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三回-原文
钦赐字诏旨加封 会群魔初到金山
话说太后传旨,要召见长头道济,监寺的德辉赶紧各处寻找济公,找到庙后,只见济公在庙后正同几个孩童在一处玩耍。
这庙后面住着几家住户,有几个小孩都爱跟济公说笑。
德辉来至切近说:‘济师弟,太后来拈香来了。’
济公说:‘太后拈香来了,与我何干?’
德辉说:‘太后传你去哪!’
济公说:‘叫我去做什么?’
德辉说:‘我不知道。’
济公说:‘既然如是,我去瞧瞧。’
德辉说:‘你别这个样子去呀,先到庙里洗洗脸,换上衣服,带上僧帽,再去恭恭敬敬的。倘若冲撞了太后,那如何担得起!’
济公说:‘不要紧,我就这样去,我也不洗脸,我恐怕风大把脸吹了。’
德辉说他不听,这才带领济公来到前面,先见了秦相。
济公本是秦相的替僧,素日秦相知道济公有些疯疯癫癫。
秦相先到太后驾前行礼,说:‘启禀太后,长头道济有些疯疯癫癫,衣服褴褛不堪,恐冲撞了风驾。’
太后说:‘不要紧,我不怪他,只管叫他前来见我。’
秦相下来说:‘圣僧恭敬些,千万不可怠懈。’
济公哈哈一笑,跟着来到太后驾前。
太后一看,果然跟梦中见的和尚一般。
济公一打问讯,太后说:‘你是长头道济?’和尚说。
西湖有座天竺山,长头和尚叫济颠。我今来此非别故,特与太后结善缘。
太后一听,乃梦中之语,连连点头,说:‘是是,我来与你结善缘。我且问你,哀家来世比这世如何?’
济公一听,口中连说:‘不知道,不知道。’
说着话,济公冲着太后,揭起破烂袈裟,露出破裤子中衣,把下身全露出来。
众人一见,全吓得惊魂千里。
当着太后这样撒野,这还了得!武侍卫就要打,太后一见,说:‘你等不用打,哀家我明白了,下世我必要转女为男。’立刻把金棍武士喝退,这才问道:‘长头道济,你在这庙里出家多少年了?’
济公说:‘我新来,日子不多。我看此庙日久失修,工程浩大,求太后娘娘慈悲慈悲,重修此庙。’
太后立刻传旨,叫秦相、莫相:‘派你二人监工,把我的俸饷胭脂粉帑银,发来十万两,重修静慈寺。’
秦相、莫相说:‘遵旨。’
济公谢过太后;太后吩咐就道:‘回宫。’
回到宫内,把此事奉明皇上。
皇上知道济公乃得道高僧,敕封为护国散禅师。
钦派上书房写十六块斗方,皇上赐字:
疯癫劝善,以酒渡人。
普渡群迷,教化众生。
连帑银一并发到静慈寺,择日兴工。
五层大殿,罗汉堂、客堂、禅堂、钟鼓楼、藏经楼,一并满拆满盖。
直到如今,古迹犹存。
每年四月间,天竺山静慈寺的庙会,热闹非常。
庙中老方丈甚感念济公的好处,众僧要给济公开贺办善会,济公说:‘不用,我还要上金山寺有约会。’
这天济公下了山,来到三教寺,褚道缘、孙道全二人给师父行礼,济公说:‘你二人好好的看庙,我要上金山寺去会八魔。’
褚道缘说:‘师父去不得。’
济公说:‘不去不行,我总得去,这是你小师兄给我惹的祸,我不去八魔也不能善罢甘休,这也是天数当然。’
悟真、悟元拦不了,济公去了三教寺,直奔金山寺而来。
书中交代:金山寺万年永寿,由前者在金山寺搅闹,他本是镇守瓜州一带长江的大元帅,奉东海龙王敖广所派。
只因金山寺老方丈设立打鱼船要鱼税,伤了他子子孙孙不少,他本是一个大驼龙,有万年的道行,来到金山寺天天打老方丈。
这天他正要打老方丈,忽然一阵怪风,由外面进来八个人,面分青、红、黄、黑、白、紫、绿、蓝,来者正是卧云居士灵霄,六合童子悚海,天海吊叟杨明远,桂林樵夫王九峰,仙云居士朱长元,白云居士聘啸,搬倒乾坤党燕,登翻宇宙洪韬。
八魔各带混元魔火幡、丧门剑、子母阴魂绦,前来等济颠。
方一进金山寺,见大殿上坐着一个黑脸和尚,八魔说:‘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搅闹!’
