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七回-原文
济公斗法金眼佛 云龙二次伤三友
话说九宫真人华清风,抬头往北山坡一瞧,原来是一条大蟒。头在东山头,尾在西山头,真有几百丈长,有大缸粗细。华清风瞧着,倒抽一口凉气。
只见那蟒在山岫里抽来抽去,抽到一尺来长,一溜烟起在半悬空。华清风看的目瞪口呆,正在发愣,后面一声“无量佛”,说:“华道友,你可曾看见了?”华清风回头一看,乃是常老道。华清风说:“看见了,道友请庙里坐罢。真是法力无边。”常老道说:“华老道友,你我道义相投,要有用我之处,我万死不辞。”华清风说:“甚好。”两个老道,朝夕在一处讲道。这天姜天瑞来到凌霄观。一见华清风,华清风说:“你做什么来了?”姜天瑞说:“我住的铁佛寺,日久失修。我打算重修,怎奈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我求师父给我想个主意。”华清风尚未答言,常老道答了话,说:“不要紧,你得用多少银子?”姜天瑞说:“总得一万两银。”常老道说:“你回去罢。
我明天在开化县洒三天灾。你贴上报单,就说铁佛显圣治病。不出十天,我能给你个十万八万的。”华清风说:“好。你谢过你师伯。”姜天瑞就给常老道磕了头,自己先回庙贴报单。常老道就在河里井里一喷毒气,谁一吃水,立刻就得臌症。蟒精就来到铁佛寺,充铁佛说话治病。有钱人家求药,要一两银子,寒苦人家要一吊钱。这开化县所属八百多村庄,无数人都得一样的病。妖精正然给聚钱,哪想今天济公来了。一打铁佛的嘴巴,妖精已害怕,惊走了。
自己一想:“这穷和尚把我赶走,我有何面目去见华道友?莫若我把和尚吃了。”想罢一阵风回来,显出原形,由半空中往下一落,是一条大蟒,有三四丈长,把和尚盘住,抬头要咬,和尚拿手一捏蟒的脖子,蟒妖不能动,睁着眼瞧着和尚。和尚瞧着蟒,吓得庙里作买作卖的、烧香的善男信女,连四位班头,全都跑出庙去。
正在这般光景,外面一声“无量佛”,金眼佛姜天瑞来了。
书中交代,姜天瑞带领华云龙够奔小西村,一见众绅士大众,彼此行礼,问:“道爷贵姓?”姜天瑞通了名姓,说:“找我什么事?”
众绅士大家说道:“现在我们这村里,家家人人得了膨症。大概这是佛爷显圣,所为修庙。只要道爷给求求佛爷,大发慈悲,我们村里人都好了,我等情愿凑钱给修庙。省得我们自己求佛爷去。道爷给代代劳,不知道爷意下若何?”姜天瑞说:“好办。只要众位肯施舍银钱修庙,我可以求求佛爷。”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进来回禀说:“外面有铁佛庙两位和尚,一个叫皂托头彭振,一个叫万花僧徐恒,来找道爷,有要紧事。”姜天瑞一听一愣,赶紧告辞。带华云龙出来一瞧,见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二人,惊惶失色。姜天瑞就问:“什么事?”彭振说:“了不得了!现在济颠和尚来到庙里搅闹,你炔去那瞧罢。”华云龙一听就要跑,姜天瑞说:“二弟不要担惊,侍我去结果济颠的性命。我将济颠拿住,给你杀他报仇。”
华云龙知道姜天瑞有能为,自己跟着一同来到铁佛寺。姜天瑞一瞧济颠和尚被大蟒缠住,姜天瑞伸手拉出宝剑说:“好和尚,你无缘无故来搅我。”恶狠狠照定和尚脖颈就是一剑。和尚口中念“唵敕令赫”,这一剑正落在蟒的脖颈上。扑吃一响,鲜血直流,蟒头滚落在地。
