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原文

永宁村法救王安士 韩家院捉拿章香娘

话说老仙翁把雷鸣、陈亮制往,吩咐把二人抬到后面去结果性命。

这个时节,旁边过来一人说:“师爷,你老人家大发慈悲罢!这两个人是弟子的结拜兄弟,又是我的救命恩人。求祖师爷看在弟子面上,饶恕他二人罢!二位贤弟跟我到后面去。”

雷鸣、陈亮一看,说话这人乃是夜行鬼小昆仑郭顺。

雷鸣、陈亮正破口大骂,郭顺说:“二位贤弟别骂了。”立刻把雷鸣、陈亮带到后面去,老仙翁还怒气未息。

天光刚亮,只听外面一声“无量佛”,小道童出来一看,来者乃是孙道全。

书中交代,孙道全自从山下见雷鸣、陈亮追赶老仙翁去,他也无法,拿着摄魂瓶,够奔永宁村。

来到王安士家一打门,家人一看,说:“道爷来了,可曾把我们员外爷的魂给找来?”

孙道全说:“找来了。”家人立刻同孙道全来到里面,一看王员外已然如同死人一般。

孙道全把摄魂瓶拿出来,打开一念咒,王安士的魂归了窍。

当时王安士“啊呀”了一声,一睁眼说:“我好闷得很。”

众人一瞧,老员外说出后来都喜欢了。

安人说:“员外你好了。”

员外说:“我没有病,仿佛做了一场大梦。”

众家人说:“员外爷,你躺了好几天了,昏迷不醒。要不是这位仙长把你老人家救了,就了不得了。”

老员外说:“原来如此。”立刻翻身起来,如同好人一般,要给老道磕头。

孙道全说:“老员外千万别给我磕头,我要损阳寿。”

家人先给拿过桂圆茶来,王安士喝了。

就觉得心里发空,家里有现成的燕窝粥,先给员外喝了一碗,老员外请真人外面书房坐,老员外也就不敢给老道行礼了,穿好了衣服,陪着来到书房,叫家人预备上等果酒。

众人无不感念老道的好处,家人把酒摆上,老员外陪着孙道全喝酒谈心。

老道喝着酒,忽然往东一看,一股妖气直冲霄汉。

书房是西房,正往东看,老道就问:“老员外,这东院里是甚么人住着?”

王安士说:“那院里是我一个拜弟,姓韩名成,跟我也是世交?”

老道说:“他家里有什么人?”

王安士说:“他家里夫妇两个,有一个儿子,叫韩文美,有媳妇,道爷说这个做什么?”

孙道全说:“我看那院里有一股妖气冲天,那院中准有妖精。”

王安士一听,说道:“没听说他家里闹妖精,真人看着准有妖精?”

老道说:“那不假,准有。”

王安士一想,我跟韩员外至有交情,既知道焉有不管之理:说:“道爷,既瞧出来,何妨慈悲,跟我过去给把妖精除了。那院里韩员外跟我至好,也不是外人。”

孙道全说:“可以,我山人去瞧瞧。”

老员外立刻同老道来到隔壁一叫门,韩员外家的管家出来汗门,一看说:“王员外,你老人家好了?”

王安士说:“好了,你家员外可在家里?”

家人说:“在家里。”

王安士说:“你到里面通禀一声,我来见你家员外有事。”

家人立刻进去一回禀,韩成赶紧迎接出来。

孙道全一看,这位韩员外好样子,身高八尺,膀阔三停,头戴宝蓝员外中,迎面嵌美五,他本是武举出身,身服蓝缎员外氅,腰系丝绦,白袜云履,面如紧玉,浓眉大眼,三绺黑胡须。

一见王安士,连忙施礼说,“兄长久安,可曾好了?小弟少来问候。”

韩成说:“这位道爷是谁?”

玉安士说:“这位乃是悔花真人,我的病就是这位道爷救的。”

韩成拱手往里让。

来到书房落座,家人献上茶来,王安士说:“今天我同道爷来,非为别故,我方才正在书房吃酒,真人看你这院中有妖精。我恩你我知己,我不能不管,我求真人过来,给你降妖捉怪。”

韩成说:“我这院中没闹过妖精,道爷怎么瞧有妖精呢?”

孙道全说:“我看这股妖气,还是阴气,必是女妖。员外你把女眷连婆子丫鬟都叫出来,真人一瞧,就瞧出来。”

韩成说:“可以。”立刻叫家人给内室送信,叫安人、少奶奶、众婆子、丫鬟都出来。

少时内宅女眷都出来,老道来到院中一看,有一位妇人二十多岁,长得姿容美绝,秀丽无双,有两个丫鬟搀着。

孙道全一看这个妇人是妖精,老道拉出宝剑一指说:“好妖精见了山人还敢大模大样?”

