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八回-原文
施佛法暗渡华云龙 见美色淫贼生邪念
话说华云龙由后面一刀,把和尚杀了。
一瞧和尚不是外人,乃是自己的拜兄,西川路五鬼之内的云中鬼郑天福。
华云龙自己一瞧,愣了半天。
已然杀了,也无法了,人死不能复生。
书中交代,这个贼人,一世也是没做好事。
这套济公传,济公为渡世而来。
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必然遇难呈祥。
赃官佞党,淫贼恶霸,终久必有报应。
做书人笔法,使看书人改恶行善,劝醒世人。
比如忠臣义士遇着难,听书看书的人,恨不能一时有救。
为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此乃人心公平之处。
自古至今一理。
郑天福也是报应临头,临死糊糊涂涂的就死了。
华云龙也没瞧明白是谁,一刀将贼人杀死。
那妇人只当华云龙是好人,赶紧说:
多亏好汉爷搭救小妇人。
我姓李,娘家姓刘。
只因我住娘家,我兄弟刘四送我回婆家。
骑着一条驴,走在这庙门口,不想遇见这贼和尚。
他把我兄弟捆上。
搁到西厢房。
他把小妇人抢进来,意欲强奸小妇人。
多亏你老人家,把这贼人杀了。
小妇人回到家去,一家感念恩公的好处。
华云龙微微一笑说:
小娘子你听我告诉你,我杀的这个和尚,也不是外人。
他叫云中鬼郑天福,是我的拜兄弟。
我没见明白,错把他杀了。
他也已经死了,你也不用走,咱们两个人成其夫妇。
把你兄弟一杀,咱们两个人就在这庙里住着就得了。
这妇人听了这话,也知不是好人,妇人就嚷:
快救人哪!要霸占人哪!
华云龙说:
你要嚷,我就把你杀了。
这妇人说:
你把我杀了罢,杀了倒好。
华云龙看这妇人有几分姿色,贼人淫心大动,舍不得说杀就杀。
正在这般光景,只听窗外哈哈一笑,说:
好华云龙,你这厮做出这样事来!
可惜杨大哥撒绿林帖,传绿林箭,给你庆贺守正戒淫花。
你这厮人面兽心,我先结果你的性命。
华云龙一听,拉刀窜出来一瞧,外面站定三个人,
头前这人身高八尺,膀阔三停。
头戴宝蓝缎扎中,身穿蓝色缎箭袖袍,腰系丝带,薄底靴子,外罩一件宝蓝缎大氅。
面如赤炭,两道重眉,一双环眼,押耳两绺黑毫,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
这个叫飞天火祖秦元亮。
第二个也是身高八尺,紫扎中,紫箭袖袍,闪披豆青色英雄大氅。
面似青呢,青中透亮,两道朱砂眉,一双圆眼,押耳红毫,满部红胡子。
这位叫立地瘟神马兆熊。
第三位穿白带素,白脸膛,俊品人物。
此人姓杨名顺,绰号人称千里腿,乃是威镇八方杨明的伯叔兄弟。
这三个人由曲州府回来,在道路本听说华云龙在临安采花做案。
三个人想着:
这事也许以讹传讹。
想着杨大哥给华云龙庆贺守正戒淫花,他焉能做不遵王法之事呢。
今天这三人正走在这古佛院墙外,听庙里有妇人喊嚷救人,要奸人哪。
三个人止住脚步,都是侠义英雄,专好管路见不平之事。
杨顺说:
二位兄长,听里面有妇人喊嚷,救人哪,要奸占人。
这必是庙里僧人不法。
咱们到里面瞧瞧。
三个人拧身蹿入里面,暗中一探,原来是华云龙要做伤天害理之事。
秦元亮这才哈哈一笑说:
好华云龙,你做出这样事来。
华云龙拉刀出来一看,羞恼变成怒,说:
你三个小辈,敢管我二太爷的事!
