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一回-原文
兄弟相认各诉前情 主仆逃难暂寄李宅
话说赵斌在暗中,观看这人拉刀进去,要杀那主仆二人,公子吓的战战兢兢,跪在地下,求“大太爷暂息雷霆之怒,容我慢禀。”那老家人也跪倒。
那壮士说:“你主仆二人是怎么一段事?快说!”老管家说:“你老人家要问,我家主人姓徐名志平,原籍建安县人氏,老太爷名徐占魁,跟这秦相府花园总管韩殿元是知己之交。韩殿元有一女,跟我家公子同岁。他情愿把女儿给公子为婚,自幼下定礼。后来我家老爷去世,家中遭了一把天火,将万贯家财烧得片瓦无存。我就同了公子,来到这里投亲。韩殿元一见我主仆衣服褴褛,他就有悔亲之意,嫌贫爱富,明看他留下我主仆,叫公子在这花园读书。谁想到他叫你老人家来害我主仆。”
拿刀的这壮士一听说:“原来如此,我实不知道。”说着话,由怀内掏出那一百两银子说:“我赐你主仆,赶紧拿了逃命吧。找个地方,用心攻书,等待大比之年,好去求取功名。你们不可住此,恐他还想害你们。”赵斌在外面一听,说:“这事办的好。”
他是个直性的人,自己忘了是偷听了,心中一爽快,不觉失声说办的好。那壮士一听外面有人说话,窜出来摆刀照赵斌搂头就剁。赵斌用切菜刀急架相还。两人走了几个照面。赵斌心中一动:怎么他使的刀法同我一样?那壮士也是心内纳闷,忙往圈外一跳,用刀一指说:“你且慢动手。你姓甚名谁?住在哪里?这刀法同谁练的?来此何干?”
赵斌说:“我姓赵名斌,绰号人称探囊取物。你要知道我的厉害,不必前来讨死。”那壮士一听,忙把刀一扔说:“原来是贤弟,这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赵斌说:“你是谁?”壮士说:“我姓尹名士雄,贤弟你把哥哥忘了。”赵斌一想:“我八九岁的时候,尹士雄正跟我父亲练艺。这话有十几年了。”赵斌这才把切菜刀一揣,赶过去行礼,二人叙离别之情。
尹士雄说:“我自从东路保镖,回头听说师母同贤弟来到京都,我特来访查,也未找着。我病在三顺店,腿上长一个疮,遇见这花园总管韩殿元。他是三顺店东家,给我瞧病,接到花园给我把病养好了。今天他给我一百两银子,叫我来杀他的仇人。
我来至这里一问,方知怎么一段事。贤弟你来此何干?”赵斌把别后的事略说一番,今天是奉济公之命,来此盗五雷八卦天师符。尹士雄说:“你今天幸遇了我,若不遇了我,你也盗不了符去。你先同我把徐志平主仆救走,然后我帮你盗符。”二人这才进到屋内,叫徐志平:“赶紧收拾好逃命,这一百银送你作盘川。”
徐志平问了尹士雄的姓名,老家人徐福给尹士雄磕头:“谢谢恩公。”忙把琴剑书箱收拾好了。徐福说:“尹恩公,这黑夜光景,我二人上何处去?这京师重地,巡更查夜甚多,要把我等捉去。如何是好?”