和尚说:‘我乃万年永寿是也。’
八魔就要晃魔火幡,六合童子悚海掏出六合珠一抖手,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响,当时万年永寿滚下供桌,现了原形,是一个大驼龙。
八魔也没肯伤他,他自己爬出庙外,滚下江去。
八魔进了大殿,把众神像全都摔出来,这八个人在上面一坐。
庙里和尚也不敢惹了,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这八个野人,这天八魔掐指一算,知道济公来了,立刻众人下了供桌,来到庙外,见济公驾着一只小舟船,来到金山寺。
和尚给了船家一块银子下了船。
济公也不能闭三光,虽然佛光、金光、灵光三光露着,八魔也不放在心上。
八魔说:‘济颠你来此甚好,我等在这里久候多时。’
和尚说:‘八位,找我打算怎么样?’
八魔说:‘只因你施展妖术,八卦炉烧死我们徒弟韩祺,戏耍邓连芳,还算小事;你决不该主使你徒弟悟禅,大闹万花山,火烧圣教堂,你实在欺我太甚。我等特来找你给韩棋报仇。’
和尚说:‘好,咱们进庙去再说。’
八魔说:‘走。’一同来到金山寺。
和尚说:‘你等要跟我比较,先别忙,这庙里的方丈也不是外人。我先去见见老方丈。’
八魔说:‘你见去罢,我等不拦你。’
正说着话,只听后面一声‘无量佛’,众人回头一看,来了两位老道,头里这位老道,面如三秋古月,须发皆白,背后背定乾坤奥妙大葫芦,来者正是天台山上清宫东方太悦老仙翁,后面跟定乃是神童子褚道缘。
书中交代:济公由三教寺出来,褚道缘不放心,随后驾起趁脚风追赶下来。
走到石佛镇,正碰见东方太悦老仙翁。
老仙翁由前者跟济公分手,本处知县邀请绅董富户,共成善事,重修石佛院,工程浩大,好容易修齐了。
老仙翁见褚道缘忙忙张张,赶紧问道:“褚道缘你上哪去?”
褚道缘连忙给老仙翁行礼,说:“我追我师父济公上金山寺,只因我小师兄悟禅惹的祸,前者火烧了圣教堂,现在八魔在金山寺要摆魔火金光阵炼我师父,我要追了去给解和。”
老仙翁一听,说:“既然如是,你我一同去给解和。”
褚道缘说:“甚好。”立刻老仙翁带上乾坤奥妙大葫芦,同褚道缘驾起趁脚风,往下追赶来了。
追到瓜州,雇了一只船,赶到金山寺,方下了船,只见济公正同八魔讲话。
老仙翁口念“无量佛”,说:“众位魔师请了。”
八魔一看认识老仙翁,跟着紫霞真人李涵龄查过山。
八魔抬头一看,说:“道友,你来此何干?”
老仙翁说:“我听说你等跟济公为仇,我特来给你等讲和。众位不可,济公他这点来历也不容易,十世的比邱,才能转罗汉。众位要摆魔火金光阵伤害他,看在我的面上,众位不必。”
卧云居士灵霄说:“道友,你别管,我等原与济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只因他火烧我徒弟韩棋,戏耍邓连芳,这都算小节。决不该主使他徒弟火烧了我们圣教堂,大闹万花山。我等非得结果他的性命不可。”
老仙翁说:“众侠依我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八魔说:“道友,你趁此快走,不要跟我等在此嚼唇鼓舌,再要多说,可别说我等翻脸无情。”
老仙翁一听,勃然大怒,说:“你们这几个人休要不知事物!”
