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原文

试法宝误装道 童显金光道缘认师

话说褚道缘见妖精一来,立刻把八宝云光装仙袋,往外一摔,口中念念有词,真是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妖精一溜烟竟自逃走。

褚道缘并未将妖精拿住,把八仙云光装仙袋拣起来,直等到天色大亮,妖精并未复来。

刘氏弟兄在配房看得真切,出来给老道行礼,褚道缘说:“你等可曾看见了?”

刘善人说:“仙长,你老人家果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把妖精赶走。可有一节,道爷可别走,你要走了,恐妖精再来,我等村庄可就要受他大害了。”

褚道缘说:“我不走,我在这里三天就是了,如妖精再来,我必将他拿住。

如三天不来,大概也就不来了,那时我再走。”

刘善人说:“好,仙长不必在这庙里住着,我们把你送到北边三清观去。那庙里有一位老道,叫铁笔真人郑玄修。你们二位道爷可以一处盘桓,那庙里也有人伺候。”

褚道缘说:“郑玄修我认识他,跟我师父沈妙亮相好,我去看看。”

刘善人说;“道爷既认识更好了。”

这天同着褚道缘,来到三清观。

一叫门,由里面道童出来开门,一看认识,说:“道爷从哪来?”

褚道缘说:“你家祖师爷可在这里?”

道童说:“我家祖师爷会着客呢。”

褚道缘说:“谁在这里?”

道童说:“灵隐寺济公带着两位班头,昨天住在这里。”

诸道缘一听说:“这可活该,我正要找济颠僧报仇找不着,他在这里甚好。”

书中交代:昨天济公见褚道缘拦住彩亭,和尚就带领何兰庆、陶万春进了酒馆,要了酒菜,吃喝完了,给了钱,同二位班头出来,够奔三清观。

刚来到庙门首,见郑玄修在门首站着,和尚说:“郑道爷,你好呀!”

郑玄修一瞧是济公到,甚喜。

想起前者济公戏耍神童子褚道缘之时,在酒楼和尚把郑玄修的银子诓了走,在村口瞧银子的成色,郑玄修跟和尚打起来。

正碰见沈妙亮,和尚显露了三光,郑玄修知道和尚是得道的高僧。

今天一见,连忙行礼说:“圣僧久违!这是上哪去?”

和尚说:“我特意来望看你。”

郑玄修说:“无量佛!圣僧请庙里坐。”

和尚说:“可以,扰你个座。”

带着二位班头进了庙,来到鹤轩一看,倒很清雅。

和尚落了座,有道童献上茶来,郑玄修跟和尚谈话。

本来和尚肚腹渊博,怀抱锦绣,腹隐珠巩,满腹大才,二人越谈越对近,郑玄修很佩服和尚,留下和尚吃饭,住在这里。

今天一早起来,喝着茶用过点心,刚要摆饭,听外面打门,道童开门,一看是褚道缘,道童一提说济公在这里,褚道缘说:“这可该当我报仇。”

迈步往里就走。

和尚一看说:“了不得,我的仇人来了。”

郑玄修赶紧站起来说:“褚道缘你来了!今天济公在我这里,冲着我算完了,我给你们二位讲合了。”

褚道缘说:“那可不行!勿论谁说,也管不了。他欺负苦了我了,我特为找他报仇。”

说着话,立刻伸手把八宝云光装仙袋掏出来,说:“我今天非得把济颠装起来,叫他知道我的利害。”

郑玄修说:“不可,瞧我罢。”

和尚说:“得了,褚道爷你饶了我罢。”

连何兰庆、陶万春都来求老道。

褚道缘说:“不行。”

立刻把八宝云光装仙袋一抖,眼瞧把和尚装在里面。

褚道缘拣起仙袋,就要往地下摔,打算把济公摔死,被郑玄修一把抢过去,说:“褚道缘你不准,出家人以慈悲为门,善念为本,不许无故害人的性命,你跟济公又没有多大的仇,装了就是了。”

说着话,郑玄修把八宝云光装仙袋往下一倒,再一看,大众一瞧,里面装的并不是和尚,原本是郑玄修的大徒弟道童儿,已然身上都直了,昏迷过去。

郑玄修说:“褚道缘你怎么把我的徒弟装起来?”

