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原文

愣牛盖穷途卖艺 病符神无故被摔

话说赤发瘟神牛盖,摆棍照法元就打。

郑雄一看,见牛盖身高一丈有余,头上戴豆青色五瓣壮士巾,身穿豆青剑袖袍,腰系丝绦,单衬袄,薄底靴子,面似青泥,两道朱砂眉,长得凶恶无比。

手中使的这条棍,真有茶杯口粗细,照法元一打,法元吓的忙往外圈一跳。

自己一想:“这条棍子要打上,就得脑浆迸裂。”连忙撤腿就跑。

猛英雄一声喊嚷:“好球囊的,哪里走。”随后就追。

郑雄也并不认识他,自己倒直发愣,麻面虎孙泰来自打算是郑雄的帮手,正在发愣之际,济公禅师由楼窗里跳下来,把麻面虎孙泰来吓了一跳。

和尚刚跳下来,只见由北边来了四个人,是钱塘县的四位班头:柴元禄、杜振英、雷思远、马安杰,四个人是上别处办事去,由此路过,一瞧都认识,柴头说:“郑大官人,跟谁辩嘴?济公你老人家在这做什么呢?”

和尚说:“郑爷在这钱塘关开了一座豆腐店,被孙泰来给砸了。因为这个,我们来找他,他还要讲打。”

杜振英赶紧把孙泰来叫到旁边说:“孙泰来你不认识这个和尚?这是当朝秦丞相的替僧,你惹得起么?依我说,你趁早认罪服输,倒是便宜。”

孙泰来说:“我也不认得这个和尚,再说豆腐店也不是我砸的,是廖廷贵砸的,我是不知道是郑爷的买卖。”

杜振英说:“廖廷贵砸的如同你砸的一般,你认个赔就得了。”

孙泰来说:“你们众位分分心,瞧着赔了罢。”

杜振英说:“圣僧,你给说合说合罢,豆腐店砸了什么东西,叫孙泰来赔。”

和尚说:“我给说合,准得对得起人。豆腐店门窗砸了算白砸了,不叫你赔,水桶劈了不叫你赔,豆腐糟子拆了不叫你赔,锅碎了不叫你赔,一切碗盏家伙摔了白摔,豆腐包撕了也不叫你赔。”

郑雄说:“怎么都不赔?”

和尚说:“孙泰来你就赔那盘磨罢,那可是见过二百五十两银子没卖,也不跟你多要,你就给二百五十两银子得了。我和尚管闲事,你们驳谁也别驳我,郑雄也冲着我,孙泰来也冲着我。”

柴头说:“对,你们二位谁也别驳回。”

孙泰来一想:“这倒不错,和尚亮了一大片人情,这一样就得了。”

当着大众又不好驳,只可忍着肚子疼,当时给拿着出二百五十两银子交给和尚。

和尚说:“郑爷,咱们走罢,劳众位头儿的驾。”

柴头杜头说:“圣僧请罢!

我们也要办事去。”

和尚这才同郑雄来到豆腐店。

和尚说:“周得山你也别死了,我给你讹了麻面虎孙泰来二百五十两银子,全都给你,你父子好整理买卖,张门度日。”

周得山一看,给和尚磕头,千恩万谢,自己也就不死了。

张罗置家伙,重整买卖,和尚总算救了他一家人的性命。

郑雄说:“圣僧,到弟子家去罢。”

和尚这才同郑雄来到凤山街。

到了郑雄家中,天已掌灯,郑雄赶紧叫家人摆酒,陪着和尚开怀畅饮。

郑雄就问说:“圣僧,今天那个青脸使棍的猛汉,是跟圣僧认识么?”

和尚说:“我不认识。”

郑雄说:“我看他倒是个英雄,可惜不知他的姓名,也不知他哪里去了。”

和尚说:“你要找他,我明天带你去,就把他找着。”

郑雄说:“好,圣僧带我把那猛汉找着,我问问他。”

说着话,和尚闭上了眼,直冲。

郑雄说:“圣僧为何这样困倦?莫不是熬了夜了?”

