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原文

邵华风升殿问豪杰

小悟禅一怒找妖人

话说金毛海马孙得亮四位英雄来到慈云观,瞧见一个紫面的老道,只打算是邵华风呢。

四个人拉刀下来,就被老道用法术制住。

其实这个老道还是慈云观的无名小卒,他姓董叫董云清,外号叫妙道真人,当初他原本是坞镇龙王庙的,来在这慈云观,认邵华风为师,派他管妇女营的外围子,他也会的术学的工夫。

这四个人都是艺高胆大,被老道妖术法制住,老道手下人把四个人绑上,说:‘好大胆量!四个刺客是哪里来的?’

孙得亮说:‘妖道,你要问,大太爷是陆阳山莲花坞的。’

董云清说:‘你四个人是陆阳山的不是?陆阳山的当家的,跟我们祖师爷是拜兄弟,至友交情。我且问你陆阳山的当家的叫什么?’

孙得亮说:‘叫花面如来法洪。’

董云清说:‘对呀!你四个人既是陆阳山的,来此何干?是怎么一段情节?’

孙得亮本是个直人,说:‘妖道,我告诉你,你也不用说交情。我等虽在陆阳山,我们在莲花坞可是跟法洪一般,我们是奉济公长老之命,前来杀你这杂毛老道,你就是赤发灵官邵华风么?’

老道说:‘我山人乃是妙道真人董云清,原来你这几个小辈是前来行刺。好,好好,来人把他四个人看起来,等候大亮,我回禀祖师爷,任凭祖师爷发落去。’

立时有人看着四位英雄。

等到天光已亮,董云清叫人搭着四个人去回禀了邵华风。

当时五殿真人升了座位,吩咐将刺客带上来。

这四个人一看,见赤发灵官邵华风,头带鹅黄色莲花道冠,身穿鹅黄色道袍,上绣乾三连坤六断高中虚坎中满,当中太极图,老道是赤发红须,蓝靛脸,长得凶如瘟神,猛似太岁。

这四个人破口大骂,赤发灵官邵华风说:‘你这四个鼠辈,休要这等无礼!你等姓什么,叫什么?是哪里人?为何前来行刺?趁此说实话。你家祖师爷跟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生而未会,面不相识,究系被何人主使前来?只要你等说出道理,祖师爷有好生之德,饶你等不死。’

金毛海马孙得亮立刻把眼一瞪,说:‘妖道,你要问你家大太爷,行不更名,坐不更姓,我乃陆阳山莲花坞的人,这是我一个拜兄,叫火眼江猪孙得明,那是我的两个拜弟,叫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皆因你等为非作恶,使出贼人各处拍花,各处设立贼船黑店,陷害客旅行商,起意造反,败坏妇女的名节,拆散人家骨肉,杀害生灵,种种不法,济公长老派我等来结果你的性命,给四方除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等既被你拿住甚好,你家大太爷乃堂堂正正英雄,烈烈轰轰豪杰,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来来来,快把你家大太爷杀了,我等死而无怨。你要把我等幽囚起来,可别说我辱骂你万代。’

老道邵华风一听,气往上冲,立刻吩咐:‘把他四个给我推出去枭首号令。’

手下人答应,旁边过来一人,说:‘祖师爷把他们杀了,岂不便宜他们?他等既来行刺,情同叛逆,应该把他们剐了。’

邵华风说:‘也好,既然如是,就派你结果他等的性命。’

金毛海马孙得亮一看,说话之人,乃是铁贝子高珍。

这四人从前跟这高珍认识,今天高珍一说这话,孙得亮一想:‘这小子真是小人得志,癞狗生毛。我等跟他素有认识,他出这样主意,害我们这四个人。’立刻破口大骂高珍。

书中交代:铁贝子高珍,黑毛蛋高顺,笑面貔貅周虎,三个人自打翠云峰送陆炳文回家,就把陆炳文押到慈云观来。

陆炳文也是报应循环,他女儿叫赤发灵官邵华风收为侍妾,那妻子叫乾法真人赵永明霸占了,把陆炳文打到囚犯营,给众人支使。

着他做了一任刑廷,刮尽地皮,得来十数万银子,也被慈云观留下了。

陆炳文无故害人,倒都没害成,他自己落了个人财两空,死不了活不了,在囚犯营受罪。

笑面貔貅琳周虎同高珍二人来到慈云观就没走,今天铁贝子一出主意,邵华风就派他结果金毛海马孙得亮四人。

高珍刚押着四个人走,忽然由外面跑进一个老道来,说:‘回禀祖师爷,现在外面来了一个穷和尚,口称是济颠僧,堵着山门破口大骂,点名叫祖师爷出去,我等也没看见这个和尚从哪来的?’

