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五回-原文
话说高国泰升堂一讯问,这三个贼人一看已然到了公堂之上,济公在旁边坐着着,料想不招也是不行。
郑天寿说:“老爷不便动怒,我实话实说。
小人姓郑,名叫郑天寿。我同这两个和尚,都是慈云观祖师爷差派出来,叫我给他们诓人。
高国泰说:“慈云观是怎么一段事?”
郑天寿说,“慈云观有一位老道,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他有一宗宝贝,叫乾坤子午混元钵。
那里面有五殿真人,有三十二位采药仙长,三十二位巡山仙长,三十二位候补真人,有熏香会上三百六十位绿林人,在外面有七十二座黑店,五百只黑船。
不久祖师爷要起首,夺取大宋江山社稷。
高国泰一听就愣了,问说:“我们西门外八里铺,窗门户壁未动,杀死两条人命,盗去黄金百两,可是你做的?”
郑天寿说:“不错,是我小人做的。我夜晚去窃盗,他瞧见一嚷,被我将他杀死。”
高国泰又问两个和尚,这两个人亦都实说实话了。
高国泰当时吩咐把他三个人钉镣入狱,和尚在旁说:“老爷你别要把他们人狱,这几个贼都会邪术,要跑了你也担不起。
我和尚所为常州府慈云观这件事来的,你赶紧坐轿,我和尚帮你解到那常州府去,连假道姑崔玉一并。
你把差事交到上宪,就没你的事了。”
高国泰说:“甚好。”立刻传两顶轿,给雷鸣、陈亮备两匹马,手下官人俱各带兵刃,把四个贼人带上三件手铐脚镣,装在车上,前后有人把着。
高国泰先请和尚上轿,和尚一上轿,把轿底蹬掉了,高国泰也不知道,上了轿,抬轿的也瞧见,搭起轿子走,和尚在轿子里跟着跑。
街上人一瞧,道:“这可新鲜,四个人搭轿子,怎么十只脚呀?”大众直嚷。
高国泰在轿子里坐着,听着草鞋底“踢踏踢踏”直响,赶紧吩咐住轿,高国泰下了轿一瞧,和尚在轿子里露着两只脚,高国泰说:“圣僧这是怎么一段事?”
和尚说:“你真冤苦了我,难为老爷这两只厚底靴子,要没把靴子头跑破了。
我瞧还没有走着舒服,跑快了头里挡着,跑慢了后头兜着,累了我一身汗。
我可不坐这轿了。”
高国泰一看和尚坐的轿子没有底,说:“这是怎么的?你们这些轿夫混帐!”
众轿夫说:“我们也不知道,怪不得抬着真轻呢!”
高国泰说:“决来给圣僧换马。”立刻有人给和尚拉过马来。
和尚骑上马,大众押解差事,来到常州府。
有人往里一回禀,提说:“江阴县知县同济公押解四个叛逆前来禀见。”
知府一听是济公,赶紧吩咐有请。
这位知府本是新由绍兴调过来的,就是顾国章顾大老爷,前者济公在白水湖捉妖见过,故此今天赶紧有请。
高国泰同济公带着雷鸣、陈亮来到里面,一见顾国章,彼此行礼,高国泰回禀上宪,把公事交代清楚,顾国章说:“贵县光请回衙办公。”
高国泰告辞去了。
顾国章说:“圣僧四位门徒,那两位呢?”
济公说:“那两个人没跟我来。老爷升到这里,贫僧特来道喜。”
顾国章说:“圣僧说哪里后来。弟子到时常想念圣僧。”
和尚说:“老爷升到常州府,声名如何?”
顾国章说:“我自己也不知道。”
和尚说:“在你该管地面,有无数的邪教叛逆啸聚,不久就要起事,你还不赶紧责拿?将来要一起首,你的地面担的了么?”
顾国章说:“弟子一概不知,哪里有反叛?圣僧指示我一条明路。”
和尚说:“常州府正西,平水江卧牛矶,有一座慈云观。
有一个老道,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他招集了无数的贼人,在外害人诓人,将来不久就要造反。”
顾国章说:“这话当真?”
和尚说:“你把这几个贼人带上来一问,你就知道了。”
顾国章立刻传伺候升堂,吩咐把江阴县解来的贼人带上来,立刻将四个贼人带上公堂。
顾国章说:“你等都是哪里人?”