尹士雄一听有理,说:“赵贤弟,你有地方安置,帮叫他二人去,明天再给找店。”赵斌说:“尹兄长在此少待。你主仆跟我走。”带着二人出了花园角门。
赵斌本打算把他二人带在自己家去,不想才一出园门走了不远,就见眼前站定一人,正是济公。赵斌一见说:“师父你来了?好。现在他主仆是如此如此。”济公说:“好,我正为这件事来的。我在书房同他们喝酒,我说出来出恭,来到这里。你赶紧给我办事去,把他二人交给我。”
徐志平一瞧,见个穷和尚,连忙问道:“这位大和尚怎么称呼?”赵斌说:“这是灵隐寺济公长老。”徐志平一听忙行礼。
济公带了他二人来至李国元的家内,叫徐福把担子放在院中,带了二人走至书房。赵文会、李国元正在喝酒,见济公带进一位文生公子,一个老仆,忙站起来说:“师父,你老人家从哪里带来这二位?”和尚把徐志平的根由一说,李国元这才明白。
和尚说:“你借给他几间房屋,叫他在这里念书,有什么差池,有我和尚一面承当。”李国元见徐志平很文雅,说:“师父,就是罢。”连忙让坐,一同喝酒。
天有三鼓之时,就听外面一声喊嚷:“吾神来也!济公长老在上,吾神将五雷八卦天师符盗来。”济公赶紧出来,房上是赵斌、尹士雄二人。
原来赵斌把徐志平主仆交给和尚带走,赵斌复返回花园,一见尹士雄,二人够奔阁大楼。
这二十五间阁天楼地面宽大,拿火折纸一照,在当中有悬龛。尹士雄上去,一见上面有个硬木匣,打开一瞧,正是五雷八卦天师符。
赵斌说:“得了,师兄,你我一同走罢。”尹士雄说:“你我这要一走,这个乱子大了。”赵斌说:“有什么乱呢?”尹士雄说:“你想他是当朝宰相,他把传家之宝去了,岂有不跟本地官要的?那时官府彻底根究,未免又拉出好些是非来。不若给他个剪草除根!”说罢,掏出引火之物,就把阁天楼窗格点着。
二人跳出楼,只见火光大作,金蛇乱蹿,烈焰腾空,怎见得?有赞为证:
凡引星星之火,勾出离部无情,随风逐浪显威能,烈焰腾空势猛。
只听忽忽声响,冲霄密布烟生,满天遍地赤通红,画阁雕梁无影。
二人早窜出墙外,施展飞檐走壁之能,来到李宅上房一嚷:“吾神来了!”
济公出来把符接下,拿了个小黄口袋,装上五百钱,一香炉米,五碗炉食饽饽。
和尚说:“老韦你拿去罢,这是本家的谢礼。”
上面赵斌接去就嚷:“吾神去也!”同了尹士雄回家看他母亲不表。
单说和尚把五雷八卦天师符拿进来,打开一看不错。
李国元赶快派妥当家人,给拜兄李春山送去。
这里喝了一夜酒,天亮济公告辞,李国元要送给金银。
济公说:“你要谢我,附耳如此如此,我和尚领情,你好好照应徐志平念书。”
李国元答应。
济公告辞,正往前走,见眼前立定一人,家丁打扮,说:“济公上哪去?”
和尚说:“哪位。”
家丁说:“我家店东捱了四十棍,伤痕颇重。听说你老人家有仙丹妙药,求你给治治。”
和尚说:“你家店东是谁?”
家丁说:“是开三顺店的韩殿元,乃秦相府花园总管,因昨夜花园里阁天楼失火,秦相大怒,说韩殿元失于检点,打了四十大棍,现疼痛难忍。”
和尚一听,跟着到了三顺店,一进柜房,见韩殿元躺着,哼声不止。
有几个伙友正在劝解,见和尚进来,众人说:“得了,这位师父有仙丹妙药。大师父慈悲罢!”
和尚哈哈一笑,用手指点说:“妙药难治冤孽病,上天速报狠心人。”
韩殿元听着心中一动,暗想:“这和尚真有点来历,夜间我派尹士雄去杀我未过门的女婿徐志平主仆,也未见回来。他主仆走了,无故阁天楼失火。”
想罢说:“圣僧,你老人家救我罢。我昧心了!”
和尚说:“我给你治好了,你把女儿给徐志平不给?”
韩殿元说:“我好了,情愿把徐志平找回,把女儿给他,我也无悔。
现秦相已把我赶出,我决不敢再生异心,如再生异心,叫我天诛地灭。”
和尚给他一块药吃了,棒伤立止疼痛。
和尚叫他到李国元家内去接徐志平,韩殿元点首。
和尚出了三顺店往前走,见眼前围了一圈人,里三层外三层,拥挤不动,怨气冲天。
和尚按灵光一算:“哎呀,阿弥陀佛,我和尚焉可不问!”