这妇人并不言语。

孙道全说:“你还不现原形?”

这妇人也不言语,孙道全举宝剑赶过去就要砍。

这个少妇非是别人,乃是韩成的儿媳妇。

怎么会是妖精呢?这其中有一段情节,韩成之子韩文美,本是个念书的人,当初跟王全李修缘都是同窗的书友,就是韩文美年岁居长,王全次之,李修缘顶小。

皆因李修缘一走,王全也不念书了,韩文美就剩下一个人自己在家中用功。

偏巧他妻子故世,韩文美就无心念书,时常带着书童出去游山玩景,以解心中之闷。

韩成打算给他续室,老不合适,高不成,低不就,故此耽误下了。

这天韩文美带着书童又出去游玩,走到永宁村西,觉着口干舌燥,韩文美就说:“童子,你我到哪里去歇息歇息,找杯茶吃。”

童子说:“眼前这不是清静庵么?庙里老尼姑,不是公子爷的师父?咱们到庙里去喝茶好不好?”

韩文美一想:“也好。”立刻同书童来到庙门口叫门。

工夫不大,就见由里面出来一个小尼姑,把门开开,说:“公子爷来了。”

韩文美说:“老师父可在庙里?”

小尼姑说:“在庙中,公子爷请里面坐罢!”

韩文美带领书童。

这才往里够奔。

一直来到西跨院。

这院中是西房三间。

北房三间,南房三间。

小尼姑来到北房禅堂。

一打帘子,说:‘师父,韩公子来了。’

这房里老尼僧法名妙慧,一听说韩公子爷来了,赶紧由里出来,说:‘公子爷来了,怎么这么闲在?’

韩文美赶紧行礼,说:‘师父一向可好?弟子有礼。’

老尼说:‘好,公子爷请坐!’

韩文美坐下,老尼姑叫来人倒茶来,只听里面屋中一声答应,真是娇滴滴声音,一掀帘子,由里面出来一个带发修行的少妇。

韩文美一看,真似貌比天仙,给韩文美过来一倒茶,韩文美就闻着妇人身上带着有一阵兰麝之香。

这妇人把茶倒上,慢闪秋波,斜乜杏眼,瞧了韩文美一眼,转身进屋中去。

韩文美一瞧这妇人,当时心神飘荡,这才问老尼僧:‘这位妇人是谁呀?’

妙慧说:‘这是我新收的徒弟,他姓章,名叫香娘,他原是这村北的人。他丈夫故世,家有婆母,要逼他改嫁。他不愿改嫁,情愿出家,拜我为师,就在我这庙里,侍奉佛祖。’

韩文美点了点头,坐了片刻,立刻告辞,一出庙,真仿佛把魂留在庙里。

到了家中,茶思饭想,躺在炕上茶饭懒用,一闭眼就见章氏香娘在眼前,自己得了单思病。

韩员外夫妇跟前就是这一子,一见儿子病了,赶紧请名医医治,医家先生也瞧不出甚病症来,一天不如一天。

那韩成一想:‘这病来的怪。’

就把书童叫过来一盘问:‘我家公子上哪去了?不说实话,把你打死。’

书童不敢隐瞒,就把上清静庵里去,遇见章香娘之故一说,韩成夫妇疼儿子,赶紧叫人把清静庵老尼姑接来。

安人说:‘亲家,你瞧你徒弟病得利害,你得救你徒弟,我夫妇就是这一个儿。’

老尼姑说:‘我怎么救他?’

安人说:‘你庙里听说有一个章氏香娘,你只要给我儿把亲提妥了,他的病就好了。’

老尼姑说:‘哟,人家跟我出家,我劝人家改嫁,那如何使得?’

安人说:‘你费费心罢,只要你给提妥了,我必当重谢你。’

老尼姑说:‘我提着瞧罢。’

当时老尼姑回去,到庙中跟章氏香娘一提,先前章氏不愿意,后来香娘愿意了。

老尼姑给韩宅送信,韩成还是定轿子娶,照娶姑娘一样。

韩文美一听说定了,病就一无比一天见好,等娶过来,夫妻恩爱的如胶似漆,公婆也欢喜儿媳妇,婆子、丫鬟都没有不跟少奶奶合适的,半年多的光景,也没人知道他是妖精。

今天无故被孙道全看出来,孙道全摆宝剑刚要剁,焉想到韩成恼了,由后面冷不防打孙道全一个嘴巴,挟起来,来到大门外,把老道扔下,说:‘你哪来的老道?跑到我家里来撒野!说我好好的媳妇是妖精,你快滚罢。’

