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原文

逢贼党述说慈云观 入虎穴有意找盟兄

话说姚殿光、雷天化正要奔慈云观,在道路上碰见一个骑马的。

这人下马,赶上前一行礼,姚殿光、雷天化二人一看,认识这个人。

原来当初是绿林中采盘子的小伙计,姓张叫张三郎,外号叫双钩护背。

今天姚殿光一看,说:“张三郎,你发了财了?你在哪住着呢?”

张三郎说:“我现在慈云观呢!当五路的督催牌。”

姚殿光说:“你在慈云观,我跟你打听个人,你可知道?”

张三郎说:“不用说,你们二位必是打听矮岳峰鲍雷,对不对?”

姚殿光说:“不错,你怎么猜着了?”

张三郎说:“我知道你们二位是跟鲍雷拜过兄弟,我常听鲍爷说起你们二位。”

姚殿光说:“他此时在慈云观,是怎么一段事?”

张三郎说:“人家这个时节位份大了,在慈云观封为镇殿将军。

你们二位要去找他,我告诉你们,二位可别由前山进去。

前山牛头峰山有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带着四员大将镇守,你们也进不去,找人也不行,要去奔卧牛矶的后山。

这座山头里占六里,北面宽有十二里。

你们二位顺着平水江一直往西,过了桃花渡口,有一座孤树林,那里靠着有一只小船,有四位该值的头目,专伺候我们,合字绿林的人。

你们二位到那一捏嘴,一打唿哨,他就过来,你们一上船,不用说话,他就把你们渡到卧牛矶后山码头去了。

有二十多里的水面,你们下了船,爱给多少钱给多少,他也不争竟,不给钱都行。

那山坡上有几间屋,你们要坐坐喝茶都行。

要上山一直往南,瞧见东西的一道界墙,高有一丈六,没有门。

你们二人蹿上墙去,可别往下跳,地下瞧着是平地,可尽是削器埋伏。

你们站在墙上,看里面有五个亭子,离一百二十步远,一个当中亭子,有一块汉白玉,你们二位跳在汉白玉上,走当中那一条小路,可别走错了。

一直往南,有三间穿堂的过厅,那屋里有桌椅条凳,也没人看着,只要你们往椅子凳子上一坐,那就有人来。

凳子椅子都有走线,是绿林人买熏香蒙汗药,都在那里买。

找人有人来给通知,外人也不知道,也进不去,到不了那里,生人进去,就叫埋伏拿注。

你们二位记住了,去找鲍雷去吧,咱们回头见,我办公事去。

姚殿光、雷天化一听,心里说:“好险要的地方,幸亏有人告诉明白。

要不知道,前去就得闹出乱来。”

姚殿光说:“张三郎你上哪去?”

张三郎说:“我当五路都催牌,是咱们合字各处的催饱传信都归我办。”

姚殿光说:“你去吧。”

张三郎上马去了。

姚殿光说:“雷贤弟,你听慈云观这点势派大了,大概必是要造反。”

雷天化说:“咱们到那瞧瞧,见着鲍二哥,能劝得了更好,实在劝不了,那也无法,你我尽到心了。”

二人说着话,过了桃花渡口打听,来到孤树林一看,果然有只小船靠着。

二人一打唿哨,由船里出来四个水手,说:“合字吗?”

姚殿光说:“合字。”

水手说:“上船吧。”

二人立刻上了船,当时撑船就走,一直往南,来到卧牛矶山坡码头靠了船。

姚殿光掏了一块银子给了水手,真是并不争竞。

二人下了船,顺着山道上山,往前走了三里之遥,见东西的一道界墙,高有一丈五六。

二人蹿上墙去一看,里面地甚是宽阔,果然有五个亭子。

二人奔当中亭子蹿下去,走正当中小路,往前走了有半里之遥,抬头一看,是三间穿堂的过厅。

屋里有三张八仙桌,有倚子杌凳,并没有人。

就在凳子上一坐,只见穿堂南院由东西配房西房屋中出来一人,头戴翠蓝六瓣壮士帽,身穿蓝箭袖袍,三十多岁,两道细眉,一双三角眼,一脸的白斑。

来到过厅,说:“二位来了!”

姚殿光说:“辛苦辛苦!”

这人说:“二位贵姓?”

姚殿光说:“我姓姚,他姓雷,未领教尊驾贵姓?”

这人说:“我姓甘,名叫露渺。

二位尊字大号,怎样称呼?”

