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原文

邵华风逃归万花山 邓连芳为友找济公

话说济公禅师由赵家庄出来,正往前走,只见由对面来了一阵旋风。

和尚激灵灵打一寒战,往对面一看,来者乃是追魂侍者邓连芳,还同着一个人。

邓连芳一见济公,邓连芳说:“好济颠,我找你如同钻冰取火,轧沙求油。

这可活该,找没找着碰上了,我看你今天往哪里走?”和尚说:“哟,你不叫我走怎么样呢?”

邓连芳说:“我将你拿住,给我师弟报仇。”

书中交代:邓连芳打哪来呢?只因前者在藏珍坞,一个个四散奔逃。

赤发灵官邵华风无地可投,追魂恃者邓连芳说:“邵大哥,你上哪去?”邵华风说:“贤弟你要问我,我方才就仿佛坐如痴立如痴,如同雷轰顶上时,饥不知,饱不知,热锅缕蚁似。

真是上大无路,入地无门。”邓连芳说:“邵大哥,你既没有地方去,跟我回万花山圣教堂,见见魔师爷,下山捉拿济颠和尚,给韩棋贤弟报仇。”

赤发灵官邵华风叹了一口气说:“贤弟你我弟兄知己,你要助我一膀之力,庇护我才好。

你看此时我的事情一落败,众宾朋一个个各奔他乡,真是时来准不来,时不来谁来。

正是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求。

不但此时我报不了仇,再要遇见济颠和尚,我就得被获遭擒,九死一生。”

邓连芳说:“兄长不必说了,跟小弟到万花山圣教堂去罢。

要一提韩祺死在济颠和尚之手,大概魔师爷必给韩棋报仇,何用你拿济颠?”

邵华风无法,这才跟着邓连芳驾起趁脚风,来到万花山,到了山上,止住脚步,睁眼一看,这座圣教堂真似一座仙府,金碧辉煌,凤阁龙楼,这山上凡夫俗子也到不了。

在极高的山顶上。野兽成群,凡俗人也不能来,邓连芳同邵华风来到大门,一拍门,工夫不大,由里面出来一个童子,开开门一看,这童子年有十六岁,头挽双髻,长得眉清目秀,面如白玉。

身穿蓝绸宽领阔袍子,足下白袜无忧履,手拿萤刷,真是仙风道骨。

一见邓连芳,童子说:“师兄你上东海瀛洲采灵芝草回来了,真快呀。”邓连芳说:“我且问你,魔师爷都在圣教堂么?”

小童儿说:“没有,就是掌教祖师爷,卧云居士灵霄祖师爷一个人在教堂里。”

邓连芳说:“好,我要去见祖师爷,有要紧事。邵大哥同进去。”二人说着话,往里走,邵华风一看,院中栽松种竹,清气飘然,别有一番雅致。

北上房大厅是九间九龙厅,正当中上面有一块匾,上写“圣教堂”三个大字。

两旁有对联,上写:“遵先天之造化,渡后世之愚顽”。

大厅里面一排是四张八仙桌,有八把椅子,由东数第二张八仙桌子,上手里椅子上坐定一人,大概站起来身有八尺以外的身躯,膀阔三停。

头上是鹅黄缎四楞逍遥中,绣团花双飘秀带,身穿一件鹅黄绣团花的逍遥氅,足下无忧履,身背后背定一把混元魔火幡,肋下佩着一口丧门剑。

再往脸上一看,面似淡金,粗眉环目,押耳黑毫,满部的黑胡子,长得凶恶之极。

邵华风看罢,不敢进来,在门外站着。

邓连芳先进来双膝跪倒,口称:“掌教魔师爷在上,弟子邓连芳给祖师爷磕头。”

卧云居士灵霄一翻二目,说:“邓连芳,你同韩棋去到东海瀛洲去采灵芝草,可曾采来了?”

