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二回-原文
闻凶信雷陈找恶霸 买大盗陷害二英雄
话说老管家出来开门一看,外面来者非是别人,正是雷鸣、陈亮。
书中交代:这两个人打哪来呢?原本前者济公在弥勒院,赶走了通天和尚法雷、赤发灵官邵华风一干群贼,和尚救了雷鸣、陈亮、飞天火祖秦元亮、立地瘟神马兆熊四个人,告诉秦元亮也不必上灵隐寺去道谢,叫雷鸣、陈亮二人急速回家。和尚带领何兰庆、陶万春走后,秦元亮同马兆熊二人单走,雷鸣、陈亮这才回家。
今天老管家一瞧少主人回来,心中甚为喜悦,说:“大爷回来了,甚好,家里正在盼想,恨不能你一时回来,现在家里出了塌天大祸!”
雷鸣、陈亮听这话一愣,说:“什么事?”管家说:“二位大爷进来再说。”
陈亮同雷鸣来到厅房,老管家先给倒过茶来,陈亮说:“有什么事,你说说。”
老管家说:“只因那一天老员外生日做寿,在村外搭戏台唱戏,有本村的泥腿皮老虎,瞧见姑娘长的好,皮绪昌叫管世宽来提亲。老员外口快心直说不给,说皮绪昌根底不清。焉想到管世宽回去,今天又拿着一百银子、两匹彩缎、硬来下花红彩礼。不管答应不答应,说是今天晚上轿子就来抢亲。老员外同小人备了两匹马,去到丹阳县告他,不想皮绪昌有人情,衙门的官人不问青红皂白,把老员外押起来。大概是今天晚上要来抢人,我跑回来跟安人说,安人直哭,姑娘要寻死,大家正在束手无策,你回来甚好。”
陈亮听这活,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尚未答言,雷鸣把眼一瞪,说:“好囚囊的!”用手往桌上一拍,茶碗也碎了,吓得老管家一哆嗦。
雷鸣说:“好小辈,竟敢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拔须,找在你我兄弟的头上。好好好,老三,你我去找他去,把这小子先杀了他的狗头,你我出出气!”陈亮说:“陈福,你到里面告诉安人、姑娘,不必害怕,就提我回来了,我同雷二哥去找他去。”说着话,雷鸣、陈亮二人,由家中出来,一直来到皮绪昌的门首。
雷鸣一声喊嚷:“呔!皮绪昌,你趁此出来!无故我弟兄不在家,你竟敢欺负到我们头上,你真是吃了熊心,喝了豹胆,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拔须,你错翻了眼睛!你也不打听打听大太爷,我等是何人也。”陈亮也指着门口破口大骂。
此时早有人报进去,皮绪昌刚由丹阳县回来,正在书房同通天和尚法雷、赛云龙黄庆、小丧门谢广在一处谈话。外面有手下人进来说:“员外可了不得了,门口有陈广泰的侄儿陈亮,同着一个雷鸣,来堵着门口大骂,点名叫你老人家出去。”旁边管世宽说:“员外这可糟了!这两个人,可惹不起,听说杀人不眨眼,这便如何是好?”皮绪昌一听,吓得颜色更变。
法雷说:“这两个人自不好惹,员外你别出去,我有主意。管世宽你附耳过来,如此如此,你快出去。”管世宽点头答应,赶紧来到外面一看,雷鸣、陈亮正在骂不绝声,管世宽笑嘻嘻的出来说:“二位大太爷先别骂。”雷鸣、陈亮说:“你快叫姓皮的出来见我们。”管世宽说:“我家员外没在家,二位大叔先别生气,听我把话说明白了。”雷鸣、陈亮说:“你姓什么?”管世宽说:“我姓管。咱们都是老街坊,论起来都不远,陈大叔,你老人家别骂,这件事你别听一面之词,我们皮员外并没叫人去提亲,方才我们员外也听见这件事了,这是有小人蛊惑是非,硬说我们员外要抢亲。我们员外还要找个来人,是谁到你家里去下花红彩礼,找着这个人,不用你老人家不答应,我们员外也不能答应。这必是跟陈家皮家两家有仇,给咱们两家拢对,叫咱们两家打起来他瞧热闹。二位大叔先请回去,我们员外此时实没在家,听说陈老员外在丹阳县没回来,我们员外去托人,把陈老员外请回来,要见陈老员外细细盘问盘问,这是谁做的事。二位大太爷先请回去听信罢,我们员外回来必过去。”
陈亮一听这片语,说:“二哥,他这里既不敢承认,你我可先回去,看我叔叔回来不回来再说。”雷鸣、陈亮这才回到家中、陈亮到里面见了婶母,把这话一学说,老太太见陈亮回来,心中也畅快些。
