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三回-原文
雷陈奋勇杀水寇 妖道施法战官兵
话说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得报,现有官兵前来攻打卧牛矾,孙奎立刻吩咐手下水鬼喽兵调齐了队伍,麻洋战船五十只,一字排开,旗幡招展,号带飘扬。
当中一杆大旗,三丈三高,葫芦金顶,火雁掏边,蜈蚣走穗,坠脚铜铃,被风一摆, 哗楞楞乱响,白缎子旗上面有黑字,写着“三军司命”,当中斗大的一个“孙”字,背面一个“帅”字。
孙奎手擎三截钩连枪,头戴分水鱼皮帽,日月莲子箍,水衣水靠,油绸子连脚裤,香河鱼皮岔,面如紫玉紫中透红,粗眉大眼,海下一部花白胡须扇满胸前,真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对面官兵船只,队伍整齐,正当中一杆大旗,上面一个“陆”字,上首里是知府顾国章,下首里是一个穷和尚。
五方太岁孙奎吩咐:“你等哪个前往,先把知府顾国章结果了性命?”
话言未了,旁边有人一声答话说:“待我前去!”孙奎一看,乃是翻浪鬼王连,手中一摆三截钩连枪,船往前一撞,王连站在船头,说:“哪个小辈敢前来送死?”
兵马都监陆忠一看,这个贼人,身高有八尺,膀阔三停,头上戴分水鱼皮帽,日月莲子箍,水衣水靠,油绸子连脚裤,香河鱼皮岔,面似油粉,两道剑眉,一双三角眼,鹦鼻子裂腮额,长的凶如瘟神,猛如太岁,手中擎着三截钩连枪。
陆忠吩咐:“尔等何人前往,把贼人给我拿来,算奇功一件。”旁边有一位承信武功郎王文玉说:“大人不必着急,待卑职前往。”
和尚说:“且慢!这些贼人都是高来高去,江洋大盗,能为武艺出众,本领高强。王老爷去未必拿得了他,恐其受他人所算。”
陆忠说:“依圣僧该当如何?这些贼人竟敢堂堂掌鼓,正正执旗,拒捕官兵,这还了得?”
和尚说:“陈亮你去把贼人结果了性命,以振军威。”
圣手白猿陈亮遵命,立刻拉出单刀,往前赶奔。
翻浪鬼土连正在扬扬得意,一声喊由官队闪出一人,身高七尺以外,细腰扎背,头上戴翠蓝色六瓣壮士巾,迎门拉茨菇叶,鬓边斜插一朵守正戒淫花,身穿蓝箭袖袍,腰系丝驾带,单衬袄,薄底靴子,前后衣襟掖着,面如美玉,粗眉大眼,手擎钢刀。
来到船头,王连用三截钩连枪一点指,说:“来者小辈,尔是何人?竟敢前来送死!”陈亮说:“你要问,你家大太爷我姓陈名亮,绰号人称圣手白猿。尔是何人?”
王连说:“我姓王名连,绰号人称翻浪鬼是也。你要知道我的利害,趁此回去,休要前来送死。”陈亮哈哈一笑,说:“你等这些无知的叛逆,真是执迷不悟!大宋国自定鼎以来,君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私处处同。
你等都是大宋国的子民,不思务本分,听信妖道妖言惑众,聚党成群,叛反国家,皇上家省刑罚,薄税敛,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君正臣忠,哪一样亏负了你们?你等无故杀害生灵,涂毒百姓,上招天怨,下招人怨,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你岂不知一日为贼,终身是寇?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妻,被在官应役拿住,刨坟三代,祸灭九族,死后落个骂名千载。
你等要知时达务,趁此率众跪倒,认罪服输。
本处知府大人,有一分好生之德,还许饶尔不死。如要强暴抗横,谅慈云观也无非弹丸之地,尔手下统带,不过蚁群蚊团,乌合之众,架不住婴儿投石。
现在都监知府,带领天兵一到,尔趁此投降免死!