和尚说:“我爱吃了睡,睡了喝,倒有趣。”

郑雄也只得陪着。

喝到了天交三更,忽见由房上跳下一个人来,郑雄一看,来者正是神拳罗汉法元,手中拿着戒刀。

原来法元被牛盖追的望影而逃,好容易走脱了,法元记恨前仇,今天晚上要前来刺杀郑雄,郑雄一看,大吃一惊,就要抄家伙动手,法元刚迈步来到上房门,济公禅师用手一指,口念:“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用定神法把法元定住。

济公说:“好法元,你真胆子不小!竟敢前来行刺?你一个出家人,无故多管闲事。麻面虎孙泰来,原是本地的恶霸,欺压良善买卖人,倚势压弱,你还敢助桀为虐?今天我把你拿住,要一呈送当官,你黑夜持刀,跳墙入室,行凶作恶,你想想你这罪名,打得了打不了?我和尚是佛心人,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我念你是个出家人,我和尚不忍加害于你,我今天把你放了。你改也在你,不改也在你,随你的自便。”

法元一听,说:“罢了,和尚你在哪庙住?”

和尚说:“我是灵隐寺济颠僧是也。”

法元说:“好,你我后会有期,你放了我罢。”

和尚乃将定神法撤去了,法元竟自去了,回到孙泰来家,次日自己回陆安山莲花岛去了。

书中交代:牛盖哪里去呢?他拿着棍追和尚,把法元追丢了,他再打算回万珍楼,找不着旧路了,他不认识路,自己可真饿了,一瞧眼前有一座大店,牛盖拿着棍就进去。

伙计一瞧说:“大爷来了!”

牛盖说:“来了!”

伙计把他让到东单间去,他也不懂挑屋子。

伙计说:“大爷吃了饭没有?”

牛盖说:“没有。”

伙计说:“你吃什么?”

牛盖说:“要五斤酒。”

伙计一听这位是大酒量,说:“还要什么?”

牛盖说:“要五斤牛肉,要五斤面。”

伙计说:“要五斤面怎么吃?”

牛盖说:“拿嘴吃。”

伙计说:“知道拿嘴吃,要五斤面的饼罢。”

牛盖说:“对,就是饼罢,要五斤醋,五斤蒜。”

伙计说:“哪有那么些醋蒜?”

牛盖说:“少点也行,你拿来爷爷吃罢。”

伙计说:“别玩笑呀!”

牛盖说:“不玩笑。”

伙计即知道这是个浑人,也不理他,把酒肉给他拿来,牛盖饱餐一顿,吃完了睡了,次日早晨又吃了一顿,吃完了就走。

伙计说:“你给钱呀!”

牛盖说:“等老爷做了官给钱。”

伙计说:“做什么官呀?”

牛盖说:“做提督,凭我这样的身量,到军营当兵,一打仗就做了官,我们街坊说的。”

伙计说:“谁管你多怎做官,你给店饭钱。”

牛盖说:“没钱。”

伙计说:“没钱你怎么吃饭?”

牛盖说:“饿。”

伙计一想:“这是个大浑人,瞧他这样子,拿着棍必会把式,打也打不过他。”

伙计说:“你会练把式不会?”

牛盖说:“会呀?”

伙计说:“你会练,我带你到大街练把式,得了钱给我们饭钱行不行?”

牛盖说:“行呀,我哪练去?”

伙计说:“我带你去。”

立时伙计买了一块白土块,带领牛盖来到了十安街,伙计画了一个白圈说:“你练罢。”

牛盖也不懂说江湖话,他就玩棍,耍完了棍,就练拳,有人就围上了,伙计就替他说:“人贫当街卖艺,虎瘦拦路伤人,这位也不是久惯卖艺的,在我们店里住着,困住了。众位瞧着练完了,有钱帮个钱缘,没钱帮个人缘,站脚助威?”

