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原文

隐景藏形与世殊,

含气养精口如朱。

带执性命守虚无,

名入上清死录除,

三神之乐由隐居。

倏欻游遨无遗忧,

羽服一整八风驱。

控驾三素乘晨霞,

金辇正立从玉与。

何不登山诵我书,

郁郁窈窕真人墟。

入山何难故踌躇,

人间纷纷臭帑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译文

隐藏景色和形态,与世俗不同,涵养气息和精气,口如朱砂般红润。

带着对生命的执着,守护着虚无,名声进入上清界的生死簿,名字被除,三神之乐由此而来。

迅速游历四方,无任何忧虑,身着羽衣,八面来风。

驾驭着三素(指天地间的精华),乘着晨霞,金色的车辇正立,玉的随从跟随。

为什么不登山来诵读我的书籍,那里有茂盛而幽深的仙人居住地。

进入山林并不难,为何还犹豫不决,人间的纷扰如同臭气熏天的仓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注解

隐景藏形:指隐居深山,隐藏自己的行踪和形象,避免外界干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含气养精:指通过呼吸吐纳、调息养气的方法来修炼身体和精神,以求长生不老。

口如朱:形容说话和气、和善,如同朱砂一般珍贵。

带执性命:指带着自己的生命和命运,强调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

守虚无:指保持内心的虚空和清静,不沾染世俗的纷扰。

名入上清死录除:指名字被录入上清仙境的生死簿中,意味着得到了上清仙境的认可,可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

三神之乐:指身、心、灵三者的和谐与快乐。

由隐居:指通过隐居来达到三神之乐的境界。

倏欻游遨:形容迅速而自由地游历、飞翔。

无遗忧:指没有留下任何忧虑和烦恼。

羽服:指古代修仙者所穿的仙服,用羽毛制成,象征超脱世俗。

八风:指八方之风,这里可能比喻八种不同的境界或力量。

控驾:指掌握和驾驭。

三素:指三种纯净的物质,可能指天地间的精华。

晨霞:指清晨的彩云,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金辇:指用金制成的车辇,象征尊贵和权力。

玉与:指玉质的宝物,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登山诵我书:指登上高山,吟诵自己的诗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郁郁窈窕:形容山景优美,充满生机。

真人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入山何难故踌躇:指进入山中并不困难,但人们却犹豫不决,可能是因为对世俗生活的留恋。

人间纷纷臭帑如:形容人间的纷繁复杂和污秽,帑指仓库,这里比喻人间的物质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评注

此诗以隐逸为主题,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首句‘隐景藏形与世殊’便点明了隐居生活的特点,即隐者将自己的身影隐藏于自然之中,与世隔绝,追求一种与世俗不同的生活方式。

‘含气养精口如朱’中的‘含气养精’体现了道家养生之术,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口如朱’则形容隐者修炼有成,气色红润,健康长寿,这是对隐居生活质量的肯定。

‘带执性命守虚无’表达了隐者对于生命的态度,即把握住生命,坚守虚无之道。这里的‘虚无’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指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空灵。

‘名入上清死录除’意味着隐者不追求名利,不问世事,从而避免了尘世的纷扰,达到了超脱的境界。‘上清’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秘境界,隐者通过修炼可以达到这一境界。

‘三神之乐由隐居’中的‘三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志和情感,隐居生活使得隐者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由隐居’则强调了隐居是达到这种快乐状态的手段。

‘倏欻游遨无遗忧’描绘了隐者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倏欻’形容快速,‘游遨’表示自由行走,‘无遗忧’则表达了无忧无虑的心境。

‘羽服一整八风驱’中的‘羽服’是道教的服饰,象征着隐者的身份。‘八风’代表了自然界的八种风,‘驱’则表示隐者能够驾驭自然。

‘控驾三素乘晨霞’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超凡能力,‘三素’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乘晨霞’则意味着隐者能够驾驭三才,乘着晨光飞翔。

‘金辇正立从玉与’中的‘金辇’和‘玉’都是贵重的象征,‘正立’表示隐者地位尊贵,不受世俗束缚。‘从玉与’则表达了隐者与高洁之物的相伴。

‘何不登山诵我书’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劝诫,‘登山’意味着追求精神的高远,‘诵我书’则是对自己修炼成果的肯定。

‘郁郁窈窕真人墟’中的‘郁郁’和‘窈窕’形容隐居之地环境优美,‘真人墟’则表示这是隐者居住的圣地。

‘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帑如’两句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入山’指隐居,‘踌躇’表示犹豫,‘人间纷纷’形容世俗的纷扰,‘臭帑’则比喻世俗的污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隐景》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