当日晚间也并没有轿子来抬人,陈广泰也没回来。
陈亮同雷鸣在前面安歇,夜间小心防范,也并没有动作。
次日早晨起来净面吃茶,陈亮正要打发人到丹阳县打听打听,忽听外面打门,陈亮同雷鸣出来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丹阳县的两位班头,一位姓刘,一位姓杜,带着八个伙计,一辆坐车。
陈亮一看认识,说:“二位头儿什么事?”刘头、杜头说:“二位在家里甚好,你们二位的事犯了,跟我们去打官司罢。咱们彼此都有个认识,在家门口给你们二位带家伙,算我们不懂交情。给你们二位留面子,你们二位上车罢。”雷鸣、陈亮听这话一愣,说:“什么事犯了?”刘头说:“你们二位的事,还用问我们,纸里还包得了火?你们二位有什么话,上车罢,到衙门说去罢。”雷鸣、陈亮也不知道什么事,不能不去。
当时叫管家给里面安人送信,这两个人上车,一同来到丹阳县衙门下车。
来到班房,刘头、杜头说:“二位屈尊点罢。”
说着话,哗啦一抖铁链,把雷鸣、陈亮锁上。
有伙计看着两个人,官人进去一回话,把雷鸣、陈亮带到知县署内。
传壮皂快三班伺候升堂,知县吩咐带差事,原办出来拉着铁链带雷鸣、陈亮上堂。
威武二字吓喊堂威,说:‘七里铺打劫卸任官长,刀伤三条人命,劫衣物首饰银两,贼首雷鸣、陈亮告进!’
这二人一听这话,吓得惊魂千里。
来到公堂一跪,二人报名说:‘小的雷鸣,小的陈亮,给老爷磕头。’
知县在上面一拍惊堂木说:‘雷鸣、陈亮,你两个人在我地面上,西门外七里铺打劫去任官长,刀伤三条人命,劫衣物首饰银两,同手办事共有几个人?讲!’
雷鸣、陈亮跪爬半步,向上叩礼。
陈亮说:‘回老爷,我住家在陈家堡,世居有年,原系商贾传家。我二人是拜兄弟,在镖行生理。新近从外面回来,并没做过犯法之事。老爷地面有这样案,明火执仗,路劫伤人,我二人一概不知。求老爷格外施恩!’
知县一听说:‘你两个人,已来到本县公堂之上,还敢狡展不承认?等本县三推六问,用刑具拷,你们皮肉受苦,那时再承招,悔之晚矣。同手做案倒是几个人?趁此实说!’
雷鸣、陈亮说:‘小人实在冤屈,求大老爷明镜高悬。’
知县勃然大怒,说:‘你们这两个人分明是惯贼,竟敢在本县跟前这样狡展。大概抄手问事,万不肯应。来,拉下去给我每人重打四十大板再问!’
陈亮说:‘老爷暂息雷霆之怒,且慢动刑,小人我有下情上禀。’
本县的官人马快,素常都认识陈亮,知道陈亮是绿林人,在本地住居好几辈了,知道陈亮在本地没案。现在奉老爷签票,急拘锁带雷鸣、陈亮,马快在旁边说:‘你们两个人实说罢,省得老爷动刑。’
陈亮说:‘老爷的明鉴,小人等在这丹阳县陈家堡,住居好几辈了,家里我叔叔在本地开白布店,素常老爷台下的官人也有个耳闻。雷鸣他是龙泉雾的人,我二人自幼结拜,我两个人现在镖行保镖,昨天才回来,今天老爷派官人将我二人传来。老爷说我二人在七里铺明火执仗,我二人实在不知。老爷要用严刑苦拷,我二人受刑不过,老爷就叫我二人认谋反大逆,我二人也得认。何为凭据?哪为考证?老爷这辈为官,要辈辈为官。’
知县一听说:‘你两个人,还说本县断屈了你们。不给你见证,你还要狡展。’立刻标监牌提差事。
少时就听铁链声响,带上一个犯人来。
陈亮睁眼一看,激灵灵打一寒战,就知道这场官司难逃活命。
不知见证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二回-译文
听到凶信,雷鸣和陈亮去找恶霸,买通大盗陷害两位英雄。
话说老管家出来开门一看,外面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雷鸣和陈亮。
书中交代:这两个人从哪里来呢?原来前者济公在弥勒院,赶走了通天和尚法雷、赤发灵官邵华风等一伙盗贼,和尚救了雷鸣、陈亮、飞天火祖秦元亮、立地瘟神马兆熊四个人,告诉秦元亮不用去灵隐寺道谢,叫雷鸣、陈亮二人赶快回家。和尚带着何兰庆、陶万春离开后,秦元亮和马兆熊两人单独走,雷鸣、陈亮这才回家。今天老管家一看到少主人回来,心中非常高兴,说:‘大爷回来了,太好了,家里一直在盼着你,恨不得你立刻回来,现在家里出了天大的祸事!’