六合童子悚海说:“你这老道管事,这叫一头沉莫死,他应当烧死我等门徒,应当火烧圣教堂,应当欺负我们?你要不叫我们摆魔火阵也行,叫济颠给我们跪倒叩头,认罪服输,我等就饶他。”
济公说:“你满嘴胡说,你给我叩头也不能饶你。”
老仙翁说:“你等这些孽障,有多大能为,也敢这样无礼?待山人拿法宝取你,全把你们装起来,叫你等知道我的利害。”
说着,老仙翁伸手拉乾坤奥妙大葫芦。
老仙翁这葫芦有天地人三昧真火,经过四个甲子,勿论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山精海怪,装到里面,一时三刻化为脓血。
今天老仙翁把葫芦盖一拔,掌中一托,口中念念有词,要捉拿八魔,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三回-译文
皇帝赐予字诏,封为会群魔,初到金山。
太后下令召见长头道济,监寺的德辉赶紧四处寻找济公。找到庙后,只见济公在庙后和几个孩子一起玩耍。庙后面有几户人家,有几个孩子都喜欢和济公开玩笑。德辉走近说:‘济师弟,太后来拈香了。’
济公说:‘太后拈香来了,关我什么事?’德辉说:‘太后传你去哪!’济公问:‘叫我去做什么?’德辉说:‘我不知道。’济公说:‘既然如此,我去看看。’德辉说:‘你别这样去,先到庙里洗洗脸,换上衣服,戴上僧帽,再去恭恭敬敬的。如果冲撞了太后,那可担当不起!’济公说:‘没关系,我就这样去,我也不洗脸,我恐怕风大把脸吹了。’德辉说他不听,这才带着济公来到前面,先见了秦相。济公本是秦相的替僧,平时秦相知道济公有些疯疯癫癫。秦相先到太后面前行礼,说:‘禀告太后,长头道济有些疯疯癫癫,衣服破烂不堪,恐怕会冲撞了风驾。’太后说:‘没关系,我不怪他,只管叫他来见我。’秦相下来对济公说:‘圣僧,恭敬些,千万不可懈怠。’
济公哈哈一笑,跟着来到太后面前。太后一看,果然和梦中见的和尚一样。
济公一打问讯,太后说:‘你是长头道济?’和尚说:‘西湖有座天竺山,长头和尚叫济颠。我今来此非别故,特与太后结善缘。’
太后一听,原来是梦中的话,连连点头,说:‘是是,我来与你结善缘。我且问你,我下辈子比这辈子如何?’济公一听,口中连说:‘不知道,不知道。’
说着话,济公冲着太后,揭起破烂的袈裟,露出破裤子中衣,把下身全露出来。
众人一见,全吓得惊魂千里。当着太后这样撒野,这还了得!武侍卫就要打,太后一见,说:‘你们不用打,我明白了,下辈子我必要转女为男。’立刻把金棍武士喝退,这才问道:‘长头道济,你在这庙里出家多少年了?’
