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原文

话说李怀春到了济公面前说:“师父久违了,弟子有礼。今日秦公子得了奇异病症,我把你老人家荐了去给公子治病。不论什么事,都看在弟子分上。”

济公说:“好,李怀春。你要给人治病,都拿锁子锁了去呀?”

李怀春一看说:“好,秦大人,请你老人家派人把圣僧铁链撤去。”

秦相立刻把和尚链子撤去了。

李怀春说:“师父,你老人家可没有别的话说了。走罢!”

和尚说:“李先生,我师父、师兄、师弟都在这里受罪,我哪有心来给人治病?”

那秦相听见,立刻叫把众僧人都放回庙去罢。

众僧人走了,李怀春说:“师父,你老人家可没的说了,走罢。”

济公说:“李先生,兵围灵隐寺,拆毁我庙中大碑楼,我要给人治病。我哪能情愿呀?”

秦相知道和尚要把兵撤回来,他也没有话说,连忙吩咐手下人去传堂谕:“去把拆楼之人一并撤回,连兵丁也撤回来。”

李怀春说:“圣僧,你老人家可没有话说了,走罢!”

和尚说:“走。”站起来说:“行善积福作德,作恶必遭奇祸,贫僧前来度群魔,只怕令人难测。”

和尚谈笑自若,秦相想:“和尚放荡不拘,真要把我儿的病给治好了,我要不拆他大碑楼,我是被人耻笑,他白打了我的管家,我白把他锁来。就是他把我儿的病治好了,我也要拆他的大碑楼。”

济公在后面哈哈大笑说:“好好,善哉善哉,我和尚唱个歌给大人听罢:皂帽丝绦第一人,难略紫缓罗袍,一品还嫌小。量尽海波涛,人心难忖着。翠养翎毛,谓谁头上好。豕养脂膏,谓谁肠肉饱。千寻鸟道上云霄,是处都经到,平地好逍遥,世人知事回头少。”

和尚一唱山歌,秦相暗暗点头,知道这和尚甚是明白。

一同来至西花园秦桓的书房,听秦恒在那里咳嗽不止。

和尚到了屋中一瞧,说:“哟,原来是这么大的脑袋,可了不得!”

李怀春听和尚这话大吃一惊,心说:“费这大事,把他请来,他若不能治,可就糟了。”

秦相也是一惊,连忙问道:“和尚你会治不会治?”

和尚说:“会治。不要紧,这是三小号,我连头号大脑袋都能治。这病有个名,叫大头瓮。”

说着话,和尚伸手往兜囊一摸,说:“可了不得了,我把药丢了!”

秦相说:“什么药?”

和尚说:“治大头瓮的药。”

秦相一听一愣说:“和尚莫非是你来到我这相府,就知道我儿长大头瓮么?”

和尚说:“不是。只因有一位王员外,他儿子也得这个病。每逢得这个病,必不是好人,定在外面行凶作恶,抢占少妇长女,才有此病。王员外儿子不法,得了大头瓮,请我去治。我带了药刚要去,被相爷派人把我和尚锁来。我进相府的时候,摸兜子药还有呢,这时候会没有了!”

秦相吩咐:“尔等快给和尚去找药!”

众家人一听,说:“和尚,你这药是丸药?是面子药?告诉我们,好找去。”

济颠说:“是颗丸药,有小米粒大,像瓜皮颜色,也没有纸包着。”

众家人一听说:“我去罢。”

和尚说:“大人,他这病可有转,这是小三号,要一转了大脑袋,就没法治。”

秦相说:“那怎么办呢?”