王连一听,气得哇呀呀怪叫如雷,说:“小辈休要说此朗朗狂言大话!你岂不知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胜者王侯,败者寇盗。
犬吠尧王,各为其主,谅尔有多大能为?
陈亮一听,气往上撞,摆动了那手中刀,照定贼人劈头就剁。
王连用手中枪往上一架,陈亮执刀分心就扎,贼人斜抱月往外一崩,陈亮一顺刀,照贼人脖颈就砍,贼人立上铁门闪,往上相迎。
两个人在船头一动手,各施所能。
陈亮一想:“今天当着知府顾国章一千众人总得努点力,人前显耀,鳌里称尊。”
两个人杀了个难解难分,陈亮把刀的着数一变别,一刀跟着一刀,一刀紧似一刀,贼人王连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这个时节贼队之内,有人一声喊嚷:“待我来!”一摆钩连拐直奔船头,要帮着王连动手。
这边雷鸣一看,出来这个贼人,黄脸膛,短眉毛,母狗眼,也是头戴分水鱼皮帽,日月连子箍,一身水师衣靠。
雷鸣拉出手中刀,一声喊:“好囚囊的!打算两个打一个?待我来拿你!”
贼人一看雷呜,长的红胡子,蓝靛脸,二眸子一瞪,令人可怕。
贼人不顾去帮着王连,赶紧把手中兵刃一顺,问:“来者尔是何人?”
雷鸣说:“你雷大太爷姓雷叫雷鸣,人称风里云烟。你小子姓什么,叫什么?你家雷大太爷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贼人说:“你要问,大太爷名叫胡芳,人称破浪鬼。”
雷鸣说:“你小子是鬼,今天就叫你做鬼。”一摆刀照定贼人劈头就剁,贼人用钩连拐急架相还。
要讲论能为,雷鸣、陈亮胜强百倍,胡芳焉能是雷鸣的对手?三五个照面,被雷鸣一刀,扎在哽嗓咽嫉,贼人当时一翻身,掉在水内。
翻浪鬼王连见胡芳一死,他心里一发慌,被陈亮手起刀落,将贼人结果了性命。
五方太岁孙奎一见手下两员偏将死在雷鸣、陈亮之手,贼人气得“哇呀呀”怪叫,手中令旗一摆,有水鬼喽兵五十名,各拿锤钻下水,打算要钻官兵的船底。
焉想到和尚早有防备,船底下有能征惯战水兵一百兵,各擎兵刃护船底。
见对面来了数十个水贼,各拿锤钻奔船底来,这边官兵用枪就扎,来一个扎一个。
五方太岁孙奎在上面看着水花一滚,死尸往上一翻,水一发红,大概是死了一个,孙奎就知道事情不好。
当时一摆手中纯钢鹅眉刺,赶奔上前,照定雷鸣分心就刺,雷鸣摆刀急架相还小陈亮刚要摆刀过去帮着雷鸣,净江太岁周殿明,一摆钢刀过来敌住陈亮,四个人如同走马灯相仿。
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四个人不分高低上下。
正在动手之际,和尚说:“陆大人你传令叫官兵前进,一拥齐上。”
陆忠这才一挥令旗,这些官兵都是久操练之兵,真是队伍整齐,大众一声喊“杀”,各摆兵刃往上就拥。
贼兵虽人多,队伍杂乱,本来这些贼人,都是些无业的游民,素常又不操练,有事也无非狐假虎威,打胜不打败。
官兵众人,抱成一个团,枪刀乱刺,贼人大众一乱,展眼之间,杀伤数十人。
后队见前队一伤人,后队便乱了,也有跳河的,也有会水的由水内逃命。
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净江太岁周殿明,见事不好,孙奎说:“合字风紧急,浮流扯活罢!”