说完了话,牛盖又练一趟,伙计说:“要钱了。”

这一回见了有五六百钱。要完了钱又练,练了有三四回,见了有一吊五六百钱,伙计一瞧,够了他的饭钱了,说:“你再练见钱,是你自己的了,我不管了,这些钱算给我的饭钱了,我要走了。”

说罢,拿着钱竟自去了,牛盖一瞧,说:“好球囊的,把钱给拿了走了,这倒不错。”

自己愣了半天,说:“我再练一顿饭钱,够了饭钱我就不练了。”

大众瞧着可乐,他又练了两回,见有了五六百钱。

可巧旁边正赶上病符神杨猛、美髯公陈孝,由此路过,这两个人是上青竹巷四条胡同瞧朋友去。

有北路镖头铁头太岁周堃的姊丈,姓窦叫窦永衡,外号人称打虎英雄,他夫妇来到京都,窦永衡拿着周垫的信,来找杨猛陈孝,求杨猛陈孝给找事。

陈孝在青竹巷四条胡同,给找周老头院中的三间房屋叫窦永衡夫妻先住着,慢慢的找事。

这几天没见了,杨猛、陈孝要去瞧窦永衡,由此路过,见牛盖在这里练把式,很有点能力。

杨猛说:“兄长,你看这位朋友,必是为贫所困,不是江湖卖艺的。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下去帮个场子,周济周济他。”

陈孝说:“好,你下去罢。”

杨猛分开众人,进去一抱拳说:“朋友,你这个地方站的不错呀。”

牛盖一听,心中一想:“方才叫伙计把钱拿了走,他也必是来抢我的钱。”

过来一把把杨猛脖领一揪,这只手一托腿,给举起来,牛盖说:“球囊的,你滚罢。”

隔着人扔出场子来,杨猛使了个鹞子抄水的架子,脚落实地没摔着。

大众一乱,杨猛气往上撞,说:“好小辈,你敢捺杨太爷?”

就伸手拉刀,要跟牛盖一死相拼。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译文

赤发瘟神牛盖摆开棍法就打,郑雄一看,只见牛盖身高超过一丈,头上戴着豆青色的五瓣壮士巾,身穿豆青色的剑袖袍,腰间系着丝绦,里面穿着单衬袄,脚穿薄底靴子,脸色像青泥一样,两道朱砂眉,长得非常凶恶。他手中的棍子粗细如同茶杯口,照着法元就是一打,法元吓得连忙往外跳。他心里想:‘如果被这棍子打中,肯定脑浆迸裂。’于是立刻拔腿就跑。猛英雄一声大喊:‘球囊的,往哪里跑。’随后就追了上去。郑雄并不认识他,自己反而愣住了,麻面虎孙泰来原本是郑雄的帮手,这时也愣住了,济公禅师从楼窗里跳下来,把麻面虎孙泰来吓了一跳。

和尚刚跳下来,只见从北边来了四个人,是钱塘县的四位班头:柴元禄、杜振英、雷思远、马安杰。他们四个人是去别处办事,路过这里,一看都认识郑雄,柴头说:‘郑大官人,跟谁吵嘴?济公老先生,您在这里做什么?’和尚说:‘郑爷在这里开了家豆腐店,被孙泰来给砸了。因为这个,我们来找他,他还想打。’杜振英赶紧把孙泰来拉到一边说:‘孙泰来,你不认识这个和尚吗?他是当朝秦丞相的替僧,你惹得起吗?依我说,你最好早点认罪认输,这样对你反而好。’孙泰来说:‘我也不认识这个和尚,再说豆腐店也不是我砸的,是廖廷贵砸的,我并不知道是郑爷的买卖。’杜振英说:‘廖廷贵砸的跟你自己砸的一样,你赔个不是就得了。’孙泰来说:‘你们都别管了,看着赔了罢。’杜振英说:‘圣僧,您帮忙调解一下,豆腐店砸了什么东西,让孙泰来赔。’和尚说:‘我帮忙调解,肯定不会亏待人。豆腐店的门窗砸了就算了,不用你赔,水桶劈了不赔,豆腐糟子拆了不赔,锅碎了不赔,所有碗盏和家伙摔了也不赔,豆腐包撕了也不赔。’郑雄说:‘那什么都不赔?’

