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七回-原文
话说进福跟管船的姜成一商量,
姜成听他这些话,就问:“你这主人在哪里呢?”
进福说:“在万盛店住着,你愿意我就带你去见见。”
姜成本是久惯害人的人,他外号叫混海龙,有三个儿子,叫姜龙、姜虎、姜豹,有一个侄子叫姜彪。
船上没外人,亲爷们五个人,称姜家五虎。
素常他不揽铺户生意的买卖,专揽孤行客,或两三个人,行囊多,褫套大,走在半路,把人杀了往江里一推,东西就是他的了。
今天进福一说,他焉有不愿意之理?
姜成说:“办就照这样罢,我同你到店里见见去。”
进福同姜成来到万盛店,一见王全、李福,
进福说:“公子爷我把船雇妥了。偏巧人家这只船,是上台州府去的,顺便稍带脚,不等人,明天开船,我把管船的带来了。”
王全一看,是个老者。
王全就问:“上台州府搭船要多少钱?”
姜成说:“大爷不用说价,我们这船是去装货,没人雇,也是明天开船,带坐是白得钱了,到了,大爷愿意多给就多给,少给也不争竞,你瞧着办罢。”
王全想,这倒痛快,说:“既然如是,明天上船罢,进福你就不用走罢。”
姜成说:“大爷今天上船罢,明天天一亮就开船走了。”
王全本是赶路的心急,恨不能一时到家,
一想很好,立刻算还店帐,叫进福去买点路菜,打点酒,叫李福扫着褫套,随同姜成,来到码头上了船。
少时,进福把酒菜都买来,次日天光一亮,提篙撤挑,拽风篷开了船。
王全、李福起来,喝了一碗茶,往前行着,见水势甚狂,波浪滔天。
王全叫李福把菜打开,喝点酒可以解闷。
船往前走,刚来到曹娥江地面,天有正午,此地遍野荒郊,无人行路,江里又没有同伴的船只。
进福由后梢里拿出一把刀,来到前舱,一把就把王全的胸前文生氅揪住,说:“王全;你打算大太爷真跟你回去,还当奴才去?你那算在睡里梦里,我把你一杀,把金珠跟管船的一分,就算完了。你也该死了,好吃也吃过,好穿也穿过,死了也不冤。”
李福此时“哎呀”一声,翻身栽倒,吓死过去。
王全吓的战战兢兢,说:“你、你、你这奴才真要造反么?”
进福哈哈一笑说:“是要反。”
立刻一举钢刀,只听“噗冬”一声响,红光皆冒、鲜血崩流,人头滚在船板之上。
王全可没死,进福的脑袋掉下来了,怎么进福拿刀杀人,他脑袋会掉下来呢?这内中有一段缘故,凡事好人必有好报,常言说,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王全以恩礼相待,不但不记恨他的前情,反要把他带回家去,给他饭吃。
他不讲以恩报德,反生祸心,这也是报应循环是不爽了。
原来他一举刀没往下落,姜龙一刀,把他杀了。
这是怎么一段故事呢?原本是混海龙姜成自己一想:“为甚做了买卖害了人,分给他一半呢?莫若把他也杀了,一则可以把银子独吞,二来也省得犯案。”
故此叫姜龙把进福杀了。
他只顾跟王全说话,没留神身后,姜龙把进福一杀,王全一吓也躺了下来了。
姜龙提着人头出来,这个时节,雷鸣、陈亮赶到。
雷鸣远远瞧见,有人由后梢拿刀奔前舱,原是进福。
见把人头拿出来,可是进福的人头。
雷鸣往船上蹿没蹿到,掉下江去。
陈亮刚蹿到船上,尚未站稳,姜龙照陈亮拦头就是一刀。
陈亮一闪身,也就掉下江去。
陈亮一低头,本来前脚刚一粘船,借劲使劲,蹿到船头。
姜龙跟着又一刀,也是陈亮真是身体灵便,急又一闪身,这才拉出刀来回手。
姜龙一声喊嚷:“合字风紧,抄家伙!”
