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原文

设阴谋恶化梁百万 发慈悲戏耍张妙兴

话说济公正自喊嚷化缘。

见梁员外从内院出来,说:‘什么人在我门首喧哗?’

和尚过去,先打一问讯,然后说:‘员外要问,是我和尚,从此路过,久仰员外是个善人,我一看这所宅院,犯五鬼飞廉煞,家中定有病人,我要给净宅除煞,退鬼治病。一到你这门首,这些家人先问我要门包。我说我又不是来求员外,哪里有门包给你?因此争吵起来。’

梁员外一听说:‘这些奴才!不知在门首做了多少弊端?’

家人说:‘员外不是,他来到这里,先说化缘。’就把上项之事,也学说一回,员外也不理论,问:‘和尚宝刹在哪里?’

和尚说:‘我在杭城西湖灵隐寺。我名道济,讹言传济颠僧就是我。’

梁员外看和尚那样,半信半疑,说:‘既是济公慈悲,随我来。’

济公跟着员外,一直来到里面上房东里间。

济公见炕上。躺着公子梁士元,昏迷不醒,两旁有许多婆子家人伺候。

梁员外忙说道:‘儿呀!梁十元醒来!’

连叫数声,见梁士元昏昏沉沉,人事不知,连头也不抬。

济公说:‘员外不便着急。我叫他说两句话,吃点东西,少时立刻见效。’

老员外甚喜,说:‘既得如是,圣僧慈悲慈悲罢。’

罗汉爷伸手把帽子摘下,叫人把梁士元扶起来,慢慢把帽子给他戴上,口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

见梁士元慢慢把眼睁开,叹出一口气来,说:‘来人,给我点水喝。’

老员外一看,甚为喜悦,连连称好。

和尚说:‘冲这一手,值你一顿饭不值?’

梁员外说:‘圣僧何出此言?慢说一顿饭,就是我常常供奉你老人家,也是应当的。’

和尚说:‘那倒不必。’

员外说:‘圣僧你要吃什么?叫他们预备。’

和尚说:‘你把你们管厨的叫来,我告诉他。’

家人去把厨子叫来。

和尚说:‘你去预备糖拌蜜饯,干鲜果品,冷荤热炒,一桌上等高摆海味席,就在这外间屋中吃。’

厨子答应。

本是大富贵人家,一应的东西俱都现成,家人摆设桌凳,少时厨子菜已齐备。

员外请和尚上座吃酒,老员外旁边陪着开怀畅饮。

老员外心说:‘和尚这个帽子倒不错,比什么灵丹妙药部强。我问他要多少钱,把帽子留下,给我儿戴。’

员外见梁士元在屋中也说出话来,要喝糖水,要吃东西,心中甚悦。

员外说:‘圣僧的妙法,果然是手到病除。’

和尚说:‘员外你瞧我这帽子好不好?’

员外说:‘好。’

和尚说:‘好可是好,我打算找个主儿,把它卖了。’

员外一听,心中欢喜,说:‘和尚你要卖多少钱?我留下。’

济公说:‘员外要留下好办,把你这分家业买卖房产地业给我,我把帽子给你。’

老员外一听,连连摇头说:‘我买不起。’

说着话,家人把菜上齐,员外陪着和尚喝酒。

和尚说:‘员外,你把你门上看门的那位管家叫来,我有话说。’

员外当时吩咐家人叫去,少时来到里面说:‘员外叫我有何吩咐?’

和尚说:‘我方才说要吃上等高摆海味席,干鲜果品,冷荤热炒,糖拌蜜饯,叫你们员外陪着我。你瞧我没说错罢、对得起你。’

家人说:‘是。’

和尚说:‘员外你还得慈悲,我还带者三个跟班的在外头等着,没吃酒呢。’

员外吩咐请进,预备酒席。

家人心说:‘他还有跟班的?连他都没有整衣裳,他的跟班的必然更穷了。’

想着,来到外面喊嚷:‘哪个是跟穷和尚来的?’

高国泰说:‘是我。’

家人一看,是一位儒流秀士打扮,俊品人物,一表非常,穿的甚是整齐。

家人说:‘还有二位在哪里?’