四个贼人各通名姓,鬼头刀郑天寿说:“回禀大人,我四个人都是一处的,都是慈云观祖师爷派出来的。”
顾国章说:“慈云观共有多少人呢?”
郑天寿说:“要说人多难以尽述,尽说有能为的,就够好几百。
有五殿真人,有三十二位采药仙长,三十二位巡山仙长,三十二位候补真人,三百多绿林人,在熏香会的,外有七十二座黑店,五百只黑船,人是多了没有数。”
顾国章一听,说:“圣僧这件事可怎么办?贼人势派大了。”
和尚说:“太守,你不必着急,我和尚所为这件事来的。”
正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喊嚷:“无量寿佛。”
手下官人上来回禀,说:“外面来了一个老道,来找济公长老。”
顾国章说:“什么人?”
和尚说:“要办慈云观这件事,就应在此人身上。
书中交代:来者是谁呢?这内中有一段隐情。
只因前者济公捉拿华云龙之时,有玉山县的两个人追云燕子姚殿光、过量流星雷天化,这两个人在半路上要抢劫差事,打算要救华云龙,没救了。
后来一访问,才知道华云龙在临安城为非作恶,镖伤三友,种种不法,罪大恶极。
姚殿光说:“雷贤弟你我不必管了。”
二人这天走在鲍家庄,雷大化说:“兄长你我瞧瞧鲍二哥去。”
这鲍家庄住着一位绿林人,叫矮岳峰鲍雷,也在玉山县三十六友之内。
姚殿光、雷天化二人,这天来到鲍雷的门首,一叫,老管家鲍福由里出来了,认识这两个人。
鲍福连忙行礼,说:“原来是姚爷、雷爷,一向可好?”
姚殿光说:“承问承问!你家大爷可在家里?”
鲍福说:“二位休提,我家大爷提不得了。”
姚殿光说:“怎么?”
鲍福说:“你们二位不知道,我家大爷归了慈云观,竟真是疯了,永不回家来,把老太太也想病了。
我去找他去,我家老爷说的真不像话,他道他已然出了家了,要成佛做祖,不管在家的事了。
劝他不行,连家都不要了,现在老太太病的甚利害,想我家大爷想病的。”
姚殿光、雷天化二人一听,说:“这事可新鲜,我们到里面瞧瞧老太太。”
管家说:“好。”立刻带着姚殿光、雷天化来到里面,一见鲍老太太在床上躺着,病体沉重,形容枯槁。
姚殿光、雷天化说:“老伯母,你老人家这是怎么了?小侄男二人来瞧你来的。”
老太太一翻眼,看了一看,原来是儿子两个拜兄弟。
老太太二目垂泪,叹了一声,说:“老身是不行了,家里没有德行,你鲍二哥归了慈云观疯了,家里老娘妻子他都不要了,你们看这可怎么好?
我跟前又没有三个两个,就是他这一个忤逆子,他把家抛了,我鲍氏门中断绝了香烟,我这病是好不了。”
姚殿光、雷天化一听这话可惨,说:“我鲍二哥他素常是个明白人,怎么会做出这样事来呢?
老怕母不要伤心,我二人去找我鲍二哥去。我们见了他,劝劝他,把他劝回来就得了。”
老太太说:“你二人真能把他劝回来,我烧高香,我的病还许好得了。”
姚殿光说:“伯母请放宽心,我二人自有道理。
鲍福你来告诉我们,说你家大爷在什么地方住着?”
