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零五回-原文
收悟缘派捉邵华风 遇兰弟诉说被害事
话说马道玄由兜囊掏出一宗宝贝来,名叫“振魂牌”,要“当啷啷”一响,勿论有多少人,能把三魂七魄振去。
老道今天一拿出来,法洪众人知道这宝贝利害,赶紧都躲开。
老道把牌一振,只听“当啷啷”一响,焉想道济公把脑袋一晃,并未躺下。
和尚说:“你这宝贝不行,再换别的,这宝贝我不怕。”
马道玄一见,气往上撞,说:“好颠僧,气死我也!”立刻又掏出一宗宝贝,名曰“避光火神罩”。
其形似罩蟋蟀的罩子,要罩上人,内有三才真火,能把人烧个皮焦肉烂。
今天把罩子一抖,老道口中念念有词,刷啦啦一道金光,照和尚罩下,济公哈哈一笑,用手一指,这个罩子奔老道去了。
马道玄口中一念咒,用手一指,又奔了和尚去。
和尚用手一指,口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这罩子回来,就把老道罩上。
金风和尚一看,气往上撞,见老道拿宝贝罩人,没罩了,反把自己罩上。
金风和尚立刻把避光神火罩拿起来,见老道衣裳都着了,要不是念护身咒,连人都烧了,老道臊得面红耳赤。
金风和尚说:“待我来拿他。”济公说:“你也是白给。”
金风和尚立刻一张嘴,喷出一口黑气,这是他九千多年的内丹,打算要把济公喷倒,焉想到还是不行。
济公说:“好东西,你会吹气,你冒泡我也不怕。”
金风和尚暗想怪道,虽然他是凡夫俗子,倒有点利害,立刻掏出一根捆仙绳,往空中一摔,一道金光奔济公去了。
就听济公口中喊嚷:“了不得了,快救人哪!”眼瞧着把济公捆上,金风和尚哈哈大笑,说:“我只打算济颠有多大能为,原来就是这样。”
法洪等过来说:“师父你把济颠拿住了?”
金风和尚说:“被我拿捆仙绳将他捆上,我把他交给你们,不准要他的命,羞辱羞辱他,叫他知道我的利害就得了。”
法洪说:“师父别先忙,我想济颠神通广大,未必把他捆上的,别是假的罢。”
这一句话说破了,再一看捆的并不是和尚,把马道玄捆上了。
金风和尚一看,大吃一惊,说:“了不得,这叫五行挪移大搬运,大概济颠的能为不小。”
过来赶紧把马道玄放开。
马道玄说:“你怎么把我捆上?”
金风和尚说:“我也不知道!”
正说着话,只见济公由外面来了。
济公哈哈一笑,说:“你们还有什么好宝贝没有了?你们要没有,我有宝贝。”
和尚把草鞋脱下来,照金风和尚打来。
金风和尚方一闪身,济公用手一指,说:“拐弯。”草鞋正打在金风和尚脸上,济公一伸手,说:“回来。”草鞋立刻回去。
济公说:“我还有法宝。”立刻把僧帽摘下来一摔,刷啦啦金光缭绕,瑞气千条,金风和尚一瞧不好,打算跑,不行了,如同泰山一般压下来。
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响,金风和尚形了原形,有桌子大的一个大驼龙,居居直叫,他本来有九千多年的道行。
济公说:“法洪你瞧,这是你师父。”
法洪众人都愣了。
济公说:“大概你们也不知道我的来历,我叫你们瞧瞧。”
和尚用手一摸脑袋,露出金光、佛光、灵光三光。
众人再一看,和尚身高六丈,头如麦斗,面如獬盖,身穿直缀,光着两只腿,乃是一位知觉罗汉。
马道玄口念无量佛,众人跪倒磕头,求圣僧饶命。
济公知道金风和尚有九千多年的道行,并没害过人,罗汉爷把僧帽收回去,众人见金风和尚就地一阵风,又变和尚,向济公磕头。
金风和尚说:“圣僧,你老人家慈悲慈悲罢!收我做个徒弟罢!”
济公说:“不行,我们和尚里没有王八当和尚的。”
金风和尚说:“成佛做祖的,自古以来什么出身的都有,求圣僧慈悲慈悲罢!”
