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原文

神童子身逢魔火劫 请佛仙杵剑镇群魔

话说杨明远方把褚道缘烧死,只听外面有人放声大哭,说:‘道缘,没想到你死的好苦!罢了,罢了,老夫白去了一回,也未能将宝贝请来。竭了完了,连济公、伏虎罗汉都完了,这就是你我修道人的下场头。’

杨明远一看,来者是东方太悦老仙翁,那半片破瓢拿着,没舍得摔。

书中交代:老仙翁跟褚道缘分手,实指望找长眉罗汉借降魔宝杵,可以救济公报葫芦之仇,焉想到来到九松山正碰见悟禅,悟禅连忙行礼,说:‘仙翁从哪来?’

老仙翁说:‘悟禅,可了不得了,皆因你火烧了万花山,现在八魔在金山寺摆魔火金光阵炼你师父。我去怎么劝,八魔怎么不答应。我打算拿乾坤奥妙大葫芦,要把八魔装起来,焉想到六合童子悚海神通广大,他把我的葫芦炸碎了。’

我正同褚道缘放声痛哭,幸遇白云仙长徐长静,野鹤真人吕洞明,二人指我一条明路,叫褚道缘找他师爷爷李涵龄借斩魔剑,我来找长眉罗汉借降魔杵,去救济公。要不然,八魔把你师父炼死,也必来找你。不用说八魔都来,就来一个一晃魔火幡,你就得现原形。你这五千年的道行也算完了,你也活不了。”

悟禅一听唷了一声,说:‘事已至此,也无法。我去瞧瞧我师父去。’

老仙翁说:‘你这孩子胡说,你如何去得?你是祸头,八魔正找你找不着,你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你跟我见见长眉罗汉,你给你这个师父磕头,连我求他双关着,可以求他救你那个师父。’

悟禅说:‘我这个师父没在庙里,要在家,我还不同你进去?’

老仙翁说:‘哪去了?’

悟禅说:‘走了几十天了,被紫霞真人约了去朝北海,留下我跟通臂猿猴看庙。’

老仙翁一听这活,愣了半天,说:‘我到庙里等一天,倘如你师父回来,也未可定。如不回来,那可就没法了。’

悟禅说:‘也好。’同老仙翁来到松泉寺庙里,让到东跨院北上房屋中,悟禅给老翁烹过茶来,正说着话,只见由外面进来一个大白猴,浑身白毛,两只红眼,手提一个小篮,摘了一篮果子。

见了老仙翁,趴在地下,给老仙翁磕了一个头。悟禅说:‘这就是通臂猿猴,每逢摘了好果子,就给老方丈送来。’

老仙翁点了点头,说:‘无量佛,善哉,善哉。畜类也知道修道,怪不得人家说,‘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这话一点不错。’

老仙翁在庙中住了一天,心似油烹,次日长眉罗汉也没回来,悟禅说:‘仙翁你不用等了,我求你到金山寺去瞧瞧。要是我师父济公死了,求你给我一口缸,把他成殓起来。我听你回信,我在这庙里大概八魔不敢来找我。我这个师父回来,我跪着给他老人家叩头,求他、给我替师父报仇,到万花山去拿八魔,也跑不了。你老人家瞧瞧去,我不放心。’

老仙翁无奈,垂头丧气,出了松泉寺驾趁脚风,方来到金山,只见一片火光,把褚道缘烧的皮焦肉烂骨头酥,老仙翁放声大哭,说:‘道缘,你死的好苦。’

杨明远听老仙翁又哭又说,杨明远说:‘你这老道,前者饶你不死,你就该远遁他乡,今天还敢来说说道道!你再不走,我等当时结果你的性命。’

老仙翁一听说:‘好好,我正不愿意活着,我等要死,死在一处倒好。你来用魔火幡把我烧了罢,我倒甘心。’

杨明远说:‘烧你也不难。’

老仙翁说:‘来。’立刻把眼一闭,净等一死,把心横了。

杨明远、王九峰方要到离方位晃魔火幡,忽听正东上一声‘阿弥陀佛’,来了一僧一道,头前走的那道人口唱山歌,唱的是:‘贪利营谋满世间,不如破衲道人闲。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任循环。而今看破虚幻里,学作深山不老仙。’