雷鸣、陈亮听到这话一愣,问:‘什么事?’管家说:‘二位大爷进来再说。’
陈亮和雷鸣来到厅房,老管家先给他们倒茶,陈亮说:‘有什么事,你说说。’
老管家说:‘只因那天老员外生日做寿,在村外搭戏台唱戏,有本村的泥腿皮老虎,看上了姑娘的美貌,皮绪昌叫管世宽来提亲。老员外直言不讳地拒绝了,说皮绪昌出身不明。没想到管世宽回去后,今天又拿着一百银子、两匹彩缎,硬是要下聘礼。不管答应不答应,说是今天晚上轿子就来抢亲。老员外和我准备了马,去丹阳县告状,不想皮绪昌有人情,衙门的官人不管青红皂白,把老员外抓了起来。大概今晚就要来抢人,我跑回来跟你说,你妻子直哭,姑娘要寻死,大家正在无计可施,你回来正好。’陈亮听到这话,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还没说话,雷鸣瞪大了眼睛,说:‘好狗日的!’用手一拍桌子,茶碗都碎了,吓得老管家一哆嗦。
雷鸣说:‘好小辈,竟敢在我们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拔须,找的是我们兄弟。好,老三,你我去找他,先杀了他的狗头,出出气!’陈亮说:‘陈福,你到里面告诉你妻子、姑娘,不必害怕,就说我回来了,我和雷二哥去找他。’说着,雷鸣、陈亮两人从家里出来,一直来到皮绪昌家门口。雷鸣一声喊:‘呔!皮绪昌,你出来!’陈亮也指着门口大骂。
此时有人报告进去,皮绪昌刚从丹阳县回来,正在书房和通天和尚法雷、赛云龙黄庆、小丧门谢广一起谈话。外面有手下人进来报告说:‘员外,大事不好了,门口有陈广泰的侄儿陈亮,和一个雷鸣,堵着门口大骂,点名要你出去。’旁边的管世宽说:‘员外,这可糟了!这两个人,可惹不起,听说杀人不眨眼,这可怎么办?’皮绪昌一听,吓得脸色大变。
法雷说:‘这两个人不好惹,员外,你别出去,我有主意。管世宽,你过来,我告诉你怎么办。’管世宽点头答应,赶紧来到外面,看到雷鸣、陈亮正在骂个不停,管世宽笑嘻嘻地说:‘二位大太爷,先别骂了。’雷鸣、陈亮说:‘你快叫姓皮的出来见我们。’管世宽说:‘我家员外没在家,二位大叔先别生气,听我把话说清楚。’雷鸣、陈亮问:‘你姓什么?’管世宽说:‘我姓管。咱们都是老街坊,论起来都不远,陈大叔,你老人家别骂,这件事你别听一面之词,我们皮员外并没有派人去提亲,刚才我们员外也听说了这件事,这是有小人挑拨离间,硬说我们员外要抢亲。我们员外还要找个来人,是谁到你家里去下聘礼,找到这个人,不用你老人家答应,我们员外也不能答应。这一定是跟陈家、皮家两家有仇的人,想要我们两家打起来,他好看热闹。二位大叔先回去,我们员外现在实在没在家,听说陈老员外还在丹阳县,我们员外去托人,把陈老员外请回来,要见陈老员外细细询问,这是谁做的。二位大太爷先回去,听信我的话,我们员外回来必过去。’
陈亮一听这番话,说:‘二哥,他这里既然不敢承认,我们还是先回去,看我叔叔回来再说。’雷鸣、陈亮这才回到家中。陈亮到里面见了婶母,把这话一说,老太太看到陈亮回来,心中也舒畅一些。当晚并没有轿子来抢亲,陈广泰也没回来。陈亮和雷鸣在前面的房间休息,夜间小心防范,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次日早晨起来洗脸喝茶,陈亮正要派人去丹阳县打听,忽然听到外面敲门,陈亮和雷鸣出来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丹阳县的两个班头,一个姓刘,一个姓杜,带着八个差役,一辆马车。
陈亮一看认识,问:‘二位头儿,什么事?’刘头、杜头说:‘二位在家里好好待着,你们二位的事犯了,跟我们去打官司吧。咱们彼此都有个交情,在家门口给你们二位带上了绳索,算我们不懂交情。给你们二位留个面子,你们二位上车吧。’雷鸣、陈亮听这话一愣,问:‘什么事犯了?’刘头说:‘你们二位的事,还用问我们,纸里包不住火?你们二位有什么话,上车吧,到衙门说去。’雷鸣、陈亮也不知道什么事,不能不去。当时叫管家给里面的人送信,这两个人上车,一同来到丹阳县衙门下车。来到班房,刘头、杜头说:‘二位屈尊了。’
说着话,突然抖动了一下铁链,把雷鸣和陈亮锁了起来。有个伙计看着他们,官人进去后,就把雷鸣和陈亮带到了知县署内。知县传令让壮皂快三班准备好升堂,然后吩咐差事人员,带着铁链把雷鸣和陈亮带上堂。知县大声喊出威武二字,以示堂威,说:“七里铺发生了抢劫卸任官长的事件,用刀伤死了三条人命,抢走了衣物首饰和银两,贼首是雷鸣和陈亮!”