邓连芳说:“租师爷有所不知,弟子同我师弟韩祺奉祖师爷之命下山,走在半路之上,碰见我一个故友,叫赤发灵官邵华风。

乃是三清教的门人,在常州府平水江卧牛矾慈云观出家。

尘世上出了一个济颠和尚,兴三宝灭三清,无故蛊惑常州府,调官兵把慈云观抄了。

济颠僧追的邵华风无投无奔,上无天路,入地无门。

邵华风见了弟子苦苦哀求我,说得可惨,叫弟子助他一膀之力,给他报仇。

我同韩棋二人当时答应了,同邵华风一同够奔藏珍坞。

刚到藏珍坞,焉想到济颠和尚就找了去,我师弟拿子母阴魂绦要捆济颠和尚没捆成,被济颠和尚把我师弟韩棋搁在八卦炉里给烧死了,把子母阴魂绦也拿了去。

现在我同我这朋友邵华风,一同跑回来,也没得上东海瀛洲去采灵芝草,求魔师爷你老人家下山,捉拿济颠和尚,给我师弟报仇。

卧云居士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说:“好邓连芳,无故多管闲事,给我这万花山现眼,受济颠和尚的欺辱,谁敢惹我这圣教堂的人,你伤损我的威名,真乃可恼!金棍侍者何在?”

外面一声答应,进来八位掌刑的术士说:“伺候魔师爷。”

灵霄说:“把邓连芳给我拉下去重打四十金棍,罚在后山去采药一百天。”

金棍术士沈瑞,立刻把邓连芳拉下去,打了四十棍,打完了,邓连芳竟自奔后山去了。

赤发灵官邵华风在外面站着,吓得战战兢兢,正在无可如何,灵霄吩咐将邵华风带进来。

手下人立刻将邵华风带进来。

邵华风跪倒磕头,口称:“掌教祖师爷在上,弟子邵华风给你老人家磕头。”

灵霄说:“好孽障,你在慈云观行凶作恶,无所不为,你打算我不知道呢。

现在你还蛊惑别人,帮你造反,我师侄韩棋因为你把命丧了。

我也不打你,来人,给我把邵华风吊起来,吊到后山吊四十九天,然后我把你火化了,就算完了。”

邵华风一听这个罪更难受,倒不如被官兵拿了去,虽说剐了,倒死得快点。

自己吓得连动也不敢动,就被人把他捆起来,搭在后山,吊在树上。

邓连芳瞧着,也不敢救。

过了两天,这天金棍术士沈瑞到后山巡山,他本是灵霄的徒弟,素日跟邓连芳两个人最好,沈瑞见了邓连芳,沈瑞就问:“邓大哥,你的棍伤好了么?”

邓连芳说:“好点了。”

沈瑞说:“邓大哥,你本来也是爱管闲事之过。”

邓连芳说:“贤弟你这话不对,谁没有三个好的两个厚的?你我素日如同亲手足弟兄一般,譬如我要有人欺负,你管不管?”

沈瑞说:“那是自然,我也不能袖手旁观。”

邓连芳说:“我还要跟你商量一件事。”

沈瑞说:“什么事,你说罢,只要我能行的,我万死不辞。”

邓连芳说:“我总得找济颠和尚报仇雪恨,我这口气不出,贤弟你得助我一膀之力。”

沈瑞说:“那我同你偷着下山找济颠和尚去。”

邓连芳说:“你就这么去不行,连韩棋也被他饶死,还有子母阴魂绦,还不是济颠的对手,你我赤手空拳,那如何能行?你得偷魔师爷的法宝,在随身带着。”

沈瑞说:“怎么偷呢?”

邓连芳说:“贤弟,你总得设法帮我办这件事,只要把济颠和尚除了,我绝忘不了贤弟你的好处。”

沈瑞说:“我想起来,站合童子悚海祖师爷有一颗六合珠,在花厅搁着,我当面瞧见,没在六合童子悚海祖师爷身上带着。那六合珠要用也不用念咒,打出去山崩地裂,如雷一般有一道白光,勿论什么妖精,打上就得现原形,最利害无比。我去把它偷来,你我下山要拿济颠和尚,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

邓芳说:“甚好,贤弟你去罢。”

沈瑞立刻到花厅去,工夫不大,就把六合珠拿来。

邓连芳一看,甚为喜悦,二人当时驾起趁脚风,偷着下了山。

先到常州府一打听,有人说济公上丹阳县去了,二人要奔丹阳县去寻找济公,偏巧走在半路正碰到了。

一见,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说:“好颠僧,你往哪里走?”

