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九十九回-原文
常山县柴杜拿贼犯 马家湖济公救杨明
话说济公说变戏法,平地抓鬼。
一伸手,抓出一个贼人来。
和尚说:“老爷你瞧,抓出鬼来了。”
老爷立刻吩咐手下人,将贼人捆上。
老爷一问,贼人说:“我叫无形太岁马金川,前来杀官盗印。”
原是蓬头鬼恽芳派九朵梅花孙伯虎,无形太岁马金川两个人,一个杀官,一个盗印。
马金川受过异人的传授,他有十二道隐身符。
按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贴在脑袋上,准也看不见他。
今天贼人来,听家人说,老爷同济公在书房喝酒,贼人就奔书房来了。
又听见济公说要变玉女临凡,贼人要瞧着学学戏法,他迈步进了书房。
别人都瞧不见有人进来,和尚可瞧见了。
贼人刚往桌底下要钻,和尚一伸手,把他那道符揭下来。
大众这才瞧见,把贼人捆上。
老爷问明白,把贼人钉镣入狱,和尚吃了个酒足饭饱,站起身来说:“周瑞、罗镳你等跟我走。”
众班头跟着出了衙门,一直奔马家湖。
和尚叫周瑞附耳说,如此如此,周瑞点头。
来到马家湖村口,正听见说,现在杨明在此。
白莲秀士恽飞,用囊沙迷魂袋把杨明打倒。
后面有人说:“合字。这个交给我。”
恽飞说:“何必你,我杀罢。”
赶上前噗哧一声,红光崩见,鲜血直流,人头落地。
和尚说:“好快。杀了么?”
可是杨明并没有杀死,乃是白莲秀士恽飞被小玄坛周瑞杀了。
恽飞听后面说:“合字。这个交给我。”
恽飞回头瞧了一瞧,见周瑞鬓边有白鹅翎,故此贼人没留神。
今天来的这一群贼,都是白鹅翎为记。
焉想到济公也叫周瑞等插上白鹅翎,这叫鱼目混珠。
有这么两句话: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才见两股鱼。
小玄坛周瑞把恽飞杀了。
和尚过来一瞧,杨明躺着,人事不知。
和尚叫周瑞找了一碗水来,捏了一块药,给杨明灌下去。
当时杨明醒过来。
抓起来一瞧,说:“原来师父来了。可了不得了,群贼来到马家湖,明火执仗,这个乱大了。”
和尚说:“你到马俊家去瞧瞧,乱子还大。”
杨明赶紧复返回来,蹿房越脊,来到里面一瞧,只见群贼升殿,雷鸣、陈亮、郑雄、马俊,俱被贼人捆上。
书中交代,杨明走后,马俊等四个人,跟贼人动手。
群贼之中,也有能人。
内中有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这两个人在暗中瞧着,先没下来。
要瞧着马俊家内有能人,这两个就不下来了。
要没有能人,再下来动手。
暗中一瞧,就是这四个人来往动手。
众贼人拿刀把南屋里堵住,众家人都没敢出来。
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瞧明白。
二人下来一施展邪术,把四个人拿住。
群贼把北上房屋中点上灯,群贼大家落座。
桃花浪子韩秀一瞧,说:“这两个人,拿锅烟子抹着脸,必是熟人。拿水来给洗洗。”
正说着话,外面杨明一声叫喊:“好贼人,真乃大胆。今有威镇八方杨明在此。”
众贼人一听大乱。
本来杨明的名头高大,故此群贼一乱,皂托头彭振说:“众位别乱,都有我呢。
看我略施小术,保管来一个,拿一个。来两个,拿两下。”
这句话尚未说完,群贼出来一瞧,见济公一溜歪斜,脚步仓皇,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也不吹牛了。
他两个人先自逃生。
群贼都知道济公在铁佛寺法斗铁佛,神通广大。
大众焉敢动手,群贼全往房上蹿。
济公用手一指,口念“唵,赦令赫”。用定神法定了十六个贼人。
杨明这才同济公到屋中把马俊、郑雄、雷鸣、陈亮放开。
马俊立刻给济公行礼。
和尚说:“不用行礼,你们先把这些贼人杀了,不杀也是后患。留几个别杀,我是带着常山县的班头,留几个活口,交到常山县去完案。”
杨明众人,这才拿刀把贼人杀了十三名,留下三个贼人没有杀。
一问这三个人,叫桃花浪子韩秀,粉蝴蝶杨志,燕尾子张七。
问明白了,把三个贼人捆上,和尚说:“马俊,你给我找一条好扁担,拿两根绳子。”
马俊说:“做什么呀?”
