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原文

律令鬼王宅捉妖 醉禅师古寺治狐

话说何清躺在公子卧室,时有二鼓,听外面一阵狂风。

何清本不会捉妖,心中暗自担惊,心里说:‘真要是妖精一来,若这道符不管事,我趁早踹窗户逃走。’

正在思想之际,听外面有‘咯哒咯哒’木头的声音,由外面进来一个女人,长得千娇百媚,万种风流。

怎见得,有赞为证:

一阵阵香风扑面,一声声燕语莺啼。

妖滴滴柳眉杏眼,嫩生生粉脸桃腮。

樱桃口内把玉排,粉面香腮可爱。

身穿蓝衫可体,金莲香裙可盖;

恰似嫦娥降玉台,犹如神仙下界来。

何清一看,心说:‘敢情这就是妖精。’

就听这妇人说:‘什么人胆大,敢来到仙姑的卧室?’说着话就往里走。

刚一走进里间屋门,只看见那道符显出一道金光缭绕,直射那妇人。

那妇人‘哎呀!’一声,拨头便走。

何清赶过去一刀,剁下一只红绣鞋,鲜血淋淋,何清就说:‘拿住妖精了。’

王员外有许多的家人俱在别的屋里伺候,点着灯,听何清一嚷:‘拿住了。’

大家掌灯光过来,说:‘何法官可将妖精捉住?’

何清说:‘你们看红绣鞋成精,被我杀了。’

大众一看,果然是只红绣鞋,鲜血淋淋。

王员外谢了何清二百两银子,把那道符留下贴着。

何清走后,妖精果不闹了,焉想到王宅不闹了,马静家里闹起来,平白无事,眼见着桌上的茶壶茶碗没人动,自己会滚在地下。

马静胆子也大,把刀拉出来往桌上一拍,破口大骂说:‘什么东西敢在我家闹?’

可是骂也不行,马静一想,何清那道符避邪,就使人到王员外家把那道符要来。

贴在马静家中,果然马静家中就不闹了,王宅又闹起妖精来,王员外又遣人把符要回来贴上,就不闹了。

马静刚把符给了王员外,马静家又闹了。

这样往返两家,闹了有半年。

马静正走鸿运,也不理论,焉想妖精跟马静结了仇。

妖精就在毗卢寺庙里住着,凡事是以邪招邪,祸无根不生。

探花郎高庆、小白虎周兰他两个人本是淫贼,跟马元章出了家,有马元章看管,他两个人不敢胡作非为。

先前两个人常到马静家中去,或要钱、或送东西,高庆见马静之妻何氏美貌,高庆在庙里常跟周兰说:‘你瞧马静的媳妇,长的有多好。’

后来何氏向马静说:‘不必叫高庆、周兰到家里来,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和尚到家里来总不便。

庙里没钱,你可以给送去。’

马静一想也是。

这天到庙里告诉高庆、周兰:‘不便到家去,如没钱我给你们送。’

这两个人遂不能到马家去,也见不到何氏了。

高庆跟周兰在庙里,天天念道:‘恨不能再见何氏一面方快。’

这天忽然外面打门,高、周二人开门一看,乃是马静之妻何氏。

书中交代:可不是真何氏,乃是妖精变的。

这两个人一看,说:‘嫂嫂由哪来?怎么这样瞧着?’

妖精说:‘二位贤弟到家里去,我早看出你两人的心思,今天你马大哥出了外,我来瞧瞧你两个人。’

高庆、周兰一听,喜出望外,说:‘嫂嫂请里面坐。’把假何氏让到里面,高庆、周兰二人争先求欢,假何氏任其云雨巫山之事,高、周二人如获至宝。

妖精一来为盗取真阳;二则跟马静有仇,变作何氏的模样,直由马静家里出来到庙内,免得高、周二人疑心,叫李平瞧见,好教李平告诉马静,马静必把妻子何氏杀了,闹得他家务自乱。

妖精天天到庙里来,与高、周二人作乐。

这天忽然不来了,高庆一打听,知道了马静在外回来,两个人茶思饭想。

今天忽又来了,妖精说,马静陪着和尚给老太太治病,他偷空来的,高、周二人欢喜非常。

今天马静也认作真何氏,把高庆杀死,再追出何氏来。

妖精把马静喷倒,说:‘好马静,仙姑老不吃人,今天活该把你吃了。’

妖精正要上前吃马静,济公赶过来说:‘你先别吃人来,我给你看看我这相貌好不好?咱们二人商议商议,你跟我去罢。’

妖精一看,说:‘呔,好和尚,你真不要脸,敢和我说这样无脸的言语?我来拿你!’

