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原文

辨曲直忠良施恻隐 派镖丁私访被害情

话说镇江府的班头将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四个人锁上,这四个人也不敢拒捕,只可跟着,一同来到镇江府衙门。

先把四个人押在班房,原办进去一回话,知府立刻升堂,壮皂快三班喝喊堂威,知府吩咐:“将贼人带上来。”官人押着四个人在里走,说:“金沙岭店中明火执仗,抢夺财物,杀死家丁,抢去卸任官长的侍妾,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四个人告进。”

这四个人一听这话,吓得颜色更变,四个人在堂下一跪,知府一拍惊堂木说:“你四个人姓什么?叫什么?”秦元亮等各自回话报名。

知府说:“秦元亮,你等在金沙岭店中抢去罗大老爷的侍妾,杀死家丁,抢去金银财物,同伙办事一共有几个人?快说实话!免得本府三推六问,那时你等皮肉受苦,也得招认。”

秦元亮四人跪上半步,向上叩头说:“老爷在上,小人等原系安善良民,守分度日,素日以保镖为业。老爷说金沙岭明火执仗杀人,这些事小人等一概不知。我等从来并未作过犯法之事,求老爷笔下超生,小人等实在冤屈。”

知府一听说:“你们这些人,必是久惯做贼,在本府公堂之上,尚敢狡展。大概抄手问事,万不肯应,来,给我拉下去打!”

秦元亮说:“老爷暂息雷霆之怒,小人等有下情告禀。说小人等明火执仗,何为凭据?老爷要用严刑苦拷,叫我等认谋反大逆,我等受刑不过,也得招认。求老爷明镜高悬。”

知府说:“你等在店中抢劫,罗老爷报告,说你等自道的姓名,此时你等还敢狡展?”

陈亮说:“老爷明鉴。小人等要真在金沙岭做案,我等焉能还自道名姓?老爷想情,这必是贼人跟我等有仇,冒充我等的姓名。小人在镇江府住居多年,老爷不信,问台下官人,我等要要在本地有案,老爷台下官人早就把我们办了。”

知府一想这件事,莫若先行文书报与罗相,听罗相的回文,再作道理。想罢,这才吩咐:“把四个人先钉镣入狱。”一面赏了苗配二百银子发放,即派师爷办了一套文书,咨送到京,说明现在办着了四个人,尚未取供,请示相爷的回谕。

罗相一想管他是与不是,叫知府派人押进京来,就地正法,可以振作振作,以后省得再有贼人欺负我儿子。想罢立刻给知府一套文书,叫镇江府将四个贼人押到京来,交刑部按律治罪。

知府接着文书,立刻派人传两个解差,十个快手,打造四辆木笼囚车,将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解到京来,有一套咨文,一并交到刑部。

方才来到临安城,正遇见济公,济公旁边一闪,看了半天,和尚这才过去。

雷鸣、陈亮一看见济公,陈亮说:“师父,你老人家得想法于救我们。”和尚说:“你等遭这样大祸,我和尚暂时也没工夫。你等几个人不用害怕,到了刑部再说,吉人自有天相。”和尚说罢,竟自去了。

众解差押解四个人来到刑部,把文书差事交到。

值日班把差事留下,将文书递上去,刑部正堂陆大人一看,立刻升堂,官人把雷鸣、陈亮带上去,陆大人一问,这四个人仍然实话实说。

陆大人一看,这文书与四个人的口供不符。这位陆大人本是一位清官,自为官以来,两袖清风,爱民如子。

一问雷鸣、陈亮四个人,在金沙岭抢罗老爷的侍妾财物,杀死家丁,同伙办事共有几个人,陈亮说:“回禀大人,小人等在镇江府住居有年,原系安分守己,并未做犯法之事。金沙岭的事,小人等一概不知,求大人这辈为官,辈辈为官。大人想情,我等要去抢劫,焉能自道名姓,留下祸根?这必是贼人跟我等有仇,他等做案陷害我等。求大人笔下超生。”

陆大人一想,这其中定有缘故。立刻吩咐先把四个人入了狱,随后坐轿去拜罗丞相请见。

罗声远把陆大人请进来,坐下一谈话,陆大人说:“现在镇江府解了四个贼来,我一讯供,看这几个人大概不实。少大人当初在金沙岭被抢的那一天,可曾记得贼人的模样?”