今天二太爷全把你们杀了。
这三个人拉刀蹿过去,就奔华云龙。
华云龙心一想:
他们倚仗人多,我非下毒手不可。
想罢将刀一摆,拧身蹿出庙来。
这三个人哪里肯舍,随着往外就追。
焉想到华云龙就掏出两支镖来,见秦元亮往外一蹿,脚没落地,贼人抖手一镖,
正打在膀背之上。
马兆熊也往外一蹿,贼人又一抖手打在左肩头。
两个人俱皆翻身栽倒。
杨顺一瞧,眼就红了,说:
好华云龙,你拿镖打了我两个兄长,我这条命不要了,跟你一死相拼。
一摆刀照定华云龙搂头就剁,华云龙用手中刀海底捞月往上一迎,
杨顺把刀往回一撤,照定华云龙分心就扎。
华云龙一闪身躲开,用刀照定杨顺的脉门就点。
杨顺把刀往回一撤,一偏腕子,照定华云龙脖颈就砍。
杨顺是真急了,一刀紧似一刀,一刀快似一刀。
华云龙拨头就跑。
杨顺哪里肯舍,说:
好华云龙哪里走!
刚往前一走,华云龙一抖手,说:
照镖。
杨顺赶紧一闪身。
见华云龙一扬手并未打出镖来。
杨顺刚一愣,华云龙又一抖手说:
照镖。
这支缥来,杨顺未躲开,正中在华盖穴上。
杨顺哎哟一声,翻身栽倒。
华云龙哈哈一阵狂笑说:
你这三个小辈,还敢跟二太爷动手。
你们就这样能为,也敢称英雄。
今天这是你三个人,放着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
休怨二太爷意狠心毒,结果你等的性命。
说着话,华云龙刚要摆刀过来,只听对面一声喊嚷:
好东西,华云龙你在这哪。
我和尚找你半天没找到,你这可跑不了啦。
华云龙一看,来者正是济公。
贼人吓得魂不附体,拨头就跑。
急如闪电,慌如流星一般。
和尚随后就追,彳亍彳亍,草鞋呱哒直响。
华云龙拼命逃走。
到天黑,好容易听不见后面草鞋响了,这才止注脚步。
回头看了看,和尚不见了。
自己擂得力尽筋乏,浑身热汗直流。
见眼前一座树林,华云龙进了树林子。
靠着树往地下一坐,叹了一声,心中辗转:
“要不是自己胡作胡为,何必闹得如此。
“遍地官人捉拿,坐不安,睡不宁,没有站足立步之所。”
自己心中一烦,靠着树一阵心血来潮。
双眼一闭,渺渺茫茫,迷迷离离,似睡非睡。
忽然往对面一看,见路北一座大门,挂着门灯,是一家财主的样子。
自己一想:
“我已越过了镇店,又饥又渴,何妨到这家借宿一宵。
“求一顿饭吃。”
自己想罢,来到大门前。
方要叫门,只见由里面出来一位老丈,头戴四棱逍遥员外巾,身穿宝蓝缎员外氅,腰系丝绦,白袜云鞋。
面如三秋古月,慈眉善目。
年过花甲,花白胡须,洒满胸前,一表非俗。
华云龙赶紧深施一礼说:
“老丈请了。我乃行路之人,错过店道。
“求老庄主方便,借宿一宵,赏我一顿饭吃,明日早行。”
那老丈抬头一看说:
“客人贵姓,同路有几位?”
华云龙说:
“我姓华,就是我自己。”
老丈说:
“客人请里面坐。”
华云龙跟着进去,到了客厅。
这客厅朝南三间,屋中倒很幽雅。
老丈说:
“客人请坐。”
华云龙说:
“未领教庄主贵姓?”
老丈说:
“我姓胡。”
说着话,有人进上茶来,老丈款待甚恭。
忽由外面进来一个家人,说:
“老员外,二员外生日,有许多亲友都等员外去喝酒呢。”
老员外说道:
“客人,我可不能奉陪,少时再谈。”
吩咐家人:
“给客人预备酒饭,务要小心伺侯。”
家人说:
“是”。
华云龙说:
“老丈有事请罢。”
老丈去后,立刻家人给华云龙把酒菜摆上。
华云龙一瞧,各式蔬菜,都是他素常爱吃的。
自己甚是喜悦,吃了个酒足饭饱。
自己一想:
“这位庄主,与我素未会面,这样厚待。”
心中甚感激。
正在思想之际,听外面有脚步声音。
外面说:
“哟,老员外在屋里没有?”
