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作者: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史学家班固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父亲班昭同样是历史学家。班固所编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最为重要的中国史书之一。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公元82年)。

内容简要:《汉书》是班固根据史料编纂的汉朝史书,内容覆盖了西汉的兴起、发展与衰落。全书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记录了汉朝的历史事件、帝王传记、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班固通过严谨的史实记载和深入的分析,为后代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帝王的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外交往来等方面,《汉书》提供了许多细节,对了解汉朝的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汉书》还包含了许多人物传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名将、政治家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原文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

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

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

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

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自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莋都最大。

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駹最大。

其俗,或土著,或移徙。

在蜀之西。

自駹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

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

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

十余岁,秦灭。

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

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莋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粤,东粤杀王郢以报。

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晓南粤。

南粤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南粤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蒙乃上书说上曰:‘南粤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万,浮船牂柯,出不意,此制粤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甚易。’

上许之。

乃拜蒙以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苻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厚赐,谕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莋可置郡。

使相如以郎中将往谕,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当是时,巴、蜀西郡通西南夷道,载转相饷。

数岁,道不通,士罢饿餧,离暑湿,死者甚众。

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亡功。

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

还报,言其不便。

及弘为御史大夫,时方筑朔方,据河逐胡,弘等因言西南夷为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

上许之,罢西夷,独置南夷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保就。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又亡害。

于是天子乃令王然子、柏始昌、吕越人等十余辈间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

至滇,滇王当羌乃留为求道。

四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

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汉广大。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

天子注意焉。

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

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八校尉击之。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夜郎侯始倚南粤,南粤已灭,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

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作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使王然于以粤破及诛南夷兵威风谕滇王入朝。

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听。

劳、莫数侵犯使者吏卒。

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以兵临滇。

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

滇王离西夷,滇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滇,小邑也,最宠焉。

后二十三岁,孝昭始元元年,益州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

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

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奔命万余人击牂柯,大破之。

后三岁,姑缯、叶榆复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将郡兵击之。

辟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太守,乘胜与辟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余人。

明年,复遣军正王平与大鸿胪田广明等并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

上曰:‘钅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钅句町王。大鸿胪广明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后间岁,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適建、龙额侯韩增与大鸿胪广明将兵击之。

至城帝河平中,夜郎王兴与钅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更举兵相攻。

牂柯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乃遣太中大夫蜀郡张匡持节和解。

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

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

“太中大夫匡使和解蛮夷王侯,王侯受诏,已复相攻,轻易汉使,不惮国威,其效可见。

“恐议者选耎,复守和解,太守察动静有变,乃以闻。

“如此,则复旷一时,王侯得收猎其众,申固其谋,党助众多,各不胜忿,必相殄灭。

“自知罪成,狂犯守尉,远臧温暑毒草之地,虽有孙、吴将,贲、育士,若入水火,往必焦设,知勇亡所施。

“屯田守之,费不可胜量。

“宜因其罪恶未成,未疑汉家加诛,阴敕旁郡守尉练士马,大司农豫调谷积要害处,选任职太守往,以秋凉时入,诛其王侯尤不轨者。

“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如以先帝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堕坏,亦宜因其萌牙,早断绝之,及已成形然后战师,则万姓被害。”

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

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蛮夷畏这。

及至牂柯,谕告夜郎王兴,兴不从命,立请诛之。

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

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

立数责,因断头。

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

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

钅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

立还归郡,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

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将攻翁指等。

翁指据厄为垒,立使奇兵绝其饷道,纵反间以诱其众。

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

引兵独进,败走,趋立营。

立怒,叱戏下令格之。

都尉复还战,立引兵救之。

时天大旱,立攻绝其水道。

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

立已平定西夷,征诣京师。

会巴郡有盗贼,复以立为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居,赐爵左庶长。

徙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赐金四十斤。

入为左曹卫将军、护军都尉,卒官。

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钅句町王以为侯。

王邯怨恨,牂柯大尹周钦诈杀邯。

邯弟承攻杀钦,州郡击之,不能服。

三边蛮夷愁扰尽反,复杀益州大尹程隆。

莽遣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赋敛取足于民,以击益州。

出入三年,疾疫死者什七,巴、蜀骚动。

莽征茂还,诛之。

更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大发天水、陇西骑士,广汉、巴、蜀、犍为吏民十万人,转输者合二十万人,击之。

始至,颇斩首数千,其后军粮前后不相及,士卒饥疫,三岁余死者数万。

而粤巂蛮夷任贵亦杀太守枚根,自立为邛谷王。

会莽败汉兴,诛贵,复旧号云。

南粤王赵佗,真定人也。

秦并天下,略定扬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与粤杂处。

十三岁,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

“闻陈胜等作乱,豪桀叛秦相立,南海辟远,恐盗兵侵此。

“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侍诸侯变,会疾甚。

“且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

“郡中长吏亡足与谋者,故召公告之。”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

“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因稍以法诛秦所置吏,以其党为守假。

秦已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

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粤关市铁器。

佗曰:‘高皇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海并王之,自为功也。’

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武帝,发兵攻长沙边,败数县焉。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领。

岁余,高后崩,即罢兵。

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闽粤、西瓯骆,伇属焉。

东西万余里。

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谕盛德焉。

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

召丞相平举可使粤者,平言陆贾先帝时使粤。

上召贾为太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使,赐佗书曰:‘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

陆贾至,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于是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黄屋左纛。’

因为书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粤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粤王,使为外臣,时内贡职。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与牝。’老夫处辟,马、羊、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亡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也。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粤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陆贾还报,文帝大说。

遂至孝景时,称臣遣使入朝请。

然其居国,窃如故号;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

至武帝建元四年,佗孙胡为南粤王。

立三年,闽粤王郢兴兵南击边邑。

粤使人上书曰:‘两粤俱为藩臣,毋擅兴兵相攻击。今东粤擅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

于是天子多南粤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往讨闽粤。

兵未逾领,闽粤王弟馀善杀郢以降,于是罢兵。

天子使严助往谕意,南粤王胡顿首曰:‘天子乃兴兵诛闽粤,死亡以报德!’

遣太子婴齐入宿卫。

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装入见天子。’

助去后,其大臣谏胡曰:‘汉兴兵诛郢,亦行以惊动南粤。且先王言事天子期毋失礼,要之不可以怵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

于是胡称病,竟不入见。

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

胡薨,谥曰文王。

婴齐嗣立,即臧其先武帝、文帝玺。

婴齐在长安时,取邯郸摎氏女,生子兴。

及即位,上书请立摎氏女为后,兴为嗣。

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犹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以用汉法,比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

遣子次公入宿卫。

婴齐薨,谥曰明王。

太子兴嗣立,其母为太后。

太后自未为婴齐妻时,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

及婴齐薨后,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谕王、王太后入朝,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决,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

王年少,太后中国人,安国少季往,复与私通,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

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劝王及幸臣求内属。

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

于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置。

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

诸使者皆留填抚之。

王、王太后饬治行装重资,为入朝具。

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贵为长吏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

其居国中甚重,粤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于王。

王之上书,数谏止王,王不听。

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

使者注意嘉,势未能诛。

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欲介使者权,谋诛嘉等。

置酒请使者,大臣皆侍坐饮。

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

酒行,太后谓嘉:‘南粤内属,国之利,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

使者狐疑相杖,遂不敢发。

嘉见耳目非是,即趋出。

太后怒,欲鏦嘉以矛,王止太后。

嘉遂出,介弟兵就舍,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

乃阴谋作乱。

王素亡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

太后独欲诛嘉等,力又不能。

天子闻之,罪使者怯亡决。

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

参曰:‘以好往,数人足;以武往,二千人亡足以为也。’辞不可,天子罢参兵。

郏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粤,又有王应,独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三百人,必斩嘉以报。’

于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摎乐将二千人往。

入粤境,吕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取自脱一时利,亡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之意。’

乃与其弟将卒攻杀太后、王,尽杀汉使者。

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粤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

而韩千秋兵之入也,破数小邑。

其后粤直开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粤以兵击千秋等,灭之。

使人函封汉使节置塞上,好为谩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

于是天子曰:‘韩千秋虽亡成功,亦军锋之冠。封其子延年为成安侯。摎乐,其姊为王太后,首愿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龙侯。’

乃赦天下,曰:‘天子微弱,诸侯力政,讥臣不讨贼。吕嘉、建德等反,自立晏如,令粤人及江淮以南楼船十万师往讨之。’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粤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陿,破石门,得粤船粟,因推而前,挫粤锋,以粤数万人待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后期,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

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

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

会暮,楼船攻败粤人,纵火烧城。

粤素闻伏波,莫,不知其兵多少。

伏波乃为营,遣使招降者,赐印绶,复纵令相招。

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

迟旦,城中皆降伏波。

吕嘉、建德以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

伏波又问降者,知嘉所之,遣人追。

故其校司马苏弘得建德,为海常侯;粤郎都稽得嘉,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与粤王同姓,闻汉兵至,降,为随桃侯。

及粤揭阳令史定降汉,为安道侯。

粤将毕取以军降,为<月尞>侯。

粤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为湘城侯。

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粤已平。

遂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

伏波将军益封。

楼船将军以推锋陷坚为将梁侯。

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

闽粤王无诸及粤东海王摇,其先皆粤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

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粤归番阳令吴芮,所谓番君者也,从诸侯灭秦。

当是时,项羽主命,不王也,以故不佐楚。

汉击项籍,无诸、摇帅粤人佐汉。

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粤王,王闽中故地,都冶。

孝惠三年,举高帝时粤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号曰东瓯王。

后数世,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粤,闽粤未肯行,独东瓯从。

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得不诛。

吴王子驹亡走闽粤,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粤击东瓯。

建元三年,闽粤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

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粤人相攻击,固其常,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

