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八回-原文
勾栏院耍笑捉贼寇 太守衙二贼供实情
话说柴元禄、杜振英来到醉露居一见济公,和尚说:“二位辛苦。”柴元禄说:“圣僧放心罢,刑部里全都托置好了。”和尚说:“甚好,二位坐下喝酒罢。”柴元禄、杜振英坐下,喝了几盅酒,说:“圣僧,咱们哪去办案去?”和尚说:“先喝酒,别忙,少时我自有道理。”柴、杜、雷、马四位班头,是心急似箭,恨不能一时把贼人拿住好交差。和尚也不着急,左一壶,右一壶,杯杯净,盏盏干。四位班头又问说:“圣僧,你老人家慈悲慈悲罢。”和尚说:“有什么事,先喝完了酒再办。”四个人干着急无法,喝来喝去直喝到掌灯以后,和尚这才说:“咱们走罢。”四位班头给了酒饭帐,柴头说:“圣僧,方才到刑部去托人情,里外共用了二百两,给雷爷、陈爷他们四位留下一百两,还剩下二百两,交给你老人家罢。”和尚说:“我不要,给你们四位分罢,可以随便置点衣裳。”
四位班头不肯要,和尚一定要给,四个人这才谢过了济公,大众一同出了酒馆,和尚说:“四位班头跟我走。”柴头说:“上哪去?”和尚说:“你们别管,我和尚自有地方去,管保到那里伸手可得。”四位班头知道济公有未到先知之能,随后跟着和尚,来到一条胡同,乃是勾栏院门首,见里面挂着大门灯。和尚说:“四位,这是哪里?”柴头说:“师父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这是御勾栏院。”怎么叫御勾栏院呢,原本宋朝年间,勾栏院的妓女,都是大官宦人家犯了罪抄了家,把姑娘小姐打在勾栏院,奉旨为娼,故此叫御勾栏院,如同御前当差一般。
和尚来到勾栏院门首,故意问柴元禄等四位班头,这是哪里?柴头说,这是勾栏院,和尚说:“四位头里走,我和尚今天开开眼。”柴头说:“上这里做什么?”和尚说:“你不用问。”四位班头一听有些明白,这才往里走。
和尚看大门上有幅对联,上写道:“初鼓更消,推杯换盏多欢乐。鸡鸣三唱,人离财散落场空。”这幅对联原本是一位阔大爷花钱花落了品写的。横批是“金情银意”四字。
和尚随着四位班头进了大门,见迎面是影壁,白石灰画的棋盘心,上面有人题着四句诗,写的是:下界神仙上界无,贱人须用贵人扶。兰房夜夜迎新客,斗转星移换丈夫。
影壁头里有一架荷花鱼缸,栽着荷叶莲花。四位班头同和尚一进来,门房众伙计一看认识,说:“众位头儿,今天怎么这样闲在,有什么事么?”
柴头说:“没事,到里头坐坐。”说着话,往里走。这院中是四合房,北上房五问,南倒坐五间,东西配房各二间。
刚到院中,见老板由上屋里出来,和尚一看这位老板有三十多岁,打扮的俊俏,正是:云鬓半偏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半施自由美,风流仍带少年才。
老板一看说:“呦。众位头儿从哪来?请上房坐罢。”当时打起帘子,一同来到屋中。和尚睁眼一看,正当中挂着半截身的一幅美人图,上面有人题着四句诗,写的是:百般体态百般姣,不画全身画半腰。可恨丹青无妙笔,动人情处未曾描。
