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原文

收八魔符咒封洞口 办善会福善集金山

话说长眉罗汉,同紫霞真人、东方太悦老仙翁、济公长老、伏虎罗汉带领八魔,来到九松山松泉寺。

这山上有一座子午风雷藏魔洞,长眉罗汉用降魔宝杵,口中念念有词,用法术将八魔置到子午风雷藏魔洞内,立刻将洞门一关,用咒语封锁。

灵空长老说:“这八个魔怪,把你们收起来,免生祸端。

这洞内到子时有风雷可以镇住八魔。恐其有人来救他们出去,又生是非,洞门口得派人看守。

正说着话,小悟禅来了,给众人行礼。

灵空长老说:“悟禅,你速去把灵猿化给我找来,叫他看守此洞。”

悟禅答应,去不多时,同梅花真人灵猿化来了。

灵猿化给众人行完了礼,说:“罗汉呼唤我有何吩咐?”

灵空长老说:“命你看守此洞,将斩魔剑、降魔杵挂洞门,八魔哪时出来,你用斩魔剑斩他。”

灵猿化点头答应,在这里看守八魔,自己修道。

灵空这才把众人让到庙中落座,济公说:“多蒙罗汉真人搭救。我得把悟禅带了去,我要办善会,重修金山寺。要不然,因为我八魔拆毁金山寺,我这孽造大了。”

伏虎罗汉也告辞,往他方前去渡人。

济公先带领悟禅告了辞,来到金山寺,写了帖子,遣悟禅去请人。

所有是济公的徒弟到过的地方,幽州府,龙游县、海潮县、余杭县、石杭县、常州府、镇江府、丹阳县、开化县、临安城、钱塘县、仁和县等处,所有济公认识的都请,上至秦相官宦人家,绅董富户,举监生员,下至庶民,悟禅都给送了帖子,在金山寺八月初一日早降拈香,临安城都吵嚷动了。

花花太岁王胜仙一想:“济公敕封护国散禅师,乃得道高僧。在金山寺办善会,连我哥哥秦丞相都请,怎么会不请我呢?”

这天有风月公子马明来拜王胜仙,二人谈起这件事,王胜仙说:“现在济颠在金山寺办善会,请秦丞相,怎么不请我呢?”

马明说:“也没请我。”

王胜仙说:“他不请咱们,咱们倒要去带一千银子香资,到金山寺去一趟。”

马明说:“也好。”

立刻雇了一只大船,带着二十个家人,船上写着二杆大旗,上写“金山寺进香,施助白银一千两”,由临安城起身,够奔镇江府金山寺。

这天正往前走,见前面一只船上写着“海潮县正堂”的旗子,支着船窗,里面坐着两个丫环,一位小姐。

这位小姐长得真是千娇百媚,万种风流,梨花面,杏蕊腮,瑶池仙子月殿嫦娥不如也,可称绝世美人。

王胜仙、马明二人一看,眼就直了。

这两个人本都是临安城的恶霸,素常净讲究抢人。

王胜仙自前番白狗闹洞房;把鼻子咬了去,这小子又派人请名医调治好了,落了疤子。

仍然恶习不改,一见美色就动了心,贪淫好色的人全不顾。

王胜仙的船在后面跟着,来到镇江口了,相离金山寺还有四十里地。

人家靠了船,王胜仙也吩咐靠船,两只船靠着。

王胜仙临近一看,这位小姐果然真正美貌。

这小子目不转睛一看,这位小姐果然真正美貌极了。

王胜仙真是色胆大如天,当时吩咐管船的,把跳板搭在那只船上。

风月公子马明说:“你做什么?”

王胜仙说:“我到那只船上去会会这个美人。我自打生人以来,没见过这样绝色的美人,我今天非去找她不可。”

风月公子马明说:“那如何使得?你准知道人家是谁家的姑娘,你硬要去,岂不惹出乱子来?”

王胜仙说:“不要紧,我哥哥乃当朝宰相,我乃大理寺正卿,谁敢惹我?也别管他是谁家的姑娘,我今天非得弄到手,方趁我的心。”

说着话,王胜仙叫管船的,把跳板搭上,他大摇大摆就上了那只船。

书中交代,这船上小姐,乃是海潮县正堂张文魁的妹妹,名叫金娘。

只因济公请善会,张文魁施助香资五百两,姑娘带着婆子丫环,有三班部头独角蚊安天寿,这位班头水旱两路武艺精通,人也老成,带着十数个班头,保着姑娘金山寺进香。

由海潮县要的官船,走在这江口,姑娘叫安天寿买点鲜果,带到金山寺好上供,故此把船靠住。

安天寿下船去买东西,偏巧这个时节,王胜仙到这边船上来,大摇大摆,就要进船舱。

这里有十几位散役,见王胜仙头戴四楞中,绣团花,身穿大红宽领阔袖袍,足下粉底官靴,手拿一把折扇,长的梭肩拱背,黄尖尖的脸膛,真是兔头蛇眼,龟背驼腰,一直就要进舱门。

当差人一看,连忙阻住,说:“你是做什么的?”

