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

作者: 济公(约公元1100年-1200年),本名李修缘,南宋时期的和尚,以其狂放不羁、爱民如子的形象著称。济公在民间故事中被塑造为一位佛门高僧,既能行医治病,又能显现神迹,深受百姓喜爱。此书主要根据济公的传奇故事整理而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济公全传》是一部民间传说体裁的小说,讲述了济公一生的奇异事迹。济公虽然身为和尚,但行为不拘一格,常以不修边幅、疯癫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神奇人物。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百姓解决困境,巧妙地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小说通过济公的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义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济公博爱与智慧的一面。《济公全传》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其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复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原文

梅成玉急中见表兄 点白犬耍笑惊奸党

话说梅成玉同着仆妇来到刑廷衙门,仆妇先进去一回禀,陆炳文赶紧把成玉让到书房,今天分外透着恭敬,说:“先生请坐!”梅成玉一想,我一个穷儒,刑廷大人这样谦恭?自己倒觉着诧异。

坐下一谈话,陆炳文说:“先生今年贵甲子?”梅成玉说:“小生今生二十七岁。”陆炳文说:“听说先生家中有一位令妹,没有婆家,这倒是天缘凑合,我给你说一门亲罢。现在大理寺正卿花花太岁王大人,新失的家,尚未续室,我给你说一门亲,倒是甚好。”

梅成玉也来到临安住了好几个月,向有耳闻,知道王胜仙乃是本地的恶霸,赶紧说:“小生乃一介穷儒,不敢仰视高攀,大人不必分心了。”

陆炳文说:“先生,你倒别推辞,这门亲你我都找不到。王大人乃是当朝秦相爷的兄弟,他是我的老师,将来过了门,论起亲戚来,你还是我舅舅呢!”

梅成玉心里说:“我不给你当舅舅,恐怕多挨骂。”连忙说:“大人放心,我领情。这件事我也不能自主,还得回去,和妹子商量商量。”

陆炳文说:“不用商量,你不愿意也得愿意。来,拿二百银子来,你带了去作为定礼,也不便打首饰,择吉日就娶。你请回去听信罢,这件事我给你作主。”

梅成玉不拿银子不行,勒令叫他拿着,梅成玉无奈,拿着二百银子回了家。

一见姑娘,梅成玉说:“妹妹,你快把细软东西收拾收拾,你我快逃走罢。我去雇船去。”

姑娘说:“呦,哥哥什么事这样慌张?”梅成玉说:“我也不便告诉你,没有工夫,你快收拾,我去雇船去。”说着话,由家中出来,焉想到刚走到东胡同口,有两位班头带着十个伙计,在这里扎住。

众人一见梅成玉,大众说:“梅先生你哪去?我等奉京营殿帅之令,在这里把守,你要打算逃跑,那是不行。你要走可以,可得把家眷留下。”

梅成玉一听就愣了,自己想着要跑,焉想到陆炳文早派人看上了。自己拨头又往西走来,到西胡同口一看,也有两位班头十个伙计把上。

梅成玉一看,心中真急了,这便如何是好?自己正在发愣,只见对面来了一人,说:“贤弟,为何在此发愣?”

梅成玉一看,说:“表兄,你来了好,我这里出了塌天大祸。

书中交代:来者这人非是别人,正是探囊取物赵斌。原来赵斌的母亲是梅成玉的姑母,这两个人是表兄弟,赵斌一看梅成玉这样惊恐,问:“贤弟什么事?”

梅成玉说:“到我家再说。”二人一同来到梅成玉家中。

赵斌说:“贤弟因为什么?”梅成玉说:“我卖画卖出祸来了。”

赵斌说:“怎么?”梅成玉就把陆炳文勒令说亲之故,如此这般一说,“现在要跑也跑不了啦,东西胡同都有官人扎上,兄长你给找出个主意罢。”

赵斌一听,把眼一睁,说:“好狗娘养的,终日抢人害人,欺负到你我兄弟的头上!我拿把刀到京营殿帅府,见一个杀一个,然后连王胜仙全部把他们杀了,方出我胸中之气。”

梅成玉说:“兄长这话不行,你一个人焉能反的了?京营殿帅有多少兵,你就满打杀一个杀两个,叫人家拿住,你便糟了。再说你又无兄弟几个,不但你救不了我,你再有个差错,那时姑母她老人家怎么办?兄长总得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赵斌愣了半天,自己一想,说:“我有主意了。”

梅成玉说:“兄长有什么高明主意呢?”