中大夫严助诘蚡,言当救。

天子遣助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之,语具在《助传》。

汉兵未至,闽粤引兵去。

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之间。

六年,闽粤击南粤,南粤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而以闻。

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

兵未逾领,闽粤王郢发兵距险。

其弟馀善与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不请,故天子兵来诛。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灭国乃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罢兵,固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

皆曰:‘善。’即鏦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

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王头至,不战而殒,利莫大焉。’

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司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

诏罢两将军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

乃使郎中将立丑为粤繇王,奉闽粤祭祀。

餘善以杀郢,威行国中,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制。

上闻之,为餘善不足复兴师,曰:‘餘善首诛郢,师得不劳。’

因立餘善为东粤王,与繇王并处。

至元鼎五年,南粤反,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从楼船击吕嘉等。

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粤。

及汉破番禺,楼船将军仆上书愿请引兵击东粤。

上以士卒劳倦,不许。

罢兵,令诸校留屯豫章梅领待命。

明年秋,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留境,且往,乃遂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领,杀汉三校尉。

是时,汉使大司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不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馀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

上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领,粤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如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粤。

东粤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史。

楼船军卒钱唐榬终古斩徇北将军,为语皃侯。

自兵未往。

故粤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馀善,不听。

及横海军至,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粤军于汉阳。

及故粤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谋,俱杀馀善,以其众降横海军。

封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敖为开陵侯;封阳为卯石侯,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

福者,城阳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爵,从军亡功,以宗室故侯。

及东粤将多军,汉兵至,弃军降,封为无锡侯。

故瓯骆将左黄同斩西于王,封为下鄜侯。

于是天子曰“东粤狭多阻,闽粤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

东粤地遂虚。

朝鲜王满,燕人。

自始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汉兴,为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伇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在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以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弗通。

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何去至界,临浿水,使驭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水,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弗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

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勃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诛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

左将军卒多率辽东士兵先纵,败散。

多还走,坐法斩。

楼船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

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击楼船,楼船军败走。

将军仆失其众,遁山中十余日,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

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

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

人众万余持兵,方度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之,遂不度浿水,复引归。

山报,天子诛山。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

楼船亦往会,居城南。

右渠遂坚城守,数月未能下。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

楼船将齐卒,入海已多败亡,其先与右渠战,困辱亡卒,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

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

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就其约,不会。

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隙降下朝鲜,不肯,心附楼船。

以故两将不相得。

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和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

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乃使卫山谕降右渠,不能颛决,与左将军相误,卒沮约。今两将围城又乖异,以故久不决。”

使故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便宜得以从事。

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楼船数期不会。”

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军计事,即令左将军戏下执缚楼船将军,并其军。

以报,天子诛遂。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

朝鲜相路人、相韩陶、尼溪相参、将军王唊相与谋曰:“始欲降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王又不肯降。”

陶、唊、路人皆亡降汉。

路人道死。

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

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

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已。

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封参为澅清侯,陶为秋苴侯,唊为平州侯,长为几侯。

最以父死颇有功,为沮阳侯。

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

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列口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赞曰:

楚、粤之先,历世有土。

及周之衰,楚地方五千里,而勾践亦以粤伯。

秦灭诸侯,唯楚尚有滇王。

汉诛西南夷,独滇复宠。

及东粤灭国迁众,繇王居股等犹为万户侯。

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

故西南夷发于唐蒙、司马相如,两粤起严助、朱买臣,朝鲜由涉何。

遭世富盛,动能成功,然已勤矣。

追观太宗填抚尉佗,岂古所谓“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者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译文

南方各部落的君长有十几个,其中夜郎部最大。夜郎的西边,有十几个部落属于靡莫,其中滇部最大。从滇向北,有十几个君长,其中邛都部最大。这些部落都有结发习俗,耕种田地,有城市和聚落。再往外的地区,从西边的桐师向东,北至叶榆,有称为巂、昆明、编发等部落,他们随牲畜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也没有君长,地方广阔可达数千里。从巂往东北,有十几个君长,其中徙、莋部最大。从莋往东北,有十几个君长,其中冉駹部最大。这些部落的习俗,有的定居,有的迁徙。这些都在蜀地的西边。从駹往东北,有十几个君长,其中白马部最大,都属于氐族。这些都是巴、蜀西南的少数民族。

在楚威王时期,楚王派将军庄蹻率领军队沿江而上,征服了巴、黔中以西的地区。庄蹻是楚庄王的子孙。庄蹻到达滇池,周围方圆三百里,有肥沃的土地数千里,他用军队的威势使这些地区归附楚国。他想回去报告,但恰逢秦国攻打并夺取了楚国的巴、黔中郡,道路被封锁,无法通行,于是他带领部下在滇池称王,改变服装,按照当地习俗统治他们。秦国时期曾经攻破,开通了五尺道,在这些国家设立了官吏。十多年后,秦国被灭。汉朝兴起后,都放弃了这些国家,只保留蜀地的旧边界。巴、蜀的百姓有的偷偷出去经商,购买他们的马、僰僮、旄牛,因此巴、蜀变得富裕。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攻打东粤,东粤人杀死了王郢来报复。王恢趁机用兵威让番阳令唐蒙去劝说南粤。南粤人吃了唐蒙带来的蜀地枸酱,唐蒙问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说:‘是从西北的牂柯江来的,江面宽广数里,流出番禺城下。’唐蒙回到长安后,向蜀地的商人询问,只有蜀地出产枸酱,很多人偷偷运出去卖给夜郎。夜郎靠近牂柯江,江面宽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粤用财物役使夜郎,西至桐师,但也不能使夜郎臣服。唐蒙于是上书劝说皇帝,说:‘南粤王黄屋左纛,地跨东西万余里,名义上是外臣,实际上是一州之主。现在如果从长沙、豫章出发,水路多被阻断,难以通行。我听说夜郎有精兵十万,如果乘船沿牂柯江出其不意,这是制服南粤的一个奇计。如果汉朝强大,巴、蜀富饶,开通夜郎的道路,并设立官吏,是非常容易的。’皇帝同意了。于是任命唐蒙为郎中将,率领一千人,携带一万多人的给养,从巴苻关进入,见到了夜郎侯多同。给予了丰厚的赏赐,用威德说服他们,约定设立官吏,并让他们儿子担任县令。夜郎附近的城镇都贪图汉朝的丝绸布匹,认为汉朝的道路险恶,最终不能占有,于是同意了唐蒙的提议。回来报告后,汉朝便设立了犍为郡。征发巴、蜀的士兵修路,从僰道指向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也说西夷的邛、莋可以设立郡。派司马相如以郎中将的身份前往宣谕,都像南夷一样,设立了一个都尉,十几个县,归属蜀地。

当时,巴、蜀的西部郡县通往西南夷的道路,运输补给互相转送。几年后,道路不通,士兵疲惫饥饿,远离暑湿,死者众多。西南夷多次反叛,汉朝发兵讨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最终没有成效。皇帝对此感到困扰,派公孙弘前往视察询问。回来报告说情况不便。等到公孙弘成为御史大夫,当时正在修建朔方,据守黄河抵御胡人,公孙弘等人因此说西南夷有害,可以暂时放弃,专心对付匈奴。皇帝同意了,废除了西夷的设置,只保留南夷的两个县和一个都尉,逐渐让犍为自行保卫。

到了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时,看到蜀地的布匹、邛竹杖,询问它们的来源,回答说:‘是从东南方的身毒国来的,有数千里,是蜀地的商人卖给他们。’也有人听说在邛地西边二千里处有身毒国。张骞于是大力宣传大夏在汉朝的西南,仰慕中国,但被匈奴阻隔了道路,如果开通蜀地,身毒国的道路就近,又没有害处。于是皇帝命令王然子、柏始昌、吕越人等十多人分别出使西南夷,寻找身毒国。到了滇地,滇王当羌留下他们寻求道路。四年后,都未能通过昆明,无法到达。滇王对汉朝使者说:‘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更大?’以及夜郎侯也是这样,他们都自认为是一州之王,不知道汉朝的广大。使者回来后,因此大力宣扬滇国的强大,足以亲近依附汉朝。皇帝对此十分关注。

等到南粤反叛,皇帝派驰义侯率领犍为的南夷士兵。且兰君担心远行,担心旁国掳掠他们的老弱,于是与他的部下反叛,杀死了使者及犍为太守。汉朝于是征发巴、蜀的罪人,组成八校尉的军队来攻打他们。正好南粤已经被击败,汉朝的八校尉没有继续前进,中郎将郭昌、卫广率领军队返回,沿途诛杀了阻隔滇道的人,斩首数万,于是平定了南夷,设立了牂柯郡。夜郎侯最初依靠南粤,南粤被灭后,汉朝诛杀了反叛者,夜郎于是入朝,皇帝封他为夜郎王。南粤被灭后,汉朝诛杀了且兰、邛君,并杀了莋侯,冉駹都震惊恐惧,请求臣服并设立官吏,将邛都设为粤巂郡,将莋设为沈黎郡,冉駹设为文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为武都郡。

派王然子用南粤被灭和诛杀南夷的兵威去说服滇王入朝。滇王有数万人口,他的邻近东北的劳深、靡莫都是同姓,相互扶持,不愿意听从。劳、莫多次侵犯使者及其士兵。元封二年,皇帝派巴、蜀的军队攻打并消灭了劳深、靡莫,用军队逼近滇地。滇王最初表示顺从,因此没有被诛杀。滇王离开了西夷,滇地全体投降,请求设立官吏并入朝,于是设立了益州郡,赐予滇王王印,继续统治他的百姓。西南夷的君长有数百个,只有夜郎、滇接受了王印。滇是一个小城,却受到了特别的宠爱。

