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帝内经的作者不确定,传统上认为是黄帝时代的名医岐伯所著。此书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思想,并经过战国至汉代医家整理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中医学的基石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内容简要:《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内容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方面。书中主要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讲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基本生理活动,提出了“阴阳平衡”与“气血调和”对健康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还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推拿等,具有丰富的临床指导价值。该书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还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医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
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刺脊间中髓,为伛。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欬逆。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
无刺大怒,令人气逆。
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刺膝髌出液,为跛。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欬。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刺腨肠内陷,为肿。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听听关于禁忌的事情。
岐伯回答说:内脏有重要的部位,不能不仔细观察。肝在左边生长,肺在右边藏纳,心脏位于体表,肾脏治理内部,脾脏是它的助手,胃是它的市场。在膈膜和胸膜之间,中间有父母(指心包),在七节骨旁边,中间有小心(指小心脏)。遵循这些原则会有福,违背这些原则会有灾。
如果刺中心脏,一天就会死,其症状是打嗝。刺中肝脏,五天就会死,其症状是说话。刺中肾脏,六天就会死,其症状是打喷嚏。刺中肺部,三天就会死,其症状是咳嗽。刺中脾脏,十天就会死,其症状是吞咽。刺中胆,一天半就会死,其症状是呕吐。
如果刺中脚踝上的大血管,出血不止就会死。如果刺中面部流动的血脉,不幸会变成盲人。如果刺中头部脑户处,进入脑内,立刻就会死。如果刺舌下流动的血脉,出血不止会变成哑巴。如果刺脚底下的布络中的血脉,不出血会变成肿胀。如果刺合谷穴中的大血管,会使人跌倒,脸色改变。如果刺气冲穴中的血脉,不出血会变成肿胀的鼠仆。如果刺脊椎间的骨髓,会变成驼背。
如果刺乳房上的穴位,会变成肿胀,根部会腐烂。如果刺缺盆中的穴位,会陷入内部,气会泄出,使人喘息咳嗽。如果刺手心包经的穴位,会变成肿胀。
不要在喝醉后刺,会使人气乱。不要在愤怒时刺,会使人气逆。不要在过度劳累后刺,不要在刚吃饱后刺,不要在极度饥饿或口渴时刺,不要在受到惊吓后刺。
如果刺阴股中的大血管,出血不止就会死。如果刺刺客主人内部的穴位,会变成内漏,导致聋。如果刺膝盖髌骨处的穴位,会流出液体,导致跛行。如果刺手臂太阴脉,出血过多,会立刻死。如果刺足少阴脉,过度虚弱出血,会导致舌头难以说话。如果刺胸中的穴位,会变成喘息和仰息。如果刺肘部的穴位,气会归入其中,导致不能屈伸。如果刺阴股下三寸处的穴位,会使人遗尿。如果刺腋下胁间的穴位,会使人咳嗽。如果刺小腹中的膀胱,会流出尿液,使人小腹膨胀。如果刺腨肠的穴位,会变成肿胀。如果刺匡上的陷骨中的穴位,会变成漏或盲。如果刺关节中的液体,会导致不能屈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注解
黄帝: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岐伯:古代医学家,与黄帝并称,常在黄帝面前提出医学问题,对黄帝进行医学指导。
禁数:禁忌事项的数目或具体内容,此处指禁忌事项的数目。
脏:指人体内的器官,如心、肝、脾、肺、肾等。
要害:重要的部位或关键的地方。
左:在古代医学中,肝位于左侧。
右:在古代医学中,肺位于右侧。
表:表面,指外部。
里:内部。
使:使役,此处指脾脏对其他器官的功能起到辅助作用。
市:市场,此处比喻胃的功能如同市场,负责食物的消化。
鬲肓:古代医学名词,指膈膜与胸膜之间的空隙。
小心:中医术语,指心脏。
福:吉祥,好运。
咎:灾祸,不幸。
刺:用针进行针灸治疗。
中心:心脏。
噫:打嗝。
肝:肝脏。
语:说话。
肾:肾脏。
嚏:打喷嚏。
肺:肺部。
欬:咳嗽。
脾:脾脏。
吞:吞咽。
胆:胆囊。
呕:呕吐。
跗:脚背。
中大脉:大的血管。
面:面部。
溜脉:小的血管。
脑户:头部的一个穴位。
舌下:舌下。
布络:分布的脉络。
郄:中医术语,指肌肉中的凹陷处。
气街:中医术语,指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
脊间:脊椎之间。
髓:骨髓。
乳上:乳房上方。
乳房:乳房。
缺盆:锁骨上窝。
手鱼腹:手背的凹陷处。
大醉:极度醉酒。
大怒:极度愤怒。
大劳:过度劳累。
新饱:刚吃饱。
大饥:极度饥饿。
大渴:极度口渴。
大惊:极度惊吓。
阴股:大腿内侧。
内陷:深入。
膝髌:膝盖。
液:体液。
臂太阴脉:手臂上的阴经脉络。
足少阴脉:足部的少阴脉络。
膺:胸。
肘:肘部。
阴股下:大腿下方。
腋下:腋窝。
胁间:胁部之间。
膀胱:膀胱。
腨肠:小腿后侧的肌肉。
匡:通“筐”,指容器。
关节:关节。
伛:驼背。
遗溺:遗尿。
满:饱满。
根蚀:根部腐烂。
泄:泄气。
喘欬逆:喘息、咳嗽、呕吐。
不屈伸:不能弯曲或伸展。
肿鼠仆:肿胀,如鼠般倒地。
漏:漏出。
盲:失明。
跛:跛行。
舌难以言:说话困难。
喘逆仰息:喘息困难,仰卧呼吸。
肿:肿胀。
不得屈伸:不能弯曲或伸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评注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黄帝的提问,表达了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医疗禁忌的重视。‘禁数’指的是禁止和禁忌的医学知识,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深度。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
