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红楼梦》被认为是其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通过其家族的命运与亲身经历,写出了《红楼梦》中的深刻社会描绘和复杂人物关系。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描绘了荣府与宁府两大家族的兴衰历程,特别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社会风貌及其衰败过程。小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丰富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红楼梦》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爱情、亲情和友情等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极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全书语言精美、情感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原文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话说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散去不提。

且说贾母这里命将围屏撤去,两席并而为一。

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

贾母等都添了衣,盥漱吃茶,方又入坐,团团围绕。

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们家去圆月去了,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

贾母因笑道:“往年你老爷们不在家,咱们越性请过姨太太来,大家赏月,却十分闹热。忽一时想起你老爷来,又不免想到母子夫妻儿女不能一处,也都没兴。及至今年你老爷来了,正该大家团圆取乐,又不便请他们娘儿们来说说笑笑。况且他们今年又添了两口人,也难丢了他们跑到这里来。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人来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可见天下事总难十全。”

说毕,不觉长叹一声,遂命拿大杯来斟热酒。

王夫人笑道:“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的好。”

贾母笑道:“正是为此,所以才高兴拿大杯来吃酒。你们也换大杯才是。”

邢夫人等只得换上大杯来。

因夜深体乏,且不能胜酒,未免都有些倦意,无奈贾母兴犹未阑,只得陪饮。

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

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说毕,刚才去吹时,只见跟邢夫人的媳妇走来向邢夫人前说了两句话。

贾母便问:“说什么事?”

那媳妇便回说:“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

贾母听说,忙命两个婆子快看去,又命邢夫人快去。

邢夫人遂告辞起身。

贾母便又说:“珍哥媳妇也趁着便就家去罢,我也就睡了。”

尤氏笑道:“我今日不回去了,定要和老祖宗吃一夜。”

贾母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

尤氏红了脸,笑道:“老祖宗说的我们太不堪了。我们虽然年轻,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况且孝服未满,陪着老太太顽一夜还罢了,岂有自去团圆的理。”

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可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既这样,你就越性别送,陪着我罢了。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就顺便回去罢。”

尤氏说了。

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

不在话下。

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

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

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

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

贾母笑道:‘果然可听么?’

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胸。’

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

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

媳妇们答应了,方送去,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的好些了,也不甚大关系。’

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

因就将方才贾赦的笑话说与王夫人尤氏等听。

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是。’

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

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

因命再斟酒来。

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

大家都寂然而坐。

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

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

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

尤氏乃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

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

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

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

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

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

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

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

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

说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预备下的竹椅小轿,便围着斗篷坐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出园去了。

不在话下。

这里众媳妇收拾杯盘碗盏时,却少了个细茶杯,各处寻觅不见,又问众人:‘必是谁失手打了。撂在那里,告诉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证见,不然又说偷起来。’

众人都说:‘没有打了,只怕跟姑娘的人打了,也未可知。你细想想,或问问他们去。’

一语提醒了这管家伙的媳妇,因笑道:‘是了,那一会儿记得是翠缕拿着的。我去问他。’

说着便去找时,刚下了甬道,就遇见了紫鹃和翠缕来了。

翠缕便问道:‘老太太散了,可知我们姑娘那去了?’

这媳妇道:‘我来问那一个茶钟往那里去了,你们倒问我要姑娘。’

翠缕笑道:‘我因倒茶给姑娘吃的,展眼回头,就连姑娘也没了。’

那媳妇道:‘太太才说都睡觉去了。你不知那里顽去了,还不知道呢。’

翠缕向紫鹃道:‘断乎没有悄悄的睡去之理,只怕在那里走了一走。如今见老太太散了,赶过前边送去,也未可知。我们且往前边找找去。有了姑娘,自然你的茶钟也有了。你明日一早再找,有什么忙的。’

媳妇笑道:‘有了下落就不必忙了,明儿就和你要罢。’

说毕回去,仍查收家伙。

这里紫鹃和翠缕便往贾母处来。

不在话下。

原来黛玉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觉。

只因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又提宝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等语,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

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

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

虽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所以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他,因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黛玉见他这般劝慰,不肯负他的豪兴,因笑道:‘你看这里这等人声嘈杂,有何诗兴。’

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

林黛玉道:‘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

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

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

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

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食来,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

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

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

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

湘云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

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

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湘云听说,恐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忙道:‘休说这些闲话,咱们且联诗。’

正说间,只听笛韵悠扬起来。

黛玉笑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这笛子吹的有趣,到是助咱们的兴趣了。咱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

湘云道:‘限何韵?’

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这可新鲜?’

湘云笑道:‘这倒别致。’

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

湘云道:‘偏又是‘十三元’了。这韵少,作排律只怕牵强不能押韵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罢了。’

黛玉笑道:‘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有纸笔记。’

湘云道:‘不妨,明儿再写。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

黛玉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

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

林黛玉笑道:‘匝地管弦繁。’

几处狂飞盏,

湘云笑道:‘这一句‘几处狂飞盏’有些意思。这倒要对的好呢。’

想了一想,笑道:‘谁家不启轩。’

轻寒风剪剪,

黛玉道:‘对的比我的却好。只是底下这句又说熟话了,就该加劲说了去才是。’

湘云道:‘诗多韵险,也要铺陈些才是。纵有好的,且留在后头。’

黛玉笑道:‘到后头没有好的,我看你羞不羞。’

因联道:

良夜景暄暄。

争饼嘲黄发,

湘云笑道:

“这句不好,是你杜撰,用俗事来难我了。”

黛玉笑道:

“我说你不曾见过书呢。吃饼是旧典,唐书唐志你看了来再说。”

湘云笑道:

“这也难不倒我,我也有了。”

因联道:

分瓜笑绿爰。

香新荣玉桂,

黛玉笑道:

“分瓜可是实实的你杜撰了。”

湘云笑道:

“明日咱们对查了出来大家看看,这会子别耽误工夫。”

黛玉笑道:

“虽如此,下句也不好,不犯着又用‘玉桂’‘金兰’等字样来塞责。”

因联道:

色健茂金萱。

蜡烛辉琼宴,

湘云笑道:

“‘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况且下句你也是塞责了。”

黛玉笑道:

“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个‘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才是即景之实事。”

湘云只得又联道:

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

黛玉笑道:

“下句好,只是难对些。”

因想了一想,联道:

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

湘云笑道:

“‘三宣’有趣,竟化俗成雅了。只是下句又说上骰子。”

少不得联道:

传花鼓滥喧。

晴光摇院宇,

黛玉笑道:

“对的却好。下句又溜了,只管拿些风月来塞责。”

湘云道:

“究竟没说到月上,也要点缀点缀,方不落题。”

黛玉道:

“且姑存之,明日再斟酌。”

因联道:

素彩接乾坤。

赏罚无宾主,

湘云道:

“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

只得联道:

吟诗序仲昆。

构思时倚槛,

黛玉道:

“这可以入上你我了。”

因联道:

拟景或依门。

酒尽情犹在,

湘云说道:

“是时侯了。”

乃联道:

更残乐已谖。

渐闻语笑寂,

黛玉说道:

“这时侯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

因联道:

空剩雪霜痕。

阶露团朝菌,

湘云笑道:

“这一句怎么押韵,让我想想。”

因起身负手,想了一想,笑道:

“够了,幸而想出一个字来,几乎败了。”

因联道:

庭烟敛夕棔。

秋湍泻石髓,

黛玉听了,不禁也起身叫妙,说:

“这促狭鬼,果然留下好的。这会子才说‘棔’字,亏你想得出。”

湘云道:

“幸而昨日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是何树,因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作明开夜合的。我信不及,到底查了一查,果然不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

黛玉笑道:

“‘棔’字用在此时更恰,也还罢了。只是‘秋湍’一句亏你好想。只这一句,别的都要抹倒。我少不得打起精神来对一句,只是再不能似这一句了。”

因想了一想,道:

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

湘云道:

“这对的也还好。只是下一句你也溜了,幸而是景中情,不单用‘宝婺’来塞责。”

因联道:

银蟾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

黛玉不语点头,半日随念道:

人向广寒奔。

犯斗邀牛女,

湘云也望月点首,联道:

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

黛玉笑道:

“又用比兴了。”

因联道:

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

“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

湘云笑道:

“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

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

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

黛玉笑道:

“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

湘云笑道:

“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

因联道:

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

“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湘云笑道:

“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

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

“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

因对道:

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

“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

因又叹道:

“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

黛玉笑道:

“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

“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

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

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

二人皆诧异,因问:

“你如何到了这里?”

妙玉笑道:

“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

“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

黛玉笑道:

“谁知道就这个时侯了。”

三人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

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

几个老嬷嬷也都睡了,只有小丫鬟在蒲团上垂头打盹。

妙玉唤他起来,现去烹茶。

忽听叩门之声,小丫鬟忙去开门看时,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

进来见他们正吃茶,因都笑道:‘要我们好找,一个园里走遍了,连姨太太那里都找到了。才到了那山坡底下小亭里找时,可巧那里上夜的正睡醒了。我们问他们,他们说,方才亭外头棚下两个人说话,后来又添了一个,听见说大家往庵里去。我们就知是这里了。’

妙玉忙命小丫鬟引他们到那边去坐着歇息吃茶。

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将方才的诗命他二人念着,遂从头写出来。

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政,即请改正改正。’

妙玉笑道:‘也不敢妄加评赞。只是这才有了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黛玉从没见妙玉作过诗,今见他高兴如此,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二人皆道极是。

妙玉遂提笔一挥而就,递与他二人道:‘休要见笑。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

二人接了看时,只见他续道: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后书:《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湘云二人皆赞赏不已,说:‘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妙玉笑道:‘明日再润色。此时想也快天亮了,到底要歇息歇息才是。’

林史二人听说,便起身告辞,带领丫鬟出来。

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

不在话下。

这里翠缕向湘云道:‘大奶奶那里还有人等着咱们睡去呢。如今还是那里去好?’

湘云笑道:‘你顺路告诉他们,叫他们睡罢。我这一去未免惊动病人,不如闹林姑娘半夜去罢。’

说着,大家走至潇湘馆中,有一半人已睡去。

二人进去,方才卸妆宽衣,盥漱已毕,方上床安歇。

紫鹃放下绡帐,移灯掩门出去。

谁知湘云有择席之病,虽在枕上,只是睡不着。

黛玉又是个心血不足常常失眠的,今日又错过困头,自然也是睡不着。

二人在枕上翻来复去。

黛玉因问道:‘怎么你还没睡着?’

湘云微笑道:‘我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你怎么也睡不着?’