济公说:‘我新来,日子不多。我看这庙日久失修,工程浩大,求太后娘娘慈悲慈悲,重修此庙。’太后立刻传旨,叫秦相、莫相:‘派你二人监工,把我的俸饷胭脂粉帑银,发来十万两,重修静慈寺。’秦相、莫相说:‘遵旨。’济公谢过太后;太后吩咐就道:‘回宫。’回到宫内,把此事禀明皇上。皇上知道济公是得道高僧,封他为护国散禅师。钦派上书房写十六块斗方,皇上赐字:‘疯癫劝善,以酒渡人。普渡群迷,教化众生。’连同帑银一并发到静慈寺,择日兴工。五层大殿,罗汉堂、客堂、禅堂、钟鼓楼、藏经楼,一并满拆满盖。直到如今,古迹犹存。每年四月间,天竺山静慈寺的庙会,热闹非凡。庙中老方丈非常感激济公的好处,众僧要给济公开办善会,济公说:‘不用,我还要上金山寺有约会。’这天济公下了山,来到三教寺,褚道缘、孙道全二人给师父行礼,济公说:‘你们好好看庙,我要上金山寺去会八魔。’褚道缘说:‘师父去不得。’济公说:‘不去不行,我总得去,这是你小师兄给我惹的祸,我不去八魔也不能善罢甘休,这也是天数当然。’悟真、悟元拦不了,济公去了三教寺,直奔金山寺而来。
书中交代:金山寺万年永寿,由前者在金山寺搅闹,他本是镇守瓜州一带长江的大元帅,奉东海龙王敖广所派。只因金山寺老方丈设立打鱼船要鱼税,伤了他子子孙孙不少,他本是一个大驼龙,有万年的道行,来到金山寺天天打老方丈。这天他正要打老方丈,忽然一阵怪风,由外面进来八个人,面分青、红、黄、黑、白、紫、绿、蓝,来者正是卧云居士灵霄,六合童子悚海,天海吊叟杨明远,桂林樵夫王九峰,仙云居士朱长元,白云居士聘啸,搬倒乾坤党燕,登翻宇宙洪韬。八魔各带混元魔火幡、丧门剑、子母阴魂绦,前来等济颠。方一进金山寺,见大殿上坐着一个黑脸和尚,八魔说:‘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搅闹!’和尚说:‘我乃万年永寿是也。’
八魔就要晃魔火幡,六合童子悚海掏出六合珠一抖手,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响,当时万年永寿滚下供桌,现了原形,是一个大驼龙。八魔也没肯伤他,他自己爬出庙外,滚下江去。八魔进了大殿,把众神像全都摔出来,这八个人在上面一坐。庙里和尚也不敢惹了,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这八个野人,这天八魔掐指一算,知道济公来了,立刻众人下了供桌,来到庙外,见济公驾着一只小舟船,来到金山寺。和尚给了船家一块银子下了船。
济公也不能闭三光,虽然佛光、金光、灵光三光露着,八魔也不放在心上。八魔说:‘济颠你来此甚好,我等在这里久候多时。’和尚说:‘八位,找我打算怎么样?’八魔说:‘只因你施展妖术,八卦炉烧死我们徒弟韩祺,戏耍邓连芳,还算小事;你决不该主使你徒弟悟禅,大闹万花山,火烧圣教堂,你实在欺我太甚。我等特来找你给韩棋报仇。’和尚说:‘好,咱们进庙去再说。’八魔说:‘走。’一同来到金山寺。和尚说:‘你们要跟我比较,先别忙,这庙里的方丈也不是外人。我先去见见老方丈。’八魔说:‘你见去罢,我等不拦你。’正说着话,只听后面一声‘无量佛’,众人回头一看,来了两位老道,前面这位老道,面如三秋古月,须发皆白,背后背定乾坤奥妙大葫芦,来者正是天台山上清宫东方太悦老仙翁,后面跟定乃是神童子褚道缘。
书中记载:济公从三教寺出来后,褚道缘不放心,就驾起脚风追赶。走到石佛镇,正好碰到了东方太悦老仙翁。老仙翁之前和济公分开,这里知县邀请了一些绅士和富户,一起做善事,重修了石佛院,工程浩大,终于完成了。老仙翁看到褚道缘急匆匆的样子,赶紧问道:“褚道缘,你这是要去哪里?”褚道缘连忙向老仙翁行礼,说:“我追赶我的师父济公去金山寺,因为我的小师兄悟禅惹了麻烦,之前火烧了圣教堂,现在八魔在金山寺准备摆下魔火金光阵来炼我的师父,我要赶去解救他。”老仙翁一听,说:“既然这样,我们就一起去解救他。”褚道缘说:“那太好了。”立刻,老仙翁带着乾坤奥妙大葫芦,和褚道缘一起驾起脚风追赶而来。
追到瓜州后,他们租了一只船,赶到金山寺,刚下船,就看到济公正在和八魔说话。老仙翁口念‘无量佛’,说:‘各位魔师,请了。’八魔一看认识老仙翁,因为他曾和紫霞真人李涵龄一起查过山。八魔抬头问道:‘道友,你来这里做什么?’老仙翁说:‘我听说你们和济公有仇,特地来给你们讲和。各位,济公的经历也不容易,十世修行才能转成罗汉。你们要摆下魔火金光阵伤害他,看在我的面子上,请各位不要这么做。’卧云居士灵霄说:‘道友,你不用管,我们和济颠之前没有冤仇,最近也没有,只是因为他火烧了我们徒弟韩棋,戏弄了邓连芳,这些都算是小事。但绝对不能容忍他指使徒弟火烧我们的圣教堂,在万花山大闹。我们非得结果他的性命不可。’老仙翁说:‘各位,冤家宜解不宜结。’八魔说:‘道友,你快走,不要在这里和我们说这些,再说了,可别说我等翻脸无情。’