岐伯的回答强调了脏器的重要性,‘脏’指五脏,‘要害’指关键部位。这句话强调了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必须仔细观察和了解脏器的状况,避免因误诊误治而造成严重后果。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此句描述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位置。肝主疏泄,肺主呼吸,心主血脉,肾主水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这些描述体现了中医对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以及五脏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鬲肓’指膈肌和盲肠之间的区域,‘父母’指心脏,‘小心’指心脏的跳动。这句话说明了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心脏跳动与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
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这句话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遵循规律则可获得健康和幸福,反之则可能招致疾病和不幸。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心脏可能导致立即死亡,以及心脏受刺后的反应。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针灸技术的谨慎态度。
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肝脏可能导致死亡,以及肝脏受刺后的反应。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肝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肾脏可能导致死亡,以及肾脏受刺后的反应。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肺脏可能导致死亡,以及肺脏受刺后的反应。
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脾脏可能导致死亡,以及脾脏受刺后的反应。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胆脏可能导致死亡,以及胆脏受刺后的反应。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跗骨上的大脉可能导致出血不止而死亡。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面部脉络可能导致失明。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头部可能导致立即死亡。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舌下脉络可能导致失语。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足部脉络可能导致肿胀。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郄中大脉可能导致晕厥和面色苍白。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气街中脉可能导致肿胀和晕厥。
刺脊间中髓,为伛。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脊间中髓可能导致驼背。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乳房可能导致肿胀和腐烂。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欬逆。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缺盆可能导致气泄和呼吸困难。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手鱼腹可能导致肿胀。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
此句强调了在醉酒状态下进行针灸可能导致的危险。
无刺大怒,令人气逆。
此句说明了在愤怒状态下进行针灸可能导致的危险。
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这五句话强调了在身体状态不佳时进行针灸可能导致的危险,如过度劳累、刚吃饱、饥饿、口渴、受到惊吓等。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阴股大脉可能导致出血不止而死亡。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刺客主人内陷中脉可能导致内漏和失聪。
刺膝髌出液,为跛。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膝髌可能导致跛行。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臂太阴脉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而死亡。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足少阴脉可能导致舌头发麻,言语困难。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膺中陷中肺可能导致呼吸急促,仰卧呼吸。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肘中内陷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阴股下三寸可能导致遗尿。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欬。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腋下胁间可能导致咳嗽。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少腹中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和腹部不适。
刺腨肠内陷,为肿。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腨肠可能导致肿胀。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此句说明了针灸误刺匡上陷骨中脉可能导致失明。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此句描述了针灸误刺关节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