一句话,混海龙姜成、姜虎、姜豹、姜彪,一齐抄起刀出来,把陈亮围住。
陈亮想:“不妙!一人难敌四汉,好汉难打双拳。”
船上地方又窄狭,陈亮又不会水,又怕掉下河去。
正在危急之间,只见正东水面上来了一个穷和尚,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穿着两只草鞋,踢踏踢踏在水上走,如履平地一般。
姜龙、姜虎一瞧就愣。
陈亮瞧见,只当是济公来了。
书中交代:来者非是济公,乃是悟禅。
悟禅打哪来呢?书一落笔,难写两件事。
济公打发雷鸣、陈亮走后,仍到书房吃酒。
知府说:“圣僧,二位令徒哪去了?”
和尚说:“我叫他二人办事去了。”
说着话,喝酒谈心,工夫不大,风门一开,悟禅由外面进来,说:“师父,你瞧我回来得快不快?”
济公说:“快,你把药送到了?”
悟禅说:“送到了。我把多宝串带来了,大人你瞧瞧。”
知府顾国章接来一看,果然不错,说:“真乃神也仙也,少师父多有辛苦也。”
济公说:“徒弟你别歇着,给我办点事,我派你师弟雷鸣、陈亮去到曹娥江救你师伯王全。
他二人也要受害,你赶紧去把他们都救了,把贼船给他毁了,叫雷鸣、陈亮暗中跟着,保护我表兄王全、家人李福,就提我说的。”
悟禅说:“是了。”
转身就往外走,刚一到院子,管家二爷过来拦住说:“少师父,方才你一晃脑袋,一溜烟就没了,吓的我把汕盘菜都摔了。
我也没瞧明白,你再晃一回我看看,行不行?”
悟禅说:“那行,你跟我出衙门去。”
管家跟着出了衙门,悟禅说:“那里人多,你跟我找没人的地方,我叫你瞧。”
管家跟着出了西门,说:“少师父你晃罢。”
悟禅说:“你瞧,后头有人追下你来。”
管家一回头,没人,再一瞧和尚,没有了。
管家想:“这个和尚真坏冤我,叫我跟出西门来了。”
没瞧见,无奈自回去。
悟禅来到曹娥江,打水波上走。
他本是龙,在水上如走平地。
到了这里一瞧,陈亮正不得了局。
悟禅一张嘴,把五个贼人俱皆喷倒,立刻到水里,把雷鸣捞上来,搁在河坡,头冲下,往下控水。
这才到船上,把王全、李福都抱下船来,连褫套东西都给拿下来,搁在这两个人眼前。
此时,王全、李福尚未缓醒过来,陈亮只当是济公来了,赶前来连忙行礼说:“多蒙师父前来搭救,要不然,我等性命休矣。”
悟禅说:“我不是师父,我是你小师兄悟禅,奉师父之命,特叫我前来搭救你等。师父说了,叫你两个人暗保师伯王全。我要把贼船给烧了,报应贼人。今天办一回盂兰会①,烧真船真人。”
说着后,悟禅就把船上的柴草引着,当下烈焰飞腾,把五个贼人烧的焦头烂额。
这几个贼人也是一辈子没做好事,恶贯满盈,先见了火德星君,船板烧到底上一散,往江里一沉,又见水底龙王,然后才见阎罗天子。
悟禅把船烧了,竟自回去。
陈亮见雷鸣慢慢把水吐出,缓醒过来,一睁眼见陈亮在旁边站着。
陈亮说:“二哥你好了?”
雷鸣说:“老三,我曾记得栽下江去,你怎么救我的?那只船哪去了?”
陈亮说:“不是我救的,是师父派小师兄悟禅救的。”
就把方才之事,对雷鸣细说一遍。
雷鸣这才明白,翻身起来,把湿衣搁在那边树上晒着。
陈亮说:“二哥,咱们师父说了,叫咱们暗保师伯王全。”
雷鸣点头答应,远远暗藏在树后头瞧着,见王全、李福苏醒过来。
王全一睁眼,看天已黑了,满天星斗,说:“哎呀,李福,你我主仆是生是死了?”
