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回-原文
赵斌夜探秦相府 王兴无故受严刑
话说秦相见众鬼卒拉着他爹爹秦桧就走,他一急,用手一拉,只听当啷一响,睁眼一看,原来是南柯一梦,把蜡灯摔在地上。
外面有值宿的丫环,进来把蜡灯捡起来,照旧点上。
夫人那里也醒了,问道:“大人因何这等大惊小怪?”
秦相说:“我方才在灯下看书,偶然心血一迷,已睡入梦乡中。
方才得了一个兆,见老太师回煞归家,带了手铐脚镣,众鬼卒押解,述说我在阳世三间之恶。
我打算要把大碑楼止工,将众僧人放回,夫人你看意下如何?
夫人听了一笑道:“大人乃读书之人,你怎么也信服这攻乎异端,怪力乱神之事?”
秦相一听夫人之言,他又把善心截住,问丫环外面有什么时光。
丫环说:“方交三鼓。”
秦相说:“传我的堂谕,三更天我在外书房审问疯僧,非重重责罚他不可。”
正说着,只见屋中这盏蜡灯呼呼呼,灯苗长有一尺多高。
秦相爷一愣,冒然间这灯又往回缩,缩来缩去,灯苗剩了有枣核大小,屋子里全绿了,如是者三次。
秦相把镇宅的宝剑摘下来,照着灯头就是一剑,忽然献出两个灯光,秦相复又一剑,献出四个灯光。
秦相一连几十剑,满室中灯光缭绕。
就听婆子叫:“大人,门外面站着一个大头鬼,冲着我们直晃脑袋!”
丫环说:“可了不得!桌底下蹲着一个支牙鬼,冲我们直乐。”
那丫环说:“快瞧,在帘子那里有个地方鬼,直点头。”
秦相吩咐叫婆子打錪,叫家人进来打鬼。
婆子丫环到门外一呼唤,外面众家丁往里跑,听内宅闹鬼,都要来在相爷面前当差,刚要到了内宅,就听声音一片喊叫:
“了不得了!相爷,看那破头鬼的头上直流血。了不得了!相爷,有了抗枷的鬼,了不得了!相爷,有了吊死鬼。
了不得了!相爷,有了无头鬼,又有了淘气鬼了,净打了拧人。”
书中交代:此乃是济公施的佛法,只因秦相派了二十名家人。
在外面廊房之内看押和尚,内中秦升说:“咱们这差事可不是玩耍,昨夜我就一夜未睡,今日又有这个差事。
我出个主意,咱们大家每人出二百钱,做一个公东,买些酒菜来,入夜二更之时,大家喝了酒,至三更相爷要升书房审问和尚,也误不了事。
你等想想怎样?”
众人都说道:“好好好,就是那样办罢。”
众人凑了四吊钱,叫一个人去沽酒买菜,都办齐了。
天有初更之时,只见内中有说:“咱该喝了。”
众人把酒菜摆上。
济公说:“众位慈悲慈悲,我和尚喝一杯酒呀。”
秦升说:“和尚不准饮酒!你因何要喝起酒来了?和尚说的是杀、盗、淫、妄、酒,此为五戒。
你要喝,岂不犯了戒么?”