和尚说:“我得吃饱了再治,要不吃饱了治,越治越冤。”

秦相一听,怕儿子转冤大头,赶忙吩咐家人摆酒,在大厅上摆下三桌酒,让和尚先行奔厅上去吃酒,吃完了再治病。

李怀春同着和尚来至厅上,和尚一看是三桌酒,并不谦不让,就在正面上头落坐。

秦相一看,虽是心中有些不快,暗想道:“这个和尚是有点来历,我如今为当朝的宰相,他竟占我的上座。”

秦相也没法,只可主座相陪,到让李怀春在东首坐下。

和尚酒过三巡说:“大人这个闷酒没喝头。”

秦相说:“依你便该如何,可以不吃闷酒呢?”

和尚说:“出个灯谜,说个酒令,对个对子,批个字意,都可解闷。”

秦相说:“和尚,你还认得字么?”

济公说:“不敢云认字,也略识一两个。”

秦相说:“要说酒令,是喝酒,是赌什么?”

和尚说:“不赢酒。大人出个对句,我和尚如对上,我赢大人一万两银子;要对不上,我和尚输一万两银子。大人想我一个穷和尚要输了,哪有一万现银子?我要输了,大人不是要拆我那个大碑楼么?我要输了,把大碑楼给大人好不好?”

秦相一听,心中甚为欣悦,说:“和尚,我先试试你的文理,要真有才学,我再跟你打赌。我先出两个字你对。”

和尚说:“大人说罢。”

秦相说:“幽斋。”

和尚说:“对茅庐。”

秦相点了头说:“开窗。”

和尚就对“闭户”。

秦相说:“读书。”

和尚说“写字”。

秦相说:“和尚你输了。我这六个字凑成一处,成一句话,是:幽斋开窗读书。”

和尚说:“我那六个字也是一句话,凑成一处。是:茅庐闭户写字。”

秦相说:“我给你出个拆字法的对子,你对上,我输你一万银子。”

和尚说:“也好。”

秦相说:“酉卒是个醉,目垂是个睡,李大白怀抱酒坛在山坡睡。不晓他是醉,不晓他是睡。”

和尚吃了一杯酒,哈哈大笑说:“这个对子好对!月长是个胀,月半是个胖,秦夫人怀抱大肚在满院逛。不晓他是胀,不晓他是胖。”

秦相一听连摇手,说道:“和尚不要诙谐。”

秦相想:“这个和尚真淘气,我再出个对子,叫他知道我秦相本是满腹文章,怀揣锦绣,腹隐珠玑。”

大人说:“佛祖解绒绦,捆和尚扣颠僧。”

济公说:“哎呀,大人这个对子可真好,我和尚才疏学浅。”

秦相说:“你对上,我再输银一万;对不上,我要拆你的大碑楼。”

和尚说:“好。”喝了一怀酒说:“我对一个天子抖玉锁,拿大臣擒丞相。又赢你一万两!”

秦相想:“和尚果然满腹奇才。对对于赢不了他。”

方才说:“和尚不用对对子,出酒令吧。”

和尚说:“出酒令就出酒令。大人说的,还是大人出。”

秦相说:“我要说两个古人,两种物件。这两个古人要一样的脸膛,做事相同,落在两件物件上,要一活一死的。说上来算赢,说不上来算输。”

和尚说:“大人先说吧。”

秦相说:“和尚,你听我道来,你要听着。远看一座楼,近看一只牛,吕洞宾醉卧岳阳楼,孙膑架拐骑牛。”

和尚说:“远看一座庐,近看一尾鱼,张飞顾庐,敬德吊鱼。”

秦相说:“和尚,你输了一万,张飞顾庐,三顾茅庐还可以说。敬德吊鱼,鱼哪有腿?”

和尚说:“甲鱼不是有四条腿?”

秦相无法,又让和尚赢了一万。

秦相想:“我总要想法赢他。”出来告诉秦安:“你拿个捧盒装点凉糕,你在外面等着叫和尚猜。他要猜盒子里没东西,你装着凉糕拿进去,他要猜有东西,你拿空盒子进去。”

秦安点头。

秦相回到里面说:“和尚,我久闻你能掐会算,善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已派家人去拿个盒子来你猜,猜盒子里有东西没有。你要猜着,我照数输给你一万银子,如猜不着,我要拆你的大碑楼。”

和尚说:“大人,你输急了吧?”

