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

作者: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史学家班固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父亲班昭同样是历史学家。班固所编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最为重要的中国史书之一。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公元82年)。

内容简要:《汉书》是班固根据史料编纂的汉朝史书,内容覆盖了西汉的兴起、发展与衰落。全书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记录了汉朝的历史事件、帝王传记、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班固通过严谨的史实记载和深入的分析,为后代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帝王的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外交往来等方面,《汉书》提供了许多细节,对了解汉朝的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汉书》还包含了许多人物传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名将、政治家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原文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

母曰丁姬。

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

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

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

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

上令诵《诗》,通习,能说。

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

令诵《尚书》,又废。

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

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

时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军曲阳侯王根。

昭仪及根见上亡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

成帝亦自美其材,为加元服而遣之,时年十七矣。

明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征定陶王,立为皇太子。

谢曰:‘臣幸得继父守籓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祇,宜蒙福晁子孙千亿之报。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籓。’

书奉,天子报闻。

后月余,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奖厉太子专为后之谊。

语在《外戚传》。

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崩。

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大赦天下。

赐宗室王子有属者马各一驷,吏民爵,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独帛。

太皇太后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

诏曰:‘《春秋》‘母以子贵’,奠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长信宫、中宫。’

追尊傅父为崇祖侯、丁父为褒德侯。

封舅丁明为阳安侯,舅丁满为平周侯。

追谥满父忠为平周怀侯,皇后父晏为孔乡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六月,诏曰:‘郑声淫而乱乐,圣王所放,其罢乐府。’

曲阳侯根前以大司马建社稷策,益封二千户。

太仆安阳侯舜辅导有旧恩,益封五百户,及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益封各千户。

诏曰:‘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益封万户。’

又曰:‘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其议限列。’

有司条奏:‘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除任子令及诽谤诋欺法。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禁郡国无得献名兽。益吏三百石以下奉。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有司无得举赦前往事。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秋,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

诏曰:‘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建平元年春正月,赦天下。

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阳侯赵皆有罪,免为庶人,徙辽西。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二月,诏曰:‘盖闻圣王之治,以得贤为首。其与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举孝弟惇厚能直言通政事,延于侧陋可亲民者,各一人。’

三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郎吏金、钱、帛,各有差。

冬,中山孝王太后媛、弟宜乡侯冯参有罪,皆自杀。

二年春三月,罢大司空,复御史大夫。

夏四月,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永信宫;恭皇后曰帝太后,称中安宫。立恭皇庙于京师。赦天下徒。’

罢州牧,复刺史。

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

上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

遂葬定陶。

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

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

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

勿徙郡国民,使得自安。

八月,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

皆伏辜。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有罪。博自杀,玄减死二等论,晏削户四分之一。语在《博传》。

三年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

三月己酉,丞相当薨。有星孛于河鼓。

夏六月,立鲁顷王子郚乡侯闵为王。

冬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

东平王云、云后谒、安成恭侯夫人放皆有罪。云自杀,谒、放弃市。

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二月,封帝太太后从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同母弟子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皆以告东平王封列侯。语在《贤传》。

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

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灾。

冬,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兵法有大虑者。

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宁息。惟阴阳不调,元元不赡,未赌厥咎。娄敕公卿,庶几有望。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错躬。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余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寮,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

丁巳,皇太太后傅氏崩。

三月,丞相嘉有罪,下狱死。

秋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免。

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

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二月,归国,单于不说。语在《匈奴传》。

夏四月壬辰晦,日有蚀之。

五月,正三公官公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造司寇职,事未定。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秋九月壬寅,葬义陵。

赞曰:孝哀自为籓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睹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即位痿痹,末年寖剧,飨国不永,哀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译文

孝哀皇帝,是元帝的庶孙,定陶恭王的儿子。他的母亲叫丁姬。三岁时继承王位,长大后喜欢文学和法律。元延四年进京朝见,所有的师傅、宰相、中尉都跟随他。当时成帝的弟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但只有师傅跟随。皇帝对此感到奇怪,问定陶王,定陶王回答说:“根据法令,诸侯王进京朝见,可以带本国二千石级别的人。师傅、宰相、中尉都是本国的二千石级别,所以他们都跟着来了。”皇帝让他背诵《诗经》,他能背诵并理解。另一天,皇帝问中山王:‘为什么只有师傅跟随而没有其他人?’中山王无法回答。皇帝让他背诵《尚书》,他又失败了。等到赐食时,他吃得太多;起身时,袜子松了。成帝因此认为他不行,而认为定陶王很有才能,多次称赞他的才华。