一溜黑烟,妖蟒竟自逃走。这一剑打去了百年的道行。济公见蟒妖走了,说:“道友我谢谢你,劳你的驾。”姜天瑞说:“好济颠,你无缘无故,坏我的大事,我焉能容你!”和尚说:“咱们二人到山后去,有话再说好不好?”姜天瑞说:“好。三位贤弟跟我来。”华云龙、彭振、徐恒也跟着,一同出了庙后门。
来到无人之处,和尚说:“姜天瑞,你说怎么样?”姜天瑞说:“济颠,你要知时达务,跪倒给祖师爷磕三个头,叫我三声祖师爷。山人有一分好生之德,饶你不死。如若不然,山人当时要结果你的性命。”和尚说:“好东西!姜天瑞你这厮,出家人不知奉公守分,窝藏江洋大盗。你还敢妖言惑众,叫妖精陷害黎民。你所为贪财,贻害众人。
所作所为,伤天害理,上干天怒,下招人怨。见了我和尚,还敢这样无礼。
就是你给我磕头,叫我三声祖宗,我和尚也不能饶你。”姜天瑞一听,气往上冲,举宝剑照定和尚劈头就剁。
和尚滴溜一闪身躲开,转在姜天瑞身后,和尚拧了姜天瑞一把,姜天瑞回头用宝剑照和尚分心就扎,和尚一闪身躲开,滴溜溜围着姜天瑞转弯。
拧一把,掐一把,摸一把,拉一把。姜天瑞真急了,拧身跳出圈外说:“好和尚,我跟你誓不两立!你这是自来找死,休怨山人。
待山人拿法宝取你。”说着话,由兜囊掏出一宗法宝,口中念念有词,祭在空中。
和尚一看,原来是一块混元如意石,随风而长,能大能小。随风而落,就如泰山一般,照和尚头顶压下来。
和尚哈哈大笑,用手一指,口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这石子一溜,现了原形。有鸡子大一块石子,坠落在地。
姜天瑞一看,气往上冲说:“好和尚,你敢破山人的法宝!待山人再拿法宝取你。”老道又由兜中掏出一宗物件,往空中一抛,口中念念有词。
和尚一看,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摇头摆尾,直奔和尚而来。
和尚用手一指说:“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
这老虎一道黄光,掉在地下,是一个纸老虎。
姜天瑞见和尚连破了他两宗法宝,当时姜天瑞站在那里,口中一念咒,用宝剑一指,把腿一跺,只见半空中无数的石子,打将下来。
和尚用手一指,把僧帽拿下来一接,这石子全都掉在僧帽里。
和尚说:“我今天不叫你知道知道也不行。”
一招手,那帽子内石子,全倒出来,堆了一座山。
和尚又用手照姜天瑞一指,说:“唵,敕令赫。”
姜天瑞一打寒战,自己用手就打自己的嘴巴。
和尚说:“对。真得打,使劲打。再打几下。”
姜天瑞自己打的满嘴流血。
和尚说:“该打。把胡子掀下来。”
姜天瑞真听话,自己就把胡子掀下来。
和尚说:“姜天瑞,你自己所作所为,从今以后改不改?如不悔过自新,我和尚此时就要结果你的性命。”
姜天瑞自己也明白过来,疼痛难捱。知道和尚厉害,这才说:“师父,慈悲罢。我从此改过,决不敢了。”
和尚说:“恐你口不应心,你得起个誓,我才放你。”
姜天瑞说:“我再不改,叫我遭雷劫,打破天灵,头破身死。”
和尚说:“你去罢。
华云龙你往哪里走?”
华云龙站着瞧愣了。
一听和尚这句话,吓得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二人就往南跑。
华云龙就往西跑。
和尚就往西追。
华云龙真是急如丧家之犬,慌似漏网之鱼,尽命逃跑,连头也不敢回,好容易听不见草鞋呱哒响了,自己这才站住。
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
一瞧眼前有一座庙,华云龙打算到庙里去躲避,刚来到庙的界墙,就听庙里有妇人喊嚷:“救人哪!好,贼和尚,你敢抢夺良家妇女,你快把我放了!”
