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一回-原文
话说济公禅师听悟禅烧了圣教堂,这罗汉爷有未到先知,就说:“悟禅,你给我惹出一场魔火之灾,这也是天数当然。悟禅,你快走罢,你要再不听我的话,你不算是我徒弟。”悟禅听这话无法,不敢违背师父,这才告辞,回九松山松泉寺,竟自去了。
知府顾国章这才传伺候升堂,壮快皂三班吓喊堂咸,顾国章升了官座坐堂,吩咐将邵华风带上堂来,即刻将邵华风带上公堂。
此时邵华风自己心中难受,后悔晚矣。
知府把惊堂木一拍,说:“邵华风,你在我本地面招聚贼众,使人采花,陷害黎民,拒捕官兵,率众劫牢反狱,所作所为,还不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邵华风事到如今,自己一想,不招也是不行,莫若从实招认,省受严刑。
这才说:“大人不必动怒,我有招,只求大人开恩,我只求速死。”知府叫招房先生给邵华风写了亲供,当堂画押。
顾国章吩咐将邵华风钉镣入狱,这才退堂,在书房陪着济公吃酒。
次日一早给上行文司,晚间上宪札饬下来,将邵华风就地凌迟处死。
知府说:“圣憎暂且别走,明天在西门外斩邵华风,求圣僧给护决,恐贼人有余党抢劫法场。”和尚说:“就是罢。”
次日知府调本地面城守营官兵二百名,护押差事,请济公一同押解邵华风。
赶奔西门外法场,来到西门以外,在北面搭着监斩棚,摆着公案桌,知府同济公在棚里一坐,瞧热闹人拥挤不动。
刚要剐邵华风,只要正南上来了两个人,和尚一看说:“了不得了,我的仇人来了!”知府大吃一惊,只说有人来劫法场呢。
抬头一看,见来者两个人,头里走的这人,头戴绿绞缎四楞巾,身穿绿绫缎遥氅,周身绣团花朵朵,足下白袜云履鞋,面如三秋占月,发如三冬雪,须赛九秋霜,海下一部银髯。
后面跟定一人,穿蓝长褂,也是这样的服色。
来者非是别人,头里是天河钓叟杨明远,后面是桂林樵大王九峰。
书中交代:那大小悟禅把圣教堂放着火,他也跑了,沈妙亮也跑了。
八魔下山并没见着紫霞真人、灵空长老,卧云居士灵霄袖占一卦,说:“了不得了,众位弟兄赶紧回。”众人到了山上一看烈焰腾空。
灵霄赶紧用宝剑望空一指,立刻一阵暴雨,把火浇灭了,灵霄说:“好一个济颠僧,竟敢使恶徒烧毁我这圣教堂,我必要报仇雪恨。”
当时拘六丁六甲,照就把圣教堂照样修好,今天灵霄下山找济颠和尚,天河钓叟杨明远、桂林樵夫王九峰说:“掌教大哥,不用你亲身前去。有事弟子服其劳,割鸡焉用牛刀,待我二人前去。”
天河钓叟、桂林樵夫,这才由万花山驾云下了山,方来到常州府,正赶上济公在法场护决。
济公一见,连忙上前说:“二位来了。”杨明远一看,说:“好颠僧,我来找你!”和尚说:“二位有什么事?把邵华风杀了,你我到知府衙门去说。”
杨明远说:“也可。”这才立时先把邵华风剐完了。
济公同杨明远二人连知府等,一同回归常州府衙门,把杨明远让进花厅,济公叫知府派手下人先给摆一桌酒席,济公同杨明远、王九峰落座吃酒,酒过三巡,和尚说:“二位来找我,打算怎么样呢?”
王九峰说:“只因我徒弟被你烧死,你又使你徒弟烧我们的圣教堂,我来找你报仇。咱们也不用这里说,你跟我二人上万花山去,有什么活再说。你要不跟我们去,可别说我等把你拿了走。”
和尚说:“你二位先不用忙,我和尚今天也不用跟你们上万花山。我现在还有点事,等我把手里的事办完了,咱们本月十五在金山寺见罢。”
杨明远一听说:“就是,谅你也跑不了,既然如是,十五在金山寺见,我二人这就告辞。”
济公把二人送出衙门,二人驾起祥云,竟自去了。
和尚回到衙门,知府顾国章说:“圣僧定规十五金山寺现怎么样?”