唱罢,后边那个和尚口中说:‘为人不必逞英雄,万事无非一理通。虎豹常愁逢獬豸,蛟龙又怕遇蜈蚣。小人行险终须险,君子固穷未必穷。万斛楼船沉海底,皆因使尽十番风。’

二人各歌一词,老仙翁一看,那道人身高八尺,头戴莲花道冠,身披鹅黄缎子道袍,腰系丝绦,足下高底云鞋,背后斜插一口宝剑,绿沙鱼皮鞘,黄绒穗头,黄绒挽手。

面如银盆,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准头端正,一部银髯,根根飘洒胸前,手中拿着一把萤刷。

后跟那僧人身高九尺,头戴青僧帽,身穿黄缎僧袍,足下白袜云鞋,赤红脸,长眉朗目,怀抱降魔宝杵,像貌惊人。

书中交代:来者这二位非是别人,乃是灵空长老和紫霞真人。

这二位本是带禄活神仙,只因二人朝北海,这日正观玩北海名山胜境,忽然间见一股煞气由西往东,直冲霄汉斗牛之间。

灵空长老看罢,说:‘善哉,善哉!道兄你看。’

紫霞真人口念:‘无量佛。善哉,善哉!原来降龙、伏虎二位罗汉有难,好孽畜胆敢这样兴妖作怪,你我这件事不能不管,如不管恐怕我佛如来见怪。’

灵空长老说:‘我早就有心,把这几个外道天魔除了,我又不肯,他等在万花山修道,我也不肯无故杀害生灵。现今既是他等兴妖作怪,你我赶紧回去。’

紫霞真人说:‘你我快走!’

僧道二人借遁光往回走,

尚未到金山,紫霞真人打一个冷战,

口念:“无量佛。善哉,善哉!道缘这孽障遭此劫数,可惜可惜!”

灵空长老说:“你我还得快去,若慢一点,稍迟一刻,东方太悦老仙翁有性命之忧。”

僧道急来到金山寺,

正赶上杨明远、王九峰正要用魔火幡伤害老仙翁。

紫霞真人一声喊嚷:“好孽畜,真乃大胆。”

老仙翁睁眼一看,说:“真人罗汉快来!”

八魔见紫霞真人同灵空长老一来,众人皆是一愣。

紫霞真人伸手拉出斩魔剑一指,一片金光,竟将魔火闭住。

灵空长老又用降魔宝杵一指,一片白光,那魔火已化为飞灰四散。

济公同普妙这才出来道谢。

八魔焉敢跟僧道斗法,吓得八个人跪倒在地,

卧云居士灵霄说:“真人罗汉,休要动怒,并非我等无故跟济颠做对。

只因他火烧了我徒弟韩祺,戏耍邓连芳,他又主使徒弟悟禅,火烧了万花山,故此我等找他报仇雪恨。”

紫霞真人说:“好孽障,你还以为着有理。

你徒弟韩祺同邓连芳上东海瀛州采灵芝草,就不该多管闲事。

赤发灵官邵华风,既是修道的人,就不应该相与绿林贼人发卖熏香蒙汗药,使人盗取婴胎紫河车,摆阴魂阵伤了多少性命?

杀害生灵,荼毒百姓,官兵拿他,他拒捕官兵,情同叛逆。

你徒弟帮着他助纣为恶,即是自己为恶,死之不屈。

你等在万花山隐藏邵华风,悟禅去要,你就该把邵华风给他。

你们不但不给,还要施展魔火要他的命。

他也有五千年的道行,也不容易,再说他在松泉寺灵空长老庙里,你等也该有些关照。

你等要害他,他焉能不恨你?烧你的万花山,这是你等自找。

现在两位罗汉,乃西方大雷音寺奉我佛如来敕旨,降世渡人,你等胆大用魔火炼他二人,真乃胆大妄为。

是你等自作孽不可活!”

