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五十回-原文
买毒药暗害表弟 点恶梦难度迷人
话说张士芳暗带砒霜红矾,来到王安士家。
一见老员外,张士芳说:“姑父你好了,我听说我两个兄弟回来了,我特意来瞧瞧。”
王安士并不知张士芳勾串老道陷害他,还以为张士芳是好人。
怎么一段缘故呢?皆因老安人偏疼内侄,王安士病好了,老安人给士芳倒说了许多的好话,说:“你病着,还是张士芳这孩子眼不错,见他兄弟不在家,瞧你要死,什么事都张罗在头里。又给讲棚,又去讲杠,在这里帮忙,乱了好几天,见你好了才走的。”
王安士听夫人所说,信以为真,说:“这孩子就是不务正,其实倒没别的不好。”
今天张士芳一来,王安士倒很欢喜。
说:“张士芳,你瞧你两个表弟都回来了,你从此改邪归正,我给修缘把喜事办了,我也给你说个媳妇。”
张士芳一瞧说:“表弟,你这几年哪去了?我还真想你。”
这小子嘴里说好话,心里盘算:“回头我抽冷子,就把毒药给搁在茶里,再不然搁在酒里,饭碗里,把他们两个人一害死,我就发了财。”
心里思想害人,嘴里很是仁义道德。
李修缘说:“张大哥来了!咱们回头一处吃饭罢。”
王安士说:“好,你三个人在一桌吃,我瞧着倒喜欢。”
说着话,家人把酒茶摆上,王全、李修缘、张士芳在当中上坐,这两个人皆在两旁边。
刚要喝酒,济公说:“张大哥你瞧我这时候,要一跟人家在一个桌上吃饭,我就害怕,心里总留着神。
如今好人少,坏人多,我总怕嘴里说好话,心里打算要害我,买一百钱砒霜,一百钱红矾,抽冷子给搁到饭碗里,再不然给搁到酒里。”
张士芳一听,说:“表弟,你这是疯了?谁能够害你呀?”
济公说:“去年有我们一个同伴的,也是穷和尚,他跟我一处吃饭,带着毒药,差点把我害了,由那一回,我跟人家一处吃饭,我常留神。
其实,咱们自己哥们,你还能害我么?张大哥,你别多心,你身上带着砒霜没有?”
张士芳说:“没有。”
济公说:“你带着红矾哪?”
张士芳说:“更没有。”
济公说:“我也知道,你不能,总是留点神好。”
说的张士芳心里乱跳。
本来他心里有病,他还纳闷,怎么世界上有这一件事,吓的他也不敢往出掏?一天两顿饭,他也没敢搁。
天色已晚,老员外说:“张士芳你要没走,你们三个人在这书房睡,我到后面去。”
张士芳说:“就是罢。”
老员外归后面去,这三个人在书房安歇,王全同济公在一张床上,张士芳在一张床上。
王全躺下就睡着了,济公也打鼾呼,惟有张士芳翻来覆去睡不着。
心中盘算,我总得把他们两个人设法害了,我才能发财,想来想去,沉沉昏昏睡去。
刚才一沉,只见由外面进来一个人,有五十多岁,白脸膛,黑胡子,头戴青布缨翎帽,穿着青布靠衫,腰扎皮挺带,薄底鹦脑窄腰快靴,手拿追魂取命牌。
后面跟定一个小鬼,面似青泥,两道红眉,红头发滋着,赤着背,围着虎皮战裙,手里锯翎钉钉狼牙棒。
张士芳一瞧,吓了一哆嗦。
这公差说:“张士芳你所作所为的事你可知道,现在有人把你告下来了,你跟着走罢。”
哗的一抖铁链,把张士芳锁上,拉着就走。
张士芳说:“什么事?”