华云龙一听,心说:“这庙里和尚必不是好人,我进去瞧瞧。”
想罢,拧身蹿进院中,一看,是北房三间,南房三间,西房三间。
北房屋中有妇女喊嚷。
华云龙在窗缝中往里一看,是一个和尚,脸向里,披下发髻,打着一道金箍。
有一个妇人,二十多岁,长的几分姿色。
和尚意欲霸占归人,妇人直嚷。
华云龙一想:“我冷不防由后面把和尚杀了,我把这妇人留下,就在庙里一住,也倒不错。”
想罢拉出刀来,慢慢进去,冷不防窜进去一刀,竞将和尚杀死,人头滚落在地。
华云龙一细瞧,和尚不是外人,贼人呀了一声。
不知和尚是准,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七回-译文
话说九宫真人华清风,抬头往北山坡一瞧,原来是一条大蟒。头在东山头,尾在西山头,真有几百丈长,有大缸粗细。华清风瞧着,倒抽一口凉气。
只见那蟒在山岫里抽来抽去,抽到一尺来长,一溜烟起在半悬空。华清风看的目瞪口呆,正在发愣,后面一声“无量佛”,说:“华道友,你可曾看见了?”华清风回头一看,乃是常老道。
华清风说:“看见了,道友请庙里坐罢。真是法力无边。”常老道说:“华老道友,你我道义相投,要有用我之处,我万死不辞。”华清风说:“甚好。”两个老道,朝夕在一处讲道。
这天姜天瑞来到凌霄观。一见华清风,华清风说:“你做什么来了?”姜天瑞说:“我住的铁佛寺,日久失修。我打算重修,怎奈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我求师父给我想个主意。”
华清风尚未答言,常老道答了话,说:“不要紧,你得用多少银子?”姜天瑞说:“总得一万两银。”常老道说:“你回去罢。
我明天在开化县洒三天灾。你贴上报单,就说铁佛显圣治病。不出十天,我能给你个十万八万的。”华清风说:“好。你谢过你师伯。”姜天瑞就给常老道磕了头,自己先回庙贴报单。
常老道就在河里井里一喷毒气,谁一吃水,立刻就得臌症。蟒精就来到铁佛寺,充铁佛说话治病。有钱人家求药,要一两银子,寒苦人家要一吊钱。
这开化县所属八百多村庄,无数人都得一样的病。妖精正然给聚钱,哪想今天济公来了。一打铁佛的嘴巴,妖精已害怕,惊走了。
自己一想:“这穷和尚把我赶走,我有何面目去见华道友?莫若我把和尚吃了。”想罢一阵风回来,显出原形,由半空中往下一落,是一条大蟒,有三四丈长,把和尚盘住,抬头要咬,和尚拿手一捏蟒的脖子,蟒妖不能动,睁着眼瞧着和尚。
和尚瞧着蟒,吓得庙里作买作卖的、烧香的善男信女,连四位班头,全都跑出庙去。正在这般光景,外面一声“无量佛”,金眼佛姜天瑞来了。
书中交代,姜天瑞带领华云龙够奔小西村,一见众绅士大众,彼此行礼,问:“道爷贵姓?”姜天瑞通了名姓,说:“找我什么事?”
众绅士大家说道:“现在我们这村里,家家人人得了膨症。大概这是佛爷显圣,所为修庙。只要道爷给求求佛爷,大发慈悲,我们村里人都好了,我等情愿凑钱给修庙。
省得我们自己求佛爷去。道爷给代代劳,不知道爷意下若何?”姜天瑞说:“好办。只要众位肯施舍银钱修庙,我可以求求佛爷。”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进来回禀说:“外面有铁佛庙两位和尚,一个叫皂托头彭振,一个叫万花僧徐恒,来找道爷,有要紧事。”姜天瑞一听一愣,赶紧告辞。
带华云龙出来一瞧,见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二人,惊惶失色。姜天瑞就问:“什么事?”彭振说:“了不得了!现在济颠和尚来到庙里搅闹,你炔去那瞧罢。”
华云龙一听就要跑,姜天瑞说:“二弟不要担惊,侍我去结果济颠的性命。我将济颠拿住,给你杀他报仇。”
华云龙知道姜天瑞有能为,自己跟着一同来到铁佛寺。姜天瑞一瞧济颠和尚被大蟒缠住,姜天瑞伸手拉出宝剑说:“好和尚,你无缘无故来搅我。”恶狠狠照定和尚脖颈就是一剑。
和尚口中念“唵敕令赫”,这一剑正落在蟒的脖颈上。扑吃一响,鲜血直流,蟒头滚落在地。一溜黑烟,妖蟒竟自逃走。这一剑打去了百年的道行。
济公见蟒妖走了,说:“道友我谢谢你,劳你的驾。”姜天瑞说:“好济颠,你无缘无故,坏我的大事,我焉能容你!”和尚说:“咱们二人到山后去,有话再说好不好?”