二十三年后,孝昭帝始元元年,益州的廉头、姑缯的百姓反叛,杀死了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共有三万多人反叛。派水衡都尉征发蜀郡、犍为的士兵万余人去攻打牂柯,大败他们。三年后,姑缯、叶榆再次反叛,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郡兵攻打他们。吕辟胡没有前进,蛮夷于是杀死了益州太守,乘胜与吕辟胡作战,士兵战斗和溺死者四千余人。第二年,再次派军正王平与大鸿胪田广明等一同前进,大败益州,斩首和俘虏五万余人,捕获牲畜十余万。皇帝说:‘钅句町侯亡波率领他的邑君长和百姓攻打反叛者,斩首和俘虏有功,封他为钅句町王。大鸿胪广明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三百户。’一年后,武都的氐人反叛,派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与大鸿胪广明率领军队攻打他们。

在汉武帝时期,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相互发动战争。牂柯郡的太守请求朝廷出兵讨伐兴等人,但有人认为路途遥远无法进攻,于是派遣太中大夫、蜀郡人张匡带着和解的使命前往。兴等人不听从命令,刻木模仿汉朝官吏,站在道路旁边射击他们。杜钦对大将军王凤说:“太中大夫张匡去使蛮夷王侯和解,王侯们接受了诏令,却又相互攻击,轻视汉朝使者,不怕国家威严,效果显而易见。恐怕有人认为他们软弱,再次坚持和解,太守观察动静有变,才上报。这样,就会再次拖延时间,让王侯们有足够的时间聚集兵力,巩固他们的计划,他们得到众多党羽的帮助,各怀愤怒,必定会相互残杀。他们自知罪孽深重,疯狂地攻击守尉,逃到偏远炎热有毒草的地方,即使有孙武、吴起这样的将领,贲育这样的勇士,如果进入水火之中,前往必死无疑,智慧和勇气无处施展。驻军防守,费用无法估量。应该在他们罪行未成,还未怀疑汉朝会加罪于他们的时候,暗中命令邻近郡守尉训练士兵,大司农提前调配粮食储存于要害之处,选派有才能的太守前往,在秋凉时节进攻,诛杀那些行为不轨的王侯。如果认为这是不毛之地,无用之民,圣明的君王不会劳民伤财,应该废除该郡,放弃那里的百姓,断绝王侯的联系。如果认为先帝建立的累世之功不可毁坏,也应该在他们计划刚刚萌芽时就早早断绝,等到他们形成规模后再动用军队,那么无数百姓就会受害。

大将军王凤于是推荐金城司马陈立担任牂柯太守。陈立是临邛人,以前担任过连然长、不韦令,蛮夷人都很敬畏他。到了牂柯后,他告诉夜郎王兴,兴不听从命令,陈立请求诛杀他。没有得到回复,他就带着几十名官员出行到县里,到达兴国且同亭,召唤兴。兴带着几千人来到亭子,有几十个邑君跟着进入见陈立。陈立责备他,然后斩首。邑君说:“将军诛杀罪人,为民除害,希望您出来告知众人。”陈立把兴的头展示给他们,他们都放下武器投降。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惊恐,送来一千斛粮食,牛羊慰劳官吏士兵。陈立返回郡中,兴的妻子父亲翁指与兴的儿子邪务收拢剩余兵力,胁迫附近二十二个邑反叛。到了冬天,陈立上奏招募各夷族士兵,与都尉长史分头进攻翁指等人。翁指据险筑垒,陈立派奇兵切断他们的粮道,用反间计来诱使他们的人。都尉万年说:“军队久拖不决,费用无法承担。”他带领军队独自进攻,失败逃跑,跑到陈立的营地。陈立愤怒,大声叱责下令杀了他。都尉又返回战斗,陈立带领军队救援他。当时天气大旱,陈立切断他们的水道。蛮夷共同斩杀了翁指,拿着他的首级出来投降。陈立已经平定了西夷,被征召到京师。正逢巴郡有盗贼,陈立又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官秩为中二千石,赐予左庶长的爵位。后来被调任为天水太守,他鼓励民众从事农桑,成为天下第一,赐予黄金四十斤。后来他进入朝廷担任左曹卫将军、护军都尉,在任上去世。

王莽篡位后,改变汉朝制度,贬低句町王为侯。王邯怨恨,牂柯大尹周钦假意杀害王邯。王邯的弟弟王承攻击并杀死了周钦,州郡的军队攻打他们,但无法使他们屈服。三边的蛮夷都感到忧虑和骚扰,纷纷反叛,又杀死了益州大尹程隆。王莽派遣平蛮将军冯茂征调巴、蜀、犍为的士兵,向百姓征税,以攻击益州。冯茂出征三年,有十分之七的士兵因疾病而死,巴、蜀地区动荡不安。王莽召回冯茂,将他处死。又派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大规模征调天水、陇西的骑士,广汉、巴、蜀、犍为的吏民共十万人,运输人员合计二十万人,进攻他们。刚开始时,斩首数千人,但后来军粮供应不上,士兵饥饿生病,三年内死亡数万人。而越巂蛮夷的任贵也杀死了太守枚根,自立为邛谷王。正逢王莽失败,汉朝复兴,诛杀了任贵,恢复了原来的称号。

南越王赵佗,是真定人。秦朝统一天下后,征服了扬粤,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将迁徙的民众与粤人杂居。赵佗十三岁时,到了秦二世时期,南海郡守任嚣病重将死,召唤龙川令赵佗说:“听说陈胜等人起兵叛乱,豪杰背叛秦国自立,南海偏远,恐怕盗贼的军队会侵犯这里。我想起兵断绝新道,自己准备防备诸侯的变化,但病情加重。番禺背靠山势险峻,南北东西数千里,有一些中国人辅助,这也是一州之主,可以成为国家。郡中的长吏没有人可以与我商量,所以召唤你来告诉我。”于是任嚣把信交给赵佗,让他处理南海郡的事务。任嚣死后,赵佗立即发出檄文告诉横浦、阳山、湟溪关说:“盗贼的军队即将到来,赶紧断绝道路聚集兵力自守。”于是他逐渐依法处决了秦朝设置的官吏,用他们的党羽担任守备。秦朝灭亡后,赵佗立即进攻并吞并了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帝平定天下后,因为中国百姓劳苦,所以放过了赵佗,没有诛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遣陆贾册封赵佗为南越王,并交换符节互通使者,让他安抚百越,不要成为南边的祸害,与长沙接壤。

汉高后时期,有关部门请求禁止南越关市铁器。赵佗说:“汉高皇帝立我为王,互通使者,现在汉高后听信谗言,区别对待蛮夷,隔绝物品,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谋,他想依靠中国,消灭南海并自立为王,为自己谋取功名。”于是赵佗自称南武帝,派兵攻打长沙边境,打败了几个县。汉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灶攻打他,但正值炎热潮湿,士兵大规模生病,军队无法越过边界。一年多后,汉高后去世,赵佗就停止了进攻。赵佗因此用兵威和财物贿赂闽粤、西瓯骆等地,使他们臣服。东西方万余里。赵佗于是乘坐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原相抗衡。

文帝元年,刚开始镇抚天下,派人告知诸侯和四夷,新皇帝从代地即位,并传达了他的盛德。

于是,为佗的亲族在真定建立守邑,定期进行祭祀。召唤他的堂兄弟,给予高官厚禄,以示宠爱。召唤丞相平,询问谁可以出使到粤地,平推荐了陆贾,他曾为先帝出使粤地。皇帝召见陆贾,任命他为太中大夫,派一名谒者作为副使,并赐予佗一封信,信中说:‘皇帝问候南粤王,非常关心。我是高皇帝的侧室之子,被派往北方的代地,路途遥远,信息不通,从未写信。高皇帝去世后,孝惠皇帝即位,高后亲自处理事务,不幸生病,病情日益严重,因此国家治理出现了混乱。吕氏兄弟发动政变,无法独立控制,于是选择了其他姓氏的儿子作为孝惠皇帝的继承人。依靠宗庙的灵验和功臣的力量,吕氏已经被诛杀。我因为王侯和官吏们的要求,不得不即位。最近听说你派人给隆虑侯写信,要求亲近的兄弟,请求撤销长沙两将军。我因此撤销了博阳侯的将军职务,已经派人去真定问候你的亲兄弟,并修复了祖先的坟墓。前些时候听说你派兵到边境,成为敌对势力,造成灾害不止。那时,长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南郡尤其严重,即使你拥有自己的国家,难道就独享利益吗?一定会损失大量士兵,伤害良将和官吏,使我的妻子成为寡妇,孤儿成为孤儿,独居的父母失去孩子,得到一个却失去十个,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想划定犬牙交错的地界,但询问官员后,他们告诉我:‘这是高皇帝为了隔离长沙的土地而设立的’,我不能擅自改变。官员们说:‘得到你的土地不足以成为大国,得到你的财富不足以成为富裕,从领地以南,你可以自己治理。’尽管如此,你的称号仍然是皇帝。两个皇帝并存,没有使者互通消息,这是争斗;争斗而不让步,仁者是不会做的。我希望与王放弃过去的恩怨,从现在开始,继续保持使节往来。

因此,派陆贾迅速传达我的意愿给王,王也接受了,不再成为敌对势力。我送上了五十件上等衣服,三十件中等衣服,二十件下等衣服给王。希望王能够享受音乐,以解除忧虑,关心邻国。