华云龙一听,声音婉转,分明女子声息,也不好答话。
忽见帘子一起,华云龙睁眼一看,是一位千姣百媚的女子。
头梳盘云髻,耳坠竹叶环子,银红色女衫,银红色的汗巾,葱心绿绉绸中衣,窄小的宫鞋。
真是蛾眉皓齿,杏脸桃腮,真比十成人材强出百倍。
华云龙一瞧,眼就直了,心说:
“我出生以来,也没见过这样美貌的女子。”
只见这女子一掀帘子,哟了一声说:
“是谁让进来的野男子,也不先说一声。”
把帘子一摔,拨头就走。
华云龙本是采花的淫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人,淫心一动,站起来就跟着。
这女子直到后院,进了北上房,华云龙也跟着来到上房。
掀帘子,那女子一瞧,把面目一沉说:
“华云龙你真是胆大包天。
“你想想你做的事,有脑袋的没有?”
用手一指墙上,华云龙一瞧,墙上写的是他在秦相府题的那首诗。
华云龙心上暗想:
“怪呀,这女子怎么知道我是华云龙?”
方要打算问,女子用手一指说:
“你瞧济颠来了。”
华云龙一回头,只见和尚脚步踉跄来到。
贼人吓的魂不附体。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八回-译文
华云龙一刀从后面刺死了和尚。一看和尚不是外人,竟然是他的结拜兄弟,西川路五鬼之一的云中鬼郑天福。华云龙愣了半天,既然已经杀了,也无法挽回,人死不能复生。书中交代,这个贼人,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好事。
这套《济公传》中,济公是为了度世人而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必然遇难成祥。贪官污吏,淫贼恶霸,终究会有报应。作者用笔法让读者改过自新,劝导世人。比如忠臣义士遇到困难,听书看书的人,都恨不得立刻救他们。为什么乱臣贼子,人人都可以诛杀?这就是人心公平的地方。自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郑天福也是报应临头,糊里糊涂地就死了。华云龙也没看清是谁,一刀将这个贼人杀死。
那妇人以为华云龙是好人,赶紧说:‘多亏好汉爷救了我。我姓李,娘家姓刘。因为我住在娘家,我兄弟刘四送我回婆家。我们骑着驴,走到庙门口,没想到遇见了这贼和尚。他把我兄弟绑起来,放在西厢房。他把我抢进来,想要强奸我。多亏你老人家,杀了这个贼人。我回到家后,全家人都会感激你的恩情。’华云龙微微一笑说:‘小娘子,你听我告诉你,我杀的这个和尚,也不是外人。他叫云中鬼郑天福,是我的结拜兄弟。我没看清楚,错杀了他。他也已经死了,你也不用走了,我们两个人就成婚吧。我把你兄弟杀了,我们两个人就在庙里住下。’这妇人听了这话,也知道他不是好人,就喊:‘快救人哪!有人要强占人哪!’华云龙说:‘你要喊,我就杀了你。’这妇人说:‘你杀了我吧,杀了倒好。’华云龙看到这妇人有些姿色,贼人的淫心大起,舍不得立刻杀她。
正在这时,只听窗外哈哈一笑,说:‘好华云龙,你这家伙做出这样的事来!可惜杨大哥撒绿林帖,传绿林箭,给你庆贺守正戒淫花。你这人面兽心,我先结果了你的性命。’
华云龙一听,拔刀冲出来一看,外面站了三个人,前面这个人身高八尺,腰围三停。头戴宝蓝缎扎巾,身穿蓝色缎箭袖袍,腰系丝带,薄底靴子,外罩一件宝蓝缎大氅。面如赤炭,两道重眉,一双环眼,耳后两绺黑毫,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这个人叫飞天火祖秦元亮。第二个人也是身高八尺,紫扎巾,紫箭袖袍,闪披豆青色英雄大氅。面似青呢,青中透亮,两道朱砂眉,一双圆眼,耳后红毫,一部红胡子。这个人叫立地瘟神马兆熊。第三个人穿白戴素,白脸膛,俊品人物。这个人姓杨名顺,绰号人称千里腿,是威镇八方杨明的伯叔兄弟。这三个人从曲州府回来,在路上听说华云龙在临安采花作案。
今天这三个人正走过古佛院墙外,听到庙里有妇人喊救人,要被强占。三个人停下脚步,都是侠义英雄,喜欢管路见不平的事。杨顺说:‘二位兄长,听里面有妇人喊救人,要被强占。这肯定是庙里的和尚行为不轨。我们进去看看。’三个人转身冲进去,暗中一探,原来是华云龙要做出伤天害理的事。秦元亮这才哈哈一笑说:‘好华云龙,你做出这样的事来。’华云龙拔刀出来一看,羞愧变成了愤怒,说:‘你们这三个小辈,敢管我二太爷的事!今天二太爷要杀了你们。’这三个人拔刀冲过去,就朝华云龙扑来。