下面写着惜花主人题。屋中极其干净,都是花梨紫檀楠木雕刻桌椅。众人落了座,有老婆子倒过茶来,老板说:“众位头儿,今天怎么样闲在?”柴头说:“没事。到这里搅个座。”老板说:“众位头儿说哪里话来,请都请不到的。这位大师父你是一位出家人,怎么也到我们这地方来?”和尚说:“出家按一口锅,也跟在家差不多。”老板说:“大师父在哪庙里?”和尚说:“我在取马菜胡同黄连寺,我叫苦合。”柴头等众人嘻嘻的笑。
正说着话,外面门房喊嚷:“二位大爷来了。”老板一声答应,往外赶奔,说:“二位大爷来了,到西院里坐罢。”
众班头往外一看,只见头前进来这人,头带粉绫缎六瓣壮士中,上按六颗明镜,迎门一朵素绒球,秃秃乱晃。身穿粉绫缎色箭袖袍,周身绣三蓝牡丹花,走金线掐金边。腰系五彩丝鸾带,单衬袄,薄底靴子,外罩一件扬粉绫缎英雄大氅,周身绣团花。
面如白纸,两道剑眉,一双三角眼,裂腮额吊脚口。后面跟定一人,穿蓝翠褂,壮士打扮,面如淡金,粗眉圆眼。二人衣服鲜明。
就听这二人说:“方才我在酒馆叫人来接,怎么会竟敢不去。”老板说:“二位大爷别生气,方才轿子来接,正赶上没在家,船上有一位金公子叫了去。要在家焉有不去之理?二位大爷也不是外人,多包涵罢。”
这两个人刚要往后院走,和尚说:“四位班头,别叫这两个贼人走。”四位班头赶紧往外赶奔。
书中交代:这两个贼人非是别人,头前这个穿白的,乃是白脸狼贾虎。后面跟定乃是红毛吼魏英。这两个贼人自打藏珍寺因分赃不匀,赌气二人够奔京都来了,住在钱塘关天竺街万隆店内。
晚上由店中出来窃盗,在这临安城做了有十几案,昨日到京营殿帅府去偷了凤冠霞佩,一匣子珍珠细软。终日在外面寻花买柳,在这家勾栏院认识一个妓女,名叫碧桃,大天在这里取乐。今天方来到这里,不想济公在这里等候。
四位班头听和尚说,别放这两个人走,四位班头立刻由上房出来,各拉铁尺。
柴元禄一声喊嚷:“朋友你的事犯了!”
贾虎魏英两个贼人一听,大吃一惊,打算要走。
和尚在上房门首用手一指,把两个贼人定住。
四位班头抖铁链,把两个贼人锁上,吓的勾栏院老板战战兢兢,说:“众位头儿什么事?”
柴元禄说:“你们少管闲事,我们也不能连累你们。”
老板说:“四位头儿多经心罢,我们可并不知道,这位贾爷魏爷是做什么的。”
柴头说:“你们不用害怕,我们带着走了。”
和尚说:“走罢。”
这才拉着两个贼人一同赶奔钱塘关衙门,柴头先到里面去回禀老爷,这位知县姓杨名文禄。
柴头说:“回禀老爷,现在有灵隐寺济公帮着拿住了两个贼人,请老爷升堂讯供。”
知县一听,赶紧吩咐有请济公,传伺候升堂。
当时传壮皂快三班吓喊堂威,知县杨大老爷升了堂。
和尚上了公堂,知县举手抱拳,说:“久仰圣僧大名,今幸得会,真乃三生有幸。”
和尚说:“老爷办公,少时再谈。”
知县叫人给和尚搬了一个座,在旁边落座,这才吩咐将贼人带上来。
柴元禄、杜振英将贼人带到公堂一跪,知县说:“你两个人姓什么?叫什么?”
贾虎、魏英各说了姓名。
知县说:“你两个人趁此实说,在我这地面做了多少案?昨天在京营殿帅府窃盗,共有几个人?从实招来,以免皮肉受苦。”
贾虎说:“回禀老爷,我二人原是西川人,来到京都闲游,并未做过犯法之事,也不知今天老爷的公差,因为什么将我二人锁来,求老爷格外开恩。
知县一听,勃然大怒说:“大概抄手问事,万不肯应。来到本县公堂还敢不招,来,拉下去给我打!”
立刻把两个贼人拉下去,每人打了四十大板,打的鲜血直流。
打完了,知县一拍惊堂木,说:“你两个人招不招?如不招,本县我活活把你打死!”