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湘云道:‘却是你病的原故,所以……’

要知端底,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译文

凸碧堂里品笛感到凄凉,凹晶馆里联诗感到寂寞。

话说贾赦、贾政带着贾珍等人散去了,不提其他。再说贾母这里让人把围屏撤掉,把两席并成一张。众媳妇们另外擦桌子、整理水果,清洗杯子和筷子,重新布置一番。贾母和大家都加了衣服,洗漱喝茶,然后又坐下,围坐在一起。贾母一看,宝钗和她的姐妹们不在,知道她们回家赏月去了,而且李纨和凤姐也病了,少了四个人,觉得有些冷清。贾母笑着说:“往年你父亲不在家,我们就干脆请姨太太来,大家一起赏月,非常热闹。突然想起你父亲来,又不免想到母子、夫妻、儿女不能在一起,都没了心情。等到今年你父亲回来了,正应该大家团圆快乐,又不方便请她们娘儿们来说说笑笑。而且他们今年又添了两个人,也难以放下他们跑到这里来。偏偏凤姐又病了,有她一个人说说笑笑,也抵得上十个人的空缺。可见天下的事情总是难以完美无缺。”说完,不禁长叹一声,于是让人拿大杯来斟热酒。王夫人笑着说:“今天能和母亲团圆,比往年有趣。往年虽然娘儿们多,但终究不如今年自己家的骨肉齐全的好。”贾母笑着说:“正是为了这个,所以才高兴拿大杯喝酒。你们也换大杯吧。”邢夫人等人只得换上大杯。

因为夜深人静,大家都有些困倦,而且不能喝太多酒,不免都有些疲倦,无奈贾母兴致未减,只得陪着喝酒。

贾母又让人把地毯铺在台阶上,让人把月饼、西瓜、水果等搬下去,让丫头媳妇们都围坐在一起赏月。贾母看到月亮到了中天,比之前更加明亮可爱,就说:“这么好的月亮,不能不听笛子。”于是让人把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说:“音乐太多,反而失去了雅致,只要远远地吹笛子就够了。”刚说完,笛声就传来了。这时,跟邢夫人的媳妇走过来对邢夫人说了两句话。贾母问:“说什么?”那媳妇回答说:“刚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倒了。”贾母听说,急忙让人去看,又让邢夫人快去。邢夫人于是告辞起身。

贾母又说:“珍哥媳妇也趁机回家吧,我也该睡了。”尤氏笑着说:“我今天不回去了,一定要和老祖宗一起过一夜。”贾母笑着说:“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怎么为我耽误了。”尤氏脸红着笑着说:“老祖宗说得我们太不堪了。我们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快四十岁了。况且孝服未满,陪着老太太玩一夜还罢了,哪有自己回家的道理。”贾母听说,笑着说:“这话很有道理,我倒是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经两年多了,可是我倒忘了,应该罚我一大杯。既然这样,你就别管性别,陪着我吧。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就顺便回去。”尤氏答应了。蓉妻答应着,送走邢夫人,一同到大门,各自上车回家。下面的事就不再说了。

贾母仍然带着大家去赏桂花,然后回到座位上换上了暖酒。大家正聊着闲话,突然听到那边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地吹起了笛声。趁着这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空气,天空清澈,让人心情舒畅,烦恼和忧虑都消散了,大家都静静地坐着,默默地欣赏。大约听了两杯茶的时间,笛声才停止,大家不停地称赞。于是又斟上了暖酒。

贾母笑着说:“果然好听吗?”众人笑着说:“确实好听。我们也没有想到,多亏了老太太带着,我们才能这么开心。”贾母说:“这还不够好,还得吹那些曲调越慢的越好。”说着,便拿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让人斟了一大杯热酒,送给吹笛的人,慢慢地吃了再细细地吹一套。

媳妇们答应了,正要送去,只见刚才去看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有些白肿,现在服了药,疼得轻一些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了。紧说我偏心,我反而这样。’于是就把刚才贾赦的笑话告诉了王夫人、尤氏等人听。王夫人等人笑着劝道:‘这原本是酒后大家说笑,不小心也是有的,哪里敢说老太太呢。老太太自己应该解释才是。’

只见鸳鸯拿着软巾兜和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怕露水下来,风吹了头,得加上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说:‘偏今天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吗,偏要等到天亮!’于是让人再斟酒来。一边戴上兜巾,披上斗篷,大家一起陪着喝酒,说说笑话。只听桂花树荫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地又传出一缕笛声,确实比刚才更加凄凉。大家都静静地坐着。

夜静月明,笛声又悲又怨,贾母年纪大了,加上酒意,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禁触动心弦,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大家都感到凄凉和寂寞,过了一会儿,才知道贾母伤感了,才忙转身陪笑,解释。又让人斟上暖酒,暂时停止了笛声。

尤氏笑着说:‘我也讲一个笑话,给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着说:‘这样更好,快说给我听。’尤氏于是说:‘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有一个眼睛,二儿子只有一个耳朵,三儿子只有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偏是个哑巴。’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经闭上了眼睛,好像要睡去的样子。尤氏才停下来,忙和王夫人轻轻地叫醒她。贾母睁开眼睛笑着说:‘我不困,只是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在听呢。’王夫人等人笑着说:‘现在已经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休息吧。明天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贾母说:‘哪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着说:‘确实已经四更了,她们姐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仔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还在这里。贾母笑着说:‘好吧。你们也熬不惯,而且身体弱的、生病的,去了也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还在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说着,便起身,喝了一口清茶,就有预备好的竹椅小轿,便围着斗篷坐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出园去了。