华云龙心想:‘他们倚仗人多,我非下毒手不可。’想罢将刀一摆,转身冲出庙来。这三个人哪里肯舍,跟着就追。没想到华云龙掏出两支镖来,见秦元亮冲出来,脚还没落地,贼人抖手一镖,正打在膀背之上。马兆熊也冲出来,贼人又一抖手打在左肩头。两个人都翻身倒地。
杨顺一看,眼睛都红了,说:‘好华云龙,你用镖打了我两个兄长,我这条命不要了,跟你拼了。’一摆刀朝华云龙砍去,华云龙用手中刀海底捞月往上迎,杨顺把刀往回一撤,朝华云龙的心窝扎去。华云龙一闪身躲开,用刀朝杨顺的脉门点去。杨顺把刀往回一撤,一偏手腕,朝华云龙脖颈砍去。杨顺是真急了,一刀比一刀快,一刀比一刀狠。华云龙转身就跑。
杨顺哪里肯舍,说:‘好华云龙,哪里走!’刚往前走,华云龙一抖手说:‘照镖。’杨顺赶紧一闪身。见华云龙一扬手并未打出镖来。杨顺刚一愣,华云龙又一抖手说:‘照镖。’这支镖打来,杨顺没躲开,正中在华盖穴上。杨顺哎哟一声,翻身倒地。
华云龙哈哈一阵狂笑说:‘你们这三个小辈,还敢跟我动手。你们就这样本事,也敢称英雄。今天这是你们三个人,放着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自投。别怨我狠心,要了你们的性命。’说着话,华云龙刚要摆刀过来,只听对面一声喊:‘好东西,华云龙你在这里哪。我和尚找你半天没找到,你这可跑不了啦。’华云龙一看,来的人正是济公。贼人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就跑。像闪电一样快,像流星一样急。和尚随后就追,脚步声噔噔作响。
华云龙拼尽全力逃跑。直到天黑,才好不容易听不到后面草鞋的声音了,这才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和尚不见了。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浑身是汗。看到眼前有一片树林,华云龙就进了树林。靠着树坐到地上,叹了口气,心里想:‘要不是自己胡作非为,何必搞得这么狼狈。到处都是官人在抓捕我,我坐立不安,睡不安稳,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自己心里烦闷,靠着树突然心血来潮。闭上眼睛,眼前一片模糊,似睡非睡。忽然往对面一看,看到路北有一座大门,挂着门灯,看起来像是一家富贵人家。自己想:‘我已经错过了镇上的客栈,又饿又渴,不妨去这家借宿一晚。求一顿饭吃。’想罢,来到大门前。正要敲门,只见里面出来一位老者,头戴四棱逍遥巾,身穿宝蓝色缎面外衣,腰系丝带,脚穿白袜和云鞋。脸色如秋月般清冷,慈眉善目。已经年过六十,花白的胡须洒满胸前,一副不俗的样子。华云龙赶紧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丈您好。我是一个过路的行人,错过了客栈。求老庄主行个方便,让我借宿一晚,赏我一顿饭吃,明天早上再走。’那老者抬头一看说:‘客人您贵姓,同行有几位?’华云龙说:‘我姓华,就我自己。’老者说:‘客人请进里面坐。’华云龙跟着进去,到了客厅。客厅朝南有三间,里面布置得很雅致。
老者说:‘客人请坐。’华云龙说:‘还没请教庄主您贵姓?’老者说:‘我姓胡。’说着,有人端上了茶,老者非常客气。突然外面进来一个仆人,说:‘老员外,二员外今天生日,很多亲友都在等员外去喝酒呢。’老员外说:‘客人,我恐怕不能陪你们了,稍后我再和你们聊。’吩咐仆人:‘给客人准备酒菜,一定要小心伺候。’仆人说:‘是。’华云龙说:‘老丈您有事就请忙吧。’老者离开后,仆人立刻给华云龙摆上了酒菜。华云龙一看,各种蔬菜都是他平时喜欢吃的。他非常高兴,吃得很饱。自己想:‘这位庄主,我以前从没见过,却这样善待我。’心里非常感激。正在思考的时候,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外面有人说:‘哟,老员外在屋里吗?’华云龙一听,声音婉转,分明是女子的声音,也不好回答。