这位公差说:“你到了就知道了。”
拉他赶快走着。
张士芳就瞧走的这道路黄沙暗暗,仿佛平生没走过的道路,正往前走,见眼前一座牌楼,上写“阴阳界”。
张士芳一想:“了不得了,必是到了阴曹地府①”。
过了牌楼,往前走了不远,只见眼前一座城池,好生险恶。
但见:
阴风惨惨,黑雾漫漫。
阴风中仿佛闻号哭之声,黑雾内依稀见魑魅之像。
披枷戴锁,阴曹地府:迷信者所说的阴间的官府。
未知何日离阴山。
锯解臼春,不识甚时离狱地。
目莲母斜歌栏杆望孩儿,贾充妻呆坐奈河盼汉子。
马面牛头,瞒拥着曹操才过去。
丧门吊容,勾率的王莽又重来。
正是人间不见奸淫辈,地府堆积受罪人。
张士芳一看,正在吃惊,只见有一个大鬼,身高一丈,膀阔三停,面似瓦灰,红眉毛,红眼睛,披散着头发,一身的毛,手拿三股托天叉,长得凶恶无比,高声叫道:“汝是何方的游魂,来俺酆都地狱?快些说来,免受捉拿。”
这公差说:“鬼王兄请了,我奉阎罗天子之命,将张士芳的鬼魂勾到。”
大鬼说:“既然如是,放尔过去。”
这公差拉着往前走,只见眼前一座大门,西边站立无数狰狞恶鬼,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你。”
下联是:“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横匾是:“你可来了。”
张士芳一看,吓得胆战心惊。
进了大门一瞧,里面仿佛像一座银安殿,殿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莫为胡,幻梦生花,算算眼前实不实,徒劳机巧。”
下联是:“休大胆,热铁洋铜,摸摸心头怕不怕,仔细思量。”
横匾是:“善恶分明。”
张士芳抬头一看,上面是阎罗天子,端然正坐,头戴五龙盘珠冠,龙头朝前,龙尾朝后,身穿淡黄色滚龙袍,腰横玉带,篆底官靴。
再往脸上一看,面如刀铁,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真是铁面无私,令人可怕。
左右两旁站着文武判官,一位拿着善恶簿,一位拿着生死簿,那判官都是头戴软翅乌纱,身穿大红袍,圆领阔袖,束着一条犀角宝带,足下方头皂靴。
两旁还有牛头马面,许多狰狞恶鬼,排班站立。
这位公差口称:“阎罗天子在上,鬼卒奉敕旨将张士芳鬼魂带到。”
张士芳自己不由就跪下了。
阎罗天子在上面,往下一看,说:“张士芳,你前世倒是积福做德,应在今世托生富贵人家;享安闲自在之福,不想你已所作非为,俱都是伤天害理,在外面寻花问柳,败坏良家妇女,损阴丧德。
你又谋害你姑父王安士,今又想谋害你表弟王全、李修缘,实属罪大恶极。
来呀!鬼卒你带张士芳先过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左三曹,右四曹,七十四司,然后带他游遍地狱。
鬼卒一声答应,拉着张士芳见过十殿阎罗,然后来到一个所在。
一瞧,有两个狰狞恶鬼,缚着一个人,拿刀割舌头。
张士芳一看,说:“鬼王兄,这是怎么回事?”
公差说:“这个人在阳世之间,好谈人闺阃,搬弄是非,胡言乱语,死后应入割舌地狱。”
张士芳瞧着可怕。
又往前走,有一个开膛摘心的,张士芳又问,鬼卒说:“这个人在阳世瞒心味己,奸淫邪盗,死后应入剜心地狱。”
说罢又往前走,见有一座刀山,有几个大鬼,举起人来,就往上扳,都是刀尖冲上,轧的人身上鲜血直流,张士芳说:“这是因为什么?”
鬼卒说:“这是不孝父母,打爹骂娘,恨天怨地,喝雨呵风,死后应上刀山地狱。”
再往前走,一看,有一根铁柱,烧的通红,叫一个人去抱,不抱有大鬼就打,张士芳说:“这个怎么回事?”