王胜仙说:“我看这女子长得美貌,老爷到里面逛逛。”

当差人说:“你是什么东西,满嘴放屁!这是我家小姐,你敢这样无礼,你也不打听打听!”

王胜仙说:“也别管她是什么官的小姐,今天你家大人要找她作乐,哪个敢不答应?”

正说着话,偏巧安天寿买东西回来了,见众差役正同王胜仙吵嚷,安大寿说:“什么事?”

众人说:“这厮他硬要进船舱,我们问他做什么,他说见小姐长得美貌,他要进去逛逛。

安都头,你看世界上,哪有这样不通情理的人?我们告诉他说是小姐,他说不论是谁家的小姐,他也要进去作乐。”

安天寿一听,把肺都气炸了,立刻把两只怪眼一瞪,说:“你还不滚开!如要不然,我结果你的性命。”

王胜仙一看安天寿身高八尺,紫脸,在脑门子上有一个大肉瘤子,满部的钢髯,犹如钢针,轧似铁线,根根见肉,头戴缨翎帽,身穿青布靠衫,腰扎皮挺带,薄底鹰脑窄腰快靴,是个班头的打扮。

王胜仙自以为是当朝宰相的兄弟,有势利,谁人敢惹,说:“哪个敢拦我,我把你们发了!”焉想到安天寿也不管他是谁,先讲动手,当时举手照定王胜仙脸上就是一个嘴巴,底下一腿踢在王胜仙肚子上。

王胜仙往后一仰,翻身掉在大江之内。大江里的水真有几百丈深,王胜仙手下家人一看说:“你们胆子真不小,我家大人乃是当朝秦相的兄、弟,花花太岁王胜仙,你敢给踢在江里!”

安天寿说:“王胜仙又该怎么样?踢在江里喂王人!反正先叫他死了。拼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正说着话,只见对面铜锣响亮,来了一只大船,船上有大轿,旗子上写着“镇江府正堂”。来者正是本地面知府赵翰章赵大老爷。

只因济公在金山寺办善会,赵大老爷亲身带领壮皂快三班,来到金山寺给照料照料,方由金山寺告辞。济公亲身送出庙外,在知府耳边说了几句话,知府点头答应。

船到江口方要下船,王胜仙手下家人,一看是镇江府,立刻喊了冤,知府吩咐带过来,问什么事?家人等说:“我家大人花花太岁王胜仙,乃当朝秦相的兄弟,被他们踢下江去。”

正说着话,只见王胜仙仿佛由江里有人给托上岸来,众家人一看也愣了。

王胜仙喝了两口水也不要紧,少时缓醒过来。众人俱皆纳闷,不知道这是怎么一段缘故。

书中交代:原本济公办善会,早吩咐万年永寿,所有烧香来的船,不准在江里伤一个人,如要伤了人,济公说:“我告诉龙王定要斩你,托你给照应。”

万年永寿答应,吩咐手下子子孙孙,虾兵蟹将,各处巡查。

今天见王胜仙掉在江里,故此小王八用脑袋,把玉胜仙一拱托上来。

王胜仙缓醒过来,一看镇江府来了,王胜仙说:“知府你来了好,我要找你。”

知府先问:“安天寿,这边因为什么?”

安天寿说:“下役在海潮县当差,我家小姐上金山寺降香,在这里靠船买供果,这个男子他硬要进船舱,说我家小姐长得美貌,他要作乐,拦他他不听,一定要进去。”

知府说:“你是什么人?”