济公呵呵大笑道:“管家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内中还有许多好处呢。
天有酒星,地有酒泉,人有酒圣,酒合万事,酒和性情,仲尼以酒为道,但不及乱耳。”
秦升说:“和尚,你知道这些事,我给你一杯吃。”
伸手斟了一杯给和尚。
济公接过来说:“好好好,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大醉亦休。”
把那杯一次而尽,说:“众位再给我一杯吃罢。”
秦升说:“已然给你一杯吃了,还要,真不知自爱。”
和尚说:“你要不给这杯,连那杯人情也没了。”
秦升又给他斟了一杯。
和尚喝了说:“来,再给一杯,凑个三杯。”
秦升说:“没有了。不是我不给你,合别位要罢。”
济公哈哈大笑说:“好,我自己会喝。”
拿着酒杯连说:“唵赦赫,来来来。”
就见杯中酒忽满了,和尚连吃了几杯酒,把酒杯放下。
那些家人都要喝酒,一个个向前伸手倒酒,那瓶内连一滴皆无。
众人都说买东西那个剩下钱啦,又把那个酒瓶拿过来,也是点酒皆无。
秦升一语未发,一闷气就先躺下了,众人东倒西歪都睡了。
济公先点化了几个鬼,想要把此事完了,也就省心了。
不料秦夫人一句话就给挡住。
和尚见家人睡了,和尚把铁锁盘起,就到内院去报应用。
那些恶仆平日倚主人之势,在外招摇是非。
和尚打一下,拧一下,正是报应众人。
只见北房上有一人,手持钢刀一把,要杀秦相,代济公报仇。
罗汉睁眼一看,来者非别,正是探囊取物赵斌。
只因前次赵斌帮着济公盗五雷八卦天师符,装韦驮在秦相府遇见尹上雄,两个人回家中,见过赵老太太,有了两天,尹士雄告辞就走了。
赵斌仍是做小本生涯,倒不为赚钱。
老太太因叫赵斌有个养身之道,省得胡作胡为。
这一天赵斌正在西湖卖鲜果子,见有无数官兵,围住灵隐寺。
赵斌见有认识的人,过去一问,方知是济公打了秦相府的管家,秦相发传牌调兵围灵隐寺,捉拿疯僧到相府,要把济颠活活打死。
赵斌一听大吃一惊,自己一想:“济公待我有救命之恩,他老人家遇难,我如何不救。”
又想:“我娘亲晚上又不叫我出来。有了,我说个诳,等我娘亲睡着,我带上切菜刀一把,奔那秦相府把好相杀了,给我师父济公长老报仇雪恨。”
自己慢慢回家,老太太问:“今天因何不卖了?”
赵斌说:“我今天身子不爽。”
老太太说:“既是身子不爽,在家休息罢。”
及至晚饭后,赵斌正望他母亲睡觉,忽听外面打门。
赵斌一听,心中大大不悦,心想:“我母亲将要睡,又有人打门。”
出来一看,乃是对门街居王老太太。
一见说:“赵斌,我烦你一件事。
只因我王兴儿清早起来卖果子,去到秦相府门首摆摊,正午的时候,来了一乘小轿,说我儿得了子午痧,把我媳妇接了去,直到这个时候,还不见回来,我甚不放心。
家中又没人,我烦你去代打听打听。
赵斌连忙答应。
他本是实心做事的人,进去告诉母亲。
换好了衣服,揣上一把切菜刀,出来一直奔至秦和坊,来到秦相府门首。
此时已晚,见王兴的果摊尚未收,有看街的郭四在那里看守。
赵斌一看熟人,说:“郭头,我王贤弟那里去了?”
郭四道:“原来是赵爷。你问王兴,别提了,今天一早秦相府二公子把他叫进去。
他叫我给看着,也给他卖了钱不少。
我尚有忙事,他一进去,就没有出来。
我进去打听,他们都不叫我问,我也不知是什么事。”
赵斌也不知王兴是怎么一件事,别了郭四,便在各处访查,也未打听着,直至天有二鼓,自己就奔秦相府,找僻静之处,将身蹿上房去,打算要刺杀秦相给济公报仇。
哪想到将来到里面,在房上一看,院中灯火绿沉沉的,照得那些家人直似一群怨鬼,吓得赵斌战战兢兢,穿房越脊,往西奔去。
来到一所花园,赵斌站在房上东张西望,心说:“这所花园子,不是秦相府里。
在他这相府隔壁,是谁家的?”
看了够多时,只见在东北上有一所院落,灯光闪的。
赵斌跳下来切近一看,周围栽的桂树,路北的垂花门。
一进门,目前一带俱是花墙子,当中白灰抹的棋盘心。
这院子是北房三间连月台,东西配房各三间。
赵斌抬头一看,见上房屋中垂下竹帘子,里面现着灯光,由外向里看的甚真。
见里面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的干鲜果品,冷荤热炒,上等高粮,是一桌海味席。
赵斌想:“这倒是活该给我预备的,叫我吃饱了,喝足了,再杀那狗娘养的。”
赵斌往前刚走了两步。
猛然心中一动,自己叫着自己:“赵斌你太粗卤了!倘若屋内有人,我便往里走,岂不被他看见?那时多有不便。
我不免找块石头,探探有人没有。”
在院中找了一块小砖头,照定帘子打去。
绿林人讲究投石问路,用石头一打,要有人必有答话:“这是谁砍砖头呀。”
有黄狗听见有响动,汪汪一叫,也就探出来。
赵斌今天用砖头照帘子一打,并不见动作,自己满心大悦,知道是没人,这才往前行走。
刚上一台阶,只听上面叫:“哎呀,大哥来了。快救命呀!”