姚殿光、雷天化各通了姓名,甘露渺说:“久仰久仰!

二位是来此买熏香蒙汗药,是有别的事?”

姚殿光说:“我们到这里来找人,有一位矮岳峰鲍雷,他在这里?”

甘露渺说:“不错。”

姚殿光说:“烦劳尊驾,传禀一声,就说我二人前来找他。”

甘露渺说:“是,二位在此少候,我去给通禀。”

说罢,仍转身出去,奔西厢房。

工夫不大,只见由西厢房出来了四个道童,都在十四五岁,都是发挽牛心,别着金簪,蓝绸子道袍,手里打着金锁提炉。

再一看有四个人搭着一把椅子,上面坐着是矮岳峰鲍雷,头上紫缎色六瓣壮士帽,上按六颗明镜。

鲍雷原是五短身材,身高五尺,田字体,紫胸膛,粗眉环眼,身上穿着蓝色绸箭袖袍,腰系鹅黄丝鸾带,薄底靴子,闪披一件紫缎色团花大氅,

来到穿堂过厅,姚殿光、雷天化一看鲍雷大模大样,二人忙上前行礼,说:“鲍二哥一向可好?”

鲍雷大不似从前,见了故友,并没有一点亲热的样子,说:“原来是你二人,来此何干?”

姚殿光说:“二哥,我二人是由鲍家庄来。我二人原本是去瞧看兄长,听说兄长没在家,老太太想你想的病了,甚为沉重,我二人特意找你,你还不到家里去瞧瞧老太太去?”

鲍雷说:“你二人真胡说,我已然出了家,不管在家的事了。”

姚殿光说:“兄长你是个明白人,怎么这样糊涂了?老娘乃生身的母亲,你莫非不要了。”

鲍雷说:“我已然出了家,不久要成佛做祖,不管他们在家的事了。”

姚殿光说:“兄长你不回家,家中嫂嫂岂不守活寡?再说也没人照应。”

鲍雷说:“那是阳世三间搭伙汁,不算什么。”

姚殿光说:“哥哥你这活是疯了么,至亲者莫过父子,至近者莫过夫妇,嫂嫂你也不要了,孩子你莫非也不要了?”

鲍雷说:“唉,那是讨债鬼,什么叫儿子?你两个人全不懂。”

姚殿光、雷天化一听,这番不像话,说:“二哥你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兄长自己不要胡闹,依我二人说,兄长别想不开,还是回家去罢。不然老太太想你,病越想越利害。”

鲍雷说:“你二个人满嘴胡说,我不久就要成仙得道,谁管他们这些事情。”

姚殿光说:“世上神仙自有神仙做,哪有凡夫俗子做神仙的?”

鲍雷说:“就做了神仙,不信你跟我去瞧瞧。”

姚殿光、雷天化说:“可以,我二人开开眼,瞧瞧你在这里怎么成仙?”

鲍雷叫人带着姚殿光、雷天化二人,奔西配房,也是穿堂门。鲍雷仍坐着椅子,四个人搭着,曲曲弯弯走了许多的门,来到一所院落,是四合房。来到北中房屋中坐落,姚殿光说:“这地方就是住神仙的么?”

鲍雷拿出两粒药丸来,说:“给你两个人每人一粒仙丹吃了,能化去俗骨。”

姚殿光说:“我们不吃。”

鲍雷说:“你二人既来了,不用走了。祖师爷早就提说,叫我约玉山县众朋友,今天你们自己来了,这也倒好。”

姚殿光说:“你不必,你瞧着这里好,我不愿意。你不听劝,我们要走了。”

鲍雷说:“你两个人哪里走呀?这庙里只许往里进人,不许往外出人。前首有秦元亮来找我,我不叫他走,他一定要走,被我把他拿住。我念其朋友之道,没肯杀他,幽囚起来,那时他应了归降,我把他放开。你两个人不要不知自爱,少时我也把你两个人幽囚起来了。”

那姚殿光、雷天化一听这话,气往上撞,说:“鲍雷,你太不懂交情,我二人来找你,是一番好意。你归了慈云观,连父母都不要了,为人子不孝,为臣定然不忠,为兄弟不义,交朋友定然不信,你还叫我们归降?凡事得两厢情愿,我不愿意归你。”

说着话两人站起来就走,鲍雷哈哈大笑,说:“没人带着你两个人,焉能出得去?”