秦相说:“我并非是输急了,我倒要试试你的能为。”

和尚喝了一杯酒,定了定神说道:“秦大人出的主意高,这件事情真奇巧,捧盒本是空空物——”

这第三句,和尚拉着长声,秦安听和尚说是空空物,把凉糕装上拿进来。

刚走进来,和尚又说道:“里面装的是凉糕。”

秦安一听一愣,到底被和尚猜着。

秦相想:“天也不早了,给儿子去治病要紧。”

想完说:“和尚,你的酒如何?可以吃饭,给我儿去治病?”

和尚说:“我已然酒足饭饱。哎呀!你们给我找着药没有?”

众家人说:“我等趴在地上把鼻子都粘好些土,也没找着。”

和尚一伸手掏出一个包,说:“我这有点药料,再加两味药就成了。”

秦相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太草率,看不出来。

打开一看,白的很,李怀春一看,认得原本是吃的白面,问:“和尚,此是什么?”

济公说:“这叫多磨多罗多波罗散。”

秦相说:“还有什么东西?”

和尚说:“朱砂一两,白面四两,盒子一个,用开水一冲,又用刷子一把。”

秦相吩咐赶忙照样预备。

家人答应。

少时,回报相爷,所有应用的东西俱已齐备。

和尚方才放下杯筷,随同秦相够奔书斋,罗汉爷便大施佛法,来治大头瓮,度化秦桓。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译文

李怀春到了济公面前说:‘师父,好久不见,弟子给您请安。今天秦公子得了怪病,我把您老人家推荐去给公子治病。无论什么事,都请看在弟子面上。’济公说:‘好,李怀春。你要给人治病,是不是都拿锁链锁了去呢?’李怀春一看,说:‘好,秦大人,请您派人把圣僧的铁链解开。’秦相立刻让人解开了和尚的链子。李怀春说:‘师父,您老人家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我们走吧。’

和尚说:‘李先生,我师父、师兄、师弟都在这里受苦,我哪有心思给人治病?’秦相一听,立刻下令把众僧人都放回寺庙。众僧人走了后,李怀春说:‘师父,您老人家也没话说了,我们走吧。’济公说:‘李先生,军队围困了灵隐寺,拆毁了我庙中的大碑楼,我这是被迫给人治病。我哪愿意呢?’秦相知道和尚想要撤回军队,也没有办法,连忙吩咐手下人去传令:‘把拆楼的人和士兵都撤回来。’李怀春说:‘圣僧,您老人家也没话说了,我们走吧。’

和尚说:‘走。’然后站起来说:‘行善积德,作恶必遭奇祸,我前来度化众魔,只怕别人难以理解。’和尚谈笑风生,秦相想:‘和尚行为放荡不羁,如果他真把儿子的病治好了,我不拆他的大碑楼,岂不是被人耻笑?他白打了我的管家,白把他锁来。就算他治好了儿子的病,我也要拆他的大碑楼。’济公在后面哈哈大笑说:‘好好,善哉善哉,我唱首歌给大人听吧:黑帽蓝带的人,难舍紫袍缓带,一品官职还嫌小。度量海波涛,人心难测度。翠鸟羽毛,谁头上最好看。猪养脂膏,谁肚子最肥。千丈鸟道上云霄,到处都经过,平地好逍遥,世人知事回头少。’

和尚唱完山歌,秦相暗自点头,知道这个和尚很聪明。两人一起来到西花园秦桓的书房,听到秦桓在那里不停地咳嗽。和尚进了屋一看,说:‘哎呀,原来脑袋这么大,真是不得了!’李怀春听和尚这么说,大吃一惊,心想:‘费这么大的事把他请来,如果他治不好,那就糟了。’秦相也吃了一惊,连忙问:‘和尚,你会治吗?’和尚说:‘会治。不要紧,这是三小号,我连头号大脑袋都能治。这病有个名字,叫大头瓮。’