赤发灵官邵华风一听,说:‘好,这四个人就是济颠僧主使来的,我料想济颠僧必来,我正要瞧瞧济颠僧是何许人也?把他拿住,问问他因何跟我为仇作对?来,先暂为把他四个人押起来,等候拿住济颠僧一并再杀。’

高珍一声答应,立刻把四人交到囚犯营。

管理囚犯营是一个在家,叫义侠太保刘勇。

高珍把四个人交给刘勇,回来禀报邵华风,邵华风说:‘待我出去捉拿济颠僧。’

话言未了,旁边有人答话,说:

‘祖师爷暂息雷霆之怒,谅此无名小辈,何必你老人家亲身劳动?待我等出动拿他,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

邵华风一看,说话非是别人,乃是乾法真人赵永明,妙道真人董云清。

邵华风说:‘二位真人要去也好,须要小心留神。’

赵永明、董云清二人立刻同左门真人,来到外面,赵永明说:‘哪里来的济颠僧,胆敢前来送死?’

说着话,来到山门以外一看,并没有人。

赵永明说:‘济颠僧哪里去了?’

左门真人说:‘方才站在这里一骂,我就跑进去回禀,也不知道此时哪里去了。也许知道二位真人出来,他不敢见,逃走了。’

赵永明说:‘也罢,既是他逃走了,便宜他去罢,他如果再来,我必要结果他的性命。’

两个老道说罢,转身刚要往里走,听后面一声喊嚷:‘呔,好杂毛老道回来!和尚老爷没走。’

两个老道回头一看,见山门外站定一个穷和尚,短头发有二多寸长,一脸的油腻,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绦,疙里疙瘩,穿着两只破草鞋,头上有一股黑气。

两个老道叹了一声,说:‘我打算怎么个济颠僧呢,原来是一个妖精。’

书中交代:来者并非是济公禅师,乃是小悟禅。

小悟禅自从前济公法斗昆仑子,老仙翁给悟禅一封信,叫他投奔九松山松泉寺,给长眉罗汉灵空长老去看庙。

济公不肯带悟禅回临安去,恐其他是一个妖精,在天子脚底下多有不便。

济公也知道悟禅心地最正,后到下文书,小悟禅成其正果,他也在五百尊小罗汉之内。

悟禅在松泉寺,跟着长眉罗汉,习学僧门里的规矩,奉经念佛,修道学法。

这天悟禅忽然跟长眉罗汉说:‘我要到临安瞧我师父去。’

灵空长老叹了一声,说:‘你不去为是。’

悟禅说:‘我要去。’

灵空长老说:‘你要去,现在济公在常州府衙门,你去罢。贫僧也不能拦你。’

悟禅临出门之时,灵空长老说:‘遭劫在数,贫僧也不能遮拦,逆天行事。’

悟禅也并不措意,一晃脑袋,来到常州府衙门。

一见济公,济公叹了一声,眉头紧皱:‘唉,你为着什么来?’

悟禅说:‘我想念师父,我来瞧你。’

知府顾国章嘴快,说:‘小师父来了甚妙,济公正在为难。’

悟禅说:‘什么事?’

顾国章说:‘现在拿住几个贼,是慈云观的余党。现在慈云观赤发灵官邵华风势派闹得甚大,方才圣僧请了四个会水的能人,到慈云观去了,先破贼人的船只,尚未见回来。

我打算急速调官兵去破慈云观,又怕不行,圣僧也正在为难呢。’

悟禅一听,说:‘师父不用为难,我去找他,把杂毛老道拿来。’

济公说:‘你别去,’一句话没说完,济公一把没揪住,小悟禅一晃脑袋走了。

济公叹了一声,说:‘他这一去,给我惹这个乱子了。’

罗汉爷有未到先知,说:‘凡事天意,劫数当然。’