济公一听,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你既愿意认我和尚,好好好!”用手一拍金风和尚天灵盖,济公禅师信口说道:“实心来拜我,贫僧结善缘。修行莲花坞,道德数千年。参练归正道,出家陆阳山。拜在贫僧面,赐名叫悟缘。”
赐了名字,金风和尚悟缘给济公行礼。
济公说:“悟缘,我派你点事,你同马道玄两个人去把邵华风给我拿来。
你要不去,我和尚还是不收你做徒弟。
马道玄你也得去帮着,邵华风是你的徒弟。
现在他在藏珍坞聚众绿林人,要大反常州府,你两个人去把他拿来,杀恶人即是善念。”
马道玄同金风和尚说:“谨遵师父之命。”
叫法洪等给济公预备酒,好生伺候,众人答应。
一僧一道立刻起身,够奔藏珍坞。
书中交代,邵华风同长乐天由宝光寺被济颠和尚惊走,两个人由后山逃出去,绕道够奔前山,长乐天说:“祖师爷,咱们上哪去?”
邵华风说:“你我到哪里,济颠追到哪里,山人我跟他是冤家对头。
你我回藏珍坞,我约请万花山圣教堂八魔祖师爷,非是跟济颠和尚一死相拼,将他拿住,方出我胸中的恶气。
将他碎尸万段,然后到灵隐寺,把庙放火一烧。
非得先把济公杀了,然后你我再大反常州府,不把他除了是不行。”
说着话往前走,又怕济颠追赶下来,方一下陆阳山,只见由对面来了主天主地两个大旋风,走石飞沙起来,有两三丈高。
长乐天一看,说:“祖师爷,你看这两个旋风,是神是鬼,是妖是怪?我的法力小,看不出来。”
邵华风睁眼一看,说:“也不是妖,也不怪,是我的朋友来了,这可活该。”
长乐天说:“谁呀?”
邵华风说:“你来看!”立刻口中念念有词,卟喷了一口法气,立刻旋风往两旁一闪,闪出两个人来。
头前这人身高八尺,头戴紫缎色四棱逍遥巾,身穿紫缎色箭袖袍,周身走金线掐金边,上绣金牡丹花,腰系丝鸾带,单衬袄,薄底靴子,闪披一件紫缎色团花大氅,面如紫玉,两道浓眉,一双金睛,叠抱押耳黑毫,海下一部钢髯,根根见肉,犹如钢针,轧似铁线,手中拿着一把萤刷。
后面跟定一人,头戴蓝缎色四棱逍遥巾,身穿蓝缎色箭袖袍,腰系丝鸾带,外罩翠蓝色逍遥氅,周身绣金莲花,面如白纸,脸上一点血气没有,两道细眉,一双三角眼,鹦鼻子,裂腮额。
书中交代:头里这人叫追魂侍者邓连芳。后面这人叫神术士韩祺。这两个人是万花山圣教堂八魔的徒弟,邓连芳是天河钓叟杨明远的徒弟,韩祺是桂林樵夫王九峰的徒弟。
这两个人奉八魔之命,到东海瀛州去取灵芝草。
八魔每人有一根子母阴魂绦,最利害无比,连西方大路金仙都能捆上,把金光捆散了。
韩祺把他师父的子母阴魂绦偷出来。
今天碰见邵华风,邓连芳一见,连忙行礼。
原本邵华风同邓连芳、花面如来法洪是拜兄弟,邵华风是大爷,法洪行二,邓连芳行三。
今天一见,连忙行礼,说:“大哥一向可好?”
邵华风说:“贤弟别提了,我此时闹的走投无路。”
邓连芳说:“怎么?”
邵华风说:“只因我派人出去盗取婴胎紫河车,在江阴县犯了案,有一个济颠和尚跟我为仇做对,他使出鲁修真诓去我的乾坤子午混元钵,他率领常州府的官兵把我慈云观抄了。
我到灵隐寺去打算报仇,他在灵隐寺等着我,回到常州府劫牢反狱,他又追到常州府。
我到藏珍坞去找你,你也没在庙里,我今天找你二哥来,请他帮我大反常州府,焉想到济颠又追来了。
贤弟你上哪去?”