李福看所有的东西褫套概不短少,都在旁边,这才说:“公子爷,这必是神灵显应,救了你我主仆二人性命。”
王全说:“真吓死我也,怎么船也没了?真乃奇怪。”
李福说:“公子爷,你我趁此走罢,这黑夜的光景,荒郊野外,路静人稀,倘如再有歹人,也是了不得的。”
说着话,立刻扛起褫套,主仆往前行走。
雷鸣早把衣服穿好,同陈亮在后面远远跑随,王全、李福并不知道后面有人跟着。
雷鸣、陈亮跟来跟去,走在山内,遇见三岔路口,一个也没瞧见,王全主仆往哪条路去?把跟的人丢了。
雷鸣、陈亮就进了当中这条路的山口,都是高峰峻岭,越走道路越崎岖,月被云蒙,也分不出东西南北,大峰俯视小峰,前岭高接后岭,越走越迷。
陈亮说:“二哥别走了,你我站住,辨辨方向罢。”
二人正在大岭站住,也听不见鸡鸣犬吠之声,忽听有钟声响亮,二人顺钟音找至切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古庙,焉想到二位英雄,今天误入八卦山,又遇见一场杀身之祸。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七回-译文
小江口的主人仆人遇到了老朋友,恶奴才勾结盗贼陷害主人。
进福和管船的姜成一商量,姜成听了他这些话,就问:‘你这主人现在在哪里?’进福说:‘他在万盛店住着,你愿意的话我就带你去见见。’姜成是个久经世故、擅长害人的家伙,外号混海龙,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姜龙、姜虎、姜豹,还有一个侄子叫姜彪。船上没有外人,亲爷们五个人,号称姜家五虎。平时他不接铺户的生意,专门接那些孤行客,或者两三个人,行李多,包裹大,走在半路上,就把人杀了,把人推到江里,东西就成了他的。
今天进福一说,他怎么可能不愿意呢?姜成说:‘那就照这样办吧,我跟你一起去店里见见。’进福和姜成来到万盛店,一见王全、李福,进福说:‘公子,我把船雇好了。正好这只船是去台州府的,顺便带点东西,不等人,明天开船,我把管船的带来了。’王全一看,是个老者。王全就问:‘去台州府搭船要多少钱?’姜成说:‘大爷不用谈价格,我们这船是去装货的,没人雇,也是明天开船,带坐是白得的,到了,大爷愿意多给就多给,少给也不争竞,您看着办吧。’王全想,这倒是爽快,说:‘既然如此,明天就上船吧,进福你就不用走了。’姜成说:‘大爷今天就上船吧,明天一早就会开船了。’
王全本来赶路心急,恨不得立刻到家,一想到这个主意很好,立刻还了店里的账,叫进福去买些路上的菜,买点酒,叫李福收拾行李,跟着姜成来到码头上了船。不久,进福把酒菜都买来了,次日天一亮,提起篙,解开缆绳,扬起帆篷,开船了。王全、李福起来,喝了一碗茶,往前走,见水势很狂,波浪滔天。王全叫李福把菜打开,喝点酒可以解闷。船往前走,刚来到曹娥江地面,正午时分,这里荒无人烟,江里也没有同伴的船只。
进福从后梢里拿出一把刀,来到前舱,一把抓住了王全胸前的文生氅,说:‘王全,你打算真的跟我回去,还当奴才去?你那是在做梦,我把你杀了,把金珠和管船的平分了,就算完了。你也该死了,好吃也吃过,好穿也穿过,死了也不冤。’
李福这时‘哎呀’一声,翻身栽倒,吓晕过去了。王全吓得战战兢兢,说:‘你、你、你这奴才真的要造反吗?’进福哈哈一笑说:‘是要反。’立刻举起钢刀,只听‘噗冬’一声响,红光冒起、鲜血迸流,人头滚落在船板上。王全并没有死,进福的脑袋掉了下来,怎么进福拿刀杀人,他的脑袋会掉下来呢?这其中有一段原因,好事多磨,常言说,害人先害己,这话确实没错,小子也是该死的。王全以恩报德,不但不记恨他的前情,反而要把他带回家去,给他饭吃。他不讲恩将仇报,反生祸心,这也是报应循环不爽了。
