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红楼梦》被认为是其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通过其家族的命运与亲身经历,写出了《红楼梦》中的深刻社会描绘和复杂人物关系。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描绘了荣府与宁府两大家族的兴衰历程,特别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社会风貌及其衰败过程。小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丰富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红楼梦》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爱情、亲情和友情等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极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全书语言精美、情感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十三回-原文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
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闲言少叙,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顽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搀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
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嚈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
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
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宝玉下了车,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
然后见过尤氏。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
然后又出来见贾珍。
彼时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姊妹也都来了。
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那贾敬闻得长孙媳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因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
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
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
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
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
大家都奇异称赞。
贾珍笑问:“价值几何?”
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
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
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
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
此事可罕,合族人也都称叹。
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敛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
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贾珍喜之不尽,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
那宝珠按未嫁女之丧,在灵前哀哀欲绝。
于是,合族人丁并家下诸人,都各遵旧制行事,自不得紊乱。
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
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
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
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
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
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
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
贾珍听说,忙吩咐:“快命书房里人恭敬写了大爷的履历来。”
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刻,便拿了一张红纸来与贾珍。
贾珍看了,忙送与戴权。
看时,上面写道: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戴权看了,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说道:“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
小厮答应了,戴权也就告辞了。
贾珍十分款留不住,只得送出府门。
临上轿,贾珍因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
戴权道:“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贾珍感谢不尽,只说:“待服满后,亲带小犬到府叩谢。”
于是作别。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
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
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
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
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
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
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
会芳园临街大门洞开,旋在两边起了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摆的刀斩斧齐。