当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下贿赂了皇帝宠幸的赵昭仪和皇帝的舅舅、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昭仪和王根看到皇帝没有儿子,也想借此长期结交,都称赞定陶王,劝皇帝立他为继承人。成帝也认为他很有才能,为他举行成人礼后送他回去,那时他十七岁。

第二年,皇帝派执金吾任宏代理大鸿胪,持节征召定陶王,立他为皇太子。定陶王辞谢说:‘我幸运地继承了父亲守卫边疆成为诸侯王,我的才能不足以担任太子的位置。陛下圣明仁慈,尊敬祖宗,顺应神明,应该得到子孙千亿之福。我希望能够留在本国,早晚问候起居,等到有圣明的继承人出现,再回到本国守卫边疆。’他的奏章呈上后,皇帝回复了。一个月后,立楚孝王的孙子景为定陶王,继续供奉恭王的祭祀,以此来奖励太子,强化他作为未来皇帝的义务。具体内容在《外戚传》中。

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去世。四月丙午,太子即位成为皇帝,拜谒高庙。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赐给有亲属关系的宗室王子马匹各一匹,赐给官吏和百姓爵位,每百户赐牛酒,赐给三老、孝悌、力田、鳏夫、寡妇、孤儿、独居者布匹。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诏书说:‘《春秋》中说“母亲因儿子而显贵”,定陶太后称为恭皇太后,丁姬称为恭皇后,各自设立左右詹事,封地如同长信宫、中宫。”追尊傅父为崇祖侯、丁父为褒德侯。封舅舅丁明为阳安侯,丁满为平周侯。追谥丁满的父亲丁忠为平周怀侯,皇后父亲丁晏为孔乡侯,皇太后的弟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六月,诏书说:“郑国的音乐淫荡而扰乱了正乐,圣明的帝王都摒弃它,现在取消乐府。”

曲阳侯王根以前以大司马的身份提出建立社稷的策略,增加封地二千户。太仆安阳侯王舜曾经辅导过他,增加封地五百户,以及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各自增加封地一千户。

诏书说:“河间王刘良为太后守丧三年,是宗室的楷模,增加封地一万户。”

又说:“制定节俭谨慎的措施来防止奢侈和淫逸,这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历代帝王都没有改变的方法。诸侯王、列侯、公主、二千石官员以及豪富之家拥有大量奴婢,田地和住宅没有限制,与百姓争夺利益,百姓失去了生计,生活困苦。现在讨论限制这些行为。”有关部门上奏:“诸侯王、列侯在国中可以拥有田地,列侯在长安和公主在县道可以拥有田地,关内侯、官吏和百姓可以拥有田地,但都不能超过三十顷。诸侯王可以拥有奴婢二百人,列侯和公主一百人,关内侯和官吏三十人。六十岁以上和十岁以下的人不包括在内。商人不得拥有田地、担任官职,违反者按律法处罚。所有超过规定数量的田地、牲畜和奴婢都收归官府。齐国的三服官、各官府的织造绮绣因为难以制作,损害了女红,都停止制作,不得输送。废除任子令和诽谤诋毁法。掖庭宫人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出嫁。五十岁以上的官奴婢免除奴隶身份,成为平民。禁止郡国进献名兽。增加三百石以下官吏的俸禄。审查残暴酷虐的官吏,及时罢免。有关部门不得推荐赦免前的事。博士弟子父母去世,给予三年的假期。”

秋天,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都有罪,王根被召回封地,王况被免为平民,回到原籍。

诏书说:“我继承祖宗的重任,战战兢兢,害怕失去天意。最近日月无光,五星运行失序,各地连续发生地震。河南、颍川郡发生洪水,淹死了人民,毁坏了房屋。我的德行不足,百姓却遭受了不幸,我非常担忧。已经派遣光禄大夫巡视,登记死者,赐予棺材和钱,每人三千。命令洪水影响的县邑和其他郡国,如果灾害超过十分之四,百姓财产不足十万,都不用缴纳当年的租赋。”

建平元年春天正月,大赦天下。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阳侯赵都有罪,被免为平民,流放到辽西。