真是一事未了,又接一事,忙分开众人挤进去一看,有一宗岔事惊人,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一回-译文
兄弟们相认,各自诉说过去的事情,主仆二人逃难暂时寄居在李家。
赵斌在暗中看到这个人拿着刀进去,要杀那主仆二人,公子吓得发抖,跪在地上,求‘大太爷暂且息怒,让我慢慢说。’那老管家也跪了下来。
那壮士问:‘你主仆二人之间有什么事情?快说!’老管家说:‘您老人家要问,我家主人姓徐名志平,原籍建安县人,老太爷名叫徐占魁,和这秦相府花园总管韩殿元是好朋友。韩殿元有一个女儿,和我的公子同岁。他愿意把女儿嫁给公子,从小就定了亲。后来我家老爷去世,家里遭遇了一场大火,把所有的家财都烧光了。我就和公子来到这里投奔亲戚。韩殿元看到我们主仆衣服破烂,就有了悔婚的意思,嫌贫爱富,明着留下我们主仆,让公子在这花园里读书。没想到他竟然叫你来害我们主仆。’拿刀的壮士一听:‘原来是这样,我实在不知道。’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百两银子说:‘我赐给你们主仆,赶紧拿着逃命去吧。找个地方,专心读书,等到大考的时候,好去追求功名。你们不能住在这里,恐怕他还会想害你们。’赵斌在外面一听,说:‘这件事做得好。’
他是个直性子的人,自己忘了是偷听的,心中一高兴,不由自主地说出‘办得好’。那壮士一听外面有人说话,冲出来挥刀照着赵斌砍去。赵斌用切菜刀急忙抵挡。两人交手几个回合。赵斌心中一动:怎么他的刀法和我一样?那壮士也是心中纳闷,急忙跳出圈子,用刀一指说:‘你且慢动手。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这刀法是跟谁学的?来这干什么?’赵斌说:‘我姓赵名斌,外号人称探囊取物。你要知道我的厉害,不必前来送死。’那壮士一听,急忙扔掉刀说:‘原来是贤弟,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赵斌问:‘你是谁?’壮士说:‘我姓尹名士雄,贤弟你把哥哥忘了。’赵斌一想:‘我八九岁的时候,尹士雄正跟我父亲练武。这话有十几年了。’赵斌这才把切菜刀收好,赶过去行礼,两人叙起离别之情。
尹士雄说:‘我自从在东路保镖,回头听说师母和贤弟来到京都,我特意来探访,但没找到。我在三顺店生病,腿上长了一个疮,遇见了这花园总管韩殿元。他是三顺店的东家,给我看病,把我接到花园养病。今天他给了我一百两银子,叫我来杀他的仇人。我来到这里一问,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贤弟你来这里干什么?’赵斌把后来发生的事情简单一说,今天是奉济公之命,来此盗取五雷八卦天师符。尹士雄说:‘你今天幸遇了我,若不遇了我,你也盗不了符。你先和我把徐志平主仆救走,然后我帮你盗符。’两人这才进到屋内,叫徐志平:‘赶紧收拾好逃命,这一百两银子送你作盘缠。’徐志平问了尹士雄的名字,老管家徐福给尹士雄磕头:‘谢谢恩公。’急忙把琴剑书箱收拾好了。
徐福说:‘尹恩公,这黑夜怎么走?这京师重地,巡更查夜的很多,要抓我们去怎么办?’尹士雄一听有道理,说:‘赵贤弟,你有地方安置他们,帮他们去,明天再找店。’赵斌说:‘尹兄长在这里稍等。你主仆跟我走。’带着他们二人出了花园的偏门。
赵斌本打算把他们二人带回家去,不想刚一出园门没走多远,就见眼前站定一人,正是济公。赵斌一见说:‘师父你来了?好。现在他主仆的情况是这样的。’济公说:‘好,我正是为此事而来。我在书房和他们喝酒,我说出来出恭,来到这里。你赶紧给我办事去,把他们二人交给我。’徐志平一看,见一个穷和尚,连忙问道:‘这位大和尚怎么称呼?’赵斌说:‘这是灵隐寺济公长老。’徐志平一听忙行礼。
济公带了他二人来到李国元的家里,叫徐福把担子放在院子里,带着他们走到书房。赵文会、李国元正在喝酒,见济公带进一位文生公子和一个老仆,忙站起来说:‘师父,您老人家从哪里带来这二位?’和尚把徐志平的来历一说,李国元这才明白。和尚说:‘你借给他几间房屋,让他在这里读书,有什么问题,有我和尚承担。’李国元见徐志平很文雅,说:‘师父,那就这样吧。’连忙让他们坐下,一起喝酒。
到了半夜时分,就听外面一声喊:‘吾神来也!济公长老在上,吾神将五雷八卦天师符盗来。’济公赶紧出来,房上是赵斌、尹士雄二人。原来赵斌把徐志平主仆交给和尚带走后,赵斌又返回花园,一见尹士雄,两人就往阁大楼奔去。
这二十五间阁天楼地面宽敞,用火折子一照,中间有一个悬着的盒子。尹士雄上去,一见上面有一个硬木盒子,打开一看,正是五雷八卦天师符。赵斌说:‘得了,师兄,我们走吧。’尹士雄说:‘我们这一走,可就麻烦了。’赵斌说:‘有什么麻烦?’尹士雄说:‘你想他是当朝宰相,他把传家之宝拿走了,岂有不向本地官府要的?那时官府彻底调查,难免又牵扯出很多是非。不如给他个彻底解决!’说完,掏出引火之物,就把阁天楼的窗户点着。两人跳出楼去,只见火光冲天,金蛇乱蹿,烈焰腾空,那景象无法用言语形容。两人早已跳出墙外,施展轻功,来到李宅上房,大喊一声:‘吾神来了!’