说完了话,关上大门回头进去。

孙道全一想:‘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莫若找我师父,我把妖精捉了,可以转转脸。’

想罢立刻往前就走。

刚一出了巷口,就听后面忽然起了一阵怪风,谅情必是妖精追赶下来。

不知孙道全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译文

永宁村法救王安士,韩家院捉拿章香娘。

话说老仙翁把雷鸣、陈亮制服了,吩咐把二人抬到后面去结果性命。这时,旁边过来一个人说:‘师爷,您老人家发发慈悲吧!这两个人是我的结拜兄弟,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求祖师爷看在我的面子上,饶恕他们二人吧!两位贤弟跟我到后面去吧。’雷鸣、陈亮正要破口大骂,郭顺说:‘二位贤弟别骂了。’立刻把雷鸣、陈亮带到后面去,老仙翁仍然怒气未消。

天刚亮,只听外面一声‘无量佛’,小道童出来一看,来者是孙道全。

书中交代,孙道全自从山下看到雷鸣、陈亮追赶老仙翁,他也无法,拿着摄魂瓶,赶到永宁村。来到王安士家一敲门,家人一看,说:‘道爷来了,可曾把我们员外爷的魂给找来?’孙道全说:‘找来了。’家人立刻和孙道全来到里面,一看王员外已经像死人一样。

孙道全拿出摄魂瓶,打开一念咒,王安士的魂魄归了窍。当时王安士‘啊呀’了一声,睁开眼睛说:‘我好闷啊。’众人一看,老员外说出话来后大家都喜欢了。安人说:‘员外你好了。’员外说:‘我没有病,感觉像做了一场大梦。’

众家人说:‘员外爷,你躺了好几天了,昏迷不醒。要不是这位仙长把你老人家救了,就糟了。’老员外说:‘原来如此。’立刻翻身起来,像好人一样,要给老道磕头。孙道全说:‘老员外千万别给我磕头,我会损阳寿。’家人先拿过桂圆茶来,王安士喝了。就觉得心里发空,家里有现成的燕窝粥,先给员外喝了一碗,老员外请真人到外面书房坐,老员外也就不敢给老道行礼了,穿好了衣服,陪着来到书房,叫家人预备上等果酒。众人无不感激老道的好处,家人把酒摆上,老员外陪着孙道全喝酒谈心。老道喝着酒,忽然往东一看,一股妖气直冲云霄。书房是西房,正往东看,老道就问:‘老员外,这东院里是甚么人住着?’王安士说:‘那院里是我一个拜弟,姓韩名成,跟我也是世交?’老道说:‘他家里有什么人?’王安士说:‘他家里夫妇两个,有一个儿子,叫韩文美,有媳妇,道爷说这个做什么?’孙道全说:‘我看那院里有一股妖气冲天,那院中准有妖精。’王安士一听,说道:‘没听说他家里闹妖精,真人看着准有妖精?’老道说:‘那不假,准有。’王安士一想,我跟韩员外交情很深,既然知道了怎能不管:说:‘道爷,既然瞧出来,何妨慈悲,跟我过去把妖精除了。那院里韩员外跟我至好,也不是外人。’孙道全说:‘可以,我山人去瞧瞧。’

老员外立刻和老道来到隔壁一敲门,韩员外家的管家出来开门,一看说:‘王员外,你老人家好了?’王安士说:‘好了,你家员外可在家里?’家人说:‘在家里。’王安士说:‘你到里面通禀一声,我来见你家员外有事。’家人立刻进去回禀,韩成赶紧迎出来。孙道全一看,这位韩员外好气派,身高八尺,腰围三停,头戴宝蓝员外巾,迎面嵌美玉,他本是武举出身,身穿蓝缎员外氅,腰系丝绦,白袜云履,面如紧玉,浓眉大眼,三绺黑胡须。一见王安士,连忙施礼说:‘兄长久安,可曾好了?小弟少来问候。’王安士说:‘你我兄弟知己,勿叙套言。’韩成说:‘这位道爷是谁?’玉安士说:‘这位乃是悔花真人,我的病就是这位道爷救的。’韩成拱手往里让。

来到书房落座,家人献上茶来,王安士说:‘今天我同道爷来,非为别故,我方才正在书房吃酒,真人看你这院中有妖精。我与你知己,我不能不管,我求真人过来,给你降妖捉怪。’韩成说:‘我这院中没闹过妖精,道爷怎么瞧有妖精呢?’