突然帘子被掀开,华云龙睁开眼睛一看,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她头发梳成盘云髻,耳朵上戴着竹叶形的耳环,身穿银红色女衫和汗巾,里面是葱绿色的绉绸中衣,脚穿窄小的宫鞋。她眉清目秀,脸蛋红润,比十个人中长得好看的人还要好看百倍。华云龙一看,眼睛都直了,心想:‘我这一生也没见过这么美的女子。’只见这女子掀开帘子,哎呀了一声说:‘是谁让这个野男人进来的,也不先说一声。’说完,把帘子一摔,转身就走。华云龙本是采花的淫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了巫山就是云的人,一见到美色,立刻站起来跟了上去。这女子一直走到后院,进了北房,华云龙也跟着来到北房。女子掀开帘子一看,脸色一沉说:‘华云龙,你真是胆大包天。想想你做过的事,还有脑袋吗?你来瞧!’她用手一指墙上,华云龙一看,墙上写的是他在秦相府题的那首诗。华云龙心里暗想:‘奇怪,这个女子怎么知道我是华云龙?’正要问,女子用手一指说:‘你看,济颠来了。’华云龙一回头,只见和尚脚步蹒跚地走来。这贼人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八回-注解
施佛法:指和尚运用佛法,可能是通过某种法术或禅定来实现某种目的。
暗渡华云龙:暗渡,指秘密地通过;华云龙,这里指一个人物名字,可能是一个反派角色。
淫贼:指好色之徒,行为不端,有侵犯他人贞操的行为。
邪念:指邪恶的念头,通常指不道德或不正当的欲望。
拜兄:指结拜的兄弟,古代结拜兄弟有如亲兄弟一般的情谊。
西川路五鬼:可能是指一个秘密组织或帮派,五鬼可能是指这个组织中的五位成员。
郑天福:人物名字,可能是华云龙的结拜兄弟。
济公传:指《济公传》这部小说,济公是其中的主角,以行侠仗义、机智幽默著称。
忠臣孝子:指忠诚于国家、孝顺父母的良好品德。
义夫节妇:指丈夫忠诚于妻子,妻子节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赃官佞党:指贪污腐败的官员及其党羽。
恶霸:指仗势欺人、欺压百姓的恶势力。
报应:指善恶有报,做了坏事最终会受到惩罚。
绿林箭:可能是指绿林好汉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方式。
守正戒淫花:可能是指某种奖励或标志,表示守正不淫。
侠义英雄:指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
古佛院:指古老的佛教寺院。
镖:古代的一种投掷武器,通常由金属制成,用于远距离攻击。
华盖穴:指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后颈部。
彳亍彳亍:形容行走时脚步缓慢而沉重的样子。
草鞋:草鞋,一种用草编织成的鞋子,古时贫苦人民常穿。
华云龙:华云龙,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也可能是历史上某个真实人物。在古文中,人物名字通常带有特定的寓意或象征意义。
拼命逃走:拼命逃走,形容华云龙逃跑时的急迫和用力。
天黑:天黑,指日暮时分,天色变暗。
和尚:和尚,指出家的僧人,佛教修行者。
擂得力尽筋乏:擂得力尽筋乏,形容华云龙逃跑过程中极度疲劳。
热汗直流:热汗直流,形容华云龙逃跑时因体力消耗而大量出汗。
树林子:树林子,指一片树木茂密的区域。
心血来潮: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或想法。
渺渺茫茫,迷迷离离:渺渺茫茫,迷迷离离,形容一种模糊不清、朦胧的状态。
财主:财主,指富有的人,通常拥有大量财产。
门灯:门灯,挂在门前的灯笼,用于照明和装饰。
四棱逍遥员外巾:四棱逍遥员外巾,指一种四棱形的头巾,逍遥员外可能是一种尊称或官职。
宝蓝缎员外氅:宝蓝缎员外氅,指一种用宝蓝色缎子制成的长袍,员外氅可能是一种尊称或官服。
丝绦:丝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常用于系衣服。
白袜云鞋:白袜云鞋,指白色袜子和高筒鞋。
三秋古月:三秋古月,形容人的面容清秀,如同秋天的明月。
慈眉善目:慈眉善目,形容人的面容和善,眼神温和。
花白胡须:花白胡须,指胡须中夹杂着白色。
深施一礼:深施一礼,指深深地鞠躬行礼。
贵姓:贵姓,对对方姓氏的敬称。
镇店:镇店,指镇上的店铺。
老庄主:老庄主,对庄主的一种尊称,庄主可能是指庄园的主人。
款待:款待,热情地招待客人。
家人:家人,指庄园中的仆人或亲属。
老员外:老员外,对员外的一种尊称,员外可能是指地方上的有地位的人。
二员外:二员外,对二位员外的一种尊称。
北上房:北上房,指房屋中的北面房间,可能是因为北向被认为是最尊贵的方位。
采花的淫贼:采花的淫贼,指古代小说中常见的淫荡之徒,采花指的是调戏女性。