管家说:“在常州老正西平水江当中,有一座山叫卧牛矶,那一座山上有庙叫慈云观,那庙里有一个老道叫赤发灵官邵华风。
你们二位去,不定进得去进不去?再说就满打见着我家大爷,也未必你们二位能劝的了他,他说他现在封为镇殿将军了,虽劝他,那算白说。”
姚殿光说:“瞧罢,我二人尽力所为。实在不行,那也无法。”
二人当时告辞。
出了鲍家庄,二人尽其交友之道,顺大路够奔常州府而来。
这天正向前走,只见对面来了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鞍镫新鲜,看这人头戴粉绫缎软帕包巾,身穿粉绫缎团花大氅,衣服鲜明。
来到近前,滚鞍下马过来行礼,说:“原来是雷爷、姚爷。”
姚殿光二人睁眼一看,“呀”了一声。
不知来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五回-译文
高国泰升堂审问,三个强盗看到已经到了公堂上,济公坐在旁边,心想不招供也不行。郑天寿说:“大人不要生气,我实话实说。
我姓郑,名叫郑天寿。我和这两个和尚,都是慈云观祖师爷派出来,让我去诱骗别人。
慈云观有一位老道,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他有一件宝贝,叫乾坤子午混元钵。里面有五殿真人,三十二位采药仙长,三十二位巡山仙长,三十二位候补真人,还有熏香会上的三百六十位绿林人,外面有七十二座黑店,五百只黑船。
不久祖师爷要起事,夺取大宋的江山社稷。
高国泰一听就愣住了,问:“我们西门外八里铺,门窗墙壁没有被破坏,杀了两个人,盗走了黄金一百两,是不是你干的?”郑天寿说:“是的,是我干的。我晚上去偷窃,他看见我大喊,被我杀死了。”高国泰又问两个和尚,这两个人也都如实说了。
高国泰当时下令把他们三个人锁起来关进监狱,和尚在旁边说:“大人,别把他们关进监狱,这几个贼人都会邪术,如果他们跑了,你也担当不起。我出家的和尚是为了常州府慈云观这件事来的,你赶紧坐轿,我和尚帮你把他们带到常州府,还有假道姑崔玉。你把任务交给上级,就没有你的事了。”高国泰说:“好。”立刻传了两顶轿子,给雷鸣、陈亮准备了两匹马,手下官人都带着兵器,把四个强盗带上三件手铐脚镣,装在车上,前后有人看守。
高国泰先请和尚上轿,和尚一上轿,就把轿底踢掉了,高国泰也不知道,上了轿,抬轿的也看到了,就抬起轿子走了。街上的人一看,说:“这可新鲜,四个人抬轿子,怎么有十只脚呢?”大家都在议论。
高国泰在轿子里坐着,听着草鞋底‘踢踏踢踏’直响,赶紧吩咐停下轿子,高国泰下了轿一看,和尚在轿子里露出两只脚,高国泰说:“圣僧这是怎么回事?”和尚说:“你真冤枉了我,为了你这两只厚底靴子,差点把靴子头跑破了。我看还没有走着舒服,跑快了前面挡着,跑慢了后面兜着,累了我一身汗。我不坐这轿了。”高国泰一看和尚坐的轿子没有底,说:“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这些轿夫混账!”众轿夫说:“我们也不知道,怪不得抬着真轻呢!”高国泰说:“给我给圣僧换马。”立刻有人给和尚拉过马来。
和尚骑上马,大家押解着差事,来到常州府。有人进去回禀,说:“江阴县知县同济公押解四个叛逆前来禀见。”知府一听是济公,赶紧吩咐有请。这位知府是新从绍兴调过来的,就是顾国章顾大老爷,之前济公在白水湖捉妖见过,所以今天赶紧有请。
济公带着雷鸣、陈亮来到里面,一见顾国章,彼此行礼,高国泰向上级汇报了公事,顾国章说:“贵县就请回衙门办公。”高国泰告辞离开了。
顾国章说:“圣僧的四个徒弟,那两个呢?”济公说:“那两个人没跟我来。大人升到这里,我特意来道喜。”顾国章说:“圣僧说哪里话,弟子到时常想念圣僧。”和尚说:“大人升到常州府,声名如何?”顾国章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和尚说:“在你管辖的地面上,有无数的邪教叛逆聚集,不久就要起事,你还不赶紧抓捕?将来如果一起起事,你的地盘能承担得起吗?”顾国章说:“弟子一概不知,哪里有反叛?圣僧给我指一条明路。”和尚说:“常州府正西,平水江卧牛矶,有一座慈云观。有一个老道,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他聚集了无数的贼人,在外面害人骗人,将来不久就要造反。”顾国章说:“这话当真?”和尚说:“你把这几个贼人带上来一问,你就知道了。”