和尚说:‘孙泰来,你就赔那盘磨吧,那可是见过二百五十两银子没卖的,我也不多要,你就给二百五十两银子吧。我和尚管闲事,你们别跟我争,郑雄也冲着我,孙泰来也冲着我。’柴头说:‘对,你们两位都别争。’孙泰来心想:‘这倒不错,和尚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就这一样就得了。’当着众人又不好反驳,只能忍着心痛,立刻拿出二百五十两银子交给和尚。和尚说:‘郑爷,我们走吧,劳烦各位头儿的关照。’柴头和杜头说:‘圣僧请吧!我们也要办事去。’和尚这才和郑雄来到豆腐店。

和尚说:‘周得山,你也别死了,我帮你讹了麻面虎孙泰来二百五十两银子,都给你,你父子好好整理生意,靠门面过活。’周得山一看,给和尚磕头,千恩万谢,自己也就不死了。张罗着购置工具,重新开始生意,和尚总算救了他一家的性命。郑雄说:‘圣僧,去我家里吧。’和尚这才和郑雄来到凤山街。

到了郑雄家里,天已经掌灯,郑雄赶紧叫家人摆酒,陪着和尚畅饮。郑雄问说:‘圣僧,今天那个青脸使棍的猛汉,是跟您认识吗?’和尚说:‘我不认识。’郑雄说:‘我看他倒是个英雄,可惜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和尚说:‘你要找他,我明天带你去,就能找到他。’郑雄说:‘好,圣僧带我去找到那猛汉,我要问他。’说着话,和尚闭上了眼,开始冥想。郑雄说:‘圣僧为何这么困倦?是不是熬夜了?’和尚说:‘我爱吃了睡,睡了喝,挺有趣的。’郑雄也只得陪着。

喝到半夜,忽然看见从屋顶上跳下一个人来,郑雄一看,来的人正是神拳罗汉法元,手里拿着戒刀。

原来法元被牛盖追得四处逃窜,好不容易逃脱了,法元记恨前仇,今天晚上要来刺杀郑雄,郑雄一看,大吃一惊,就要拿起武器动手,法元刚走到上房门口,济公禅师用手一指,念道:‘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用定神法把法元定住。济公说:‘好法元,你真有胆子!竟敢来行刺?你一个出家人,无故多管闲事。麻面虎孙泰来,原本是本地的恶霸,欺压良善和商人,依仗势力压人,你还敢助纣为虐?今天我把你抓住,要送官府,你黑夜持刀,跳墙入室,行凶作恶,想想你这罪名,能不能打得过?我和尚是佛心人,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我念你是个出家人,我不忍心伤害你,我今天放了你。你改不改在你,不改也在你,随你的便。’法元一听,说:‘罢了,和尚,你在哪个庙住?’和尚说:‘我是灵隐寺的济颠僧。’法元说:‘好,我们后会有期,你放了我吧。’和尚于是撤去了定神法,法元就自行离开了,回到孙泰来家,次日自己回到陆安山莲花岛。

书中交代:牛盖去了哪里?他拿着棍子追和尚,把法元追丢了,他又打算回万珍楼,但找不到旧路了,他不认识路,自己又饿了,一看眼前有一家大店,牛盖拿着棍子就走了进去。店小二一看,说:‘大爷来了!’牛盖说:‘来了!’店小二把他带到东边单间,他也不懂挑房间。店小二问:‘大爷吃过饭了吗?’牛盖说:‘没吃。’店小二问:‘您想吃什么?’牛盖说:‘要五斤酒。’店小二一听这位是大酒量,问:‘还要什么?’牛盖说:‘要五斤牛肉,要五斤面。’店小二问:‘要五斤面怎么吃?’