周殿明一想:“已然是敌挡不住了,莫若趁此逃走。”想罢,摆刀照定陈亮虚点一刀,拨照拧身窜下水去,孙奎也跳下水去逃命。
雷鸣、陈亮不会水,见贼人跳下水去,二人回归本队。
展眼之际,贼人四散奔逃,官兵把贼人的船只,都抢过来。
济公吩咐船进山口,来到山坡,把船只靠岸,陆忠带队下船,激筒兵也下了船。
方要上山,只听山上锣声大振,众人抬头一看,见由慈云观出来无数老道,真有百余人。
原来赤发灵官邵华风早已得报,邵华风正在大殿升坐,有牛头峰的小头目跑进来说:“回禀祖师爷,大事不好!现有常州府带领无数官兵,二十只战船,来到山口,跟水军都督孙奎开了仗,请祖师爷早作准备。”
赤发灵官邵华风一听,勃然大怒,说:“众位真人随山人出去,跟他等决一死战。”
众老道一个个扬扬得意,各持宝剑,出了慈云观。
只见官兵队已然进了山,邵华风说:“好一干无知的孽障,胆敢前来送死!待山人全把他们结果了性命。”
话言未了,旁有七星真人刘元素说:“祖师爷暂息雷霆之怒,谅他这等些无名小辈,何必你老人家亲身临敌?待我拿他,不费吹灰之力。”
刘元素立刻口中念念有词,一声“敕令”,平地起了一阵狂风,走石飞沙,直奔官兵队。
真是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官兵俱不能睁眼,众官兵说:“妖术邪法可了不的,济公快来!”
和尚哈哈一笑。
僧道斗法,不知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三回-译文
雷陈奋勇杀水寇,妖道施法战官兵。
话说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得到消息,现在有官兵前来攻打卧牛矾,孙奎立刻命令手下水鬼喽兵,调集了队伍,准备了五十只麻洋战船,一字排开,旗帜飘扬。中间有一杆三丈三高的大旗,金顶葫芦,边角有火雁图案,穗子是蜈蚣形状,底部有铜铃,风吹时哗啦啦作响。白缎子旗上用黑字写着‘三军司命’,中间有一个斗大的‘孙’字,背面有一个‘帅’字。孙奎手持三截钩连枪,头戴分水鱼皮帽,戴着日月莲子箍,穿着水衣水靠,油绸子连脚裤,香河鱼皮岔,脸色如紫玉,透着红润,粗眉大眼,胸前飘着一部花白胡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对面官兵的船只队伍整齐,正中间一杆大旗上有一个‘陆’字,上首是知府顾国章,下首是一个穷和尚。五方太岁孙奎吩咐:‘你们谁去,先杀了知府顾国章?’
话还没说完,旁边有人答应道:‘我去!’孙奎一看,是翻浪鬼王连,他挥舞着三截钩连枪,船往前面一冲,王连站在船头,说:‘哪个小辈敢来送死?’兵马都监陆忠一看,这个贼人身高八尺,膀阔三停,头戴分水鱼皮帽,日月莲子箍,水衣水靠,油绸子连脚裤,香河鱼皮岔,脸色像油粉,剑眉三角眼,鼻子大嘴巴阔,长得凶狠如瘟神,勇猛如太岁,手持三截钩连枪。陆忠吩咐:‘你们谁去,把贼人抓来,算是一件奇功。’旁边有一位承信武功郎王文玉说:‘大人不必着急,我去。’王文玉正要拔刀,和尚说:‘且慢!这些贼人都是江洋大盗,武艺高强,王老爷去未必能抓到他,恐怕会被人算计。’陆忠说:‘依圣僧之见,该如何?这些贼人竟然敢公开打鼓,正正旗鼓,抗拒官兵,这还了得?’和尚说:‘陈亮你去,把贼人杀了,以振军威。’
圣手白猿陈亮遵命,立刻抽出单刀,往前冲去。翻浪鬼王连正洋洋得意,一声喊,官队中闪出一人,身高七尺以上,细腰扎背,头戴翠蓝色六瓣壮士巾,戴着茨菇叶,鬓边插着一朵守正戒淫花,身穿蓝箭袖袍,腰系丝带,单衬袄,薄底靴子,前后衣襟掖着,脸色如美玉,粗眉大眼,手持钢刀。来到船头,王连用三截钩连枪一指,说:‘来者小辈,你是谁?竟敢来送死!’陈亮说:‘你要问,我家大太爷我姓陈名亮,绰号人称圣手白猿。你是谁?’王连说:‘我姓王名连,绰号人称翻浪鬼。你要知道我的厉害,趁此回去,不要再来送死。’陈亮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无知的叛逆,真是执迷不悟!