顾国章立刻传令升堂,吩咐把江阴县解来的贼人带上来,立刻将四个贼人带上公堂。顾国章说:“你们都是哪里人?”四个贼人各自报了姓名,鬼头刀郑天寿说:“禀告大人,我们四个人都是一处的,都是慈云观祖师爷派出来的。”顾国章说:“慈云观共有多少人?”郑天寿说:“要说人多难以尽述,就说说有本领的,就有几百人。有五殿真人,三十二位采药仙长,三十二位巡山仙长,三十二位候补真人,三百多绿林人,熏香会上的,外面有七十二座黑店,五百只黑船,人数多到数不清。”顾国章一听,说:“圣僧这件事可怎么办?贼人势力大了。”和尚说:“太守,你不必着急,我和尚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正说着,只听外面一声喊:“无量寿佛。”手下官人上来回禀,说:“外面来了一个老道,要找济公长老。”
顾国章说:“什么人?”和尚说:“要处理慈云观这件事,就要找这个人。”
书中说:来的人是谁呢?这其中有一段隐情。因为之前济公捉拿华云龙的时候,玉山县有两个人,追云燕子姚殿光和过量流星雷天化,这两个人在半路上想抢差事,打算救华云龙,但没有成功。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华云龙在临安城做了很多坏事,打伤了三个朋友,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罪大恶极。姚殿光说:‘雷贤弟,我们不必管了。’两人那天来到鲍家庄,雷大化说:‘兄长,我们去看鲍二哥吧。’鲍家庄住着一位绿林人,叫矮岳峰鲍雷,也是玉山县三十六友之一。姚殿光和雷天化那天来到鲍雷的家门口,一叫门,老管家鲍福从里面出来了,认识这两个人。鲍福连忙行礼,说:‘原来是姚爷、雷爷,一向可好?’姚殿光说:‘承蒙问候!你家主人可在家里?’鲍福说:‘二位别提了,我家主人提都提不得。’姚殿光问:‘怎么?’鲍福说:‘你们不知道,我家主人加入了慈云观,竟然真的疯了,再也不回家,把老太太也想病了。我去找他,我家主人说的话太不像话了,他说他已经出家了,要成佛做祖,不再管家事。劝他也不行,连家都不要了,现在老太太病得很重,非常想念我家主人。’
姚殿光和雷天化一听,说:‘这事真新鲜,我们进去看看老太太。’管家说:‘好。’立刻带着姚殿光和雷天化来到里面,一看到鲍老太太躺在床上,病得很重,脸色苍白。姚殿光和雷天化说:‘老伯母,您怎么了?小侄男二人来看您来了。’老太太一看,原来是儿子的两个结拜兄弟。老太太泪眼汪汪,叹了口气,说:‘我是不行了,家里没有德行,你鲍二哥加入了慈云观疯了,家里老娘妻子他都不要了,你们看这怎么办?我身边又没有其他人,就他这一个不孝的儿子,他把家都抛弃了,我们鲍家要断后了,我这病是治不好了。’
姚殿光和雷天化一听这话很伤心,说:‘我鲍二哥平时是个明白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老伯母不要伤心,我们去找我鲍二哥去。我们见到他,劝劝他,把他劝回来就可以了。’老太太说:‘你们两个人真能把他劝回来,我烧高香,我的病也许就好了。’姚殿光说:‘伯母请放心,我们自有办法。鲍福,你来告诉我们,你家大爷在哪里住着?’管家说:‘在常州老正西平水江中间,有一座山叫卧牛矶,山上有一座庙叫慈云观,庙里有一个道士叫赤发灵官邵华风。你们两位去,不一定能进去,再说就算见到了我家大爷,也未必能劝得动他,他说他现在已经是镇殿将军了,劝他也没有用。’姚殿光说:‘看看吧,我们尽力而为。实在不行,那也没有办法。’
两人当时告辞。出了鲍家庄,他们尽其交友之道,顺着大路往常州府走去。这天正往前走,只见对面来了一个人,骑着一匹白马,马鞍和马镫都很新,看起来这人头戴粉红色的丝绸软巾,身穿粉红色的丝绸团花大氅,衣服很鲜亮。来到近前,他滚鞍下马过来行礼,说:‘原来是雷爷、姚爷。’姚殿光两人一看,‘呀’了一声。不知道来的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五回-注解
升堂:古代官员审理案件时,登上公堂进行审判。
公堂:古代官府审理案件的地方。
和尚:指出家人,尤其是指佛教僧侣。
慈云观:慈云观,可能是一座道观,慈云是佛教用语,指慈悲的云彩。
祖师爷:指某一宗教或学派的开创者或重要人物。
乾坤子午混元钵:此处为虚构物品,可能寓意某种神秘或强大的法器。
真人:道教用语,指得道的高人。
采药仙长:道教用语,指修炼有成,能采药炼丹的仙人。
巡山仙长:道教用语,指负责巡视山林的仙人。
候补真人:道教用语,指尚未达到真人境界,但有望成为真人的修炼者。
绿林人:绿林人,指古代在山林中生活的盗贼,有时也指反抗官府的义士。
黑店:指古代为盗贼提供藏身和作案场所的酒店。
黑船:指古代盗贼用于运输赃物的船只。
起首:发动起义或叛乱。
江山社稷:指国家的政权和领土。
钉镣入狱:指将犯人用镣铐锁住,送入监狱。
邪术:指非正统的、神秘的或邪恶的技艺。
上宪:指上级官员。
轿子:古代官员或富有人家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
轿夫:负责抬轿的人。
