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

作者: 黄帝内经的作者不确定,传统上认为是黄帝时代的名医岐伯所著。此书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思想,并经过战国至汉代医家整理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中医学的基石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内容简要:《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内容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方面。书中主要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讲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基本生理活动,提出了“阴阳平衡”与“气血调和”对健康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还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推拿等,具有丰富的临床指导价值。该书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还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医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原文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后泄者,治其本。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

间者并行,甚为独行。

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译文

先出现疾病然后才出现逆症状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逆症状然后才出现疾病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寒冷症状然后才生病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疾病然后才出现寒冷症状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热症状然后才生病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泄泻症状然后才出现其他疾病的,治疗其根本原因,并且要调整身体,然后再治疗其他疾病。

先出现疾病然后才出现身体中满(指身体不适,如饱胀感)的,治疗其表面症状。

先出现疾病然后才出现泄泻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先出现身体中满然后才出现心烦的,治疗其根本原因。

有外来邪气,有与人体相合的气,大小便不通畅时,治疗其表面症状;大小便通畅时,治疗其根本原因。

疾病发作时,如果症状有余(指症状明显),先治疗其根本原因,再治疗其表面症状。

疾病发作时,如果症状不足(指身体虚弱),先治疗其表面症状,再治疗其根本原因。

要仔细观察病情的轻重,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法。病情轻微的可以同时治疗,病情严重的则单独治疗。先出现大小便不通畅然后才出现其他疾病的情况,治疗其根本原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注解

病:疾病,指身体机能失调或受到损害的状态。

逆:逆乱,指身体机能或情绪的紊乱。

本:根本,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主要病机。

标:标象,指疾病的症状或表象。

寒:寒冷,指身体感受寒冷或寒邪入侵。

热:热度,指身体感受热度或热邪入侵。

泄: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薄。

调:调整,指对病情进行适当的处理或治疗。

满:满胀,指身体内部感到胀满不适。

烦心:心烦,指心理或情绪上的不安或不适。

客气:客气,指外来邪气,如风、寒、湿、热等。

同气:同气,指体内产生的病气,如痰、湿、瘀血等。

大小便不利:大小便不利,指大便或小便不通畅。

病发而有余:病发而有余,指疾病表现为实证,病邪有余。

病发而不足:病发而不足,指疾病表现为虚证,正气不足。

间:间者,指病情的轻重度,轻者为间。

甚:甚为独行,指病情严重,需要单独治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医学中的辨证施治原则。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此句强调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若出现逆证,应先治疗其根本原因,而非逆证本身。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根本在于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而非仅仅针对症状。

‘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此句指出疾病的发生顺序,若先出现逆证,随后出现疾病,治疗时仍需针对根本原因。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此句说明疾病发生与寒邪的关系,治疗时需从根本上驱除寒邪。

‘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若疾病过程中出现寒邪,治疗时也应从根本原因入手。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此句强调疾病与热邪的关系,治疗时应从根本上清热。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泄泻为疾病之一,若泄泻导致其他疾病,治疗时需调整根本,并治疗其他疾病。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若疾病先出现,随后出现中满(即腹部胀满),治疗时应先解决中满这一标证。

‘先病后泄者,治其本。’疾病先出现,随后出现泄泻,治疗时仍需从根本原因入手。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中满引起烦心,治疗时应针对中满的根本原因。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客气指外来邪气,同气指内在的气机失调,治疗时根据不同情况,或治标或治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表现为实证,治疗时应先治其根本原因,后治标证。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疾病表现为虚证,治疗时应先治标证,后治根本原因。

‘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此句强调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仔细观察病情的轻重缓急,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间者并行,甚为独行。’病情较轻时,治疗可以并行进行;病情较重时,治疗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若大小便不利导致其他疾病,治疗时应先解决大小便不利的根本原因。’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病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4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