济公出来接过符咒,拿了一个小黄布袋,里面装了五百钱,一香炉米,五碗炉食饽饽。和尚说:‘老韦,你拿着吧,这是我们家的谢礼。’上面的人赵斌接过就喊:‘吾神去也!’然后和尹士雄一起回家去看他的母亲,这里就不多说了。单说和尚把五雷八卦天师符拿进来,打开一看,没问题。李国元赶快派了可靠的家丁,给他的拜把兄弟李春山送去。这里喝了一夜的酒,天亮了,济公要告辞,李国元要送金银给他。济公说:‘你要谢我,就照我说的做,我和尚领情,你好好照应徐志平读书。’李国元答应了。济公告辞,正往前走,突然看见前面站着一个家丁打扮的人,问:‘济公,您要去哪里?’和尚说:‘你是谁?’家丁说:‘我家店东挨了四十棍,伤得很重。听说您老人家有仙丹妙药,求您给他治治。’和尚问:‘你家店东是谁?’家丁说:‘是开三顺店的韩殿元,他是秦相府花园的总管,因为昨晚花园里的阁天楼失火,秦相很生气,说韩殿元没有管理好,打了四十大棍,现在痛得受不了。’
和尚一听,跟着家丁到了三顺店,一进柜房,就看见韩殿元躺在那里,哼哼唧唧。有几个伙计正在劝解他,看见和尚进来,大家都说:‘好了,这位师父有仙丹妙药。大师父,发发慈悲吧!’和尚哈哈一笑,用手指着说:‘妙药难治冤孽病,上天速报狠心人。’韩殿元听着心中一动,暗想:‘这个和尚真有点来头,昨晚我派尹士雄去杀我未过门的女婿徐志平和他的仆人,到现在也没回来。他们走了,无缘无故阁天楼就失火了。’想完说:‘圣僧,您老人家救救我吧。我良心不安!’和尚说:‘我给你治好了,你把女儿给徐志平,不给了?’韩殿元说:‘我好了,愿意把徐志平找回来,把女儿给他,我也没有遗憾。现在秦相已经把我赶出来了,我绝不敢再起异心,如果再起异心,叫我天诛地灭。’和尚给他吃了一块药,棒伤立刻就不痛了。和尚叫他到李国元家去接徐志平,韩殿元点头同意。和尚出了三顺店往前走,看见前面围了一圈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怨气冲天。和尚一算,‘哎呀,阿弥陀佛,我和尚怎么能不问呢!’