大宋国自定鼎以来,君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私处处同。你们都是大宋国的子民,不思务本分,听信妖道妖言惑众,聚党成群,叛反国家,皇上家省刑罚,薄税敛,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君正臣忠,哪一样亏负了你们?你们无故杀害生灵,毒害百姓,上招天怨,下招人怨,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们岂不知一日为贼,终身是寇?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妻,被官府拿住,抄家三代,祸灭九族,死后落个千载骂名。你们要知时达务,趁此率众跪倒,认罪服输。
本处知府大人,有一分好生之德,还许饶尔不死。如要强暴抗横,谅慈云观也无非弹丸之地,尔手下统带,不过蚁群蚊团,乌合之众,架不住婴儿投石。
现在都监知府,带领天兵一到,尔趁此投降免死!”王连一听,气得哇哇怪叫如雷,说:“小辈休要说此狂言大话!你岂不知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胜者王侯,败者寇盗。犬吠尧王,各为其主,谅尔有多大能为?”陈亮一听,气往上撞,挥舞手中的刀,照着贼人劈头就剁。王连用枪往上一架,陈亮执刀分心就扎,贼人斜抱月往外一崩,陈亮一顺刀,照贼人脖颈就砍,贼人立上铁门闪,往上相迎。两个人在船头一动手,各施所能。陈亮心想:‘今天当着知府顾国章一千众人,总得努点力,在人前显耀,鳌里称尊。’
两个人杀了个难解难分,陈亮把刀的招式一变,一刀跟着一刀,一刀紧似一刀,贼人王连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这时贼队中有人一声喊:‘我来!’一摆钩连拐直奔船头,要帮着王连动手。这边雷鸣一看,出来这个贼人,黄脸膛,短眉毛,母狗眼,也是头戴分水鱼皮帽,日月连子箍,一身水师衣靠。雷鸣抽出手中刀,一声喊:‘好囚囊的!打算两个打一个?待我来拿你!’贼人一看雷鸣,长的红胡子,蓝靛脸,二目圆瞪,令人可怕。贼人不顾去帮着王连,赶紧把手中兵刃一顺,问:‘来者尔是何人?’雷鸣说:‘你雷大太爷姓雷叫雷鸣,人称风里云烟。你小子姓什么,叫什么?你家雷大太爷刀下不死无名之鬼。’贼人说:‘你要问,大太爷名叫胡芳,人称破浪鬼。’雷鸣说:‘你小子是鬼,今天就叫你做鬼。’一摆刀照定贼人劈头就剁,贼人用钩连拐急架相还。
要讲论能为,雷鸣、陈亮胜强百倍,胡芳焉能是雷鸣的对手?三五个回合,被雷鸣一刀,扎在喉咙,贼人当场一翻身,掉进水里。
翻浪鬼王看到胡芳一死,心里慌了神,结果被陈亮一刀砍倒,结束了贼人的性命。
五方太岁孙奎看到他的两名偏将在雷鸣和陈亮的手中死去,贼人气得大声怪叫,挥舞着令旗,指挥五十名水鬼喽兵拿着锤钻下水,打算钻破官兵的船底。没想到和尚早已做好准备,船底下有一百名擅长水战的士兵,手持兵器保护船底。看到对面有数十个水贼拿着锤钻冲向船底,官兵们用枪刺过去,一个接一个。
孙奎在上面看到水花翻滚,尸体浮出水面,水变红了,估计是一个人死了,孙奎知道事情不妙。他立刻挥舞着手中的纯钢鹅眉刺,冲上前去,瞄准雷鸣的心脏刺去,雷鸣挥刀抵挡,小陈亮正要挥刀帮忙,净江太岁周殿明挥刀过来抵挡陈亮,四个人就像走马灯一样快速交手。他们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四个人的实力不相上下。正在他们交手的时候,和尚说:“陆大人,你传令让官兵前进,一起上。”
陆忠这才挥舞令旗,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的,队伍整齐,一声大喊‘杀’,各自摆好兵器冲上去。贼人虽然人数多,但队伍混乱,这些贼人原本都是无业的游民,平时也不训练,遇到事情也只是狐假虎威,打胜仗但不持久。官兵们抱成团,枪刀乱刺,贼人一乱,转眼间就杀死了数十人。后面的队伍看到前面的队伍被打败,也乱了,有的跳河,有的会水的从水中逃走。