原来他举刀没有往下落,姜龙一刀,把他杀了。这是怎么一段故事呢?原本是混海龙姜成自己想:‘为什么做了买卖还要害人,分给他一半呢?不如把他也杀了,一来可以把银子独吞,二来也省得犯案。’所以叫姜龙把进福杀了。他只顾跟王全说话,没留神身后,姜龙把进福一杀,王全一吓也躺了下来了。姜龙提着人头出来,这时,雷鸣、陈亮赶到。
雷鸣远远地看到,有人从后梢拿刀冲向前舱,原来就是进福。见把人头拿出来,却是进福的人头。雷鸣往船上冲,没冲到,掉进了江里。陈亮刚冲到船上,还没站稳,姜龙照陈亮拦头就是一刀。陈亮一闪身,也就掉进了江里。
陈亮一低头,本来前脚刚一沾船,借劲使劲,冲到船头。姜龙跟着又一刀,但陈亮确实身体灵活,急忙又一闪身,这才抽出刀来回手。姜龙一声喊:‘合字风紧,抄家伙!’一句话,混海龙姜成、姜虎、姜豹、姜彪,一齐拿起刀出来,把陈亮围住,陈亮想:‘不好!一个人难敌四手,好汉难打双拳。’
船上地方又窄又小,陈亮又不会水,又怕掉进河里。正在危急之间,只见正东水面上来了一个穷和尚,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穿着两只草鞋,踢踏踢踏在水上走,如履平地。
姜龙、姜虎一看就愣住了。陈亮看到,只当是济公来了。
书中交代:来者不是济公,而是悟禅。
悟禅从哪里来呢?书中一笔难写两件事。济公打发雷鸣、陈亮走后,仍到书房喝酒。知府说:‘圣僧,两位徒弟呢?’和尚说:‘我叫他们办事去了。’说着话,喝酒谈心,不多会儿,风门一开,悟禅从外面进来,说:‘师父,你看我回来得快不快?’济公说:‘快,你把药送到了?’悟禅说:‘送到了。我把多宝串带来了,大人你看看。’知府顾国章接过来看了看,果然不错,说:‘真乃神也仙也,少师父辛苦了。’济公说:‘徒弟你别歇着,给我办点事,我派你师弟雷鸣、陈亮去到曹娥江救你师伯王全。他们也要受害,你赶紧去把他们都救了,把贼船给他毁了,叫雷鸣、陈亮暗中跟着,保护我表兄王全、家人李福,就提我说的。’悟禅说:‘是了。’转身就往外走,刚一到院子里,管家二爷过来拦住说:‘少师父,刚才你一晃脑袋,一溜烟就没了,吓的我把酒菜都摔了。我也没瞧明白,你再晃一回我看看,行不行?’悟禅说:‘那行,你跟我出衙门去。’管家跟着出了衙门,悟禅说:‘那里人多,你跟我找没人的地方,我叫你瞧。’管家跟着出了西门,说:‘少师父你晃罢。’悟禅说:‘你瞧,后头有人追下你来。’
管家一回头,发现没有人,再看和尚,和尚也不见了。管家心想:“这个和尚真坏,冤枉我,叫我跟着他出了西门。”没看到和尚,无奈地自己回去了。
悟禅来到曹娥江,在水波上行走。他本是龙,在水上行走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到了这里一看,陈亮正陷入困境。
悟禅一张嘴,把五个贼人全都喷倒,立刻跳进水里,把雷鸣救上来,放在河坡上,头朝下,往下排水。
这才回到船上,把王全、李福都抱下船来,连衣服和东西都拿下来,放在这两个人眼前。
此时,王全、李福还没有缓过神来,陈亮以为济公来了,赶忙上前行礼说:“多亏师父前来搭救,要不然,我们性命不保。”
悟禅说:“我不是师父,我是你小师兄悟禅,奉师父之命,特地前来搭救你们。师父说了,叫你们两个人暗中保护师伯王全。我要把贼船烧了,给贼人一个报应。今天办一次盂兰会,烧的是真船和真人。”
说着,悟禅就点燃了船上的柴草,立刻烈焰腾空,把五个贼人烧得焦头烂额。
这几个贼人一辈子没做过好事,恶贯满盈,先见到火德星君,船板烧到底下一散,沉入江中,又见到水底龙王,然后才见到阎罗天子。
悟禅把船烧了,就自己回去了。陈亮看到雷鸣慢慢把水吐出来,慢慢醒来,一睁开眼看到陈亮站在旁边。
陈亮说:“二哥,你好了吗?”雷鸣说:“老三,我记得我掉进江里了,你怎么救我的?那只船呢?”