说着,和尚伸手到口袋里一摸,说:‘糟糕,我把药丢了!’秦相问:‘什么药?’和尚说:‘治大头瓮的药。’秦相一听,愣住了说:‘和尚,难道你来到我相府,就知道我儿子长大头瓮了吗?’和尚说:‘不是。因为有一位王员外,他儿子也得这个病。每当得这个病,一定不是好人,一定在外面行凶作恶,抢占年轻女子,才有这个病。王员外儿子不守法,得了大头瓮,请我去治。我带着药刚要去,被相爷派人把我和尚锁来。我进相府的时候,口袋里的药还有,这时候怎么没有了!’秦相吩咐:‘你们快去给和尚找药!’众家人一听,说:‘和尚,你这药是丸药还是面子药?告诉我们,好去找。’济颠说:‘是颗丸药,有小米粒大小,像瓜皮的颜色,也没有纸包着。’众家人一听,说:‘我去找。’和尚说:‘大人,他的病有转机,这是小三号,如果转成大脑袋,就没法治了。’秦相问:‘那怎么办呢?’和尚说:‘我得吃饱了再治,要不吃饱了治,越治越冤。’

秦相一听,怕儿子变成大脑袋,赶忙吩咐家人摆酒,在大厅上摆下三桌酒,让和尚先去喝酒,喝完再治病。李怀春带着和尚来到厅上,和尚一看是三桌酒,并不推辞,就在正面上座坐下。秦相一看,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暗想:‘这个和尚有点来头,我现在是当朝的宰相,他竟然坐了我的上座。’秦相也没办法,只能主座相陪,让李怀春在东边坐下。和尚喝完三巡酒后说:‘大人,你这酒太闷了。’秦相说:‘依你怎么办,可以不喝闷酒呢?’和尚说:‘出个灯谜,说个酒令,对个对子,批个字意,都可以解闷。’秦相说:‘和尚,你还认得字吗?’济公说:‘不敢说认字,但也略懂一些。’秦相说:‘要说酒令,是喝酒,是赌什么?’和尚说:‘不赌酒。大人出个对句,我和尚如果对上,我赢大人一万两银子;如果对不上,我和尚输一万两银子。大人要是输了,不是要拆我那个大碑楼吗?我要输了,把大碑楼给大人好不好?’秦相一听,心中非常高兴,说:‘和尚,我先试试你的文理,如果你真的有才学,我再跟你打赌。我先出两个字你对。’和尚说:‘大人请说。’

秦相说:‘幽斋。’和尚说:‘对茅庐。’秦相点头说:‘开窗。’和尚就对‘闭户’。秦相说:‘读书。’和尚说‘写字’。秦相说:‘和尚,你输了。我这六个字拼在一起,成一句话,是:幽斋开窗读书。’和尚说:‘我那六个字也是一句话,拼在一起。是:茅庐闭户写字。’秦相说:‘我给你出一个拆字法的对子,你对上,我输你一万银子。’和尚说:‘好吧。’秦相说:‘酉卒是个醉,目垂是个睡,李大白怀抱酒坛在山坡睡。不晓他是醉,不晓他是睡。’和尚喝了一杯酒,哈哈大笑说:‘这个对子好对!月长是个胀,月半是个胖,秦夫人怀抱大肚在满院逛。不晓她是胀,不晓她是胖。’