和尚说:“我上常州府。”

邓连芳说:“你先等等走罢,我正要找你,这可活该碰上了。”

和尚说:“碰上又该怎么样?”

邓连芳说:“怎么样,我把你拿住照样把你烧死,给我师弟韩祺报仇。”

和尚说:“好,你当真要跟我和尚分个高低上下,咱们前面蟠桃岭上去,那里清静。”

邓连芳说:“好,你还跑得了!”

当时一同往前走,方来到蟠桃岭,只听对面一声喊嚷,怪叫如雷说:“阿弥陀佛,好颠僧,你往哪里走!”

济公大吃一惊,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译文

邵华风逃回万花山,邓连芳为了朋友找济公。

话说济公禅师从赵家庄出来,正往前走,突然看到对面刮起了一阵旋风。和尚打了个冷战,往对面一看,来的人是追魂侍者邓连芳,还有另一个人。

邓连芳一见到济公,就说:“好济颠,我找你就像钻冰取火,挖沙求油一样困难。

这真是缘分,没找着人却碰上了,我看你今天往哪里走?”和尚说:“哟,你不让我走,那我怎么办呢?”邓连芳说:“我要把你抓住,为我师弟报仇。

书中提到:邓连芳是从哪里来的呢?因为之前在藏珍坞,大家都四散奔逃。赤发灵官邵华风无处可去,追魂侍者邓连芳问:“邵大哥,你打算去哪里?”邵华风说:“贤弟,你要问我,我刚才就像坐立不安,如同雷轰顶上,饥饱不知,热锅上的蚂蚁。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邓连芳说:“邵大哥,既然你没有地方去,就跟我回万花山圣教堂,见见魔师爷,下山捉拿济颠和尚,为我师弟报仇。”赤发灵官邵华风叹了口气说:“贤弟,你我兄弟知己,你要帮帮我,庇护我。你看我现在的事情失败了,众宾朋都各自奔向了远方,真是时来运转的时候不来,时不来的时候谁来。正是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朋友最难求。不但我现在报不了仇,再遇到济颠和尚,我就得被抓,九死一生。

邓连芳说:“兄长不必多说了,跟我来万花山圣教堂吧。一提到韩祺死在济颠和尚手上,魔师爷一定会给他报仇,何必让你去抓济颠?”邵华风无奈,这才跟着邓连芳驾起脚风,来到万花山。到了山上,停下脚步,睁开眼一看,这座圣教堂真像一座仙府,金碧辉煌,凤阁龙楼,普通人根本到不了这里。

在极高的山顶上,野兽成群,普通人也不能来。邓连芳和邵华风来到大门前,一拍门,不久,里面出来一个童子,开门一看,这童子十六岁,头发挽成双髻,长得眉清目秀,面如白玉。身穿蓝绸宽领阔袍,脚下白袜无忧履,手持扫帚,真是仙风道骨。一见邓连芳,童子说:“师兄,你从东海瀛洲采灵芝草回来了,真快呀。”邓连芳说:“我且问你,魔师爷都在圣教堂吗?

小童儿说:“没有,只有掌教祖师爷,卧云居士灵霄祖师爷一个人在教堂里。

邓连芳说:“好,我要去见祖师爷,有要紧事。邵大哥,我们一起进去。”两人说着话,往里走,邵华风一看,院子里种满了松竹,清气飘然,别有一番雅致。北边的大厅是九间九龙厅,正中间有一块匾,上写“圣教堂”三个大字。两旁有对联,上写:“遵先天之造化,渡后世之愚顽”。大厅里一排是四张八仙桌,有八把椅子,从东往西数第二张八仙桌的左手边,坐着一个人,站起来大概有八尺多高,肩膀宽阔。头上是鹅黄缎四棱逍遥巾,绣着团花双飘秀带,身穿一件鹅黄绣团花的逍遥氅,脚下无忧履,背后背着一面混元魔火幡,腰间佩着一口丧门剑。再一看脸,面似淡金,粗眉环目,耳朵后面有黑毫,满脸的黑胡子,长得非常凶恶。邵华风看罢,不敢进来,站在门外。