陆贾到达后,南粤王感到害怕,于是磕头谢罪,愿意接受皇帝的明诏,长久地作为藩臣,履行进贡的职责。于是他在国内下令说:‘我听说两个强者不能同时存在,两个贤者不能同时活在世上。汉皇帝是贤明的天子。从现在开始,去掉帝制时的黄屋左纛。’因此写信给皇帝说:‘老夫是过去的粤地官员,高皇帝恩赐我佗玺,封我为南粤王,让我成为外臣,定期进贡。孝惠皇帝即位后,我仍然不忍心断绝关系,因此赐予我的东西非常丰厚。高后亲自处理事务,亲近小人,相信谗言,区别对待蛮夷,下令说:“不要给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可以给,但只给雄性,不给雌性。”我被流放到边远之地,马、羊的牙齿已经长出,自认为祭祀不周,有死罪,派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人上书谢罪,都没有回来。又听说我的父母坟墓已经遭到破坏,兄弟宗族已经被诛杀。官员们一起商议说:“现在在内地无法振兴,在外边也无法自高自大。”因此,我改号为帝,自己称帝,并不是敢对天下造成危害。高皇后听说后非常愤怒,削去了南粤的户籍,使使者无法往来。我私下怀疑长沙王有谗言,因此敢派兵攻打他们的边境。而且南方地势低洼潮湿,蛮夷中有西瓯,人口有一半是瘦弱的,他们南面称王;东边有闽粤,人口有数千,也自称王;西北边有长沙,一半是蛮夷,也自称王。我因此敢擅自称帝,只是为了自我娱乐。我亲自平定了百个城邑,东西南北有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而仍然向北臣服于汉,为什么?不敢背叛先人的遗愿。我在粤地住了四十九年,现在有了孙子。然而我早起晚睡,睡觉不安,吃饭不香,不看华丽的景色,不听钟鼓的声音,都是因为不能事奉汉皇帝。现在陛下怜悯我,恢复了我的旧号,允许与汉通使如故,我死后的尸骨不会腐烂,改号不敢再称帝了!我恭敬地面向北方,通过使者献上一对白璧,一千只翠鸟,十根犀角,五百个紫贝,一个桂蠹器,四十对生翠,两对孔雀。我冒死再次磕头,向皇帝陛下报告。

陆贾回来报告后,文帝非常高兴。到了孝景帝时期,南粤王称臣,派遣使者入朝请见。然而他在国内,仍然暗中保留着皇帝的称号;当他向皇帝派遣使者时,也像诸侯一样称王朝命。

到了武帝建元四年,佗的孙子胡成为南粤王。即位三年后,闽粤王郢兴兵向南攻打边邑。南粤派人上书说:‘两粤都是藩臣,不应擅自兴兵攻击。现在东粤擅自兴兵侵犯我们,我们不敢兴兵,只希望天子下诏。’于是天子赞扬南粤的忠诚,遵守职责,派遣两员将军前往讨伐闽粤。军队尚未越过边界,闽粤王的弟弟余善就杀了郢投降,于是停止了军事行动。

天子派严助前往传达意愿,南粤王胡磕头说:‘天子兴兵诛杀闽粤,我们愿意以死亡来报答您的恩德!’派遣太子婴齐入京宿卫。他对严助说:‘国家刚刚遭受侵犯,使者可以离开了。胡正在日夜请求入见天子。’严助离开后,他的大臣劝胡说:‘汉兴兵诛杀郢,也是为了惊动南粤。而且先王曾说过,事奉天子时不要失礼,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谗言而入见。一旦入见,就难以返回,这是亡国的趋势。’于是胡声称生病,最终没有入见。十多年后,胡真的病得很重,太子婴齐请求返回。胡去世后,谥号为文王。

太子婴齐继位,即位后藏起了先武帝、文帝的玉玺。婴齐在长安时,娶了邯郸摎氏的女儿,生下了儿子兴。即位后,上书请求立摎氏女为后,兴为继承人。汉朝多次派使者劝告,婴齐仍然喜欢任意杀生,担心入见天子,要求按照汉法,比照内地诸侯,坚持称病,最终没有入见。派遣儿子次公入京宿卫。婴齐去世后,谥号为明王。

太子兴继位,他的母亲成为太后。太后在成为婴齐的妻子之前,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奸。婴齐去世后,元鼎四年,汉朝派安国少季劝告南粤王和太后入朝,命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人宣传他们的辞令,勇士魏臣等人辅助他们的决定,卫尉路博德率兵驻扎在桂阳,等待使者。王年纪轻,太后是中国人,安国少季前往,又与太后私通,国内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很多人不支持太后。太后担心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望,劝说王和宠臣请求归属汉朝。于是利用使者上书,请求与内地诸侯一样,每三年朝贡一次,废除边关。于是天子答应了他们,赐予他们的丞相吕嘉银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的印,其他职位可以自行任命。废除了他们过去的黥刑、劓刑,采用汉法。所有使者都留下安抚他们。王和王太后整理行装,准备入朝。

使者离开后,太后的大臣劝谏胡说:‘汉兴兵诛杀郢,也是为了惊动南粤。而且先王曾说过,事奉天子时不要失礼,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谗言而入见。一旦入见,就难以返回,这是亡国的趋势。’于是胡声称生病,最终没有入见。后十余岁,胡真的病得很重,太子婴齐请求返回。胡去世后,谥号为文王。

太子兴继位,他的母亲成为太后。太后在成为婴齐的妻子之前,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奸。婴齐去世后,元鼎四年,汉朝派安国少季劝告南粤王和太后入朝,命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人宣传他们的辞令,勇士魏臣等人辅助他们的决定,卫尉路博德率兵驻扎在桂阳,等待使者。王年纪轻,太后是中国人,安国少季前往,又与太后私通,国内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很多人不支持太后。太后担心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望,劝说王和宠臣请求归属汉朝。于是利用使者上书,请求与内地诸侯一样,每三年朝贡一次,废除边关。于是天子答应了他们,赐予他们的丞相吕嘉银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的印,其他职位可以自行任命。废除了他们过去的黥刑、劓刑,采用汉法。所有使者都留下安抚他们。王和王太后整理行装,准备入朝。

吕嘉年纪已经很大了,曾经辅佐过三位国王,他的宗族中有七十多人在官府担任重要职务,他的儿子们都娶了国王的女儿,他的女儿也都嫁给了王子和亲王,与苍梧的秦王也有联系。他在国内地位很高,粤地的人们都信任他,他比国王更得人心。国王上书多次劝谏国王,但国王不听。吕嘉有背叛之心,多次称病不见汉朝的使者。使者注意到了吕嘉,但力量不足以诛杀他。国王和王太后也担心吕嘉等人会先发动,想要借助使者之手诛杀吕嘉等人。他们设宴请使者,大臣们都陪同饮酒。吕嘉的弟弟担任将领,士兵驻扎在宫外。酒过三巡,王太后对吕嘉说:‘南粤归附汉朝,对国家有利,但相君却觉得不便,这是为什么?’以此来激怒使者。使者犹豫不决,最终不敢动手。吕嘉见状,立刻离开。王太后大怒,想要用矛刺杀吕嘉,但被国王阻止。吕嘉于是离开,他的弟弟带领士兵回到住处,称病不肯见国王和使者。他们暗中策划叛乱。国王本来没有诛杀吕嘉的意图,吕嘉知道这一点,所以几个月都没有行动。太后独自想要诛杀吕嘉等人,但力量又不足以做到。

天子听说了这件事,认为使者胆怯,没有决断。又认为国王和王太后已经归附汉朝,只有吕嘉作乱,不足以兴兵征讨,想要派庄参率领两千人前往。庄参说:‘如果以和平的方式前往,几个人就足够了;如果以武力前往,两千人也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庄参拒绝了这个提议,天子于是取消了派兵的计划。郏壮士,原济北相韩千秋振奋地说:‘以区区南粤,又有王应,只有相吕嘉为害,我愿意带领勇士三百人,必定斩杀吕嘉以报效。’于是天子派遣韩千秋和王太后的弟弟摎乐率领两千人前往。进入南粤境内后,吕嘉便开始反叛,发布命令说:‘国王年轻,太后是中国人,又与使者有染,一心想要归附汉朝,把先王的宝物全部献给天子以取悦,随从众多,如果走到长安,就会被俘虏卖为奴隶。这样做只图一时之利,不考虑赵氏社稷万世之虑。’于是他与弟弟带领士兵攻击杀死了太后和王子,杀死了所有的汉朝使者。派人通知苍梧的秦王及其各个郡县,立明王的长子、粤的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韩千秋的军队进入时,攻破了几个小城。之后南粤直接开辟道路提供食物,未到番禺还有四十里,南粤的军队便攻击韩千秋等人,将他们消灭。派人将汉朝使者的节符封好放在边塞上,用花言巧语道歉,同时派兵守卫要害之处。于是天子说:‘韩千秋虽然没有成功,也是军中的先锋。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摎乐,他的姐姐是王太后,首先愿意归附汉朝,封他的儿子韩广德为龙侯。’于是赦免天下,说:‘天子微弱,诸侯专权,指责臣子不讨伐叛贼。吕嘉、建德等人反叛,自立如故,命令粤地的人以及江淮以南的楼船十万军队前往讨伐他们。’

元鼎五年秋天,卫尉路博德被封为伏波将军,从桂阳出发,攻打湟水;主爵都尉杨仆被封为楼船将军,从豫章出发,攻打横浦;原归义粤侯两人被封为戈船、下濑将军,从零陵出发,有的攻打离水,有的抵达苍梧;派驰义侯因巴、蜀的罪人,发动夜郎的军队,攻打牂柯江;他们都在番禺会合。