这里众媳妇收拾杯盘碗盏时,却少了个细茶杯,到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又问众人:‘一定是谁不小心打碎了。扔在哪里了,告诉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证据,不然又说成是偷了。’众人都说:‘没有打碎,只怕是跟姑娘的人打碎了,也未可知。你仔细想想,或者问问他们去。’一句话提醒了管东西的媳妇,于是笑着说:‘对了,刚才记得是翠缕拿着的。我去问他。’说着便去找时,刚下了甬道,就遇见了紫鹃和翠缕来了。

翠缕问道:‘老太太散了,你知道我们姑娘去哪里了吗?’这媳妇说:‘我来问那个茶杯在哪里去了,你们倒问我姑娘。’翠缕笑着说:‘我因为给姑娘倒茶吃,转眼回头,就连姑娘也没了。’那媳妇说:‘太太才说都睡觉去了。你不知道去哪里玩了,也不知道呢。’翠缕对紫鹃说:‘断然没有悄悄睡去之理,只怕是在那里走了一走。现在见老太太散了,赶过去前面送去,也未可知。我们且往前边找找去。找到了姑娘,自然你的茶杯也有了。你明天一早再找,有什么忙的。’媳妇笑着说:‘有了下落就不必忙了,明天就和你要吧。’说完回去,继续查收东西。这里紫鹃和翠缕便往贾母处来。

原来黛玉和湘云并没有去睡觉。因为黛玉看到贾府里很多人在赏月,贾母还感叹人太少,不像以前那么热闹,又提到宝钗家的姐妹们各自去赏月,黛玉不禁触景生情,独自走到栏杆边流泪。

宝玉最近因为晴雯病得很重,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王夫人多次让他去睡觉,他也只好去了。

探春也因为最近家里的事情烦恼,没有心情游玩。虽然有迎春和惜春,但她们平时并不怎么合得来。所以最后只剩下湘云一个人来安慰她,湘云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这样折磨自己。我和你一样,我也没有你这样心胸狭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懂得照顾自己。可恨宝姐姐,姐妹们天天说亲热,早就说今年中秋要一起赏月,一起起社,一起作诗,到今天却把我们都抛在一边,自己去赏月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反而是他们父子叔侄热闹起来。你知道宋太祖说过的话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们不干,我们两个就一起作诗,明天让他们羞愧一下。’

黛玉看到湘云这样安慰自己,也不愿意辜负她的好意,就笑着说:‘你看这里这么多人声嘈杂,哪有诗兴。’湘云笑着说:‘这山上赏月虽然好,但终究比不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下面就是池边,山凹里靠近水的地方就是凹晶馆。你知道这园子当初建造时就有学问。这山的高处,就叫凸碧;山的低洼靠近水的地方,就叫凹晶。这“凸”“凹”两个字,历来用的人最少。现在直接用作轩馆的名字,更显新鲜,不落俗套。你知道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都是特意为了赏月而设置的。喜欢山高月小的就到这里来;喜欢皓月清波的就去那里。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两个音,就显得俗气了,不大常用,只有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评他俗气,岂不可笑。’

林黛玉说:‘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的人太多。如江淹的《青苔赋》,东方朔的《神异经》,以及《画记》上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数不胜数。只是现在的人不知道,误以为是俗字。实际上,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为那年试宝玉,他拟了几处,有的被保留,有的被修改,有的还没拟。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目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给大姐姐看。她又带出来,让舅舅看过。谁知舅舅很喜欢,还说:“早知道这样,那天就应该让姐妹们都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是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现在就去凹晶馆看看。’

说着,两人就一起下了山坡。一转弯就到了池边,池边一带竹栏相连,直通到那边的藕香榭。

因为这几间房子就在这座山的怀抱中,是凸碧山庄的附属建筑,因为靠近水边,所以叫做“凹晶溪馆”。因为这里房子不多,又矮小,所以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今天听说凸碧山庄的人有差事,和她们没关系,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和犒赏的酒食来,两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就熄灯睡了。

黛玉和湘云看到灯已经熄了,湘云笑着说:‘他们睡得好。我们就在这卷棚下面近水赏月吧。’两人就坐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只见天上一轮明亮的月亮,池中一轮水中的月亮,上下争辉,就像置身于晶宫鲛室之中。微风一过,池面波光粼粼,真让人神清气爽。

湘云笑着说:‘怎么现在坐船喝酒就好了。如果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笑着说:‘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湘云笑着说:‘得陇望蜀,人之常情。我知道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以为富贵之家事事如意,告诉他说根本不能如意,他们是不信的;必须亲自经历,他们才会明白。就像我们两个,虽然父母不在,但我们也算是富贵之家,可是我们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黛玉笑着说:‘不只我们两个不能如意,就连老太太、太太、宝玉、探春等人,无论大事小事,有理无理,都不能如意,都是一个道理,何况我们这些寄居他乡的人呢!’湘云听说,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忙说:‘别说这些闲话,我们还是联诗吧。’

正说着,只听笛声悠扬起来。黛玉笑着说:‘今天老太太、太太很高兴,这笛子吹得很有趣,倒是助了我们的兴趣了。我们两个都喜欢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吧。’湘云问:‘限什么韵?’黛玉笑着说:‘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如果十六根,就是“一先”起。这很新鲜吗?’湘云笑着说:‘这倒别致。’于是两人起身,从一头数到另一头,只数了十三根。