照定和尚吐了一口黑气,立刻和尚哈哈大笑说:‘妖精,你爱和尚,可知道有一个故事吗?在大晋朝,有个柳太师知道有一个高僧在深山修道,名为红莲和尚,派人去请三次,并不下山,柳太师甚恼,叫人把勾栏妓女荷花找来,告诉她:‘你能到深山把红莲和尚合你办那件云雨之事,叫他失了真道,我给你二百银子。’

荷花说:‘大人给我一乘小轿,两个婆子,我扮做官宦人家小姐,叫他不敢小看我。’

柳太师照样全给了,荷花乃乘轿到山内古庙进香拜见老和尚。

到了方丈之内,只见老和尚端然正坐,闭目养神。

荷花故作妖声说:‘老和尚慈悲慈悲,我肚腹疼痛,我病非男子肚脐对我肚脐才能好,此时我肚腹疼痛难过了。’

和尚一听口念:‘阿弥陀佛。’说:‘小姐,不要胡说,男女因片刻之欢,误了一生之名节。我和尚乃出家人,坐守深山,应该戒杀盗淫妄酒,小姐乃闺门秀女,我焉敢做这伤天害理之事?再说小姐必系官宦之女,尚未出阁,恐将来闹出是非,岂不玷污了上人的脸面?小姐请要三思。’

荷花本是妓女,被柳太师所托,今天见和尚所说之话,荷花‘噗哧,一笑,往和尚怀中一扑,说:‘老和尚慈悲慈悲罢,奴家心中难过。’

老和尚一闻脂粉头油,异香扑鼻,见荷花百般献媚,俗言说的不错,‘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

老和尚一阵心神飘荡,被荷花缠绕的欲火难耐,当时从荷花那件云雨之事。

荷花回到柳太师府,把引诱和尚、和尚依从的话,说了一遍。

太师给了荷花二百两银子,随后作了一首诗,派家人给和尚送到庙里去。

和尚打开一看,上写的是:红莲和尚修行好,数载苦守在庙中;可惜十年甘露水,流入荷花两瓣中。

和尚一瞧,明白其中隐情,自己羞愧难当,悬梁自缢。

死后阴魂不散,转世投胎,柳太师家的夫人所生一女,系和尚所托生,姑娘大了,名叫柳翠云,专好勾引和尚,那就是红莲和尚的报应柳太师。

常有人说:‘大头和尚戏柳翠’,就是爱和尚的这段故事。

且说济公过来戏耍妖精,妖精哪里看得起济公?施展妖术,要和尚斗法。

和尚微微一笑,说:‘你来我看有何能为?’

妖精祭起混元石子,照定和尚打去,济公说:‘你这孽畜,胆大无知!’

伸手把石子接住,又把草鞋脱下来,照定妖精打去,妖精往旁边一闪。

济公手一指,说:‘拐弯,拐弯。’那草鞋一拐,正打在妖精脸上。

妖精大怒,说:‘好一颠僧,仙姑我和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何必跟我做对?’

济公说:‘你今无故搅乱他安善之家,害王员外之子,又在马静家中闹的人不安生。你又假托人之面貌,败坏佛门。’

说罢,将僧帽摘下来,说:‘看我法宝来取你。’

照定妖精一扔,立刻一片红光把妖精罩住,和尚先过去,到房中取了一碗水,把妙药一块放在碗内,一化成药,给马静灌下,水到肚内,只听‘咕噜噜’一响,‘哇’的吐出几口黑水来,翻身起来说:‘好贱婢,你害的我好苦。’

济公说:‘你不要生气,你看看你妻子在哪里?已现原形。’

马静回头一看,‘呀’了一声,不知看见是怎么一段原故,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译文

话说何清躺在公子的卧室里,当时已经是二更天了,外面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何清本来就不会捉妖,心里暗自害怕,心里想:‘如果真的有妖精来了,如果这道符不管用,我趁早踢开窗户逃走。’正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听到外面传来‘咯哒咯哒’木头的声音,一个女子走了进来,长得非常美丽动人。具体的样子,下面有赞词为证:

一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一声声燕语莺啼。她的眉毛像柳叶一样细长,眼睛像杏子一样明亮,脸蛋红润,腮帮子像桃子一样粉嫩。樱桃小口,牙齿洁白如玉,粉面香腮,非常可爱。她穿着蓝色的衣服,脚穿金莲,裙子飘逸;就像是嫦娥从玉台上降临,又像是神仙从天界降临。

何清一看,心想:‘原来这就是妖精。’正说着,那妇人问道:‘是谁如此大胆,敢闯进仙姑的卧室?’说着话,她就往里走。刚走进里屋的门,就看到那道符发出一道金光,直射向那妇人。那妇人‘哎呀’一声,掉头就跑。何清追过去一刀,砍下了一只红绣鞋,鲜血淋漓,何清就说:‘抓住妖精了。’王员外有许多家人都在别的屋子里伺候,点着灯,听到何清大喊:‘抓住了。’

大家拿着灯光过来,问:‘何法官,您把妖精抓住了吗?’何清说:‘你们看,这只红绣鞋变成了妖精,被我杀死了。’大家一看,果然是一只鲜血淋漓的红绣鞋。王员外感谢何清,给了他二百两银子,把那道符留下贴着。何清走后,妖精果然不再闹了。没想到王宅不闹了,马静家里却闹了起来,平白无故,桌上的茶壶茶碗没人动,自己会滚到地上。马静胆子也大,拿出刀往桌上一拍,破口大骂说:‘什么东西敢在我家闹?’但是骂也没有用,马静一想,何清那道符可以避邪,就派人到王员外家要那道符。贴在马静家里,果然马静家里就不闹了,王宅又闹起妖精来,王员外又派人把符要回来贴上,就不闹了。马静刚把符给王员外,马静家又闹了。这样往返两家,闹了有半年。马静正走运,也不追究,没想到妖精跟马静结了仇。妖精住在毗卢寺庙里,凡事都是以邪制邪,祸根不生,探花郎高庆、小白虎周兰两个人本是淫贼,跟马元章出了家,有马元章看管,他们不敢胡作非为。先前两个人常到马静家中去,要么要钱,要么送东西,高庆看到马静的妻子何氏很美,高庆在庙里经常跟周兰说:‘你看马静的媳妇,长得有多美。’后来何氏对马静说:‘不用叫高庆、周兰来家里,三姑六婆是淫盗的媒介,和尚到家里来总不方便。庙里没钱,你可以给他们送过去。’

马静一想也是。这天到庙里告诉高庆、周兰:‘不方便去家里,如果没钱我给你们送。’这两个人就不能去马家了,也见不到何氏了。高庆和周兰在庙里,天天念叨:‘真希望能再见何氏一面。’这天突然外面有人敲门,高、周二人开门一看,原来是马静的妻子何氏。

书中交代:不是真的何氏,而是妖精变的。

这两个人一看,说:‘嫂嫂从哪里来?怎么这样看着我?’妖精说:‘二位弟弟去家里,我早就看出你们的心思了,今天你马大哥出门了,我来瞧瞧你们两个人。’高庆、周兰一听,非常高兴,说:‘嫂嫂请里面坐。’然后把假何氏让到里面,高庆、周兰二人争先恐后地想要亲近,假何氏任他们胡来,高、周二人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妖精一来是为了盗取真阳,二来是跟马静有仇,变成了何氏的模样,直接从马静家里出来到庙里,免得高、周二人怀疑,让李平看到,好让李平告诉马静,马静一定会杀了妻子何氏,让他的家务变得混乱。妖精天天到庙里来,跟高、周二人鬼混。这天突然不来了,高庆一打听,知道了马静在外面回来了,两个人非常想念。今天妖精又来了,说马静陪着和尚给老太太治病,他趁机来的,高、周二人非常高兴。今天马静也认出了真的何氏,杀死了高庆,再追出何氏来。