和尚脚步踉跄:和尚脚步踉跄,形容和尚走路不稳的样子。
济颠:济颠,可能是指济公,即济颠和尚,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幽默、机智和行侠仗义著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八回-评注
华云龙拼命逃走,这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在逃亡中的急迫与绝望,‘拼命’二字凸显了他的绝望境地,而‘逃走’则是对他行动的简洁描述,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到天黑,好容易听不见后面草鞋响了,这才止注脚步。’这句话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了华云龙在逃亡过程中的艰辛与心理变化,‘好容易’体现了他在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的情感。
‘回头看了看,和尚不见了。’这一句简洁的描写,既表现了华云龙对和尚的警惕,也暗示了和尚可能已经离开,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自己擂得力尽筋乏,浑身热汗直流。’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华云龙在逃亡过程中的疲惫与痛苦,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见眼前一座树林,华云龙进了树林子。’这一句描写了华云龙在逃亡过程中寻找庇护的场景,树林成为了他暂时逃避追捕的场所。
‘靠着树往地下一坐,叹了一声,心中辗转:“要不是自己胡作胡为,何必闹得如此。”’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在逃亡过程中的悔恨与自责,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
‘自己心中一烦,靠着树一阵心血来潮。双眼一闭,渺渺茫茫,迷迷离离,似睡非睡。’这一段描写了华云龙在疲惫中的心理变化,‘心血来潮’与‘似睡非睡’形成了对比,为后文情节的转折埋下伏笔。
‘忽然往对面一看,见路北一座大门,挂着门灯,是一家财主的样子。’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视角,展现了他在逃亡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场景,为他的行动提供了契机。
‘自己一想:“我已越过了镇店,又饥又渴,何妨到这家借宿一宵。求一顿饭吃。”’这一段描写了华云龙在逃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何妨’二字表现了他的无奈与妥协。
‘自己想罢,来到大门前。方要叫门,只见由里面出来一位老丈,头戴四棱逍遥员外巾,身穿宝蓝缎员外氅,腰系丝绦,白袜云鞋。’这一段描写了华云龙在遇到老丈时的场景,通过老丈的服饰与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华云龙赶紧深施一礼说:“老丈请了。我乃行路之人,错过店道。求老庄主方便,借宿一宵,赏我一顿饭吃,明日早行。”’这一段描写了华云龙与老丈的对话,通过他的语言,表现了他的谦卑与诚恳。
‘那老丈抬头一看说:“客人贵姓,同路有几位?”’这一句通过老丈的提问,表现了他的热情与好客。
‘华云龙说:“我姓华,就是我自己。”’这一句通过华云龙的回答,表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助。
‘老丈说:“客人请里面坐。”’这一句表现了老丈对华云龙的款待,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铺垫。
‘到了客厅。这客厅朝南三间,屋中倒很幽雅。’这句话通过描写客厅的环境,展现了老丈的品味与修养。
‘老丈说:“客人请坐。”’这一句再次表现了老丈的热情与好客。
‘华云龙说:“未领教庄主贵姓?”’这一句表现了华云龙的礼貌与尊重。