罗声远说:“我也记不甚清。有一个穿青皂褂黑脸的,有一个穿白带素白脸的,有一个黄脸的,余者我就渺茫了。”

陆大人一听说:“这就不对了,这四个人没有黑脸的。秦元亮是红脸,马兆熊是青脸,雷鸣是蓝脸红胡子,陈亮是白脸,大概这四个必屈在。”

罗声远说:“谁管他屈不屈在,他等情屈命不屈。大人把他们正了法,振作振作,以惊贼人之胆。要不然大员子弟在外省做官,有钱就不用回来了。”

陆大人一听,话有点不通情理,也不肯深往下说,自己告辞,回来坐在书房,思想此事。

真要用严刑苦拷,叫这四个招了,就是四条人命,做官者关乎德行阴骘,放是不能无故的放了,官事办不下去。

越思越想,沉吟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主意,立刻吩咐家人去把二位看家护院的请来,家人点头,去不多时,把二位护院的师傅带到书房。

这二位护院的,原本是江北贺兰山的人,在九杰八雄之内很有能为,在陆大人家多年,一位姓华名元志,绰号燕子风飞腿华元志,一位叫乐九州神行武定芳。

两个人来到书房行礼,说:“大人呼唤我二人有什么事?”

华元志说:“大人待我等甚厚,大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二人万死不辞。”

陆大人说:“既然如是,我这里现在收了四般差事,在金沙岭抢去罗公于的侍妾金银,贼人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现在这四个人据我看冤屈,罗相要把这几个人糊里糊涂的杀了,本部院我不能做这亏心事,放又不能,此时也不能再给镇江府行文书,叫他办这案,已然他算把这案的人交来。我这衙门专管刑事,手下人也没有久惯办案之人,我派你二人到镇江府去觅访此案,如能把真盗犯访着,我给你二人办一套公文,不拘州府县可以会合本地面文武官员,帮你等捉拿贼人。如能把贼人办来,头一则救这四个人的命,再说本部堂也有名,也是一件德行事。给你二人一百银子盘费,就烦你二人辛苦一场。”

华元志、武定芳说:“大人既是吩咐,我二人遵命,明天就起身。”

陆大人立刻给办了一角文书,用了关防,次日二位英雄领了一百银子,换上衣服,各带兵器。华元志是穿蓝翠褂壮士打扮,武定芳穿白素缎,二人衣服鲜明。各带夜行衣包,在陆大人跟前告辞。

出了京都,顺大路赶奔镇江府,道路上寻踪探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天已到镇江府地面。

偏巧错过了镇店,天已黑了,上不靠村,下不靠店,二人往前走进了一座山口,见远远的一片松林,似有住户人家,来至切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古庙。

这座庙还不小,二人一想庵观寺院过路的茶园,找不着镇店,可以庙中借宿一宵,讨点斋饭,临走多给香资,亦未为不可。

武定芳说:“大哥,你我就在这庙里借宿罢。”

华元志说:“也好。”

二人这才上前叫门,工夫不大,只见由里面出来一个人有三十多岁,两道粗眉毛,一双圆眼睛,鹦鼻子,尖下巴,两腮无肉,身穿,白布褂裤,白袜青鞋,仿佛像火工道人的样子。

华元志赶紧举手抱拳,说:“辛苦辛苦。”

这人说:“二人找谁?”

华元志说:“我二人原本是远方来的,今天越过了镇店,行到此处,也不知这庙内是和尚是老道,望乞尊驾给回禀一声,我二人要在此借宿一宵,庙中有斋饭,我二人叨扰一顿,明天香资多付。”

这人说:“原来二位是远方来的要借宿,这件事我可不敢自主,我得到里面回禀我家方丈去。”

华元志说:“好。”

这人转身进去,工夫不大,由里面出来说:“二位请罢。”

