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

作者: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史学家班固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父亲班昭同样是历史学家。班固所编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最为重要的中国史书之一。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公元82年)。

内容简要:《汉书》是班固根据史料编纂的汉朝史书,内容覆盖了西汉的兴起、发展与衰落。全书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记录了汉朝的历史事件、帝王传记、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班固通过严谨的史实记载和深入的分析,为后代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帝王的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外交往来等方面,《汉书》提供了许多细节,对了解汉朝的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汉书》还包含了许多人物传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名将、政治家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原文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

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

二年,立为太子。

十二年四月,高祖崩。

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赐民爵一级。

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

外郎满六岁二级。

中郎不满一岁一级。

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

宦官尚食比郎中,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

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

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

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

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

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元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如意薨。

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

赐民爵,户一级。

春正月,城长安。

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献城阳郡以益鲁元公主邑,尊公主为太后。

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乙亥夕而不见。

陇西地震。

夏旱。

郃阳侯仲薨。

秋七月辛未,相国何薨。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

秋七月,都厩灾。

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长乐宫鸿台灾。

宜阳雨血。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

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夏,大旱。

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

九月,长安城成。

赐民爵,户一级。

六年冬十月辛丑,齐王肥薨。

令民得卖爵。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夏六月,舞阳侯哙薨。

起长安西市,修敖仓。

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太尉灌婴将。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夏五月丁卯,日有蚀之,既。

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

九月辛丑,葬安陵。

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矣。’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

‘曹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译文

孝惠皇帝是高祖的太子,母亲是吕皇后。皇帝五岁时,高祖刚开始被封为汉王。第二年,他被立为太子。高祖十二年四月,高祖去世。五月丙寅日,太子即位成为皇帝,尊称皇后为皇太后。赐予百姓爵位一级。中郎、郎中任职满六年爵位升三级,满四年升二级。外郎任职满六年升二级。中郎任职不满一年升一级。外郎任职不满两年赐予一万钱。宦官中的尚食官与郎中同等待遇,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官与外郎同等待遇。太子御骖乘赐予五大夫爵位,舍人任职满五年升二级。赐予丧事的人,两千石官员赐予二万钱,六百石以上赐予一万钱,五百石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赐予五千钱。对那些因犯轻罪被贬的人,将军赐予四十金,两千石官员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少田租,恢复十五税一。五大夫爵位、六百石以上官员以及为皇帝服务而知名的人,如果犯罪应当被拘禁的,都给予宽恕;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如果犯罪应当受刑或应当做城旦舂的人,都改为做鬼薪、白粲;七十岁以上或不满十岁的人如果犯罪应当受刑的,都给予宽恕。又说:“官吏是用来治理民众的,如果他们能够尽职尽责,民众就会依赖他们,所以重赏他们,是为了民众的利益。现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与同住,以及曾经佩戴过将军、都尉印、带兵的故吏,以及佩戴两千石官印的人,家中只提供军赋,其他什么都不给。”

命令郡国诸侯王建立高祖庙。

元年冬天十二月,赵隐王刘如意去世。民众如果犯罪,可以通过购买三十级爵位来免除死罪。赐予民众爵位,每户一级。

春天正月,修建长安城。

二年冬天十月,齐悼惠王前来朝见,献上城阳郡来增加鲁元公主的封地,尊称公主为太后。

春正月癸酉日,有两龙出现在兰陵一个家庭的井中,乙亥日晚上就不见了。陇西发生地震。

夏天干旱。郃阳侯刘仲去世。

秋七月辛未日,相国何去世。

三年春天,征召长安六百里内的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去修建长安城,三十天后停止。

以宗室的女儿为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

夏天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六月,征召诸侯王、列侯的奴隶两万人去修建长安城。

秋七月,马厩发生火灾。南越王赵佗称臣进贡。

四年冬天十月壬寅日,立皇后张氏。

春天正月,表彰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耕作的民众,免除他们的徭役。

三月甲子日,皇帝举行加冠礼,赦免天下罪犯。减少那些妨碍官吏和民众的法令;废除挟书律。长乐宫的鸿台发生火灾。宜阳下血雨。

秋七月乙亥日,未央宫的凌室发生火灾;丙子日,织室发生火灾。

五年冬天十月,发生雷声;桃李花开,枣树结果。

春天正月,再次征召长安六百里内的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去修建长安城,三十天后停止。