妖精把马静喷倒,说:‘好马静,仙姑老不吃人,今天活该把你吃了。’妖精正要上前吃马静,济公赶过来说:‘你先别吃人来,我给你看看我这相貌好不好?咱们二人商议商议,你跟我去罢。’妖精一看,说:‘呔,好和尚,你真不要脸,敢和我说这样无脸的言语?我来拿你!’照定和尚吐了一口黑气,立刻和尚哈哈大笑说:‘妖精,你爱和尚,可知道有一个故事吗?在大晋朝,有个柳太师知道有一个高僧在深山修道,名为红莲和尚,派人去请三次,并不下山,柳太师很恼,叫人把勾栏妓女荷花找来,告诉她:‘你能到深山把红莲和尚合你办那件云雨之事,叫他失了真道,我给你二百银子。’荷花说:‘大人给我一乘小轿,两个婆子,我扮做官宦人家小姐,叫他不敢小看我。’柳太师照样全给了,荷花乃乘轿到山内古庙进香拜见老和尚。到了方丈之内,只见老和尚端然正坐,闭目养神。荷花故作娇声说:‘老和尚慈悲慈悲,我肚腹疼痛,我病非男子肚脐对我肚脐才能好,此时我肚腹疼痛难过了。’和尚一听口念:‘阿弥陀佛。’说:‘小姐,不要胡说,男女因片刻之欢,误了一生之名节。我和尚乃出家人,坐守深山,应该戒杀盗淫妄酒,小姐乃闺门秀女,我焉敢做这伤天害理之事?再说小姐必系官宦之女,尚未出阁,恐将来闹出是非,岂不玷污了上人的脸面?小姐请要三思。’荷花本是妓女,被柳太师所托,今天见和尚所说之话,荷花‘噗哧,一笑,往和尚怀中一扑,说:‘老和尚慈悲慈悲罢,奴家心中难过。’老和尚一闻脂粉头油,异香扑鼻,见荷花百般献媚,俗言说的不错,‘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老和尚一阵心神飘荡,被荷花缠绕的欲火难耐,当时从荷花那件云雨之事。荷花回到柳太师府,把引诱和尚、和尚依从的话,说了一遍。太师给了荷花二百两银子,随后作了一首诗,派家人给和尚送到庙里去。和尚打开一看,上写的是:红莲和尚修行好,数载苦守在庙中;可惜十年甘露水,流入荷花两瓣中。和尚一瞧,明白其中隐情,自己羞愧难当,悬梁自缢。死后阴魂不散,转世投胎,柳太师家的夫人所生一女,系和尚所托生,姑娘大了,名叫柳翠云,专好勾引和尚,那就是红莲和尚的报应柳太师。常有人说:‘大头和尚戏柳翠’,就是爱和尚的这段故事。’

且说济公过来戏耍妖精,妖精哪里看得起济公?施展妖术,要和尚斗法。和尚微微一笑,说:‘你来我看有何能为?’妖精祭起混元石子,照定和尚打去,济公说:‘你这孽畜,胆大无知!’伸手把石子接住,又把草鞋脱下来,照定妖精打去,妖精往旁边一闪。济公手一指,说:‘拐弯,拐弯。’那草鞋一拐,正打在妖精脸上。妖精大怒,说:‘好一颠僧,仙姑我和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何必跟我做对?’济公说:‘你今无故搅乱他安善之家,害王员外之子,又在马静家中闹的人不安生。你又假托人之面貌,败坏佛门。’说罢,将僧帽摘下来,说:‘看我法宝来取你。’照定妖精一扔,立刻一片红光把妖精罩住,和尚先过去,到房中取了一碗水,把妙药一块放在碗内,一化成药,给马静灌下,水到肚内,只听‘咕噜噜’一响,‘哇’的吐出几口黑水来,翻身起来说:‘好贱婢,你害的我好苦。’济公说:‘你不要生气,你看看你妻子在哪里?已现原形。’

马静回头一看,‘呀’了一声,不知看见是怎么一段原故,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注解

律令鬼王宅捉妖:律令鬼王:古代神话中的神祇,掌管捉拿妖魔鬼怪。宅:指住宅。捉妖:捕捉妖怪。这里指何清在王员外的住宅中捉拿妖怪。

醉禅师:醉禅师:指一位饮酒成性但修行高深的僧人。这里可能是指一位擅长驱邪捉妖的僧人。

古寺:古寺:指历史悠久、年代久远的寺庙。

治狐:治狐:指驱除狐狸精等妖怪。狐狸精在古代传说中常以美女形象出现,是常见的妖怪之一。

二鼓:二鼓:古代时间单位,指夜间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

妖精:在古代文学中,妖精通常指非人间的生物,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常以神秘或邪恶的形象出现,代表着邪恶的力量。