小悟禅这一来到慈云观,焉想到惹出一场杀身之祸,给济公招出一件大难。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译文

邵华风升殿问豪杰,小悟禅一怒找妖人。

话说金毛海马孙得亮四位英雄来到慈云观,看到一位面容紫色的老道,以为他是邵华风。四人拔刀欲行刺,却被老道用妖术制服。其实这位老道只是慈云观的一个无名小卒,姓董名云清,外号妙道真人,他原本是坞镇龙王庙的人,后来来到慈云观,认邵华风为师,被派去管理妇女营的外围,他也会一些法术。

这四个人都技艺高超,胆量过人,却被老道用妖术制服,老道的手下人将他们绑起来,问道:‘你们如此大胆,四个刺客是从哪里来的?’孙得亮回答:‘妖道,你要问,我们是大太爷陆阳山莲花坞的人。’董云清问:‘你们四个是陆阳山的?陆阳山的当家的,和我们的祖师爷是结拜兄弟,你们来此何为?有什么故事?’孙得亮直言不讳:‘妖道,不用提交情,我们虽然住在陆阳山,但在莲花坞和法洪一样,是奉济公长老之命来杀你,你就是赤发灵官邵华风吗?’老道说:‘我是妙道真人董云清,原来你们几个小辈是来行刺的。好,好,来人,把他们四个看好,等大亮回来,我去禀报祖师爷,看祖师爷怎么处置。’立刻有人看守这四位英雄。

等到天亮,董云清派人带着四个人去禀报邵华风。当时五殿真人升座,吩咐将刺客带上来。这四个人一看,见赤发灵官邵华风头戴鹅黄色莲花道冠,身穿鹅黄色道袍,袍上绣有乾三连坤六断高中虚坎中满,中间是太极图,老道赤发红须,蓝靛脸,长得凶猛如瘟神,威猛如太岁。这四个人破口大骂,邵华风说:‘你们这四个鼠辈,不要这样无礼!你们姓什么,叫什么,是哪里人?为何来行刺?趁现在说实话。你们家祖师爷和你们往日无冤无仇,面也不相识,究竟是被谁指使来的?只要你们说出真相,祖师爷有好生之德,不会让你们死。’

金毛海马孙得亮瞪大了眼睛,说:‘妖道,你要问你家大太爷,行不更名,坐不更姓,我乃陆阳山莲花坞的人,这是我一个拜兄,叫火眼江猪孙得明,那是我的两个拜弟,叫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皆因你们为非作歹,各处设贼船黑店,陷害客商,意图造反,败坏妇女的名节,拆散家庭,杀害无辜,种种不法,济公长老派我们来取你的性命,为民除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们被你抓住是好事,你家大太爷是英雄豪杰,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惧?来来来,快把我家大太爷杀了,我们死而无怨。你要把我等囚禁起来,可别说我辱骂你万代。’

邵华风一听,怒火中烧,立刻吩咐:‘把他们四个推出去斩首示众。’手下人答应,旁边过来一人说:‘祖师爷,杀了他们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既然来行刺,就等同叛逆,应该被处死。’

邵华风说:‘好吧,既然如此,就派你去执行他们的死刑。’金毛海马孙得亮一看,说话之人乃是铁贝子高珍。这四个人以前认识高珍,今天高珍说出这样的话,孙得亮心想:‘这小子真是小人得志,狗仗人势。我们和他认识,他出这样的主意,要害我们四个人。’立刻破口大骂高珍。

书中交代:铁贝子高珍、黑毛蛋高顺、笑面貔貅周虎三人自从把陆炳文送回家后,就把陆炳文带到慈云观来。陆炳文也是因果循环,他的女儿被赤发灵官邵华风收为侍妾,他的妻子被乾法真人赵永明霸占,陆炳文被打入囚犯营,被人使唤,做了刑廷,搜刮了数十万银子,也被慈云观留下了。