和尚说:“我去办案去。把这三个贼人交给常山县两位班头小玄坛周瑞、赤面虎罗镳。天亮解到常山县去。”
马俊立时叫家人找了一条山榆木的扁担,两条绳子,交给济公。
和尚拿着,出了马家湖村口一直往北。
离马家湖八里地,有个镇店,叫八里铺。
和尚扛着扁担,来到八里铺,天刚太阳出来。
八里铺这里有个闹市口。
怎么叫闹市口呢?
皆因早晨有几个卖力气的,都在这里会齐。
可不许外人来卖力气,都是本地的自己人,在这里担着肩着。
和尚到闹市口,把扁担一放,往地就一蹲,也不言语。
旁边这些卖力气的就问:“大师父,你是做什么?”
和尚说:“我是卖力气担肩的。”
这人说:“你要挑担上别处去,我们这里不许外人在这里卖力气。”
和尚说:“你们在这里卖力气,司里有帖,府里有牌,县里有告示?”
这人说:“没有。”
和尚说:“既没有,许你们卖力气,不许我卖力气?我偏在这里定了!”
那人就说:“你们不用理他,大概这和尚是半疯。”
这个说:“和尚,你在这里罢,我不管好不好!”
和尚说:“你叫我在这里,我偏不在这里,我走了。”
那人说:“你瞧,是半疯不是?”
和尚往前走了不远,一瞧路西有一座大酒饭馆。
和尚迈步进去,就跑到后堂。
走堂的心里说:“这个穷和尚,他也到这个大饭馆里来。一个菜,三百二、二百四。一顿饭,总共好几吊钱,自己换换衣服岂不好?”
见和尚坐下,把扁担一放。
跑堂的一瞧,这条扁担倒不错,山榆木的,值二两银子。
心里说:“和尚吃完了饭要没钱,留他这条扁担也好。”
想罢跑堂的说:“大师父来了,要什么酒菜?”
和尚说:“你瞧着办罢。”
跑堂的说:“你吃东西,怎么我瞧着办?”
和尚说:“你不是要留我这条扁担么?你瞧值多少钱,给我多少钱的酒菜。好不好?”
伙计说:“没有,我不要扁担。”
和尚说:“你别瞧我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好主顾,不赊不欠,给现钱,是你们的财神爷。”
跑堂的说:“是是。大师父要菜罢。”
和尚说:“你煎炒烹炸,给我配四个菜来。两壶人参露。”
跑堂的说:“人参露可卖一吊二百钱一壶!”
和尚说:“不多。我们那地方,都卖两百吊一壶,这还便宜一半呢。我今天得多喝两壶。”
跑堂的说:“是是。”立刻给和尚把酒菜拿来。
和尚正在自斟自饮,忽听外面一声“阿弥陀佛”,声音洪亮,帘板一起,进来两个脱头和尚,乃是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
这两个贼人,由马家湖逃走。先往北跑,一走山弯走迷了,又往南跑。
跑走半夜,天亮来到八里铺。
两个人要喝酒息歇。
刚一进来,瞧见济公,吓的惊魂失措,就要跑。
济公用手一指,把两个贼人定住。
济公过去,就打彭振嘴巴,说:“好东西,我两座庙,二十顷地的银子,叫你二人拐走了。今大咱们是一场官司。”
济公给每人打了十个嘴巴,众人瞧着说:“这两个和尚,怎么这个穷和尚打他,也不言语?”
那人说:“想必他们是没理。”
和尚由彭振兜囊里,掏出十几两银子,由徐恒兜中,掏出有四十余两,和尚说:“这是偷的我的银子,还没花完呢。”
和尚拿银子给酒饭帐,把这两个人一捆,用扁担一挑。
大家也没人敢问。
和尚挑着出了酒店,街市上瞧着都觉新闻。
说:“一个穷和尚,挑着两个和尚,这是怎么回事?”