邓连芳说:“我奉我师父之命,到东海瀛洲去取灵芝草。”
邵华风说:“你先别去,要等你回来,我就许没了命了。”
邓连芳说:“既然如是,你我一同回藏珍坞,我先把济颠和尚给你拿了,报仇雪恨。”
邵华风说:“甚好。”
四个人驾起趁脚风,这才奔藏珍坞。
来到庙内一看人多了,大众给邵华风、邓连芳行礼。
众人才落座,只见由外面有人进来回禀:“山门外来了一个和尚,堵着门口直骂。”
众人一听,全都愣了,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零五回-译文
收悟缘派捉邵华风 遇兰弟诉说被害事
话说马道玄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宝贝,名叫‘振魂牌’,一敲就会发出响声,不论有多少人,只要一敲,就能把他们的三魂七魄震散。老道今天一拿出这块牌,法洪和众人知道这块宝贝很厉害,赶紧都躲开了。老道一敲牌,只听‘当啷啷’一声响,没想到济公和尚只是晃了晃头,并没有倒下。和尚说:‘你这宝贝不行,再换别的,这宝贝我不怕。’马道玄一见,气得直冲脑门,说:‘好颠僧,气死我也!’立刻又掏出一块宝贝,名叫‘避光火神罩’。这东西形状像罩住蟋蟀的罩子,罩住人后,里面有三才真火,能把人烧得皮焦肉烂。今天老道一抖罩子,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金光闪过,照在和尚身上,济公和尚哈哈一笑,用手一指,这个罩子就飞向老道。马道玄念咒一指,罩子又飞向和尚。和尚一指,念了六字真言:‘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这个罩子就飞回,罩住了老道。
金风和尚一看,气得直冲脑门,见老道拿宝贝罩人,没罩了,反而把自己罩上了。金风和尚立刻拿起避光神火罩,见老道的衣服都着火了,要不是念了护身咒,连人都烧了,老道羞得面红耳赤。金风和尚说:‘待我来拿他。’济公说:‘你也是白费力气。’金风和尚立刻喷出一口黑气,这是他九千多年的内丹,打算把济公喷倒,没想到还是不行。济公说:‘好东西,你会吹气,你冒泡我也不怕。’金风和尚心想怪了,虽然他是凡夫俗子,倒有点厉害,立刻掏出一根捆仙绳,往空中一摔,一道金光飞向济公。就听济公大喊:‘了不得了,快救人哪!’眼看着把济公捆上了,金风和尚哈哈大笑,说:‘我只打算看看济颠有多大能为,原来就是这样。’法洪等人过来说:‘师父,你把济颠拿住了?’金风和尚说:‘被我用捆仙绳捆住了,我把他交给你们,不准要他的命,羞辱羞辱他就行了。’法洪说:‘师父,别急,我想济颠神通广大,未必真的把他捆住了,别是假的吧。’
这一句话说破了,再一看,捆的并不是和尚,而是马道玄。金风和尚一看,大吃一惊,说:‘了不得,这叫五行挪移大搬运,大概济颠的能为不小。’过来赶紧把马道玄放开。马道玄说:‘你怎么把我捆上了?’金风和尚说:‘我也不知道!’正说着话,只见济公从外面来了。济公哈哈一笑,说:‘你们还有什么好宝贝没有了?你们要没有,我有宝贝。’和尚脱下草鞋打向金风和尚,金风和尚一闪身,济公用手一指,说:‘拐弯。’草鞋正好打在金风和尚脸上,济公一伸手,说:‘回来。’草鞋立刻飞回。济公说:‘我还有法宝。’立刻把僧帽摘下来一摔,金光缭绕,瑞气千条,金风和尚一看不好,想跑,已经不行了,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压下来。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响,金风和尚现出原形,变成了一只桌子大小的驼龙,居居直叫,他本来有九千多年的道行。济公说:‘法洪,你看看,这是你师父。’法洪等人全都愣住了。
济公说:‘大概你们也不知道我的来历,我叫你们看看。’和尚用手一摸脑袋,露出金光、佛光、灵光三光。众人再看,和尚身高六丈,头如麦斗,面如獬盖,身穿直缀,光着两只脚,乃是一位知觉罗汉。马道玄念着无量佛,众人跪倒磕头,求圣僧饶命。济公知道金风和尚有九千多年的道行,并没害过人,罗汉爷把僧帽收回去,众人见金风和尚一阵风,又变回和尚,向济公磕头。金风和尚说:‘圣僧,你老人家慈悲慈悲吧!收我做个徒弟吧!’济公说:‘不行,我们和尚里没有王八当和尚的。’金风和尚说:‘成佛做祖的,自古以来什么出身的都有,求圣僧慈悲慈悲吧!’济公一听,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你既愿意认我和尚,好好好!’用手一拍金风和尚的天灵盖,济公禅师信口说道:‘实心来拜我,贫僧结善缘。修行莲花坞,道德数千年。参练归正道,出家陆阳山。拜在贫僧面,赐名叫悟缘。’