灵空长老说:“你等跟我走罢,咱们回松泉寺说去。”

八魔不敢不跟着,三位罗汉、两位老道。

这才带领八魔,够奔松泉寺而来,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译文

神童子遭遇魔火劫难,请佛仙持剑斩群魔。

话说杨明远将褚道缘烧死,只听外面有人大声哭泣,说:‘道缘,没想到你死得如此痛苦!罢了,罢了,我白去了一趟,也没能将宝贝请来。我已经尽力了,连济公、伏虎罗汉也都完了,这就是我们修道人的下场。’杨明远一看,来者是东方太悦老仙翁,他手里拿着半片破瓢,不舍得摔掉。

书中交代:老仙翁与褚道缘分别后,本想找长眉罗汉借降魔宝杵,以报葫芦之仇,没想到来到九松山正巧遇到悟禅,悟禅连忙行礼,问:‘仙翁从哪里来?’老仙翁说:‘悟禅,事情严重了,因为你火烧了万花山,现在八魔在金山寺摆下魔火金光阵炼你师父。我去劝说,八魔却不答应。我打算用乾坤奥妙大葫芦,把八魔装起来,没想到六合童子悚海神通广大,他把我的葫芦炸碎了。

我正和褚道缘痛哭,幸遇白云仙长徐长静,野鹤真人吕洞明,他们给我指了一条明路,让褚道缘找他师爷爷李涵龄借斩魔剑,我来找长眉罗汉借降魔杵,去救济公。否则,八魔把你师父炼死,也必来找你。不用说八魔都来,只要一晃魔火幡,你就得现原形。你这五千年的道行也算完了,你也活不了。”悟禅一听,惊呼一声,说:‘事已至此,也无法了。我去看看我师父。’老仙翁说:‘你这孩子胡说,你怎么去得?你是祸根,八魔正找你找不到,你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你跟我见见长眉罗汉,你给你这个师父磕头,连我求他双关着,可以求他救你那个师父。’悟禅说:‘我这个师父不在庙里,在家,我不同你进去?’老仙翁问:‘在哪里?’

悟禅说:‘走了几十天了,被紫霞真人约了去朝北海,留下我跟通臂猿猴看庙。’老仙翁一听,愣了半天,说:‘我到庙里等一天,如果你师父回来,也未可知。如果不回来,那就没办法了。’悟禅说:‘也好。’于是和老仙翁来到松泉寺庙里,让到东跨院北上房屋中,悟禅给老翁泡了茶来,正说着话,只见从外面进来一个大白猴,浑身白毛,两只红眼,手提一个小篮,摘了一篮果子。见了老仙翁,趴在地上,给老仙翁磕了一个头。悟禅说:‘这就是通臂猿猴,每逢摘了好果子,就给老方丈送来。’老仙翁点了点头,说:‘无量佛,善哉,善哉。畜类也知道修道,怪不得人家说,“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这话一点不错。’

老仙翁在庙中住了一天,心急如焚,次日长眉罗汉也没回来,悟禅说:‘仙翁,你不用等了,我求你到金山寺去看看。如果是我师父济公死了,求你给我一口缸,把他成殓起来。我听你回信,我在这庙里大概八魔不敢来找我。我这个师父回来,我跪着给他老人家磕头,求他、给我替师父报仇,到万花山去拿八魔,也跑不了。你老人家去看看,我不放心。’老仙翁无奈,垂头丧气,出了松泉寺,驾着脚风,来到金山,只见一片火光,把褚道缘烧得皮焦肉烂骨头酥,老仙翁放声大哭,说:‘道缘,你死得好苦。’

杨明远听老仙翁又哭又说,杨明远说:‘你这老道,先前饶你不死,你就该远遁他乡,今天还敢来说教!你再不走,我等立刻结果你的性命。’老仙翁一听说:‘好好,我正不愿意活着,我们都要死,死在一处倒好。你来用魔火幡把我烧了罢,我倒甘心。’杨明远说:‘烧你也不难。’老仙翁说:‘来。’立刻把眼一闭,净等一死,把心横了。杨明远、王九峰正要到离方位晃魔火幡,忽听正东上一声“阿弥陀佛”,来了一僧一道,前面走的那道人口唱山歌,唱的是:

“贪利营谋满世间,不如破衲道人闲。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任循环。而今看破虚幻里,学作深山不老仙。”

唱罢,后边那个和尚口中说:‘为人不必逞英雄,万事无非一理通。虎豹常愁逢獬豸,蛟龙又怕遇蜈蚣。小人行险终须险,君子固穷未必穷。万斛楼船沉海底,皆因使尽十番风。’

二人各歌一词,老仙翁一看,那道人身高八尺,头戴莲花道冠,身披鹅黄缎子道袍,腰系丝绦,足下高底云鞋,背后斜插一口宝剑,绿沙鱼皮鞘,黄绒穗头,黄绒挽手。面如银盆,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准头端正,一部银髯,根根飘洒胸前,手中拿着一把萤刷。后跟那僧人身高九尺,头戴青僧帽,身穿黄缎僧袍,足下白袜云鞋,赤红脸,长眉朗目,怀抱降魔宝杵,相貌惊人。