秦相一听,连连摇手,说:‘和尚,不要这么幽默。’秦相心想:‘这个和尚真顽皮,我再出一个对子,让他知道我秦相确实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智慧如珠。’大人说:‘佛祖解开绒线,捆绑和尚,颠倒僧人。’济公说:‘哎呀,大人这个对子真好,我和尚学问不深。’秦相说:‘如果你能对上,我再输给你一万两银子;如果对不上,我要拆掉你的大碑楼。’和尚说:‘好。’喝了一杯酒说:‘我用一个天子抖动玉锁,用大臣擒拿丞相。我又赢你一万两银子!’秦相心想:‘和尚果然才华横溢。对联我赢不了他。’才说:‘和尚不用对对子,来玩个酒令吧。’和尚说:‘玩酒令就玩酒令。还是大人先来。’秦相说:‘我要说两个古人,两种物品。这两个古人要有相同的脸型,行为相似,落在两件物品上,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如果你能说出来,就算赢;如果说不出来,就算输。’和尚说:‘大人先来吧。’秦相说:‘和尚,你听我讲,你要认真听。远看像座楼,近看像头牛,吕洞宾醉卧岳阳楼,孙膑拄拐骑牛。’和尚说:‘远看像座庐,近看像条鱼,张飞顾庐,敬德钓鱼。’秦相说:‘和尚,你输了一万两银子,张飞顾庐,三顾茅庐还可以说。敬德钓鱼,鱼怎么会有腿呢?’和尚说:‘甲鱼不是有四条腿吗?’秦相没有办法,又让和尚赢了一万两银子。秦相心想:‘我总要想法赢他。’出来告诉秦安:‘你拿个托盘装点凉糕,你在外面等着,叫和尚猜。如果他猜盒子里没东西,你装着凉糕拿进去;如果他猜有东西,你拿空盒子进去。’秦安点头。

秦相回到里面说:‘和尚,我久闻你能够掐会算,擅长知晓过去未来之事。我已经派人去拿个盒子来让你猜,猜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如果你猜对了,我照数输给你一万两银子;如果猜不对,我要拆掉你的大碑楼。’和尚说:‘大人,你是不是输急了?’秦相说:‘我并不是输急了,我倒要试试你的能力。’和尚喝了一杯酒,定了定神说:‘秦大人出的主意很高明,这件事情真奇妙,托盘原本是空空物——’”这第三句,和尚拉长了声音,秦安听和尚说是空空物,就把凉糕装上拿进来。刚走进来,和尚又说道:‘里面装的是凉糕。’秦安一听,一愣,最终还是被和尚猜着了。秦相心想:‘天也不早了,给儿子治病要紧。’想完说:‘和尚,你的酒喝得怎么样?可以吃饭了,给我儿子去治病?’和尚说:‘我已经酒足饭饱。哎呀!你们给我找着药没有?’

众家人说:‘我们趴在地上把鼻子都沾满土,也没找到。’和尚一伸手掏出一个包裹,说:‘我这有点药料,再加两味药就成了。’秦相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太草率,看不清楚。打开一看,很白,李怀春认出来原本是吃的白面,问:‘和尚,这是什么?’济公说:‘这叫多磨多罗多波罗散。’

秦相说:‘还有什么东西?’和尚说:‘朱砂一两,白面四两,盒子一个,用开水一冲,再用刷子一把。’秦相吩咐赶紧准备。家人答应。不一会儿,回报相爷,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和尚这才放下杯筷,随同秦相来到书房,罗汉爷便大施佛法,来治疗大头瓮,度化秦桓。不知后续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注解

济公:济公,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善著称,是佛教禅宗的化身之一,常以游戏人间的形象出现。

秦公子:秦公子,指秦丞相的儿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权贵子弟。

奇异病症:指不寻常或难以治疗的疾病。

圣僧:对和尚的尊称,含有神圣之意。

铁链:古代用来束缚犯人或僧侣的链子,这里指和尚被束缚的状态。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古刹,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