王胜仙说:“我是秦丞相的兄弟,我乃大理寺正卿王胜仙。”

知府说:“你满嘴胡说,王大人焉能做这事,分明是你冒充官长,来人给我打。”

立刻官人将王胜仙按倒,打了四十大板,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译文

用八道魔符咒语封住洞口,举办善会,聚集金山寺的善行。

话说长眉罗汉,和紫霞真人、东方太悦老仙翁、济公长老、伏虎罗汉带领八魔,来到九松山松泉寺。这山上有一座子午风雷藏魔洞,长眉罗汉用降魔宝杵,口中念念有词,用法术将八魔关进子午风雷藏魔洞里,立刻关上洞门,用咒语封住。

灵空长老说:“这八个魔怪,把你们收起来,免得生事。

这洞里到子时会有风雷可以镇住八魔。怕有人来救他们出去,再生是非,洞门口得派人看守。

正说着话,小悟禅来了,给众人行礼。灵空长老说:“悟禅,你快去把灵猿化给我找来,叫他看守这个洞。”悟禅答应了,没过多久,和梅花真人灵猿化一起来了。灵猿化给众人行完了礼,说:“罗汉呼唤我有何吩咐?”

灵空长老说:“命你看守这个洞,把斩魔剑、降魔杵挂在洞门,八魔什么时候出来,你用斩魔剑斩他。”灵猿化点头答应,在这里看守八魔,自己修炼。

灵空这才把众人让到庙中坐下,济公说:“多亏了罗汉真人搭救。我得带着悟禅走,我要办善会,重修金山寺。不然,因为我让八魔拆毁金山寺,我这罪孽太大了。

伏虎罗汉也告辞,往别处去度人。济公先带着悟禅告辞,来到金山寺,写了帖子,派悟禅去请人。济公的徒弟到过的地方,幽州府、龙游县、海潮县、余杭县、石杭县、常州府、镇江府、丹阳县、开化县、临安城、钱塘县、仁和县等处,济公认识的都请,上至秦相官宦人家,绅董富户,举监生员,下至平民,悟禅都送了帖子,在金山寺八月初一早烧香,临安城都议论纷纷。

花花太岁王胜仙心想:“济公敕封护国散禅师,是得道高僧。在金山寺办善会,连我哥哥秦丞相都请,怎么会不请我呢?”这天有风月公子马明来拜访王胜仙,二人谈起这件事,王胜仙说:“现在济颠在金山寺办善会,请秦丞相,怎么不请我呢?”马明说:“也没请我。”王胜仙说:“他不请咱们,咱们倒要去带一千两银子香资,到金山寺去一趟。”马明说:“好吧。”立刻雇了一只大船,带着二十个家人,船上写着两面大旗,上写“金山寺进香,施助白银一千两”,从临安城出发,直奔镇江府金山寺。

这天正往前走,见前面一只船上写着“海潮县正堂”的旗子,支着船窗,里面坐着两个丫环,一位小姐。这位小姐长得真是美丽动人,梨花面,杏蕊腮,比瑶池仙子月殿嫦娥还要美,可称得上绝世美人。王胜仙、马明二人一看,眼睛都直了。这两个人都是临安城的恶霸,平时只喜欢抢人。王胜仙之前因为白狗闹洞房,把鼻子咬了去,这小子又派人请名医调治好了,留下了疤痕。但他仍然不改恶习,一见美色就心动,不顾一切。

王胜仙真是色胆包天,当时吩咐船夫,把跳板搭到那只船上。风月公子马明说:“你做什么?”王胜仙说:“我要到那只船上去见见这个美人。我自从出生以来,没见过这样绝色的美人,我今天非去找她不可。”马明说:“这怎么行?你准知道人家是谁家的姑娘,你硬要去,不是要惹出乱子来吗?”王胜仙说:“没关系,我哥哥是当朝宰相,我是大理寺正卿,谁敢惹我?也别管她是谁家的姑娘,我今天非得到她,方才甘心。”说着话,王胜仙叫船夫把跳板搭上,他大摇大摆就上了那只船。

书中交代,这船上小姐,是海潮县正堂张文魁的妹妹,名叫金娘。因为济公请善会,张文魁捐助了五百两银子,姑娘带着婆子丫环,有三班部头独角蚊安天寿,这位班头水陆两路武艺精通,人也老成,带着十几个班头,保护着姑娘去金山寺进香。从海潮县租的官船,行在这江口,姑娘让安天寿买点鲜果,带到金山寺好上供,所以把船靠岸。安天寿下船买东西,偏巧这个时节,王胜仙到这边船上来,大摇大摆,就要进船舱。

这里有十几位差役,见王胜仙头戴四楞巾,身穿大红宽领阔袖袍,足下粉底官靴,手拿一把折扇,长得肩拱背,黄尖尖的脸膛,真是兔头蛇眼,龟背驼腰,一直就要进舱门。差役们一看,连忙阻住,说:“你是做什么的?”