湘云说:‘偏偏又是“十三元”了。这韵少,作排律只怕很难押韵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黛玉笑着说:‘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有纸笔记。’湘云说:‘没关系,明天再写。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黛玉说:‘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吧。’于是念道:‘三五中秋夕,湘云想了一想,说:‘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林黛玉笑着说:‘匝地管弦繁。’湘云笑着说:‘这一句“几处狂飞盏”有些意思。这倒要好好对一句。’想了一想,笑着说:‘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黛玉说:‘对的比我的还好。只是底下这句又说熟话了,就该加劲说了去才是。’湘云说:‘诗多韵险,也要铺陈些才是。纵有好的,且留在后头。’黛玉笑着说:‘到后头没有好的,我看你羞不羞。’于是联道:

好一个晴朗的夜晚,气氛温馨。湘云笑着说:‘这句诗不好,是你自己编的,用俗事来难为我。’黛玉笑着说:‘我说你没有读过书呢。吃饼是古代的典故,你去看看唐书唐志再说。’湘云笑着说:‘这可难不倒我,我也有。’于是接着说:

分瓜笑绿波。香新的桂花香,黛玉笑着说:‘分瓜这句是你自己编的。’湘云笑着说:‘明天咱们查出来大家看看,现在别浪费时间。’黛玉笑着说:‘虽然如此,下一句也不好,不用‘玉桂’‘金兰’等字来敷衍了事。’于是接着说:

色健茂金萱。蜡烛照耀着琼宴,湘云笑着说:‘“金萱”这两个字让你占了便宜,省了多少力气。这样现成的韵脚你得到了,只是不必替他们歌功颂德。’黛玉笑着说:‘你不提“玉桂”,我难道就不能对“金萱”吗?再也要铺陈些华丽,才算是即景之实事。’湘云只得又接着说:

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黛玉笑着说:‘下一句不错,只是难对。’于是想了一下,接着说:

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湘云笑着说:‘“三宣”很有趣,竟然化俗为雅了。只是下一句又提到了骰子。’于是接着说:

传花鼓滥喧。晴光摇曳在院宇,黛玉笑着说:‘对的不错。下一句又回避了,只管用风月来敷衍了事。’湘云说:‘毕竟没说到月亮上,也要点缀点缀,才不落题。’黛玉说:‘先放着,明天再考虑。’于是接着说:

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湘云说:‘又说他们做什么,不如说咱们。’于是接着说:

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着栏杆,黛玉说:‘这句可以包含我们俩。’于是接着说:

拟景或依门。酒尽情还在,湘云说:‘是时候了。’于是接着说:

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黛玉说:‘这时候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于是接着说:

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湘云笑着说:‘这一句怎么押韵,让我想想。’于是起身负手,想了一下,笑着说:‘够了,幸而想出一个字来,几乎败了。’于是接着说:

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黛玉听了,不禁也起身叫好,说:‘这促狭鬼,果然留下好的。这会儿才说“棔”字,亏你想得出。’湘云说:‘幸而昨天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树,所以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现在俗说的明开夜合。我不信,最终还是查了一查,果然没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还真多。’黛玉笑着说:‘“棔”字用在此时更合适,也还罢了。只是“秋湍”一句亏你好想。只这一句,别的都要让步。我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对一句,只是再不能像这一句了。’于是想了一下,说:

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湘云说:‘这对的也还好。只是下一句你也回避了,幸而是景中情,不单用“宝婺”来敷衍了事。’于是接着说:

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黛玉不语点头,半日随念道:

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湘云也望月点首,联道:

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黛玉笑着说:‘又用比兴了。’于是接着说: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湘云正想接着说时,黛玉指着池中的黑影让湘云看,说:‘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吧?’湘云笑着说:‘又是见鬼了。我不怕鬼,等我打他一下。’于是弯腰捡起一块小石头向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了几次。只听那黑影里突然一声尖叫,却飞起一只大白鹤,直往藕香榭飞去。黛玉笑着说:‘原来是他,没想到,反而吓了一跳。’湘云笑着说:‘这个鹤很有趣,倒帮了我的忙。’于是接着说: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脚,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帮了他的忙!这一句比“秋湍”更不同,我该怎么对呢?‘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以对应,况且‘寒塘渡鹤’多么自然,多么现成,多么有景且又新鲜,我都要放下笔了。’湘云笑着说:‘大家仔细想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天再对也可以。’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突然笑着说:‘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于是对道:

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称赞道:‘果然好极了!非此不能对。好一个“葬花魂”!”接着又叹道:‘诗虽然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这样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着说:‘不这样怎么压倒你。下一句还没得到,只是因为用功在这一句上了。’

一句话还没说完,只见栏杆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着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如果再这样下去,反而显不出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两人没防备,倒吓了一跳。仔细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妙玉。两人都感到惊讶,于是问:‘你怎么到了这里?’妙玉笑着说:‘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无意中走到这里,忽然听见你们两个联诗,觉得特别清雅,所以停下来。只是刚才我听见这首诗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废凄凉。这也关乎人的命运,所以我出来阻止。现在老太太都已经散了,满园的人应该都睡熟了,你们两个的丫头还不知道在哪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跟我来,到我那里喝杯茶,只怕就天亮了。’黛玉笑着说:‘谁知道就这个时侯了。’