赐了名字,金风和尚悟缘给济公行礼。济公说:‘悟缘,我派你点事,你同马道玄两个人去把邵华风给我拿来。你要不去,我和尚还是不收你做徒弟。马道玄你也得去帮着,邵华风是你的徒弟。现在他在藏珍坞聚众绿林人,要大反常州府,你两个人去把他拿来,杀恶人即是善念。’马道玄同金风和尚说:‘谨遵师父之命。’叫法洪等人给济公预备酒,好生伺候,众人答应。一僧一道立刻起身,赶往藏珍坞。
书中交代,邵华风和长乐天从宝光寺被济颠和尚惊走,两个人从后山逃出去,绕道赶往前山,长乐天说:‘祖师爷,咱们上哪去?’邵华风说:‘你我到哪里,济颠追到哪里,山人我跟他是冤家对头。你我回藏珍坞,我约请万花山圣教堂八魔祖师爷,非是跟济颠和尚一死相拼,将他拿住,方出我胸中的恶气。将他碎尸万段,然后到灵隐寺,把庙放火一烧。非得先把济公杀了,然后你我再大反常州府,不把他除了是不行。’说着话往前走,又怕济颠追赶下来,方一下陆阳山,只见由对面来了主天主地两个大旋风,走石飞沙起来,有两三丈高。长乐天一看,说:‘祖师爷,你看这两个旋风,是神是鬼,是妖是怪?我的法力小,看不出来。’
邵华风睁眼一看,说:‘也不是妖,也不怪,是我的朋友来了,这可活该。’
长乐天问:“是谁?”邵华风说:“你过来看看!”他立刻嘴里念念有词,喷出一口法气,旋风般地往两边一闪,闪出两个人来。前面这个人身高八尺,头戴紫缎色的四棱逍遥巾,身穿紫缎色的箭袖袍,衣服上绣着金色的牡丹花,周围用金线勾勒出金边,腰间系着丝质的鸾带,穿着单衬袄和薄底靴子,外面披着一件绣有团花的紫缎色大氅,脸色像紫玉一样,浓眉大眼,头发浓密如钢针,皮肤紧绷像铁线,手里拿着一把萤刷。后面跟着一个人,头戴蓝缎色的四棱逍遥巾,身穿蓝缎色的箭袖袍,腰间系着丝鸾带,外面罩着翠蓝色的逍遥氅,衣服上绣着金莲花,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细眉三角眼,鹰钩鼻,脸颊凹陷。
书中交代:前面这个人叫追魂侍者邓连芳。后面这个人叫神术士韩祺。这两个人是万花山圣教堂八魔的徒弟,邓连芳是天河钓叟杨明远的徒弟,韩祺是桂林樵夫王九峰的徒弟。他们受八魔之命,去东海瀛洲取灵芝草。八魔每人有一根子母阴魂绦,非常厉害,甚至能将西方大路的金仙捆住,将金光打散。韩祺偷了他师父的子母阴魂绦。今天碰到了邵华风,邓连芳一见,立刻行礼。
邵华风和邓连芳、花面如来法洪是结拜兄弟,邵华风是老大,法洪是老二,邓连芳是老三。今天一见面,邓连芳立刻行礼,问:“大哥最近还好吗?”邵华风说:“兄弟别提了,我现在处境很艰难。”邓连芳问:“怎么了?”邵华风说:“因为我派人去盗取婴胎紫河车,在江阴县犯了案,有一个叫济颠的和尚和我结仇,他用鲁修真的计策骗走了我的乾坤子午混元钵,他率领常州府的官兵抄了我的慈云观。我打算去灵隐寺报仇,他在那里等我,我回到常州府劫狱反叛,他又追到常州府。我到藏珍坞找你,你却不在庙里,我今天找你二哥来,想请你帮我反叛常州府,没想到济颠又追来了。兄弟你上哪去?”邓连芳说:“我受师父之命,去东海瀛洲取灵芝草。”邵华风说:“你先别去,等我回来,可能我就没命了。”邓连芳说:“既然如此,我们一同回藏珍坞,我先帮你抓了济颠和尚,为你报仇。”邵华风说:“好。”四个人乘着脚风,这才奔向藏珍坞。来到庙里一看,人很多,大家给邵华风和邓连芳行礼。大家坐下后,只见外面有人进来报告:“山门外来了一个和尚,堵着门口直骂。”大家一听,都愣住了,不知道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零五回-注解
振魂牌:振魂牌是一种传说中的法器,具有激发灵魂活力的功效,可以让人恢复精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此类法器常被用来治疗疾病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三魂七魄:三魂指的是人的灵魂,七魄指的是人的精神、意志等。在中医和道教文化中,三魂七魄被认为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要素。
避光火神罩:避光火神罩是一种法器,可以用来隔绝光线,并产生火焰,具有攻击性。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此类法器常被用来防御或攻击。