王胜仙说:“我看这女子长得美貌,老爷到里面逛逛。”差役说:“你是什么东西,满嘴放屁!这是我家小姐,你敢这样无礼,你也不打听打听!”

王胜仙说:“也别管她是什么官的小姐,今天你家大人要找她作乐,哪个敢不答应?”正说着话,偏巧安天寿买东西回来了,见众差役正和王胜仙吵嚷,安天寿说:“什么事?”众人说:“这厮他硬要进船舱,我们问他做什么,他说见小姐长得美貌,他要进去逛逛。安都头,你看世界上,哪有这样不通情理的人?我们告诉他说是小姐,他说不论是谁家的小姐,他也要进去作乐。”安天寿一听,把肺都气炸了,立刻把两只怪眼一瞪,说:“你还不滚开!如要不然,我结果你的性命。”

王胜仙看到安天寿身高八尺,脸色紫红,额头有一个大肉瘤,满脸都是硬硬的胡须,像钢针一样尖锐,像铁线一样坚硬,每一根都清晰可见,头上戴着帽子上装饰着羽毛的帽子,身穿青色的布衣,腰间系着皮质的腰带,脚穿薄底的鹰头形状的窄腰快靴,一身打扮像是官差。

王胜仙自认为自己是当朝宰相的兄弟,很有权势,没人敢惹他,他威胁说:‘谁敢拦我,我就让你们好看!’没想到安天寿不管他是谁,先动手打了他,一巴掌打在王胜仙的脸上,接着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王胜仙往后一仰,摔进了大江里。大江的水深达几百丈,王胜仙的手下看到这一幕,说:‘你们真是胆大,我家主人是当朝秦相的兄弟,是花花太岁的王胜仙,你们敢把他踢进江里!’安天寿说:‘王胜仙又能怎么样?踢进江里喂王八!反正先让他死。豁出一条命,敢把皇帝打。’

正说着,对面传来铜锣声,一艘大船驶来,船上有一顶大轿,旗帜上写着‘镇江府正堂’,来的人是当地知府赵翰章赵大老爷。因为济公在金山寺举办善会,赵大老爷亲自带领手下,来到金山寺帮忙,现在正要离开。济公亲自送他出庙,在知府耳边说了几句话,知府点头答应了。船到江口,正要下船,王胜仙的手下看到是镇江府的船,立刻喊冤,知府命令把人带过来,问发生了什么事?家人说:‘我家主人花花太岁的王胜仙,是当朝秦相的兄弟,被他们踢进了江里。’

正说着,只见王胜仙好像有人从江里把他托了上来,众家人都愣住了。王胜仙喝了两口水也不要紧,不久就清醒过来。大家都感到奇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书中交代:济公原本在金山寺办善会,早就吩咐万年永寿,所有来烧香的船,都不准在江里伤害任何人,如果伤害了人,济公说:“我会告诉龙王,让他把你斩了,托你照顾。”

万年永寿答应了,吩咐手下子子孙孙,虾兵蟹将,到处巡查。今天看到王胜仙掉进江里,所以小王八用头把他拱了上来。王胜仙清醒过来后,看到镇江府的知府来了,说:‘知府大人来了正好,我要找你。’知府先问:‘安天寿,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安天寿说:‘我在海潮县当差,我家小姐去金山寺烧香,在这里靠岸买供果,这个男子硬要进船舱,说我家小姐长得漂亮,他想找乐子,拦他他不听,一定要进去。’知府问:‘你是谁?’王胜仙说:‘我是秦丞相的兄弟,大理寺正卿王胜仙。’知府说:‘你胡说八道,王大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分明是你冒充官长,来人,给我打。’立刻有官差把王胜仙按倒,打了他四十大板,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注解

长眉罗汉:佛教中的一种罗汉形象,通常被描绘为眉毛特长,象征智慧与慈悲。

紫霞真人:道教术语,指具有高深道术的仙人。

东方太悦老仙翁:指道教中的仙人,东方太悦可能是其道号或名号。

济公长老:济公是宋代著名僧人,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

伏虎罗汉:佛教中的一种罗汉形象,通常指能够降伏虎的罗汉,象征勇猛。

八魔:指八位邪恶的魔头,此处可能指八位被降服的恶势力。

子午风雷藏魔洞:一种神秘的山洞,子午时分有风雷,能镇住魔怪。

降魔宝杵:一种法器,用于降服魔怪。

咒语:一种口诀或念诵,具有神秘的力量。

灵空长老:佛教中的长老,具有高深的修行。

小悟禅:佛教中的僧人,此处可能是济公的徒弟。

灵猿化:可能指一种能够变化成灵猿的仙人或神兽。

斩魔剑:一种用于斩杀魔怪的剑。

降魔杵:一种用于降服魔怪的杵。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花花太岁王胜仙:指一个恶名昭彰的人物,花花太岁是古代对恶霸的俗称。