太皇太后下诏,外戚王家的田地不是墓地,都用来分给贫民。

二月,诏书说:“听说圣明的帝王治理国家,以得到贤才为首要任务。现在要求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郡守、郡相推荐孝顺、悌亲、敦厚、能直言、通晓政事,可以亲近百姓的人,每人推荐一个。”

三月,赐给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郎吏金、钱、布匹,各有差别。

冬天,中山孝王的太后媛、弟弟宜乡侯冯参有罪,都自杀。

二年春天三月,废除大司空,恢复御史大夫。

夏天四月,诏书说:“汉家的制度,推崇亲近以显扬尊贵。定陶恭皇的称号不应再称为定陶。尊称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称为永信宫;恭皇后为帝太后,称为中安宫。在京城建立恭皇庙。大赦天下囚犯。”

废除州牧,恢复刺史。

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去世。皇帝说:‘我听说夫妻一体。《诗经》中说:“活着时住在不同的房间,死后同葬一个墓穴。”过去季武子建成寝宫,杜氏的灵柩放在西阶下,请求合葬,得到了允许。附葬的礼仪,从周朝开始。‘多么文雅啊!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孝子对待亡者就像对待在世的人一样。帝太后应该与恭皇合葬。”于是将帝太后葬在定陶。征发陈留、济阴附近郡国的五万人挖掘墓地。

待诏夏贺良等人说赤精子有预言,汉朝的运数中衰,应该再次接受天命,应该改元、改号。诏书说:‘汉朝兴起二百载,历数已经开启。皇天降下非材之佑,汉朝再次获得接受天命之符,我的德行不足,怎么敢不通达!建立大事的元命,必须与天下一起革新,现在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的永陵亭部为初陵。不迁移郡国的百姓,让他们安心。

八月,诏书说:“待诏夏贺良等人建议改元、改号,增加漏刻,可以永保国家安宁。我轻信了夏贺良等人的话,希望全国得到福祉,但最终没有好结果。他们都违背了经典和古制,不符合时宜。六月甲子的制书,不是赦令,都予以废除。夏贺良等人违反正道,迷惑民众,下交给有关部门。”他们都受到了惩罚。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都有罪。博自杀,玄减去死刑,降为二等罪,晏被削去四分之一的封地。这些事在《博传》中有记载。

三年春天正月,立广德夷王的弟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日,皇帝的太皇太后居住的桂宫正殿发生火灾。

三月己酉日,丞相将要去世。有彗星出现在河鼓星附近。

夏天六月,立鲁顷王的儿子郚乡侯闵为王。

冬天十一月壬子日,恢复了甘泉泰畤和汾阴后土祠,取消了南郊和北郊的祭祀。

东平王云、云的皇后、安成恭侯的夫人放都有罪。云自杀,皇后和夫人被处死。

四年春天,发生了大旱。关东地区的百姓传播西王母的筹,经过各个郡国,向西进入关中到达京城。百姓们还会聚在一起祭祀西王母,有的在夜晚点上火把上屋顶,击鼓呼喊,相互惊吓。

二月,封皇帝的太皇太后的弟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的同母弟弟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都因为告发东平王而被封为列侯。这些事在《贤传》中有记载。

夏天五月,赐予中二千石至六百石的官员以及天下男子爵位。

六月,尊皇帝的太皇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天八月,恭皇的陵园北门发生火灾。

冬天,皇帝下诏让将军和中二千石的官员推荐那些明白兵法且有大志的人。

元寿元年春天正月辛丑日,发生了日食。皇帝下诏说:‘我守护着宗庙,不明智也不机敏,日夜忧虑劳苦,没有闲暇休息。由于阴阳失调,百姓生活困苦,我没有找到原因。我多次命令公卿大臣,希望有所作为。但至今执法的官员还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有的官员暴虐,借助势力获得名声,温和宽厚的反而被陷害致死。因此,残暴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和谐的氛围日益减少,百姓们愁苦抱怨,无处安身。就在正月朔日,发生了日食,其罪责不远,在我一人身上。公卿大夫们要各自尽心尽力,领导百官,重用仁人,罢黜那些残暴的人,以期安抚百姓。要陈述我的过失,不要有所隐瞒。要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官员各推荐一个贤良方正、敢于直言的人。大赦天下。’