济公说:“你们不开眼,这是我庙里搬家。”
和尚挑着到了闹市口。
众卖力气的说:“你们瞧,和尚揽了买卖。”
正说着,和尚来至切近。
众人瞧着,挑了两个和尚,大众纳闷。
济公伸手把银子掏出来说:“你们瞧,他雇我挑到马家湖,给了五十两。你们谁去,一个人我给一两银子,挑到马家湖。”
大众一听说:“去,我们八个人,四个人倒换,两人抬一个。”
和尚说:“就是。”
大众抬起来往前走,刚到马家湖村口,就听那边有人喊: “好老道,你敢把我们差事杀了,济公快来。”
和尚抬头一看,是一个老道,手执宝剑。
罗汉爷这才赶奔上前,要跟老道斗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九十九回-译文
常山县的柴杜拿住了一个贼人,马家湖的济公救了杨明。
话说济公会变戏法,能平地抓鬼。他一伸手,就抓出一个贼人。和尚说:‘老爷,您看,我抓到鬼了。’老爷立刻吩咐手下人,把贼人绑起来。老爷一问,贼人说:‘我叫无形太岁马金川,来杀官盗印。’原来蓬头鬼恽芳派了九朵梅花孙伯虎和无形太岁马金川两个人,一个杀官,一个盗印。马金川受过异人的传授,他有十二道隐身符。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贴在头上,就看不见他。今天贼人来了,听家人说,老爷和济公在书房喝酒,贼人就跑到书房来了。又听见济公说要变玉女临凡,贼人想看看学学戏法,就走进书房。别人都看不见有人进来,和尚却看见了。贼人刚要钻到桌子底下,和尚一伸手,就把他的一道符揭下来。大家这才看见,把贼人绑起来。老爷问清楚,把贼人戴上镣铐关进监狱,和尚吃饱喝足,站起身来说:‘周瑞、罗镳,你们跟我来。’
众班头跟着出了衙门,一直往马家湖去。和尚对周瑞附耳说了几句话,周瑞点头答应。来到马家湖村口,正听见说,现在杨明在这里。白莲秀士恽飞用囊沙迷魂袋把杨明打倒。后面有人说:‘合字,这个交给我。’恽飞说:‘何必你,我来杀。’赶上前一刀,红光一闪,鲜血直流,人头落地。和尚说:‘好快,杀了么?’但杨明并没有被杀,是白莲秀士恽飞被小玄坛周瑞杀了。恽飞听后面说:‘合字,这个交给我。’恽飞回头一看,见周瑞鬓边有白鹅翎,所以没留神。
今天来的这一群贼,都是用白鹅翎作为标记。没想到济公也让周瑞他们插上白鹅翎,这就是鱼目混珠。有这么两句话:混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才见两股鱼。小玄坛周瑞杀了恽飞。和尚过来一看,杨明躺着,人事不知。和尚叫周瑞找了一碗水,捏了一块药,给杨明灌下去。当时杨明就醒了。起来一看,说:‘原来师父来了。可了不得了,群贼来到马家湖,明火执仗,这个乱大了。’和尚说:‘你到马俊家去看看,乱子还大。’杨明赶紧跑回去,翻墙越脊,来到里面一看,只见群贼上了殿,雷鸣、陈亮、郑雄、马俊,都被贼人绑起来了。
书中交代,杨明走后,马俊等四个人,跟贼人动手。群贼中也有能人。其中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这两个人在暗中观察,一开始没下来。要看马俊家有没有能人,这两个才下来动手。暗中一看,就是这四个人在动手。众贼人拿刀把南屋堵住,众家人都不敢出来。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看明白了。二人施展邪术,把四个人抓住了。群贼点上北上房屋的灯,大家坐下。桃花浪子韩秀一看,说:‘这两个人,用锅烟子抹着脸,一定是熟人。拿水来给他们洗洗。’正说着话,外面杨明一声叫喊:‘好贼人,真乃大胆。今有威镇八方杨明在此。’众贼人一听大乱。本来杨明的名头很大,所以群贼一乱,皂托头彭振说:‘众位别乱,都有我呢。