这两人一听这话,吓得魂飞魄散。来到公堂前跪下,报上名字说:“小的雷鸣,小的陈亮,给老爷磕头。”知县在堂上敲了一下惊堂木说:“雷鸣、陈亮,你们两个人在我管辖的地面上,西门外七里铺抢劫卸任官长,用刀伤死了三条人命,抢走了衣物首饰和银两,一起作案的有几个人?快说!”雷鸣和陈亮跪着向前爬了一步,向上行礼。陈亮说:“回老爷,我住在陈家堡,世世代代都是商人。我和雷鸣是结拜兄弟,在镖行工作。最近才从外面回来,我们并没有犯过法。老爷的地面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明火执仗,路劫伤人,我们一概不知。求老爷能宽恕我们!”知县一听,说:“你们两个人已经站在本县公堂上了,还敢狡辩不承认?等本县详细审问,用刑具拷问,你们皮肉受苦,那时再招供,就晚了。一起作案的共有几个人?趁现在坦白!”雷鸣和陈亮说:“我们实在是冤枉的,求大老爷明察。”
知县非常生气,说:“你们两个人分明是惯犯,竟敢在本县面前这样狡辩。大概以为可以逍遥法外,不肯招供。来人,把你们拉下去,每人重打四十大板再问!”陈亮说:“老爷请稍息雷霆之怒,且慢用刑,我有话要禀告。”本县的官人马快,平时都认识陈亮,知道他是绿林中人,在本地住了好几代,知道陈亮在本地没有案底。现在按照老爷的签票,紧急拘捕了雷鸣和陈亮,马快在旁边说:“你们两个人快说实话吧,省得老爷用刑。”陈亮说:“老爷明鉴,我们在这丹阳县陈家堡住了好几代,我叔叔在本地开白布店,老爷台下的官人也有所耳闻。雷鸣是龙泉雾的人,我们两个自小就结拜,现在在镖行保镖,昨天才回来,今天老爷派官人把我们传唤来。老爷说我们在七里铺明火执仗,我们实在不知道。老爷如果要严刑拷问,我们受刑不过,就会承认谋反大逆。但是,有什么证据?有什么考证?老爷这一辈做官,也要让下一代继续做官。”知县一听,说:“你们两个人,还说本县冤枉了你们。不给你们见证,你们还要狡辩。”立刻下令提审证人。不久就听到铁链声响,带上了一个犯人。陈亮睁开眼一看,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就知道这场官司难以逃脱一死。不知道见证的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二回-注解
凶信:指不祥的消息,通常与不幸或灾难有关。
恶霸:指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强横之人。
大盗:指从事盗窃活动的大规模盗贼。
陷害:指用诡计或手段使他人受到损害。
英雄:指有勇有谋、行侠仗义的人。
弥勒院:指佛教寺庙,弥勒是佛教中的一个菩萨。
通天和尚法雷:指一位法号法雷的和尚,具有通天入地的能力。
赤发灵官邵华风:指一位头发赤红、担任灵官职务的邵华风。
飞天火祖秦元亮:指一位具有飞行能力和火攻能力的秦元亮。
立地瘟神马兆熊:指一位被称为瘟神的马兆熊,可能是指具有某种神秘力量。
道谢:指对别人的帮助或好意表示感谢。
安人:指家中长辈或主妇。
泥腿皮老虎:指一个出身低微、性格凶猛的人。
皮绪昌:指一个名叫皮绪昌的人。
管世宽:指一个名叫管世宽的人。
丹阳县:指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花红彩礼:指古代婚礼中的彩礼,通常包括钱物。
三尸神:指道教中认为存在于人体内的三个恶神,分别代表人的欲望、愤怒和恐惧。
五灵豪气:指人的五种灵气,通常指人的精神或气魄。
囚囊:指囚徒或被囚禁的人。
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边拔须:指触犯权贵或强大势力。
通天和尚:指一位能够通天达地的和尚。
赛云龙黄庆:指一位名叫黄庆的人,可能具有某种特殊能力。
小丧门谢广:指一位名叫谢广的人,可能是一个不吉利的角色。
蛊惑:指用诡计或手段迷惑他人。
拢对:指挑拨离间,使双方对立。
班头:指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员,负责管理一定区域的治安。