老仙翁一听,非常愤怒,说:‘你们这几个人休要不知天高地厚!’六合童子悚海说:‘你这老道士管得太宽了,这叫一头沉莫死,他应该烧死我们门徒,应该火烧圣教堂,应该欺负我们?你要我们不摆魔火阵也行,叫济颠给我们跪下磕头,认罪服输,我们才放过他。’济公说:‘你胡说八道,就算你磕头我也不会放过你。’老仙翁说:‘你们这些孽障,有什么能力,也敢这样无礼?待我拿出法宝收拾你们,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说着,老仙翁伸手去拉乾坤奥妙大葫芦。老仙翁的葫芦里有天地人三昧真火,经过四个甲子的修炼,无论什么妖魔鬼怪,山精海怪,装进去后,立刻化为脓血。今天老仙翁打开葫芦盖,用手一托,口中念念有词,准备捉拿八魔,不知道接下来的事会如何发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三回-注解
钦赐:指皇帝或太后赐予,表示特殊的荣誉或地位。
字诏旨:指皇帝或太后发布的正式命令或诏书。
加封:指增加封号或称号,以提升其地位。
群魔:在这里指邪恶的势力或敌人。
金山:指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古代中国的女性皇族成员。
长头道济:指济公,佛教传说中的一位高僧,以疯癫形象出现,实则智慧高超。
监寺:指管理寺庙的僧人。
德辉:指德辉和尚,负责寻找济公的僧人。
拈香:指佛教仪式中,用手指取香投入香炉中,表示虔诚。
替僧:指代替他人出家为僧的人。
疯癫:指行为举止不拘一格,有时显得疯疯癫癫。
俸饷:指官员的工资。
胭脂粉帑银:指用于化妆和装饰的化妆品,这里指用于修建寺庙的资金。
静慈寺:指静慈寺,位于西湖天竺山,是济公曾经居住的寺庙。
护国散禅师:指皇帝封赐给济公的称号,表示他对国家的保护和对民众的教化。
斗方:指一种书法作品,通常为方形。
普渡群迷:指广泛地帮助迷途的人。
教化众生:指教导和感化所有的人。
古迹:指历史悠久的建筑或遗址。
庙会:指在寺庙举行的集市或庆典活动。
三教寺:三教寺指的是供奉儒、道、佛三教神祇的寺庙,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多种宗教的包容和融合。
万年永寿:指一个拥有万年道行的龙神。
大元帅:指高级军事指挥官。
敖广:指东海龙王。
打鱼船:指捕鱼的船只。
鱼税:指对捕鱼行为征收的税费。
混元魔火幡:指一种法器,能够释放强大的火焰。
丧门剑:指一种具有强烈杀伤力的剑。
子母阴魂绦:指一种能够控制灵魂的法器。
卧云居士灵霄: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六合童子悚海:指一位道教的童子。
天海吊叟杨明远: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桂林樵夫王九峰: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仙云居士朱长元: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白云居士聘啸: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搬倒乾坤党燕: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登翻宇宙洪韬:指一位道教的仙人。
无量佛:指佛教用语,表示对佛的敬仰和虔诚。
济公:济公,又称济颠僧,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而著称。在佛教中,济公被认为是降龙罗汉转世。
褚道缘:褚道缘,是济公的徒弟之一,在故事中扮演着保护师父济公的角色。
石佛镇:石佛镇,是一个地名,具体指代不明,但根据上下文,可能是一个小镇,济公与褚道缘在此处遇到东方太悦老仙翁。
东方太悦老仙翁:东方太悦老仙翁,是故事中的仙人,具有超凡的能力,能够帮助济公解决问题。
绅董富户:绅董富户,指的是地方上的绅士和富有的户主,他们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石佛院:石佛院,可能是指供奉石佛的寺庙,此处提到重修,说明寺庙需要修缮。