华元志武定芳二人,这才往里赶奔。

焉想到今天一进这座庙,身入龙潭虎穴中。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译文

辨别是非曲直,忠良施行仁慈,派遣镖丁私下调查被害情况。

话说镇江府的捕头将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四个人锁了起来,这四个人也不敢反抗,只能跟着,一同来到镇江府衙门。先把四个人关押在班房,然后进去汇报,知府立刻升堂,壮皂快三班大声呼喊堂威,知府吩咐:‘把贼人带上来。’官人押着四个人在堂上走,说:‘金沙岭店中有人放火抢劫,抢夺财物,杀死家丁,抢走了卸任官长的侍妾,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四个人前来告发。’

这四个人一听这话,吓得脸色都变了,四个人在堂下跪下,知府一拍惊堂木说:‘你们四个人姓什么?叫什么名字?’秦元亮等人各自回答报名。知府说:‘秦元亮,你们在金沙岭店中抢走了罗大老爷的侍妾,杀死家丁,抢走了金银财物,同伙一共几个人?快说实话!免得本府反复审问,那时你们受苦,也得招认。’秦元亮四人跪了一步,向上磕头说:‘老爷在上,我们原本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以保镖为业。老爷说金沙岭放火抢劫杀人,这些事情我们一概不知。我们从来未曾做过犯法的事情,求老爷笔下留情,我们实在冤枉。’知府一听说:‘你们这些人,一定是久经盗贼生涯,在本府公堂之上,还敢狡辩。大概你们抄手问事,也不愿意回答,来,给我拉下去打!’秦元亮说:‘老爷暂且息怒,我们有一些情况要禀告。说我们放火抢劫,有什么证据?老爷如果要用严刑拷打,让我们承认谋反大逆,我们受刑不过,也得招认。求老爷明察。’知府说:‘你们在店中抢劫,罗老爷报告,说你们自称姓名,此时你们还敢狡辩?’

陈亮说:‘老爷明鉴。我们如果真的在金沙岭作案,怎么会还自称姓名?老爷想想,这一定是贼人跟我们有仇,冒充我们的姓名。我在镇江府住了很多年,老爷不信,可以问下面官人,如果我们要在本地有案,官人早就把我们抓了。’知府一想到这件事,觉得不如先写信给罗相,等罗相的回信再决定如何处理。想完,就吩咐:‘先把四个人先戴上镣铐关进监狱。’一面赏了苗配二百银子发放,立刻派师爷准备了一套文书,咨送到京城,说明现在抓到了四个人,尚未取证,请示相爷的回音。罗相一想到不管是不是,叫知府派人押进京城来,就地正法,可以震慑一下,以后省得再有贼人欺负他的儿子。想完立刻给知府一套文书,叫镇江府将四个贼人押到京城来,交刑部按律治罪。

知府接到文书,立刻派人传唤两个解差,十个快手,打造四辆木笼囚车,将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解到京城来,有一套咨文,一并交给刑部。刚到临安城,正遇见济公,济公旁边一闪,看了半天,和尚这才过去。雷鸣、陈亮一看见济公,陈亮说:‘师父,你老人家得想法救我们。’和尚说:‘你们遭遇这样的大难,我暂时也没有时间。你们几个不用害怕,到了刑部再说,吉人自有天相。’和尚说完,就走了。众解差押着四个人来到刑部,把文书差事交上。值日班把差事留下,将文书递上去,刑部正堂陆大人一看,立刻升堂,官人把雷鸣、陈亮带上去,陆大人一问,这四个人仍然实话实说。

陆大人一看,这文书与四个人的口供不符。这位陆大人本是一位清官,自任官以来,两袖清风,爱民如子。一问雷鸣、陈亮四个人,在金沙岭抢罗老爷的侍妾财物,杀死家丁,同伙办事共有几个人,陈亮说:‘回禀大人,我在镇江府住居多年,原本安分守己,并未做犯法之事。金沙岭的事情,我等一概不知,求大人这辈为官,辈辈为官。大人想情,我们如果去抢劫,怎么会自己报上姓名,留下祸根?这一定是贼人跟我们有仇,他们做案陷害我们。求大人笔下留情。’陆大人一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立刻吩咐先把四个人关进监狱,随后坐轿去拜访罗丞相请见。罗声远把陆大人请进来,坐下谈话,陆大人说:‘现在镇江府解了四个贼人过来,我一审供,看这几个人大概不实。少大人当初在金沙岭被抢的那一天,可曾记得贼人的模样?’罗声远说:‘我也记不太清。有一个穿青皂褂黑脸的,有一个穿白带素白脸的,有一个黄脸的,其余的就模糊了。’陆大人一听说:‘这就不对了,这四个人没有黑脸的。秦元亮是红脸,马兆熊是青脸,雷鸣是蓝脸红胡子,陈亮是白脸,大概这四个人一定是冤枉的。’