符:符:古代道教中用来驱邪避凶的符咒,通常由道士书写。

金光缭绕:金光缭绕:形容符咒发出的光芒非常耀眼,具有强大的法力。

红绣鞋:红绣鞋:古代女子穿着的一种绣有红色花纹的鞋子,这里指妖怪变化成的形态。

毗卢寺庙:毗卢寺庙:指供奉毗卢遮那佛的寺庙,毗卢遮那佛是佛教中的一种佛号。

邪招邪:邪招邪:指用邪恶的方法对付邪恶的事物。

探花郎:探花郎: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进士及第中的第三名。

小白虎:小白虎:可能是指某位人物的外号或绰号,具体含义不详。

淫贼:淫贼:指好色之徒,这里指高庆和周兰两人。

真阳:真阳:指人的生命力,也指道教中的一种修炼境界。

云雨巫山之事:云雨巫山之事:指男女之间的欢好之事,这里指高庆和周兰与假何氏的欢好。

巫山:巫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这里比喻男女欢好的场所。

马静:指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具体身份和背景未详细说明。

仙姑:仙姑是指道教中的女仙,通常被认为是修炼有成的仙人。

济公:济公是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滑稽、机智和行侠仗义著称,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著名人物。

相貌:指一个人的外貌,也可以指一个人的气质、风度等。

大晋朝:大晋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晋朝,这里可能是指晋朝时期的一个虚构故事。

柳太师:柳太师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代表着权势和贪婪。

红莲和尚:红莲和尚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代表着修行和道德。

勾栏妓女:勾栏妓女是指古代在勾栏(娱乐场所)中的妓女,她们通常以卖艺为生。

云雨之事:云雨之事是指男女之间的性行为,这里用来指红莲和尚和荷花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甘露水:甘露水在道教中是一种神圣的水,这里可能用来比喻修行者的真气或精神力量。

妙药:妙药是指具有神奇疗效的药物,这里可能是指济公所用的能够治愈马静的药物。

孽畜:孽畜是对邪恶的动物或人的贬称,这里是对妖精的称呼。

法宝:法宝在道教和佛教中指具有神奇力量的法器或物品,这里济公可能指的是他使用的法器。

红光:红光在这里可能是指济公使用的法术所发出的光芒,具有神秘和强大的力量。

拐弯:拐弯在这里可能是指济公通过法术让草鞋改变方向,打中妖精。

安善之家:安善之家指生活安宁、和睦的家庭。

王员外之子:王员外之子是指故事中王员外的儿子,可能是指被妖精所害的人物。

僧帽:僧帽是和尚戴的帽子,这里济公可能通过摘下僧帽来展示他的法宝。

原形:原形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这里指妖精的真面目被揭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宗教寓意。

首先,妖精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妖魔形象,它们往往代表着邪恶和破坏,与正义的仙姑形成鲜明对比。

‘好马静,仙姑老不吃人,今天活该把你吃了。’这句话反映了妖精的残忍和自私,它们对人类的伤害往往出于无理取闹。

济公的出现则是对这种邪恶的回应,他不仅阻止了妖精的暴行,还以智慧和幽默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济公与妖精的对话中,‘你先别吃人来,我给你看看我这相貌好不好?咱们二人商议商议,你跟我去罢。’这句话展现了济公的机智和慈悲,他试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妖精对济公的侮辱和攻击,‘呔,好和尚,你真不要脸,敢和我说这样无脸的言语?我来拿你!’则体现了妖精的傲慢和无知。

接下来,济公讲述了一个关于红莲和尚和荷花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了深刻的宗教寓意,揭示了欲望和诱惑对修行者的危害。

‘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这句话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即面对诱惑时,即使是出家人也可能难以抗拒。

红莲和尚的悲剧结局,‘和尚一瞧,明白其中隐情,自己羞愧难当,悬梁自缢。’揭示了道德败坏和欲望的毁灭性。

济公与妖精的斗法场面,‘和尚微微一笑,说:“你来我看有何能为?”’表现了济公的从容不迫和自信。

‘伸手把石子接住,又把草鞋脱下来,照定妖精打去,妖精往旁边一闪。’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展现了济公的武艺高强。

最后,济公使用法宝和妙药解救了马静,‘和尚先过去,到房中取了一碗水,把妙药一块放在碗内,一化成药,给马静灌下,水到肚内,只听“咕噜噜”一响,“哇”的吐出几口黑水来,翻身起来说:“好贱婢,你害的我好苦。”’这一段描写了济公的医术和慈悲之心。

整个故事通过济公与妖精的冲突,展现了善与恶的斗争,以及宗教对人性善恶的反思。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15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