赵斌大吃一惊,抬头睁眼一看,原来是王兴夫妻二人在房梁上倒吊,浑身是血。
不知这夫妇二人因何在此遇难,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回-译文
赵斌夜里去探查秦相的府邸,王兴无缘无故遭受严刑。
秦相梦见众鬼卒拉着他父亲秦桧走,他一急,伸手一拉,只听一声响,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蜡烛掉在地上。外面有值夜的丫环进来捡起蜡烛,重新点上。夫人也醒了,问道:“大人为什么这么惊慌?”秦相说:“我刚才在灯下看书,突然心血来潮,就睡着了。
刚才梦见一个兆头,看见老太师回来,带着手铐脚镣,被众鬼卒押解,述说我在阳世三间的恶行。我打算停止大碑楼的工程,放回那些僧人,夫人你看怎么样?”夫人听后一笑说:“大人你是读书人,你怎么也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秦相一听夫人的话,他又把善心收住,问丫环外面是什么时候。
丫环说:“现在刚敲了三更。”秦相说:“传我的命令,三更天我在外书房审问疯僧,非重重责罚他不可。
正说着,只见屋里的蜡烛呼呼呼地,火焰长有一尺多高。秦相爷一愣,突然这火焰又往回缩,缩来缩去,火焰只剩了枣核大小,屋子里全变绿了,这样反复了三次。秦相把镇宅的宝剑摘下来,照着灯头就是一剑,忽然出现两个灯光,秦相又一剑,出现四个灯光。秦相一连挥剑几十次,满屋子里都是灯光缭绕。就听一个婆子叫道:“大人,门外站着一个大头鬼,直冲我们晃脑袋!”丫环说:“不好了!桌底下蹲着一个支牙鬼,直冲我们笑。”那丫环说:“快看,在帘子那里有个地方鬼,直点头。”秦相吩咐叫婆子打锣,叫家人进来驱鬼。
婆子和丫环到门外一呼唤,外面的家丁往里跑,听说内宅闹鬼,都想要在相爷面前表现,刚要到内宅,就听一片喊叫声:
‘了不得了!相爷,看那破头鬼的头上直流血。了不得了!相爷,有了抗枷的鬼,了不得了!相爷,有了吊死鬼。了不得了!相爷,有了无头鬼,又有了淘气鬼了,净打了拧人。’
书中交代:这是济公施展的佛法,因为秦相派了二十名家人在外面廊房看押和尚,其中秦升说:‘咱们这差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昨晚我就一夜没睡,今天又有这个差事。我有个主意,咱们每人出二百钱,做一个公东,买些酒菜来,入夜二更之时,大家喝了酒,至三更相爷要升书房审问和尚,也误不了事。你们想想怎么样?’众人都说:‘好好好,就这样办。’众人凑了四吊钱,叫一个人去买酒买菜,都准备好了。
天刚到初更,只见里面有说:‘咱们该喝酒了。’众人把酒菜摆上。济公说:‘众位慈悲慈悲,我和尚喝一杯酒。’秦升说:‘和尚不准喝酒!你为什么喝起酒来了?和尚说的是杀、盗、淫、妄、酒,这为五戒。你要喝,岂不犯了戒么?’济公呵呵大笑说:‘管家只知道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其中还有许多好处呢。天有酒星,地有酒泉,人有酒圣,酒合万事,酒和性情,孔子以酒为道,但不及乱耳。’秦升说:‘和尚,你知道这些事,我给你一杯喝。’
伸手斟了一杯给和尚。济公接过来说:‘好好好,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大醉亦休。’把那杯酒一饮而尽,说:‘众位再给我一杯喝。’秦升说:‘已经给你一杯了,还要,真不知自爱。’和尚说:‘你要不给这杯,连那杯人情也没了。’秦升又给他斟了一杯。和尚喝了说:‘来,再给一杯,凑个三杯。’秦升说:‘没有了。不是我不给你,是给其他人吧。’济公哈哈大笑说:‘好,我自己会喝。’拿着酒杯连说:‘唵赦赫,来来来。’就见杯中酒忽满了,和尚连喝了几杯酒,把酒杯放下。那些家人都要喝酒,一个个向前伸手倒酒,那瓶里连一滴酒都没有。众人都说买东西剩下的钱呢,又把那个酒瓶拿过来,也是一滴酒都没有。秦升一句话没说,一闷气就先躺下了,众人东倒西歪都睡了。
济公先点化了几个鬼,想要把事情结束,也就放心了。不料秦夫人一句话就给挡住了。和尚见家人都睡了,和尚把铁锁盘起,就到内院去报应用。那些恶仆平日倚仗主人之势,在外招摇是非。和尚打一下,拧一下,正是报应众人。只见北房上有一人,手持钢刀一把,要杀秦相,代济公报仇。罗汉睁眼一看,来者非别,正是探囊取物赵斌。
只因前次赵斌帮着济公盗五雷八卦天师符,装韦驮在秦相府遇见尹上雄,两个人回家中,见过赵老太太,有了两天,尹士雄告辞就走了。赵斌仍是做小本生意,不为赚钱。老太太因叫赵斌有个养身之道,省得胡作非为。这一天赵斌正在西湖卖鲜果子,见有无数官兵,围住灵隐寺。