褚道缘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段事,我分明是装的济颠哪!”

正说着话,只见和尚由外面来了,一溜歪斜,脚步踉跄,说:“好东西!你真要跟我和尚做对?来,来,来!咱们爷们倒是分个高低上下。”

褚道缘一看,气往上一撞,又要抓八宝云光装仙袋,见和尚早由地下把装仙袋拣起来,和尚说:“我把你装上罢。”

郑玄修说:“圣僧瞧我罢!”

和尚说:“褚道缘,你不用不服,大概你还不知道我是何人,我叫你看看。”

和尚用手一摸脑袋,露出佛光、灵光、金光,褚道缘一看,见和尚身高丈六,头如麦斗,面如獬盖,身穿直缀,光着两只腿,赤着两只脚,乃是一位知觉罗汉,吓得褚道缘赶紧认罪服输,跪倒在地,说:“圣僧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弟子有眼如盲,不认识你老人家,求圣僧慈悲罢!”

和尚哈哈一笑,说:“你既知道我就得了,你起来,有话屋里说。”

大众这才来到屋中落座,和尚说:“我也不要你的宝贝,我还给你。你也是个好人,今天咱们两个人到六蜡庙去捉妖,今天妖精勾了兵来,咱们看看准能捉住妖精。”

褚道缘说:“甚好。”

众人在三清观,郑玄修预备斋饭,大众吃饭到半天,刘善人请和尚老道够奔八蜡庙去捉妖精,在八蜡庙预备下上等酒席,和尚同褚道缘、刘善人来到六蜡庙,吃完了晚饭,叫刘善人仍在配殿屋中瞧热闹。

和尚同褚道缘在大殿里一坐,等到二更多天,听外面一阵狂风大作,真是:

扬起狂风,倒绝树林。

海浪如初纵,江波万叠侵。

江声昏惨惨,孤树暗沉沉。

万壑怒嚎天咽气,走石飞沙乱伤人。

一阵狂风大作,和尚同褚道缘往外一看,风中裹着昨天来的那青脸红发的老道,还同着一个黑脸的老道,直奔大殿而来。

和尚说:“褚道缘你拿我拿?”

褚道缘说:“昨天这青脸的妖精,我就没拿住,今天又来了两个,我更拿不住了,还是圣僧大施佛法拿罢。”

和尚说:“瞧我的。”立刻把僧帽往外一摔,就是霞光万道,瑞气干条。

那黑脸的老道一溜烟竟自逃走,这青脸的老道打算要跑,被和尚的帽子金光罩住,压将下来,妖精立刻现了原形。

和尚说:“你们大众出来瞧妖精!”

刘善人众人出来一看见僧帽中压着一只大青狼,褚道缘立刻拉宝剑,把青狼脑袋砍下来。

这狼原本有一千五百年的道行,不习正道,常在外面害人,今天这也是遭了天劫。

昨天褚道缘用八宝云光装仙袋,把他惊走,青狼精的道行小,怕装仙袋把他装上。

他约来这个黑脸的老道,原本是一个黑狗熊精,有三千五百多年的道行,倒没有害过人,青狼打算把他约来,跟褚道缘做对,没想到今天遇见罗汉爷,和尚有未到先知,那黑狗熊没害过人,故此和尚有好生之德,不肯伤害他,单把青狼捉住,将他杀死。

刘善人在配房,见和尚把妖精捉住,老道将狼杀死,众人这才敢出来,给和尚道谢。

天光亮了,和尚说:“刘善人你回去罢。”

褚道缘说:“圣憎,你老人家慈悲慈悲罢!弟子情愿跟你出家,认你老人家为师。”

和尚说:“你既愿意,你先回庙,把庙中事情安置好了,然后到灵隐寺去找我。我见你师尊沈妙亮,我把你要过来就是了,我还要在三清观住两天,等候拿邵华风,大概他们必要从这里走。”

诸道缘点头答应,竟自告辞。

刘氏兄弟要送给和尚银子,和尚不要。

济公仍回到三清观,同二位班头在这庙里又住了两天。

这天忽然和尚打了一个冷战,和尚一按灵光,说:“哎呀!可了不得!我得快走。”

郑玄修说:“什么事?”

