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回-原文
话说济公禅师把白狗叫过来,把四个火烧给白狗吃了,白狗摇头摆尾,前蹿后跳。
和尚找花轿娶拿红头绳、白粉、两个耳兜拴上,又用红头绳把白狗的嘴一系,拿胭脂粉脸上一抹,把裙衫短袄给白狗一穿,把红绣鞋给白狗后爪一穿,和尚口念:“唵嘛呢叭迷吽!”用手一抹白狗的脸,和尚说:
遍体白毛乌嘴,摇头摆尾发威。昼防门户夜防偷,主人寒苦不悔。好犬不乱吠,今夜同入香闺。贫僧点化你变蛾眉,要你报应花花太岁。
和尚用法术点化了白狗。
赵斌、梅成玉再一看,白狗坐在那里,真是变了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赵斌、梅成玉二人喜出望外。
赵斌先去到钱塘关把船雇好,回来同和尚开怀畅饮,直喝到天有掌灯以后,只听外面鼓乐喧天,花轿来了。
书中交代:陆炳文给梅成玉派人送了银子去,随后他坐轿拿着美人图,到王胜仙家去。
一见王胜仙,陆炳文说:“老师大喜!”王胜仙自从火烧了合欢楼,他只当把美人烧死,心中实深想念,并无一刻忘怀,烦的了不得。
今天听陆炳文一来说大喜,王胜仙说:“我喜从何来?”陆炳文说:“门生已给老师访着一个美人,已然说妥。
这位姑娘有自己画的行乐图喜容,老师看了这轴画,跟人一般不二。
王胜仙打开美人图一看,说:“世上哪有这样的美人?”陆炳文说:“现在就有,我都给老师办妥了,乃是青竹巷二条胡同,梅成玉的妹妹,定规今天晚上,拿轿子就替老师娶过来,一见就知道了。
王胜仙他本是酒色之徒,一听这话,说:“贤契,你这样替我劳神,我实在抱愧。”陆炳文说:“只要老师能护庇我,把窦永衡放了,别丢官职就得了。
王胜仙说:“那倒是小事一段,好办,好办!来人摆酒!”一面同陆炳文开怀畅饮,一面遣家人即刻亲。
只要有钱好办事,少时就皆齐备,悬灯结彩,鼓乐喧天,花轿奔青竹巷二条胡同来了。
和尚先安置好了,见花轿到门口,和尚把门关上,叫吹打吹打,外面就吹打。
和尚说:“吹大开门,工尺上柳青娘,扑粉蝶。”和尚说:“完了,要喜包。”要了无数的包,和尚这才跑进来,叫梅成玉说:“新人上轿,轿子堵门口上忌生人。”
轿夫答应,把轿子搭到门口,和尚搀白狗上了轿。
有和尚的法术,治的白狗不能动,在轿子里坐着,吹吹打打,搭着轿子,来到王胜仙家。
有婆子掀帘把白狗搀下轿,王胜仙一看,果然是美人真白,脚底下真小,拜了天地,王胜仙喜悦非常,一坐帐,桌上摆着成席的酒,大家让新人吃,新人也不言语也不吃。
大家瞧着是美人,是有和尚那点法术,治的要动也不能动,瞧这一屋子的生人,它这气大了,摆着一桌子吃的,也张不开嘴,白狗净生气。
直到天有二鼓以后,陆炳文说:“老师请入洞房罢,少时门生也要回去,明天再来道喜。”
王胜仙来到屋中一瞧,美人坐着也不言语,婆子要给新人脱衣裳,过来刚一解纽子,把白狗捆嘴的绳儿碰脱了。
王胜仙这个时节说:“婆子你等去罢。”婆子都退出来。
王胜仙赶过去,说:“美人你不必害臊,这乃是人间大道理,你我是夫妇。”说着话,这小子淫心已动,过去一搂白狗,他要跟白狗亲嘴。
本来白狗正有气呢,照定王胜仙脸上一嘴,把王胜仙的鼻子咬掉了,白狗也现了原形,把衣裳连咬带撕,往外就跑。
王胜仙疼的乱滚,说:“狗精!”家人吓得都跑了,也没人敢拦狗。
狗跑之后,才有人把王胜仙的鼻头子捡起来,趁势热血给他粘上,再找陆炳文。
陆炳文早已听见说,跑回衙门,派人再拿梅成玉,已剩了空房子。
王胜仙这件事也瞒不住了,大家都说这是陆炳文的奸计,安心陷害。
王胜仙这件事一回禀秦丞相,秦丞相勃然大怒,说:“本来我兄弟就无知,陆炳文还引诱他?这厮深为可恨!”