孙道全说:‘我看这股妖气,还是阴气,必是女妖。员外你把女眷连婆子丫鬟都叫出来,真人一瞧,就瞧出来。’韩成说:‘可以。’立刻叫家人给内室送信,叫安人、少奶奶、众婆子、丫鬟都出来。不一会儿,内宅女眷都出来了,老道来到院中一看,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妇人,长得姿容绝美,秀丽无双,有两个丫鬟搀着。孙道全一看这个妇人是妖精,老道拉出宝剑一指说:‘好妖精见了山人还敢大模大样?’这妇人并不言语。

孙道全说:‘你还不现原形?’这妇人也不言语,孙道全举宝剑赶过去就要砍。这个少妇不是别人,正是韩成的儿媳妇。怎么会是妖精呢?这其中有一段情节,韩成之子韩文美,本是个念书的人,当初跟王全李修缘都是同窗的书友,就是韩文美年岁居长,王全次之,李修缘最小。皆因李修缘一走,王全也不念书了,韩文美就剩下一个人自己在家中用功。偏偏他妻子去世,韩文美就无心念书,时常带着书童出去游山玩水,以解心中之闷。韩成打算给他续室,老不合适,高不成,低不就,故此耽误下了。这天韩文美带着书童又出去游玩,走到永宁村西,觉得口干舌燥,韩文美就说:‘童子,你我到哪里去歇息歇息,找杯茶吃。’

童子说:‘眼前这不是清静庵么?庙里老尼姑,不是公子爷的师父?咱们到庙里去喝茶好不好?’韩文美一想:‘也好。’立刻同书童来到庙门口敲门。

韩文美带着书童,这才往里跑。一直跑到西跨院。这个院子里有西房三间,北房三间,南房三间。小尼姑来到北房的禅堂,一拉窗帘,说:‘师父,韩公子来了。’这房里的老尼姑法名叫妙慧,一听说韩公子来了,赶紧从里面出来,说:‘公子来了,怎么这么闲着?’韩文美赶紧行礼,说:‘师父一向可好?弟子有礼。’老尼姑说:‘好,公子请坐!’韩文美坐下,老尼姑叫人倒茶来,只听里面屋中一声答应,声音娇滴滴的,一掀帘子,从里面出来一个带发修行的少妇。韩文美一看,真像天仙一般,少妇给他倒了一杯茶,韩文美就闻到妇人身上有一股兰麝香味。这妇人把茶倒上,慢慢转动秋波,斜视杏眼,看了韩文美一眼,转身回屋去了。韩文美一看这妇人,当时心神飘荡,这才问老尼姑:‘这位妇人是谁呀?’妙慧说:‘这是我新收的徒弟,她姓章,名叫香娘,她原是这村北的人。她丈夫去世了,家里有婆婆,要逼她改嫁。她不愿改嫁,情愿出家,拜我为师,就在我这庙里,侍奉佛祖。’韩文美点了点头,坐了一会儿,立刻告辞,一出庙门,真感觉魂留在了庙里。回到家,茶饭不想吃,躺在炕上,一闭眼就见章氏香娘在眼前,自己得了单相思病。韩员外夫妇只有一个儿子,一见儿子病了,赶紧请名医医治,医生也看不出什么病症来,一天不如一天。韩成一想:‘这病来得怪。’

就把书童叫过来一问:‘我家公子去哪了?不说实话,把你打死。’书童不敢隐瞒,就把去上清静庵遇见章香娘的事情一说,韩成夫妇心疼儿子,赶紧叫人把清静庵的老尼姑接来。安人说:‘亲家,你瞧你徒弟病得这么重,你得救救你徒弟,我们夫妇就这一个儿子。’老尼姑说:‘我怎么救他?’安人说:‘你庙里听说有一个章氏香娘,你只要给我儿子提亲,他的病就好了。’

老尼姑说:‘哟,人家跟我出家,我劝人家改嫁,那怎么行呢?’安人说:‘你费点心吧,只要你给我儿子提成了亲,我必当重谢你。’老尼姑说:‘我提着瞧吧。’当时老尼姑回去,到庙中跟章氏香娘一提,先前香娘不愿意,后来她答应了。老尼姑给韩家送信,韩成还是定轿子娶,像娶姑娘一样。韩文美一听说定了亲,病就一天比一天见好,等娶过来,夫妻恩爱得如胶似漆,公婆也喜欢儿媳妇,婆子、丫鬟都没有不跟少奶奶合适的,半年多的时间,也没人知道她是妖精。今天无故被孙道全看出来,孙道全摆宝剑刚要剁,焉想到韩成恼了,从后面冷不防打孙道全一个嘴巴,把他提起来,来到大门外,把老道扔下,说:‘你从哪来的老道?跑到我家来撒野!说我好端端的媳妇是妖精,你快滚吧。’说完话,关上大门回头进去。孙道全一想:‘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不如去找我师父,我把妖精捉了,可以转转脸。’想罢立刻往前走。刚一出了巷口,就听后面忽然起了一阵怪风,料想必是妖精追赶下来。不知孙道全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注解