话音未了,姚殿光、雷天化走到削器上,被绊腿绳绊倒,鲍雷吩咐手下人缚,这两人气得破口大骂。

大约二位英雄难得活命,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译文

姚殿光和雷天化正要前往慈云观,在路上遇到一个骑马的人。这个人下马,上前向他们行了一礼,姚殿光和雷天化一看,认出这个人。原来他以前是绿林中负责收保护费的小伙计,姓张,名叫张三郎,外号双钩护背。今天姚殿光看到他,问:“张三郎,你发财了?你住在哪里?”张三郎说:“我现在在慈云观,担任五路的督催牌。”姚殿光说:“你在慈云观,我想打听一个人,你知道吗?”张三郎说:“不用问,你们两位一定是想打听矮岳峰的鲍雷,对吧?”

姚殿光说:“没错,你怎么知道?”张三郎说:“我知道你们两位和鲍雷是拜把兄弟,我经常听鲍爷提起你们。”姚殿光说:“他现在在慈云观,发生了什么事?”张三郎说:“人家现在地位很高了,在慈云观被封为镇殿将军。你们两位要去找他,我告诉你们,不要从前山进去。前山的牛头峰有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带着四员大将守着,你们也进不去,找人也不行,要去就去卧牛矶的后山。那座山头里占地六里,北面宽十二里。你们两位沿着平水江一直往西,过了桃花渡口,有一片孤树林,那里停着一只小船,有四位负责接待的头目,专门伺候我们绿林的人。你们两位到了那里,一捏嘴,一打哨,他就过来,你们一上船,不用说话,他就把你们渡到卧牛矶后山码头。有二十多里的水面,你们下了船,愿意给多少钱就给多少,他不争抢,不给钱也行。山坡上有几间屋子,你们想坐下来喝茶也可以。要上山就往南走,看到东西方向的一道围墙,高有一丈六,没有门。你们两位跳上墙去,可别往下跳,下面看起来是平地,实际上都是陷阱。你们站在墙上,看到里面有五个亭子,相距一百二十步,中间有一个亭子,有一块汉白玉,你们两位跳到汉白玉上,走中间的那条小路,可别走错了。一直往南,有三间穿堂的过厅,那屋里有桌椅条凳,也没人看着,只要你们往椅子凳子上一坐,那就有人来。凳子椅子都有暗道,是绿林人买熏香蒙汗药的地方。找人有人来通知,外人不知道,也进不去,到不了那里,生人进去,就会被埋伏的人抓住。你们两位记住了,去找鲍雷吧,我们回头见,我还有事。”

姚殿光和雷天化一听,心里想:“好危险的地方,幸亏有人告诉得这么清楚。要不知道,去了肯定要出乱子。”姚殿光说:“张三郎,你上哪去?”张三郎说:“我担任五路都督催牌,负责我们合字各处的催饷传信都归我负责。”姚殿光说:“你去吧。”张三郎骑马离开了。姚殿光说:“雷贤弟,你看慈云观势力这么大,恐怕是要造反。”

雷天化说:“我们去看看,见到鲍二哥,能劝得他就更好,劝不了也没办法,我们尽力了。”两人说着话,过了桃花渡口打听,来到孤树林一看,果然有一只小船靠在那里。两人一打哨,船里出来四个水手,说:“是合字吗?”姚殿光说:“是合字。”水手说:“上船吧。”两人立刻上了船,船立刻往南划,来到卧牛矶山坡码头靠岸。姚殿光掏出一块银子给了水手,水手并不争抢。两人下了船,沿着山道上山,往前走了三里路,看到东西方向的一道围墙,高有一丈五六。两人跳上墙去一看,里面地方很宽敞,果然有五个亭子。

两人奔向中间的亭子跳下去,走中间的小路,往前走了半里路,抬头一看,是三间穿堂的过厅。屋里有三张八仙桌,有椅子凳子,并没有人。两人就在凳子上坐下,只见穿堂南院从东西配房的西房屋中出来一个人,头戴翠蓝六瓣壮士帽,身穿蓝箭袖袍,三十多岁,两道细眉,一双三角眼,一脸的白斑。来到过厅,说:“二位来了!”姚殿光说:“辛苦了!”这人说:“二位贵姓?”姚殿光说:“我姓姚,他姓雷,请问您贵姓?”这人说:“我姓甘,名叫露渺。二位尊姓大名,怎么称呼?”姚殿光和雷天化各自报上了姓名,甘露渺说:“久仰久仰!二位是来此购买熏香蒙汗药,还是有其他事情?”姚殿光说:“我们到这里是找人,有一位矮岳峰的鲍雷,他在这里吗?”