陆炳文无故害人,反而落得人财两空,生死未卜,在囚犯营受苦。笑面貔貅周虎和高珍来到慈云观后就没离开,今天铁贝子高珍出一主意,邵华风就派他去处决金毛海马孙得亮四人。高珍刚押着四个人走,忽然一个老道从外面跑进来,说:‘回禀祖师爷,现在外面来了一个穷和尚,自称是济颠僧,在山门前大骂,点名要祖师爷出去,我们也没看到这个和尚是从哪里来的?’赤发灵官邵华风一听,说:‘好,这四个人是济颠僧指使来的,我料想济颠僧一定会来,我正要看看济颠僧是何许人也?把他抓住,问他为何和我为敌?来,先把他们四个人暂时关起来,等抓住济颠僧再一起杀。’高珍答应一声,立刻把四个人交给囚犯营的管理者,义侠太保刘勇。高珍把四个人交给刘勇后,回来禀报邵华风,邵华风说:‘我去捉拿济颠僧。’

话还没说完,旁边就有人接话道:‘祖师爷的雷霆之怒暂时息怒,看这无名小辈,何必劳烦您亲自出手?让我等去抓他,轻而易举,手到擒来。’邵华风一看,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乾法真人赵永明和妙道真人董云清。邵华风说:‘二位真人要去也行,但一定要小心谨慎。’赵永明和董云清立刻和左门真人一起来到外面,赵永明说:‘哪里来的济颠僧,竟敢前来送死?’说着话,来到山门以外一看,并没有人。赵永明说:‘济颠僧哪里去了?’左门真人说:‘刚才他还站在这里骂人,我一进去禀报,就不知道他现在哪里了。也许知道二位真人出来,他不敢见,逃走了。’赵永明说:‘好吧,既然他逃走了,就让他去好了,如果他再来,我必要取他性命。’两个老道说完,转身正要往里走,突然听到后面一声喊:‘呔,好杂毛老道,回来!和尚老爷没走。’两个老道回头一看,只见山门外站着一个穷和尚,短发有二寸多长,一脸油腻,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带,疙里疙瘩,脚穿两只破草鞋,头上有一股黑气。两个老道叹了一声,说:‘我们原本以为的济颠僧,原来是个妖精。’

书中交代:来者并非是济公禅师,而是小悟禅。自从济公与昆仑子法斗之后,老仙翁给小悟禅一封信,让他去九松山松泉寺,给长眉罗汉灵空长老看庙。济公不愿意带小悟禅回临安,担心他可能是个妖精,在天子脚下多有不便。济公也知道小悟禅心地善良,后来在文书上得知,小悟禅最终成正果,也在五百尊小罗汉之中。小悟禅在松泉寺跟着长眉罗汉,学习僧门的规矩,念经修行,修炼佛法。这天,小悟禅忽然对长眉罗汉说:‘我要到临安去看我师父。’灵空长老叹了口气,说:‘你不去更好。’小悟禅说:‘我要去。’灵空长老说:‘你要去,现在济公在常州府衙门,你去那里吧。我无法拦你。’小悟禅出门前,灵空长老说:‘遭劫的命运无法阻挡,我无法逆天行事。’小悟禅并不在意,一晃脑袋就来到了常州府衙门。

一见济公,济公叹了口气,眉头紧皱:‘唉,你为什么来?’小悟禅说:‘我想念师父,所以过来看看。’知府顾国章嘴快,说:‘小师父来了正好,济公正有难处。’小悟禅问:‘什么事?’顾国章说:‘现在抓到了几个贼人,是慈云观的余党。现在慈云观赤发灵官邵华风势力很大,刚才圣僧请了四个会水的能人去慈云观,先破坏了贼人的船只,但还没有回来。我打算赶紧调官兵去破慈云观,又怕不行,圣僧也正在为难。’小悟禅一听,说:‘师父不用为难,我去找他,把那杂毛老道抓来。’济公说:‘你别去,’话还没说完,济公一把没抓住,小悟禅一晃脑袋就走了。济公叹了口气,说:‘他这一去,给我惹了麻烦。’罗汉爷有先知之明,说:‘一切皆由天意,劫数难逃。’小悟禅这一来到慈云观,怎么也没想到会招来杀身之祸,给济公惹出大麻烦。不知后续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注解

邵华风:邵华风,此处指赤发灵官邵华风,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虚构人物,通常被描绘为一位道士或侠客,以武艺高强、性格刚烈著称。