赵斌见有认识的人,过去一问,方知是济公打了秦相府的管家,秦相发传牌调兵围灵隐寺,捉拿疯僧到相府,要把济颠活活打死。赵斌一听大吃一惊,自己一想:‘济公待我有救命之恩,他老人家遇难,我如何不救。’又想:‘我娘亲晚上又不叫我出来。有了,我说个谎,等我娘亲睡着,我带上切菜刀一把,奔那秦相府把好相杀了,给我师父济公长老报仇雪恨。’自己慢慢回家,老太太问:‘今天为什么没卖果子?’赵斌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老太太说:‘既然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吧。’等到晚饭后,赵斌正等着他母亲睡觉,忽听外面打门。
赵斌一听,心中很不高兴,心想:‘我母亲快要睡了,又有人打门。’出来一看,是对门街上的王老太太。
一见说:‘赵斌,我有个麻烦事要麻烦你。因为我儿子王兴一大早就起来卖水果,到秦相府门口摆摊,正午的时候,有一顶小轿子来了,说我的儿子得了子午痧,把我媳妇接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我非常不放心。家里又没人,我请你帮忙去打听一下。’赵斌立刻答应了。他是个认真负责的人,进去告诉了母亲。换好了衣服,揣了一把切菜刀,出来一直跑到秦和坊,来到秦相府门口。这时候已经很晚了,看到王兴的果摊还没收,有看街的郭四在那里看守。赵斌看到熟人,就说:‘郭头,我王贤弟去哪儿了?’郭四说:‘哦,是赵爷。你问王兴,别提了,今天一大早秦相府的二公子把他叫进去了。他让我帮他看着摊子,还给他赚了不少钱。我还有事情要忙,他进去后就一直没有出来。我进去打听,他们都不让我问,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赵斌也不知道王兴出了什么事,和郭四告别后,就在各处打听,但都没有打听到,直到晚上两点,他自己跑到秦相府,找到偏僻的地方,跳上房去,打算刺杀秦相为济公报仇。没想到到了里面,在房上一看,院子里灯火通明,照得那些家人像一群怨鬼,赵斌吓得直发抖,穿房越脊,往西跑。来到一个花园,赵斌站在房上四处张望,心想:‘这个花园不是秦相府的。在他的相府隔壁,是哪家?’看了很久,只见在东北方向有一座院落,灯光闪烁。赵斌跳下来仔细一看,周围种着桂树,路北有一座垂花门。
一进门,眼前就是一排花墙,中间是抹了白灰的棋盘心。这个院子是北房三间连月台,东西配房各三间。赵斌抬头一看,见上房屋中垂下竹帘子,里面透出灯光,从外面看得很清楚。看到里面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干果鲜果,冷盘热炒,上等的高粱,是一桌丰盛的海味宴席,赵斌心想:‘这倒是为我准备的,让我吃饱喝足,再杀那个狗日的。’
赵斌往前走了两步,突然心里一动,自己对自己说:‘赵斌,你太鲁莽了!如果屋里有人的话,我就进去,那不是会被他看见吗?那时候会很麻烦。我最好找块石头,先探探有没有人。’在院子里找了一块小砖头,瞄准帘子打去。绿林好汉讲究投石问路,用石头一打,如果有人就会回应:“是谁在砸砖头?”有黄狗听到响动,汪汪叫了一声,也就出来了。赵斌今天用砖头砸帘子,并没有动静,他心里非常高兴,知道没人,这才继续往前走。刚上台阶,突然听到上面有人叫:‘哎呀,大哥来了,快救命呀!’赵斌大吃一惊,抬头一看,原来是王兴夫妻俩在房梁上被倒吊着,浑身是血。
不知道这对夫妇为什么会在这里遭遇不幸,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回-注解
秦相:指秦桧,南宋时期的宰相,以卖国求荣著称,历史上评价极低。
秦桧:南宋宰相,与妻子王氏以卖国求荣著称,历史上被视为奸臣。
鬼卒:指阴间的差役,传说中负责押解亡魂。
南柯一梦: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比喻一场梦幻般的事。
蜡灯:古代照明工具,用蜡烛制作的灯具。
攻乎异端,怪力乱神:出自《论语·述而》,指攻击异端邪说,怪异之力,乱神之事。
大碑楼:指古代的碑楼,一种纪念性建筑。
众僧人:指和尚们,佛教徒。
手铐脚镣:指古代囚犯所戴的镣铐。
兆:指预兆,预感。
老太师:指秦桧的父亲,秦会之,南宋时期的重要官员。
公东:指共同出资的酒菜。
酒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宿,与酒有关。
酒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酒泉,能流出美酒。