和尚连话都顾不得说,带何兰庆、陶万春慌慌忙忙出了三清观。

不知所因何故,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译文

试法宝误装道童显金光道缘认师,话说褚道缘见妖精一来,立刻把八宝云光装仙袋,往外一摔,口中念念有词,真是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妖精一溜烟竟自逃走。褚道缘并未将妖精拿住,把八仙云光装仙袋拣起来,直等到天色大亮,妖精并未复来。

刘氏弟兄在配房看得真切,出来给老道行礼,褚道缘说:“你等可曾看见了?”刘善人说:“仙长,你老人家果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把妖精赶走。可有一节,道爷可别走,你要走了,恐妖精再来,我等村庄可就要受他大害了。”

褚道缘说:“我不走,我在这里三天就是了,如妖精再来,我必将他拿住。如三天不来,大概也就不来了,那时我再走。”刘善人说:“好,仙长不必在这庙里住着,我们把你送到北边三清观去。那庙里有一位老道,叫铁笔真人郑玄修。你们二位道爷可以一处盘桓,那庙里也有人伺候。”

褚道缘说:“郑玄修我认识他,跟我师父沈妙亮相好,我去看看。”刘善人说;“道爷既认识更好了。”这天同着褚道缘,来到三清观。一叫门,由里面道童出来开门,一看认识,说:“道爷从哪来?”褚道缘说:“你家祖师爷可在这里?”

道童说:“我家祖师爷会着客呢。”褚道缘说:“谁在这里?”道童说:“灵隐寺济公带着两位班头,昨天住在这里。”诸道缘一听说:“这可活该,我正要找济颠僧报仇找不着,他在这里甚好。”

书中交代:昨天济公见褚道缘拦住彩亭,和尚就带领何兰庆、陶万春进了酒馆,要了酒菜,吃喝完了,给了钱,同二位班头出来,够奔三清观。刚来到庙门首,见郑玄修在门首站着,和尚说:“郑道爷,你好呀!”郑玄修一瞧是济公到,甚喜。

想起前者济公戏耍神童子褚道缘之时,在酒楼和尚把郑玄修的银子诓了走,在村口瞧银子的成色,郑玄修跟和尚打起来。正碰见沈妙亮,和尚显露了三光,郑玄修知道和尚是得道的高僧。今天一见,连忙行礼说:“圣僧久违!这是上哪去?”

和尚说:“我特意来望看你。”郑玄修说:“无量佛!圣僧请庙里坐。”和尚说:“可以,扰你个座。”带着二位班头进了庙,来到鹤轩一看,倒很清雅。和尚落了座,有道童献上茶来,郑玄修跟和尚谈话。

本来和尚肚腹渊博,怀抱锦绣,腹隐珠巩,满腹大才,二人越谈越对近,郑玄修很佩服和尚,留下和尚吃饭,住在这里。今天一早起来,喝着茶用过点心,刚要摆饭,听外面打门,道童开门,一看是褚道缘,道童一提说济公在这里,褚道缘说:“这可该当我报仇。”迈步往里就走。

和尚一看说:“了不得,我的仇人来了。”郑玄修赶紧站起来说:“褚道缘你来了!今天济公在我这里,冲着我算完了,我给你们二位讲合了。”褚道缘说:“那可不行!勿论谁说,也管不了。他欺负苦了我了,我特为找他报仇。”说着话,立刻伸手把八宝云光装仙袋掏出来,说:“我今天非得把济颠装起来,叫他知道我的利害。”