丁巳日,皇太太后的傅氏去世。

三月,丞相嘉有罪,被下狱处死。

秋天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被免职。

孝元庙的殿门铜龟蛇铺首发出响声。

二年春天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见皇帝。二月,他们回国,单于不满意。这些事在《匈奴传》中有记载。

夏天四月壬辰日月底,发生了日食。

五月,整顿三公的官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为长平侯。整顿司直、司隶,设立司寇职位,但事情还没有确定。

六月戊午日,皇帝在未央宫去世。秋天九月壬寅日,被葬在义陵。

赞曰:孝哀帝自从成为藩王以及进入太子宫,文采横溢,思维敏捷,幼年就有良好的名声。看到孝成帝时期,王室的禄位流失,权力外移,因此临朝时多次诛杀大臣,想要加强皇帝的威严,效仿汉武帝和汉宣帝。他本性不喜欢声色犬马,有时会观看射箭和武戏。即位后身体有病,晚年病情加重,在位时间不长,令人惋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注解

孝哀皇帝:汉哀帝,名刘欣,西汉皇帝,汉成帝之子。

元帝:西汉皇帝,名刘奭,汉哀帝的祖父。

庶孙:非正室所生之子。

定陶恭王子:定陶恭王是定陶国的王,是汉哀帝的叔父。

丁姬:汉哀帝的母亲。

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

傅:古代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教导皇帝的老师。

相:古代官名,指诸侯国的宰相。

中尉:古代官名,掌管京师的警卫。

成帝:汉成帝,名刘骜,汉哀帝的父亲。

中山孝王:汉成帝的弟弟,中山国的王。

令:命令。

《诗》:《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尚书》,又称《书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之一。

傅太后:汉哀帝的祖母,定陶恭王的母亲。

赵昭仪:汉成帝的宠妃。

票骑将军:古代的官职,是高级军事将领。

曲阳侯王根:汉成帝的舅舅,官至票骑将军。

元服:古代男子成年的礼仪。

执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治安。

大鸿胪:古代官名,掌管外交。

守:代理。

籓:古代对诸侯国的称呼。

《春秋》:《春秋》,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郑声:古代郑国的音乐,被认为有淫荡之嫌。

乐府:古代官署名,负责收集整理民间音乐。

大司马:古代的官职,是军事长官。

社稷:古代指国家。

太仆:古代官名,掌管宫廷车马。

安阳侯舜:汉哀帝的舅舅,官至太仆。

大司空:古代官名,掌管工程、水利等。

汜乡侯何武:汉哀帝的大臣,官至大司空。

河间王良:汉哀帝的兄弟,河间国的王。

制节谨度:制定节俭的度。

名田:登记在名下的田地。

三老:古代官名,掌管教化。

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力田:努力耕田的人。

鳏:老年丧妻的人。

寡:老年丧夫的人。

孤:幼年丧父的人。

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帛:丝织品,一种布料。

掖庭宫人:宫女。

任子令:古代官员可以推荐自己的子弟为官的法律。

诽谤诋欺法:禁止诽谤和诋毁的法律。

新成侯赵钦:汉哀帝的舅舅,官至侍中光禄大夫。

成阳侯赵:汉哀帝的舅舅。

冢茔:墓地。

侧陋:偏僻的地方。

亲亲:亲近亲属。

尊尊:尊敬长辈。

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

陈圣刘太平皇帝:汉哀帝改元后的称号。

初陵:皇帝的陵墓。

待诏:古代指等待皇帝召见的官员。

赤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谶:预言。

历数开元:天命的开端。

蠲除:废除。

伏辜:认罪受罚。

丞相:古代中国的官职,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御史大夫:古代中国的官职,是监察官,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委员会。

孔乡侯:古代的侯爵,孔乡侯是孔子的后代被封的侯爵。

晏:人名,此处指晏晏,是当时的一个侯爵。

广德夷王:古代的封号,夷王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王的尊称。

广平王:古代的封号,指被封为广平国的王。

桂宫:古代帝王的宫殿之一,此处指帝太太后居住的宫殿。

丞相当薨:丞相当薨指丞相去世。

星孛:古代指彗星,认为是不祥之兆。

鲁顷王子:鲁顷王的后代,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郚乡侯:古代的侯爵,郚乡侯是鲁顷王的后代被封的侯爵。