三才真火:三才真火指的是天地人三才所蕴含的火性,是道教中的一种神秘力量,被认为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佛教中的一种咒语,由“唵嘛呢叭迷吽”六个字组成,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加持力。
五行挪移大搬运:五行挪移大搬运是一种道术,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属于中国古代道教的搬运法术。
捆仙绳:捆仙绳是一种法器,可以用来捆绑妖魔鬼怪,是道教中的一种拘禁法术。
内丹:内丹是道教修炼中的一种物质,被认为是由人体内的精气神所凝聚而成,具有极高的价值。
知觉罗汉:知觉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罗汉,代表着智慧,具有极高的悟性。
无量佛:无量佛是佛教中的一种神祇,代表着无限的力量和慈悲。
藏珍坞:可能是指某个地点的名字,具有藏宝之意。
绿林人:绿林人是指古代山林中的盗贼,也被称为山贼。
常州府: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一带。
万花山圣教堂:万花山圣教堂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或秘密社团的聚集地。
八魔祖师爷:八魔祖师爷是传说中的八位魔道祖师,具有强大的法力。
主天主地:主天主地是指天地之间的力量,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或某种神秘现象。
长乐天:可能是指某位人物的名字,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邵华风:可能是指某位人物的名字,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法气:道教术语,指修炼者通过修炼所获得的内力,具有神秘色彩。
紫缎色:一种深紫色的丝绸,古代常用于高级官员或贵族的服饰。
逍遥巾:古代男子头巾的一种,多用于文人雅士。
箭袖袍:古代男子的长袍,袖子呈箭形,便于活动。
金线:指金色的丝线,用于刺绣或装饰。
金牡丹花:指绣在衣物上的金色牡丹花图案。
丝鸾带:古代男子的腰带,鸾为鸟类,寓意吉祥。
单衬袄:古代男子的内衣,用于衬在袍子里面。
薄底靴子:古代男子的鞋子,底薄便于行走。
大氅:古代男子的外衣,通常为长袍。
面如紫玉:形容人脸色如同紫玉一般,美丽而有光泽。
金睛:指眼睛如同金色,形容眼神锐利。
叠抱押耳黑毫:形容眉毛浓密,耳朵形状独特。
钢髯:指胡须如钢针一般坚硬。
萤刷:古代的一种刷子,可能用于书写或清洁。
蓝缎色:一种深蓝色的丝绸,与紫缎色相对。
翠蓝色:一种鲜亮的蓝色,常用于装饰。
金莲花:指绣在衣物上的金色莲花图案。
血气:指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力。
三角眼:指眼睛呈三角形,常用于形容人凶狠。
鹦鼻子:指鼻梁高而鼻尖尖,类似鹦鹉的鼻子。
裂腮额:指额头宽阔,腮帮子突出。
子母阴魂绦:道教术语,指一种特殊的法器,可以用来控制阴魂。
金仙:道教术语,指修炼有成,达到一定境界的仙人。
乾坤子午混元钵:道教术语,指一种神秘的法器,具有强大的法力。
慈云观:可能是指某个道观的名字。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济颠和尚:可能是指某位和尚的名字,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鲁修真:可能是指某位人物的名字,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常州府的官兵:指常州的军队。
趁脚风:指利用风势快速移动。
山门外:指寺庙的山门之外。
和尚:指出家的男性佛教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零五回-评注
长乐天说:‘谁呀?’邵华风说:‘你来看!’立刻口中念念有词,卟喷了一口法气,立刻旋风往两旁一闪,闪出两个人来。
这段描写通过邵华风的神秘动作和语言,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立刻口中念念有词,卟喷了一口法气’描绘了邵华风施展法术的瞬间,使读者感受到他深厚的内功修为和神秘的法力。
