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原文

天中之岳精谨修,

云宅既清玉帝游。

通利道路无终休,

眉号华盖覆明珠。

九幽日月洞空无,

宅中有真常衣丹。

审能见之无疾患,

赤珠灵裙华茜粲。

舌下玄膺生死岸,

出青入玄二气焕,

子若遇之升天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译文

天中的岳山精心修整,云中的住宅已经清理干净,玉帝在此游玩。

通向道路畅通无阻,永远不会休息,眉毛如同华盖覆盖着明珠。

九幽之地日月空无,宅中常有衣衫穿在身上,颜色鲜艳。

如果能够看到这些,就不会有疾病困扰,红色的珠子和灵动的裙子光彩照人。

舌头下的玄膺位于生死边缘,出入青色和玄色的气体会焕发出光彩。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就能升入天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注解

天中之岳:指天中央的高山,这里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天柱或者天帝居住的地方。

精谨修:精心地修整,指天中的高山被精心地维护和修整。

云宅:指天宫,天帝居住的地方。

玉帝:中国神话中的天帝,掌管天界。

通利道路:指通往天界的道路畅通无阻。

无终休:永不休止,指道路始终畅通。

眉号华盖:眉,指眉毛;号,指称号;华盖,古代帝王或尊贵者出行时所用的华美的伞盖,这里比喻尊贵的地位。

覆明珠:覆盖着明珠,形容华盖的华丽和珍贵。

九幽日月:九幽,指深不可测的深渊;日月,指太阳和月亮,这里可能指阴间的景象。

洞空无:空洞无物,形容九幽之地的荒凉和空旷。

宅中有真常衣丹:宅中,指居住的地方;真常,指永恒不变;衣丹,指穿着红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修行者的服饰。

审能见之无疾患:审能,指能够清楚地看到;疾患,指疾病,这里指没有疾病。

赤珠灵裙:赤珠,指红色的珠子;灵裙,指有灵性的裙子,这里可能指神异的服饰。

华茜粲:华茜,指华丽;粲,指光彩照人。

舌下玄膺:舌下,指舌下之处;玄膺,指深奥的道理。

生死岸:生死之间的界限。

出青入玄:出青,指从青色(代表生命)出来;入玄,指进入深奥(代表死亡或神秘)。

二气焕:两种气息焕发,指生命与死亡的气息交替出现。

子若遇之升天汉:子,指你;遇之,指遇到这样的情况;升天汉,指升入天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评注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

此句以‘天中之岳’比喻神圣之地的崇高与庄严,‘精谨修’则表达了此处建筑的精致与虔诚。‘云宅’一词描绘了此地的神秘与飘渺,‘玉帝游’更是将此地的神圣性提升至天庭之主的高度,彰显了其非同寻常的地位。

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

‘通利道路’暗示了此处交通便利,‘无终休’则表明其永无止境。‘眉号华盖’形容了此处建筑的华美,‘覆明珠’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光彩夺目,如同覆盖着珍贵的宝石,显示出其非凡的装饰与价值。

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

‘九幽日月’描绘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境界,‘洞空无’则表现了此处与世隔绝,超脱尘世的氛围。‘宅中有真常衣丹’则说明了此处居住者身着常服,却带有丹药,寓意着修炼与长生。

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

‘审能见之’意味着只有真正的修炼者才能洞察此地的奥秘,‘无疾患’则暗示了此处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益处。‘赤珠灵裙’和‘华茜粲’描绘了修炼者所着服饰的华丽与神秘,增添了此地的神秘色彩。

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

‘舌下玄膺’和‘生死岸’描绘了修炼者舌下吞吐着生死之气的景象,表现了修炼者对生死轮回的掌控。‘出青入玄’则形容了修炼者气息的变化,‘二气焕’则表明这种变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子若遇之升天汉。

此句作为结尾,点明了遇到此地的修炼者将有望升入天界,达到了修炼的极致。整个句子通过层层递进,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仙气的修炼之地,令人向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天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0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