甘泉泰畤: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甘泉是地名。

汾阴后土祠:古代祭祀后土的地方,后土是土地神。

南、北郊: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南郊指南郊,北郊指北郊。

东平王:古代的封号,指被封为东平国的王。

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神。

汝昌侯:古代的侯爵,汝昌侯是封号。

阳信侯:古代的侯爵,阳信侯是封号。

驸马都尉:古代的官职,是皇帝女婿的官职。

光禄大夫:古代的官职,是皇帝的顾问官。

南阳太守:古代的官职,是地方行政长官。

孝元庙:古代皇帝的庙宇,孝元是庙号。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国有着复杂的历史关系。

乌孙: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与中国有着交流。

昆弥:乌孙王的称号。

籓王:古代指封在外地的王。

太子:古代指帝王的儿子,有继承帝位可能的。

武、宣:指汉武帝和汉宣帝,两位著名的皇帝。

日有蚀之:古代指日食,认为是天象异常,不祥之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评注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有罪。博自杀,玄减死二等论,晏削户四分之一。语在《博传》。

此句描绘了三位官员因罪受到处罚的情景。其中,丞相博自杀,御史大夫玄减死二等,孔乡侯晏削户四分之一,反映了当时法度严明,官员犯罪必受惩罚。‘语在《博传》’表明此事有详细的记载,体现了史书的严谨性。

三年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

此句记载了皇帝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之事,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皇帝可以随意封赏功臣。

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

此句描述了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发生火灾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脆弱。

三月己酉,丞相当薨。有星孛于河鼓。

此句记载了丞相当薨之事,同时提到了星孛于河鼓,暗示了天象与人事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夏六月,立鲁顷王子郚乡侯闵为王。

此句记载了皇帝立鲁顷王子郚乡侯闵为王之事,再次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皇帝可以随意封赏功臣。

冬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

此句描述了皇帝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之事,反映了古代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祭祀的重视。

东平王云、云后谒、安成恭侯夫人放皆有罪。云自杀,谒、放弃市。

此句描绘了东平王云及其家人因罪受到处罚的情景,体现了古代法度严明,官员犯罪必受惩罚。

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此句描述了四年春大旱的情景,以及民众信仰西王母,进行祭祀活动,反映了古代对神灵的崇拜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

二月,封帝太太后从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同母弟子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此句记载了皇帝封赏帝太太后亲戚之事,体现了皇权对家族势力的控制。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皆以告东平王封列侯。语在《贤传》。

此句描述了三位官员因告发东平王而受到封赏,反映了古代官场上的权力斗争。

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

此句记载了皇帝赐予官员和男子爵位的情景,体现了皇权对民众的恩赐。

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

此句描述了皇帝尊崇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的情景,体现了皇权对尊卑秩序的维护。

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灾。

此句描述了恭皇园北门发生火灾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脆弱。

冬,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兵法有大虑者。

此句描述了皇帝下诏要求将军、中二千石举荐明兵法有大虑者,体现了皇权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宁息。惟阴阳不调,元元不赡,未赌厥咎。娄敕公卿,庶几有望。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错躬。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余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寮,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

此段记载了皇帝因日蚀而下诏,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状况的担忧和对自身责任的反思。诏书中提到了阴阳不调、百姓愁怨等问题,体现了皇帝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丁巳,皇太太后傅氏崩。

此句描述了皇太太后傅氏去世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悲剧。

三月,丞相嘉有罪,下狱死。

此句描绘了丞相嘉因罪被下狱处死的情景,体现了古代法度严明,官员犯罪必受惩罚。

秋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免。

此句描述了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被免职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官场上的权力斗争。

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

此句描述了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的情景,暗示了天象与人事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二月,归国,单于不说。语在《匈奴传》。

此段记载了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之事,反映了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夏四月壬辰晦,日有蚀之。

此句描述了夏四月日蚀的情景,暗示了天象与人事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五月,正三公官公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造司寇职,事未定。

此段记载了皇帝调整三公官职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官场上的权力斗争。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秋九月壬寅,葬义陵。

此段描述了皇帝去世和安葬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悲剧。

赞曰:孝哀自为籓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睹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即位痿痹,末年寖剧,飨国不永,哀哉!

此段是对孝哀帝一生的评价,赞扬其文辞博敏,有令闻,但也指出了其在位期间权力斗争激烈,晚年身体衰弱,国运不长的遗憾。‘哀哉’表达了对孝哀帝不幸命运的感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纪-哀帝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03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