夏天,发生大旱。

秋八月己丑日,相国参去世。

九月,长安城建成。赐予民众爵位,每户一级。

六年冬天十月辛丑日,齐王刘肥去世。

允许民众出售爵位。女子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不嫁的,加征五算。

夏六月,舞阳侯刘哙去世。

在长安西部建立市场,修缮敖仓。

七年冬天十月,征调车骑、材官到荥阳,太尉灌婴率领。

春天正月辛丑日,发生日食。

夏天五月丁卯日,发生日食,食尽。

秋八月戊寅日,皇帝在未央宫去世。九月辛丑日,葬于安陵。

赞曰:孝惠皇帝在内修家庭亲情,在外礼遇宰相,优待齐悼惠王和赵隐王,恩德深厚。听到叔孙通的劝谏就感到恐惧,接受曹相国的建议而感到高兴,可以说是宽仁的君主。曹吕太后损害了皇帝的至德,可悲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注解

孝惠皇帝: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的太子,即位后称孝惠皇帝。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太子:皇位的继承人,通常指皇帝的儿子。

吕皇后:汉惠帝的母亲,吕雉,西汉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中郎:古代官名,为中朝官员,负责宫廷警卫。

郎中:古代官名,为中朝官员,负责宫廷警卫和文书处理。

外郎:古代官名,为外朝官员,负责地方行政。

宦官:古代宫廷中的男性官员,通常负责皇帝的私人事务。

尚食:古代官名,负责皇帝的饮食。

谒者: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宾客。

执楯:古代官名,负责持盾牌的卫士。

执戟:古代官名,负责持戟的卫士。

武士:古代宫廷中的卫士。

驺:古代官名,负责皇帝的车马。

骖乘:古代帝王出行时的副车。

舍人:古代官名,为皇帝或官员的随从。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级别,指官职较高的官员。

六百石:古代官职的级别,指官职中等的官员。

五百石:古代官职的级别,指官职中等的官员。

二百石:古代官职的级别,指官职较低的官员。

佐史:古代官职,为辅助官员。

田租:古代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

十五税一:古代税收制度,每十五年征收一次税。

鬼薪:古代刑名,罚服劳役,如砍柴等。

白粲:古代刑名,罚服劳役,如舂米等。

完:古代刑名,指免于服劳役。

军赋:古代对军人家属征收的税。

高庙:指供奉汉高祖刘邦的庙宇。

诸侯王:古代分封制度下的地方领主。

城阳郡:古代郡名,位于今山东省。

鲁元公主:汉惠帝的女儿,封为鲁元公主。

两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龙出现于井中,可能被视为吉兆。

陇西:古代郡名,位于今甘肃省。

地震:地球表面发生的震动现象。

郃阳侯:古代侯爵,郃阳是侯国的名。

相国:古代官名,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负责国家政务。

何:指相国曹参。

长安:西汉的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朝有频繁的战争和交往。

闽越:古代越族的一支,位于今福建、浙江一带。

鸿台:古代宫殿建筑,位于长乐宫内。

未央宫:西汉皇宫,位于长安城内。

凌室:古代储存冰块的房间。

织室:古代负责织造的官署。

雷: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常伴有声响。

桃李华:桃树和李树开花,表示春天的到来。

枣实:枣树结出的果实。

曹相国:指曹参,曾任西汉相国。

曹吕太后:指吕雉,汉惠帝的母亲,曾摄政西汉初期。

叔孙通:西汉初期的大臣,以善于辩论著称。

曹相国之对:指曹参的回答。

宽仁之主:指宽容仁爱的君主。

亏损至德:指损害了最高尚的品德。

安陵:汉惠帝的陵墓所在地,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评注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

此句开篇即点明孝惠皇帝的身份背景,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太子,母亲是吕皇后。年幼即位,凸显出他的成长历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二年,立为太子。

这一句标志着孝惠皇帝正式成为太子,预示着他将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十二年四月,高祖崩。