赵斌说:“我有个师父,乃是灵隐寺济公活佛,他老人家能掐会算,善晓过去未来之事。你我兄弟去请他老人家来,给出个主意罢。”

梅成玉说:“也好。”二人这才赶紧站起身往外走,由他家中出来。

往前走了不远,偏巧见济公由他对面一溜歪斜,脚步不稳,“踢踏踢踏”来也。

赵斌一看说:“这可是活该,济公他老人家来了。”连忙赶奔上前行礼说:“师父在上,弟子有礼,我正要去找你老人家去。”

和尚说:“赵斌你起来,不便行礼。”

赵斌说:“贤弟,你过来见见,这就是我师父济公。”

梅成玉一看和尚,褴褛不堪,心中有些瞧不起,过来给济公作了个揖。

赵斌说:“师父,这是我表弟梅成玉。”

和尚说:“你要找我什么事?”

赵斌说:“师父,跟我到表弟家里去说。”

和尚说:“也好。”这才同着梅成玉、赵斌,来到梅成玉家中。

让和尚在堂屋里落座,赵斌说:“师父,你大发慈悲罢,我表弟出了塌天大祸。”

和尚说:“你不用说,我都知道,你们两个人快到屋里瞧瞧罢,屋里这个乱还大。”

赵斌、梅成玉一听这话诧异,连忙赶到里间屋中一瞧,见梅碧环姑娘上了吊了,这吓得梅成玉与众人浑身是汗。

碧环命不该绝,这时候,幸亏工夫还不大,梅成玉赶紧把姑娘救下来,慢慢呼唤,姑娘悠悠气转。

梅成玉说:“贤妹,你不可这样想不开,你我兄弟系了两个,你要一死,剩我孤身一人,我也无倚无靠。现在有表兄请了灵隐寺济公活佛前来,他老人家必能救你我兄妹,贤妹你不可再胡思乱想。”

说罢,一想自己这话,心中一惨,二目落泪。

和尚说:“梅成玉、赵斌,你二人出来。”

赵斌说:“师父怎么样?”

和尚说:“梅成玉你赶紧去到京营殿帅府见了陆炳文,你就说跟我妹妹商量好了,跟他要白银干两,一头真金首饰,裙衫衬袄,要上等高摆海味席。给这个东西,当时送来,今天晚上就叫他轿子抬人,不给这东西,可不能把姑娘给他。”

梅成玉说:“师父这话倘若他都应允,把东西给了,拿轿子来抬人,那便如何是好?”

和尚说:“不要紧,你只管去。他给了东西轿子来,自然有人上轿了。”

梅成玉说:“谁上轿子呀?”

和尚说:“我看院中不是有一条白狗么?就叫它上轿子。”

梅成玉说:“那如何能行?”

和尚说:“你就别管我,保能行。”

赵斌说:“贤弟,师父叫你去你就去,师父他老人家神通广大,法术无边,他自有道理。”

梅成玉半信半疑,自己这才起身出去。

走到胡同,众官人说:“梅先生哪去?”

梅成玉说:“我到京营殿帅衙门见陆大人去。”

众官入说:“是,先生请罢!”

梅成玉一直来到刑廷衙门,往里一回话,陆炳文赶紧吩咐有请,把梅成玉让到书房,问:“先生来此何干?”

梅成玉说:“我因回家跟我妹妹一商量,她倒愿了意,可得要一千银子,一头真金首饰,要一套裙衫衬袄,一桌上等高摆海味席。把这东西送了去,今天晚上叫王大人拿轿子抬人,要不给我银子,那是不行。再说过门之后,他是豪富之家,我没有钱,这个亲戚也走动不了。不给我这些东西,这件事作为罢论。”

陆炳文一听,心中甚为喜悦,说:“只要你愿意,要银子东西现成,先生你回去,随后我派人把银子衣服首饰酒席就送了去。”

梅成玉这才告辞。

回到家中说:“师父,陆炳文部答应了。”

和尚说:“好。”

话言未了,有人把银子东西俱皆送到。

和尚说:“摆上酒,咱们喝酒。”

梅成玉说:“师父,少时轿子可就来。”

和尚说:“你先去买四个叉子火烧,半斤咸牛肉来,我给白狗吃上轿子饭。”

梅成玉立刻到外面,把火烧牛肉买来。

和尚说:“家里有红头绳胭脂粉没有?”