秦相递折本一参他,说:“他放走了大盗窦永衡,捕务废弛,行同市侩,有忝官箴,任意胡为。”
圣上旨议下,将陆炳文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陆炳文虽然革了职,这一任刑廷,他总剩十万八万的银子。
他自己带着夫人、少爷、小姐,打点行囊褥套,雇驮轿车辆,由临安起身,回归南京。
这天驮轿车辆正往前走,走到翠云峰山下,忽然出来数十个喽兵,把去路挡住,一声喊嚷:
“对面的绵羊孤雁,趁此留下买路金银,放你逃生。如要不然,叫你等人财两空。”
陆炳文一想,赶紧催马往前走,拿了一个名片子,说:“你们寨主贵姓?”
喽兵说:“我们大寨主叫笑面貔貅周虎。”
陆炳文说:“劳众位驾,拿我的名片子,就提我是京营殿帅陆炳文,卸任归家,特意绕道来给你寨主请安,就说我要借山一行。”
喽兵拿着名片到山上一回禀,周虎、高顺、高珍三位寨主彼此盘问,都不认识。
窦永衡一听是陆炳文,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说:“三位寨主既不认识,这可活该,陆炳文是我的仇人,该当今天报仇雪恨。”
说着话,窦永衡抄起一把刀来,就要往山下够奔。
笑面貔貅周虎说:“窦兄台且慢,你跟他有什么仇,你细细说。
窦永衡就把临安被他所害之故,从头至尾一说。
周虎说:‘既是你跟他有这样仇,你倒不必下山杀他,他一死也就算完了,那也不算报仇。我倒有个主意,也不便要他的命,我下山把他让上山来,用好言把他安慰了,我这三个人就说送他一程,把他押到慈云观,送到祖师爷那里去。把他的妻子女儿,叫祖师爷爱给谁给谁,祖师爷那里有乾坤所妇女营。把陆炳文留在那里,叫他伺候众人,没事就打他一顿零碎挫辱他,比杀他还好。山寨就烦你们二位给照料,我兄弟三人回头就把他送了走。’
窦永衡一想也好,说:‘我见他不见?’
周虎说:‘你就不便见他了,我下山去见他。’
说罢,周虎同高顺、高珍三人一同下山。
陆炳文正在这里着急,周虎来到近前,说:‘原来是大人驾到,小可未曾远迎,当面谢罪。’
陆炳文赶紧说:‘寨主在上,我陆炳文有礼!今日借山一行,改日必来答谢。’
周虎说:‘大人今天既来到敝山,请至山寨少叙,大人必须要赏脸。’
陆炳文心中是害怕,又不敢说不去,三位寨主立刻派喽兵牵马上山。
同陆炳文来到山寨之内,分宾主落座,陆炳文说:‘未领教三位寨主尊姓?’
周虎三人各通了名姓。
赶紧吩咐摆酒,款待陆炳文。
周虎说:‘大人这是从哪来?’
陆炳文说:‘我是由临安城要回金陵上元县。’
周虎说:‘今天你我一见有缘,回头我弟兄三人送大人一程。’
陆炳文说:‘不敢烦劳各位寨主这样分心。’
周虎说:‘大人不必太谦,我三人是要送的。’
吃喝完毕,这三位寨主带着一百喽兵,送陆炳文走下了翠云峰,就奔常州府慈云观去了。
这山上就剩下窦永衡、周堃二人。照料山寨的事情。
周堃说:‘姐丈,这一来陆炳文可遭报应了,总算他是害人反害己。现在你我弟兄还是怎样?’
窦永衡说:‘虽然你我报了仇,但只一件,咱们本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被事所挤,挤得无奈,现在已占山落草为寇。终归你我还得想主意,这恐不是常法。’
弟兄二人就在山中过了五六天。
这天忽然有喽兵上山来报:‘回禀寨主,现在山下有一人,堵住山口大骂,要走路的金银,如不给送下山去,杀上山来,杀个鸡犬不留。’
窦永衡、周堃一听,道:‘这事可太难了,人家当山大王,讲究断路劫人。这倒有人来找山大王要银子,真是欺我太甚!’
