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原文

话说知府吩咐有请,张文元同着真济公来到里面。

假济颠一看,是方才揪马嚼环的那个穷和尚,假济公就问:“来者法兄,怎么称呼。”

真济颠说:“我乃灵隐寺济颠僧是也,你是谁呀?”

假济颠说:“我也是济颠。”

真济颠说:“你也是济颠,我在庙里怎么没瞧见过你?”

假济颠说:“你也不用瞧见过没瞧见过,回头上台做法,谁有能为谁是真。”

济公说:“也好,咱们先吃饭要紧,千里为官,还为的是吃穿呢。来,摆酒摆酒!”

知府立刻吩咐把酒摆上,和尚大把抓菜,抓起来还让:“知府你吃这把。”

知府一瞧,和尚伸出手来似五根炭条一般,连忙说:“请罢。”

和尚大吃大喝。吃喝完毕,知府同着真济颠、假济颠来到法台,但则见这瞧热闹的人多了,假济颠说:“法兄上台呀。”

真济颠说:“怎么上去?”

假济颠说:“施展法术上去呀。”

真济颠说:“我不会,我拿梯子上去。”

假济颠一跺脚上了法台,真济颠故意爬梯子上去。

假济颠说:“你先烧香罢。”

济公拿过香来就点,假济颠说:“你祝告么?”

真济公说:“祝告什么?”

假济颠说:“你心里有什么,就祷告什么。”

济公说:“我穷。”

假济颠说:“穷没人管。”

济公就说:“我饿。”

假济颠说:“你倒是捉妖念咒,施展法术,别耍笑作玩。”

济公说:“我不会。”

把香火冲下,往香炉里一插,真济公一滚身跳下法台,正碰见胡秀章、孙道全二人,说:“师父怎么不管捉妖?”

和尚说:“你们两个人早来了,咱们不管,回头有比咱们爷们能为大的来捉妖,咱们瞧热闹罢。”

济公又说:“我先前教给的咒,忘了没有?”

孙道全说:“什么咒呀?”

和尚说:“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

孙道全说:“那我记得。”

和尚说:“你记得,好,你拿着宝剑,站在湖沿上,冲着湖念我这个咒,湖水就上不来。要不然,湖水一上来,就把众黎民全都淹了。”

孙道全点头答应,就到湖沿上去念咒。

这个时节,假济颠在法台上见真济公一下去,连众瞧热闹人都瞧着可笑。

假济颠在台上画了三道府,点着往湖里一甩,就听湖里水一响,声如牛吼,往两旁一分,波浪滔天,由当中出来一股阴阳气直奔法台。

假济颠一张嘴,出来一股黑气就把阴阳气顶住。

本来他不是湖里妖精的对手,仍然这阴阳气直往前赶,他这股黑气直往回抽,眼看就要抽完了。

假济颠正在危急之际,就听见念一声“无量寿佛”,又一声“无量寿佛”,来了两个老道。

头里走的这老道,发挽双鬟髻,穿着青布道袍,青缎护领相衬,腰系黄绒绦,白袜青云鞋,面如刃铁,粗眉大眼,押耳黑毫,海下一部钢髯,由如钢针,雅似铁线,在肋下佩着宝剑,背后背着一手乾坤颠倒迷路旗。

后面跟定一个老道,头带青缎九梁道冠,身穿蓝缎道袍,青护领相衬,腰系丝绦,白袜云鞋,白脸膛,俊品人物,身背后背着周天烈火剑。

书中交代,这位白脸膛老道,乃是神童子褚道缘。

前者跟济公为仇,分手之后,他回到铁牛岭避修观,得了加气伤寒病了。

他师兄孙道全到临安去找济颠,替他报仇,一去不回来。

褚道缘病好了,一打听不但孙道全没替他报仇,反认他济颠和尚为师。

褚道缘这个气就大了,他自己带上周天烈火剑,够奔双松岭三清观。

这庙中有一个老道,叫鸳鸯道张道陵,跟褚道缘至好。

褚道缘知道张道陵庙中有一种镇观之宝,叫乾坤颠倒迷路旗,勿论什么精灵,一晃这旗子就得显原形,就是带路金神,一晃这旗子就得翻身栽倒,若是凡夫俗子,能把三魂七魄晃散。

褚道缘这天来到三清观,一见张道陵,就把受济颠和尚欺辱的话一说,现在孙道全怎么玷辱三清教,认了和尚为师,褚道缘说:“我来求兄长替我报仇雪恨,我知道你有乾坤颠倒迷路旗,你可以带着跟我到临安去找济颠报仇。”