元鼎六年冬天,楼船将军率领精锐士兵首先攻陷了寻陿,攻破了石门,得到了南粤的船只和粮食,于是继续前进,挫败了南粤的锐气,有数万南粤士兵等待伏波将军。伏波将军率领罪人,因为路途遥远而迟到,与楼船将军会合时只有一千多人,于是他们一起前进。楼船将军位于前方,到达番禺,建德和吕嘉都守城。楼船将军自己选择有利的位置,驻扎在东南面,伏波将军驻扎在西北面。到了傍晚,楼船将军的军队击败了南粤人,放火烧城。南粤人一直听说伏波将军,但不知道他的军队有多少人。伏波将军于是设立营帐,派人招降,赐予印绶,然后再次放任他们去招降其他人。楼船将军的军队全力攻打并放火烧城,反而将敌人驱赶进了伏波将军的营帐中。第二天早晨,城中的人都投降了伏波将军。吕嘉和建德在夜间带领数百人逃入海中。伏波将军询问投降的人,得知吕嘉的去向,派人追赶。原校司马苏弘抓住了建德,被封为海常侯;南粤郎都稽抓住了吕嘉,被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与南粤王同姓,听说汉朝的军队到了,就投降了,被封为随桃侯。等到南粤揭阳令史定投降汉朝,被封为安道侯。南粤的将领毕取带领军队投降,被封为<月尞>侯。南粤桂林监居翁劝告瓯骆四十多万人投降,被封为湘城侯。戈船、下濑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所发的夜郎军队还没有攻下,南粤已经被平定。于是将这片土地划分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伏波将军因此增加封地。楼船将军因为冲锋陷阵,被封为梁侯。

自尉佗王以来,共五世,九十三岁去世。

闽粤王无诸和南粤东海王摇,他们的祖先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姓驺。秦朝统一天下后,废除了他们的王位,将他们的地盘设置为闽中郡。等到诸侯反秦时,无诸、摇带领南粤人归附了番阳令吴芮,也就是所谓的番君,跟随诸侯灭秦。当时项羽主持命令,没有封他们为王,因此他们没有帮助楚军。汉朝攻打项羽时,无诸、摇带领南粤人帮助汉朝。汉朝五年,重新封无诸为闽粤王,统治闽中故地,都城在冶。汉惠帝三年,表彰汉高帝时期南粤的功绩,说闽君摇的功绩很多,他的民众愿意归附,于是封摇为东海王,都城在东瓯,世称东瓯王。

几代之后,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反叛,想要联合闽粤,闽粤不愿意参与,只有东瓯愿意。等到吴王被打败,东瓯接受了汉朝的赏金,杀死了吴王丹徒,因此没有被诛杀。

吴王的儿子刘驹逃跑到闽粤,怨恨东瓯杀了他的父亲,经常劝说闽粤攻打东瓯。建元三年,闽粤发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派人向天子求救。天子询问太尉田蚡,蚡回答说:‘南粤人相互攻击,这是常态,不值得烦劳中国出兵救援。’中大夫严助质问蚡,认为应该救援。天子派遣严助发动会稽郡的军队渡海救援,具体情况在《严助传》中有记载。汉朝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闽粤就撤兵了。东瓯请求全国迁徙到中国,于是他们都迁移到了江淮之间。

六年,闽粤攻打南粤,南粤遵守天子的命令,不敢擅自发兵,而是上报了情况。天子派遣大行王恢从豫章出发,大司农韩安国从会稽出发,都担任将军。军队还没有越过领地,闽粤王刘郢就派兵在险要之地设防。他的弟弟刘余善与宗族商议说:‘国王因为擅自发兵,没有请示,所以天子派兵来诛杀。汉朝的军队众多且强大,如果我们侥幸取胜,但后来来的更多,最终会被灭国。现在杀掉国王向天子谢罪,天子撤兵,国家就可以保全。如果不听我们的,就全力战斗,不胜就逃入海中。’大家都说:‘好。’于是杀死国王,派人带着国王的头颅献给大行。大行说:‘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诛杀国王。国王的头颅已经到了,我们不战而胜,这是最大的利益。’于是他便宜行事,停止了军队的行动,并派使者带着国王的头颅快马报告天子。天子下诏,停止两位将军的军队行动,说:‘刘郢等是首恶,只有无诸的孙子繇君丑没有参与谋反。’于是派遣郎中将立繇君丑为粤繇王,继承闽粤的祭祀。

刘余善因为杀死刘郢,威震国内,民众大多归附,他私自自立为王,繇君丑无法控制。天子听说这件事,认为刘余善不足以再次兴兵,说:‘刘余善首先诛杀了刘郢,军队不必再劳师动众。’于是封刘余善为东粤王,与繇君丑一起居住。

至元鼎五年,南粤发生叛乱,余善上书请求带领八千士兵乘坐楼船攻打吕嘉等人。军队到达揭阳后,因为海上的风浪而停止前进,犹豫不决,暗中派人前往南粤。

等到汉朝攻破番禺,楼船将军仆上书请求带兵攻打东粤。皇帝因为士兵们疲劳,没有答应。撤兵后,命令各校尉留在豫章梅领等待命令。

第二年秋天,余善听说楼船将军请求诛杀他,汉朝的军队留在边境,于是他发动军队抵抗汉朝的道路,称呼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进入白沙、武林、梅领,杀了汉朝的三位校尉。当时,汉朝的大司农张成和山州侯齿带领军队驻扎,不敢出击,退到方便的地方,都因为胆小懦弱而被处死。

余善刻制了‘武帝’的印章,自立为王,欺骗他的百姓,散布虚假言论。皇帝派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从东方渡海前往;楼船将军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领,粤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如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天,他们都进入了东粤。

东粤人一直驻军防守险要之地,派徇北将军守武林,打败了楼船军几位校尉,杀了长史。楼船军士兵钱唐榬终古斩杀了徇北将军,被封为语皃侯。从那时起,军队没有再前进。

原来粤衍侯吴阳曾在汉朝,汉朝使者归谕余善,他不听。等到横海军到达,吴阳带领他的七百人反叛,在汉阳攻打粤军。以及原粤建成侯敖和繇王居股策划,一起杀了余善,带领他的部下投降横海军。封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敖为开陵侯;封吴阳为卯石侯,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福是城阳王的儿子,原来被封为海常侯,因为犯法失去爵位,从军没有立功,因为是宗室侯。

等到东粤将领多军,汉朝的军队到达,他放弃军队投降,被封为无锡侯。原瓯骆将左黄同斩杀了西于王,被封为下鄜侯。

于是皇帝说‘东粤地方狭窄,多险阻,闽粤人凶悍,屡次反复’,下诏命令军吏将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江、淮之间。东粤的土地因此变得空虚。

朝鲜王满,是燕国人。自从燕国开始,曾经掠夺真番、朝鲜,设立官员筑起防御工事。秦国灭掉燕国后,它们属于辽东的外围。汉朝兴起后,因为遥远难以防守,重新修建辽东的旧塞,到浿水为界,属于燕国。燕王卢绾反叛,逃入匈奴,满逃亡,聚集了一千多人,梳着结发,穿着蛮夷的服装,向东走出塞外,渡过浿水,居住在秦朝的旧空地上,逐渐收服了真番、朝鲜的蛮夷以及原来燕、齐的逃亡者,定都王险。

恰逢孝惠帝和高后天下刚刚安定,辽东太守就与满约定为外臣,保卫塞外的蛮夷,不要让他们偷袭边境;蛮夷的君长想要进见天子,不要阻止。上报后,皇帝同意了,因此满得以用兵威和财物侵吞了附近的小城,真番、临屯都来归附,方圆数千里。

传位到孙子右渠时,引诱汉朝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又未曾进见天子;真番旁边的各国想要上书见天子,又被阻拦。元封二年,汉朝的使者涉何去责备右渠,他始终不肯接受诏令。涉何离开边界,到浿水边,让车夫刺杀了送他回来的朝鲜裨王长,就渡过水,飞奔进入塞内,然后回去报告天子说‘杀了朝鲜的将军’。皇帝认为他的名字好听,没有追问,任命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恨涉何,发兵袭击攻打,杀了涉何。

皇帝招募罪人攻打朝鲜。那年秋天,派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国渡海,带兵五万,左将军荀彘从辽东出发,诛杀右渠。右渠发兵防守险要之地。左将军的士兵多数率领辽东士兵先行动,被打败散乱。多返回逃跑,因为违法被斩首。楼船将军杨仆带领齐国的七千人先到达王险。右渠坚守城池,看到楼船军队人数少,就出击楼船军,楼船军被打败逃跑。将军杨仆失去了他的士兵,在山中逃了十几天,逐渐收集散兵,重新聚集。左将军攻打朝鲜浿水西边的军队,未能攻破。

皇帝因为两位将军没有取得胜利,就派卫山凭借军队的威势去说服右渠。右渠见到使者,叩头谢罪:‘愿意投降,但担心将军会欺骗杀我;现在看到您的信物,请允许我投降。’派遣太子进宫谢罪,献上五千匹马,以及供给军队的粮食。有一万多人手持武器,正准备渡过浿水,使者以及左将军怀疑他们会变卦,认为太子已经投降,应该让人不要携带武器,太子也怀疑使者左将军在欺骗他,于是没有渡过浿水,又带兵返回。卫山上报后,皇帝处死了卫山。

左将军打败了浿水上的军队,然后前进到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角。楼船将军也前来会合,驻扎在城南。右渠于是坚守城池,几个月都没有被攻下。

左将军原本是侍中,受到皇帝的宠爱,率领燕、代士兵,凶悍,乘胜追击,军队中很多人骄傲。楼船将军率领齐国的士兵,出海后多次失败,先前与右渠作战时,被围困侮辱,士兵们都感到恐惧,将领们感到羞愧,在围攻右渠时,经常保持和平的态度。左将军急攻,朝鲜的大臣们就暗中派人私下与楼船将军约定投降,来回沟通,还没有决定。左将军多次与楼船将军约定交战,楼船将军想要按照约定行事,但未能会合。左将军也派人寻求机会向朝鲜投降,但朝鲜不肯,心中倾向于楼船将军。因此两位将军之间产生了矛盾。左将军心中认为楼船将军之前有失军罪,现在与朝鲜和好却又不愿意投降,怀疑他有反叛的计谋,不敢发作。皇帝说:‘将领们不能前进,就派卫山去说服右渠,不能独立决断,与左将军互相误解,最终破坏了约定。现在两位将军围攻城池又互相矛盾,因此久久不能决断。’派原济南太守公孙遂去纠正,可以相机行事。公孙遂到达后,左将军说:‘朝鲜早就应该攻下了,但没攻下,是因为楼船将军多次约定不战。’把他的想法全部告诉了公孙遂,说:‘现在如果不采取行动,恐怕会造成大害,不仅楼船将军,还可能和朝鲜一起消灭我们的军队。’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唤楼船将军进入左将军的军队商议事情,立即命令左将军假意放下武器,捆绑了楼船将军,并控制了他的军队。上报后,皇帝处死了公孙遂。