二人立刻抄兵刃,翻身上马,领喽兵撞下山来。
不知山下要走路金银之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回-译文
娶了一个美人,白狗在洞房里捣乱,结果丢了官职,在狭窄的路上遇到了山贼。
济公禅师叫过白狗,给它吃了四个火烧,白狗摇头摆尾,前后跳跃。和尚找来花轿,用红头绳、白粉、两个耳兜拴好,又用红头绳系住白狗的嘴,用胭脂粉在白狗脸上抹了一下,给它穿上裙衫短袄,又在后爪上穿上红绣鞋,和尚口念咒语,用手抹了抹白狗的脸,和尚说:
全身白毛黑嘴,摇头摆尾显得威风。白天防备门户,夜晚防备偷盗,主人虽然辛苦但不后悔。好狗不乱叫,今晚和你一起进入香闺。我用法术让你变成美女,让你报答花花太岁。
和尚用法术点化了白狗。赵斌、梅成玉再看,白狗坐在那里,真的变成了一位千娇百媚的美女,赵斌、梅成玉二人非常高兴。赵斌先去钱塘关雇好船,回来和和尚畅饮,一直喝到掌灯时分,只听外面鼓乐喧天,花轿来了。
书中交代:陆炳文派人给梅成玉送了银子,随后他拿着美人图,坐轿去王胜仙家。一见王胜仙,陆炳文说:‘老师大喜!’王胜仙自从火烧了合欢楼,以为美人被烧死,心中非常想念,一刻都没有忘记,非常烦恼。
今天听陆炳文一说大喜,王胜仙问:‘我喜从何来?’陆炳文说:‘门生已经给老师找到一个美人,已经说妥了。这位姑娘有自己画的行乐图,老师看了这轴画,跟真人一模一样。’王胜仙打开美人图一看,说:‘世上哪有这样的美人?’陆炳文说:‘现在就有,我都已经给老师安排好了,是青竹巷二条胡同,梅成玉的妹妹,今晚就用车轿娶过来,一见就知道了。’王胜仙本是酒色之徒,一听这话,说:‘贤契,你这样为我费心,我实在过意不去。’陆炳文说:‘只要老师能保护我,放了窦永衡,别丢官职就得了。’王胜仙说:‘那倒是小事一桩,好办,好办!来人摆酒!’一边和陆炳文畅饮,一边派人立刻准备。只要有钱好办事,很快就准备好了,挂灯结彩,鼓乐喧天,花轿直奔青竹巷二条胡同。
和尚事先安排好了,见花轿到门口,和尚关上门,叫人吹打,外面就吹打起来。和尚说:‘吹大开门,工尺上柳青娘,扑粉蝶。’和尚说:‘好了,要喜包。’要了无数的包,和尚这才跑进来,叫梅成玉说:‘新人上轿,轿子堵门口,不要让生人进来。’
轿夫答应,把轿子抬到门口,和尚搀扶白狗上了轿。有和尚的法术,让白狗不能动,在轿子里坐着,吹吹打打,抬着轿子,来到王胜仙家。有婆子掀开帘子,把白狗搀扶下轿,王胜仙一看,果然是美人真白,脚也真小,拜了天地,王胜仙非常高兴,一坐帐,桌上摆满了酒席,大家让新人吃,新人也不说话也不吃。大家看着是美人,是和尚那点法术,治得它动也不能动,看着这一屋子的生人,它这气大了,摆着一桌子吃的,也张不开嘴,白狗生气了。
直到二更天以后,陆炳文说:‘老师请进洞房吧,我一会儿也要回去了,明天再来道喜。’
王胜仙进屋一看,美人坐着也不说话,婆子要给新人脱衣服,过来刚一解纽子,把白狗绑嘴的绳子碰掉了。王胜仙这时候说:‘婆子你等一等。’婆子都退了出去。王胜仙赶过去,说:‘美人你不必害羞,这是人间的大道理,我们现在是夫妻。’说着话,这小子淫心已动,过去搂住白狗,想要和白狗亲嘴。本来白狗正生气呢,照着王胜仙脸上咬了一口,把王胜仙的鼻子咬掉了,白狗也恢复了原形,把衣服连咬带撕,跑了出去。王胜仙疼得乱滚,说:‘狗精!’家人都吓跑了,没人敢拦狗。狗跑之后,才有人把王胜仙的鼻子捡起来,趁势用热血给他粘上,再去找陆炳文。陆炳文早就听说了,跑回衙门,派人再去抓梅成玉,已经只剩了空房子。王胜仙这件事也瞒不住了,大家都说这是陆炳文的奸计,故意陷害。
王胜仙把这件事禀报给秦丞相,秦丞相非常愤怒,说:‘本来我兄弟就无知,陆炳文还引诱他?这家伙真是可恨!’