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对竖在门外,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
四大部洲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
以及“恭请诸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锡,神威远镇,四十九日消灾洗业平安水陆道场“等语,亦不消烦记。
只是贾珍虽然此时心意满足,但里面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
当下正忧虑时,因宝玉在侧问道:“事事都算安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
贾珍见问,便将里面无人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
贾珍忙问:“是谁?”
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
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笑道:“果然妥贴,如今就去。”
说着拉了宝玉,辞了众人,便往上房里来。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
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
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
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
贾珍一面扶拐,紥挣着要蹲身跪下请安道乏。
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住,命人挪椅子来与他坐。
贾珍断不肯坐,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
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
贾珍忙笑道:“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邢夫人笑道:“原来为这个。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
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
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
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
说着滚下泪来。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
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
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
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
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
王夫人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
贾珍见凤姐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
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
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
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
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凤姐不敢就接牌,只看着王夫人。
王夫人道:“你哥哥既这么说,你就照看照看罢了。只是别自作主意,有了事,打发人问你哥哥,嫂子要紧。”
宝玉早向贾珍手里接过对牌来,强递与凤姐了。
又问:“妹妹住在这里,还是天天来呢?若是天天来,越发辛苦了。
不如我这里赶着收拾出一个院落来,妹妹住过这几日倒安稳。”
凤姐笑道:“不用。那边也离不得我,倒是天天来的好。”
贾珍听说,只得罢了。
然后又说了一回闲话,方才出去。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
凤姐儿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
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
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
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凤姐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
正是: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十三回-译文
秦可卿死后被封为龙禁尉,王熙凤协助管理宁国府。
话说凤姐儿自从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心里真的很无聊,每天晚上,只是和平儿说笑一下,就随便睡了。
这天晚上,正和平儿在灯下拥着炉子懒洋洋地绣花,早早地让浓香的绣被铺好,两人躺下,数着日子算行程应该到哪儿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平儿已经睡熟了。凤姐刚觉得眼睛有些朦胧,恍惚间看到秦氏从外面走来,含笑说道:‘婶子睡得真好!我今天回去,你也没有送我一程。因为我们娘儿俩平时关系好,我不舍得不和你告别。还有一件心愿没有完成,不告诉你,别人可能帮不上忙。’
凤姐听了,恍恍惚惚地问:‘有什么心愿?你只管告诉我吧。’秦氏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超过你,你怎么连两句俗语也不知道?常言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兴盛了一百多年,如果有一天乐极生悲,如果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是白白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这番话,心情舒畅,十分敬畏,急忙问:‘这话考虑得极是,但有什么办法可以永远没有忧虑呢?’秦氏冷笑道:‘婶子真傻。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可以永远保持的。但如今能在兴盛的时候规划好将来衰败时的家业,也可以说是永远保全了。就像如今事情都安排得妥当,只有两件事还没安排好,如果这样做,将来就可以永远保全了。’