郑玄修说:“不可,瞧我罢。”和尚说:“得了,褚道爷你饶了我罢。”连何兰庆、陶万春都来求老道。褚道缘说:“不行。”立刻把八宝云光装仙袋一抖,眼瞧把和尚装在里面。

褚道缘拣起仙袋,就要往地下摔,打算把济公摔死,被郑玄修一把抢过去,说:“褚道缘你不准,出家人以慈悲为门,善念为本,不许无故害人的性命,你跟济公又没有多大的仇,装了就是了。”说着话,郑玄修把八宝云光装仙袋往下一倒,再一看,大众一瞧,里面装的并不是和尚,原本是郑玄修的大徒弟道童儿,已然身上都直了,昏迷过去。

郑玄修说:“褚道缘你怎么把我的徒弟装起来?”褚道缘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段事,我分明是装的济颠哪!”

正说着话,只见和尚由外面来了,一溜歪斜,脚步踉跄,说:“好东西!你真要跟我和尚做对?来,来,来!咱们爷们倒是分个高低上下。”褚道缘一看,气往上一撞,又要抓八宝云光装仙袋,见和尚早由地下把装仙袋拣起来,和尚说:“我把你装上罢。”郑玄修说:“圣僧瞧我罢!”

和尚说:“褚道缘,你不用不服,大概你还不知道我是何人,我叫你看看。”和尚用手一摸脑袋,露出佛光、灵光、金光,褚道缘一看,见和尚身高丈六,头如麦斗,面如獬盖,身穿直缀,光着两只腿,赤着两只脚,乃是一位知觉罗汉,吓得褚道缘赶紧认罪服输,跪倒在地,说:“圣僧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弟子有眼如盲,不认识你老人家,求圣僧慈悲罢!”

和尚哈哈一笑,说:“你既知道我就得了,你起来,有话屋里说。”大众这才来到屋中落座,和尚说:“我也不要你的宝贝,我还给你。你也是个好人,今天咱们两个人到六蜡庙去捉妖,今天妖精勾了兵来,咱们看看准能捉住妖精。”

褚道缘说:“甚好。”众人在三清观,郑玄修预备斋饭,大众吃饭到半天,刘善人请和尚老道够奔八蜡庙去捉妖精,在八蜡庙预备下上等酒席,和尚同褚道缘、刘善人来到六蜡庙,吃完了晚饭,叫刘善人仍在配殿屋中瞧热闹。

和尚同褚道缘在大殿里一坐,等到二更多天,听外面一阵狂风大作,真是:扬起狂风,倒绝树林。海浪如初纵,江波万叠侵。江声昏惨惨,孤树暗沉沉。万壑怒嚎天咽气,走石飞沙乱伤人。

一阵狂风大作,和尚和褚道缘往外一看,发现风里裹着昨天来的那个青脸红发的老道,还有一个黑脸的老道,他们直奔大殿而来。和尚问褚道缘:‘你拿我拿谁?’

褚道缘说:‘昨天那个青脸的妖怪,我都没能抓住,今天又来了两个,我更拿不住了,还是圣僧您施展佛法来拿他们吧。’和尚说:‘看我的。’立刻将僧帽扔出去,顿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那个黑脸的老道一溜烟似的逃走了,青脸的老道想要逃跑,却被和尚的帽子金光罩住,压了下来,妖怪立刻现出了原形。和尚说:‘大家出来看看妖怪!’刘善人和众人出来一看,僧帽中压着一只大青狼,褚道缘立刻拔出宝剑,砍下了青狼的头。这只狼原本有一千五百年的修为,不修正道,常在外面害人,今天也是遭到了天劫。昨天褚道缘用八宝云光装仙袋,把它吓跑了,青狼精的修为低,害怕被装仙袋抓走。它约来的这个黑脸老道,原本是一只黑狗熊精,有三千五百多年的修为,并没有害过人,青狼打算把它约来,和褚道缘对抗,没想到今天遇到了罗汉爷,和尚有先知之明,那黑狗熊没有害过人,所以和尚慈悲为怀,不肯伤害它,只把青狼捉住,并将其杀死。