张道陵说:“这件事我可不敢应允,乾坤颠倒迷路旗乃镇观之宝,上辈遗留。

前番有蟒精来偷盗,没盗了去,后来又来了一个壁虎精,也没盗了去。

有我师爷在日就说过,无故不准妄动,你另请高明罢。”

褚道缘说:“兄长你我知己,勿论怎么样,兄长得替我出力,不管也要管。”

张道陵见褚道缘苦苦哀求,自己无法,说:“也罢,我跟你去一回就是了。”

这才请出乾坤颠倒迷路旗,带着同褚道缘下山。”

这天来到临安,同到灵隐寺一找济颠,门头僧说:“济颠有人请去,上白水湖捉妖去了。”

二人这才往白水湖追赶,要找济颠,连孙道全找着全杀,谁也不留。

这天两个老道刚来到绍兴府东门,就见街市上瞧热闹的人拥挤不动,纷纷传言说:“济公长老在白水湖捉妖。”

二人来到法台临近一看,不是真济颠。

张道陵说:“贤弟你来看,我打算是真济颠捉妖赶精,法台也是妖精,妖精捉妖,这倒新鲜。”

褚道缘说:“兄长你我今天上法台,帮着这个妖精把湖里的妖精捉了,你我二人显显能为。兄长你留着宝贝迷路旗捉拿济颠,我这周大烈火剑能请天火、地火、人火三昧真火,是我师父的宝贝,可以捉妖。”

二人商量好了,来到法台上,说:“上面僧人不必害怕,待山人前来跟你捉妖。”

说罢,二人趁脚风上了法台。

假济颠正在不得了,恨不能有人帮着才好,连忙说:“二真人快快大发慈悲,把妖精捉了,给民间除害。”

褚道缘说:“兄长瞧我的。”

立刻画了三道符,用周天烈火剑一粘,说:“我这一道符甩在湖里,就能叫妖精上来现原形。”

自己以为能为大了,其实更不行,就见他把符点着,口中念念有词,说声“敕令”,往外一甩符,焉得到真仿佛有人从手里把宝剑夺出去似的,连宝剑出手,落到湖内。

褚道缘一跺脚说:“了不得了,把我的宝贝失了。”

张道陵说:“谁叫你多管闲事,又要捉妖,这自然是失了。

你我走了罢,找济真去罢。”

褚道缘无法,立刻跳下法台。

这两个人来的很勇,回去的更快,褚道缘垂头丧气同张道陵往回走。

正往前走,只见前面来了两个人,都是壮士打扮。

一位是紫壮帽,紫箭袖,身披大氅,面似蓝靛,发似朱砂,红胡子,

一位身穿蓝翠褂,俊品人物,

来者非是别人,正是雷鸣、陈亮。

这两个人是由小月屯来找济公,要瞧热闹,正碰见两个老道。

雷鸣、陈亮不打听也没事,偏巧雷鸣就问:“借光,道爷是从白水湖来么?”

老道说:“是呀。”

雷鸣说:“你瞧白水湖是济公捉妖么?”

褚道缘一愣,说:“你们二位打听济颠,跟济颠认识么?”

雷呜说:“那是认识,济颠是我们师父。”

褚道缘一听,“呵”了一声,说:“你二人既是济颠的徒弟,甚好。

我正找济颠,找不着,就是你二人罢,张道兄把宝剑给我,我杀他二人。”

张道陵说:“何必你动手,叫你瞧瞧我这乾坤颠倒迷路旗的利害。”

说着把旗子拿出来,打开一晃,口中念念有词,雷鸣、陈亮这二人一瞧天旋地转,

雷鸣、陈亮破口大骂:“好个杂毛老道,二位大太爷跟你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无故跟二位大太爷做对?我杀你两个杂毛老道。”

雷呜、陈亮打算要拉刀动手,无奈身不由己,头晕眼眩,翻身栽倒在地,不能转动。

张道陵把旗子卷上,哈哈一笑,说:“贤弟,你可以看见了。”

褚道缘说:“看见了,真是宝贝。”

张道陵说:“这找不着济颠,杀他两个徒弟,也算报了一半仇。”

把宝剑递与褚道缘,褚道缘刚要杀雷鸣、陈亮,就见那边一声喊嚷:“好杂毛,无故要杀我徒弟,冤有头,债各有主,待我和尚老爷与你们分个高低上下。”