班房:指官府中的囚室或临时关押犯人的地方。
铁链:古代囚犯或奴隶被锁链束缚,铁链代表束缚和惩罚,此处指将雷鸣、陈亮锁上。
知县署内:知县是古代地方行政官员,知县署内即知县的办公地点。
升堂:古代官员审理案件时,登上公堂,即法庭。
差事:官员派遣的办事人员,此处指执行拘捕任务的人员。
铁链带:用铁链将囚犯带上法庭。
堂威:公堂上的威严气氛。
打劫:抢劫,非法夺取他人财物。
卸任官长:卸任的官员,此处指被抢劫的官员。
刀伤:用刀造成伤害。
银两:古代货币单位,指银子。
皂快三班:皂吏是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吏员,皂快三班指皂吏中的三班人员。
拷问:用刑具或手段逼供。
刑具:用于惩罚或逼供的工具,如板子、夹棍等。
皮肉受苦:身体受到痛苦,指遭受刑罚。
绿林人:指古代在山林中生活的盗贼。
镖行:古代专门负责押送货物和保镖的行当。
白布店:经营白布的商店。
镖行保镖:在镖行工作,负责保护货物和人身安全。
签票:官员签发的传票,用于传唤涉案人员。
标监牌:官员用来标记囚犯的牌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十二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公堂审案场景,充满了紧张和悬疑的气氛。首先,通过‘说着话,哗啦一抖铁链,把雷鸣、陈亮锁上’这一句,立即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铁链的声音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公堂的威严和雷鸣、陈亮被锁带来的恐惧。
‘有伙计看着两个人,官人进去一回话,把雷鸣、陈亮带到知县署内’这一句,展示了官场的流程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同时也透露出官人对于雷鸣、陈亮的重视。
‘传壮皂快三班伺候升堂,知县吩咐带差事,原办出来拉着铁链带雷鸣、陈亮上堂’这一段,进一步强调了公堂的威严和雷鸣、陈亮作为被告的处境。‘威武二字吓喊堂威’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了公堂的威严,同时也突出了知县的权威。
‘七里铺打劫卸任官长,刀伤三条人命,劫衣物首饰银两,贼首雷鸣、陈亮告进!’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案件的性质和被告的身份,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审案过程奠定了基调。
雷鸣、陈亮在公堂上的表现,‘吓得惊魂千里’、‘跪爬半步,向上叩礼’等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公堂上的恐惧和屈服。
知县对雷鸣、陈亮的审问,‘你两个人,已来到本县公堂之上,还敢狡展不承认?’这一句,表现了知县的严厉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而雷鸣、陈亮的辩解,‘我二人一概不知’、‘求老爷格外施恩’等语句,则反映了他们的无辜和求生的愿望。
知县对陈亮的指责,‘你们这两个人分明是惯贼,竟敢在本县跟前这样狡展’这一句,体现了知县对雷鸣、陈亮的怀疑和愤怒,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审案过程埋下了伏笔。
陈亮的辩解,‘我二人自幼结拜,我两个人现在镖行保镖,昨天才回来’这一段,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身份和背景。
知县对陈亮的回应,‘你两个人,还说本县断屈了你们’这一句,再次强调了知县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态度,为接下来的审案过程埋下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