陈亮说:“不是我救的,是师父派小师兄悟禅救的。”就把刚才的事情对雷鸣详细说了一遍。
雷鸣这才明白,翻身起来,把湿衣服放在那边的树上晾晒。
陈亮说:“二哥,咱们师父说了,叫咱们暗中保护师伯王全。”雷鸣点头答应,远远地躲在树后头看着,见王全、李福醒了过来。
王全一睁开眼,看到天已经黑了,满天星斗,说:“哎呀,李福,我们主仆是生是死?”李福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没少,都在旁边,这才说:“公子爷,这肯定是神灵显灵,救了我们主仆二人的性命。”
王全说:“真吓死我了,船怎么不见了?真奇怪。”李福说:“公子爷,我们趁此走吧,这黑夜的荒郊野外,路静人稀,要是再遇到坏人,那就不得了了。”
说着,立刻扛起包裹,主仆二人往前行走。雷鸣早就穿好衣服,和陈亮在后面远远地跟着,王全、李福并不知道后面有人跟着。
雷鸣、陈亮跟来跟去,走进山里,遇到三岔路口,一个也没看到,王全主仆往哪条路去?跟的人失去了踪迹。
雷鸣、陈亮就进了中间这条路的山口,都是高山峻岭,越走道路越崎岖,月亮被云遮住,也分不清东西南北,大峰俯视小峰,前岭高接后岭,越走越迷。
陈亮说:“二哥,别走了,我们停下来,辨辨方向。”两人正在大岭上停下来,也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忽然听到钟声响起,两人顺着钟声找去,原来是一座古庙。
没想到两位英雄今天误入八卦山,又遇到了一场杀身之祸。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七回-注解
主仆:指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关系,主人通常是雇主,仆人则是受雇于主人的服务人员。
故旧:指旧日的朋友或熟人,这里指王全与进福的旧交。
恶奴才:指品行不端的奴仆,这里指进福。
勾贼害主人:指勾结盗贼来陷害主人,这里指进福与姜成合谋陷害王全。
万盛店:指一个店铺的名字,可能是提供住宿和餐饮的地方。
孤行客:指独自旅行的人,这里指进福所说的那些独自旅行且携带大量财物的人。
褫套:古代指随身携带的包裹、包裹等。
江里:指江河之中,这里指曹娥江。
文生氅:指文人或读书人的长袍,这里指王全的衣物。
睡里梦里:比喻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想法。
报应循环:指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哲学思想。
混海龙:姜成的外号,意指他在江上如同龙一般狡猾。
台上州府:指一个地方行政单位,可能是某个州府的别称。
稍带脚:指顺便搭载。
褫套大:指携带的包裹大,可能指携带的财物多。
曹娥江:位于中国浙江省,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以纪念曹娥救父而得名。
雷鸣、陈亮:可能是王全的随从或朋友,这里指故事中的角色。
悟禅:可能是文中人物的名字,具体背景未提及。
济公: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和尚,以机智、幽默、行侠仗义著称。
多宝串:指一种装饰品,由多个宝石或珠子串成。
顾国章:可能是知府的名字,这里指故事中的角色。
汕盘菜:可能是某种菜肴的名字,这里指管家不小心打翻了菜。
衙门:古代官府的办公场所,这里指知府的官邸。
管家:指家中的管理者,负责家务和主人的日常事务。
和尚:指出家人,即僧侣,修行佛法,出家修行。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权力和威严。
陈亮:可能是文中人物的名字,具体背景未提及。
贼人:指做强盗、抢劫的人。
雷鸣:可能是文中人物的名字,具体背景未提及。
王全:可能是文中人物的名字,具体背景未提及。
李福:可能是文中人物的名字,具体背景未提及。
盂兰会:佛教节日,又称“盂兰盆节”,是纪念目连救母的故事。
火德星君:道教中的神祇,掌管火。
阎罗天子:佛教中的神祇,掌管生死簿,审判生死。
八卦山:可能是文中提到的地名,具体背景未提及。
杀身之祸:指可能导致死亡的危险或灾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三十七回-评注
管家一回头,没人,再一瞧和尚,没有了。管家想:“这个和尚真坏冤我,叫我跟出西门来了。”没瞧见,无奈自回去。