左将军合并了两支军队后,立即急攻朝鲜。朝鲜的丞相路人、丞相韩陶、尼溪丞相参、将军王唊一起商议说:‘最初想要投降楼船将军,现在楼船将军被抓住,只有左将军统率军队,战斗更加激烈,恐怕不能抵抗,国王又不肯投降。’韩陶、王唊、路人都逃亡投降汉朝。路人途中死去。元封三年夏天,尼溪丞相参派人杀了朝鲜王右渠来投降。王险城还没有攻下,原右渠的大臣成已又反叛,再次攻打官吏。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长、投降的丞相路人的儿子最,去告诉百姓,诛杀了成已。因此最终平定了朝鲜,设置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封参为澅清侯,陶为秋苴侯,唊为平州侯,长为几侯。最因为父亲战死有功,被封为沮阳侯。左将军征伐回来,因为争功互相嫉妒,策略不合,被处死。楼船将军也因为军队到达列口时应该等待左将军,却擅自先行动,损失很多,应当被处死,用赎金免为平民。

赞美说:楚地和粤地的祖先,历经世代都有土地。到了周朝衰落的时候,楚地面积达到了五千里,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粤地的伯。秦国灭掉了其他诸侯国,只有楚国还保留着滇王。汉朝征讨西南的少数民族,唯独滇地又得到了宠爱。等到东粤国被灭,民众迁移,繇王居股等人仍然被封为万户侯。这三方的开拓,都是因为那些喜欢做善事的大臣。所以西南夷的开发是从唐蒙、司马相如开始的,两粤的开发是从严助、朱买臣开始的,朝鲜的开发是从涉何开始的。遇到一个富饶强盛的时代,有力量可以完成这些事业,然而这些都是付出了辛勤努力的。追溯太宗对尉佗的招抚,这不就是古人所说的‘用礼节来招揽,用德行来感化远方的人’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注解

南夷:指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相对。

夜郎: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以其地区名称命名。

滇:即今云南省,古代称为滇国。

邛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地区,位于今四川、云南交界处。

椎结:古代一种发式,用椎子将头发扎成辫子。

邑聚:指城镇或村庄。

巂: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昆明: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编发:古代一种发式,将头发编织成辫子。

畜移徙:指迁徙时随带牲畜。

君长:古代对部族首领的称呼。

邛: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莋: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冉駹: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土著:指世代居住在某地的居民。

蜀:指古代的蜀国,即今四川地区。

秦:指古代的秦国,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楚威王:楚国的君主,名熊商。

庄蹻:楚庄王的孙子,楚威王派他率领军队征服西南。

滇池:今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古代称为滇池。

五尺道:古代在西南地区修建的道路。

巴、黔中郡:古代的行政区划,位于今四川、贵州一带。

长沙、豫章:古代的行政区划,位于今湖南、江西一带。

番阳令唐蒙:唐蒙,曾任番阳令,是汉武帝派遣的使者。

蜀枸酱:四川出产的酱料。

牂柯江:地名,指牂柯江。

南粤: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古代称为南越。

汉:指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犍为郡:汉朝设置的郡,位于今四川南部。

巴、蜀:指古代的巴国和蜀国,位于今四川地区。

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西南夷:指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牂柯郡:汉朝设置的郡,位于今贵州、云南一带。

益州郡:汉朝设置的郡,位于今云南、四川一带。

元狩元年:汉朝的年号,相当于公元前122年。

大夏: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

身毒国:古代印度的一个国家。

王然子、柏始昌、吕越人:汉朝派往西南夷的使者。

且兰: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犍为:汉朝设置的郡,位于今四川南部。

武都:汉朝设置的郡,位于今甘肃南部。

钅句町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首领。

武都氐人: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执金吾:古代官职,掌管治安。

龙额侯: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贵族身份。

夜郎王兴:夜郎王兴,指的是古代夜郎国的国王,夜郎国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位于今天的贵州、云南、广西一带。

钅句町王禹:钅句町王禹,指的是古代钅句町国的国王,钅句町国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位于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

漏卧侯俞:漏卧侯俞,指的是古代漏卧国的侯,漏卧国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位于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

牂柯太守:牂柯太守,指的是古代牂柯郡的太守,牂柯郡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贵州、广西一带。

太中大夫:官职,是一种高级顾问。

蜀郡张匡:蜀郡张匡,指的是蜀郡的官员张匡,蜀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郡,位于今天的四川一带。

汉吏:汉吏,指的是汉朝的官吏。

杜钦:杜钦,是古代的一位谋士,曾向大将军王凤献策。

大将军王凤:大将军王凤,是汉朝的一位重要将领,曾担任大将军,掌管军事。

孙、吴将:孙、吴将,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贲、育士:贲、育士,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勇士贲育和士燮。

大司农:大司农,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国家的粮食和财政。

金城司马陈立:金城司马陈立,同上,指的是金城司马陈立。

临邛人:临邛人,指的是临邛(今四川邛崃)的人。

连然长:连然长,指的是连然(今四川茂县)的长官。

不韦令:不韦令,指的是不韦(今陕西凤翔)的长官。

党助众多:党助众多,指的是有众多党羽援助。

孙、吴将,贲、育士:孙、吴将,贲、育士,同上,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勇士。

屯田守之:屯田守之,指的是在边疆地区屯田守卫。

大将军凤:大将军凤,同上,指的是大将军王凤。

南粤王赵佗:南粤王赵佗,指的是南越国的国王赵佗,南越国是古代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

桂林、南海、象郡:桂林、南海、象郡,是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的三个郡。

龙川令赵佗:龙川令赵佗,指的是赵佗曾任龙川(今广东河源)县令。

南海尉任嚣:南海尉任嚣,指的是南海(今广东广州)的郡尉任嚣。

陈胜等作乱:陈胜等作乱,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

豪桀叛秦:豪桀叛秦,指的是一些有才能的人背叛秦朝。

番禺负山险阻:番禺负山险阻,指的是番禺(今广州)地处山区,地势险要。

高帝:高帝,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即汉高祖。

陆贾:西汉初年的一位使者,曾出使南粤。

禁粤关市铁器:禁粤关市铁器,指的是禁止南越地区与中原进行铁器的贸易。

南武帝:南武帝,指的是赵佗自封的称号。

黄屋左纛:黄屋左纛,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车乘装饰,象征着皇帝的权威。

文帝元年:指汉文帝刘恒登基的第一年,即公元前179年。

镇抚天下:安抚统治全国。

诸侯四夷:指国内的诸侯和边远的少数民族。

从代来:从代地来,代地是汉朝的一个郡。

即位:登基。

谕:告知,通告。

盛德:美好的德行。

佗亲冢:佗的亲族墓地。

真定:地名,今河北省正定县。

守邑:守护的城邑。

岁时:每年。

奉祀:祭祀。

从昆弟:堂兄弟。

尊官厚赐:授予高官和丰厚的赏赐。

宠之:宠爱他。

丞相平:指当时的丞相。

可使粤者:可以出使到南粤的人。

谒者:官职,负责接待宾客。

副使:副手,助手。

皇帝:指汉文帝。

南粤王:指南粤的国王。

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孝惠皇帝:指汉惠帝刘盈。

高后:指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悖暴乎治:指治理国家的方式混乱暴虐。

诸吕:指吕雉的家族成员。

变故:意外的事情,变故。

乱法:破坏法律。

它姓子:非吕氏的其他姓氏的人。

孝惠皇帝嗣:孝惠皇帝的继承人。

赖宗庙之灵:依赖祖先的保佑。

功臣之力:功臣们的力量。

诛之已毕:已经将他们全部诛杀。

王侯吏:诸侯和王国的官员。

释之:释放他们。

隆虑侯:指隆虑侯刘章。

博阳侯:指博阳侯刘信。

边:边境。

寇灾:敌寇的侵扰。

庸独利乎:难道只有利于自己吗?

犬牙相入:指地界犬牙交错。

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用来隔离长沙土地的策略。

服领以南:指南方的领土。

帝:皇帝。

弃前患:放弃过去的恩怨。

通使:互通使者。

驰谕:迅速传达命令。

毋为寇灾:不要成为敌寇的灾害。

上褚五十衣:上等布料制成的五十件衣服。

中褚三十衣:中等布料制成的三十件衣服。

下褚二十衣:下等布料制成的二十件衣服。

遗王:送给南粤王。

听乐娱忧:听音乐以娱乐忧愁。

存问邻国:问候邻近的国家。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南越国的长老夫臣赵佗。

昧死再拜:非常恭敬地跪拜。

故粤吏也:我曾是南越的官吏。

幸赐臣佗玺:汉高祖赐给我南越王的印玺。

外臣:外地的臣子。

内贡职:向内地进贡。

孝惠皇帝即位:孝惠皇帝登基。

义不忍绝:出于义气不忍心断绝关系。

赐老夫者厚甚:赐予我的东西非常丰厚。

近细士:亲近小人。

信谗臣:相信谗言的臣子。

别异蛮夷:区分对待蛮夷。

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不允许蛮夷和南越地区的人使用金铁田器。

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与牝:只给马、牛、羊中的雄性,不给雌性。

辟:边远的地方。

马、羊、羊齿已长:马和羊已经长大了。

有死罪:有死罪。

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内史、中尉、御史大夫这三位官员。

上书谢过:上书道歉。

皆不反:都没有回来。

兄弟宗族已诛论:兄弟和宗族已经被诛杀或定罪。

亡以自高异:没有能力使自己显得高人一等。

更号为帝:改称帝号。

自帝其国:在自己的国家称帝。

非敢有害于天下也:并不是敢对天下造成危害。

高皇后:指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削去南粤之籍:剥夺南粤的封号。

使使不通:使者不通。

窃疑:私下怀疑。

西瓯:地名,今广西西部。

闽粤:地名,今福建、广东一带。

长沙:地名,今湖南长沙。

妄窃帝号:擅自窃取帝号。

聊以自娱:只是用来自娱。

带甲百万有余:有百万以上的士兵。

北面而臣事汉:向北面臣服于汉朝。

何也:为什么?