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和净江太岁周殿明看到形势不妙,孙奎说:“合字风紧急,浮流扯活罢!”周殿明想:“已经抵挡不住了,不如趁此机会逃跑。”想完,他挥刀虚点陈亮一下,转身跳下水逃走,孙奎也跟着跳下水逃命。雷鸣和陈亮不会水,看到贼人跳下水,两人回到自己的队伍。
转眼间,贼人四处逃散,官兵抢夺了贼人的船只。济公吩咐船只进山口,来到山坡,靠岸停下,陆忠带着队伍下船,激筒兵也跟着下船。
正要上山,只听山上锣声大作,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从慈云观出来了一百多个老道。原来赤发灵官邵华风已经得到消息,邵华风正在大殿上坐着,牛头峰的小头目跑进来报告说:“祖师爷,大事不好!常州府带着无数官兵,二十只战船,来到山口,和水军都督孙奎交战,请祖师爷早做准备。”
赤发灵官邵华风一听,非常愤怒,说:“众位真人跟我出去,跟他们决一死战。”众老道都洋洋得意,手持宝剑,出了慈云观。只见官兵已经进了山,邵华风说:“好一干无知的小辈,胆敢前来送死!待我结果了他们的性命。”话音未落,旁边的七星真人刘元素说:“祖师爷暂且息怒,这些无名小辈,何必您老人家亲自出马?让我来对付他们,轻而易举。”
刘元素立刻念动咒语,一声‘敕令’,平地刮起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直冲向官兵队伍。真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官兵们无法睁开眼睛,众官兵说:“妖术邪法,太过分了,济公快来!”和尚哈哈一笑。僧道斗法,不知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三回-注解
五方太岁:五方太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守护神,分别守护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象征着五方神灵。
卧牛矾:卧牛矾可能是指一种地形或地名,矾在这里可能是指矾石,一种矿物质,但在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点。
水鬼喽兵:水鬼喽兵,原文中指那些会水并且擅长水下作战的贼兵。
麻洋战船:麻洋战船可能是指一种战船的名称,麻洋可能是指战船的制造地或战船的特点。
三军司命:三军司命是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掌管军队的生死、吉凶等事务。
分水鱼皮帽:分水鱼皮帽是一种用鱼皮制成的帽子,通常用于水战,以防水湿。
日月莲子箍:日月莲子箍可能是一种装饰品,以日月为图案,莲子为形状。
水衣水靠:水衣水靠是指适合水战穿着的衣物,具有防水功能。
油绸子连脚裤:油绸子连脚裤是一种用油绸制成的裤子,通常用于水战,以防水湿。
香河鱼皮岔:香河鱼皮岔可能是指用香河地区的鱼皮制成的服装配件。
穷和尚:穷和尚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贫穷的和尚,也可能是对某位和尚的贬称。
承信武功郎:承信武功郎是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传授武艺。
圣手白猿:圣手白猿是陈亮的绰号,可能寓意他武艺高强,如同白猿一般敏捷。
翻浪鬼王连:翻浪鬼王连是王连的绰号,可能寓意他善于水战,如同翻浪的鬼魂。
承信武功郎王文玉:承信武功郎王文玉是王文玉的官职和名字,同上。
和尚:和尚,原文中的人物,具有法力,能够与邪术对抗。