凤姐便问是什么事。秦氏说:‘现在祖坟虽然四季都有祭祀,但并没有固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然设立了,但没有固定的供给。依我想来,现在虽然兴盛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衰败的时候,这两项从哪里来?不如依我的意见,趁现在富贵,把祖坟附近的田庄房舍地亩多买一些,用来准备祭祀供给的费用都从这里出,把家塾也设在这里。和族中长幼商量,大家定下规矩,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的事务。这样周流,又没有争斗,也没有典卖等弊端。即使有了罪,凡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会要。即使家道衰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路,祭祀又可以永远传承。如果现在以为荣华富贵永无尽头,不考虑将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不久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这时候如果不早做打算,到时候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凤姐急忙问:‘有什么喜事?’秦氏说:‘天机不可泄露。只是我和婶子交情一场,临别送你两句话,你要记住。’于是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想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敲四下,把凤姐惊醒了。人回:‘东府蓉大奶奶去世了。’凤姐听后,吓出了一身冷汗,愣了一会儿,只得急忙穿衣,去王夫人那里。
那时全家都知道了,无不感到奇怪,都有点怀疑。长辈们想她平时孝顺,平辈们想她平时和睦亲密,晚辈们想她平时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平时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恩情,无不悲痛欲绝。
闲话少说,再说宝玉因为近日林黛玉回去,剩下自己孤孤单单,也不和别人玩耍,每到晚上就昏昏欲睡。如今从梦中听到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得心里像被刀子戳了一样难受,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慌张张上来搀扶,问是怎么了,又要回贾母那里请大夫。宝玉笑着说:‘不用忙,没关系,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换衣服,去见贾母,立刻要去。袭人见他这样,心里虽然放不下,但又不敢拦,只是由着他去了。贾母见他要去,便说:‘刚吐气的人,哪里不干净,再说夜里风大,等明天早上再去不迟。’宝玉哪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随的人役,前呼后拥地来。
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笼照得如同白昼,人来人往,乱哄哄的,里面哭声震天动地。宝玉下了车,急忙奔到停灵的地方,痛哭了一场。然后去见了尤氏。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的老毛病,躺在床上。然后又出来见贾珍。那时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贾珍哭得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人说:‘全家人,远近的亲友,谁不知道我这媳妇比我儿子强十倍。如今走了,可见长房内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众人忙劝:‘人已经去世,哭也无益,还是商量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怎么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和尤氏的几个亲戚,尤氏的姐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定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三天后开丧送讣告。这四十九天,只请一百零八众禅僧在大厅上念大悲咒,超度前生后世亡魂,以免亡者之罪,另外在天香楼上设一坛,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天解冤洗业道场。然后停灵在会芳园中,灵前另外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做功德。那贾敬听说长孙媳妇死了,因为自认为早晚就要飞升,怎么肯又回家沾染红尘,将前功尽弃呢,因此并不在意,只任凭贾珍料理。
贾珍看到父亲不管事,自己也开始放纵,生活奢华。在查看棺木材料时,发现几副杉木板都不合适。恰好薛蟠来吊唁,看到贾珍在找好的木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樯木,产自潢海铁网山,用来做棺材,能保存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本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但因为出了事,就没有拿走。现在还封存在店里,没有人敢出价购买。如果你要,就抬来用吧。’贾珍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命人抬来。大家一看,只见木板底部都厚八寸,纹理像槟榔,味道像檀香麝香,用手敲击,声音清脆如金玉。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并称赞。贾珍笑着问:‘这东西值多少钱?’薛蟠笑着说:‘拿一千两银子来,恐怕也买不到。什么价不价,赏他们一些工钱就可以了。’贾珍听后,连忙表示感谢,立刻命人锯开并上漆。
贾政劝道:‘这东西恐怕不是常人能享用的,用上等的杉木也就够了。’这时,贾珍恨不得代替秦氏去死,所以根本不听贾政的话。
突然听到秦氏的丫鬟瑞珠看到秦氏死了,也撞柱而亡。这件事非常罕见,全族人也都感叹。贾珍于是按照孙女的礼仪安葬了瑞珠,并将她的灵柩与秦氏的灵柩一起停放在会芳园的登仙阁。小丫鬟宝珠看到秦氏没有孩子,自愿成为义女,发誓承担摔丧驾灵的责任。贾珍非常高兴,立刻下令,从此大家都称呼宝珠为小姐。宝珠按照未嫁女的丧礼,在灵前悲痛欲绝。于是,全族人和家中的其他人,都按照旧制行事,不敢有所混乱。
贾珍想到贾蓉只是个黉门监,灵牌上的字不好看,执事也不多,心里非常不舒服。恰好这天是首七的第四天,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派人送来祭礼,然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自来祭拜。贾珍急忙迎接,让他到逗蜂轩喝茶。贾珍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趁机提出要为贾蓉捐个官职。戴权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是想在丧礼上风光一些吧。’贾珍忙笑着说:‘老内相的话一点没错。’戴权说:‘事情正好,现在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个,昨天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送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到我家。你知道,咱们都是老朋友,看他爷爷的分上,随便答应了。还剩下一个缺,不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给他孩子捐官,我就没时间理会他。既然你们的孩子要捐官,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听后,立刻吩咐:‘快叫书房里的人恭敬地写大爷的履历来。’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会儿,就拿着一张红纸给贾珍。贾珍看了,立刻送给戴权。