三个人就一起来到了栊翠庵。只见香炉里的火焰还是青色的,炉中的香还没有烧完。几个老嬷嬷都已经睡着了,只有一个小丫鬟在蒲团上低头打瞌睡。妙玉叫醒她,让她现在去煮茶。突然听到敲门声,小丫鬟急忙去开门看,原来是紫鹃、翠缕和几个老嬷嬷来找她们姐妹俩。进来后看到她们正在喝茶,大家都笑着说:‘我们找得好辛苦,整个园子都找遍了,连姨太太那里也去了。刚刚到山坡底下的亭子里找时,巧巧那里值夜的刚睡醒。我们问他们,他们说,刚才在亭子外头棚下有两个人在说话,后来又来了一个,听见说大家都往庵里去了。我们就知道是这里了。’妙玉急忙叫小丫鬟带他们到那边去坐着休息喝茶。自己拿出笔、砚、纸、墨,把刚才的诗让他们念着,然后从头写出来。黛玉见他今天特别高兴,就笑着说:‘从来没见你这么高兴。我也不敢冒昧请教,这可以让我看看吗?如果不好,就烧了;如果还可以,就请指正指正。’妙玉笑着说:‘也不敢随便评价。只是现在才有了二十二韵。我觉得你们两位已经出了警句,再继续下去,恐怕后面的力量不够。我想要续写,又怕有损原作。’黛玉从没见过妙玉作诗,今天见他这么高兴,就急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诗虽然不好,也可以带出好的。’妙玉说:‘现在应该收尾,最后还是要回到原来的面貌上去。如果只是丢弃了真情实事,去搜寻奇怪的事物,一方面失去了我们女子的气质,另一方面也与题目无关了。’两人都说非常对。妙玉于是提笔一挥而就,递给他们两人看,说:‘不要见笑。按照我的想法,必须这样写,才能翻过来,虽然前面有凄凉悲伤的句子,也不会太碍事了。’两人接过来看,只见她续写道:
香炉里的香灰在金鼎中消散,脂膏在玉盆中凝成冰。
箫声增添了寡妇的哭泣,被子让侍女感到温暖。
空荡荡的帐子挂着花纹如凤,闲置的屏风遮住了彩色的鸳鸯。
露水浓重,苔藓更加滑,霜重,竹子难以触摸。
还在曲折的小池塘边漫步,又登上寂静的山原。
石头奇特,神鬼在搏斗,树木怪异,虎狼蹲踞。
赑屃在朝光的照耀下,罘罳在晨露中。
林中的千树鸟在鸣叫,山谷中一声猿猴的啼鸣。
熟悉了的路怎么忘记,泉水知道不问源头。
钟声在栊翠庵中响起,鸡鸣在稻香村。
有兴致的时候悲伤怎么继续,没有烦恼的时候心情怎么会烦躁。
芳情只能自己排遣,雅趣向谁诉说。
通宵达旦不要说疲倦,煮茶再细细讨论。
后面写着:《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黛玉和湘云两人都赞不绝口,说:‘可见我们天天都是舍近求远。现在有这样的诗仙在这里,却天天在纸上空谈。’妙玉笑着说:‘明天再润色。现在也快天亮了,还是应该休息休息。’林史两人听后,就起身告辞,带着丫鬟出来。妙玉送到门外,看着他们走远,才关上门进来。下面不再多说了。
这里翠缕对湘云说:‘大奶奶那里还有人等着我们回去睡觉呢。现在还是去那里好?’湘云笑着说:‘你顺路告诉他们,让他们睡吧。我这一去可能会惊动病人,不如半夜去闹林姑娘吧。’说着,大家一起走到潇湘馆,有一半人已经睡着了。她们进去后,才卸妆换衣服,洗漱完毕,才上床休息。紫鹃放下窗帘,移走灯,出去关上门。谁知湘云有换床的习惯,虽然躺在床上,却睡不着。黛玉也是个经常失眠的人,今天又错过了困意,自然也睡不着。两人在床上辗转反侧。黛玉问道:‘你怎么还没睡着?’湘云微笑着说:‘我有换床的习惯,而且困意已经过去,只好躺躺了。你怎么也睡不着?’黛玉叹了口气说:‘我这失眠也不是今天的事,大约一年中也只能睡上十夜才觉得满足。’湘云说:‘那是因为你身体的原因,所以……’想知道真相,请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注解

贾赦:贾赦,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母的次子,贾政的弟弟,贾珍的父亲。

贾政:贾政,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母的长子,贾赦的哥哥,贾宝玉的父亲。

贾珍:贾珍,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赦之子,贾宝玉的叔叔。

围屏:围屏,一种传统的屏风,常用于室内装饰,分隔空间。

围坐:围坐,指人们围在一起坐着。

宝钗:薛宝钗,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以贤良淑德著称。

李纨:李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的女儿,贾宝玉的姐姐。

凤姐:凤姐,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人物,贾琏的妻子,贾宝玉的婶母。

团圆:团圆,指家人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姨太太:姨太太是对已婚女性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女性的亲戚。

赏月:欣赏月亮。

笛:笛,一种管乐器,通过吹气使管内空气振动发声。

罽毡:罽毡,一种用羊毛或骆驼毛制成的地毯。

月饼:月饼,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圆形,象征着团圆。

西瓜:西瓜,一种夏季水果,水分丰富,清凉解暑。

果品:果品,指各种水果。

十番上女孩子:十番上女孩子,指技艺高超的女子乐师。

雅致:雅致,指文雅而有情趣。

歪了腿:歪了腿,指脚部受伤,行动不便。

孝服:孝服,指为父母守丧期间所穿的丧服。

贾母:贾母,贾府的老太君,贾家的长辈,深受家族成员尊敬。

赏桂花:赏桂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见的活动,代表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暖酒:暖酒指的是温热的酒,古代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喜欢饮用温酒。