鬼卒说:“这人在阳世奸淫妇女,败人名节,死后应抱火柱。”
说罢又往前走,见有一座冰池,把人剥的赤身露体,卧在冰池冻着,张士芳一看就问,鬼卒说:“这人在生前唱大鼓书,专唱淫词,引诱良家妇女失身丧节,死应该入寒冰地狱。”
再往前看,有一个血池,有许多妇人在里面喝脏血,张士芳又问,鬼卒说:“这些妇人,有不敬翁姑的,有不惜五谷的,有不信神佛的,有不敬丈夫的,死后应该入污池喝血,此即血污池也。”
看罢,又往前走了不远,再一看有一杠秤,吊着一个人的脊背,说这个人在生前专用大斗小秤,损人利己,应该这样报应。
再一看,有倒磨磨的,有下油锅的,有千刀万剐的,有剥皮抽筋的,种种不一,都是在身前杀人放火,好盗邪淫,是些犯罪的人。
张士芳游够多时,再一看有两座金桥银桥,有一个老者,长的慈眉善目,有两个金童银童,把着两把扇,每人手里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把摺扇,一块醒木。
张士芳就问:“这个人为何这样清闲?”
鬼卒说:“这个人在阳世,说评书,谈今论古,讲道德,讲仁义。普渡群迷,劝人行善。
死后金童银童相送过金桥银桥,超生在富贵人家。
凡在阳世修桥补路,放生,斋僧,布道,冬施姜汤,夏舍凉茶,济困扶危,敬大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这些人死后必过金桥银桥。
张士芳自己点点头,不怪人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张士芳游遍地狱,复又带他一见阎王爷,阎王爷吩咐:“把张士芳捺在油锅炸了吧。”
鬼卒一声答应,眼瞧一个大油锅,烧的油滚滚的,沸腾腾的,把张士芳拿起来,往里就捺,吓的张士芳“哎呀”一声,睁眼一看,有一宗岔事惊人。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五十回-译文
张士芳暗地里带着砒霜和红矾,来到王安士家。一见到老员外,张士芳说:‘姑父您身体好,我听说我两个兄弟回来了,我特意过来看看。’王安士并不知道张士芳勾结道士陷害他,还以为张士芳是个好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安人偏爱她的内侄,王安士病好后,老安人给士芳说了很多好话,说:‘你病着的时候,还是张士芳这孩子心地善良,看到你兄弟不在家,担心你要死,什么事都帮着你。他还帮你搭建棚子,去抬杠子,在这里帮忙,乱了好几天,看到你好了才离开。’
王安士听了夫人的话,信以为真,说:‘这孩子就是有点不务正业,其实也没有别的坏处。’今天张士芳来了,王安士很高兴。说:‘张士芳,你看你两个表弟都回来了,你从此改邪归正,我帮你修好缘分,把喜事办了,我也给你说个媳妇。’
张士芳一看说:‘表弟,你这几年去哪了?我真的很想你。’这小子嘴上说着好话,心里却在盘算:‘回头我找个机会,就把毒药放在茶里,或者酒里,饭碗里,把他们两个人都害死,我就发财了。’心里想着害人,嘴上却说着仁义道德的话。李修缘说:‘张大哥来了!咱们回头一起吃饭吧。’王安士说:‘好,你们三个人一桌吃,我看在眼里很高兴。’说着话,家人把酒茶摆上,王全、李修缘、张士芳坐在中间,这两个人坐在两边。正要喝酒,济公说:‘张大哥,你看我现在,跟人家一起吃饭我就害怕,心里总是提防着。
现在好人少,坏人多,我总怕人家嘴上说着好话,心里却想害我,买了一百钱砒霜,一百钱红矾,找个机会放在饭碗里,或者酒里。’张士芳一听,说:‘表弟,你这是疯了吗?谁会害你呀?’济公说:‘去年我们有一个同伴,也是穷和尚,他跟我一起吃饭,带着毒药,差点害了我,从那以后,我跟人家一起吃饭,我总是留心。其实,咱们自己兄弟,你还能害我吗?张大哥,你别多心,你身上带砒霜了吗?’张士芳说:‘没有。’济公说:‘你带红矾了吗?’张士芳说:‘更没有。’济公说:‘我也知道,你不会,但总是留点心好。’这话说的张士芳心里乱跳。他本来心里就有病,还纳闷,怎么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事情,吓得他也不敢拿出来。一天两顿饭,他也没敢放毒药。
天色已晚,老员外说:‘张士芳,你要不走了,你们三个人在这书房休息,我到后面去。’张士芳说:‘好吧。’