姜天瑞说:“好。三位贤弟跟我来。”华云龙、彭振、徐恒也跟着,一同出了庙后门。来到无人之处,和尚说:“姜天瑞,你说怎么样?”姜天瑞说:“济颠,你要知时达务,跪倒给祖师爷磕三个头,叫我三声祖师爷。
山人有一分好生之德,饶你不死。如若不然,山人当时要结果你的性命。”和尚说:“好东西!姜天瑞你这厮,出家人不知奉公守分,窝藏江洋大盗。
你还敢妖言惑众,叫妖精陷害黎民。你所为贪财,贻害众人。所作所为,伤天害理,上干天怒,下招人怨。见了我和尚,还敢这样无礼。
就是你给我磕头,叫我三声祖宗,我和尚也不能饶你。”姜天瑞一听,气往上冲,举宝剑照定和尚劈头就剁。
和尚滴溜一闪身躲开,转在姜天瑞身后,和尚拧了姜天瑞一把,姜天瑞回头用宝剑照和尚分心就扎,和尚一闪身躲开,滴溜溜围着姜天瑞转弯。
拧一把,掐一把,摸一把,拉一把。姜天瑞真急了,拧身跳出圈外说:“好和尚,我跟你誓不两立!你这是自来找死,休怨山人。
待山人拿法宝取你。”说着话,由兜囊掏出一宗法宝,口中念念有词,祭在空中。和尚一看,原来是一块混元如意石,随风而长,能大能小。
随风而落,就如泰山一般,照和尚头顶压下来。和尚哈哈大笑,用手一指,口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这石子一溜,现了原形。有鸡子大一块石子,坠落在地。
姜天瑞一看,气往上冲说:“好和尚,你敢破山人的法宝!待山人再拿法宝取你。”老道又由兜中掏出一宗物件,往空中一抛,口中念念有词。
和尚一看,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摇头摆尾,直奔和尚而来。
和尚用手一指说:‘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这老虎一道黄光,掉在地下,原来是个纸老虎。
姜天瑞见和尚连续破了了他两件法宝,当时姜天瑞站在那里,口中念咒,用宝剑一指,跺了一下脚,只见半空中无数的石子,纷纷打下。
和尚用手一指,把僧帽拿下来接住,这些石子全都掉在僧帽里。和尚说:‘我今天不让你知道知道也不行。’一招手,帽子里的石子全倒出来,堆成了一座山。
和尚又用手指向姜天瑞,说:‘唵,敕令赫。’姜天瑞打了个寒战,自己动手打自己的嘴巴。和尚说:‘对,真得打,使劲打,再打几下。’
姜天瑞自己打得满嘴流血。和尚说:‘该打,把胡子掀下来。’姜天瑞真听话,自己就把胡子掀下来。
和尚说:‘姜天瑞,你自己所作所为,从今以后改不改?如不悔过自新,我和尚此时就要结果你的性命。’姜天瑞自己也明白过来,疼痛难忍,知道和尚厉害,这才说:‘师父,慈悲罢。我从此改过,决不敢了。’
和尚说:‘恐怕你口是心非,你得起个誓,我才放你。’姜天瑞说:‘我再不改,叫我遭雷劫,打破天灵,头破身死。’和尚说:‘你去罢。
华云龙,你往哪里走?”华云龙站着愣住了。一听和尚这句话,吓得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二人就往南跑。华云龙就往西跑。和尚就往西追。
华云龙真是急得像丧家之犬,慌得像漏网之鱼,拼命逃跑,连头也不敢回,好不容易听不见草鞋的声音了,自己这才站住。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
一瞧眼前有一座庙,华云龙打算到庙里去躲避,刚来到庙的界墙,就听庙里有妇人喊:‘救人哪!好,贼和尚,你敢抢夺良家妇女,你快把我放了!’