大碑楼:指寺庙中的大型石碑楼,是寺庙的重要建筑。

堂谕:古代官府发布的命令或通告。

大头瓮:大头瓮,指一种头部较大的容器。

丸药:指中药的一种剂型,通常是药丸。

瓜皮颜色:指药物的颜色,类似于瓜皮的颜色。

小米粒大:形容药物的大小,如同小米粒一样小。

灯谜:中国传统的文字游戏,通过谜面暗示答案,通常与节日庆祝活动有关。

酒令:酒令,饮酒时的一种游戏,通过吟诗、猜谜等形式增加饮酒的趣味。

拆字法:一种文字游戏,通过对字的结构进行拆分和重组来形成新的意义。

秦相:秦相指的是秦桧,南宋时期的宰相,以奸臣著称。

和尚:和尚指的是济公,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和尚,以机智和幽默著称。

对子:对子,又称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意义相关。

天子:天子,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玉锁:玉锁,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玉石制成,形状如锁。

大臣:大臣,指国家的官员,尤其是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丞相: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是朝廷中的最高行政长官。

古人:古人,指古代的人物,这里指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物件:物件,指物品。

脸膛:脸膛,指人的面部。

扣颠僧:扣颠僧,指头戴高帽子的和尚,这里指济公。

庐:庐,指庐山,这里指庐山。

鱼:鱼,指鱼类。

甲鱼:甲鱼,即鳖,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动物。

捧盒:捧盒,古代的一种容器,用于盛放食物或礼物。

凉糕:凉糕,一种夏季消暑的食品。

多磨多罗多波罗散:多磨多罗多波罗散,是一种药物名称,具体成分和功效在文中未详细说明。

朱砂: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可入药。

白面:白面,指面粉。

盒子:盒子,指装物品的容器。

刷子:刷子,一种用于刷洗的工具。

书斋:书斋,指读书或写作的地方。

秦桓:秦桓,秦相的儿子,文中提到需要为他治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评注

秦相一听连摇手,说道:‘和尚不要诙谐。’

此句通过秦相的动作和语言,展现了他对和尚诙谐态度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秦相内心的不悦。‘摇手’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秦相不耐烦的神情,而‘和尚不要诙谐’则表明了秦相对和尚态度的严肃。

秦相想:‘这个和尚真淘气,我再出个对子,叫他知道我秦相本是满腹文章,怀揣锦绣,腹隐珠玑。’

此句揭示了秦相内心的自信和自负。‘满腹文章’、‘怀揣锦绣’、‘腹隐珠玑’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秦相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秦相对和尚的轻视。

大人说:‘佛祖解绒绦,捆和尚扣颠僧。’济公说:‘哎呀,大人这个对子可真好,我和尚才疏学浅。’

此句通过大人和济公的对话,展现了济公的谦逊和秦相的傲慢。大人出对,意在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济公则以谦逊回应,表现出他的智慧。

秦相说:‘你对上,我再输银一万;对不上,我要拆你的大碑楼。’和尚说:‘好。’喝了一怀酒说:‘我对一个天子抖玉锁,拿大臣擒丞相。又赢你一万两!’

此句通过秦相和济公的对决,展现了两人才智的较量。秦相以金钱为赌注,意在试探济公的才华,而济公则以巧妙的对子回应,再次展现了他的智慧。

秦相想:‘和尚果然满腹奇才。对对于赢不了他。’方才说:‘和尚不用对对子,出酒令吧。’和尚说:‘出酒令就出酒令。大人说的,还是大人出。’

此句反映了秦相对济公才智的认可,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输赢的淡然态度。‘出酒令’这一提议,更是展现了秦相的聪明,他意识到与济公的对决并非只在对对子上。

秦相说:‘我要说两个古人,两种物件。这两个古人要一样的脸膛,做事相同,落在两件物件上,要一活一死的。说上来算赢,说不上来算输。’和尚说:‘大人先说吧。’

此句揭示了秦相的狡猾和机智。他提出的酒令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考验济公的智慧。

秦相说:‘和尚,你听我道来,你要听着。远看一座楼,近看一只牛,吕洞宾醉卧岳阳楼,孙膑架拐骑牛。’和尚说:‘远看一座庐,近看一尾鱼,张飞顾庐,敬德吊鱼。’