老员外回到后面去,这三个人在书房休息,王全、济公睡在一张床上,张士芳睡在另一张床上。王全躺下就睡着了,济公也打起了呼噜,只有张士芳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想着,我总得想办法把这两个人害了,我才能发财,想来想去,终于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刚一睡着,只见从外面进来一个人,五十多岁,脸色白皙,黑胡子,头戴青布缨翎帽,身穿青布靠衫,腰系皮带,脚穿薄底皮靴,手里拿着追魂取命牌。后面跟着一个小鬼,脸色像青泥,两道红眉,红头发湿漉漉的,光着背,围着虎皮战裙,手里拿着狼牙棒。
张士芳一看,吓得一哆嗦。这公差说:‘张士芳,你所作所为的事情你知道吗,现在有人告发你,跟我走吧。’猛地抖了一下铁链,把张士芳锁上,拉着就走。
张士芳说:‘什么事?’这位公差说:‘你到了就知道了。’拉着他就快步走。
张士芳看着走的这条路黄沙弥漫,仿佛是从未走过的地方,一直往前走,看到眼前一座牌楼,上面写着‘阴阳界’。张士芳心想:‘糟了,一定是到了阴曹地府。’过了牌楼,往前走了不远,只见眼前一座城池,非常险恶。只见:
阴风凄凄,黑雾蒙蒙。阴风中仿佛听到哭声,黑雾中依稀看到鬼怪的形象。戴着枷锁,这是迷信者所说的阴间的官府。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阴山。锯解臼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牢狱。目莲母斜倚栏杆望儿子,贾充妻呆坐在奈河盼丈夫。马面牛头,遮挡着曹操才过去。丧门吊客,勾魂摄魄的王莽又回来了。正是人间不见奸邪之人,地府却堆满了受罪的人。
张士芳一看,正在吃惊,只见有一个大鬼,身高一丈,肩宽三停,脸色像瓦灰,红眉毛,红眼睛,头发散乱,全身长毛,手里拿着三股托天叉,长得非常凶恶,高声叫道:‘你是哪里的游魂,来到我的酆都地狱?快说,免得受到惩罚。’这公差说:‘鬼王兄,您好,我奉阎罗天子之命,将张士芳的鬼魂带到这里。’大鬼说:‘既然如此,就放你过去。’这公差拉着往前走,只见眼前一座大门,西边站着无数凶恶的鬼怪,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你。’下联是:‘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横匾是:‘你可来了。’
张士芳一看,吓得胆战心惊。进了大门一看,里面仿佛像一座银安殿,殿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莫为胡,幻梦生花,算算眼前实不实,徒劳机巧。’
下联是:‘别太大胆,热铁和铜,摸摸自己的心怕不怕,好好想想。’横匾上写着:‘善恶分明。’张士芳抬头一看,上面坐着阎罗天子,端正地坐着,头戴五龙盘珠冠,龙头朝前,龙尾朝后,身穿淡黄色的滚龙袍,腰间挂着玉带,脚穿篆底官靴。再往他脸上看,脸色像刀一样硬,有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真是铁面无私,让人害怕。左右两边站着文武判官,一个拿着善恶簿,一个拿着生死簿,这些判官都戴着软翅乌纱帽,身穿大红袍,圆领阔袖,束着一条犀角宝带,脚下穿着方头皂靴。两边还有牛头马面,许多凶恶的鬼,整齐地站着。这位公差说:‘阎罗天子在上,鬼卒奉命将张士芳的鬼魂带到。’张士芳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阎罗天子在上面往下看,说:‘张士芳,你前世倒是积德行善,应该在这一世投生富贵人家;享受安逸自在的福气,没想到你却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外面拈花惹草,败坏良家妇女,损阴丧德。你还谋害了你姑父王安士,现在又想谋害你表弟王全和李修缘,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鬼卒,带张士芳先过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左三曹、右四曹,七十四司,然后带他游遍地狱。’鬼卒答应一声,拉着张士芳见过十殿阎罗,然后来到一个地方。
一看,有两个凶恶的鬼,绑着一个人,用刀割他的舌头。张士芳一看,问:‘鬼王兄,这是怎么回事?’公差说:‘这个人在阳间喜欢谈论别人的私事,搬弄是非,胡说八道,死后应该进入割舌地狱。’