华云龙一听,心想:‘这庙里的和尚必不是好人,我进去瞧瞧。’想罢,抽出刀来,慢慢进去,冷不防窜进去一刀,竟然将和尚杀死,人头滚落在地。
华云龙一细瞧,和尚不是外人,惊叫一声:‘不知和尚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七回-注解
九宫真人华清风:九宫真人华清风,指华清风是一位具有九宫道术的高人,九宫道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复杂的道术体系,涉及到天宫、地宫、人宫等九个层面的修炼。
大蟒:大蟒,指一种巨大的蟒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蟒蛇常常被描绘为神秘、凶猛的动物,有时也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
无量佛:无量佛,佛教用语,指无量众生所皈依的佛,常用于表示对佛的虔诚和敬意。
常老道:常老道,指常道人,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道士。
铁佛寺:铁佛寺,指供奉铁佛的寺庙,铁佛在中国佛教中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坚固不摧的意志。
济公:济公,指济颠和尚,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
金眼佛姜天瑞:金眼佛姜天瑞,指姜天瑞是一位具有金眼能力的佛,金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与法力高强、洞察力强有关。
开化县:开化县,指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文中可能用作地名。
灾:灾,指灾害,这里指常老道制造的灾害。
臌症:臌症,指一种疾病,文中指常老道制造的疾病。
班头:班头,指古代官府中的小吏,负责管理一定区域内的治安。
宝剑:古代的武器,也常用于象征正义和力量。
混元如意石:混元如意石,指一种具有变化无穷能力的宝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描绘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宝物。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指佛教中的六字咒语,具有强大的法力。
斑斓猛虎:斑斓猛虎,指花纹斑斓的猛虎,常用来形容勇猛、威武的形象。
和尚:指佛教出家的男性僧侣,修行者,通常代表智慧和慈悲。
唵,嘛呢叭咪吽: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代表佛教的六种智慧,具有加持和祈福的意味。
敕令赫:可能是某种咒语或法术的名称,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或宗教背景解释。
法宝:指佛教中的法器或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
姜天瑞:可能是一个人名,指故事中的角色。
僧帽:僧侣戴的帽子,代表僧侣的身份和修行。
石子:指小石头,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攻击或困难。
咒:指念诵的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
华云龙:可能是一个人名,指故事中的角色。
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可能是指两个角色,皂托头和万花僧是他们的绰号或称呼。
庙:指供奉神佛的宗教场所。
妇人:指成年女性。
北房、南房、西房:指房屋的不同方位,这里可能指庙中的不同房间。
姿色:指容貌和气质。
霸占:指强行占有或侵犯。
人头:指人的头部,这里指被砍下的头。
下回分解:古小说常用的结尾方式,表示故事将在下一回继续讲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八十七回-评注
和尚用手一指说:‘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这老虎一道黄光,掉在地下,是一个纸老虎。
此句通过描述和尚的咒语和老虎的反应,展现了和尚深厚的法力。‘唵,嘛呢叭咪吽’是佛教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而‘唵,敕令赫’则暗示了和尚的权威。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在此却变成了纸老虎,象征着邪恶势力的虚弱和和尚正义力量的强大。
姜天瑞见和尚连破了他两宗法宝,当时姜天瑞站在那里,口中一念咒,用宝剑一指,把腿一跺,只见半空中无数的石子,打将下来。
此句描绘了姜天瑞的愤怒和反击,他试图用咒语和宝剑来对抗和尚。然而,和尚轻松地接住了石子,并以此警示姜天瑞,显示了他超凡的能力。