戴权接过来看了看,回手递给一个贴身的小厮,说:‘回来送给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托他,开一张五品龙禁尉的任命状,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天我来兑银子送去。’小厮答应了,戴权也就告辞了。贾珍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他,只能送到府门口。临上轿时,贾珍问:‘银子是我去部里兑换,还是一起送到老内相府中?’戴权说:‘如果去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分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贾珍感激不尽,只说:‘等服丧期满后,亲自带小犬到府上叩谢。’于是作别。
接着,就听到喝道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人刚迎入上房,又看到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送来的祭礼放在灵前。不一会儿,三人下轿,贾政等人急忙迎接到大厅。如此亲朋好友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四十九天,宁国府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贾珍命令贾蓉次日换上吉服,领回凭据。灵前的供品、执事等物品都按照五品官职的规格准备。灵牌上写着‘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会芳园临街的大门敞开,两边临时搭建了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演奏音乐,一对对的执事摆放得整整齐齐。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竖在门外,上面写着:‘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对面高高的搭建了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写着:‘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四大部洲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以及‘恭请诸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锡,神威远镇,四十九日消灾洗业平安水陆道场’等语,就不一一细说了。
只是贾珍虽然此时心里很满足,但里面尤氏又犯了旧病,不能处理事务,担心各诰命来往时失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里不自在。这时正发愁时,宝玉在旁边问:‘事情都处理得妥当了吧,大哥哥还愁什么呢?’贾珍听后,就把里面没有人帮忙的事说了出来。宝玉听后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推荐一个人给你暂时代理这一个月的事,保证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看到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到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后喜不自禁,立刻起身笑着说:‘果然妥当,现在就去。’说着拉了宝玉,辞别了众人,便往上房来。
恰好这天不是重要的日子,来的亲友很少,里面只有几位近亲的妇女,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和族中的其他妇女一起坐着。听到有人报告说:‘大爷进来了。’众妇女吓得一声尖叫,急忙往后面躲藏,只有凤姐慢慢地站起来。贾珍这时身体有些不适,再加上连续几天的悲痛,他拄着拐杖慢慢走了进来。邢夫人等人说:‘你身体不好,又连续几天事情多,应该休息一下,又进来做什么呢?’贾珍一边扶着拐杖,一边挣扎着想要蹲下跪下请安。邢夫人等人急忙叫宝玉扶住他,让人搬来椅子让他坐下。贾珍坚决不肯坐下,勉强陪笑说:‘侄儿进来有一件事想请两位婶子和妹妹帮忙。’邢夫人等人急忙问:‘什么事?’贾珍急忙笑着说:‘婶子自然知道,现在孙子媳妇去世了,侄儿媳妇又生病了,我看家里实在不成样子。能不能请妹妹屈尊在这里帮忙一个月,料理一下,我就放心了。’邢夫人笑着说:‘原来是为了这个。你妹妹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管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王夫人急忙说:‘她还是个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万一处理不好,反而会被人笑话,还是再找别人帮忙吧。’贾珍笑着说:‘婶子的意思侄儿明白了,是担心妹妹劳累。如果担心处理不好,我保证一定能处理好,即使有点小错误,别人看起来也不会太在意。从小妹妹就喜欢玩耍,有决断力,现在嫁出去后,又在府里办事,更加成熟稳重了。我想了几天,除了妹妹,没有人能胜任这个工作了。婶子不看侄儿和侄儿媳妇的面子,就看看去世的人的面子吧!”说着流下了眼泪。
王夫人心里担心的是凤姐没有经历过丧事,怕她处理不好,被人耻笑。今天看到贾珍如此诚恳地请求,心里已经松动了,但又看着凤姐出神。凤姐平时最喜欢揽事,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虽然当家很得体,但因为从未处理过婚丧大事,担心别人不服,巴不得遇到这样的事情。今天看到贾珍这样请求,她心里已经很高兴了。起初看到王夫人不同意,后来看到贾珍说得诚恳,王夫人有松动的迹象,就对王夫人说:‘大哥哥说得这么诚恳,太太就依了他吧。’王夫人悄悄地说:‘你能行吗?’凤姐说:‘有什么不行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处理好了,不过是里面照看一下,即使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说话。贾珍看到凤姐答应了,又陪笑着说:‘也管不了那么多,总之是要求妹妹辛苦一下。我这里先向妹妹行礼,等事情处理完,我再到你府上去感谢。’说着就鞠躬下去,凤姐连忙还礼。
贾珍急忙从袖子里拿出宁国府的钥匙牌,让宝玉送给凤姐,又说:‘妹妹喜欢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需要什么就拿着这个去取,不用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就行;另外也要像对待自己府里的人一样对待别人,不要存心怕别人抱怨。除了这两点,我再没有不放心的了。’凤姐不敢立刻接过钥匙牌,只看着王夫人。王夫人说:‘你哥哥既然这么说,你就照看一下吧。只是别自己作主,有了事情,派人问你哥哥和嫂子。’宝玉早已从贾珍手里接过钥匙牌,硬塞给了凤姐。又问:‘妹妹住在这里,还是天天来呢?如果天天来,那就更辛苦了。不如我这里赶紧收拾出一个院子来,妹妹住几天就安稳了。’凤姐笑着说:‘不用。那边我也离不开,还是天天来好。’贾珍听后,只能作罢。然后又说了一些闲话,才出去。