‘旋风往两旁一闪,闪出两个人来’运用了‘旋风’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出现的突然性和神秘性,增加了故事的悬念。
头前这人身高八尺,头戴紫缎色四棱逍遥巾,身穿紫缎色箭袖袍,周身走金线掐金边,上绣金牡丹花,腰系丝鸾带,单衬袄,薄底靴子,闪披一件紫缎色团花大氅,面如紫玉,两道浓眉,一双金睛,叠抱押耳黑毫,海下一部钢髯,根根见肉,犹如钢针,轧似铁线,手中拿着一把萤刷。
此段对邓连芳的描写细腻入微,通过对服饰、神态、面容、须发等方面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威武雄壮、气宇轩昂的形象。紫缎色四棱逍遥巾、箭袖袍、金线掐金边等服饰的描绘,展现了邓连芳的身份地位和气质。
书中交代:头里这人叫追魂侍者邓连芳。后面这人叫神术士韩祺。这两个人是万花山圣教堂八魔的徒弟,邓连芳是天河钓叟杨明远的徒弟,韩祺是桂林樵夫王九峰的徒弟。
此处通过交代人物关系,为读者梳理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脉络,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这两个人奉八魔之命,到东海瀛州去取灵芝草。八魔每人有一根子母阴魂绦,最利害无比,连西方大路金仙都能捆上,把金光捆散了。
此段揭示了八魔的强大实力和子母阴魂绦的恐怖威力,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韩祺把他师父的子母阴魂绦偷出来。今天碰见邵华风,邓连芳一见,连忙行礼。
此处揭示了韩祺的背叛行为,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增添了复杂性。
原本邵华风同邓连芳、花面如来法洪是拜兄弟,邵华风是大爷,法洪行二,邓连芳行三。
此段交代了邵华风与邓连芳、法洪的兄弟关系,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天一见,连忙行礼,说:‘大哥一向可好?’邵华风说:‘贤弟别提了,我此时闹的走投无路。’
此处通过邵华风的回答,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邓连芳说:‘怎么?’邵华风说:‘只因我派人出去盗取婴胎紫河车,在江阴县犯了案,有一个济颠和尚跟我为仇做对,他使出鲁修真诓去我的乾坤子午混元钵,他率领常州府的官兵把我慈云观抄了。
此段揭示了邵华风的遭遇,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我到灵隐寺去打算报仇,他在灵隐寺等着我,回到常州府劫牢反狱,他又追到常州府。
此段通过邵华风的回忆,展现了他与济颠和尚的恩怨纠葛,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我到藏珍坞去找你,你也没在庙里,我今天找你二哥来,请他帮我大反常州府,焉想到济颠又追来了。
此处展现了邵华风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以及他对邓连芳的信任。
邓连芳说:‘既然如是,你我一同回藏珍坞,我先把济颠和尚给你拿了,报仇雪恨。’邵华风说:‘甚好。’
此段描写了邓连芳的义气和对兄弟的忠诚,同时也展现了邵华风的信任。
四个人驾起趁脚风,这才奔藏珍坞。
此处通过‘驾起趁脚风’这一意象,展现了人物行动的迅速和神秘性。
来到庙内一看人多了,大众给邵华风、邓连芳行礼。
此段描写了邵华风和邓连芳在藏珍坞受到众人的尊敬,展现了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
众人才落座,只见由外面有人进来回禀:‘山门外来了一个和尚,堵着门口直骂。’众人一听,全都愣了,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此段通过‘和尚’这一意象,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下回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