的僧人,是佛教中的一种称呼,通常用于对僧侣的尊称。

济禅师:济禅师指的是济公禅师,济公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僧人,以幽默风趣、机智过人著称,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千秋诞辰:千秋诞辰是指生日,千秋是千年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老人的生日非常重大。

八仙桌:八仙桌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通常由八条腿支撑,桌面较大,适合多人围坐。

红猩猩毡:红猩猩毡是一种装饰材料,可能指的是红色的毛毡,用于装饰或垫在桌子上。

狗肉:狗肉是中国一些地区传统的食物,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被认为可以驱寒。

三生:三生指的是前生、今生、来生,这里用来形容缘分深厚。

三鲜汤:三鲜汤是一种汤品,通常由三种新鲜的食材烹制而成。

芙蓉果:芙蓉果是一种水果,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美丽外观的水果。

带把果:带把果是一种水果,可能指的是某种有蒂的水果。

罗汉: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者,指已经达到涅槃境界的人。

佛法:佛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神通:神通在佛教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修行获得的特殊能力或法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济公禅师与广惠僧之间的机智斗法,展现了古时禅宗僧人的智慧和幽默。首句‘广惠僧狂言惹祸,济禅师妙法惊人’便点明了故事的主题,既突出了广惠僧的傲慢无礼,又凸显了济公禅师的智慧和机智。

‘话说杨猛忙往外跑,陈孝也就跟来’开篇即点明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杨猛和陈孝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济公说:“我来这里给老太太上寿,他等嫌我破烂,不给我回禀。”’这句话体现了济公的率真和直率,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郑雄见和尚衣服褴褛,象那讨饭化缘之人,怎能往客厅里让?’这里通过郑雄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当时社会对僧侣的偏见和歧视。

‘和尚说:“我来送点礼,拜拜寿,我也不能客厅去坐,贵府高亲贵友不少,我也没衣服。”’济公的这一番话,既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局面,显示出其机智和圆滑。

‘和尚叫茶房把八仙桌放在正中,上铺红猩猩毡。济公把狗肉等物拿出来,上边竟坐’这一段,通过济公的举动,表现了他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格。

‘广惠傲然高坐,一语不发’这里的描写,将广惠僧的傲慢和自大刻画得淋漓尽致。

‘和尚有点能为,口中念念有词,吹一口仙气,就见一对对蝴蝶直奔后堂飞’这段描写,展现了济公禅师的法力无边,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法术的崇拜。

‘广惠赌气用手擦了,说:“众位,我本想今天在人前显耀一番,变些仙桃孝敬老太太。”’这里的描写,将广惠僧的虚荣心暴露无遗。

‘济公说:“你说这话不对。”’这句话体现了济公对广惠的讽刺和嘲笑,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智慧。

‘郑福气的转身就走,出来还是大桃’这一段,通过郑福的举动,表现了济公的神奇法术,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

‘罗汉施佛法,大展神通,且看下回分解’这句话,既是对故事情节的总结,又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1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