苏禄、冯顺二人过来说:‘我们也是跟和尚的。’

梁福一看,这二人更阔了,本来苏禄是苏北山的家人,穿的更齐整。

梁福心里说:‘和尚有钱,全打扮了跟班的。’

赶紧把三位让到门房,摆上酒席,让三个人吃饭。

里面老员外陪着和尚喝酒,说闲话,正在高谈阔论之际,外面进来一个家人,走在员外耳边,说话不敢叫和尚听见:‘回禀员外,道爷来了。’

这一句话不打紧,梁员外为了难。

有心陪着和尚说话,又怕者道挑了眼走了;有心走出迎接老道:应酬老道,又怕和尚挑了眼。

老员外的心思,谁也不肯得罪,不拘和尚老道,准把他儿病给治好了,老员外都要谢的,自己正在心中为难。

和尚说:‘员外你必是来了亲戚,你倒不必拘束。’

这一句话,把老员外提醒。

员外说:‘是。’

和尚说:‘你去应酬亲戚要紧,多一半还不是外人,许是你小姨子来了。’

老员外一笑站起,吩咐家人给圣僧斟酒,‘我去看看,少时我就来陪圣僧喝酒。’

说罢站起奔外书房来,这院中是小四合房三间,西配房作外书房。

老员外进到书房一看,见老道早已进来坐定,有家人在一旁献茶。

梁员外赶紧行礼说:‘仙长驾到,未曾远迎,面前恕罪。’

老道说:‘员外说哪里话来,知己勿叙套言。’

梁员外赶紧吩咐摆酒,问:‘老道用荤用素?’

张妙兴说:‘荤素皆可。’

家人擦抹桌案,杯盘连落,摆上一桌酒菜。

老员外亲自给老道斟酒,一旁相陪,闲谈叙话。

梁员外说:‘仙长,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可知道?’

老道说:‘那个有名便知,无名不晓。’

梁员外说:“西湖灵隐寺有一位济公,你可知道?”

老道心中一动:“我要说济公有能为,就显不出我来。”

想罢老道说:“员外你提的就是那西湖灵隐寺的酒醉疯颠的济颠僧,乃无知之辈,不足挂齿。”

这句活尚未说完,就听院中有人答话:“好杂毛老道!背地里说人。”

只见帘拢一起,由外面来者正是济公。

老员外一见,心里说:“这些家人们实在可恨,我叫你们陪着和尚吃酒,你们为何放他出来?这老道一见面,倘若辩起嘴来,多有不便。”

书中交代,和尚在里面喝着酒,家人在旁边伺候,无故的和尚站起,来到里间屋中,把梁士元头上的僧帽摘下来。

梁士元正然坐着,又说又笑,和尚把帽子一摘下来,梁士元翻身躺下,人事不知,仍然昏迷不醒。

家人说:“和尚,你为什么把帽子给摘下来?”

和尚说:“一桌酒要戴多大工夫?”

家人说:“好,你拿帽子换酒喝了,也不用我们员外吩咐,再给你摆一桌,你还把帽子给我们公子戴上。”

和尚说:“我不饿了,等我饿了再吃罢。”

说着话,和尚往外就走。

家人说:“和尚上哪去?”

和尚说:“我上毛坑。”

家人说:“我们带你去。”

和尚说:“不用,要有一人跟着我,我就不能出恭。”

家人也不敢跟了。

和尚出来,就奔西跨院,刚到这院中,正赶上老道跟员外说酒醉疯颠的济颠乃无知之辈,何足挂齿,被和尚听见。

和尚这才说:“好杂毛老道胆大!背地骂人。”

一掀帘子,口中说:“好杂毛老道!”

张妙兴刚要答言,济公一抬头说:“哟,这屋里有个老道,你可别挑眼,我没骂你,我骂那个老道呢。”

梁员外赶紧站起来说:“圣僧请坐,仙长请坐,我给你们二位引见引见。”

济公说:“员外不用给我们认识。”

说着话和尚坐下了,家人给添了一份杯筷,和尚斟酒就喝,老道见和尚褴楼不堪,坐下就吃,这才问道:“和尚你是哪庙里的?”

济公喝了一杯酒,把眼睛一翻说:“你要问我,就是那西湖灵隐寺酒醉疯癫无知之辈,不足挂齿的济颠。”

老道一听,有些个心中不悦,和尚说,“张道爷贵姓呢?”

老道说:“和尚你这是成心,你知道我姓张,你又问我贵姓。”

和尚说:“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可认得?”

老道说:“哪个?”

和尚说:“我有个徒孙叫华清风你可认识?”