女眷们散去后,王夫人问凤姐:‘你今天怎么样?’凤姐说:‘太太只管回去,我必须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能回去。’王夫人听后,就和邢夫人等人先回去了,不再多说什么。
这里凤姐来到三间抱厦里坐下,心想:第一件事是人口混杂,东西丢失;第二件事是事情没有专人负责,到了关键时刻互相推诿;第三件事是需要的费用浪费,冒领;第四件事是无论大小事情,苦乐不均;第五件事是家人们骄纵,有脸面的人不服管束,没脸面的人不能上进。这五件事是宁国府的风气,不知道凤姐会如何处理,且听下回分解。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十三回-注解
秦可卿: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贾琏的妻子,王熙凤的妯娌,因其早逝,成为小说中一个神秘而令人同情的角色。
龙禁尉: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的安全。
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贾琏的妻子,以其聪明能干、手腕强硬著称。
协理宁国府:指王熙凤协助管理宁国府,显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脂粉队里的英雄:指女性中的杰出人物,此处形容王熙凤的才干和地位。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出自《道德经》,意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反面,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自满。
登高必跌重:指上升过程中容易遭遇挫折,强调行事要谨慎。
树倒猢狲散:比喻事物衰败后依附者纷纷离去,形容势力的瓦解。
祖茔:祖先的墓地。
家塾:家族中设立的学校,用于教育家族子弟。
合族:整个家族。
则例:规章制度。
飞升:道教术语,指修炼有成的人脱离尘世,飞到天界。
红尘:指人世间的纷扰和世俗生活。
恣意奢华:放纵自己的欲望,过着奢华的生活。这里的‘恣意’指的是任情纵欲,‘奢华’指的是过分豪华、奢侈。
樯木:一种珍贵的木材,生长在潢海铁网山上,质地坚硬,不易腐烂,常用于制作棺材。
义忠亲王老千岁:指已经去世的义忠亲王,‘千岁’是对王侯的尊称。
殓:指用棺材等葬具装殓死者。
义女:指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这里指宝珠愿意作为秦氏的义女。
黉门监: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学校,这里指贾蓉所就读的学校。
大明宫:唐代皇宫,这里指代皇帝的宫殿。
内相:指宫廷中的高级官员,这里指戴权。
履历:个人经历和资历的记录。
诰命:古代皇帝赐予官员或其家属的荣誉。
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官职名称,表示贾蓉担任的职务。
四大部洲:古代中国对世界的划分,这里指整个世界。
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宗教职务,指主持宗教事务的僧人。
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宗教职务,指主持宗教事务的道士。
伽蓝:佛教中的护法神。
揭谛:佛教中的神祇,负责引导亡魂往生。
功曹: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和记录。
消灾洗业:佛教术语,指消除灾祸和业障。
水陆道场:佛教仪式,包括水供和陆供,用于超度亡灵。
可巧:恰好,正巧。
非正经日期:不是重要的日子,不是正式的日期。
亲友:亲戚和朋友。
堂客:旧时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大爷:对年长者的尊称,此处指贾珍。
病症:疾病。
拄拐:拄着拐杖。
踱:慢慢走。
请安道乏:请安,表示问候。
搀住:扶住。
蹲身跪下:跪下。
断不肯:坚决不。
陪笑:勉强笑。
孙子媳妇:孙媳妇,指贾珍的儿媳。
偏又:恰巧又。
病倒:生病卧床。
体统:体面,规矩。
屈尊:降低身份。
料理:处理,安排。
大妹妹:对凤姐的亲昵称呼。
何曾:曾经。
婚丧大事:结婚和丧事,指重大的家庭事务。
杀伐决断:果断的决策能力。
出阁:女子出嫁。
历练老成:经过锻炼变得成熟稳重。
恳切:诚恳,真挚。
滚下泪来:眼泪流下来。
揽事办:愿意承担事情。
卖弄才干:炫耀自己的才能。
当家:管理家务。
伏:服从,认可。
活动之意:同意的意思。
头绪:头绪,指事情的条理和脉络。
金紫:金印和紫袍,指高官显贵。
裙钗:女子。
齐家:管理家庭,使家庭和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十三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贾珍请求凤姐儿料理宁国府家务的场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封建家族内部的关系和权力斗争。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通过‘可巧’二字,暗示了事情发生的偶然性和不期而至。
‘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通过对比,突出了凤姐的镇定和从容,与周围人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
‘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通过贾珍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此时的身体状况和悲痛心情。
‘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通过邢夫人的话语,反映了家族内部对贾珍的关心和担忧。
‘贾珍断不肯坐,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贾珍的‘断不肯坐’和‘勉强陪笑’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通过贾珍的话,展现了他对凤姐儿的信任和对家族事务的重视。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王夫人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
‘凤姐儿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通过凤姐儿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她的自信和野心。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这句话总结了全文,表达了女性在封建家族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在家族中的权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