‘老丈说:“我姓胡。”’这一句通过老丈的回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线索。
‘说着话,有人进上茶来,老丈款待甚恭。’这句话通过老丈的举动,展现了他在款待客人时的细心与周到。
‘忽由外面进来一个家人,说:“老员外,二员外生日,有许多亲友都等员外去喝酒呢。”’这一段描写了老丈的家庭生活,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
‘老员外说道:“客人,我可不能奉陪,少时再谈。”’这句话表现了老丈对华云龙的尊重与照顾。
‘吩咐家人:“给客人预备酒饭,务要小心伺侯。”’这句话表现了老丈对华云龙的关心与照顾。
‘家人说:“是”。’这一句通过家人的回答,展现了老丈的权威与影响力。
‘华云龙说:“老丈有事请罢。”’这一句表现了华云龙的谦卑与礼貌。
‘老丈去后,立刻家人给华云龙把酒菜摆上。’这句话通过家人的举动,展现了老丈对华云龙的关心与照顾。
‘华云龙一瞧,各式蔬菜,都是他素常爱吃的。’这句话通过描写酒菜,展现了老丈对华云龙的细心与体贴。
‘自己甚是喜悦,吃了个酒足饭饱。’这句话表现了华云龙在老丈家的满足与感激。
‘自己一想:“这位庄主,与我素未会面,这样厚待。”’这一段描写了华云龙在老丈家的感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
‘正在思想之际,听外面有脚步声音。’这句话通过脚步声的描写,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外面说:“哟,老员外在屋里没有?”’这一句通过外面人的提问,展现了老丈家的家庭氛围。
‘华云龙一听,声音婉转,分明女子声息,也不好答话。’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听觉描写,表现了他的谨慎与警惕。
‘忽见帘子一起,华云龙睁眼一看,是一位千姣百媚的女子。’这句话通过描写女子的外貌,展现了她的美貌与吸引力。
‘头梳盘云髻,耳坠竹叶环子,银红色女衫,银红色的汗巾,葱心绿绉绸中衣,窄小的宫鞋。’这一段描写了女子的服饰,展现了她的品味与气质。
‘真是蛾眉皓齿,杏脸桃腮,真比十成人材强出百倍。’这句话通过夸赞女子的美貌,增强了故事的浪漫色彩。
‘华云龙一瞧,眼就直了,心说:“我出生以来,也没见过这样美貌的女子。”’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惊讶与震撼。
‘只见这女子一掀帘子,哟了一声说:“是谁让进来的野男子,也不先说一声。”’这句话通过女子的语气,展现了她的泼辣与直率。
‘把帘子一摔,拨头就走。’这句话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现了她的果断与决绝。
‘华云龙本是采花的淫贼,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人,淫心一动,站起来就跟着。’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在面对美貌女子时的心理变化。
‘这女子直到后院,进了北上房,华云龙也跟着来到上房。’这句话通过两人的行动,展现了他们的关系。
‘掀帘子,那女子一瞧,把面目一沉说:“华云龙你真是胆大包天。你想想你做的事,有脑袋的没有?”’这句话通过女子的语气,展现了她的愤怒与指责。
‘用手一指墙上,华云龙一瞧,墙上写的是他在秦相府题的那首诗。’这句话通过墙上的诗句,揭示了华云龙的过去与身份。
‘华云龙心上暗想:“怪呀,这女子怎么知道我是华云龙?”’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疑惑与困惑。
‘方要打算问,女子用手一指说:“你瞧济颠来了。”’这句话通过女子的指向,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华云龙一回头,只见和尚脚步踉跄来到。’这句话通过和尚的形象,展现了故事中的神秘与诡异。
‘贼人吓的魂不附体。’这句话通过华云龙的反应,表现了他的恐惧与绝望。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句话为故事的发展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