秦相递上奏折弹劾他,说:‘他放走了大盗窦永衡,捕务废弛,行为像市井小民,有损官箴,任意胡为。’圣上旨意议定,将陆炳文立即革职,永不录用。
陆炳文虽然被革职,这一任刑廷,他还剩下十万八万的银子。他自己带着夫人、少爷、小姐,收拾好行囊,雇了驮轿车辆,从临安出发,回南京。这天驮轿车辆正往前走,走到翠云峰山下,忽然出来数十个山贼,挡住了去路,一声喊:‘对面的绵羊孤雁,趁此留下买路金银,放你逃生。如要不然,叫你等人财两空。’陆炳文心想,赶紧催马往前走,拿出一个名片,说:‘你们寨主贵姓?’山贼说:‘我们大寨主叫笑面貔貅周虎。’陆炳文说:‘劳驾各位,拿我的名片子,就提我是京营殿帅陆炳文,卸任回家,特意绕道来给寨主请安,就说我要借山一行。’山贼拿着名片到山上报告,周虎、高顺、高珍三位寨主互相询问,都不认识,窦永衡一听是陆炳文,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说:‘三位寨主既然不认识,这可活该,陆炳文是我的仇人,今天应该报仇雪恨。’说着话,窦永衡拿起一把刀,就要往山下冲。笑面貔貅周虎说:‘窦兄台且慢,你跟他有什么仇,你细细说。’
窦永衡就把他为什么害了临安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周虎说:‘既然你和他有如此深的仇,你不必亲自下山去杀他,他一死事情也就结束了,这样也不算是报仇。我有个主意,不用要他的命,我下山去让他上山来,用好话安慰他,我们三个人就说是送他一程,把他押送到慈云观,交给祖师爷。把他的妻子女儿,让祖师爷给谁就给谁,祖师爷那里有乾坤所妇女营。把陆炳文留在那里,让他伺候众人,没事就打他一顿,这样比杀他还好。山寨就麻烦你们两位照顾一下,我兄弟三人回头就把他送走。’窦永衡想想觉得也不错,说:‘我见他不见?’周虎说:‘你不便见他了,我下山去见他。’说完,周虎和周堃、高珍三个人一起下山。
陆炳文正在这里焦急,周虎来到他面前,说:‘原来是大人驾到,小可未曾远迎,当面谢罪。’陆炳文赶紧说:‘寨主在上,我陆炳文有礼!今天借贵山一用,改日必来答谢。’周虎说:‘大人今天既然来到我们山上,请到山寨里稍微休息一下,大人一定要赏脸。’陆炳文心中害怕,又不敢说不去,三位寨主立刻派喽啰牵马上山。和陆炳文一起来到山寨内,分宾主坐下,陆炳文说:‘未曾请教三位寨主尊姓大名?’周虎三个人各自报上了姓名。赶紧吩咐摆酒,款待陆炳文。
周虎说:‘大人这是从哪里来?’陆炳文说:‘我是从临安城要回金陵上元县。’周虎说:‘今天你我一见有缘,回头我兄弟三个人送大人一程。’陆炳文说:‘不敢劳烦各位寨主如此费心。’周虎说:‘大人不必太过谦虚,我们三个人是要送的。’吃喝完毕,这三位寨主带着一百个喽啰,把陆炳文从翠云峰送下山去,直奔常州府慈云观。山上就只剩下窦永衡、周堃两个人,照料山寨的事情。周堃说:‘姐丈,这一来陆炳文可遭报应了,总算他是害人反害己。现在你我兄弟还得想个办法,这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弟兄两个人在山中过了五六天。这天忽然有喽啰上山来报告:‘寨主,现在山下有一个人,堵住山口大骂,要求过路的人给他送银子,如果不给送下山去,就要杀上山来,杀得鸡犬不留。’窦永衡、周堃一听,说:‘这件事可真棘手,人家当山大王,讲究拦路抢劫。现在倒有人来找山大王要银子,真是太过分了!’二人立刻拿起武器,骑上马,带着喽啰冲下山去。不知道山下要求过路银子的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回-注解
济公禅师:济公,又称济颠,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和尚,以幽默、机智、慈悲著称,常以法术降妖伏魔,助人为乐。
白狗:在古代文学中,白狗常被赋予吉祥、忠诚的象征意义,此处可能是指被济公点化后的神犬。
火烧:火烧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比喻严厉的惩罚或考验,此处指济公用火烧白狗,可能是为了测试或净化白狗。
花轿:古代婚礼中使用的轿子,象征婚姻的喜庆。
红头绳: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红头绳通常用来绑扎或装饰,此处可能是用来装饰白狗。
白粉:古代用来美容的粉末,此处可能是用来化妆白狗。
耳兜:古代用来装饰或保护耳朵的饰品,此处可能是装饰白狗。
胭脂粉:古代女性化妆用的粉,此处可能是用来化妆白狗。
红绣鞋:古代女性穿着的绣花鞋,此处可能是装饰白狗。
和尚口念:和尚念诵咒语,在佛教文化中,念诵咒语具有神秘的力量。
唵嘛呢叭迷吽: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具有神秘的力量。
遍体白毛乌嘴:形容白狗的特征,此处可能暗示白狗的神秘性。
花花太岁:古代对美人的别称,此处指白狗变化后的美人形象。
赵斌、梅成玉:可能是指故事中的两位人物,此处未提供具体信息。
钱塘关:古代钱塘江边的一处关隘,此处可能指一个地名。
陆炳文:陆炳文,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文中提到他被窦永衡所害,后被周虎等人押送。