妙道真人:指修炼妙道之真人,妙道可能指某种高深的修炼之道。

陆阳山:陆阳山,此处可能指一个虚构的武林门派,或者是故事中的一个地名。

莲花坞:莲花坞,可能是陆阳山中的一个分支或所在之地,或者是故事中的一个地名。

法洪:法洪,可能是陆阳山的当家的,与邵华风有拜兄弟关系。

济公长老:济公长老,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道士,是故事中的正义使者,派遣孙得亮等人前来行刺。

妖道:妖道,指使用邪术、妖术的道士,此处指慈云观的无名小卒董云清。

刺客:刺客,指专门刺杀他人的人,此处指孙得亮等四人。

大亮:大亮,可能是慈云观中的一位人物,或者是故事中的一个时间点。

祖师爷:指宗教中的创始人或具有极高地位的长老,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门派的创始人或尊崇的长者。

赤发灵官:赤发灵官,可能是邵华风的别称,或者是他的官职。

道冠:道冠,道士所戴的帽子,通常为莲花形状。

道袍:道袍,道士所穿的长袍,颜色和图案各有讲究。

乾三连坤六断高中虚坎中满太极图:此处可能是描述道袍上的图案,乾三连和坤六断是八卦中的符号,高中虚坎中满则是另一组八卦符号,太极图则是道家哲学中的重要符号。

济颠僧:指济公禅师,济公是宋代著名的禅宗高僧,以行为奇特、机智幽默著称。

囚犯营:囚犯营,可能是慈云观中关押囚犯的地方。

义侠太保刘勇:义侠太保刘勇,可能是囚犯营的管理者,或者是慈云观中的一位正义之士。

雷霆之怒:比喻极大的愤怒,形容怒气如雷霆般猛烈。

无名小辈:指地位低微、不出名的人,带有轻蔑之意。

亲身劳动:亲自出力,亲自去做某事。

易如反掌: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简单。

乾法真人:指修炼乾卦之道的真人,乾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一,代表天,象征创始。

赵永明:乾法真人的名字。

董云清:妙道真人的名字。

左门真人:可能是某个宗教门派的真人,担任左门职务。

小悟禅:与济公禅师有关系的禅宗弟子,此处可能是济公的徒弟。

昆仑子: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可能指某位仙人或高人。

九松山松泉寺:可能是小悟禅被安排居住的寺庙。

长眉罗汉:佛教中的罗汉之一,以长眉为特征。

灵空长老:松泉寺的长老,对小悟禅有指导作用。

僧门里的规矩:指佛教僧侣的戒律和规矩。

奉经念佛:指佛教徒念诵经文和佛号。

修道学法:指学习修炼佛法。

常州府衙门:指常州府的官府,此处可能发生了一些官府相关的事件。

慈云观:可能是某个道教或佛教的道观。

赤发灵官邵华风:慈云观中的某位道士,以赤发为特征。

会水的能人:指擅长水战的技艺之人。

劫数:佛教中指命中注定要经历的磨难和考验。

逆天行事:指违背天意行事,通常带有贬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评注

话言未了,旁边有人答话,说:‘祖师爷暂息雷霆之怒,谅此无名小辈,何必你老人家亲身劳动?待我等出动拿他,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

此段文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一位人物在祖师爷面前显得谦卑,而另一位则自告奋勇,愿意代替祖师爷去处理问题。这种对比手法凸显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前者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和谦逊,后者则显示出自信和勇敢。同时,这种对话也反映了古代修行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谦让,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和谐与包容精神。

邵华风一看,说话非是别人,乃是乾法真人赵永明,妙道真人董云清。

这里通过邵华风的视角揭示了说话者的身份,为读者揭示了人物关系。乾法真人赵永明和妙道真人董云清的身份暗示了他们可能是修行有成的道士,与邵华风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师徒或同门关系。这种人物关系的描绘有助于构建故事背景,让读者对故事发生的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赵永明、董云清二人立刻同左门真人,来到外面,赵永明说:‘哪里来的济颠僧,胆敢前来送死?’说着话,来到山门以外一看,并没有人。

此段文字通过赵永明的言语和行为,表现了他对济颠僧的轻视和傲慢。他不仅没有将济颠僧视为同门,反而将其视为敌人。这种态度反映了当时修行者之间的竞争和敌对关系,同时也揭示了道教文化中对于修行者之间的界限和规矩。

左门真人说:‘方才站在这里一骂,我就跑进去回禀,也不知道此时哪里去了。也许知道二位真人出来,他不敢见,逃走了。’