绍兴: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城市,此处可能指某位官员从绍兴调任常州。
反叛:指背叛国家或上级的行为。
无量寿佛:佛教用语,指寿命无限、寿命极长的佛。
老道:指道士,此处可能指慈云观的老道长。
济公:济公,又称济公活佛,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在佛教中,济公被视为降龙罗汉转世。
华云龙:华云龙,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具体身份和背景在文中未详细说明。
玉山县:玉山县,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云燕子姚殿光:云燕子姚殿光,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以云燕子为绰号,暗示其身手敏捷。
过量流星雷天化:过量流星雷天化,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以过量流星为绰号,暗示其武艺高强。
差事:差事,指官差或差役,即负责执行公务的人员。
临安城:临安城,指古代的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
镖伤三友:镖伤三友,指用镖(古代的一种暗器)伤害了三个朋友,形容行为恶劣。
玉山县三十六友:玉山县三十六友,可能是指玉山县内的三十六位好友或义士。
鲍家庄:鲍家庄,指鲍家的庄园,文中提到的鲍雷居住于此。
出家:出家,指佛教徒离开家庭,进入寺庙修行。
佛做祖:佛做祖,指成为佛祖,即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
鲍雷:鲍雷,可能是故事中的角色,鲍家庄的主人。
鲍福:鲍福,鲍家庄的老管家。
高香:高香,指供佛用的香,也比喻诚意。
卧牛矶:卧牛矶,可能是一座山名,位于常州老正西平水江中。
镇殿将军:镇殿将军,指守护道观或寺庙的将军,此处可能指慈云观中的守护神。
赤发灵官邵华风:赤发灵官邵华风,可能是慈云观中的道士,赤发灵官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
鞍镫:鞍镫,指马具,包括马鞍和马镫。
粉绫缎软帕包巾:粉绫缎软帕包巾,指一种装饰华丽的头巾。
团花大氅:团花大氅,指一种绣有团花的长大衣。
香烟:香烟,指佛教中的香火,也比喻家族的延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五回-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人物性格。
首先,文中通过鲍福的对话,揭示了鲍雷出家为僧的隐情。鲍雷本为绿林中人,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家庭和江湖生活,选择了出家修行,这一转变令人意外,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
鲍福的话语中透露出鲍雷出家后的疯狂状态,‘归了慈云观,竟真是疯了,永不回家来’这一描述,不仅表现了鲍雷对出家生活的极端投入,也暗示了他对家庭和世俗生活的彻底放弃。
老太太的病态描写,‘形容枯槁’‘老身是不行了’等语句,深刻地表现了鲍雷出家对家庭带来的冲击和伤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孝道。
姚殿光和雷天化的出现,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他们作为鲍雷的兄弟,对鲍雷的出家感到困惑和担忧,决定前往慈云观寻找鲍雷,这一行为体现了兄弟情谊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鲍福提供的关于慈云观和邵华风的信息,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邵华风作为镇殿将军,其身份和地位可能会对故事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文中通过姚殿光和雷天化遇到骑白马的人,为故事增添了悬念。这位神秘人物的到来,可能会为故事带来新的转机或冲突,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对话、人物描写和悬念设置,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