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古代史学家班固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父亲班昭同样是历史学家。班固所编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最为重要的中国史书之一。
年代:成书于东汉(约公元82年)。
内容简要:《汉书》是班固根据史料编纂的汉朝史书,内容覆盖了西汉的兴起、发展与衰落。全书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记录了汉朝的历史事件、帝王传记、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班固通过严谨的史实记载和深入的分析,为后代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在帝王的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外交往来等方面,《汉书》提供了许多细节,对了解汉朝的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汉书》还包含了许多人物传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名将、政治家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季布栾布田叔传-原文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
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
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
乃之雒阳见汝阴侯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
侍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
当是时,诸公皆多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布召见,谢,拜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太后,太后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
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布为河东守。
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布进曰:‘臣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识者闻之,有以窥陛下。’
上默然,惭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之宫。
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谈等,与窦长君善。
布闻,寄书谏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布。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使人先发书,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则揖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布乃大说。
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
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杨之也。
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争为死。
尝杀人,亡吴,从爰丝匿,长事爰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
尝为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加。
少年多时时窃借其名以行。
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闻关中。
布母弟丁公,为项羽将,逐窘高祖彭城西。
短兵接,汉王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
丁公引兵而还。
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
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栾布,梁人也。
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
数岁别去,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为其主家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荼为燕王,布为将。
及荼反,汉击燕,虏布。
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反,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枭首雒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
布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吏捕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反明矣。趣亨之。’
方提趋汤,顾曰:‘愿一言而死。’
上曰:‘何言?’
布曰:‘方上之困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徙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壹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欲传之万世。今帝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苟细诛之,臣恐功臣人人之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
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
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于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
吴、楚反时,以功封为鄃侯,复为燕相。
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
布薨,子贲嗣侯,孝武时坐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田叔,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也。
叔好俞,学黄老术于乐巨公。
为人廉直,喜任侠。
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赵有敢随王,罪三族。
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赫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
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
对曰:“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公长者,宜知之。”
叔顿道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
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
于是上曰:“贤哉孟舒!”
夏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
还报,上曰:“梁有之乎?”
对曰:“有之。”
“事安在?”
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
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
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
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
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
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仁以壮勇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
卫将军进言仁为郎中,至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
后使刺三河,还,奏事称意,拜为京辅都尉。
月余,迁司直。
数岁,戾太子举兵,仁部闭城门,令太子得亡,坐纵反者族。
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
及至困厄奴戹,苟活而不变,何也?
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贤者诚重其死。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
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季布栾布田叔传-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以行侠仗义而闻名。项羽派他带兵,多次使汉王刘邦陷入困境。项羽被灭后,汉高祖刘邦用千金悬赏季布,若有藏匿者,罪及三族。季布藏在濮阳的周家,周家说:‘汉王正在紧急寻找将军,追踪的迹象可能很快就会到我家,如果您愿意听我的话,我敢为您献计;如果不听,我愿意先自刎。’季布答应了。于是,周家剃了季布的头发,用铁圈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一辆大车上,和周家的几十个仆人一起,卖给了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那是季布,就把他安置在田舍里。然后去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劝说他说:‘季布有什么罪?我们各自为我们的主子效力,这是职责所在。项氏的臣子难道都可以被杀尽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却因为个人的怨恨去寻找一个人,这岂不是显得太狭隘了吗?而且以季布的贤能,汉王如此紧急地寻找他,这不是让他向北逃到胡人那里,向南逃到越人那里吗?忌恨壮士来帮助敌国,这就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墓的原因。您为什么不从容地向皇上进言呢?’滕公心里知道朱家是个大侠客,猜测季布可能藏在他那里,于是答应了。在闲暇时,滕公果然按照朱家的意思说了。皇上于是赦免了季布。
当时,许多人都称赞季布能够以柔克刚,朱家也因此名声大噪。季布被召见后,表示谢意,并被任命为郎中。
孝惠帝时,季布担任中郎将。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太后,吕太后非常生气,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上将军樊哙说:‘我愿意带领十万大军横扫匈奴。’其他将领都迎合吕太后,认为樊哙说得对。季布说:‘樊哙应该被斩首!以高帝三十多万大军,在平城被围困,樊哙当时也在其中。现在樊哙怎么能够用十万大军横扫匈奴,这不是当面撒谎吗?而且秦国因为对付胡人而引发陈胜等人的起义。现在国家的创伤还没有愈合,樊哙又当面奉承,想要动摇天下。’当时,殿上的人都感到恐惧,吕太后取消了朝会,不再讨论攻打匈奴的事。
季布担任河东郡守。孝文帝时,有人称赞他贤能,皇帝召见他,想要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勇猛,酒后难以接近。他到朝廷后,停留了一个月,最终被罢免。季布进言说:‘我在河东担任官职,陛下无故召见我,肯定有人用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到了朝廷,没有接受任何任务就被罢免,肯定有人诋毁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召见我,因为一个人的诋毁而罢免我,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到这些,会窥探到陛下的心思。’皇帝默然,感到惭愧,说:‘河东是我的辅佐之郡,所以特别召见您。’季布回到了朝廷。
辩士曹丘生多次凭借权势追求金钱,侍奉权贵赵谈等人,与窦长君关系很好。季布听说了这件事,写信给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生不是正派人,不要与他交往。’等到曹丘生回来,想要通过窦长君的书信请求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生坚持要求书信,于是去了。他派人先送信,季布果然非常生气,等着曹丘生的到来。曹丘生到了,就向季布行礼说:‘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您怎么能在梁、楚之间获得这样的名声呢?而且我和您都是楚人,如果我能让您的名声传遍天下,这不是很好吗?您为什么如此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听后非常高兴,把他请进屋,留他住了几个月,待他如上宾,送他离开。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更加闻名,是因为曹丘生的宣传。
季布的弟弟季心在关中很有威望,待人恭敬,以行侠仗义著称,在方圆数千里内,士人争相为他效力。他曾杀人,逃到吴地,跟随爰丝藏匿,长期侍奉爰丝,他的弟弟灌夫、籍福等人也是如此。他曾担任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对他无礼。年轻人常常借他的名字行事。当时,季心以勇猛著称,季布以诺言著称,在关中闻名。
季布的母弟丁公曾是项羽的将领,在彭城西边追逐汉高祖刘邦。短兵相接时,汉王刘邦处境危急,回头对丁公说:‘两位贤者何必相互为难呢!’丁公带领军队返回。等到项羽被灭后,丁公拜见汉高祖,被汉高祖在军中示众,说:‘丁公作为项王的臣子不忠,是导致项王失去天下的原因。’于是斩杀了丁公,说:‘让后人知道做臣子不能效仿丁公!’