邓连芳先进去,双膝跪倒,口称:“掌教魔师爷在上,弟子邓连芳给祖师爷磕头。”

卧云居士灵霄一翻二目,说:“邓连芳,你和我师弟韩棋去东海瀛洲采灵芝草,采到了吗?”邓连芳说:“祖师爷有所不知,弟子和我师弟韩祺奉祖师爷之命下山,走在半路上,碰到了一个故友,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他是三清教的门人,在常州府平水江卧牛矾慈云观出家。尘世上出现了一个济颠和尚,兴三宝灭三清,无故蛊惑常州府,调官兵把慈云观抄了。济颠和尚追得邵华风无处可逃,上无天路,入地无门。邵华风见到我苦苦哀求,说得非常可怜,让我帮他一把,给他报仇。我师弟韩祺和我当时答应了,和邵华风一起跑到藏珍坞。刚到藏珍坞,没想到济颠和尚就找来了,我师弟韩祺用子母阴魂绦要捆住济颠和尚没捆成,被济颠和尚扔进八卦炉里烧死了,子母阴魂绦也被拿走了。现在我跟我这位朋友邵华风一起跑回来,也没能去东海瀛洲采灵芝草,求祖师爷你老人家下山,捉拿济颠和尚,为我师弟报仇。

卧云居士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说:“好邓连芳,无故多管闲事,给我这万花山丢脸,受济颠和尚的欺辱,谁敢惹我这圣教堂的人,你伤了我的威名,真可恶!金棍侍者何在?”外面一声答应,进来八位掌刑的术士说:“伺候魔师爷。”灵霄说:“把邓连芳拉下去,重打四十金棍,罚在后山采药一百天。”

金棍术士沈瑞立刻把邓连芳拉下去,打了四十棍,打完之后,邓连芳竟然自己跑到后山去了。赤发灵官邵华风在外面站着,吓得战战兢兢,正在不知所措,灵霄吩咐将邵华风带进来,手下人立刻将邵华风带进来。邵华风跪倒磕头,口称:“掌教祖师爷在上,弟子邵华风给你老人家磕头。”灵霄说:“好孽障,你在慈云观行凶作恶,无所不为,你以为我不知道呢。现在你还蛊惑别人,帮你造反,我师侄韩棋因为你丢了命。我也不打你,来人,把我吊起来,吊到后山四十九天,然后我把你火化了,就算完了。”邵华风一听这个罪更难受,还不如被官兵抓住,虽然会被处死,但至少死得快。自己吓得不敢动弹,就被人捆起来,吊在后山的大树上。

邓连芳看着,也不敢出手相救。过了两天,这天金棍术士沈瑞到后山巡视,他本是灵霄的徒弟,平时和邓连芳关系最好,沈瑞见到邓连芳,就问:“邓大哥,你的棍伤好些了吗?”邓连芳说:“好多了。”沈瑞说:“邓大哥,你以前也是因为爱管闲事才受伤的。”邓连芳说:“贤弟,你这样说不对,谁没有几个好朋友,两个特别好的?我们平时就像亲兄弟一样,如果我被人欺负,你不管吗?”沈瑞说:“那是当然,我不能坐视不管。”邓连芳说:“我还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沈瑞说:“什么事,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万死不辞。”邓连芳说:“我必须找济颠和尚报仇,这口气不出,贤弟你得帮我一把。”沈瑞说:“那我跟你偷偷下山去找济颠和尚。”邓连芳说:“你就这么去不行,连韩棋也被他饶了,还有子母阴魂绦,都不是济颠的对手,我们空手去怎么行?你得偷魔师爷的法宝,随身带着。”