圣手白猿陈亮:圣手白猿陈亮是陈亮的绰号,同上。
翻浪鬼土连:翻浪鬼土连是土连的绰号,同上。
风里云烟:风里云烟是雷鸣的绰号,可能寓意他行动如风,来去无踪。
破浪鬼:破浪鬼是胡芳的绰号,可能寓意他善于在风浪中作战。
翻浪鬼王:翻浪鬼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鬼之王,掌管水域,具有强大的水系法术。
胡芳:胡芳,原文中未提供具体信息,可能是一个被翻浪鬼王杀死的角色。
陈亮:陈亮,原文中的人物,具有武艺,与雷鸣一同对抗贼人。
孙奎:孙奎,原文中的人物,五方太岁之一,与周殿明一同对抗官兵。
净江太岁:净江太岁,原文中的人物,与孙奎一同对抗官兵。
陆大人:陆大人,原文中的人物,可能是官兵的指挥官。
令旗:令旗,古代军队中用来传达命令的旗帜。
锤钻:锤钻,原文中指水鬼喽兵使用的武器,可能是一种水下攻击工具。
兵刃:兵刃,指武器,如刀、枪、剑等。
济公:济公,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人物,以神通广大、机智幽默著称。
慈云观:慈云观,原文中提到的道观,是赤发灵官邵华风的道场。
赤发灵官:赤发灵官,原文中的人物,具有强大的法力。
邵华风:邵华风,原文中的人物,赤发灵官,与官兵对抗。
牛头峰:牛头峰,原文中提到的地名,可能是慈云观所在之处。
水军都督:水军都督,原文中的人物,可能是官兵的指挥官。
七星真人:七星真人,原文中的人物,具有法力,愿意帮助邵华风对抗官兵。
敕令:敕令,原文中指七星真人使用的法术命令。
妖术邪法:妖术邪法,原文中指邪术或邪恶的法术,通常与妖怪或邪魔有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九十三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面,通过对人物动作、心理和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紧张氛围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翻浪鬼王连见胡芳一死,他心里一发慌’这一句,通过‘慌’字,生动地表现了敌人的恐惧心理,为后续战斗的展开埋下伏笔。
‘陈亮手起刀落,将贼人结果了性命’这句话,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陈亮的英勇,同时也表现了战斗的残酷。
‘五方太岁孙奎一见手下两员偏将死在雷鸣、陈亮之手’这一句,通过孙奎的反应,突显了战争的惨烈。
‘和尚早有防备,船底下有能征惯战水兵一百兵’这一句,展示了和尚的智慧和军队的战斗力。
‘四个人如同走马灯相仿’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四个人你来我往,不分胜负。
‘陆大人你传令叫官兵前进,一拥齐上’这句话,体现了指挥官的果断和军队的纪律性。
‘贼人大众一乱,展眼之间,杀伤数十人’这一句,描绘了官兵的勇猛和敌人的溃败。
‘镇南方五方太岁孙奎、净江太岁周殿明,见事不好,孙奎说:“合字风紧急,浮流扯活罢!”’这句话,展现了将领在战场上的果断决策。
‘赤发灵官邵华风早已得报’这一句,预示了战斗的升级,将故事推向高潮。
‘众老道一个个扬扬得意,各持宝剑,出了慈云观’这一句,描绘了道士们的傲气和自信。
‘真是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官兵俱不能睁眼’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道士妖术的强大。
‘和尚哈哈一笑’这一句,体现了和尚的从容和自信,为后续的僧道斗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