两个贼人还打算忍刑不招,每人又打了四十。
贼人料想不招不行,这才从头至尾,说了真情实话。
不知说出何等言词,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八回-译文
在勾栏院里嬉笑捉拿贼寇,在太守衙门里两个贼人供出了实情。
话说柴元禄、杜振英来到醉露居,一见到济公,和尚说:‘两位辛苦了。’柴元禄说:‘圣僧请放心,刑部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和尚说:‘很好,两位坐下喝酒吧。’柴元禄、杜振英坐下,喝了几杯酒,说:‘圣僧,我们去哪里办案呢?’和尚说:‘先喝酒,别急,稍后我会安排。’柴、杜、雷、马四位班头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抓住贼人交差。和尚却不急,左一杯右一杯,杯杯见底,盏盏喝干。四位班头又问:‘圣僧,您老人家开恩吧。’和尚说:‘有什么事,先喝完酒再说。’四个人干着急没办法,一直喝到掌灯以后,和尚这才说:‘咱们走吧。’
四位班头付了酒饭钱,柴头说:‘圣僧,刚才去刑部托关系,总共用了二百两银子,给雷爷、陈爷他们四位留下了一百两,还剩下二百两,给您老人家吧。’和尚说:‘我不需要,你们四位分了吧,可以随便买点衣服。’
四位班头不肯要,和尚一定要给,四个人这才感谢了济公,大家一起出了酒馆,和尚说:‘四位班头,跟我来。’柴头问:‘去哪里?’和尚说:‘你们不用管,我济公自有去处,保证到那里就能抓住。’四位班头知道济公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跟着和尚来到一条胡同,那里是勾栏院门口,看到里面挂着大门灯。
和尚问四位班头这是哪里,柴头说:‘师父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这是御勾栏院。’怎么叫御勾栏院呢?原来宋朝年间,勾栏院的妓女都是大官宦人家犯了罪抄了家,把姑娘小姐关在勾栏院,奉旨为娼,所以叫御勾栏院,就像御前当差一样。
和尚来到勾栏院门口,故意问柴元禄等四位班头这是哪里,柴头说:‘这是勾栏院,师父不是明知故问吗。’和尚说:‘四位先走,我今天想开开眼界。’柴头问:‘来这里做什么?’和尚说:‘你不用问。’四位班头这才往里走。
和尚看到大门上有一幅对联,上写着:‘初鼓更消,推杯换盏多欢乐。鸡鸣三唱,人离财散落场空。’这幅对联原本是一位阔大爷花钱请人写的。横批是‘金情银意’四个字。
和尚跟着四位班头进了大门,看到迎面是一面影壁,上面用白石灰画着棋盘心,有人题了四句诗,写的是:‘下界神仙上界无,贱人须用贵人扶。兰房夜夜迎新客,斗转星移换丈夫。’
影壁头里有一架荷花鱼缸,里面种着荷叶莲花。四位班头和和尚一进来,门房里的伙计认出他们,说:‘众位头儿,今天怎么这么有空,有什么事吗?’
柴头说:‘没事,到里面坐坐。’说着话,往里走。院子里是四合房,北边是五间上房,南边是五间倒坐房,东西两边各有两间配房。
刚到院子里,见老板从上屋里出来,和尚一看这位老板三十多岁,打扮得俊俏,正是:‘云鬓半偏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半施自由美,风流仍带少年才。’
老板一看说:‘呦,众位头儿从哪里来?请上房坐吧。’当时拉开帘子,大家一起来到屋中。和尚一看,正中间挂着一幅半身美人图,上面有人题了四句诗,写的是:‘百般体态百般娇,不画全身画半腰。可恨丹青无妙笔,动人情处未曾描。’下面写着‘惜花主人题’。
屋子里非常干净,都是花梨紫檀楠木雕刻的桌椅。众人坐下,有老婆子倒过茶来,老板说:‘众位头儿,今天怎么这么有空?’柴头说:‘没事,到这里来坐坐。’老板说:‘众位头儿说哪里话,请都请不到的。这位大师父,你是一位出家人,怎么也到我们这里来?’和尚说:‘出家按一口锅,也跟在家差不多。’老板问:‘大师父在哪个庙里?’和尚说:‘我在取马菜胡同黄连寺,我叫苦合。’柴头等人嘻嘻地笑。
正说着话,外面门房喊:‘二位大爷来了。’老板答应一声,往外跑,说:‘二位大爷来了,到西院里坐吧。’
众班头往外一看,只见前面走进来的人,头戴粉绫缎六瓣壮士巾,上面按着六颗明镜,迎门一朵素绒球,秃秃乱晃。身穿粉绫缎色箭袖袍,周身绣着三蓝牡丹花,走金线,掐金边。腰系五彩丝鸾带,里面穿着单衬袄,脚穿薄底靴子,外面罩着一件扬粉绫缎英雄大氅,周身绣着团花。面如白纸,两道剑眉,一双三角眼,裂腮额吊脚口。
后面跟着一个人,穿着蓝翠褂,壮士打扮,面如淡金,粗眉圆眼。二人衣服鲜明。就听这二人说:‘刚才我在酒馆叫人来接,怎么会竟然不去。’老板说:‘二位大爷别生气,刚才轿子来接,正赶上没在家,船上有一位金公子叫了去。要是在家,怎么可能不去呢?二位大爷也不是外人,多包涵吧。’
这两个人正要往后院走,和尚说:‘四位班头,别让这两个贼人走。’四位班头立刻从上房出来,各拿铁尺。