刘善人在配房里,看到和尚抓住了妖怪,老道杀死了狼,众人才敢出来,向和尚道谢。天亮了,和尚说:‘刘善人,你回去吧。’褚道缘说:‘圣僧,您老人家发发慈悲吧!弟子愿意跟随您出家,认您为师。’和尚说:‘既然你愿意,你先回庙里,把庙里的事情安排好,然后到灵隐寺找我。我会见你的师傅沈妙亮,把你接过来,我还要在三清观住两天,等待捉拿邵华风,他们可能从这里经过。’褚道缘点头答应,然后告辞。刘氏兄弟想要送给和尚银子,和尚不要。济公还是回到了三清观,和两位班头在这庙里又住了两天。这天,和尚突然打了个冷战,一按灵光,说:‘哎呀!不好了!我得赶紧走。’郑玄修问:‘什么事?’和尚连话都来不及说,带着何兰庆、陶万春慌慌张张地出了三清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注解

八宝云光装仙袋:指一种法术,用以捕捉妖魔。

道缘:指修炼道术的人,此处指褚道缘,一个有法力的道士。

妖精:指修炼成精的妖怪,常在民间故事中出现。

三清观:指一个道教庙宇,三清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

铁笔真人郑玄修:一位道士,擅长书法,有“铁笔真人”之称。

沈妙亮:褚道缘的师父,一个得道的高僧。

济公:又称济颠僧,是佛教传说中的一位高僧,以机智、幽默和慈悲著称。

班头:指负责管理的官员或头目。

三光:指佛光、灵光、金光,是得道高僧的象征。

知觉罗汉:佛教中的罗汉之一,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觉悟。

六蜡庙:一种祭祀六神(风神、雷神、火神、水神、山神、土地神)的庙宇。

八蜡庙:此处可能为“六蜡庙”的误写,指祭祀六神的庙宇。

和尚:指佛教中的出家人,此处可能指的是济公,一位传说中的高僧,以机智、幽默和济世救人为特点。

褚道缘:可能是指一位道教修行者,与和尚有交涉。

青脸红发的老道:指一个道教人物,青脸可能代表其神秘或非人性质,红发可能象征着其修行成就。

黑脸的老道:同样指一个道教人物,黑脸可能象征着其稳重或严肃。

大殿:指寺庙中的主要建筑,是僧人诵经、讲法的地方。

僧帽:指和尚戴的帽子,此处可能象征着和尚的权威或法力。

霞光万道,瑞气干条:形容和尚的法力高强,出现奇异的光彩。

金光罩住:指和尚用佛法形成的护身光,能束缚妖魔。

青狼:指一种妖怪,可能代表了邪恶或不祥的象征。

黑狗熊精:指另一种妖怪,黑狗熊在此可能代表了憨厚或忠诚的特质。

罗汉爷:指佛教中的罗汉,代表着智慧与修行的高境界。

未到先知:指有先见之明,未发生的事情似乎已经预知。

好生之德:指慈悲为怀,爱护生命的品德。

配房:指寺庙中的辅助房间,可能是僧人的住处。

灵光:指人的精神或灵魂之光,此处可能指和尚的内在感知能力。

邵华风:可能是指一个敌人或对手,和尚计划捉拿他。

冷战:指身体突然感到寒冷,可能是因为预感到危险或即将发生的事情。

灵隐寺:指杭州的一座著名古刹,也是济公的传说地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评注

一阵狂风大作,和尚同褚道缘往外一看,风中裹着昨天来的那青脸红发的老道,还同着一个黑脸的老道,直奔大殿而来。

此句描绘了一幅激烈的场景,狂风作为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冲突。和尚和褚道缘作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观众得以窥见这场即将展开的战斗。青脸红发和黑脸的老道,形象鲜明,为妖精的身份做了铺垫。

和尚说:“褚道缘你拿我拿?”