此段描述了管家对和尚的误解,反映了民间传说中常见的误会情节,同时也揭示了人物性格中的疑虑和焦虑。‘一回头’、‘再一瞧’等动作描写,细腻地刻画了管家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悟禅来到曹娥江,打水波上走。他本是龙,在水上如走平地。到了这里一瞧,陈亮正不得了局。
此段运用了神话元素,将悟禅描绘为龙,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能力。‘打水波上走’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悟禅在水上的轻盈自如,同时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神奇的氛围。
悟禅一张嘴,把五个贼人俱皆喷倒,立刻到水里,把雷鸣捞上来,搁在河坡,头冲下,往下控水。
此段通过‘喷倒’、‘捞上来’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悟禅的神奇力量,同时也突显了他的慈悲心肠。将雷鸣‘头冲下,往下控水’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悟禅的救治过程,体现了其医术高明。
此时,王全、李福尚未缓醒过来,陈亮只当是济公来了,赶前来连忙行礼说:“多蒙师父前来搭救,要不然,我等性命休矣。”
此段通过陈亮的反应,表现了人物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多蒙师父前来搭救’的表述,既展现了陈亮的感激之情,也揭示了民间传说中常见的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悟禅说:“我不是师父,我是你小师兄悟禅,奉师父之命,特叫我前来搭救你等。师父说了,叫你两个人暗保师伯王全。
此段揭示了悟禅的真实身份和使命,同时也体现了师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暗保师伯王全’的表述,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这几个贼人也是一辈子没做好事,恶贯满盈,先见了火德星君,船板烧到底上一散,往江里一沉,又见水底龙王,然后才见阎罗天子。
此段通过描述贼人的恶行,展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恶贯满盈’、‘火德星君’、‘水底龙王’等词汇,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恐怖的氛围。
悟禅把船烧了,竟自回去。
此段通过‘竟自回去’的表述,展现了悟禅的冷静和果断,同时也体现了其正义感。
陈亮见雷鸣慢慢把水吐出,缓醒过来,一睁眼见陈亮在旁边站着。陈亮说:“二哥你好了?”
此段通过陈亮的关心和雷鸣的反应,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友情。‘二哥你好了’的问候,体现了陈亮的关心和体贴。
雷鸣、陈亮跟来跟去,走在山内,遇见三岔路口,一个也没瞧见,王全主仆往哪条路去?把跟的人丢了。
此段通过描述人物在山中的迷路,展现了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悬念。‘三岔路口’、‘把跟的人丢了’等表述,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雷鸣、陈亮就进了当中这条路的山口,都是高峰峻岭,越走道路越崎岖,月被云蒙,也分不出东西南北,大峰俯视小峰,前岭高接后岭,越走越迷。
此段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山中的困境。‘高峰峻岭’、‘越走越迷’等词汇,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陈亮说:“二哥别走了,你我站住,辨辨方向罢。”二人正在大岭站住,也听不见鸡鸣犬吠之声,忽听有钟声响亮,二人顺钟音找至切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古庙,焉想到二位英雄,今天误入八卦山,又遇见一场杀身之祸。
此段通过人物对话和环境描写,展现了故事的转折和悬念。‘辨辨方向’、‘忽听有钟声响亮’等表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故事将会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