老道一听,气往上撞:“他说我师父是他徒孙,待我结果他的性命。”

想罢说:“和尚你满嘴胡说,待我山人结果于你!”

老道当时手中掐诀,口内念咒,要跟济公斗法。

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不知僧道二人斗法,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译文

梁百万设下阴谋,想要陷害我,但我却以慈悲之心戏弄了张妙兴。

话说济公和尚正在街上化缘,看到梁员外从院子里出来,便问:‘是谁在我家门口喧哗?’和尚上前,先打了个问讯,然后说:‘员外,是我和尚,我从这里路过,久仰您是个善人。我看您这宅院犯了五鬼飞廉煞,家中必有病人。我想帮您净宅除煞,退鬼治病。我一到门口,这些家人就问我要门包。我说我又不是来求您的,哪里有门包给您?所以我们争吵起来。’

梁员外一听,便说:‘这些奴才!不知道在门口做了多少坏事?’家人说:‘员外,他来的时候,先说化缘。’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员外也不追究,问:‘和尚,您的寺庙在哪里?’和尚说:‘我在杭城西湖灵隐寺。我名叫道济,传言济颠僧就是我。’梁员外看着和尚的样子,半信半疑,说:‘既然是济公慈悲,那就跟我来。’济公跟着员外,一直来到里面上房东里间。

济公看到炕上躺着公子梁士元,昏迷不醒,两旁有许多婆子和家人伺候。梁员外忙说:‘儿子,梁士元,快醒来!’连续叫了几声,见梁士元还是昏昏沉沉,人事不知,连头也不抬。

济公说:‘员外,您不必着急。我叫他说两句话,吃点东西,不久就会见效。’老员外非常高兴,说:‘既然如此,圣僧,您就慈悲一下。’罗汉爷伸手摘下帽子,让人把梁士元扶起来,慢慢给他戴上,口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

见梁士元慢慢睁开眼睛,叹出一口气,说:‘来人,给我点水喝。’老员外一看,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和尚说:‘就凭这一手,值你一顿饭吗?’

梁员外说:‘圣僧,您这是什么话?别说一顿饭,就是我经常供奉您,也是应该的。’和尚说:‘那倒不必。’员外说:‘圣僧,您要吃什么?叫他们准备。’和尚说:‘你把你们管厨的叫来,我告诉他。’家人去把厨子叫来。

和尚说:‘你去准备糖拌蜜饯,干鲜果品,冷荤热炒,一桌上等高摆海味席,就在这外间屋中吃。’厨子答应。本是大富贵人家,一应的东西俱都现成,家人摆设桌凳,不久厨子的菜已经齐备。员外请和尚上座吃酒,老员外旁边陪着开怀畅饮。老员外心想:‘和尚这个帽子倒不错,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强。我问他要多少钱,把帽子留下,给我儿子戴。’员外见梁士元在屋中也说出话来,要喝糖水,要吃东西,心中非常高兴。员外说:‘圣僧的妙法,果然是手到病除。’

和尚说:‘员外,您看我这帽子怎么样?’员外说:‘好。’和尚说:‘好是好,我打算找个买主,把它卖了。’员外一听,心中欢喜,说:‘和尚,您要卖多少钱?我留下。’济公说:‘员外要留下帽子好办,把您的家业买卖房产地业给我,我把帽子给您。’老员外一听,连连摇头说:‘我买不起。’

说着话,家人把菜上齐,员外陪着和尚喝酒。和尚说:‘员外,你把你门口看门的管家叫来,我有话说。’员外当时吩咐家人叫去,不久来到里面说:‘员外叫我有何吩咐?’和尚说:‘我刚才说要吃上等高摆海味席,干鲜果品,冷荤热炒,糖拌蜜饯,叫你们员外陪着我。你瞧我没说错罢、对得起你。’家人说:‘是。’和尚说:‘员外,您还得慈悲,我还带着三个跟班的在外头等着,没吃酒呢。’员外吩咐请进,预备酒席。家人心想:‘他还有跟班的?连他都没有整衣裳,他的跟班的必然更穷了。’想着,来到外面喊嚷:‘哪个是跟穷和尚来的?’高国泰说:‘是我。’家人一看,是一位儒流秀士打扮,俊品人物,一表非常,穿得非常整齐。家人说:‘还有二位在哪里?’苏禄、冯顺二人过来说:‘我们也是跟和尚的。’梁福一看,这二人更阔了,本来苏禄是苏北山的家人,穿得更整齐。梁福心想:‘和尚有钱,全打扮了跟班的。’赶紧把三位让到门房,摆上酒席,让三个人吃饭。