此句对话体现了和尚的威严和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褚道缘的关心。和尚的询问,既是对褚道缘能力的质疑,也是对他的考验。

褚道缘说:“昨天这青脸的妖精,我就没拿住,今天又来了两个,我更拿不住了,还是圣僧大施佛法拿罢。”

褚道缘的回答表现了他的无奈和谦卑,同时也突出了和尚在故事中的主角地位。他承认自己的无力,转而请求和尚出手,体现了中国传统故事中常见的师徒关系和信仰体系。

和尚说:“瞧我的。”立刻把僧帽往外一摔,就是霞光万道,瑞气干条。

此句描绘了和尚施展法力的场景,僧帽的摔出象征着法力的释放,霞光和瑞气的出现则是对和尚法力的赞美。这一描写手法,既表现了和尚的神奇,也增强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那黑脸的老道一溜烟竟自逃走,这青脸的老道打算要跑,被和尚的帽子金光罩住,压将下来,妖精立刻现了原形。

这一段描述了和尚制服妖精的过程,黑脸老道的逃跑和青脸老道的现形,都展现了和尚的强大法力。同时,青脸老道的现形也揭示了妖精的真实身份,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和尚说:“你们大众出来瞧妖精!”刘善人众人出来一看见僧帽中压着一只大青狼,褚道缘立刻拉宝剑,把青狼脑袋砍下来。

此句描述了和尚与众人面对妖精的反应,刘善人和众人看到青狼后的惊讶,以及褚道缘的果断行动,都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狼原本有一千五百年的道行,不习正道,常在外面害人,今天这也是遭了天劫。

此句对青狼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其邪恶的本质和应得的惩罚,同时也体现了故事中的因果报应观念。

昨天褚道缘用八宝云光装仙袋,把他惊走,青狼精的道行小,怕装仙袋把他装上。

此句补充了青狼逃跑的原因,同时也突出了褚道缘的能力和青狼的弱点。

他约来这个黑脸的老道,原本是一个黑狗熊精,有三千五百多年的道行,倒没有害过人,青狼打算把他约来,跟褚道缘做对,没想到今天遇见罗汉爷,和尚有未到先知,那黑狗熊没害过人,故此和尚有好生之德,不肯伤害他,单把青狼捉住,将他杀死。

此段描述了黑狗熊精的背景和故事的发展,黑狗熊精的善良和青狼的邪恶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展现了和尚的慈悲之心。

刘善人在配房,见和尚把妖精捉住,老道将狼杀死,众人这才敢出来,给和尚道谢。

此句描绘了刘善人等人的反应,他们的道谢体现了对和尚的感激和尊重,同时也强化了和尚在故事中的英雄形象。

天光亮了,和尚说:“刘善人你回去罢。”褚道缘说:“圣憎,你老人家慈悲慈悲罢!弟子情愿跟你出家,认你老人家为师。”

此段对话体现了褚道缘对和尚的敬仰和愿意追随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和尚的慈悲和宽容。

和尚说:“你既愿意,你先回庙,把庙中事情安置好了,然后到灵隐寺去找我。我见你师尊沈妙亮,我把你要过来就是了,我还要在三清观住两天,等候拿邵华风,大概他们必要从这里走。”

此句对话展示了和尚的智慧和计划,他不仅帮助褚道缘解决问题,还为他安排了未来的道路,体现了故事中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诸道缘点头答应,竟自告辞。刘氏兄弟要送给和尚银子,和尚不要。

此句描绘了褚道缘的谦逊和和尚的清高,刘氏兄弟的送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

济公仍回到三清观,同二位班头在这庙里又住了两天。

此句简单交代了和尚的行程,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这天忽然和尚打了一个冷战,和尚一按灵光,说:“哎呀!可了不得!我得快走。”

此句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尚的预感预示着将有新的危机出现。

郑玄修说:“什么事?”和尚连话都顾不得说,带何兰庆、陶万春慌慌忙忙出了三清观。

此句描述了和尚的紧急行动,郑玄修的询问和和尚的沉默,都为故事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不知所因何故,且看下回分解。

此句为故事留下了悬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期待感,期待下回的故事发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80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