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是古代的一种食品,瓜仁指的是瓜子,油松穰指的是用松子仁和糖制成的食品。

曲谱:曲谱是指乐谱,这里指的是笛子演奏的曲目。

婆子:婆子是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这里指的是贾赦的两个女仆。

软巾兜:软巾兜是一种古代的妇女头饰,用来遮挡头发。

斗篷:斗篷是一种古代的宽大外衣,用于防寒。

兜巾:兜巾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指软巾兜。

清茶:清茶指的是没有添加任何调料的茶,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饮用的茶。

竹椅小轿:竹椅小轿是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用于出行。

磁瓦:磁瓦是指瓷器碎片,这里指用来作为证据的碎片。

翠缕:翠缕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是贾府的丫鬟。

紫鹃:紫鹃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是贾府的丫鬟,贾宝玉的贴身丫鬟。

展眼回头:展眼回头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磁瓦去交收是证见:磁瓦去交收是证见是指用瓷器碎片作为证据,以证明某件事情的真实性。

黛玉:林黛玉,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以才情出众、性格敏感著称。

湘云:林黛玉的好友,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

贾府:贾府,即贾家的府邸,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背景之一,代表了当时官宦家庭的奢华。

王夫人:王夫人,贾宝玉的母亲,贾府的重要人物。

晴雯:晴雯,贾宝玉的丫鬟,因病重而备受关注。

宋太祖:宋太祖,即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这里引用他的名言‘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领地不容他人侵犯。

陆放翁:陆放翁,即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这里提到他的诗句‘古砚微凹聚墨多’。

江淹:江淹,南朝梁代文学家,这里提到他的作品《青苔赋》。

东方朔:东方朔,西汉时期文学家,这里提到他的作品《神异经》。

张僧繇:张僧繇,南北朝时期画家,这里提到他的画作《一乘寺》。

卷棚:卷棚,一种建筑形式,这里指两人坐的地方。

湘妃竹墩:湘妃竹墩,一种用湘妃竹制成的坐墩。

五言排律:五言排律,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五字,排成多联。

一先:一先,指《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等篇,这里指诗韵中的“先韵”。

良夜景暄暄:良好的夜景显得温暖而热闹。

争饼嘲黄发:争夺饼子,嘲笑黄发之人,黄发指老人。

笑道:开心地笑。

这句不好:这句话不好,指不合适或不恰当。

杜撰:虚构,编造。

俗事:世俗的事情,指平凡或不高雅的事情。

唐书唐志:唐代的历史书籍。

联道:接着说,继续联诗。

分瓜笑绿蓖:分食瓜果,笑着分享。

香新荣玉桂:香气清新,荣耀的玉桂。

实实的:确实的,真正的。

塞责: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

色健茂金萱:色彩鲜艳,茂盛的金萱草。

蜡烛辉琼宴:蜡烛的光辉照亮了琼宴。

金萱:一种植物,此处指代美好的事物。

颂圣:歌颂皇帝或贵族。

觥筹乱绮园:酒杯和筹码在花园中乱放。

分曹尊一令:分派任务,尊重一项命令。

射覆听三宣:玩射覆游戏,听从三次宣令。

骰彩红成点:掷骰子,彩色的点数。

三宣:三次宣令,指游戏中的三次指令。

传花鼓滥喧:传递花朵,鼓声喧闹。

晴光摇院宇:晴朗的光线摇曳在院落中。

素彩接乾坤:素雅的色彩连接天地。

赏罚无宾主:赏罚不分宾主,指公平无私。

吟诗序仲昆:吟诗排列兄弟。

构思时倚槛:构思时依靠栏杆。

拟景或依门:描绘景色或依靠门。

酒尽情犹在:酒已尽,但情感仍在。

更残乐已谖:夜已深,乐声已散。

渐闻语笑寂:逐渐听到言语笑声消失。

空剩雪霜痕:只剩下雪和霜的痕迹。

阶露团朝菌:台阶上的露水凝结成蘑菇。

庭烟敛夕棔:庭院中的烟雾收敛,晚上的棔树。

秋湍泻石髓:秋天急流冲刷着石头的精髓。

风叶聚云根:风中的叶子聚集在云的根部。

宝婺情孤洁:宝婺(指宝钗)情感纯洁。

银蟾气吐吞:月亮像银蟾一样吐气吞云。

药经灵兔捣:药经中的灵兔捣药。

人向广寒奔:人们奔向广寒宫。

犯斗邀牛女:星座相犯,邀请织女星。

乘槎待帝孙:乘坐竹筏等待天帝的孙子。

虚盈轮莫定:月亮的虚盈无法确定。

晦朔魄空存:月亮的阴暗部分空空如也。

壶漏声将涸:壶中的水即将干涸,壶漏指古代计时器。

河里:河流中。

鬼:鬼魂,此处指神秘或不可知的事物。

窗灯焰已昏:窗户中的灯光已经昏暗。

寒塘渡鹤影:在寒冷的池塘上渡过鹤的影子。

了不得:非常了不起,非常好。

搁笔:放下笔,指停止写作。

宝姐姐:指薛宝钗,林黛玉的好友。

气数:命运,天命。

止住:阻止,停止。

老太太:指贾母,贾府的老太太。

丫头:女仆,仆人。

清池皓月:清澈的池塘和明亮的月亮。

清雅异常:非常清雅。

颓败凄楚:衰败和凄凉。

栏外山石后:栏杆外的山石后面。

妙玉:贾府中的尼姑,才情出众。

吹好笛:吹奏好听的笛子。

早散了:早已经散去。

找你们呢:在找你们。

不怕冷了:不怕冷。

吃杯茶:喝一杯茶。

栊翠庵:栊翠庵是指一个种植着翠绿植物、环境清幽的佛寺或园林中的小屋。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佛教修行的地方。