书中交代:来者这二位非是别人,乃是灵空长老和紫霞真人。这二位本是带禄活神仙,只因二人朝北海,这日正观玩北海名山胜境,忽然间见一股煞气由西往东,直冲霄汉斗牛之间。灵空长老看罢,说:‘善哉,善哉!道兄你看。’紫霞真人口念:‘无量佛。善哉,善哉!原来降龙、伏虎二位罗汉有难,好孽畜胆敢这样兴妖作怪,你我这件事不能不管,如不管恐怕我佛如来见怪。’灵空长老说:‘我早就有心,把这几个外道天魔除了,我又不肯,他等在万花山修道,我也不肯无故杀害生灵。现今既是他等兴妖作怪,你我赶紧回去。’紫霞真人说:‘你我快走!’

两个和尚和道士借助遁光来回穿梭,还没到金山,紫霞真人打了个寒颤,嘴里念叨着:‘无量佛,善哉,善哉!道缘这恶人遭遇这样的劫难,真是可惜啊!’灵空长老说:‘我们还得快去,如果慢一点,稍微晚一点,东方太悦老仙翁就会有生命危险。’和尚和道士急忙赶到金山寺,正好遇到杨明远和王九峰正要用魔火幡伤害老仙翁。紫霞真人一声大喝:‘好孽障,真是大胆。’老仙翁睁开眼睛一看,说:‘真人罗汉,快来帮忙!’八个魔头看到紫霞真人和灵空长老来了,都愣住了。紫霞真人伸手拿出斩魔剑一指,一片金光,竟然将魔火熄灭了。

灵空长老再用降魔宝杵一指,一片白光,那魔火已经化为飞灰散去。济公和普妙这才出来表示感谢。八个魔头哪里敢和和尚道士斗法,吓得跪倒在地。卧云居士灵霄说:‘真人罗汉,请不要生气,我们并非无故和济颠作对。只是因为他火烧了我的徒弟韩祺,戏弄了邓连芳,他还指使徒弟悟禅火烧了万花山,所以我们来找他报仇。’紫霞真人说:‘好孽障,你还以为你有理。你徒弟韩祺和邓连芳去东海瀛州采灵芝草,就不该多管闲事。赤发灵官邵华风,作为修道之人,就不应该和绿林贼人一起卖熏香和蒙汗药,偷取婴儿的紫河车,摆阴魂阵伤害了多少人?杀害生灵,毒害百姓,官兵抓捕他,他却抗拒,就像叛逆一样。你徒弟帮他做坏事,也就是他自己做坏事,死不悔改。你们在万花山藏匿邵华风,悟禅去找他,你们就应该把邵华风交给他。你们不仅不交,还要用魔火要他的命。

他也有五千年的道行,也不容易,再说他在松泉寺灵空长老庙里,你们也该有些照顾。你们要害他,他怎能不恨你们?烧了你们的万花山,这是你们自找的。现在这两位罗汉,是西方大雷音寺奉佛如来之命降世度人的,你们竟敢用魔火炼他们,真是胆大妄为。这是你们自己作孽,活该不得好死!’灵空长老说:‘你们跟我走吧,我们去松泉寺说清楚。’八个魔头不敢不跟他们走,三位罗汉和两位老道,这才带着八个魔头,向松泉寺走去,不知道后续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注解

神童子:指具有非凡智慧或才能的少年,常用于形容天赋异禀的儿童。

魔火劫:在道教文化中,魔火劫是指修炼者遭遇的魔难,象征着心魔和外魔的考验。

佛仙杵剑:杵剑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通常由佛仙持有,用于降魔伏妖。

群魔:指众多妖魔鬼怪,常用来形容邪恶势力。

褚道缘:指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道士或修行者。

放声大哭:指大声哭泣,表达极度悲伤。

长眉罗汉:在佛教中,长眉罗汉是罗汉之一,以长眉为特征,具有降魔能力。

乾坤奥妙大葫芦:葫芦在道教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装神、装仙、装妖。

六合童子:指具有广泛法力的童子,此处可能指一位有特殊能力的少年。

悚海神通广大:形容某人法力高强,能力无边。

悟禅: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修行者。

八魔:指八个邪恶的魔头,此处可能指一群邪恶势力。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魔火金光阵:一种邪恶的阵法,用以炼化和折磨人。