这段文字通过左门真人的话,展现了济颠僧的机智和灵活。他利用了左门真人的疏忽,成功地逃避了追捕。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反映了济颠僧在修行过程中所具备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书中交代:来者并非是济公禅师,乃是小悟禅。

这段文字揭示了故事中的误会,为读者解开了之前的疑惑。通过交代来者的真实身份,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小悟禅自从前济公法斗昆仑子,老仙翁给悟禅一封信,叫他投奔九松山松泉寺,给长眉罗汉灵空长老去看庙。

这段文字介绍了小悟禅的背景和来历,为读者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信息。同时,也揭示了小悟禅与济公禅师之间的师徒关系,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悟禅在松泉寺,跟着长眉罗汉,习学僧门里的规矩,奉经念佛,修道学法。

这段文字描绘了小悟禅在松泉寺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勤奋和努力。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者的要求,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修行者生活态度的肯定。

这天悟禅忽然跟长眉罗汉说:‘我要到临安瞧我师父去。’灵空长老叹了一声,说:‘你不去为是。’

这段文字通过悟禅与长眉罗汉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悟禅对师父的思念之情。同时,长眉罗汉的叹息也暗示了悟禅此次行动的困难和危险。

悟禅说:‘我要去。’灵空长老说:‘你要去,现在济公在常州府衙门,你去罢。贫僧也不能拦你。’

这段文字展现了灵空长老对小悟禅的关心和爱护。他虽然知道小悟禅此行可能遇到危险,但仍然支持他的决定,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弟子自由意志的尊重。

悟禅临出门之时,灵空长老说:‘遭劫在数,贫僧也不能遮拦,逆天行事。’

这段文字揭示了悟禅此行可能面临的劫难,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于命运和天意的认识。灵空长老的话语预示了悟禅此行的艰辛和不确定性。

悟禅也并不措意,一晃脑袋,来到常州府衙门。

这段文字通过悟禅的行动,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坚定。他不仅没有因为灵空长老的话而犹豫,反而更加坚定地踏上了前往常州府衙门的旅程。

一见济公,济公叹了一声,眉头紧皱:‘唉,你为着什么来?’

这段文字通过济公的反应,展现了他在得知悟禅到来的那一刻的复杂心情。他既为悟禅的到来而高兴,又担心悟禅此行可能带来的麻烦。

悟禅说:‘我想念师父,我来瞧你。’知府顾国章嘴快,说:‘小师父来了甚妙,济公正在为难。’

这段文字通过悟禅和顾国章的对话,揭示了故事中的主要矛盾。济公正在为慈云观的事情而烦恼,而悟禅的到来无疑增加了他的困扰。

悟禅说:‘什么事?’顾国章说:‘现在拿住几个贼,是慈云观的余党。现在慈云观赤发灵官邵华风势派闹得甚大,方才圣僧请了四个会水的能人,到慈云观去了,先破贼人的船只,尚未见回来。

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慈云观的事情,为读者揭示了故事中的主要冲突。邵华风的势力庞大,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济公和悟禅的到来,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

我打算急速调官兵去破慈云观,又怕不行,圣僧也正在为难呢。’

这段文字展现了顾国章的无奈和矛盾。他既想解决慈云观的问题,又担心自己的行动可能无法奏效,同时也担心济公的处境。

悟禅一听,说:‘师父不用为难,我去找他,把杂毛老道拿来。’济公说:‘你别去,’一句话没说完,济公一把没揪住,小悟禅一晃脑袋走了。

这段文字通过悟禅的主动请缨,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担当。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愿意为师父和当地百姓解决问题。而济公的阻止和未能留住悟禅,则表现了他对悟禅的关心和担忧。

济公叹了一声,说:‘他这一去,给我惹这个乱子了。’罗汉爷有未到先知,说:‘凡事天意,劫数当然。’

这段文字通过济公和罗汉爷的对话,揭示了故事中的命运和天意。济公虽然对悟禅的行为感到担忧,但他也明白这是命运的安排,无法改变。

小悟禅这一来到慈云观,焉想到惹出一场杀身之祸,给济公招出一件大难。

这段文字通过小悟禅的到来,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他的到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济公带来更大的麻烦。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这段文字为故事的发展留下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手法,即通过悬念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八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8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