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原文

紫清上皇太道君,

太玄太和侠侍端。

化生万物使我仙,

飞升十天驾玉轮。

昼夜七日思勿眠,

子能行此可长存。

积功成炼非自然,

是由精诚亦由专。

内守坚固真之真,

虚中恬淡自致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译文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

化生万物使我成仙,飞升到十天之上乘坐玉轮。

昼夜七日都在思考,无法入睡。

你若能这样做,就可以长久存在。

积累功德成为修炼,不是自然发生的,这是由于精诚和专注。

内在守护坚固的是真正的真,虚静恬淡自然会达到神通境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注解

紫清上皇太道君:指道教中的最高神祇之一,紫清上皇太道君是道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代表着宇宙的根本法则和最高的道德境界。

太玄太和侠侍端:太玄和太和是道教哲学中的概念,分别代表宇宙的根本原理和宇宙间的和谐状态。侠侍端可能是指道教中的神仙或高人。

化生万物使我仙:化生万物指的是道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宇宙的根本原理)所化生,使我仙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成仙的境界。

飞升十天驾玉轮:飞升是指修炼有成后,灵魂可以离开肉体,飞升到天界。玉轮可能是指天界中的交通工具或象征。

昼夜七日思勿眠:指修炼者需要长时间地冥想和修炼,七天不眠不休,以增强精神力量。

子能行此可长存:子指的是修炼者自己,行此指的是按照道教的修炼方法去做,长存则是指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积功成炼非自然:积功成炼是指通过不断的修炼积累功德,非自然则是指这种修炼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需要主观努力。

是由精诚亦由专:精诚指的是修炼者的虔诚和专注,专则是指修炼者对修炼的专注和执着。

内守坚固真之真:内守指的是修炼者内在的修养和自我控制,坚固真之真是指坚守真正的道,不被外界所动摇。

虚中恬淡自致神:虚中恬淡是指修炼者内心的平和与淡泊,自致神则是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评注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

此句开篇便以‘紫清上皇太道君’和‘太玄太和侠侍端’作为尊称,体现了对道教最高神祇的崇敬。紫清上皇太道君在道教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道,而太玄太和则象征着宇宙的根本法则。侠侍端则可能指的是道教的守护神或仙人,此句整体上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

此句描绘了道教的修炼成果,‘化生万物’意味着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与宇宙万物相融合的境界,‘使我仙’则是指通过修炼获得仙体。‘飞升十天驾玉轮’则是对仙人飞行升天的形象描绘,玉轮象征着仙人的交通工具,也寓意着仙界的美好。

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

此句强调了修炼过程中的坚持和毅力。‘昼夜七日’意味着不分昼夜地修炼,‘思勿眠’则是指修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思考修炼之道。‘子能行此可长存’是对修炼者坚持不懈的肯定,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此句指出修炼并非自然发生,而是需要积累功力,通过精诚和专注才能实现。‘积功成炼’强调了修炼过程中的积累性,‘非自然’则是指修炼需要人为的努力。‘是由精诚亦由专’进一步说明了修炼的关键在于修炼者的心态和专注度。

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此句是对修炼者内心状态的描述。‘内守坚固真之真’意味着修炼者需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真实,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虚中恬淡自致神’则是指修炼者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泊,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紫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