风月公子马明:指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风月公子是对风流才子的称呼。

海潮县正堂:指海潮县的地方官。

金娘:海潮县正堂张文魁的妹妹,此处可能指其名字。

安天寿:一位武艺高强的班头,负责保护金娘。

官船:指官方的船只,通常用于官方出行或运输。

散役:古代指官府的杂役或差役。

八尺:古时以尺为单位,八尺约等于2.4米,这里形容安天寿身材高大。

紫脸:形容人脸色发紫,可能是指安天寿面容严肃或气色不佳。

大肉瘤子:指头部有较大的肉瘤,可能是安天寿的一个生理特征。

钢髯:形容胡须坚硬如钢,是古代对英勇豪迈形象的形容。

缨翎帽:古代官员或武将戴的一种帽子,帽顶装饰有羽毛。

青布靠衫:古代的一种衣服,以青布为面料,常用于家居或休闲。

皮挺带:古代服饰中的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起到束腰的作用。

薄底鹰脑窄腰快靴:古代一种轻便的靴子,底薄便于行走,形似鹰头,腰窄便于活动。

班头:古代官职,指负责管理一班士兵或差役的官员。

势利:形容人爱慕虚荣,追求权势和财富。

大江:指宽阔的江河,这里可能指长江。

秦相:指当时的宰相,即最高行政长官。

花花太岁:古代对行为不端、仗势欺人的富家子弟的贬称。

铜锣:古代用于召集民众或传达命令的乐器。

镇江府正堂:指镇江府的官员,正堂是官员的办公场所。

万年永寿: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守护神或负责寺庙安全的神祇。

虾兵蟹将:古代神话传说中水族中的士兵和将领。

小王八:可能是对虾兵的一种亲昵或戏谑的称呼。

玉胜仙:可能是对王胜仙的一种误称或别称。

大理寺正卿:古代官职,大理寺是负责司法审判的机构,正卿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官人:古代对官员或官府差役的称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冲突的场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人物性格、社会背景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开篇对王胜仙的描写,‘身高八尺,紫脸,在脑门子上有一个大肉瘤子,满部的钢髯,犹如钢针,轧似铁线,根根见肉’,通过夸张的形容,塑造了一个威猛而略显丑陋的形象,暗示了其势力的强大和性格的跋扈。

‘头戴缨翎帽,身穿青布靠衫,腰扎皮挺带,薄底鹰脑窄腰快靴’,这些服饰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王胜仙的官场身份和地位。

‘自以为是当朝宰相的兄弟,有势利,谁人敢惹’,这句话揭示了王胜仙的傲慢和自大,以及他背后所依赖的权力。

‘焉想到安天寿也不管他是谁,先讲动手’,这里展现了安天寿的直率和不畏权势的性格,他不顾王胜仙的身份,直接动手,体现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抗。

‘拼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打’,这句话体现了安天寿的豪迈和不屈,他敢于挑战皇权,表现了一种反抗精神。

‘只见对面铜锣响亮,来了一只大船,船上有大轿,旗子上写着“镇江府正堂”’,这段描写通过环境的变化,引出了新的冲突和转折。

‘知府点头答应’和‘知府吩咐带过来,问什么事?’等对话,展现了官场的权谋和人物之间的互动。

‘王胜仙仿佛由江里有人给托上岸来’,这里的描写带有神秘色彩,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悬念。

‘书中交代:原本济公办善会,早吩咐万年永寿,所有烧香来的船,不准在江里伤一个人’,这段交代揭示了故事的背景和冲突的起因,同时也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万年永寿答应,吩咐手下子子孙孙,虾兵蟹将,各处巡查’,这里的描写展现了神话色彩,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知府说:“你是什么人?”王胜仙说:“我是秦丞相的兄弟,我乃大理寺正卿王胜仙。”’这段对话再次揭示了王胜仙的身份,同时也为后续的惩罚埋下了伏笔。

‘知府说:“你满嘴胡说,王大人焉能做这事,分明是你冒充官长,来人给我打。”’这段对话展现了知府的公正和不容忍冒充官长的决心,体现了官场的严肃和正义。

‘立刻官人将王胜仙按倒,打了四十大板,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这段描写展现了王胜仙的下场,也体现了故事中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02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