济公禅师赶到,初会乾坤颠倒迷路旗,不知僧道斗法,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译文

真假和尚在马神庙见面,邀请道士带着法宝来报仇。

知府下令请客,张文元带着真济公走进内室。假济公一见,认出是刚才拉住马嚼子的那个穷和尚,便问:“来的法师,怎么称呼?”真济公回答:“我是灵隐寺的济颠僧,你是谁?”假济公说:“我也是济颠。”真济公问:“你也是济颠,我在庙里怎么没见过你?”假济公说:“你不用见过没见过,回头上台做法,看谁有能耐谁是真。”济公说:“好,我们先进去吃饭要紧,做官千里,还不都是为了吃穿。来,摆酒摆酒!”知府立刻吩咐摆上酒菜,和尚大把抓起菜,抓起来还让:“知府大人,你吃这把。”

知府一看,和尚伸出的手像五根炭条一样,连忙说:“请。”和尚大吃大喝。吃完后,知府和真济公、假济公来到法台,只见看热闹的人很多,假济公说:“法兄,上台吧。”真济公问:“怎么上去?”假济公说:“施展法术上去。”真济公说:“我不会,我拿梯子上去。”假济公一跺脚上了法台,真济公故意爬梯子上去。假济公说:“你先烧香。”济公拿过香来就点,假济公问:“你祈祷什么?”济公说:“我穷。”假济公说:“穷没人管。”济公说:“我饿。”假济公说:“你倒是捉妖念咒,施展法术,别耍笑作玩。”

济公说:“我不会。”把香火冲下,往香炉里一插,真济公一滚身跳下法台,正碰见胡秀章、孙道全二人,问:“师父怎么不管捉妖?”和尚说:“你们两个人早来了,我们不管,回头有比我们爷们能为大的来捉妖,我们看热闹吧。”济公又说:“我先前教给的咒,忘了没有?”孙道全问:“什么咒?”

和尚说:“唵嘛呢叭迷吽!唵,敕令赫!”孙道全说:“那我记得。”和尚说:“你记得,好,你拿着宝剑,站在湖边,对着湖念我这个咒,湖水就上不来。要不然,湖水一上来,就把众百姓全都淹了。”孙道全点头答应,就到湖边上去念咒。这时,假济公在法台上见真济公一下去,连看热闹的人都觉得好笑。假济公在台上画了三道符,扔进湖里,就听湖里水声如牛吼,波涛汹涌,一股阴阳气直冲法台。

假济公一张嘴,喷出一股黑气,把阴阳气顶住。本来他不是湖中妖精的对手,但阴阳气直往前冲,他这股黑气直往回抽,眼看就要抽完了。假济公正危急之时,突然听到一声“无量寿佛”,又一声“无量寿佛”,来了两个老道。前面走的老道,头发挽成双髻,穿着青布道袍,青缎护领相衬,腰系黄绒带,白袜青云鞋,面如刀削,粗眉大眼,耳朵下面有黑毫,下巴下一部钢髯,像钢针一样,像铁线一样,腰间佩着宝剑,背后背着一手乾坤颠倒迷路旗。

后面跟着的老道,头戴青缎九梁道冠,身穿蓝缎道袍,青护领相衬,腰系丝带,白袜云鞋,白脸膛,英俊的人物,背后背着周天烈火剑。

书中交代,这位白脸膛的老道,是神童子褚道缘。之前跟济公为仇,分手后回到铁牛岭避修观,得了加气伤寒病。他师兄孙道全到临安找济颠报仇,一去不回。褚道缘病好后,一打听不但孙道全没报仇,反而认济颠为师。褚道缘气得要命,他自己带着周天烈火剑,直奔双松岭三清观。

庙中有一个老道,叫鸳鸯道张道陵,和褚道缘关系很好。褚道缘知道张道陵庙中有一件镇观之宝,叫乾坤颠倒迷路旗,无论什么妖精,一晃这旗子就得现原形,即使是带路金神,一晃这旗子也得翻身跌倒,如果是凡夫俗子,一晃这旗子就能把三魂七魄晃散。褚道缘这天来到三清观,一见张道陵,就把被济颠和尚欺辱的话一说,现在孙道全怎么玷辱三清教,认和尚为师,褚道缘说:“我来求兄长替我报仇雪恨,我知道你有乾坤颠倒迷路旗,你可以带着我到临安去找济颠报仇。”张道陵说:“这件事我可不敢应允,乾坤颠倒迷路旗是镇观之宝,是上辈遗留的。之前有蟒精来偷盗,没偷走,后来又来了一个壁虎精,也没偷走。我师傅在世时就说过,无故不准妄动,你另请高明吧。”褚道缘说:“兄长你我知己,无论如何,兄长得替我出力,不管怎样也要管。”张道陵见褚道缘苦苦哀求,自己无法,说:“好吧,我跟你去一回就是了。”这才请出乾坤颠倒迷路旗,带着褚道缘下山。