柴元禄一声喊嚷:‘朋友你的事犯了!’贾虎和魏英这两个贼人一听,大吃一惊,想要离开。和尚在正房门口用手一指,把两个贼人定住了。四个班头拿着铁链,把两个贼人锁起来,吓得戏院老板战战兢兢地问:‘众位头儿,发生了什么事?’柴元禄说:‘你们少管闲事,我们也不会连累你们。’老板说:‘四位头儿,请多加小心,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位贾爷和魏爷是做什么的。’柴头说:‘你们不用害怕,我们会带着他们走的。’和尚说:‘走吧。’于是拉着两个贼人一起赶往钱塘关衙门。柴头先进去向老爷汇报,这位知县姓杨名文禄。柴头说:‘回禀老爷,现在有灵隐寺的济公帮着我们抓住了两个贼人,请老爷升堂审问。’知县一听,赶紧吩咐请济公,准备升堂审案。当时传令壮皂快三班大声喊堂威,知县杨大老爷升了堂。和尚上了公堂,知县举手抱拳,说:‘久仰圣僧大名,今天有幸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和尚说:‘老爷办公,我们稍后再谈。’
知县让人给和尚搬了一个座位,和尚在旁边坐下,然后吩咐将贼人带上来。柴元禄和杜振英把贼人带到公堂前跪下,知县问:‘你们两个人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贾虎和魏英各自报出了自己的姓名。知县说:‘你们两个人趁此机会实说,在我这里的地盘上做了多少案子?昨天在京营殿帅府偷盗,一共是几个人?从实招来,以免受皮肉之苦。’贾虎说:‘回禀老爷,我们两个原本是西川人,来到京都游玩,并没有做过违法的事情,也不知道今天老爷的差役为什么会把我们抓来,求老爷开恩。’知县一听,非常生气地说:‘大概抄手问事,你们万不肯招供。来到本县公堂还敢不招,来人,把他们拉下去给我打!’立刻把两个贼人拉下去,每人打了四十大板,打得鲜血直流。打完之后,知县一拍惊堂木,说:‘你们两个招不招?如果不招,本县我活活把你们打死!’两个贼人还想忍刑不招,每人又打了四十。贼人觉得不招不行,这才从头到尾,说了实话。不知道他们会说出什么话来,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八回-注解
勾栏院:勾栏院,古代指供艺人表演的场所,也指妓院。
太守衙:太守衙是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衙门则是其办公的地方。
贼寇:贼寇指的是古代的盗贼、强盗,指那些抢劫财物、侵犯他人权益的犯罪分子。
刑部:刑部是古代中国的司法部门,负责处理刑法、刑罚等事务。
圣僧:圣僧是对和尚的一种尊称,含有尊敬之意。
班头:班头,古代官职名称,指负责一定区域治安的官员或差役。
和尚:和尚,文中的人物,可能是济公,即济公和尚,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和神通广大著称。
御勾栏院:御勾栏院是专门供官宦人家的女子在此表演的勾栏院,由官府直接管理。
妓女:妓女是指古代从事卖笑、卖艺、卖身等职业的女性。
娼:娼是指从事卖淫的女性。
和尚慈悲:慈悲是佛教中的概念,指对众生怀有慈爱和怜悯之心。
衣裳:衣裳是古代对衣服的统称。
胡同:胡同是古代中国城市中的小巷,多用于描述城市布局。
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常用于装饰门框或墙壁。
影壁:影壁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墙壁,常用于遮挡视线或作为庭院的分割。
棋盘心:棋盘心是指棋盘中心的点,这里指画在影壁上的棋盘图案。
美人图:美人图是指描绘美女的图画。
品花主人:品花主人是指那些欣赏花卉、品鉴花艺的人。
花梨紫檀楠木:花梨、紫檀、楠木都是古代名贵的木材,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
金公子:金公子是指富有的公子哥儿。
碧桃:碧桃是指名叫碧桃的妓女。
藏珍寺:藏珍寺是古代的一个寺庙名称。
京营殿帅府:京营殿帅府是指古代京城中的军事机构。
凤冠霞佩:凤冠霞佩是古代皇后的冠冕和配饰,这里指珍贵的饰品。
珍珠细软:珍珠细软是指珍珠和细软的物品,这里指贵重的财物。
寻花买柳:寻花买柳是指古代文人墨客游历妓院的行为。
白脸狼贾虎:白脸狼贾虎是故事中的盗贼,因面貌特征而得名。
红毛吼魏英:红毛吼魏英是故事中的盗贼,因面貌特征而得名。
钱塘关天竺街万隆店:钱塘关天竺街万隆店是故事中盗贼们暂住的地方。
铁尺:铁尺是古代官差、捕快等执法者携带的一种执法工具,用于拷打犯人。
柴元禄:柴元禄,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字,具体身份和背景未提及。
贾虎:贾虎,文中的人物名字,与魏英一同被捉拿的贼人。
魏英:魏英,文中的人物名字,与贾虎一同被捉拿的贼人。
铁链:铁链,由多节铁环相连而成的链条,此处指用来锁住犯人的刑具。
战战兢兢: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升堂:升堂,指官员开庭审理案件。
公堂:公堂,古代官员审理案件的地方。