不敢背先人之故:不敢违背先人的遗愿。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睡觉不安稳,吃饭不香。

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不看妖艳的女子,不听钟鼓的声音。

不得事汉也:不能侍奉汉朝。

幸哀怜:幸运地得到皇帝的同情和怜悯。

复故号:恢复原来的称号。

通使汉如故:和汉朝通使如旧。

以闻皇帝陛下:以告知皇帝陛下。

称臣遣使入朝请:称臣并派遣使者入朝请求。

闽粤王郢:闽粤王刘郢。

擅兴兵:擅自发动军队。

臣不敢兴兵:我不敢发动军队。

唯天子诏之:只有天子下诏才能。

南粤义:南越的忠诚。

守职约:遵守职责。

兴师:出兵。

两将军:两位将军。

闽粤王弟馀善:闽粤王的弟弟。

杀郢以降:杀死郢并投降。

罢兵:停止战争。

严助:汉朝的一位使者。

顿首谢:跪拜谢罪。

兴兵诛闽粤:出兵诛杀闽粤。

死亡以报德:死而无憾以报答皇帝的恩德。

宿卫:宫廷的警卫。

怵好语入见:害怕不礼貌的话而进见。

亡国之势:灭亡国家的趋势。

称病:称自己生病。

薨:去世。

谥曰文王:谥号文王。

臧:藏匿。

武帝:汉武帝刘彻的谥号。

文帝:指汉文帝刘恒。

玺:印玺,象征权力的印章。

邯郸摎氏女:邯郸的摎氏女子。

生子兴:生下儿子赵兴。

请立摎氏女为后:请求立摎氏女为皇后。

兴为嗣:赵兴为继承人。

数使使者风谕:多次派遣使者进行劝说。

擅杀生自恣:任意杀人。

要以用汉法:要求使用汉朝的法律。

比内诸侯:和国内的诸侯一样。

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和国内的诸侯一样,每三年朝贡一次,废除边境关卡。

赐其丞相吕嘉银印:赐予丞相吕嘉银印。

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的印信。

余得自置:其余的职位可以自行设置。

除其故黥、劓刑:废除原来的黥刑、劓刑。

用汉法:使用汉朝的法律。

填抚:安抚。

饬治行装重资:整理行装和携带大量物资。

为入朝具:准备入朝的用品。

相:官职,指宰相,古代国家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君主处理国家大事。

三王:指南越国的三位国王,即南越王赵佗、南越王赵胡、南越王赵婴齐。

宗族官贵:指贵族的家族成员和官员。

长吏:官职,指地方行政官员。

尚王女:指贵族男子娶国王的女儿为妻。

王子弟宗室:指国王的儿子、兄弟以及宗室成员。

苍梧秦王:指苍梧郡的秦朝王族。

连:关联,关系。

居国中:在国内。

粤人:指南越人。

信之:信任他。

耳目者:指间谍或情报人员。

数谏止王:多次劝谏阻止国王。

畔心:背叛的心思。

使者:指汉朝的使者。

数称病不见汉使者:多次称病不见汉朝的使者。

势未能诛:力量不足以诛杀。

王太后:国王的母亲。

介使者权:借助使者的权力。

置酒请使者:设宴请使者。

大臣:指国家的官员。

南粤内属:南越国归附汉朝。

国之利:对国家有利。

苦不便者:感到不便的人。

激怒使者:激怒使者。

狐疑相杖:犹豫不决。

遂不敢发:最终不敢发动。

趋出:匆忙离开。

鏦:用矛刺。

介弟兵:吕嘉的弟弟率领的军队。

就舍:回到住所。

阴谋作乱:暗中策划叛乱。

素亡意诛嘉:平时没有诛杀吕嘉的意图。

数月不发:几个月没有发动。

天子:指汉朝的皇帝。

罪使者怯亡决:责怪使者胆怯不决。

庄参:汉朝的将领。

辞不可:拒绝。

天子罢参兵:皇帝停止了庄参的军队。

郏壮士:郏地的勇士。

故济北相韩千秋:原济北相韩千秋。

奋曰:振奋地说。

区区粤:小小的南越国。

王应:国王的支持。

愿得勇士三百人:愿意得到三百名勇士。

必斩嘉以报:一定要斩杀吕嘉来回报。

遂反:于是反叛。

下令国中:在国内下令。

专欲内属:一心想要归附汉朝。

先王宝:先王的宝物。

自媚:讨好。

多从人:随从的人很多。

长安:汉朝的都城。

虏卖以为僮:被俘虏后卖为奴隶。

取自脱一时利: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

亡顾赵氏社稷:不顾赵氏的江山社稷。

万世虑:万代的考虑。

术阳侯建德:术阳侯赵建德。

番禺:南越国的都城。

入粤境:进入南越国境内。

击千秋等:攻击韩千秋等人。

灭之:消灭他们。

函封汉使节:将汉朝的使节装在信封里。

谩辞谢罪:用欺骗的言辞谢罪。

守要害处:守卫要害之处。

韩千秋:汉朝的将领韩千秋。

成安侯:封韩千秋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

摎乐:王太后的弟弟。

龙侯:封摎乐的儿子广德为龙侯。

天子微弱:皇帝力量薄弱。

诸侯力政:诸侯力量强大。

讥臣不讨贼:指责大臣不讨伐叛贼。

吕嘉、建德等反:吕嘉、赵建德等人反叛。

自立晏如:自立为王,显得很平静。

令粤人及江淮以南:命令南越人和江淮以南的人。

楼船十万师:十万的楼船军队。

元鼎五年:汉朝元鼎五年的年份。

卫尉路博德:汉朝的卫尉路博德。

伏波将军:官职,指负责边疆防御的将军。

桂阳:地名,指桂阳郡。

湟水:地名,指湟水。

主爵都尉杨仆:汉朝的主爵都尉杨仆。

楼船将军:汉武帝时期的将军。

豫章:地名,指豫章郡。

横浦:地名,指横浦。

故归义粤侯:原归义粤侯。

戈船、下濑将军:官职,指负责水战的将军。

零陵:地名,指零陵。

离水:地名,指离水。

苍梧:地名,指苍梧。

使驰义侯:派遣驰义侯。

巴、蜀罪人:巴蜀地区的罪犯。

发夜郎兵:派遣夜郎地区的军队。

咸会番禺:都集中在番禺。

寻陿:地名,指寻陿。

石门:地名,指石门。

粤船粟:南越国的船只和粮食。

推而前:推进向前。

挫粤锋:挫败南越军的锋芒。

待伏波将军:等待伏波将军的到来。

罪人:罪犯。

道远后期:路途遥远,迟到。

乃有千余人:只有一千多人。

遂俱进:于是共同前进。

楼船居前:楼船军队在前面。

建德、嘉:赵建德和吕嘉。

城守:守城。

东南面:东南方向。

西北面:西北方向。

伏波:伏波将军。

楼船:古代一种大型的战船,用于水战。

攻败粤人:击败南越人。

纵火烧城:放火烧城。

莫:不知道。

为营:设营。

招降者:招降的人。

赐印绶:赐予印信和绶带。

复纵令相招:再次放任他们去招降别人。

迟旦:第二天早上。

城中皆降伏波:城中的所有人都投降了伏波将军。

吕嘉、建德:赵建德和吕嘉。

亡入海:逃入海中。

故其校司马苏弘:原来的校司马苏弘。

海常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粤郎都稽:南越的郎都稽。

临蔡侯:封都稽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苍梧郡的赵光。

随桃侯:封赵光为随桃侯。

揭阳令史定:揭阳令史定。

安道侯:封史定为安道侯。

毕取:南越的将领毕取。

月尞侯:封毕取为月尞侯。

桂林监居翁:桂林监居翁。

瓯骆:地名,指瓯骆。

湘城侯:封居翁为湘城侯。

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地名,指这些地区。

九郡:九个郡。

益封:增加封地。

梁侯:封楼船将军为梁侯。

尉佗王:南越国的尉佗王。

五世:五代。

九十三岁而亡:九十三岁时去世。

闽粤王无诸:闽粤王无诸。

粤东海王摇:粤东海王摇。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

姓驺氏:姓驺。

秦并天下:秦国统一天下。

废为君长:被废为君长。

闽中郡:地名,指闽中郡。

畔秦:背叛秦国。

番阳令吴芮:番阳令吴芮。

所谓番君者也:就是所说的番君。

从诸侯灭秦:跟随诸侯灭秦。

项羽主命:项羽的命令。

不王也:不封王。

以故不佐楚:因此不帮助楚国。

汉击项籍:汉朝攻打项羽。

无诸、摇帅粤人佐汉:无诸、摇率领南越人帮助汉朝。

汉五年:汉朝五年。

复立无诸为闽粤王:重新立无诸为闽粤王。

闽中故地:闽中旧地。

都冶:都城。

孝惠三年:汉惠帝三年。

高帝时粤功:汉高帝时期的南越功绩。

闽君摇功多:闽君摇的功绩很多。

其民便附:他的民众很容易归附。

乃立摇为东海王:于是立摇为东海王。

东瓯:地名,指东瓯。

世号曰东瓯王:世称他为东瓯王。

吴王濞反:吴王刘濞反叛。

从闽粤:想从闽粤得到支持。

闽粤未肯行:闽粤不愿意。

独东瓯从:只有东瓯跟随。

及吴破:等到吴国被破。

东瓯受汉购:东瓯接受汉朝的赏金。

杀吴王丹徒:杀死吴王刘丹徒。

以故得不诛:因此没有被诛杀。

吴王子驹:吴王的儿子刘驹。

亡走闽粤:逃亡到闽粤。

怨东瓯杀其父:怨恨东瓯杀死他的父亲。

常劝闽粤击东瓯:经常劝闽粤攻打东瓯。

建元三年:汉武帝建元三年。

发兵围东瓯:发兵围攻东瓯。

使人告急天子:派人向天子告急。

太尉田蚡:汉朝的太尉田蚡。

对曰:回答说。

粤人相攻击:南越人相互攻击。

固其常:这是他们经常做的事情。

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不值得让中原出兵救援。

中大夫严助:汉朝的中大夫严助。

诘蚡:责问田蚡。

言当救:说应该救援。

天子遣助发会稽郡兵:皇帝派遣严助发动会稽郡的军队。

浮海救之:从海上救援。

语具在《助传》:详细情况在《严助传》中。

汉兵未至:汉朝的军队还没有到达。

闽粤引兵去:闽粤撤兵离开。

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东瓯请求全国迁移到中原。

悉与众处江、淮之间:和所有人一起居住在江淮之间。

六年:汉武帝六年。

闽粤击南粤:闽粤攻打南越。

南粤守天子约:南越遵守天子的约定。

不敢擅发兵:不敢擅自出兵。

而以闻:而上报。

上遣大行王恢:皇帝派遣大行王恢。

出豫章:从豫章出发。

大司农韩安国:汉朝的大司农韩安国。

出会稽:从会稽出发。

皆为将军:都担任将军。

兵未逾领:军队还没有越过领地。

发兵距险:发兵据守险要之地。

其弟馀善:他的弟弟刘余善。

与宗族谋:和他的宗族商量。

王以擅发兵:国王因为擅自出兵。

不请:没有请示。

故天子兵来诛:所以天子的军队来诛杀他。

汉兵众强:汉朝的军队众多且强大。

即幸胜之:如果侥幸取胜。

后来益多:后来来的更多。

灭国乃止:直到灭国才会停止。

今杀王以谢天子:现在杀掉国王来向天子谢罪。

天子罢兵:天子就会撤兵。

固国完:国家就会安全。

不听乃力战:如果不听就全力战斗。

不胜即亡入海:不胜就逃入海中。

皆曰善:都说好。

即鏦杀王:立即杀掉国王。

使使奉其头致大行:派人带着他的头献给大行王恢。

大行曰:大行王恢说。

所为来者:我们来的目的。

诛王:诛杀国王。

王头至:国王的头到了。