这天来到临安,一起到灵隐寺找济颠,门头僧说:“济颠被人请去了,上白水湖捉妖去了。”二人这才往白水湖追赶,要找济颠,连同孙道全一起杀掉,一个不留。这天两个老道刚来到绍兴府东门,就见街市上人山人海,纷纷传言说:“济公长老在白水湖捉妖。”二人来到法台附近一看,不是真济颠。张道陵说:“贤弟你来看,我本来以为真济颠捉妖驱邪,法台也是妖精,妖精捉妖,这倒是新鲜。”

褚道缘说:‘今天我和兄长一起上法台,帮这个妖精把湖里的妖精捉了,展示一下我们的能力。兄长你拿着宝贝迷路旗去捉济颠,我这周的烈火剑能请来天火、地火、人火三昧真火,是我师父的宝贝,可以用来捉妖。’两人商量好后,来到法台上,说:‘上面的僧人不用害怕,我来帮你捉妖。’说完,两人乘着脚风上了法台。假济颠正痛苦不堪,恨不得有人帮忙,连忙说:‘两位真人快发发慈悲,把妖精捉了,给百姓除害。’褚道缘说:‘兄长,看我的。’

立刻画了三道符,用周天烈火剑一粘,说:‘我把这道符扔进湖里,就能让妖精现出原形。’他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不然,只见他把符点着,口中念念有词,说声‘敕令’,往外一甩符,好像有人从手里把宝剑夺走似的,宝剑出手,落到湖里。褚道缘一跺脚说:‘糟糕,我的宝贝丢了。’张道陵说:‘谁让你多管闲事,又要捉妖,这自然是丢了。我们走吧,去找济真。’褚道缘无奈,立刻跳下法台。这两个人来的时候很勇猛,回去得也很快,褚道缘垂头丧气地和张道陵往回走。

正往前走,只见前面来了两个人,都是壮士打扮。一位戴着紫色的帽子,穿着紫色的箭袖,身披大氅,脸色像蓝靛,头发像朱砂,长着红胡子;另一位穿着蓝色的翠绿褂子,是个俊美的人物。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雷鸣和陈亮。这两个人是从小月屯来找济公,想看热闹,正好碰见两个道士。雷鸣和陈亮不打听也无所谓,偏偏雷鸣问:‘借光,道爷是从白水湖来的吗?’道士说:‘是的。’雷鸣说:‘你看到白水湖是济公捉妖吗?’褚道缘一愣,说:‘你们两位打听济颠,认识他吗?’雷鸣说:‘认识,济颠是我们师父。’褚道缘一听,‘呵’了一声,说:‘你们两位既然是济颠的徒弟,那很好。我正找济颠,找不着,说不定就是你们两个。张道兄,把宝剑给我,我去杀了他们两个。’

张道陵说:‘何必你自己动手,让我给你看看我这乾坤颠倒迷路旗的厉害。’说着拿出旗子,一晃,口中念念有词,雷鸣和陈亮一看,天旋地转,破口大骂:‘好个杂毛老道,我们跟你们无冤无仇,无故跟你们过不去?我杀了你们这两个杂毛老道。’雷鸣和陈亮想要拔刀动手,但身体不由自主,头晕眼花,翻身倒地,无法动弹。张道陵卷起旗子,哈哈一笑,说:‘贤弟,你现在看到了。’褚道缘说:‘看到了,真是宝贝。’张道陵说:‘找不到济颠,杀了他们两个徒弟,也算报了一半仇。’他把宝剑递给褚道缘,褚道缘正要杀雷鸣和陈亮,突然有人喊道:‘好杂毛,无故要杀我徒弟,冤有头,债有主,让我这个和尚和你们分个胜负。’济公禅师赶到,初次见到乾坤颠倒迷路旗,不知道僧道斗法的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注解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佛教禅宗五山之一,以济公和尚而闻名。

济颠僧:济公,又称济颠和尚,是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的著名僧人,以幽默、率真、智慧著称。