和尚叹了一声,说:“你也不用问,非你可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和尚还要回灵隐寺见见老方丈,请请安,你我再会罢。”
知府说:“圣僧要走,我这里谢谢,给圣僧带点盘费。”
和尚说:“我不要盘费。”说着话,和尚立刻告辞,知府送出衙门,拱手作别。
和尚刚走后,外面有夜行鬼小昆仑郭顺,来到常州府找济颠。
书中交代:郭顺由天台山上清宫下山,朝金山、钟山、焦山,路过常州府,找铺户化斋,听本地有人纷纷传言,在西门外出斩邵华风,济公监斩。
要不是灵隐寺济公禅师,谁能拿得了邵华风。
昆仑一听,济公现在常州府。
我何不去望看望看济公。
想罢,郭顺这才来到常州府门首,一声“无量佛”,说:“烦劳众位班头,到里面回禀一声,山人我姓郭名顺,我乃天台山上清宫的,前来拜访济公。”
当差人等一听,说:“道爷,你来晚了,济公今天刚走,已回了灵隐寺。”
郭顺说:“这就是了,我就告辞。”
这才自己够奔镇江府金山寺。
这天来到金山寺,山下一看,见庙前山下一道买卖街,热闹非常,江内来往渔船不少,烧香进山人等男男女女,拥挤不动。
小昆仑郭顺方来到庙门以外,只听庙内人声鼎沸,一阵喧哗。
郭顺一听一愣。
书中交代:怎么一段事呢?
金山寺这座庙,原本是一座大丛林,庙内有三百站堂僧,老方丈叫元彻长老,跟灵隐寺远瞎堂元空长老是师兄弟。
庙里香火甚旺,常有贵官长者夫人小姐来烧香。
那一天,忽然来了一位和尚,身高一丈,膀阔三停,面如刀铁,粗眉环眼,长的凶恶无比,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迈步往庙里就走。
门头僧赶紧拦阻,说:“和尚,你是哪里的?”
这黑脸和尚说:“好孽障,你敢拦我!只因你们这庙中僧人不守清规,无故生货利之心,洒家特意前来管教你等。
我乃万年永寿是也,你们这些东西该打。”用手一指说:“给我打。”
门头僧吓的拨头就往里跑,立刻身不由己,两个人自己每人打了自己十个嘴巴,跑进去了。
这和尚一直赶奔大殿,用手一指,大殿门就开了,这僧人进去就在佛爷头里供桌上一坐。
门头僧先回禀监寺道:“现在外面来了一个和尚,黑脸膛,往庙里走,我们一拦,他说他是万年永寿是也,说咱们庙里众僧不法该打,用手一指,我们不由得自己就打了自己十个嘴巴,他到大殿供桌上坐着了。”
监寺僧人一听,来到外面一看,果然在大殿供桌上,坐着一个和尚,黑脸膛,一双金睛突暴。
监寺的说:“好大胆的僧人!竟敢无故来搅闹佛门善地,你是何人?”
那黑脸和尚说:“我乃万年永寿是也。皆因你等无故生货利之心,陷害我的子子孙孙,我等来报仇。
你这恶僧该打。”立刻用手一指,说:“给你打。”
监寺的不由得自己伸手打自己的嘴巴,吓得监寺的拨头往后就跑,回禀老方丈元彻长老。
元彻长老一听,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好孽障大胆,待我去看看。”
老方丈来到前面一看,说:“你这僧人为何无故前来搅闹佛门善地?”