王胜仙:故事中的角色,可能是一个贪恋美色的酒色之徒。
合欢楼:可能是指一个地点,此处未提供具体信息。
行乐图:可能是指描绘人物欢乐场景的图画。
青竹巷二条胡同: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
窦永衡:窦永衡,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文中未给出详细信息,但根据上下文推测,他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与周虎有仇。
京营殿帅:古代官职,指掌管京师军队的将领。
笑面貔貅周虎:可能是指故事中的角色,周虎可能是一个山贼头目。
绵羊孤雁:可能是指故事中的角色,此处未提供具体信息。
买路金银:古代山贼拦路抢劫时要求支付的财物。
笑面貔貅: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可能指周虎的外号或形象。
临安:临安,古代地名,南宋时期的都城,即今天的杭州市。
周虎:周虎,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文中未给出详细信息,但根据上下文推测,他可能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与窦永衡有策略上的交流。
报仇:报仇,指对曾经伤害自己的人进行报复,以求心理平衡或家族荣誉。
慈云观:慈云观,可能是一个道观的名字,文中提到将陆炳文押送到这里。
祖师爷:祖师爷,指某个宗教或道教的创始人或重要人物,常被信徒尊敬。
乾坤所妇女营:乾坤所妇女营,可能是指某个宗教组织中的女性修行者群体。
山寨:山寨,指山中的堡垒或据点,常由盗贼或叛乱者占据。
翠云峰:翠云峰,可能是一座山峰的名字,文中提到陆炳文被送下山去。
常州府:常州府,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
喽兵:喽兵,指山贼或盗贼的士兵。
金银:金银,指金钱和银两,古代的货币形式。
断路劫人:断路劫人,指在道路上拦截行人,进行抢劫的行为。
安善良民:安善良民,指生活安定、品行善良的普通百姓。
守分百姓:守分百姓,指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普通百姓。
占山落草为寇:占山落草为寇,指在山林中聚集,成为盗贼。
常法:常法,指常规的方法或做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回-评注
窦永衡的复仇计划在此段中得以展现,他不仅想要报复,还要让陆炳文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这种复仇心态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常见的冤冤相报的观念。
周虎提出的方案,虽然不致命,但通过将陆炳文送到慈云观,交由祖师爷处置,实际上是将他的命运交给了更高层次的神权,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神权与世俗权力并存的现实。
周虎的提议巧妙地避免了直接杀戮,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陆炳文,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名声。
陆炳文的态度表现出他的恐惧和不安,他虽然害怕,但又不敢拒绝周虎的邀请,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等级制度的严格和对权威的敬畏。
周虎的邀请和陆炳文的回应,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礼仪和规矩,周虎的客气与陆炳文的谦卑,都是对这种礼仪的遵循。
周虎的提问“大人这是从哪来?”和陆炳文的回答“我是由临安城要回金陵上元县”,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周虎提出送陆炳文一程,实际上是对陆炳文的一种威胁,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这体现了周虎的复杂性格。
周虎和陆炳文的对话中,周虎的语气和态度显示出他的自信和权威,而陆炳文的回答则透露出他的谦卑和恐惧。
周虎和喽兵送陆炳文下山,这一行为既是对陆炳文的惩罚,也是对窦永衡复仇计划的执行,同时也体现了周虎对陆炳文的一种同情。
窦永衡和周堃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对于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思考,他们虽然已经报了仇,但仍然在思考如何继续生存和发展。
喽兵的报告和窦永衡、周堃的反应,揭示了他们作为山大王的生存状态,同时也为下一回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