知县:知县,古代地方行政官员,负责一县的行政和司法事务。
杨文禄:杨文禄,可能是知县的名字。
灵隐寺: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佛教寺院。
济公:济公,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慈悲为怀、机智幽默著称。
皂快三班:皂快三班,古代官署中的差役。
堂威:堂威,指公堂上的威严气氛。
惊堂木:惊堂木,古代官员在公堂上用来敲击以示威严的木槌。
皮肉受苦:皮肉受苦,指身体受到痛苦。
抄手问事:抄手问事,指不认真负责地处理事务。
活活打死:活活打死,指不给予任何生还机会地打死。
下回分解:下回分解,古代小说中常用的结尾语,表示故事将继续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八回-评注
柴元禄一声喊嚷:‘朋友你的事犯了!’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题和紧张氛围,柴元禄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其果断和直率的性格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
‘贾虎魏英两个贼人一听,大吃一惊,打算要走。’这里通过贾虎和魏英的反应,展现了他们的惊慌失措,同时也揭示了他们贼人的身份。
‘和尚在上房门首用手一指,把两个贼人定住。’这一情节巧妙地利用了和尚的神力,为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同时也突显了和尚在故事中的特殊地位。
‘四位班头抖铁链,把两个贼人锁上,吓的勾栏院老板战战兢兢,说:“众位头儿什么事?”’这段描述了班头的威严和勾栏院老板的恐惧,进一步渲染了故事中的紧张气氛。
‘柴元禄说:“你们少管闲事,我们也不能连累你们。”’柴元禄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和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同时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知县姓杨名文禄。’这句话简单介绍了知县的姓名,为后续剧情中知县的角色定位提供了背景信息。
‘和尚上了公堂,知县举手抱拳,说:“久仰圣僧大名,今幸得会,真乃三生有幸。”’知县的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和尚的尊敬,也暗示了和尚在官场中的影响力。
‘知县叫人给和尚搬了一个座,在旁边落座,这才吩咐将贼人带上来。’知县的行为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和尚的尊重,同时也为和尚在公堂上的角色定位提供了依据。
‘柴头说:“回禀老爷,现在有灵隐寺济公帮着拿住了两个贼人,请老爷升堂讯供。”’柴头的这句话既是对知县的汇报,也是对和尚能力的肯定,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线索。
‘知县一听,赶紧吩咐有请济公,传伺候升堂。’知县的反应迅速,体现了他的果断和权威。
‘知县说:“你两个人姓什么?叫什么?”’知县的态度严肃,体现了他的公事公办原则。
‘贾虎说:“回禀老爷,我二人原是西川人,来到京都闲游,并未做过犯法之事,也不知今天老爷的公差,因为什么将我二人锁来,求老爷格外开恩。”’贾虎的辩解试图为自己洗脱罪名,同时也揭示了故事中的矛盾冲突。
‘知县一听,勃然大怒说:“大概抄手问事,万不肯应。来到本县公堂还敢不招,来,拉下去给我打!”’知县的态度坚决,体现了他的公正和执法力度。
‘立刻把两个贼人拉下去,每人打了四十大板,打的鲜血直流。’这一情节通过暴力的方式展现了知县对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
‘打完了,知县一拍惊堂木,说:“你两个人招不招?如不招,本县我活活把你打死!”’知县的话语充满了威胁,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权威。
‘两个贼人还打算忍刑不招,每人又打了四十。’这一情节展现了知县对贼人的严惩,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犯罪的惩罚方式。
‘贼人料想不招不行,这才从头至尾,说了真情实话。’这一情节表明了知县对贼人的严惩最终起到了作用,贼人不得不招供。
‘不知说出何等言词,且看下回分解。’这句话为故事的发展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关注后续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