沈瑞问:“怎么偷呢?”邓连芳说:“贤弟,你总得帮我这个忙,只要把济颠和尚解决了,我绝不会忘记你的好处。”沈瑞说:“我想起来,站合童子悚海祖师爷有一颗六合珠,放在花厅里,我亲眼见过,没见他在站合童子悚海祖师爷身上带着。那六合珠不用念咒,打出去就能山崩地裂,像雷一样有一道白光,不管什么妖精,打上就会现出原形,非常厉害。我去把它偷来,我们下山抓济颠和尚,就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邓连芳说:“好,贤弟你去吧。”

沈瑞立刻去花厅,不久就把六合珠拿来。邓连芳一看,非常高兴,两人立刻驾起脚风,偷偷下了山。先到常州府打听了一下,有人说济公去了丹阳县,两人要去丹阳县找济公,恰好在路上遇到了。一见,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说:“好颠僧,你往哪里走?”和尚说:“我上常州府。”邓连芳说:“你先等等,我正要找你,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和尚说:“遇到又怎么样?”邓连芳说:“怎么样,我要把你抓住,就像你对待韩祺一样把你烧死,给我师弟报仇。”和尚说:“好,你真的要和我这个和尚比个高低,咱们去蟠桃岭上,那里比较安静。”邓连芳说:“好,你还想跑!”当时一起往前走,刚到蟠桃岭,只听对面一声大喊,声音如雷,说:“阿弥陀佛,好颠僧,你往哪里走!”济公大吃一惊,不知道来的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注解

邵华风:邵华风,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人物,是三清教的门人,后来成为济公的敌人之一。在故事中,他是赤发灵官,以武艺高强著称。

邓连芳:邓连芳,文中人物,与沈瑞关系亲密,因棍伤而寻求沈瑞帮助。

济公:济公,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主角,是一位具有神通广大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济公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著名的神话人物。

旋风:旋风,自然现象,指风速极高的旋转气流,常伴有沙尘、树叶等物体。在故事中,旋风象征着不祥之兆。

藏珍坞:藏珍坞,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地点,是藏宝的地方,也是故事中发生许多事件的地方。

赤发灵官:赤发灵官,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祇,通常被描绘为红发、威武的形象,是道教中的护法神。

万花山:万花山,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地点,是邓连芳和邵华风逃亡的地方,也是圣教堂的所在地。

圣教堂:圣教堂,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地点,是邓连芳和邵华风求助的地方,也是魔师爷的居所。

魔师爷:魔师爷,可能是一位擅长魔法或妖术的师傅。

卧云居士灵霄:卧云居士灵霄,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人物,是圣教堂的祖师爷,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法力。

子母阴魂绦:子母阴魂绦,可能是一种法器或诅咒,文中提到是济颠和尚的对手。

八卦炉:八卦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炼丹炉,具有强大的炼化功能。

金棍侍者:金棍侍者,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人物,是圣教堂的掌刑术士,负责执行惩罚。

丧门剑:丧门剑,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法器,是一种带有不详之气的剑。

混元魔火幡:混元魔火幡,古代小说《济公传》中的法器,是一种可以召唤魔火攻击的旗帜。

金棍术士沈瑞:沈瑞,文中人物,灵霄的徒弟,擅长金棍术,与邓连芳关系好。

灵霄:灵霄,文中人物,沈瑞的师傅,可能是一位高人。

棍伤:棍伤,指邓连芳因被人用棍打伤。

贤弟:贤弟,对年长或同辈的弟弟的尊称,表示亲昵。

手足弟兄:手足弟兄,比喻关系亲密如同亲兄弟。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指为了报答被伤害或侮辱的仇恨。

六合珠:六合珠,文中提到的宝物,有强大的法力。

六合童子悚海祖师爷:六合童子悚海祖师爷,可能是持有六合珠的神秘人物。

蟠桃岭:蟠桃岭,文中提到的地名,可能是两人相遇的地点。

怪叫如雷:怪叫如雷,形容声音巨大,如同雷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评注

邓连芳瞧着,也不敢救。过了两天,这天金棍术士沈瑞到后山巡山,他本是灵霄的徒弟,素日跟邓连芳两个人最好,沈瑞见了邓连芳,沈瑞就问:“邓大哥,你的棍伤好了么?”