真是一件事还没解决,又接了一件事,忙分开人群挤进去一看,有一件惊人的事情,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一回-注解
兄弟相认:指原本是兄弟的人重新找到彼此,相互认识。在古代文化中,兄弟相认常常象征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和亲情的珍贵。
主仆:指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在古代中国,主仆关系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主人通常拥有对仆人的生杀予夺之权。
逃难:指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在古代文学中,逃难常常用来形容悲惨的境遇。
李宅:指李家的宅邸。在古代文学中,宅邸通常指贵族或富商的住所。
大太爷:对年长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称,类似于现代的‘大爷’或‘老爷’。
雷霆之怒:形容非常愤怒,雷霆万钧之势。
慢禀:表示请求对方慢慢听自己陈述,是一种礼貌的用语。
秦相府:指秦国的宰相府,这里可能指代某个朝代的宰相府。
知己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悔亲之意:指原本订下的婚约因为某些原因而取消。
嫌贫爱富:指看不起贫穷的人,只喜欢富贵的人,是一种社会风气。
大比之年:指科举考试年份,古代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通过者可参加会试,称为大比之年。
探囊取物:比喻轻易得到东西,形容技艺高超。
贤弟:对弟弟的尊称,是一种亲切的称呼。
师母:对师傅妻子的尊称。
东路保镖:指在东部地区担任保镖工作。
三顺店:指一个名为三顺的店铺。
五雷八卦天师符:一种古代符咒,具有神秘的力量。
灵隐寺:位于中国杭州的一座著名古寺,济公和尚曾在此修行。
济公长老:指济公和尚,一位传说中的高僧,以机智、幽默和神通广大著称。
盘川:指旅费。
巡更查夜:指夜间巡逻检查,以确保治安。
飞檐走壁:形容身手敏捷,能够在屋顶和墙壁上行走如飞,是古代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艺。
济公:济公,又称济公活佛,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僧人,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在佛教中,济公被视为罗汉转世,具有神奇的法力。
符:符,道教中的一种符咒,通常用于驱邪治病、祈求平安等。由道士或法师书写,具有一定的神秘力量。
香炉米:香炉米,指用于香炉中的香料,古代用于祭祀、祈福等活动。
炉食饽饽:炉食饽饽,古代的一种食品,通常用于祭祀或供品。
赵斌:赵斌,文中人物,具体身份未明。
尹士雄:尹士雄,文中人物,具体身份未明。
天师符:天师符,指道教天师所写的符咒,具有极高的权威和神秘力量。
李国元:李国元,文中人物,具体身份未明。
徐志平:徐志平,文中人物,具体身份未明。
韩殿元:韩殿元,文中人物,开三顺店,秦相府花园总管。
秦相:秦相,文中人物,指秦国的宰相,具体身份未明。
阁天楼:阁天楼,文中地点,具体位置未明。
仙丹妙药:仙丹妙药,指具有神奇疗效的药物,常用于神话传说中。
棒伤:棒伤,指被打所致的伤势。
伙友:伙友,指店铺中的员工。
岔事:岔事,指意外发生的事情,常用于形容事情发展出乎意料。
灵光一算:灵光一算,指瞬间算计,通常用于形容人物具有超凡的智慧或能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十一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济公和尚的传奇形象及其在民间传说中的神秘力量。首句‘济公出来把符接下’展示了济公的道行高深,能够接下天师符,显示出他深厚的法力。
‘拿了个小黄口袋,装上五百钱,一香炉米,五碗炉食饽饽’这一描写,体现了济公和尚的随性自然,不拘小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施舍的慷慨。
‘和尚说:“老韦你拿去罢,这是本家的谢礼。”’这一对话,展现了济公的慈悲为怀,他不仅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还愿意接受他人的谢意,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
‘赵斌接去就嚷:“吾神去也!”’赵斌的反应,既表现了他对济公的敬畏,也突出了济公在民间的神异形象。
‘李国元赶快派妥当家人,给拜兄李春山送去’这一情节,说明了济公的善举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支持。
‘济公告辞,正往前走,见眼前立定一人,家丁打扮’这一段,描绘了济公行侠仗义的形象,他不仅帮助个人,也愿意介入社会纠纷。
‘和尚哈哈一笑,用手指点说:“妙药难治冤孽病,上天速报狠心人。”’济公的这一句话,点明了他的智慧与慈悲,同时也揭示了因果报应的观念。
‘韩殿元听着心中一动’这一情节,展示了济公的话语对人心的影响,以及他的道德感召力。
‘和尚给他一块药吃了,棒伤立止疼痛’这一段,再次强调了济公的神通广大,他的药具有神奇的疗效。
‘和尚叫他到李国元家内去接徐志平’这一情节,表现了济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力。
‘和尚出了三顺店往前走,见眼前围了一圈人’这一段,预示了接下来的故事将更加复杂,济公将面临新的挑战。
‘真是一事未了,又接一事’这一句话,概括了济公生活的无常与多变,他总是在处理完一件事情后,又面临新的问题。
‘忙分开众人挤进去一看,有一宗岔事惊人’这一段,为读者揭示了故事的悬念,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