马神庙:马神庙,指的是供奉马神(马王爷)的庙宇,马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保护马匹的神祇。

道友:指同道的修行者,这里可能指的是与济公和尚有相同修行理念或信仰的人。

宝:指珍贵的东西,这里可能指的是法术或宝物。

法台:法台是指用于举行法事或宗教仪式的高台,通常位于寺庙或道观内,是僧侣或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捉妖:指捕捉妖魔鬼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题材。

咒:佛教中的一种念诵,可以用来驱邪、治病或进行法术。

阴阳气:在道教和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阴阳气是指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

无量寿佛:佛教中的一种尊称,指寿命无限的神佛。

神童子褚道缘:褚道缘,道教中的人物,以神童子著称,此处可能指的是他年轻时的形象。

乾坤颠倒迷路旗:乾坤颠倒迷路旗是一种法器,能够使敌人迷失方向,无法分辨东南西北。

三清观:道教中的一种道观,供奉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壁虎精:壁虎精,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壁虎有时被描绘成具有妖术的精怪。

三魂七魄:中医和道教中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魂七魄组成,三魂指胎光、爽灵、幽精,七魄指尸狗、伏矢、雀阴、非毒、除秽、臭肺、雀阴。

镇观之宝:指道观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宝物,通常具有强大的法力或象征意义。

妖精:在道教和民间传说中,妖精是指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生物,通常为恶意的,会危害人类。

周大烈火剑:周大烈火剑是一种传说中的法宝,能够召唤天火、地火、人火三昧真火,具有强大的法力。

迷路旗:迷路旗是一种法器,能够使对手迷失方向,无法辨别方向。

济颠:济颠是民间传说中的济公,是一位具有深厚法力的和尚,以机智、幽默和行侠仗义著称。

三昧真火:三昧真火是道教中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火焰,具有强大的威力,能够烧尽一切。

敕令:敕令是古代皇帝发布的命令,这里指褚道缘用符咒时发出的命令。

雷鸣、陈亮:雷鸣、陈亮是济公的徒弟,也是故事中的角色,他们在故事中与褚道缘和张道陵发生冲突。

和尚老爷:和尚老爷是对和尚的一种尊称,这里指济公禅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评注

褚道缘的开场白,通过对比‘捉妖’与‘显能为’的表述,突出了两位道士的道行与自信。‘周大烈火剑’的提及,暗示了其师父的传承与神秘,同时也为后续的捉妖行动埋下了伏笔。

‘假济颠’的‘恨不能有人帮着’反映了妖精的狡猾与无奈,同时也为两位道士的介入提供了契机。‘慈悲’一词的运用,体现了道教中的慈悲为怀思想,但同时也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褚道缘‘立刻画了三道符’的行为,展现了其道士的身份与能力,但‘甩在湖里’的表述,暗示了其捉妖方法的不成熟与盲目。

‘敕令’与‘往外一甩符’的描写,通过符咒的神秘力量,增强了场景的玄幻色彩。然而,‘宝剑夺出去’的描述,则揭示了褚道缘的捉妖行动并非如他所愿般顺利。

褚道缘的‘了不得了’与张道陵的‘谁叫你多管闲事’的对话,体现了道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同时也为两位道士的尴尬处境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雷鸣、陈亮的‘壮士打扮’与‘俊品人物’的描述,与两位道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借光’与‘打听’的对话,体现了民间对道士捉妖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为两位道士的捉妖行动提供了社会背景。

褚道缘的‘呵’声与‘杀他二人’的威胁,反映了其愤怒与冲动,同时也为后续的冲突升级提供了动力。

张道陵‘乾坤颠倒迷路旗’的运用,展现了其丰富的法术与手段,但‘天旋地转’的描述,则暗示了其法术的副作用。

雷鸣、陈亮的‘破口大骂’与‘拉刀动手’的意图,体现了他们的正义感与反抗精神,但‘头晕眼眩’的描写,则揭示了他们无法反抗的困境。

张道陵的‘哈哈一笑’与‘贤弟,你可以看见了’的表述,展现了其自信与得意,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提供了悬念。

褚道缘的‘看见了,真是宝贝’与张道陵的‘这找不着济颠,杀他两个徒弟,也算报了一半仇’的对话,反映了他们的目的与心态,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提供了线索。

济公禅师的出现,为故事带来了新的转折,同时也为后续的僧道斗法增添了悬念。‘且看下回分解’的结尾,更是为读者留下了期待与想象的空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7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