高祖刘邦的去世,对孝惠皇帝来说,是巨大的悲痛,也是他作为皇帝责任的开始。

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太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显示出孝惠皇帝对母后的尊重和孝顺。

赐民爵一级。

这一举措体现了孝惠皇帝的仁政,通过赐爵提升民众的地位,增加民众对朝廷的忠诚。

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

这一规定显示出朝廷对官员的重视,以及对功绩的认可。

外郎满六岁二级。

外郎的爵位也得到提升,表明朝廷对各个阶层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

太子及其舍人的赐爵,显示出朝廷对皇室成员的优待。

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

这一措施体现了朝廷对丧事者的关怀,以及对不同阶层丧事者的区分。

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

这一规定体现了朝廷对不同阶层官员的奖赏,以及对功绩的认可。

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这一举措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体现了朝廷的仁政。

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这一系列法律条文体现了朝廷的宽仁政策,对犯罪者进行区分对待,以及对老年人的关怀。

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这句话强调了官吏的责任,即为民服务,体现了孝惠皇帝的治国理念。

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这一规定体现了朝廷对官员家庭的优待,以及对功勋家族的尊重。

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体现了对先祖的尊敬。

元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如意薨。

赵隐王的去世,对孝惠皇帝来说,是又一次的悲痛。

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

这一措施体现了朝廷的宽容,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赎罪的机会。

赐民爵,户一级。

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地位,增强了民众对朝廷的认同。

春正月,城长安。

这一举措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御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朝廷的稳定政策。

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献城阳郡以益鲁元公主邑,尊公主为太后。

齐悼惠王的朝贡,以及公主的尊贵地位,显示了朝廷的威望和皇室的影响力。

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乙亥夕而不见。

这一现象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们对天象的迷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陇西地震。

地震的发生,对当时的民众来说,是灾难性的,也反映了朝廷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夏旱。

旱灾对农业的影响巨大,也反映了朝廷对农业的重视。

郃阳侯仲薨。

郃阳侯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秋七月辛未,相国何薨。

相国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又一次的打击。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动员能力,同时也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御。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外交策略,通过婚姻联姻,维护国家的稳定。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同时也展示了朝廷的权威。

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

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长安城的防御能力。

秋七月,都厩灾。

都厩的火灾,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

南越王的称臣,体现了朝廷的威望和影响力。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

皇后的立后,是朝廷的重要事件,也体现了孝惠皇帝的成熟。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对孝道和农业的重视。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

皇帝的加冠和赦免天下,体现了朝廷的仁政和权威。

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对法律的完善,以及对民众权益的保障。

长乐宫鸿台灾。

长乐宫的火灾,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宜阳雨血。

这一现象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们对天象的迷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未央宫的火灾,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打击。

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

这一现象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们对天象的迷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动员能力,同时也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御。

夏,大旱。

旱灾对农业的影响巨大,也反映了朝廷对农业的重视。

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

相国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九月,长安城成。

长安城的建成,是朝廷的重大成就,也体现了朝廷的治理能力。

赐民爵,户一级。

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地位,增强了民众对朝廷的认同。

六年冬十月辛丑,齐王肥薨。

齐王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令民得卖爵。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宽容,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赎罪的机会。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这一规定体现了朝廷对婚姻的重视,以及对人口增长的担忧。

夏六月,舞阳侯哙薨。

舞阳侯的去世,对朝廷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起长安西市,修敖仓。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城市规划和物资储备能力。

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太尉灌婴将。

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的军事动员能力,同时也展示了朝廷的军事战略。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这一现象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们对天象的迷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夏五月丁卯,日有蚀之,既。

这一现象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们对天象的迷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

孝惠皇帝的去世,对汉朝来说,是重大的损失。

九月辛丑,葬安陵。

孝惠皇帝的安葬,体现了朝廷的礼仪和对先祖的尊敬。

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矣。’

这句话总结了孝惠皇帝的治国理念,即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功臣,体现了他的宽仁之主形象。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孝惠皇帝的宽仁,以及他善于纳谏的品质。

曹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这句话表达了对曹吕太后的批评,以及对孝惠皇帝失去贤臣的悲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惠帝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03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