牛盖说:‘用嘴吃。’伙计说:‘知道用嘴吃,那就来五斤面的饼吧。’牛盖说:‘对,就是饼,来五斤醋,五斤蒜。’伙计说:‘哪有那么多醋蒜?’牛盖说:‘少点也行,你拿来爷爷我吃。’伙计说:‘别开玩笑了!’牛盖说:‘不是开玩笑。’伙计知道这是个粗人,也就不理他,给他拿来了酒肉,牛盖吃饱了就睡了。第二天早晨又吃了一顿,吃完就走了。伙计说:‘你给钱呀!’牛盖说:‘等老爷做了官再给钱。’伙计问:‘做什么官呀?’牛盖说:‘做提督,凭我这样的身材,到军营当兵,一打仗就做了官,我们街坊都这么说。’伙计说:‘谁管你做多少官,你给店里的饭钱。’牛盖说:‘我没钱。’

伙计说:‘没钱你怎么吃饭?’牛盖说:‘饿了。’伙计想了一会儿:‘这是个粗人,看他那样子,拿着棍子肯定是有两下子,打也打不过他。’伙计问:‘你会练把式吗?’牛盖说:‘会呀?’伙计说:‘你会练,我带你到大街上练把式,赚了钱给我们饭钱行不行?’牛盖说:‘行呀,我哪去练?’伙计说:‘我带你去。’立刻伙计买了一块白土块,带着牛盖来到十安街,伙计画了一个白圈说:‘你练吧。’牛盖不懂江湖话,他就玩棍,耍完棍子,就练拳,有人就围上来看,伙计就帮他说话:‘人穷当街卖艺,虎瘦拦路伤人,这位也不是经常卖艺的,在我们店里住着,碰巧被困住了。大家看着练完了,有钱帮个钱缘,没钱帮个人缘,站脚助威?’说完这些话,牛盖又练了一遍,伙计说:‘要钱吧。’

这一回赚了有五六百钱。要完钱又练,练了三四回,赚了有一吊五六百钱,伙计一看,够了他的饭钱了,说:‘你再练见钱,是你自己的了,我不管了,这些钱算给我的饭钱了,我要走了。’说完,拿着钱就走了,牛盖一看,说:‘好小子,把钱拿走了走了,这倒不错。’自己愣了一会儿,说:‘我再练一顿饭钱,够了饭钱我就不练了。’大家看着觉得好笑,他又练了两回,赚了五六百钱。

恰巧旁边来了病符神杨猛、美髯公陈孝,他们两人是去青竹巷四条胡同看朋友的。他们是北路镖头铁头太岁周堃的姐夫,姓窦叫窦永衡,外号人称打虎英雄,他和妻子来到京都,窦永衡拿着周堃的信,来找杨猛和陈孝,求他们给找事做。陈孝在青竹巷四条胡同,给他们找到了周老头院里的三间房子,让窦永衡夫妻先住下,慢慢找事做。这几天没见到他们,杨猛和陈孝要去看看窦永衡,由此路过,看到牛盖在这里练把式,觉得他很有两下子。杨猛说:‘兄长,你看这位朋友,肯定是因为贫困所困,不是江湖卖艺人。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下去帮他一把,救济救济他。’陈孝说:‘好,你下去吧。’

杨猛分开人群,进去一抱拳说:‘朋友,你站的地方不错呀。’牛盖一听,心里想:‘刚才那个伙计把钱拿走了,他也肯定是要抢我的钱。’过来一把抓住了杨猛的领子,这只手一托腿,就把他举了起来,牛盖说:‘小子,你滚开。’