永宁村:永宁村是一个地名,具体指代哪个地方在文中没有明确说明,但通常在古文中地名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

法救:指通过法术或宗教仪式进行救助。

王安士:王安士是文中的人物,通常在古文中人名往往有特定的寓意或象征意义。

韩家院:韩家院指韩家的住所,通常在古文中住宅的名称也会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章香娘:章香娘是文中的人物,可能是指某位女性角色。

雷鸣、陈亮:雷鸣和陈亮是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与主角有关系的角色。

老仙翁:老仙翁是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道士或仙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夜行鬼小昆仑郭顺:夜行鬼小昆仑郭顺是文中的人物,可能是一位擅长夜行术的神秘人物。

无量佛:无量佛是佛教用语,表示佛的功德无量,此处可能指某位高僧或修行者。

孙道全:文中出现的人物,可能是一位道士或修行者。

摄魂瓶:摄魂瓶是一种传说中的法器,可以用来摄取或控制灵魂。

王员外:王员外是对王安士的尊称,员外是古代对有一定地位和财富的人的尊称。

燕窝粥:燕窝粥是一种滋补品,由燕窝熬制而成,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食品。

妖气:妖气指邪气或鬼怪之气,通常在古文中用来形容邪恶或不祥的事物。

妖精: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邪恶生物,常与魔法或超自然现象相关。

韩文美:韩文美,可能是一个贵族或富家公子的名字,文中作为主人公出现。

清静庵:清静庵是文中的人物,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祥和的尼姑庵。

小尼姑:年轻的出家女性,文中指庙中的年轻僧侣。

书童:古代家仆的一种,通常负责跟随主人,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

西跨院:指宅院中位于西侧的跨院,通常为私人居住或休息的地方。

西房:位于宅院西侧的房屋。

北房:位于宅院北侧的房屋。

南房:位于宅院南侧的房屋。

禅堂:僧侣修行和静坐的地方。

帘子:古代用来遮挡门窗的布帘。

师父:对出家僧侣的尊称。

公子爷:对年轻贵族公子的尊称。

行礼:表示尊敬或礼貌的礼节。

妙慧:老尼姑的法名,法名通常代表僧侣修行时的智慧或理想。

兰麝之香:兰和麝香都是古代非常名贵的香料,此处形容妇人身上香气袭人。

秋波:古代文学中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神,通常指眼神妩媚、勾人心魄。

杏眼:指杏子形状的眼睛,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家:指放弃世俗生活,进入寺庙修行。

婆母:对岳母的称呼。

单思病:指因思念某人而引起的病状。

名医:指医术高明的医生。

上清静庵:指一个安静、清静的寺庙。

安人:古代对妻子或已婚女性的尊称。

亲家:对岳父或妻子的父亲的称呼。

提妥:促成或安排妥当。

宝剑:古代武士或修行者常用的武器。

怪风:不寻常的风,常与超自然现象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评注

韩文美带领书童进入西跨院,这一段描写了主人公的行踪,通过‘够奔’一词,展现了韩文美急于见人的心情,同时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西房三间,北房三间,南房三间’的描述,是对庭院布局的简单介绍,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建筑中对称和谐的美学原则。

小尼姑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她的到来,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非同寻常。

老尼僧妙慧的出场,是故事的关键人物,她的出现为韩文美与章香娘的相遇搭建了桥梁。

韩文美对章香娘的描写,‘貌比天仙’、‘兰麝之香’,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章香娘的美丽。

‘心神飘荡’一词,表现了韩文美对章香娘的倾心,同时也为后文韩文美的病情埋下伏笔。

老尼僧妙慧讲述章香娘的身世,揭示了她的悲惨遭遇,同时也为她的出家修行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韩文美因为思念章香娘而生病,这一情节展现了人物情感的真挚和强烈,同时也为后文韩成夫妇的介入埋下伏笔。

韩成夫妇请来老尼姑,希望她能帮助韩文美治病,这一情节体现了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老尼姑与章香娘的对话,展现了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同时也为后文章香娘愿意嫁给韩文美提供了心理依据。

韩文美病愈后,与章香娘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婚姻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

孙道全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悬念,他的判断和韩成的反应,预示着即将发生一场冲突。

孙道全追赶妖精,却遭遇怪风,这一情节展现了神秘主义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五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91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