张士芳看着害怕。又往前走,看到一个开膛摘心的场景,张士芳又问,鬼卒说:‘这个人在阳间心口不一,奸淫盗窃,死后应该进入剜心地狱。’说完又往前走,看到一个刀山,有几个大鬼,举起人来,就往刀山上扳,都是刀尖朝上,把人身上的鲜血都压出来,张士芳问:‘这是为什么?’鬼卒说:‘这是不孝父母,打爹骂娘,恨天怨地,喝雨吹风,死后应该上刀山地狱。’再往前走,看到一个烧得通红的铁柱,让人去抱,不抱就有大鬼打他,张士芳问:‘这是怎么回事?’鬼卒说:‘这个人在阳间奸淫妇女,败坏人的名声,死后应该抱火柱。’
说完又往前走,看到一个冰池,把人剥得赤身露体,躺在冰池里冻着,张士芳一看就问,鬼卒说:‘这个人在生前唱大鼓书,专门唱淫词,引诱良家妇女失身丧节,死后应该进入寒冰地狱。’再往前看,有一个血池,有许多妇女在里面喝脏血,张士芳又问,鬼卒说:‘这些妇女,有的不敬翁姑,有的不珍惜粮食,有的不信神佛,有的不敬丈夫,死后应该进入血污池喝血,这就是血污池。’看完,又往前走了不远,再一看,有一个秤砣,吊着一个人的脊背,说这个人在生前专用大斗小秤,损人利己,应该这样报应。再一看,有倒磨的,有下油锅的,有千刀万剐的,有剥皮抽筋的,种种不一,都是在生前杀人放火,好盗邪淫,是些犯罪的人。张士芳游够多时,再一看,有两座金桥和银桥,有一个老者,长得慈眉善目,有两个金童和银童,拿着两把扇子,每人手里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把折扇,一块醒木。张士芳就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清闲?’
鬼卒说:‘这个人在阳间说评书,谈古论今,讲道德,讲仁义,普渡众生,劝人行善。死后金童和银童会送他过金桥和银桥,投生到富贵人家。凡在阳间修桥补路,放生,布施僧人,传播教义,冬天施舍姜汤,夏天施舍凉茶,救济困难,敬重大地,礼敬神明,祭拜祖先,孝顺父母,这些人死后必过金桥和银桥。’张士芳自己点点头,不怪人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张士芳游遍地狱,又带他见了一次阎王爷,阎王爷吩咐:‘把张士芳扔进油锅里炸了。’鬼卒答应一声,眼前一个大油锅,油滚滚的,沸腾腾的,把张士芳抓起来,扔进油锅里,张士芳吓得‘哎呀’一声,睁开眼一看,有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五十回-注解
毒药:古代用于害人的药物,通常指砒霜、鹤顶红等,具有剧毒,少量即可致命。
暗害:指暗中加害他人,不为人知的行为。
表弟:指母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与自己同辈的兄弟。
恶梦:指噩梦,令人感到恐惧、不安的梦。
难度迷人:形容难度大,却吸引人去挑战。
老员外:古代对老年贵族或富商的尊称。
老安人:古代对老年妇女的尊称,通常指家中的长辈女性。
内侄:妻子的侄子,即自己的妻子的兄弟的儿子。
修缘:佛教用语,指修行因缘,也指修行的缘分。
砒霜:一种剧毒物质,古代常用于毒杀。
红矾:一种含铁的矿物,也用于制作毒药。
勾串:暗中勾结,串通一气。
陷害:用诡计或手段使他人受害。
棚:古代指搭建的临时住所。
杠:古代指抬棺材的杠子,这里可能指帮忙抬棺材。
仁义道德:指仁爱、正义、道德等美德。
济公: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善著称。
阎罗天子:阎罗天子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中掌管阴间生死簿的最高神祇,象征着公正无私的审判者。
酆都地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阴间地狱之一。
鬼王:阴间的一种鬼神,管理鬼魂。
追魂取命牌:古代传说中鬼差使用的法器,用于捉拿鬼魂。
小鬼:古代传说中鬼差手下的小鬼,负责执行任务。
披枷戴锁:古代囚犯所戴的刑具,表示被囚禁。
阴曹地府:迷信者所说的阴间的官府。
目莲母:佛教故事中目莲的母亲,因误食毒药而死。
贾充妻:古代人物贾充的妻子,这里可能指某个故事中的人物。
奈河:佛教传说中阴间的一条河,鬼魂需渡过奈河才能进入地狱。
马面牛头:古代传说中阴间的鬼差形象,负责捉拿鬼魂。