龛焰:龛焰指的是香炉中的火焰,通常用于佛教仪式。

炉香未烬:炉香未烬指的是香炉中的香还未燃尽,比喻事情尚未完成。

老嬷嬷:老嬷嬷是对年长妇女的一种尊称,这里指的是年纪较大的女仆。

小丫鬟:小丫鬟是指年轻的女性仆人。

蒲团:蒲团是一种圆形的坐垫,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烹茶:烹茶是指泡茶的过程,也常用来比喻品茶或谈论茶艺。

叩门之声:叩门之声指的是敲门的声音。

紫鹃翠缕:紫鹃和翠缕是两个丫鬟的名字。

山坡底下小亭:山坡底下的小亭指的是位于山坡下的小亭子。

上夜的正:上夜的正指的是负责夜间值班的人。

烹茶更细论:烹茶更细论指的是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讨论。

大观园: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园林,象征着富贵和繁华。

闺阁面目:闺阁面目指的是女性纯洁、清雅的形象。

搜奇捡怪:搜奇捡怪指的是寻找奇特和怪异的事物。

警句:警句是指有启发性的、引人深思的话语。

续貂:续貂是指模仿前人的作品,这里指妙玉续写别人的诗。

脂冰腻玉盆:脂冰腻玉盆是形容茶具精美,这里可能指的是茶杯。

箫增嫠妇泣:箫增嫠妇泣指的是箫声增加了寡妇的哭泣声,比喻音乐或景象的感人。

衾倩侍儿温:衾倩侍儿温指的是被子温暖,侍女温柔,形容舒适的环境。

空帐悬文凤:空帐悬文凤指的是空荡荡的帐子里悬挂着有文采的凤凰图案,比喻华丽的装饰。

闲屏掩彩鸳:闲屏掩彩鸳指的是闲置的屏风上覆盖着彩色的鸳鸯图案,比喻闲置的美好。

露浓苔更滑:露浓苔更滑指的是露水浓重,苔藓更加滑,形容环境的湿润。

石奇神鬼搏:石奇神鬼搏指的是奇特的石头上仿佛有神鬼搏斗的痕迹,比喻景象奇特。

木怪虎狼蹲:木怪虎狼蹲指的是奇怪的树木上仿佛有虎狼蹲伏,比喻景象怪异。

赑屃:赑屃是一种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形状像龟,常用于雕刻。

罘罳:罘罳是一种古代的网状装饰,常用于建筑。

钟鸣栊翠寺:钟鸣栊翠寺指的是寺庙里的钟声响起,栊翠寺指代寺庙。

稻香村:稻香村是指种植稻谷的村庄,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

择席之病:择席之病是指选择枕头或床铺有特殊要求,难以入睡的病症。

心血不足:心血不足是指身体虚弱,精神状态不佳。

困头:困头是指困倦的感觉。

端底:端底是指真相或底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幅中秋夜大观园的宁静与雅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造诣。

‘三人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开篇点明了人物和地点,‘栊翠庵’作为背景,为后文的情感和故事发展奠定了基调。

‘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通过‘龛焰’和‘炉香’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平和。

‘几个老嬷嬷也都睡了,只有小丫鬟在蒲团上垂头打盹’通过老嬷嬷和小丫鬟的对比,凸显了妙玉的清高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妙玉唤他起来,现去烹茶’中的‘烹茶’不仅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雅事,体现了妙玉的文雅品味。

‘忽听叩门之声’和‘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通过人物对话,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妙玉忙命小丫鬟引他们到那边去坐着歇息吃茶’中的‘忙’字,既表现了妙玉的热情,也反映了她对客人的尊重。

‘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将方才的诗命他二人念着,遂从头写出来’描绘了妙玉创作诗歌的场景,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

‘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中的对话,展现了黛玉对妙玉情感的细腻捕捉。

‘妙玉笑道:“也不敢妄加评赞。”’妙玉的回答既谦虚又自信,体现了她的文化自信和人格魅力。

‘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妙玉的这一句话,揭示了创作的真谛,即回归本质,保持真实。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等诗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香篆’、‘金鼎’、‘脂冰’、‘玉盆’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通过对比栊翠寺的钟声和稻香村的鸡鸣,展现了不同空间的宁静与和谐。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等诗句,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等诗句,揭示了人物的孤独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等诗句,体现了人物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林史二人听说,便起身告辞’和‘妙玉送至门外’等情节,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翠缕向湘云道:“大奶奶那里还有人等着咱们睡去呢。”’等对话,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关心和照顾。

‘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等独白,揭示了黛玉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湘云笑道:“你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等对话,展现了湘云的幽默和黛玉的坚强。

‘二人在枕上翻来复去’等情节,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1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