隔着人群把他扔出了场子,杨猛使了个鹞子抄水的姿势,脚落地没有摔倒。众人一乱,杨猛气往上冲,说:‘好小子,你敢侮辱杨太爷?’就伸手拔刀,要和牛盖拼命。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注解

愣牛盖穷途卖艺:愣牛盖:指一个名叫愣牛盖的人,穷途卖艺即以卖艺为生,形容生活困顿。

病符神无故被摔:病符神:可能指某种神祇或象征疾病的小神,无故被摔即没有原因被摔倒,可能指某种不幸事件。

赤发瘟神牛盖:赤发瘟神:可能指一个有着红色头发和瘟疫之神称号的人物,牛盖是他的名字。

摆棍照法元就打:摆棍:指挥舞棍棒,照法元就打即朝法元打去。

郑雄:指故事中的主人公郑雄。

麻面虎孙泰来:麻面虎:形容孙泰来面容凶恶,虎视眈眈,孙泰来是他的名字。

济公禅师:济公:指济公禅师,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机智、幽默和行侠仗义著称。

钱塘县的四位班头:班头:古代官职,指地方治安官员,钱塘县:古代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柴元禄、杜振英、雷思远、马安杰:四位班头的名字。

替僧:指代替官员或贵族执行职务的僧侣。

豆腐店:指制作和出售豆腐的店铺。

周得山:指故事中的另一人物,周得山。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神拳罗汉法元:神拳罗汉:指法元,他是一位具有神力的罗汉。

万珍楼:可能指一家酒店或餐馆。

东单间:指酒店中的单间,可能因为位置在东边而得名。

牛肉:一种肉类食品,由牛的肌肉制成。

面:指面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馒头等。

牛盖:指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豪爽、粗犷的人。

伙计:指酒店中的服务员,负责接待顾客。

饼:古代的一种食品,通常是用面粉制成的圆形食品。

醋:一种调味品,由发酵的葡萄汁或米酒制成。

蒜:一种调味品,具有辛辣味,常用于烹饪。

浑人:方言,指粗鲁、不懂得礼貌的人。

酒肉:指酒和肉食,古代常作为宴请宾客的食品。

提督:古代官职,负责统率一省或数省的军事。

把式:指武术或武艺。

白土块:指用于练习武术的土块。

十安街:指故事发生的一个地点。

病符神:传说中的神灵,主管疾病。

美髯公:古代对长须者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杨猛的外貌特征。

青竹巷四条胡同:指故事中提到的另一个地点。

北路镖头:古代负责押送货物的镖局负责人。

铁头太岁:古代对勇猛果敢者的尊称。

周堃:故事中的人物,北路镖头铁头太岁的名字。

窦永衡:故事中的人物,外号打虎英雄。

京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鹞子抄水:一种武术动作,形容动作轻捷如鹞子抄水。

杨太爷:对杨猛的尊称,表示对其身份的尊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发生在古代市井中的小故事,通过牛盖与伙计、杨猛、陈孝等人物的对话和互动,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首先,牛盖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他是一个浑人,言语粗俗,行为鲁莽,但内心善良。他要求伙计给他做五斤面的饼,五斤醋,五斤蒜,看似无理取闹,实则表现了他对食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其次,伙计的形象也很有特点。他是一个精明世故的人,能够识破牛盖的浑人本质,但出于同情,仍然给他提供食物。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牛盖的无奈和不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再次,杨猛和陈孝的形象则更加丰满。他们是江湖中人,具有侠义精神,愿意帮助牛盖这样的落魄之人。他们的出现,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也体现了当时江湖人士的价值观。

在故事情节上,这段古文采用了悬念的手法。牛盖与杨猛的冲突,以及后续的发展,都让人充满期待。作者通过这种手法,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在语言运用上,这段古文运用了大量的口语和方言,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活泼。如‘浑人’、‘球囊的’等词语,都富有地方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市井之中。

总之,这段古文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运用的精心刻画,展现了古代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六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8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