罗声远说:‘谁管他冤不冤,他们情屈命不屈。大人把他们正了法,震慑一下,以吓唬贼人。要不然大员子弟在外省做官,有钱就不用回来了。’陆大人一听,话有点不通情理,也不愿意深说,自己告辞,回来坐在书房,思考这件事。真要用严刑拷打,叫这四个招认,就是四条人命,做官者的德行关乎阴德,不能无故放人,官事办不下去。越想越想,沉吟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主意,立刻吩咐家人去把两位看家护院的请来,家人点头,去不多时,把两位护院的师傅带到书房。这二位护院的,原本是江北贺兰山的人,在九杰八雄之内很有能为,在陆大人家多年,一位姓华名元志,绰号燕子风飞腿华元志,一位叫乐九州神行武定芳。两个人来到书房行礼,说:‘大人呼唤我二人有什么事?’陆大人说:‘二位师傅,素日本部院待你们如何?’华元志说:‘大人待我们很好,大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们万死不辞。’

陆大人说:‘既然如此,我现在这里接手了四件差事,在金沙岭抢走了罗公于的侍妾和金银,贼人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我看这四个人很冤枉,罗相要不明不白地把他们杀了,我不能做这种亏心事,放他们又不能,现在也不能再给镇江府发文书,让他们处理这个案子,因为他们已经把涉案的人交上来了。我们衙门专门负责刑事案件,手下也没有长期办案的人,我派你们两个人去镇江府调查这个案子,如果你们能找到真正的盗贼,我会给你们准备一套公文,不管是在州府县,都可以联合当地的文武官员,帮助你们捉拿盗贼。如果能把盗贼抓来,首先可以救这四个人的命,再说,这也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事。给你们一百两银子作为盘缠,就麻烦你们辛苦一趟了。’华元志、武定芳回答说:‘大人既然吩咐了,我们两个人遵命,明天就出发。’

陆大人立刻给他们准备了一块文书,盖上了官印,第二天,两位英雄领了一百两银子,换上了衣服,各自带着兵器。华元志打扮成蓝翠褂的壮士,武定芳穿着白素缎的衣服,两个人的衣服都很鲜明。他们各自带着夜行衣包,在陆大人面前告辞。出了京都,沿着大路赶往镇江府,在路上寻找线索,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早上出发,晚上住宿,这天已经到达了镇江府的地界。恰好错过了镇店,天已经黑了,既不靠近村庄,也不靠近旅店,两个人往前走,进入了一个山口,远远地看到一片松林,似乎有住户人家,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古庙。这座庙还不小,两个人心想,既然找不到镇店,可以在这庙里借宿一晚,要点斋饭,离开时多给点香资,也未尝不可。武定芳说:‘大哥,我们就在这庙里借宿吧。’华元志说:‘好。’两个人这才上前敲门,没过多久,只见从里面出来一个人,三十多岁,两道粗眉毛,一双圆眼睛,鹰鼻子,尖下巴,两腮无肉,身穿白布褂裤,白袜青鞋,看起来像是个火工道人。华元志赶紧举手抱拳,说:‘辛苦了。’那人说:‘两位找谁?’