梅成玉说:“有。”

和尚说:“拿来。”

立刻把四个火烧拿上,每个夹上牛肉二两。

和尚说:“赵斌,你先去到钱塘关雇好一只船,预备好了。

梅成玉你赶紧把家中细软的东西收拾收拾,回头我打发白狗上轿子一走,随后赵斌你送你表弟表妹逃走。要不然白狗一现了原形,他必定还要来拿你的。”

赵斌点头答应,和尚这才把白狗一招手叫过来。

罗汉爷这才要施佛法,大展神通,点化白狗变人,报应王胜仙。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译文

梅成玉在危急之中见到了表兄,点白犬玩耍逗笑奸党。

话说梅成玉带着仆妇来到刑廷衙门,仆妇先进去通报,陆炳文赶紧把成玉让到书房,今天特别恭敬,说:‘先生请坐!’梅成玉心想,我只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刑廷大人这样谦恭,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坐下后一交谈,陆炳文问:‘先生今年多少岁了?’梅成玉说:‘我今年二十七岁。’陆炳文说:‘听说先生家中有一位妹妹,还没有嫁人,这倒是天赐良缘,我给你说一门亲事。现在大理寺正卿花花太岁王大人,新丧了妻子,还没有续弦,我给你说这门亲事,倒是挺合适的。’梅成玉也来到临安住了好几个月,有所耳闻,知道王胜仙是本地的恶霸,赶紧说:‘我只是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不敢高攀,大人不必费心了。’

陆炳文说:‘先生,你不用推辞,这门亲事你我都没有办法找到。王大人乃是当朝秦相爷的兄弟,他是我的老师,将来成了亲,论起亲戚来,你还是我舅舅呢!’

梅成玉心里想:‘我不愿意做你的舅舅,恐怕会挨骂。’连忙说:‘大人放心,我领情。这件事我也不能自己做主,还得回去和妹妹商量商量。’陆炳文说:‘不用商量,你不愿意也得愿意。来,拿二百银子来,你拿着去作为定礼,也不便打首饰,选个吉日就结婚。你请回去听信吧,这件事我给你做主。’梅成玉不拿银子不行,被勒令拿着,梅成玉无奈,拿着二百银子回了家。一见到妹妹,梅成玉说:‘妹妹,你快把细软东西收拾收拾,我们快逃走吧。我去雇船。’妹妹说:‘哎呀,哥哥,什么事这么慌张?’梅成玉说:‘我也不便告诉你,没时间,你快收拾,我去雇船。’说着话,他从家中出来,没想到刚走到东胡同口,有两位班头带着十个差役,在这里把守。众人一见梅成玉,都说:‘梅先生,你去哪里?我们奉京营殿帅之令,在这里把守,你要逃跑是不行的。你要走可以,但得把家眷留下。’梅成玉一听就愣了,自己想着要逃跑,怎么也没想到陆炳文早派人盯上了。自己拨头又往西走,到西胡同口一看,也有两位班头十个差役把守。梅成玉一看,心中真急了,这可怎么办呢?自己正在发愣,只见对面来了一人,说:‘贤弟,为何在此发愣?’

梅成玉一看,说:‘表兄,你来了正好,我这里出了天大的祸事。’

书中交代:来者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探囊取物赵斌。原来赵斌的母亲是梅成玉的姑母,这两个人是表兄弟,赵斌一看梅成玉这样惊恐,问:‘贤弟,什么事?’梅成玉说:‘到我家再说。’两人一同来到梅成玉家中。赵斌说:‘贤弟,因为什么?’梅成玉说:‘我卖画卖出了祸事。’赵斌问:‘怎么?’梅成玉就把陆炳文强迫说亲的事情如此这般一说,‘现在要跑也跑不了了,东西胡同都有官人把守,兄长你给我想个办法。’赵斌一听,把眼一睁,说:‘好狗日的,整天抢人害人,欺负到我们兄弟头上!我拿把刀到京营殿帅府,见一个杀一个,然后连王胜仙全部杀了,方出我胸中之气。’梅成玉说:‘兄长,你这话说得不行,你一个人怎么能够反得了?京营殿帅有多少兵,你就满打杀一个杀两个,叫人家抓住,你便糟了。再说你又没有兄弟几个,不但你救不了我,你再有个差错,那时姑母她老人家怎么办?兄长总得想个万全之策才好。’赵斌愣了半天,自己一想,说:‘我有主意了。’梅成玉说:‘兄长有什么好办法呢?’赵斌说:‘我有个师父,是灵隐寺济公活佛,他老人家能掐会算,通晓过去未来之事。我们兄弟去请他老人家来,给他出个主意。’梅成玉说:‘也好。’两人这才赶紧站起身往外走,从他家出来。