济公: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和行善著称。

伏虎罗汉:在佛教中,伏虎罗汉是罗汉之一,以降伏老虎著称。

修道人:指修行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下场头:指结局或结果。

东方太悦老仙翁: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仙翁。

半片破瓢:指老仙翁使用的法器,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瓢。

乾坤奥妙:指天地间的奥秘,此处可能指某种神秘的力量。

灵空长老: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高僧。

紫霞真人:可能是指一位道教或佛教的修行者,紫霞可能是指其修炼的境界或象征。

带禄活神仙:指具有神通,能够活着的神仙。

煞气:指邪恶的气息,常用来形容某种不祥的预兆。

斗牛之间:指天空中的斗宿和牛宿之间,此处可能指天空的某个区域。

外道天魔:指不属于佛教的正道,而是邪恶的魔道。

朝北海:指前往北海,可能是一种修行或朝圣的活动。

遁光:指修行者或神仙借助的法力之光,可以用来快速移动或隐身。

金山:指金山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

无量佛:佛教用语,指无法计量的佛,也常用于表达对佛的虔诚和敬意。

善哉,善哉:佛教用语,意为赞叹或劝诫,表示对某种行为或言论的赞同。

道缘:指与道(道教或修行之道)的缘分,即与道法或修行相关的因缘。

孽障:佛教用语,指造孽的障碍,常用来形容人的恶行或不幸。

劫数:佛教用语,指命运中的大灾难或劫难。

魔火幡:指用于施展魔法的旗帜,可能是一种邪术或妖术的象征。

老仙翁:指年老的仙人,可能是指一位具有仙术的长者。

真人罗汉:指修行有成的仙人,真人可能指仙人,罗汉是佛教中对修行成就者的称呼。

斩魔剑:指专门用于斩杀魔怪的剑,具有特殊的法力。

降魔宝杵:指用于降服魔怪的宝物,可能是一种法器。

飞灰:指燃烧后的灰烬,这里可能比喻魔火被彻底消灭。

普妙:可能是指与济公一同出现的另一位和尚或修行者。

卧云居士灵霄:可能是指一位隐居的道士或修行者,卧云居士是隐居道士的常见称呼。

赤发灵官邵华风:可能是指一位具有赤发特征的道教灵官,邵华风是其名。

绿林贼人:指古代在山林中聚众为盗的人,绿林是古代对山林地区的称呼。

熏香蒙汗药:指古代用于使人昏迷的药物,熏香可能是指用来掩盖药味的香料。

婴胎紫河车: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药材,可能是指某种动物的胎胞。

阴魂阵:指一种神秘的阵法,可能用于召唤或控制鬼魂。

官兵:指古代的军队和警察,负责维护社会治安。

叛逆:指反抗或背叛,这里可能指反抗朝廷或社会秩序的行为。

松泉寺: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寺庙名称,位于松泉地区。

大雷音寺: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寺庙名称,与佛教有关。

佛如来:佛教用语,指佛,如来是佛的尊称,表示佛的智慧和慈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评注

僧道二人借遁光往回走,尚未到金山,紫霞真人打一个冷战,口念:‘无量佛。善哉,善哉!道缘这孽障遭此劫数,可惜可惜!’

此句中,紫霞真人通过打冷战和念诵佛号,表现了其内心的震惊和对道缘命运的惋惜。‘无量佛’和‘善哉,善哉’的反复使用,强化了其虔诚和慈悲之心。‘道缘这孽障遭此劫数,可惜可惜’一句,既是对道缘命运的感叹,也是对修行者遭遇劫难的同情,体现了道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苦难的同情。

灵空长老说:‘你我还得快去,若慢一点,稍迟一刻,东方太悦老仙翁有性命之忧。’

灵空长老的话语简洁有力,传达了紧急情况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你我还得快去’中的‘我们’暗示了僧道二人的合作,而‘若慢一点’则是对时间的紧迫性强调,‘稍迟一刻,东方太悦老仙翁有性命之忧’则是对老仙翁安危的担忧,体现了道家的忠诚和慈悲。

僧道急来到金山寺,正赶上杨明远、王九峰正要用魔火幡伤害老仙翁。紫霞真人一声喊嚷:‘好孽畜,真乃大胆。’