不战而殒:不用战斗就死了。

利莫大焉:没有比这更大的利益了。

乃以便宜案兵:于是便宜行事,停止军队行动。

告大司农军:告诉大司农韩安国的军队。

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并且派人带着国王的头快马加鞭报告天子。

诏罢两将军兵:下诏停止两位将军的军队行动。

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只有无诸的孙子繇君丑没有参与谋划。

乃使郎中将立丑为粤繇王:于是派遣郎中将立繇君丑为粤繇王。

奉闽粤祭祀:继承闽粤的祭祀。

以杀郢:因为杀死刘郢。

威行国中:威势遍布国内。

民多属:民众大多归附。

窃自立为王:偷偷自立为王。

繇王不能制:繇王无法控制。

上闻之:皇帝听说了。

为馀善不足复兴师:认为刘余善不值得再次兴兵。

曰:说。

馀善首诛郢:刘余善首先诛杀了刘郢。

师得不劳:军队不需要再劳累。

因立馀善为东粤王:因此立刘余善为东粤王。

与繇王并处:和繇王一起居住。

至元鼎五年: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年份。

南粤反:南粤,即南越国,反指南越国发生叛乱。

吕嘉:南越国的大臣,参与叛乱。

卒八千:八千名士兵。

揭阳: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揭阳市。

海风波:海上的风浪。

豫章梅领: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明年秋:第二年秋天。

横海将军韩说:汉武帝时期的将军。

句章: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中尉王温舒:汉武帝时期的官员。

梅领: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粤侯:南越国的侯爵。

戈船:古代一种战船。

下濑将军:古代官职,负责水战。

如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白沙:地名,位于今广东省。

武林: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东粤:南越国的一部分。

徇北将军:古代官职,负责北方边疆。

钱唐榬终古:人名,钱唐人榬终古。

语皃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汉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繇王居股:人名,繇王居股。

开陵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卯石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按道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缭嫈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城阳王子:城阳王的儿子。

辽东外徼:辽东边疆的外围。

浿水:地名,位于今辽宁省。

真番:地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临屯:地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涉何:人名,涉何。

辽东东部都尉:辽东地区的军事职务。

楼船将军杨仆:汉武帝时期的将军。

左将军荀彘:汉武帝时期的将军。

右渠:朝鲜国王。

王险:地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卫山:人名,卫山。

济南太守公孙遂:济南地区的行政长官。

燕:古代的一个国家。

代:古代的一个国家。

左将军:汉武帝时期的将军。

澅清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秋苴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平州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几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沮阳侯:古代的一种封号。

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公开处决。

楚、粤之先:楚和粤的祖先。楚指楚国的先民,粤指粤地的先民,即现在的广东、广西地区。

历世有土:历经世代都有土地。指楚和粤的先民在历史上一直有自己的领土。

周之衰:周朝衰落。指周朝晚期,国力减弱,政治不稳定。

楚地方五千里:楚国领土面积达到五千里。五千里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描述,用以强调楚国的广大。

勾践亦以粤伯:勾践也成为了粤地的伯。勾践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后来成为越国的建立者。粤伯指的是粤地的诸侯。

秦灭诸侯:秦国灭掉了其他诸侯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滇王:滇地的国王。滇是指现在的云南省地区。

汉诛西南夷:汉朝征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南夷是指古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

独滇复宠:唯独滇地再次受到宠爱。指滇地在汉朝时期重新获得了朝廷的重视。

东粤灭国迁众:东粤国被灭,民众被迫迁移。东粤是指古代的南越国,位于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繇王居股等犹为万户侯:繇王、居股等人仍然是万户侯。万户侯是汉朝的一种爵位,万户指的是封地内的户口数。

三方之开:三方开辟。指楚、粤、滇三地的开辟和开发。

好事之臣:好事的臣子。指那些有功于国家,推动国家发展的大臣。

唐蒙、司马相如:唐蒙和司马相如。唐蒙是西汉时期的大臣,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两粤起严助、朱买臣:两粤地区有严助、朱买臣。严助和朱买臣都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严助主要负责外交,朱买臣主要负责军事。

朝鲜由涉何:朝鲜地区由涉何负责。涉何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负责朝鲜地区的治理。

遭世富盛:遭遇世道富足繁荣。指在当时的繁荣时期。

动能成功:能够成功。指在当时的背景下,有能力实现成功。

勤矣:已经很辛苦了。表示对过去努力付出的肯定。

太宗填抚尉佗:太宗安抚尉佗。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尉佗是南越国的国王。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用礼节来招揽,用德行来安抚远方的人。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通过礼仪和德行来团结和安抚远方的人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评注

赞曰:楚、粤之先,历世有土。

此句开篇点明楚、粤两地历史悠久,先民世代居住于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土地和家园的重视。‘历世’二字,凸显了时间的长久与文化的传承,‘有土’则是对地域文化的肯定。

及周之衰,楚地方五千里,而勾践亦以粤伯。

此句描述了周朝衰落时期,楚国的疆域广阔,达到了五千里之大。‘及周之衰’暗示了历史变迁,‘楚地方五千里’则是对楚国强盛的描述。勾践以粤伯的身份出现,说明了楚、粤两地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秦灭诸侯,唯楚尚有滇王。

此句反映了秦国统一六国后,楚国的特殊地位。‘秦灭诸侯’是历史事件,‘唯楚尚有滇王’则是对楚国在秦国统一后仍保持独立地位的赞赏。

汉诛西南夷,独滇复宠。

此句讲述了汉朝对西南夷的征讨,但滇地却得到了汉朝的宠爱。‘汉诛西南夷’体现了汉朝的扩张政策,‘独滇复宠’则是对滇地特殊地位的肯定。

及东粤灭国迁众,繇王居股等犹为万户侯。

此句描述了东粤灭国后,繇王居股等人仍能保持万户侯的地位。‘及东粤灭国迁众’反映了历史变迁,‘繇王居股等犹为万户侯’则是对其地位的尊重。

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

此句指出楚、粤、滇三地的开拓都得益于好事之臣。‘三方之开’是对三地开拓的总结,‘好事之臣’则是对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的赞誉。

故西南夷发于唐蒙、司马相如,两粤起严助、朱买臣,朝鲜由涉何。

此句列举了推动西南夷、两粤、朝鲜开拓的重要人物。‘发于’、‘起于’、‘由’等动词,强调了这些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遭世富盛,动能成功,然已勤矣。

此句评价了这些人物的成就。‘遭世富盛’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能成功’则是对其成就的肯定。‘然已勤矣’则是对其付出努力的赞赏。

追观太宗填抚尉佗,岂古所谓“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者哉!

此句以太宗填抚尉佗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治理理念的赞赏。‘追观’意味着回顾历史,‘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则是古代治理理念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政思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00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