往前走了不远,偏巧见济公从他对面歪歪斜斜地走来,脚步不稳,‘踢踏踢踏’地走来。赵斌一看说:‘这可是活该,济公他老人家来了。’连忙赶上前去行礼说:‘师父在上,弟子有礼,我正要去找你老人家。’和尚说:‘赵斌,你起来,不必行礼。’赵斌说:‘贤弟,你过来见见,这就是我师父济公。’

梅成玉一看和尚,衣衫褴褛,心中有些看不起,过来给济公作了个揖。赵斌说:‘师父,这是我表弟梅成玉。’和尚说:‘你要找我什么事?’赵斌说:‘师父,跟我到表弟家里去说。’和尚说:‘也好。’这才带着梅成玉、赵斌,来到梅成玉家中。让和尚在堂屋里坐下,赵斌说:‘师父,你大发慈悲吧,我表弟出了天大的祸事。’和尚说:‘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你们两个人快到屋里看看吧,屋里的事情还大着呢。’赵斌、梅成玉一听这话感到惊讶,连忙赶到里间屋中一看,见梅碧环姑娘上吊了,这吓得梅成玉和众人浑身是汗。

碧环命不该绝,这时候,幸亏工夫还不大,梅成玉赶紧把姑娘救下来,慢慢呼唤,姑娘悠悠气转,梅成玉说:‘贤妹,你不可这样想不开,你我兄弟系了两个,你要一死,剩我孤身一人,我也无倚无靠。现在有表兄请了灵隐寺济公活佛前来,他老人家必能救你我兄妹,贤妹你不可再胡思乱想。’说罢,一想自己这话,心中一惨,二目落泪。

和尚说:‘梅成玉、赵斌,你二人出来。’赵斌说:‘师父怎么样?’和尚说:‘梅成玉你赶紧去到京营殿帅府见了陆炳文,你就说跟我妹妹商量好了,跟他要白银干两,一头真金首饰,裙衫衬袄,要上等高摆海味席。给这个东西,当时送来,今天晚上就叫他轿子抬人,不给这东西,可不能把姑娘给他。’

梅成玉说:‘师父这话倘若他都应允,把东西给了,拿轿子来抬人,那便如何是好?’和尚说:‘不要紧,你只管去。他给了东西轿子来,自然有人上轿了。’梅成玉说:‘谁上轿子呀?’和尚说:‘我看院中不是有一条白狗么?就叫它上轿子。’梅成玉说:‘那如何能行?’和尚说:‘你就别管我,保能行。’赵斌说:‘贤弟,师父叫你去你就去,师父他老人家神通广大,法术无边,他自有道理。’梅成玉半信半疑,自己这才起身出去。

走到胡同,众官人说:‘梅先生哪去?’梅成玉说:‘我到京营殿帅衙门见陆大人去。’众官入说:‘是,先生请罢!’梅成玉一直来到刑廷衙门,往里一回话,陆炳文赶紧吩咐有请,把梅成玉让到书房,问:‘先生来此何干?’梅成玉说:‘我因回家跟我妹妹一商量,她倒愿了意,可得要一千银子,一头真金首饰,要一套裙衫衬袄,一桌上等高摆海味席。把这东西送了去,今天晚上叫王大人拿轿子抬人,要不给我银子,那是不行。再说过门之后,他是豪富之家,我没有钱,这个亲戚也走动不了。不给我这些东西,这件事作为罢论。’陆炳文一听,心中甚为喜悦,说:‘只要你愿意,要银子东西现成,先生你回去,随后我派人把银子衣服首饰酒席就送了去。’梅成玉这才告辞。

回到家中说:‘师父,陆炳文部答应了。’和尚说:‘好。’话言未了,有人把银子东西俱皆送到。和尚说:‘摆上酒,咱们喝酒。’梅成玉说:‘师父,少时轿子可就来。’和尚说:‘你先去买四个叉子火烧,半斤咸牛肉来,我给白狗吃上轿子饭。’梅成玉立刻到外面,把火烧牛肉买来。