紫霞真人的喊嚷表现了其正义感和对邪恶的痛恨。‘好孽畜,真乃大胆’中的‘好’字,带有强烈的谴责意味,而‘孽畜’和‘大胆’则是对杨明远、王九峰的贬斥,彰显了道家对正义的坚持。

老仙翁睁眼一看,说:‘真人罗汉快来!’八魔见紫霞真人同灵空长老一来,众人皆是一愣。

老仙翁的呼唤和八魔的反应,展现了道家修行者之间的默契和相互支持。‘真人罗汉快来’中的‘真人’和‘罗汉’是对紫霞真人和灵空长老的尊称,体现了道家对高僧大德的敬仰。八魔的‘一愣’则是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感到惊讶。

紫霞真人伸手拉出斩魔剑一指,一片金光,竟将魔火闭住。

紫霞真人使用斩魔剑,以金光驱散魔火,展现了道家法术的神奇和威力。‘一片金光’是对法术效果的生动描绘,强化了道家法术的神秘感。

灵空长老又用降魔宝杵一指,一片白光,那魔火已化为飞灰四散。

灵空长老使用降魔宝杵,以白光化解魔火,与紫霞真人的金光形成对比,展现了道家法术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一片白光’和‘化为飞灰四散’是对法术效果的再次强调。

济公同普妙这才出来道谢。八魔焉敢跟僧道斗法,吓得八个人跪倒在地,卧云居士灵霄说:‘真人罗汉,休要动怒,并非我等无故跟济颠做对。’

济公和普妙的道谢,体现了道家修行者之间的谦逊和感恩。八魔的跪地和卧云居士的劝解,则是对道家正义的认可和对自身错误的反省。

紫霞真人说:‘好孽障,你还以为着有理。你徒弟韩祺同邓连芳上东海瀛州采灵芝草,就不该多管闲事。’

紫霞真人对八魔的指责,体现了道家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和对修行者行为的评判。‘好孽障’和‘不该多管闲事’是对八魔及其徒弟行为的否定,强调了道家对道义的坚持。

赤发灵官邵华风,既是修道的人,就不应该相与绿林贼人发卖熏香蒙汗药,使人盗取婴胎紫河车,摆阴魂阵伤了多少性命?杀害生灵,荼毒百姓,官兵拿他,他拒捕官兵,情同叛逆。

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赤发灵官邵华风的恶行,展现了道家对邪恶的谴责和对生命的尊重。‘杀害生灵,荼毒百姓’等词语,强调了道家对道德败坏的痛恨和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你徒弟帮着他助纣为恶,即是自己为恶,死之不屈。

这句话指出了八魔徒弟的罪行,即助纣为虐,强调了个人的道德责任和修行者的自律。

你等在万花山隐藏邵华风,悟禅去要,你就该把邵华风给他。你们不但不给,还要施展魔火要他的命。

此段文字揭示了八魔的恶行,即隐藏恶人,拒绝正义,并企图以魔火伤害无辜,展现了道家对邪恶的强烈谴责。

他也有五千年的道行,也不容易,再说他在松泉寺灵空长老庙里,你等也该有些关照。

这句话体现了道家对修行者过往修行的尊重和对道场秩序的维护。‘五千年的道行’是对邵华风修行历史的肯定,而‘你等也该有些关照’则是对八魔的道德提醒。

你等要害他,他焉能不恨你?烧你的万花山,这是你等自找。

这句话强调了因果报应的观念,即恶行必招致恶果。‘烧你的万花山,这是你等自找’是对八魔行为的后果的揭示。

现在两位罗汉,乃西方大雷音寺奉我佛如来敕旨,降世渡人,你等胆大用魔火炼他二人,真乃胆大妄为。

这句话揭示了两位罗汉的身份和使命,强调了他们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胆大妄为’是对八魔行为的再次谴责。

是你等自作孽不可活!

这句话是对八魔命运的总结,强调了因果报应的必然性。

灵空长老说:‘你等跟我走罢,咱们回松泉寺说去。’八魔不敢不跟着,三位罗汉、两位老道。这才带领八魔,够奔松泉寺而来,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此段文字展现了道家修行者的智慧和威严,通过灵空长老的话语,八魔被迫跟随,展现了道家对邪恶的制裁和对正义的维护。‘且看下回分解’则是对故事发展的期待,留给读者悬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0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