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撼龙经的作者不详,可能是明代或清代的道家或风水学家。这本书与中国传统风水学有关,涉及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判断住宅或城镇的吉凶。
年代:成书于明清时期。
内容简要:《撼龙经》是一本关于风水的书籍,主要讲解了如何通过地形、方位、气流等因素来分析土地的风水。书中提出了“龙脉”的概念,强调了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对建筑、墓地及住宅的影响,认为风水对人类的命运与家族运势有着重要的影响。风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撼龙经》为古代风水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至今仍被一些风水师傅参考与运用。书中的内容涉及方位、地形、气象等多个因素,帮助人们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建筑与安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撼龙经-下卷-九星变穴第十-原文
贪狼作穴是乳头,
巨门作穴窝中求。
武曲作穴钗钳觅,
禄廉梳齿犁鐴头。
文曲穴来坪里作,
高处亦是掌心落。
破军作穴似戈矛,
身傍左右手皆收。
定有两山接护转,
不然一水过横流。
辅星正穴燕巢仰,
若在高山挂灯样。
落在低平是鸡窠,
纵有园头亦凹象。
此是剥换寻星穴,
寻穴随龙细辨别。
龙若真时穴亦真,
龙不真兮少真穴。
寻龙虽易裁穴难,
只为时人味剥山。
剥龙换骨星变易,
识得疑龙穴不难。
古人望龙知正穴,
盖将识龙寻换节。
识得龙家换骨星,
富贵令人无歇灭。
风水五行学传人陈益峰北京,
农历丁酉年五月十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撼龙经-下卷-九星变穴第十-译文
贪狼星所形成的穴位就像乳头,巨门星所形成的穴位则在窝中寻找。
武曲星所形成的穴位要找钗钳的位置,禄存星和廉贞星所形成的穴位则像梳齿和犁头。
文曲星所形成的穴位在平坦的地方,即使是高处也像是掌心落下的。
破军星所形成的穴位像戈矛,左右两侧的手都要收起来。
定会有两座山相互接应并转向,如果没有,就会有一道水流横穿。
辅星的正穴就像燕子窝向上仰望,如果是在高山之上,就像挂着的灯笼。
如果落在低平的地方,就像鸡窝,即使有园地也是凹凸不平的。
这是剥换寻找星穴的方法,寻找穴位时要跟随龙脉仔细辨别。
如果龙脉是真的,穴位也是真的;如果龙脉不真,那么真的穴位就少。
寻找龙脉虽然容易,但裁剪穴位却很难,这只是为了时人品味剥山。
剥龙换骨,星象变化,但能识别疑龙的穴位并不难。
古人通过望龙来识别正穴,主要是通过识别龙脉寻找变换的节点。
如果能识别龙家的换骨星,那么富贵就会让人永无止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撼龙经-下卷-九星变穴第十-注解
贪狼:在风水学中,贪狼是九星之一,代表风水的旺气和活力,常与桃花、美丽、诱惑等概念相关联。
巨门:巨门也是九星之一,代表阻碍和困难,在风水学中常用来指代不良的气场。
武曲:武曲星代表刚强的力量和权威,在风水学中与事业、权势有关。
禄廉:禄廉星在风水学中代表财富和地位,与人的运势和福禄有关。
文曲:文曲星代表智慧和文学,在风水学中与学术、文化、艺术等领域有关。
破军:破军星代表变动和破坏,在风水学中常用来指代变革和转型。
定有两山接护转:指在风水布局中,两座山相互靠近,形成一种保护态势。
一水过横流:指水流横穿,可能带来不利的风水影响。
辅星:辅星在风水学中是辅助主星的作用,常用来增强或稳定风水布局。
燕巢仰:指燕子筑巢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风水宝地。
鸡窠:指鸡的巢穴,在风水学中可能指代一个地方风水不佳。
剥换寻星穴:指通过观察和辨别风水中的星象来寻找吉穴。
龙:在风水学中,龙代表山脉的走势,是风水布局中的重要元素。
换骨星:指风水中的星象变化,常用来指代风水格局的转换。
望龙知正穴:指通过观察山脉的走势来识别风水中的吉穴。
换节:指风水中的转折点,是风水布局中的重要位置。
龙家换骨星:指与龙相关的风水星象变化,是风水判断的重要依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撼龙经-下卷-九星变穴第十-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风水学经典之作,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风水寻龙点穴的奥妙。首句‘贪狼作穴是乳头,巨门作穴窝中求’揭示了风水寻穴的基本原则,即贪狼星位代表乳头,巨门星位则代表窝中,意指寻穴要寻找地形如乳头和窝中的地方。
‘武曲作穴钗钳觅,禄廉梳齿犁鐴头’进一步描述了武曲星、禄星和廉星的寻穴特点,分别以钗钳、梳齿和犁鐴头来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些星位的穴位特征。
‘文曲穴来坪里作,高处亦是掌心落’指出文曲星的穴位可能出现在平坦的地形,同时也可能在高处,如掌心之处,强调了风水寻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破军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描述了破军星的穴位特征,如戈矛般锐利,且左右两侧都有山体相护,强调了穴位周围环境的重要性。
‘定有两山接护转,不然一水过横流’提出了风水中的‘两山夹一水’的格局,认为这样的地形有利于聚气,是风水宝地。
‘辅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挂灯样’将辅星的穴位比作燕巢,形象地说明了其位置和形态,同时也强调了在高山之巅寻找穴位的重要性。
‘落在低平是鸡窠,纵有园头亦凹象’说明了在低平地形的穴位特征,如鸡窠般凹凸不平,同时也指出了即使有园头(圆形高地)也未必是宝地。
‘此是剥换寻星穴,寻穴随龙细辨别’点明了寻穴的方法,即通过剥换(分析地形变化)和随龙(跟随龙脉)来细致辨别穴位。
‘龙若真时穴亦真,龙不真兮少真穴’强调了龙脉的真假对穴位的重要性,真正的龙脉所形成的穴位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
‘寻龙虽易裁穴难,只为时人味剥山’说明了寻龙相对容易,但裁定穴位却很困难,这需要时人深入理解山水的剥换之理。
‘剥龙换骨星变易,识得疑龙穴不难’进一步阐述了剥换和换骨(改变山形)对星位的影响,以及如何识别疑似龙脉的穴位。
‘古人望龙知正穴,盖将识龙寻换节’说明了古人是如何通过观察龙脉来寻找正穴,即通过识龙来寻找换节的穴位。
‘识得龙家换骨星,富贵令人无歇灭’总结了风水寻穴的最终目的,即通过识别龙脉的换骨星位,达到富贵无尽头的效果。
最后一句‘风水五行学传人陈益峰北京,农历丁酉年五月十一’是作者的自署,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创作时间,也为这段古文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