和尚说:‘家里有红头绳胭脂粉没有?’梅成玉说:‘有。’和尚说:‘拿来。’立刻把四个火烧拿上,每个夹上牛肉二两。和尚说:‘赵斌,你先去到钱塘关雇好一只船,预备好了。梅成玉你赶紧把家中细软的东西收拾收拾,回头我打发白狗上轿子一走,随后赵斌你送你表弟表妹逃走。要不然白狗一现了原形,他必定还要来拿你的。’赵斌点头答应,和尚这才把白狗一招手叫过来。

罗汉爷这才要施佛法,大展神通,点化白狗变人,报应王胜仙。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注解

梅成玉:可能是指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寓意美好。

刑廷衙门:古代官府名称,指负责司法审判的机构。

陆炳文:可能是指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寓意文雅。

秦相爷:秦相爷,古代官职,相国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相爷是对相国的尊称。

花花太岁:花花太岁,古代对恶霸的俗称,意指行为不端、欺压百姓的人。

大理寺正卿:大理寺正卿,古代官职,大理寺是古代的司法机构,正卿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京营殿帅:京营殿帅,古代官职,京营指京城中的军队,殿帅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班头:班头,古代官职,指官府中的小吏,负责巡查和执行命令。

伙计:伙计,古代对雇工、仆役的称呼。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济公活佛:又称济公,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著名僧人,以行医施舍、机智幽默著称。

细软东西:细软东西,指家中值钱的物品和贵重物品。

塌天大祸:塌天大祸,形容非常严重的灾难或不幸的事件。

姑母:姑母,父亲的姐妹,是梅成玉的亲戚。

姑母她老人家:姑母她老人家,对姑母的尊称,表示尊敬。

灵隐寺济公活佛:灵隐寺济公活佛,指在灵隐寺的济公活佛,此处是赵斌对其师父的称呼。

乱:乱,此处指家中发生的混乱或不幸的事件。

碧环:指古代美女,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命不该绝:指某人或某事注定不会遭遇不幸,有“吉人天相”之意。

工夫:指时间,这里指事情发生的时间。

姑娘:指年轻的女子,古代小说中常用此称呼年轻女性。

贤妹:古代对年轻女子的尊称,有亲切之意。

兄弟系了两个:指兄弟二人,系了可能是指血缘关系。

京营殿帅府:古代官府名称,指京城的军营和帅府。

白银干两:古代货币单位,一干两等于十两。

真金首饰:指纯金制成的首饰,古代贵族常用。

裙衫衬袄:古代女子的服装,裙为裙子,衫为上衣,衬袄为内衣。

高摆海味席:指丰盛的海鲜宴席,高摆表示宴席丰盛。

胡同:指中国城市中的小巷道。

王大人:指官职为王的官员。

红头绳:一种红色的绳子,古代常用于装饰或结扎。

胭脂粉:古代化妆品,用于涂抹脸色。

叉子火烧:一种古代的食品,类似于今天的烧饼。

咸牛肉:腌制过的牛肉,古代常用作食物。

钱塘关:古代关隘名称,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附近。

细软的东西:指家中值钱或贵重的东西。

白狗:可能是指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以白狗为化身。

罗汉爷:可能是指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带有尊称。

施佛法:指施展佛教的法术。

神通广大:形容法术或能力非常高强。

点化:指用佛法或法术使某人或某物发生变化。

报应:指因果报应,指善恶有报,天道轮回。

王胜仙:可能是指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寓意胜过神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发展脉络。

首句‘碧环命不该绝’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题,即主角碧环的命运并非注定是悲剧,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梅成玉的及时救援和安慰,体现了他的兄弟情谊和对妹妹的关爱。‘贤妹,你不可这样想不开’等话语,流露出他内心的担忧和无奈。

和尚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灵隐寺济公活佛’这一角色,不仅具有宗教背景,还拥有超凡的法力,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

和尚的话语‘梅成玉、赵斌,你二人出来’和‘梅成玉你赶紧去到京营殿帅府见了陆炳文’等,展现了和尚的果断和决策力,为后续情节发展提供动力。

梅成玉与陆炳文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梅成玉为了妹妹的幸福,不惜向权贵低头,而陆炳文则趁机敲诈勒索,这一情节反映了人性的贪婪和丑恶。

和尚的‘白狗上轿子’这一奇特安排,既体现了他的幽默感,又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白狗’这一角色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梅成玉与赵斌的行动,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拯救妹妹的行动中,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最后一句‘罗汉爷这才要施佛法,大展神通,点化白狗变人,报应王胜仙’为故事留下了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期待后续情节的发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济公全传-第一百七十九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6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