看我施展小术,保证来一个,拿一个。来两个,拿两个。’这句话还没说完,群贼出来一看,见济公歪歪斜斜,脚步踉跄,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也不吹牛了。他两个人先自己逃跑了。群贼都知道济公在铁佛寺法斗铁佛,神通广大。大家怎么敢动手,群贼都往房上跳。济公用手一指,口念‘唵,赦令赫’,用定神法定了十六个贼人。杨明这才和济公到屋中把马俊、郑雄、雷鸣、陈亮放开。马俊立刻给济公行礼。和尚说:‘不用行礼,你们先把这些贼人杀了,不杀也是后患。留几个别杀,我是带着常山县的班头,留几个活口,交到常山县去完案。’杨明等人,这才拿刀把贼人杀了十三名,留下三个贼人没杀。一问这三个人,叫桃花浪子韩秀,粉蝴蝶杨志,燕尾子张七。问明白了,把三个贼人绑起来,和尚说:‘马俊,你给我找一条好扁担,拿两根绳子。’马俊说:‘做什么呀?’和尚说:‘我去办案。把这三个贼人交给常山县两位班头小玄坛周瑞、赤面虎罗镳。天亮解到常山县去。’
马俊立刻叫家人找了一条山榆木的扁担,两条绳子,交给济公。和尚拿着,出了马家湖村口一直往北。离马家湖八里地,有个镇店,叫八里铺。和尚扛着扁担,来到八里铺,天刚太阳出来。八里铺这里有个闹市口。怎么叫闹市口呢?因为早晨有几个卖力气的,都在这里会齐。不允许外人来卖力气,都是本地的自己人,在这里挑担子。和尚到闹市口,把扁担一放,往地上一蹲,也不说话。旁边这些卖力气的就问:‘大师父,你是做什么的?’和尚说:‘我是来卖力气的。’这人说:‘你要挑担去别处,我们这里不允许外人来卖力气。’和尚说:‘你们在这里卖力气,司里有帖,府里有牌,县里有告示?’这人说:‘没有。’和尚说:‘既然没有,为什么只许你们卖力气,不许我卖力气?我偏要在这里站住!’那人说:‘你们不用理他,大概这和尚是半疯。’这个说:‘和尚,你在这里好了,我不管你行不行!’
和尚说:‘你叫我在这里,我偏不在这里,我走了。’那人说:‘你瞧,是半疯不是?’和尚往前走了不远,一瞧路西有一座大酒饭馆。和尚迈步进去,就跑到后堂。
走堂的心里说:‘这个穷和尚,他也到这个大饭馆里来。一个菜,三百二、二百四。一顿饭,总共好几吊钱,自己换换衣服岂不好?’见和尚坐下,把扁担一放。
跑堂的一瞧,这条扁担倒不错,山榆木的,值二两银子。心里说:‘和尚吃完了饭要没钱,留他这条扁担也好。’想罢跑堂的说:‘大师父来了,要什么酒菜?’和尚说:‘你瞧着办罢。’
跑堂的说:‘你吃东西,怎么我瞧着办?’和尚说:‘你不是要留我这条扁担么?你瞧值多少钱,给我多少钱的酒菜。好不好?’伙计说:‘没有,我不要扁担。’
和尚说:‘你别瞧我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好主顾,不赊不欠,给现钱,是你们的财神爷。’跑堂的说:‘是是。大师父要菜罢。’和尚说:‘你煎炒烹炸,给我配四个菜来。两壶人参露。’
跑堂的说:‘人参露可卖一吊二百钱一壶!’和尚说:‘不多。我们那地方,都卖两百吊一壶,这还便宜一半呢。我今天得多喝两壶。’跑堂的说:‘是是。’立刻给和尚把酒菜拿来。
和尚正在自斟自饮,忽听外面一声‘阿弥陀佛’,声音洪亮,帘板一起,进来两个脱头和尚,乃是皂托头彭振,万花僧徐恒。这两个贼人,由马家湖逃走。
先往北跑,一走山弯走迷了,又往南跑。跑走半夜,天亮来到八里铺。两个人要喝酒息歇。刚一进来,瞧见济公,吓的惊魂失措,就要跑。
济公用手一指,把两个贼人定住。济公过去,就打彭振嘴巴,说:‘好东西,我两座庙,二十顷地的银子,叫你二人拐走了。今大咱们是一场官司。’济公给每人打了十个嘴巴,众人瞧着说:‘这两个和尚,怎么这个穷和尚打他,也不言语?’