华元志说:‘我们两个人是从远方来的,今天错过了镇店,走到这里,也不知道庙里是和尚还是道士,希望您能告诉里面的人,我们想在这里借宿一晚,庙里有斋饭,我们想打扰一顿,明天会多给香资的。’那人说:‘原来两位是远方来的要借宿,这件事我无法自己作主,我需要进去告诉我们的方丈。’华元志说:‘好。’那个人转身进去,没过多久,从里面出来,说:‘二位请进。’华元志和武定芳这才往里走。没想到今天一进这座庙,就进入了龙潭虎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注解

班头: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员,负责日常的治安管理和案件处理。

锁上:被拘捕,被扣押。

班房:古代官府中关押犯人的地方。

升堂:官员上堂审理案件。

皂快三班:古代官府中的差役,负责维持秩序。

明火执仗:公开抢劫,明目张胆地使用武器。

家丁:古代贵族或富裕家庭中的仆人。

卸任官长:卸任的官员。

侍妾:古代官员或贵族的妾室。

三推六问:古代审案时的一种程序,反复审问以查明真相。

皮肉受苦:遭受身体上的痛苦,指遭受刑罚。

狡展:狡辩,抵赖。

抄手问事:不直接询问,而是通过他人了解情况。

严刑苦拷:使用严厉的刑罚进行审问。

谋反大逆:图谋反叛或犯有重大叛逆罪。

明镜高悬:比喻官员公正无私,明察秋毫。

文书:官方文件,用于传达命令或报告情况。

咨文: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或请求指示的文书。

相爷: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振作振作:振奋精神,提高警惕。

木笼囚车:古代用来囚禁犯人的车辆。

刑部:古代官署名,负责司法和刑罚事务。

值日班:轮流值班的人员。

清官:指为官清廉,不贪污受贿的官员。

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不贪污。

阴骘:指人的道德品行。

看家护院:负责守护家园和院落的人。

九杰八雄: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贺兰山: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

燕子风飞腿华元志:古代传说中的武艺高强的护院。

乐九州神行武定芳:古代传说中的武艺高强的护院。

金沙岭:金沙岭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在文中没有给出具体信息,可能是一个地名,代表着故事发生的一个地点。

罗公于:罗公于可能是指一个人物的名字,公于可能是他的字或号。

侍妾金银:侍妾是指男性主人的妾室,金银则是指财富,这里可能是指罗公于的妾室和财富。

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这四个人物可能是被指控为犯罪者的名字。

冤屈:冤屈指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或指责,这里指这四个人可能被错误地指控为罪犯。

罗相:罗相可能是指一个官职,相是古代官职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官员。

本部院:本部院是指陆大人的官职,部院是古代官署的名称。

镇江府:镇江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文中指派遣华元志和武定芳前往的地方。

公文:公文是古代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或报告情况。

关防:关防是古代官方印章的别称,用于证明文件的合法性。

夜行衣包:夜行衣包是古代用于夜间行动的装备,包含衣物和必需品。

香资:香资是指给寺庙或道观的捐赠,通常用于供佛或道教的仪式。

方丈:方丈是佛教寺庙中主持僧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寺庙的最高负责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评注

陆大人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他首先以‘既然如是’作为开头,表明他对当前情况的认可,接着提到自己收了四般差事,这里的‘四般差事’指的是四项任务,表明他对此事的态度是认真对待的。

‘金沙岭抢去罗公于的侍妾金银’这句话中,‘金沙岭’暗示了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而‘罗公于的侍妾金银’则揭示了案件的核心内容,即劫财和劫色,这是古代社会常见的犯罪行为。

陆大人对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四人的评价‘据我看冤屈’表明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公正的判断力,他不愿意看到无辜之人受到冤屈,这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职业道德。

‘放又不能,此时也不能再给镇江府行文书’这句话反映了陆大人面临的困境,他既不能放走罪犯,又不能直接派遣手下处理案件,这凸显了他的无奈和为难。

陆大人派遣华元志和武定芳前往镇江府,既是对他们能力的信任,也是对他们忠诚的考验。‘如能把真盗犯访着’这一条件,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调查能力。

‘给你二人一百银子盘费,就烦你二人辛苦一场’这句话中,陆大人不仅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表达了对他人的期望和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华元志和武定芳的出发,展现了他们忠诚于职守、勇于担当的形象。‘各带兵器’表明他们做好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这天已到镇江府地面’这句话,暗示了他们一路上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偏巧错过了镇店,天已黑了’这句话,描绘了他们在外流浪的情景,也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

‘身入龙潭虎穴中’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进入古庙后的危险境地,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增添了悬念。

整个段落通过陆大人的话语、华元志和武定芳的行动,以及古庙的神秘氛围,构建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戏剧性的故事框架,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五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05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