里面老员外陪着和尚喝酒,说闲话,正在高谈阔论之际,外面进来一个家人,走到员外耳边,说话不敢让和尚听见:‘回禀员外,道爷来了。’这一句话不打紧,梁员外为了难。有心陪着和尚说话,又怕那道人挑了眼走了;有心走出迎接老道:应酬老道,又怕和尚挑了眼。老员外的心思,谁也不肯得罪,不拘和尚老道,准把他儿子病给治好了,老员外都要谢的,自己正在心中为难。

和尚说:‘员外,您必是来了亲戚,您倒不必拘束。’这一句话,把老员外提醒。员外说:‘是。’和尚说:‘你去应酬亲戚要紧,多一半还不是外人,许是你小姨子来了。’老员外一笑站起,吩咐家人给圣僧斟酒:‘我去看看,少时我就来陪圣僧喝酒。’说罢站起奔外书房来,这院中是小四合房三间,西配房作外书房。老员外进到书房一看,见老道早已进来坐定,有家人在一旁献茶。梁员外赶紧行礼说:‘仙长驾到,未曾远迎,面前恕罪。’老道说:‘员外说哪里话来,知己勿叙套言。’梁员外赶紧吩咐摆酒,问:‘老道用荤用素?’张妙兴说:‘荤素皆可。’家人擦抹桌案,杯盘连落,摆上一桌酒菜。老员外亲自给老道斟酒,一旁相陪,闲谈叙话。梁员外说:‘仙长,我跟你打听一个人,你可知道?’老道说:‘那个有名便知,无名不晓。’

梁员外说:‘西湖灵隐寺里有个济公,你知道吗?’老道心里一动:‘如果我说济公有能为,那就显不出我了。’想完这些,老道说:‘员外,你说的那个是西湖灵隐寺里那个酒醉疯颠的济颠僧,是个无知的人,不值得提。’这句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回应:‘好一个杂毛老道!背地里说人。’只见帘子一掀,外面进来的人正是济公。老员外一见,心里想:‘这些家人们真可恨,我叫你们陪着和尚喝酒,你们怎么让他出来了?这个老道一见面,要是辩论起来,多有不便。’

书中交代,和尚在里面喝酒,家人在旁边伺候,和尚无缘无故地站起来,来到里屋,把梁士元头上的僧帽摘下来。梁士元正坐着说话笑,和尚一摘下帽子,梁士元就翻身躺下,人事不知,昏迷不醒。家人问:‘和尚,你为什么把帽子摘下来?’和尚说:‘一桌酒要戴帽子戴多久?’家人说:‘好,你用帽子换酒喝,不用我们员外吩咐,再给你摆一桌,你还把帽子给我们公子戴上。’和尚说:‘我不饿了,等饿了再吃。’说着,和尚就往外走。家人问:‘和尚你要去哪里?’和尚说:‘我去茅房。’家人说:‘我们陪你一起去。’和尚说:‘不用,要是有一个人跟着我,我就不能方便。’

家人不敢跟去。和尚出来,就往西跨院跑,刚到院子里,正巧听到老道和员外说济颠酒醉疯颠是无知之辈,不足挂齿,被和尚听到了。和尚这才说:‘好一个杂毛老道,胆子真大!背地里骂人。’一掀帘子,说:‘好一个杂毛老道!’张妙兴正要回答,济公一抬头说:‘哎哟,这屋里有个老道,你可别误会,我没骂你,我骂的是那个老道。’梁员外赶紧站起来说:‘圣僧请坐,仙长请坐,我来给你们两位介绍一下。’济公说:‘员外不用给我们介绍。’说着,和尚就坐下了,家人给他添了一副杯筷,和尚斟酒就喝,老道见和尚衣衫褴褛,坐下就吃,这才问:‘和尚,你是哪个庙的?’济公喝了一杯酒,翻了个白眼说:‘你要问我,就是那个西湖灵隐寺里酒醉疯颠的无知之辈,济颠,不值得提。’老道一听,有些不高兴,和尚说:‘张道爷,您贵姓?’老道说:‘和尚,你这是故意,你知道我姓张,又问我贵姓。’和尚说:‘我打听一个人,你认不认识?’

