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原文

经历六合隐卯酉,

两肾之神主延寿。

转降适斗藏初九,

知雄守雌可无老。

知白见黑急坐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译文

经历了六合隐去卯酉(指时间的变化),两肾的神气可以延长寿命。

当转降至斗宿藏于初九时,明白雄性守雌性就可以避免衰老。

知道白色的东西就能看到黑色的东西时,就要赶紧坐下静守,不要轻易变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注解

六合:指天地间最大的时间周期,古代以天干地支组合计算,代表宇宙的六个阶段,即六十年一个周期。

隐卯酉:卯酉是地支中的两个方位,卯代表东方,酉代表西方。隐卯酉可能是指避开或隐藏在卯酉方位,可能寓意着避开某些不吉的时间或方位。

两肾之神:在中医和道家文化中,两肾被认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与生命力和健康密切相关。‘神’在此指肾脏的内在活力或生命力。

延寿:延长寿命,追求长寿是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斗: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宿,斗宿位于北方,代表北斗七星。

藏初九:可能是指北斗七星中的某个阶段或位置,‘初九’在此可能表示某个特定的天数或时期。

知雄守雌:出自《道德经》,意指明白刚强与柔弱的关系,并保持柔弱,以此达到和谐与平衡。

无老:不老,即长生不老,指追求永恒的生命状态。

知白见黑:出自《道德经》,意指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即明白事物的本质和表象。

急坐守:急,可能指紧急或迅速;坐守,指安静地守候或保持某种状态,这里可能是指迅速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评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经历六合隐卯酉’,这里的‘六合’指的是天干地支中的六合相合,‘卯酉’是地支中的卯(兔)和酉(鸡),分别对应天干中的乙和辛。六合隐卯酉,意味着在阴阳变化中,乙辛之合被隐藏起来,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深层次的阴阳平衡状态,或者是某种修炼状态下的内在变化。在古文化中,六合常常与五行、八卦等概念相结合,用以解释宇宙间的和谐与变化。

‘两肾之神主延寿’中的‘两肾之神’指的是肾脏中的生命力,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生命力的源泉,‘主延寿’则是指肾脏对于延年益寿的作用。这一句强调了肾脏在养生和长寿中的重要性。

‘转降适斗藏初九’中的‘转降’可能是指某种修炼过程中的下降,‘适斗’可能是指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或境界,‘藏初九’则可能是指将某种能量或精神状态藏于初始的状态之中。这里的‘初九’可能是指《易经》中的卦象,或者是某种修炼的初级阶段。

‘知雄守雌可无老’这句话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平衡理念,‘知雄守雌’意味着懂得阳刚与阴柔的相互依存和转化,这样就可以达到无老的状态。这里的‘无老’并不是指真正的长生不老,而是指通过阴阳平衡达到身心和谐,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知白见黑急坐守’这句话中,‘知白见黑’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急坐守’则可能是指在这种洞察的基础上,迅速采取行动并保持警觉。这里的‘坐守’可能是指一种静坐修炼的状态,通过静坐来达到对内心世界的掌控和对生命力的提升。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经历》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2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