那人说:‘想必他们是没理。’和尚由彭振兜囊里,掏出十几两银子,由徐恒兜中,掏出有四十余两,和尚说:‘这是偷的我的银子,还没花完呢。’和尚拿银子给酒饭帐,把这两个人一捆,用扁担一挑。
大家也没人敢问。和尚挑着出了酒店,街市上瞧着都觉新闻。说:‘一个穷和尚,挑着两个和尚,这是怎么回事?’济公说:‘你们不开眼,这是我庙里搬家。’
和尚挑着到了闹市口。众卖力气的说:‘你们瞧,和尚揽了买卖。’正说着,和尚来至切近。众人瞧着,挑了两个和尚,大众纳闷。
济公伸手把银子掏出来说:‘你们瞧,他雇我挑到马家湖,给了五十两。你们谁去,一个人我给一两银子,挑到马家湖。’大众一听说:‘去,我们八个人,四个人倒换,两人抬一个。’
和尚说:‘就是。’大众抬起来往前走,刚到马家湖村口,就听那边有人喊:‘好老道,你敢把我们差事杀了,济公快来。’和尚抬头一看,是一个老道,手执宝剑。
罗汉爷这才赶奔上前,要跟老道斗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九十九回-注解
常山县:常山县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这里提到了常山县,可能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
柴杜拿贼犯:柴杜拿贼犯可能是指某个人名或官职,柴杜在这里可能是地名或人名。
马家湖:可能是一个地名,此处指和尚的寺庙所在地。
济公:济公是宋代著名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
杨明:杨明可能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这里提到了他的名字。
无形太岁马金川:无形太岁马金川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无形太岁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蓬头鬼恽芳:蓬头鬼恽芳可能是故事中的另一个反派角色,蓬头鬼可能是指他的形象或某种特殊能力。
九朵梅花孙伯虎:九朵梅花孙伯虎可能是故事中的另一个反派角色,九朵梅花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隐身符:隐身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传说中的法术,能够使人暂时隐身。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是中国古代的十二地支,用于计时和命名,也常常出现在神话传说中。
白莲秀士恽飞:白莲秀士恽飞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白莲秀士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囊沙迷魂袋:囊沙迷魂袋可能是一种法术或道具,用于迷惑或控制他人。
小玄坛周瑞:小玄坛周瑞可能是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小玄坛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皂托头彭振:可能是指一个化名或绰号的和尚,皂托头可能是指他的服饰或外貌特征。
万花僧徐恒:同样可能是指一个化名或绰号的和尚,万花僧可能是指他的修行特点或外貌特征。
桃花浪子韩秀:桃花浪子韩秀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桃花浪子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粉蝴蝶杨志:粉蝴蝶杨志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粉蝴蝶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燕尾子张七:燕尾子张七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燕尾子可能是指他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
铁佛寺:铁佛寺可能是指一个寺庙的名称,也可能是故事中的一个地点。
威镇八方杨明:威镇八方杨明可能是杨明的外号或某种特殊能力,威镇八方可能是指他的声望或影响力。
扁担:扁担是一种传统的农具,这里可能是指用来打贼人的工具。
闹市口:闹市口是指热闹的市场或街口,这里可能是指故事中发生事件的地点。
和尚:指佛教出家的僧人,修行者,此处指济公,一个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和尚。
半疯:形容人行为古怪,不按常理出牌,这里可能是在调侃和尚的行为。
大酒饭馆:指规模较大的酒店,提供餐饮服务。
山榆木:一种树木的名称,此处指扁担的材料,表明扁担的坚固和贵重。
二两银子:古代货币单位,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定数量的铜钱,此处指扁担的价值。
人参露:一种用人参制成的饮料,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差事:可能是指某项任务或工作,此处可能指老道所指的某项事务。
罗汉爷:指济公,因为济公被认为具有罗汉的境界,所以被称为罗汉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九十九回-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和尚与跑堂的对话,以及和尚处理偷盗事件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幽默。
首先,和尚与跑堂的对话充满了戏剧性。和尚故意不按常理出牌,让跑堂的心理活动得以充分展现。跑堂一开始以为和尚是个穷和尚,但看到和尚放下山榆木扁担后,心生贪念,想要留下扁担。这种心理描写既真实又有趣,反映了人性的复杂。
接着,和尚对跑堂的态度转变,从最初的随意到后来的明确要求,展现了他的机智和自信。他说‘你瞧着办罢’,既是对跑堂的考验,也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这种自信在后面的故事中得到了验证。
在处理偷盗事件时,和尚展现了他的慈悲与智慧。他不仅没有责怪彭振和徐恒,反而用他们的银子解决了酒饭账,并将他们捆绑起来。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正义,又体现了慈悲为怀的精神。
此外,和尚的幽默感也在这段古文中得到了体现。他故意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既是对自己的调侃,也是对跑堂的一种讽刺。这种幽默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和尚的行为和态度,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幽默,也反映了佛教的慈悲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跑堂,也感化了彭振和徐恒。这种教育方式,既符合佛教的教义,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总之,这段古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和尚的智慧、慈悲和幽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宗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