这黑脸和尚说:“你这和尚生货利之心,不守清规,不安本分,糟蹋生灵,我特意前来将你逐出庙去。
用手一指说:“打。”
老方丈不由己,自己打了自己二十个嘴巴。
老方丈躁的面红耳赤,归到后面,也不知道这黑脸膛和尚,是怎么一段情节,天天要打老方丈三遍,今天已然第七天,正要再打老方丈,小昆仑郭顺一看,说:“无量佛。
上面僧人你为何施展法术打他?你也是和尚,彼此僧赞僧,佛法兴,道中道,玄中玄,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归真是一家,你打他你也不好看。
依我说,看在山人的面上,饶了他罢,不必跟他做对。”
黑脸和尚说:“你是哪来的老道?胆敢多管闲事,你要多嘴,我照样打你。”
郭顺一听,气往上撞,当时要跟和尚翻脸。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一回-译文
沈妙亮用智慧救了悟禅,常州府准备处决妖道。
济公禅师听说悟禅烧了圣教堂,这位罗汉先知先觉,就说:‘悟禅,你给我惹来了一场魔火之灾,这也是天意。悟禅,你快离开吧,你要再不听我的话,就不算是我徒弟。’悟禅听这话没办法,不敢违背师父,这才告辞,回到九松山松泉寺,就离开了。
知府顾国章这才传令升堂,皂隶们大声喊堂,顾国章升上官座坐堂,吩咐将邵华风带上堂来,立刻将他带上公堂。此时邵华风自己心中难受,后悔不已。
知府顾国章拍了一下惊堂木,说:‘邵华风,你在我本地面招聚贼众,使人采花,陷害百姓,拒捕官兵,率众劫牢反狱,所作所为,还不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邵华风事到如今,自己一想,不招也是不行,不如从实招认,省得受严刑。
这才说:‘大人不必动怒,我有招供,只求大人开恩,我只求速死。’知府叫招房先生给邵华风写了亲供,当堂画押。
顾国章吩咐将邵华风钉上镣铐入狱,这才退堂,在书房陪着济公喝酒。
次日一早给上行文司,晚间上宪札饬下来,将邵华风就地凌迟处死。知府说:‘圣僧暂且别走,明天在西门外斩邵华风,求圣僧给护决,恐贼人有余党抢劫法场。’和尚说:‘就这样吧。’
次日知府调本地面城守营官兵二百名,护押差事,请济公一同押解邵华风。赶到西门外法场,来到西门以外,在北面搭着监斩棚,摆着公案桌,知府和济公在棚里坐下,看热闹的人拥挤不动。
刚要处决邵华风,突然正南上来了两个人,和尚一看说:‘了不得了,我的仇人来了!’知府大吃一惊,以为有人来劫法场。抬头一看,见来者两个人,前面走的是个头戴绿缎四楞巾,身穿绿绫缎遥氅,周身绣团花朵朵,足下白袜云履鞋,面如三秋占月,发如三冬雪,须赛九秋霜,海下一部银髯的人。
后面跟着一个穿蓝长褂的人,也是这样的服色。来者不是别人,前面是天河钓叟杨明远,后面是桂林樵大王九峰。
书中交代:那大小悟禅把圣教堂放着火,他也跑了,沈妙亮也跑了。八魔下山并没见着紫霞真人、灵空长老,卧云居士灵霄袖占一卦,说:‘了不得了,众位弟兄赶紧回。’众人到了山上一看烈焰腾空。
灵霄赶紧用宝剑望空一指,立刻一阵暴雨,把火浇灭了,灵霄说:‘好一个济颠僧,竟敢使恶徒烧毁我这圣教堂,我必要报仇雪恨。’当时拘六丁六甲,照就把圣教堂照样修好,今天灵霄下山找济颠和尚,天河钓叟杨明远、桂林樵夫王九峰说:‘掌教大哥,不用你亲身前去。有事弟子服其劳,割鸡焉用牛刀,待我二人前去。’灵霄说:‘你二人要去也好。’
天河钓叟、桂林樵夫,这才由万花山驾云下了山,方来到常州府,正赶上济公在法场护决。济公一见,连忙上前说:‘二位来了。’杨明远一看,说:‘好颠僧,我来找你!’和尚说:‘二位有什么事?把邵华风杀了,你我到知府衙门去说。’杨明远说:‘也可。’这才立时先把邵华风剐完了。
济公和杨明远二人连同知府等人,一同回到常州府衙门,把杨明远让进花厅,济公叫知府派手下人先摆一桌酒席,济公和杨明远、王九峰落座喝酒,酒过三巡,和尚说:‘二位来找我,打算怎么样呢?’王九峰说:‘只因我徒弟被你烧死,你又使你徒弟烧我们的圣教堂,我来找你报仇。咱们也不用在这里说,你跟我二人上万花山去,有什么活再说。你要不跟我们去,可别说我等把你拿了走。’
和尚说:‘你二位先不用忙,我和尚今天也不用跟你们上万花山。我现在还有点事,等我把手里的事办完了,咱们本月十五在金山寺见罢。’杨明远一听说:‘就是,谅你也跑不了,既然如是,十五在金山寺见,我二人这就告辞。’济公把二人送出衙门,二人驾起祥云,竟自去了。
和尚回到衙门,知府顾国章说:‘圣僧定规十五金山寺现怎么样?’和尚叹了一声,说:‘你也不用问,非你可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和尚还要回灵隐寺见见老方丈,请请安,你我再会罢。’知府说:‘圣僧要走,我这里谢谢,给圣僧带点盘费。’和尚说:‘我不要盘费。’说着话,和尚立刻告辞,知府送出衙门,拱手作别。
和尚刚走后,外面有夜行鬼小昆仑郭顺,来到常州府找济颠。
书中交代:郭顺由天台山上清宫下山,朝金山、钟山、焦山,路过常州府,找铺户化斋,听本地有人纷纷传言,在西门外出斩邵华风,济公监斩。
要不是灵隐寺济公禅师,谁能拿得了邵华风。昆仑一听,济公现在常州府。