甘露渺说:“没错。”姚殿光说:“劳烦您通报一声,就说我们二人前来找他。”甘露渺说:“好的,二位在这里稍等,我去通报。”说完,转身往西厢房走去。不一会儿,只见从西厢房出来四个道童,都在十四五岁,都是发挽牛心,别着金簪,穿着蓝绸子道袍,手里拿着金锁提炉。再看有四个人抬着一把椅子,上面坐着的是矮岳峰的鲍雷,头上戴紫缎色六瓣壮士帽,上面镶嵌六颗明镜。鲍雷身材矮小,身高五尺,身材粗壮,紫胸膛,粗眉环眼,身上穿着蓝色绸箭袖袍,腰系鹅黄丝鸾带,脚穿薄底靴子,披着一件紫缎色团花大氅,来到穿堂过厅,姚殿光和雷天化一看鲍雷一副大模大样的样子,两人连忙上前行礼,说:“鲍二哥,一向可好?”

鲍雷大不如从前,见到老朋友,一点热情的样子都没有,说:‘原来是你俩,来这做什么?’姚殿光说:‘二哥,我们是从鲍家庄来的。我们本来是来看望兄长的,听说兄长不在家,老太太非常想念你,病得很重,我们特意来找你,你不去家里看看老太太吗?’鲍雷说:‘你们真是胡说,我已经出家了,不再管家里的事了。’姚殿光说:‘兄长,你是个明白人,怎么这么糊涂了?老娘是你的亲生母亲,你难道不要了吗?’鲍雷说:‘我已经出家了,不久就要成佛做祖,不再管家里的事了。’姚殿光说:‘兄长你不回家,家里的嫂嫂岂不是守活寡?再说也没有人照顾。’鲍雷说:‘那是人间的事情,不算什么。’姚殿光说:‘哥哥,你这想法真是疯了,最亲的是父子,最近的是夫妻,你连嫂嫂也不要了,孩子你难道也不要了吗?’鲍雷说:‘唉,他们都是讨债鬼,什么叫做儿子?你们两个都不懂。’

姚殿光、雷天化一听,觉得这番话不像话,说:‘二哥,你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兄长自己不要胡闹,依我们说,兄长别想不开,还是回家去吧。不然老太太想你,病会越想越严重。’鲍雷说:‘你们两个满嘴胡说,我很快就要成仙得道,谁管他们这些事情。’姚殿光说:‘世上的神仙自有神仙去做,哪有凡夫俗子能成神仙的?’鲍雷说:‘就算成了神仙,不信你跟我去看看。’姚殿光、雷天化说:‘可以,我们开开眼界,看看你在这里怎么成仙。’鲍雷让人带着姚殿光、雷天化两人,往西边的配房走,也是穿过大厅的门。鲍雷仍然坐在椅子上,四个人一起弯弯曲曲地走过很多门,来到一个四合院。来到北面的房子里坐下,姚殿光说:‘这个地方就是住神仙的地方吗?’

鲍雷拿出两粒药丸,说:‘给你们两个人每人一粒仙丹吃,能消除世俗的骨头。’姚殿光说:‘我们不吃。’鲍雷说:‘既然你们来了,就别走了。祖师爷早就说过,叫我邀请玉山县的朋友们,今天你们自己来了,这倒是好事。’姚殿光说:‘你不用,你在这里觉得好,我不想待。你不听劝,我们要走了。’鲍雷说:‘你们两个哪里走?这庙里只许进来人,不许出去。前面有秦元亮来找我,我不让他走,他一定要走,被我抓住了。我念及朋友之道,没杀他,把他关了起来,那时他答应归降,我就放了他。你们两个不要不自爱,过会儿我也可能把你们关起来。’姚殿光、雷天化一听这话,气得直跳,说:‘鲍雷,你太不懂交情了,我们来找你,是一片好意。你加入了慈云观,连父母都不要了,作为儿子不孝顺,作为臣子一定不忠诚,作为兄弟不义,作为朋友一定不诚信,你还让我们归降?凡事都得双方愿意,我们不愿意归你。’说着,两人站起来要走,鲍雷哈哈大笑,说:‘没有人在这里带你们,你们怎么出去?’话音刚落,姚殿光、雷天化走到门槛上,被绊腿绳绊倒,鲍雷吩咐手下人绑起来,这两人气得破口大骂。大概这两位英雄很难保住性命,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注解