此句通过秦相和济公的酒令,展现了两人对古文化的深厚功底。他们巧妙地运用古人的故事和成语,进行智慧的较量。

秦相说:‘和尚,你输了一万,张飞顾庐,三顾茅庐还可以说。敬德吊鱼,鱼哪有腿?’和尚说:‘甲鱼不是有四条腿?’秦相无法,又让和尚赢了一万。

此句反映了秦相对济公智慧的无奈认可。‘甲鱼’这一回答,巧妙地化解了秦相的质疑,再次展现了济公的机智。

秦相想:‘我总要想法赢他。’出来告诉秦安:‘你拿个捧盒装点凉糕,你在外面等着叫和尚猜。他要猜盒子里没东西,你装着凉糕拿进去,他要猜有东西,你拿空盒子进去。’秦安点头。

此句揭示了秦相的狡猾和机智。他试图通过这个计谋来赢得比赛,然而却未能料到济公的智慧。

秦相回到里面说:‘和尚,我久闻你能掐会算,善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已派家人去拿个盒子来你猜,猜盒子里有东西没有。你要猜着,我照数输给你一万银子,如猜不着,我要拆你的大碑楼。’和尚说:‘大人,你输急了吧?’

此句通过秦相和济公的对话,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智慧较量。秦相试图通过猜盒子里的东西来考验济公的智慧,而济公则以幽默回应,表达了对秦相的调侃。

秦相说:‘我并非是输急了,我倒要试试你的能为。’和尚喝了一杯酒,定了定神说道:‘秦大人出的主意高,这件事情真奇巧,捧盒本是空空物——’

此句反映了济公的智慧和机智。他巧妙地回应了秦相的挑战,并通过拉长声音,制造悬念,使得秦安误以为盒子里没有东西。

这第三句,和尚拉着长声,秦安听和尚说是空空物,把凉糕装上拿进来。刚走进来,和尚又说道:‘里面装的是凉糕。’秦安一听一愣,到底被和尚猜着。

此句通过秦安的举动,展现了济公的智慧。他巧妙地利用了秦安的心理,使得秦安在不知不觉中败下阵来。

秦相想:‘天也不早了,给儿子去治病要紧。’想完说:‘和尚,你的酒如何?可以吃饭,给我儿去治病?’和尚说:‘我已然酒足饭饱。哎呀!你们给我找着药没有?’

此句反映了秦相对儿子的关心和对济公的尊重。他希望济公能够帮助他的儿子治病,而济公则以幽默回应,表达了自己已经吃饱喝足。

众家人说:‘我等趴在地上把鼻子都粘好些土,也没找着。’和尚一伸手掏出一个包,说:‘我这有点药料,再加两味药就成了。’秦相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太草率,看不出来。打开一看,白的很,李怀春一看,认得原本是吃的白面,问:‘和尚,此是什么?’济公说:‘这叫多磨多罗多波罗散。’

此句通过和尚的举动,展现了济公的医术和智慧。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找到了治疗秦相儿子病症的药料,而‘多磨多罗多波罗散’这一名称,更是体现了济公的幽默感。

秦相说:‘还有什么东西?’和尚说:‘朱砂一两,白面四两,盒子一个,用开水一冲,又用刷子一把。’秦相吩咐赶忙照样预备。家人答应。少时,回报相爷,所有应用的东西俱已齐备。

此句反映了秦相对济公医术的信任和对家人的安排。他按照济公的要求准备药料,家人也迅速响应,展现了秦相的果断和家人的忠诚。

和尚方才放下杯筷,随同秦相够奔书斋,罗汉爷便大施佛法,来治大头瓮,度化秦桓。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此句揭示了故事的发展,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罗汉爷’这一称呼,更是体现了济公的神通广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二十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80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