酒圣:指古代酿酒技艺高超的人。
仲尼:指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五戒:佛教中的五条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唵赦赫:佛教咒语,有驱邪避凶之意。
探囊取物:形容轻而易举地取得所需之物,也比喻做事容易。
韦驮:佛教中的护法神,手持金刚杵,保护佛教。
尹上雄:书中人物,与赵斌有关。
赵斌:书中人物,有义气,为济公报仇。
尹士雄:书中人物,与赵斌有关。
灵隐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
济公:宋代著名和尚,以行医济世、机智幽默著称。
疯僧:指行为举止古怪、不拘小节的和尚。
活活打死:指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
诳:欺骗,说谎。
子午痧:子午痧是一种民间传说中的疾病,认为在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时,人体正气最弱,邪气容易侵入,导致疾病。这里指王兴儿在午时突然生病。
秦相府:秦相府指的是秦相的官邸,秦相是古代的官职,相是宰相的简称,这里指的是宰相的住宅。
二公子:二公子指的是秦相的第二个儿子,古代贵族家庭中,兄弟排行常以数字表示。
高粮:高粮指的是质量上乘的米,这里指上等的好米。
绿林人:绿林人指的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山贼、盗匪,这里指赵斌可能是一个有绿林背景的人。
投石问路:投石问路是一种古代的侦察方法,通过投掷石头来观察是否有回应,以此来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或其他情况。这里赵斌用石头打帘子,是为了探查屋内是否有人。
垂花门:垂花门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门,通常位于院落中,门上方有垂下的花饰,故称垂花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紧张悬疑的故事场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紧凑的叙事,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困境。
开篇,一见向赵斌求助,揭示了一个家庭因为儿子被秦相府二公子召见而陷入困境的故事。一见对王兴的担忧和对家庭的牵挂,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赵斌的形象在这段文字中得到了初步的塑造。他是一个实心做事的人,对于一见的要求立刻答应,并且付诸行动。他换上衣服,揣上切菜刀,显示出他的决心和勇敢。
在秦相府门前,赵斌遇到了郭四,这是对环境的一个描写,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郭四对王兴的描述,暗示了王兴的遭遇可能与秦相府有关。
赵斌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在行动前的犹豫和谨慎,这体现了他作为绿林人的机智和谨慎。他选择在夜晚潜入秦相府,并且打算在行动前探查是否有人的存在,这表现了他的谨慎和细致。
赵斌在花园中的观察和判断,以及他使用投石问路的方法,都体现了他的经验和智慧。这种古代江湖中常见的技巧,在这里被用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神秘感。
当赵斌发现王兴夫妻倒吊在房梁上时,整个场景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和恐怖。这种突然的转变,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暗示了王兴夫妇的遭遇可能与秦相府有关。
最后一句‘且看下回分解’,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悬念手法,它既为读者留下了疑问,也预示着故事将继续发展,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