我何不去望望济公。想罢,郭顺这才来到常州府门前,一声‘无量佛’,说:‘烦劳众位班头,到里面回禀一声,山人我姓郭名顺,我乃天台山上清宫的,前来拜访济公。’当差人等一听,说:‘道爷,你来晚了,济公今天刚走,已回了灵隐寺。’郭顺说:‘这就是了,我就告辞。’这才自己赶奔镇江府金山寺。
这天来到金山寺,山下一看,见庙前山下一道买卖街,热闹非常,江内来往渔船不少,烧香进山人等男男女女,拥挤不动。
小昆仑郭顺刚来到庙门以外,只听庙内人声鼎沸,一阵喧哗。郭顺一听一愣。
书中写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金山寺原本是一座大丛林,庙里有三百个和尚,老方丈名叫元彻长老,和灵隐寺的远瞎堂元空长老是师兄弟。庙里的香火很旺,经常有贵族、长者、夫人、小姐来烧香。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身高一丈,肩膀宽阔,脸色像刀削一般,粗眉大眼,长得非常凶恶,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大步走进庙里。门头僧赶紧拦住他,问:“和尚,你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黑脸和尚说:“好孽障,你敢拦我!只因你们庙里的和尚不守清规,无故产生贪财之心,我特意来教训你们。我是万年永寿,你们这些家伙该被打。”他一指,门头僧吓得转身就往里跑,立刻不由自主地每人打了自己十个嘴巴,跑了进去。这个和尚一直跑到大殿,一指,大殿的门就开了,和尚进去就在佛像前的供桌上坐下。门头僧先去报告监寺,说:“现在外面来了一个黑脸和尚,往庙里走,我们一拦,他说他是万年永寿,说我们庙里的和尚不守法度该打,一指,我们不由自主地每人打了自己十个嘴巴,他到大殿的供桌上坐下了。”监寺一听,出去一看,果然在大殿的供桌上,坐着一个黑脸和尚,一双金睛凸出。监寺说:“好大胆的和尚!竟敢无故来扰乱佛门清净之地,你是谁?”那个黑脸和尚说:“我是万年永寿。因为你们无故产生贪财之心,陷害我的子孙,我们来报仇。你这个恶僧该被打。”他立刻一指,说:“给你打。”监寺不由自主地伸手打自己的嘴巴,吓得转身就跑,去报告老方丈元彻长老。元彻长老一听,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好孽障,如此大胆,待我去看看。”老方丈来到前面一看,说:“你这和尚为何无故来扰乱佛门清净之地?”这个黑脸和尚说:“你这个和尚贪财不守法度,不安分,糟蹋生灵,我特意来赶你出庙。”他一指,老方丈不由自主地自己打了自己二十个嘴巴。老方丈气得面红耳赤,回到后面,不知道这个黑脸和尚是怎么回事,天天要打老方丈三遍,今天已经是第七天,正要再打老方丈,小昆仑郭顺一看,说:“无量佛。上面的和尚,你为何施展法术打他?你也是和尚,彼此都是僧人,佛法兴盛,道中之道,玄中之意,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归真,都是一家。你打他,你自己也不光彩。依我说,看在我的面子上,就饶了他吧,不必和他作对。”黑脸和尚说:“你是从哪里来的老道?胆敢多管闲事,你要多嘴,我照样打你。”郭顺一听,气得要跟和尚翻脸。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一回-注解
济公禅师:济公,又称济颠僧,是佛教禅宗的著名僧人,以其幽默风趣、机智过人、行侠仗义而著称。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济公被塑造成一个具有神通异能的和尚。
悟禅:悟禅,可能是济公禅师的徒弟或弟子之一,在故事中因为烧毁圣教堂而引起一系列事件。
圣教堂:圣教堂,指佛教寺庙或道观中的主要建筑,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罗汉爷:罗汉爷,指佛教中的罗汉,是修行圆满、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僧人。
天数:天数,指天意、天命,认为某些事情的发生是命中注定。
皂三班:皂三班,古代官府中的差役,负责拘捕、押解等事务。
惊堂木:惊堂木,古代官员在审案时用来警示犯人并维持秩序的木棒。
招供:招供,指犯罪嫌疑人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行。
亲供:亲供,指犯罪嫌疑人亲自书写的供词。
凌迟处死:凌迟处死,古代的一种残酷死刑,指将犯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
法场:法场,指执行死刑的场所。
天河钓叟:天河钓叟,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超凡的能力。
桂林樵大王九峰:桂林樵大王九峰,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超凡的能力。
灵霄:灵霄,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超凡的能力。
六丁六甲:六丁六甲,是中国道教中的神灵,被认为可以役使鬼神。
祥云:祥云,指神仙或高人乘坐的云彩,象征着吉祥和非凡的能力。