绿林:指古代民间秘密结社,成员多为逃犯、流民等,以劫富济贫、反抗官府为宗旨。

采盘子:指古代绿林中的一种行为,即通过打探消息、搜集情报来为组织提供信息。

双钩护背:张三郎的外号,双钩可能指武器,护背则表示他擅长防御。

五路的督催牌:指负责管理五个方向的督催事务的官职或职位。

镇殿将军:在道教中,镇殿将军是守护道观的神祇之一,这里指鲍雷在慈云观中的地位。

五方太岁:道教中五方守护神之一,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掌管各自方位的运势。

孙奎:五方太岁之一,镇守南方。

卧牛矶:地名,指位于慈云观后山的一个地方。

平水江:地名,指慈云观附近的一条江。

桃花渡口:地名,指平水江上的一个渡口。

合字绿林:指绿林中的某个组织或帮派。

催饱传信:指传递信息、传达命令的工作。

绿林人:指绿林中的成员。

走线:指隐藏的线索或暗号。

蒙汗药:一种古代用于使人昏迷的药物。

埋伏拿注:指埋伏并捉拿不速之客。

合字:指绿林中的暗号或标志。

翠蓝六瓣壮士帽:指一种帽子,翠蓝表示颜色,六瓣表示形状。

箭袖袍:古代男子的一种长袍,袖子窄而长,适合骑射。

鹅黄丝鸾带:指一种颜色为鹅黄色的丝质腰带,鸾带是一种装饰。

紫缎色团花大氅:指一种颜色为紫缎色,上面有团花图案的大氅(一种长袍)。

鲍雷:鲍雷在此处指的是文中的人物,他的名字可能代表了其家族或身份的象征。

故友:指过去的、旧时的朋友,这里指鲍雷曾经的朋友。

出家:指放弃世俗生活,成为僧侣或道士,追求精神解脱。

成佛做祖:佛教用语,指达到佛的境界,成为佛祖。

阳世三间:指人间,古代认为人死后会进入阴间。

搭伙汁:可能是指夫妻共同生活,或者是指共同生活的关系。

讨债鬼:民间传说中指来讨债的鬼魂,这里可能是指孩子给父母带来的麻烦。

神仙: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超凡脱俗的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归降:指投降,此处可能是指被鲍雷收服。

慈云观:可能是指一个道教或佛教的修行场所。

幽囚:指被囚禁,被软禁。

交情:指朋友之间的感情,友谊。

两厢情愿:指双方都愿意,双方都同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鲍雷与其故友姚殿光、雷天化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现了鲍雷出家后的态度转变及其与故友关系的微妙变化。

鲍雷的开场白‘大不似从前’和‘并没有一点亲热的样子’直接点明了其与故友之间的生疏,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暗示了鲍雷出家后心态的巨大转变。

姚殿光的话语‘二哥,我二人是由鲍家庄来’和‘我二人原本是去瞧看兄长’表明了他们对鲍雷的关心和友情,而鲍雷的回应‘你二人真胡说,我已然出了家,不管在家的事了’则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决绝和对出家的执着。

鲍雷的‘我已然出了家,不久要成佛做祖,不管他们在家的事了’体现了他对佛道的追求,同时也暴露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漠视,这种态度在姚殿光看来是‘糊涂’的,反映了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姚殿光进一步指出鲍雷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如‘家中嫂嫂岂不守活寡?再说也没人照应’和‘孩子你莫非也不要了?’这些话语充满了对鲍雷的责备和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地位。

鲍雷的回应‘那是讨债鬼,什么叫儿子?你两个人全不懂’既表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淡漠,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孝道的反叛,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极为罕见的。

姚殿光和雷天化的劝告‘兄长你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和‘兄长别想不开,还是回家去罢’体现了他们对鲍雷的关心和希望他能回归家庭生活的愿望。

鲍雷的‘你两个人满嘴胡说,我不久就要成仙得道,谁管他们这些事情’再次强调了他对出家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朋友劝告的抵触。

鲍雷的‘世上神仙自有神仙做,哪有凡夫俗子做神仙的’和‘就做了神仙,不信你跟我去瞧瞧’表现了他对神仙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炫耀和挑衅意味。

鲍雷对姚殿光和雷天化的威胁‘你两个人不要不知自爱,少时我也把你两个人幽囚起来了’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极端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姚殿光和雷天化的愤怒和鲍雷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两人的冲突预示着故事的发展将更加紧张和复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8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