老道问:‘哪个?’和尚说:‘我有个徒孙叫华清风,你认识吗?’老道一听,气得直冲脑门:‘他说我是他徒孙,我要结果他的性命。’想完这些,说:‘和尚,你胡说八道,我要结果你的性命!’老道当时就掐诀念咒,要和济公斗法。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不知僧道二人斗法,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注解

五鬼飞廉煞:五鬼飞廉煞是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术语,指的是宅院中五鬼(五方神煞)和飞廉(指不吉利的气流)共同影响,导致家中不吉利,多病灾。这里用来形容宅院环境不佳,暗示家中有人生病。

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佛教中的一种咒语,由“唵嘛呢叭咪吽”六个字组成,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加持力和净化作用。在故事中,济公和尚念诵此咒语帮助梁士元恢复清醒。

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古刹,位于西湖之滨,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济公和尚(道济)即曾在此寺出家。

道济:道济,又称济公,是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的著名高僧,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是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形象。

门包:门包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指拜见或求助时给门房或仆人的小费,这里指梁员外的家人向和尚索要的小费。

圣僧:圣僧是对高僧的一种尊称,这里指济公和尚。

罗汉爷:罗汉爷是对罗汉的一种尊称,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菩萨,代表着圆满的修行。

高摆海味席:高摆海味席是指丰盛的宴席,海味指的是海鲜等海产品。

儒流秀士:儒流秀士指有学问、有修养的士人,这里形容高国泰的穿着打扮。

道爷:道爷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这里指故事中的老道。

梁员外:指梁士元,员外是古代对富商或贵族的尊称。

西湖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济公:济公是民间传说中的和尚形象,以酒醉疯颠、行为不羁著称,但内心善良,有超凡的智慧和法力。

老道:指道士,道教修行者。

济颠僧:济公的别称,强调其酒醉疯颠的形象。

无知之辈:指没有知识或见识的人,此处是老道对济公的贬低。

帘拢:古代用来遮挡或分隔空间的布帘。

毛坑:古代对厕所的俗称。

西跨院:寺庙或住宅中的侧院。

张道爷:道士的尊称,道爷是对道士的尊称。

华清风:和尚提到的徒孙名字,具体人物在文中未详细描述。

斗法:指道士或和尚之间通过法术较量,是道教和佛教中常见的修行方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评注

梁员外提及西湖灵隐寺的济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形象。济公,又称济颠僧,是民间传说中的得道高僧,以其酒醉疯颠的形象和机智幽默的性格著称。在这里,梁员外的话语既是对济公的提及,也是对老道的一种试探,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老道心中的‘我要说济公有能为,就显不出我来’反映了他的自大和傲慢。在传统文化中,这样的角色通常是为了衬托主角的智慧和品德,而老道的这种态度预示着他在故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

‘好杂毛老道!背地里说人。’济公的出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他的直率和无所畏惧体现了佛教徒的清高与超脱。济公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老道的斥责,也是对老道背后所代表的一切虚伪和势利的批判。

济公摘下梁士元的僧帽,这一动作看似荒诞,实则寓意深刻。在佛教中,僧帽是僧侣的象征,济公的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对世俗束缚的摒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梁士元身份的质疑。

‘一桌酒要戴多大工夫?’济公的话语幽默风趣,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心态。在传统文化中,酒常常象征着放纵和忘却,济公的这一问,既是对世俗束缚的嘲讽,也是对自己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和尚上哪去?’‘我上毛坑。’济公的回答既风趣又直白,体现了他的率真和随性。在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活的直接表达是一种美德,济公的回答正是这种美德的体现。

济公与老道的对话充满了戏剧性。济公自称‘酒醉疯颠无知之辈,不足挂齿的济颠’,而老道则质疑济公的徒孙华清风。这种对话既是对两人身份的质疑,也是对两人性格的对比。

‘和尚你这是成心,你知道我姓张,你又问我贵姓。’济公的提问看似无理,实则是在挑战老道的耐心和智慧。在传统文化中,提问往往是一种策略,济公的这一问,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会充满悬念。

‘和尚你满嘴胡说,待我山人结果于你!’老道的话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预示着他将与济公展开一场激烈的斗法。在传统文化中,斗法往往象征着正邪的较量,也是故事发展的高潮部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三十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96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