和尚用手一指,把僧帽拿下来一接,这石子全都掉在僧帽里。和尚说:‘我今天不叫你知道知道也不行。’一招手,那帽子内石子,全倒出来,堆了一座山。
此句通过和尚的动作和言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宽容。和尚不仅轻松地接住了石子,还以此警示姜天瑞,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和尚用石子堆成山,形象地展现了其法力的强大。
和尚又用手照姜天瑞一指,说:‘唵,敕令赫。’姜天瑞一打寒战,自己用手就打自己的嘴巴。
此句通过和尚的咒语和姜天瑞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和尚的威严和姜天瑞的恐惧。‘唵,敕令赫’再次体现了和尚的权威,而姜天瑞的打嘴巴则是对自己错误的悔恨。
和尚说:‘对。真得打,使劲打。再打几下。’姜天瑞自己打的满嘴流血。
此句展现了和尚对姜天瑞的教诲和惩戒。和尚让姜天瑞自己打嘴巴,既是对他错误的惩罚,也是让他深刻反省自己。
和尚说:‘姜天瑞,你自己所作所为,从今以后改不改?如不悔过自新,我和尚此时就要结果你的性命。’姜天瑞自己也明白过来,疼痛难捱。
此句通过和尚的言语和姜天瑞的内心挣扎,表现了和尚的慈悲和姜天瑞的悔改。和尚的话语既是对姜天瑞的警示,也是对他改过自新的期望。
知道和尚厉害,这才说:‘师父,慈悲罢。我从此改过,决不敢了。’
此句展现了姜天瑞在和尚的威严面前,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悔改。
和尚说:‘恐你口不应心,你得起个誓,我才放你。’姜天瑞说:‘我再不改,叫我遭雷劫,打破天灵,头破身死。’
此句通过姜天瑞的誓言,展现了他改过自新的决心和对和尚的敬畏。
和尚说:‘你去罢。
此句是和尚对姜天瑞的放行,同时也暗示了和尚对姜天瑞的信任。
华云龙你往哪里走?”华云龙站着瞧愣了。一听和尚这句话,吓得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二人就往南跑。
此句展现了和尚的威名和影响力,连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这样的武林高手都对他敬畏三分。
华云龙就往西跑。和尚就往西追。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逃跑和和尚的追赶,展现了两人之间的追逐与对抗。
华云龙真是急如丧家之犬,慌似漏网之鱼,尽命逃跑,连头也不敢回,好容易听不见草鞋呱哒响了,自己这才站住。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狼狈逃跑,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恐惧和无助。
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形象描写,表现了他逃跑时的疲惫和狼狈。
一瞧眼前有一座庙,华云龙打算到庙里去躲避,刚来到庙的界墙,就听庙里有妇人喊嚷:‘救人哪!好,贼和尚,你敢抢夺良家妇女,你快把我放了!’
此句通过妇人的呼救,揭示了庙中发生的事情,为故事增添了悬念。
华云龙一听,心说:‘这庙里和尚必不是好人,我进去瞧瞧。’想罢,拧身蹿进院中,一看,是北房三间,南房三间,西房三间。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内心活动和行动,展现了他对庙中情况的怀疑和好奇。
北房屋中有妇女喊嚷。华云龙在窗缝中往里一看,是一个和尚,脸向里,披下发髻,打着一道金箍。有一个妇人,二十多岁,长的几分姿色。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观察,描绘了庙中的场景,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和尚意欲霸占归人,妇人直嚷。
此句通过妇人的呼喊,展现了和尚的邪恶和妇人的无助。
华云龙一想:‘我冷不防由后面把和尚杀了,我把这妇人留下,就在庙里一住,也倒不错。’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内心活动,揭示了他的贪婪和自私。
想罢拉出刀来,慢慢进去,冷不防窜进去一刀,竞将和尚杀死,人头滚落在地。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行动,展现了他在愤怒和冲动下的暴力行为。
华云龙一细瞧,和尚不是外人,贼人呀了一声。
此句通过华云龙的惊讶,揭示了和尚的真实身份,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不知和尚是准,且看下回分解。
此句是故事的悬念,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期待下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