此句开篇便展现了邓连芳的无奈与恐惧,通过他的心理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沈瑞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新的转折,两人的关系被提及,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沈瑞与邓连芳之间深厚的友情,为后续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

邓连芳说:“好点了。”沈瑞说:“邓大哥,你本来也是爱管闲事之过。”邓连芳说:“贤弟你这话不对,谁没有三个好的两个厚的?你我素日如同亲手足弟兄一般,譬如我要有人欺负,你管不管?”

这段对话揭示了邓连芳的性格特点,他虽然受伤,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正义感,不愿意袖手旁观。沈瑞的批评与邓连芳的辩解,体现了两人性格上的冲突与和谐,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沈瑞说:“那是自然,我也不能袖手旁观。”邓连芳说:“我还要跟你商量一件事。”沈瑞说:“什么事,你说罢,只要我能行的,我万死不辞。”

这段对话进一步展现了沈瑞的忠诚与义气,他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邓连芳提出商量一件事,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件将具有重大意义。

邓连芳说:“我总得找济颠和尚报仇雪恨,我这口气不出,贤弟你得助我一膀之力。”沈瑞说:“那我同你偷着下山找济颠和尚去。”

这段对话揭示了邓连芳的复仇心理,他决心要为自己的师弟报仇。沈瑞的答应,体现了他的忠诚与义气,两人共同的目标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邓连芳说:“你就这么去不行,连韩棋也被他饶死,还有子母阴魂绦,还不是济颠的对手,你我赤手空拳,那如何能行?你得偷魔师爷的法宝,在随身带着。”

这段对话展现了邓连芳的机智与果断,他意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取胜的。因此,他提出了偷取魔师爷法宝的计划,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沈瑞说:“怎么偷呢?”邓连芳说:“贤弟,你总得设法帮我办这件事,只要把济颠和尚除了,我绝忘不了贤弟你的好处。”沈瑞说:“我想起来,站合童子悚海祖师爷有一颗六合珠,在花厅搁着,我当面瞧见,没在六合童子悚海祖师爷身上带着。那六合珠要用也不用念咒,打出去山崩地裂,如雷一般有一道白光,勿论什么妖精,打上就得现原形,最利害无比。我去把它偷来,你我下山要拿济颠和尚,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

这段对话中,邓连芳详细描述了偷取六合珠的计划,展示了他的智谋与胆识。沈瑞的回忆与计划,进一步强化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邓芳说:“甚好,贤弟你去罢。”沈瑞立刻到花厅去,工夫不大,就把六合珠拿来。邓连芳一看,甚为喜悦,二人当时驾起趁脚风,偷着下了山。

这段对话展现了邓连芳对沈瑞的信任,以及两人之间的默契。沈瑞的行动迅速,成功取得了六合珠,为接下来的冒险做好了准备。

先到常州府一打听,有人说济公上丹阳县去了,二人要奔丹阳县去寻找济公,偏巧走在半路正碰到了。一见,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这段对话描绘了邓连芳和沈瑞寻找济公的过程,以及他们与济公的第一次相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为接下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说:“好颠僧,你往哪里走?”和尚说:“我上常州府。”邓连芳说:“你先等等走罢,我正要找你,这可活该碰上了。”和尚说:“碰上又该怎么样?”邓连芳说:“怎么样,我把你拿住照样把你烧死,给我师弟韩祺报仇。”

这段对话展现了邓连芳的复仇决心,以及他与济公之间的矛盾。济公的回应,则暗示了他并非善类,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

和尚说:“好,你当真要跟我和尚分个高低上下,咱们前面蟠桃岭上去,那里清静。”邓连芳说:“好,你还跑得了!”当时一同往前走,方来到蟠桃岭,只听对面一声喊嚷,怪叫如雷说:“阿弥陀佛,好颠僧,你往哪里走!”济公大吃一惊,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这段对话展现了济公的狡猾与机智,他故意引诱邓连芳前往蟠桃岭,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同时,济公的惊讶与未知来者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0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