金山寺:金山寺,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金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金山寺常被用作佛教文化的象征。
夜行鬼小昆仑郭顺:夜行鬼小昆仑郭顺,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特殊的能力或身份。
大丛林:指规模宏大、僧侣众多的寺庙,是佛教僧团的一种组织形式,强调僧团的集体性和宗教活动的规模。
站堂僧:指在寺庙中负责接待香客、管理寺庙日常事务的僧侣。
老方丈:方丈是寺庙中的最高领导人,相当于寺庙的住持,老方丈即年长的方丈。
元彻长老:元彻长老是寺庙中的长老,长老在佛教中通常指德高望重的僧侣。
灵隐寺: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
远瞎堂元空长老:远瞎堂元空长老可能是灵隐寺中的长老,瞎堂指的是寺庙中的某个区域,元空长老则是其法号。
香火:指寺庙中烧香拜佛的香客,香火旺盛表示寺庙香客众多,寺庙香火兴旺。
贵官长者夫人小姐:指地位高贵的官员、长者及其家属,夫人小姐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
货利之心:指贪图财物利益的心态,是佛教所反对的。
万年永寿:可能是指某个神祇或传说中的高僧,万年永寿可能是其法号或称号。
金睛突暴:形容眼睛明亮有神,突暴表示眼睛瞪得很大。
孽障:佛教用语,指造恶的人或事,有贬义。
拨头就往里跑:形容慌张逃跑的样子。
监寺:寺庙中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寺庙的日常事务。
玄中玄:佛教用语,指佛教教义深奥难懂,玄妙无穷。
三教归真:指儒、道、佛三教最终归于同一真理,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宗教思想。
小昆仑郭顺:小昆仑可能是指郭顺的别号或外号,昆仑在古代神话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郭顺有神仙之才。
无量佛:佛教用语,表示对佛的极大尊敬和虔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二十一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发生在金山寺的奇异事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当时寺庙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的冲突。
文中的金山寺原本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大丛林,僧侣众多,香客络绎不绝。然而,这种宁静被一位神秘黑脸和尚的突然出现打破。
黑脸和尚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身高一丈,膀阔三停,面如刀铁,粗眉环眼’的描写,既突出了其外貌的凶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愤怒和正义感。
门头僧和监寺僧的描写,则表现了他们对黑脸和尚的恐惧和敬畏,‘吓的拨头就往里跑’和‘吓得监寺的拨头往后就跑’等语句,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老方丈元彻长老的出场,体现了他在寺庙中的地位和威望。他的‘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既表现了他的慈悲为怀,也暗示了他对寺庙混乱状况的无奈。
小昆仑郭顺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一丝趣味。他劝阻黑脸和尚的言语,既表现了他的正义感,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三教合一的理解。
黑脸和尚对郭顺的斥责,则表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坚守和对世俗欲望的批判。他的‘你打他你也不好看’和‘你要多嘴,我照样打你’等话语,凸显了他的个性。
整段古文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寺庙内部因贪欲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教义的重视和对贪欲的批判。
结尾‘且看下回分解’的留白,既增加了故事的悬念,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期待后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