丧门吊客:古代传说中阴间的鬼差形象,负责迎接死者。
王莽:古代人物,这里可能指某个故事中的人物。
胡:佛教用语,指虚假的、不真实的。
幻梦生花:形容梦境虚幻,如花开花落般短暂。
银安殿:古代宫殿建筑,这里可能指阴间的宫殿。
五龙盘珠冠:古代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冠帽装饰,五龙盘绕的珠冠象征着皇权的高贵和尊贵。
滚龙袍:古代皇帝和高级官员的袍服,袍身绣有龙纹,滚边装饰华丽,代表地位和权力。
玉带:古代官员腰间佩戴的腰带,玉制的腰带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篆底官靴:古代官员的靴子,靴底有篆书图案,代表身份和地位。
善恶簿:记录人世间善恶行为的簿册,用来判定人的命运。
生死簿:记录人世间生死信息的簿册,用来决定人的寿命。
软翅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乌纱帽的软翅象征着官职的高低。
犀角宝带:古代官员佩戴的腰带,犀角装饰代表尊贵和权力。
皂靴:古代官员或士兵穿的黑色靴子,皂代表黑色。
牛头马面:阴间传说中的鬼卒形象,牛头代表力量,马面代表速度。
割舌地狱:根据佛教和道教的说法,生前说谎、搬弄是非的人死后会下割舌地狱。
剜心地狱:生前心术不正、奸淫邪盗的人死后会下剜心地狱。
刀山地狱:生前不孝父母、打爹骂娘的人死后会上刀山地狱。
火柱:生前奸淫妇女、败人名节的人死后会抱火柱。
寒冰地狱:生前唱淫词、引诱良家妇女失身丧节的人死后会入寒冰地狱。
血污池:生前不敬翁姑、不惜五谷、不信神佛、不敬丈夫的人死后会入血污池。
金桥银桥:根据佛教和道教的说法,生前行善积德的人死后会过金桥银桥,象征进入天堂。
金童银童:在佛教和道教中,金童银童是守护神,象征纯洁和善良。
醒木:古代说书人用来提醒听众的工具,木制的,敲击发出声响。
金斗小秤:古代用来称重的器具,大斗小秤代表不公平的行为。
倒磨磨:古代酷刑之一,将人绑在磨盘上,用磨盘滚动来折磨身体。
下油锅:古代酷刑之一,将人投入沸腾的油中,极其残忍。
千刀万剐:古代酷刑之一,将人身体分割成无数块。
剥皮抽筋:古代酷刑之一,将人皮肤剥去,筋脉抽出。
岔事:意外的事情,指故事中的转折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五十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间审判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间信仰元素。
下联‘休大胆,热铁洋铜,摸摸心头怕不怕,仔细思量’与横匾‘善恶分明’相呼应,强调了善恶有报的主题。
张士芳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他前世的积福与今世的恶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因果报应的观念。
阎罗天子的形象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中对于最高审判者的想象,五龙盘珠冠、淡黄色滚龙袍等细节描绘了其威严与神圣。
文武判官、牛头马面以及众多狰狞恶鬼的描绘,营造了阴森恐怖的氛围,强化了地狱的恐怖形象。
鬼卒的口吻和动作,如‘鬼卒奉敕旨’、‘鬼卒一声答应’等,表现了阴间世界的等级森严和秩序井然。
张士芳的内心活动通过他的反应和疑问展现出来,如‘这个人在阳世好谈人闺阃,搬弄是非,胡言乱语’等,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地狱的种种刑罚,如割舌、剜心、刀山、火柱、寒冰、血池等,都是对阳世恶行的具体化,旨在警示人们行善积德。
金桥银桥的描绘,则是对善行的奖赏,与地狱的恐怖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
张士芳的最终命运,虽然被提及,但具体细节留待下回分解,这种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地狱观念,以及对善恶有报的道德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