趁脚风:趁脚风,形容行走或赶路迅速,如同乘风而行。
金山寺:金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圣教堂:圣教堂,可能指的是基督教的教堂,此处被火烧,引发故事冲突。
八魔:八魔,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他们是佛教中的恶魔,意图伤害济公。
魔火金光阵:魔火金光阵,是一种虚构的魔法,能够造成极大的伤害。
比邱:比邱,是佛教中对出家僧侣的称呼,相当于比丘,意为修行者。
罗汉: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成就,指修行圆满,已经脱离轮回的僧侣。
乾坤奥妙大葫芦:乾坤奥妙大葫芦,是老仙翁的法宝,具有强大的法力。
天地人三昧真火:天地人三昧真火,是一种强大的法术,能够焚烧一切。
甲子:甲子,是中国古代的六十甲子之一,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长久,也代表了一种修行的高深。
魑魅魍魉:魑魅魍魉,指各种妖魔鬼怪,泛指邪恶的鬼怪。
山精海怪:山精海怪,指山中的精灵和海中的怪物,常用于指代各种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三回-评注
书中交代济公由三教寺出来,褚道缘不放心,随后驾起趁脚风追赶下来。此句描绘了褚道缘对济公的关心与追随,体现了佛教徒之间深厚的师徒情谊。‘趁脚风’这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褚道缘的急切心情,也反映了道教中追求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意境。
‘走到石佛镇,正碰见东方太悦老仙翁。’这句话中,‘石佛镇’和‘东方太悦老仙翁’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石佛镇暗示了佛教文化的盛行,而东方太悦老仙翁则代表了道教中修炼有成、具有神秘力量的仙人形象。
‘老仙翁由前者跟济公分手,本处知县邀请绅董富户,共成善事,重修石佛院,工程浩大,好容易修齐了。’此段描述了老仙翁与济公的过往,以及地方官员和富户共同修葺寺庙的情景,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民间慈善活动。
‘老仙翁见褚道缘忙忙张张,赶紧问道:“褚道缘你上哪去?”’这句话中,老仙翁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我追我师父济公上金山寺,只因我小师兄悟禅惹的祸,前者火烧了圣教堂,现在八魔在金山寺要摆魔火金光阵炼我师父,我要追了去给解和。’褚道缘的话语揭示了故事的核心冲突,即济公与八魔之间的恩怨,以及他为了保护师父而追赶的迫切心情。
‘老仙翁一听,说:“既然如是,你我一同去给解和。”’这句话体现了老仙翁的慈悲为怀,他愿意帮助褚道缘解决难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众位魔师请了。’老仙翁的称呼和语气,体现了道教中尊重他人的传统美德。
‘众侠依我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话表达了老仙翁的和平愿望,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共处的理念。
‘你等这些孽障,有多大能为,也敢这样无礼?待山人拿法宝取你,全把你们装起来,叫你等知道我的利害。’老仙翁的话语中充满了正义感和威严,展现了他作为道教仙人的形象。
‘老仙翁这葫芦有天地人三昧真火,经过四个甲子,勿论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山精海怪,装到里面,一时三刻化为脓血。’这句话描述了老仙翁的乾坤奥妙大葫芦的神奇功效,反映了道教中追求超自然力量的思想。
‘今天老仙翁把葫芦盖一拔,掌中一托,口中念念有词,要捉拿八魔,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句话为故事留下了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