栾布是梁国人。彭越还是平民时,曾经和栾布交往,贫穷困顿,曾在齐国卖苦力,做酒馆的仆人。几年后分别,栾布被人绑架卖到燕国做奴隶。他为雇主家报仇,燕将臧荼提拔他为都尉。臧荼成为燕王后,栾布成为他的将领。等到臧荼反叛,汉朝攻打燕国,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说这件事后,向皇帝进言,请求赎回栾布,任命他为梁国大夫。栾布出使齐国,还没有回来,汉朝召回彭越,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他,并诛灭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挂在雒阳。皇帝下诏:‘有敢前来收尸的立即逮捕。’栾布回来后,在彭越的首级下奏事,祭拜并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上报。皇帝召见栾布,骂他说:‘你是不是和彭越一起反叛?我下令禁止收尸,你却独自祭拜并哭泣,明显是反叛。快去死吧。’正当他将被处死时,他回头说:‘我愿意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在彭城被困,在荥阳、成皋之间战败时,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是因为彭王居住在梁地,与汉王联合抗楚。在那个时候,彭王如果支持楚,汉就会被打败;如果支持汉,楚就会被打败。而且在垓下之战时,如果没有彭王,项氏就不会灭亡。天下已经安定,彭王接受封号,想要传给子孙万代。现在皇帝征召梁国的兵力,彭王因病未能前往,却怀疑他反叛。没有看到反叛的证据,却随意处死他,我担心功臣们都会感到自己不安全。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不如死去,请让我死吧。’皇帝于是释放了栾布,任命他为都尉。
孝文帝时,栾布担任燕国相,后来又升为将军。栾布说:‘贫穷时不能辱没自己的身份,不是人;富贵时不能使自己开心,不是贤人。’于是他常常对有恩的人给予厚报,对有怨的人一定依法惩处。在吴、楚反叛时,因为他的功绩被封为鄃侯,后来又担任燕国相。燕、齐之间都为他建立了祠堂,称为‘栾公社。’
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了侯位。孝武帝时,因为祭祀的牺牲不符合规定,封地被废除。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来自齐国田氏。田叔喜欢黄老之术,向乐巨公学习。他为人廉洁正直,喜欢行侠仗义。他游历于各个公卿之间,赵国人推荐他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向赵王张敖推荐,他被任命为郎中。几年后,赵王认为他贤能,还没有来得及升迁。
恰逢赵午、贯高等人密谋杀害皇帝,事情被察觉,汉朝下诏逮捕赵王和张敖等谋反的人。赵国只要有敢跟随赵王的人,就会受到三族的惩罚。只有田叔、孟舒等十余人穿着囚衣,自己剃光头发,用铁圈束住脖子,跟随赵王到了长安。赵王张敖的事情澄清后,得以释放,被废为宣平侯,于是推荐了田叔等十人。皇帝召见他们,与他们交谈,汉朝的官员没有人能超过他们。皇帝很高兴,任命他们都为郡守或诸侯国的相。田叔担任汉中郡守十多年。
孝文帝刚刚即位,召见叔孙通问道:“您知道天下谁是德高望重的人吗?”叔孙通回答说:“我哪里有资格知道!”皇帝说:“您是德高望重的人,应该知道。”叔孙通立刻回答:“所以我说云中郡的太守孟舒,就是德高望重的人。”当时,孟舒因为敌军大举入侵云中而被免职。皇帝说:“先帝让孟舒在云中任职十多年了,敌军每次入侵,孟舒都不能坚守,无故导致士兵战死数百人。德高望重的人会杀人吗?”叔孙通跪下说:“贯高等人谋反,天子下明诏:‘赵地有敢追随张王者,诛灭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发戴枷锁,跟随张王,愿意为他而死,难道他自己知道会成为云中太守吗!汉与楚对峙,士兵疲惫,而匈奴冒顿单于刚刚征服北方民族,前来边境侵扰,孟舒知道士兵疲惫,不忍心让他们出战,士兵们争相临城死战,就像儿子为父亲战斗一样,因此战死者数百人,孟舒难道是驱使他们去的吗!这就是孟舒之所以被称为德高望重的原因。”于是皇帝说:“孟舒真是个贤人!”夏天,皇帝召见孟舒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几年后,叔孙通因犯法失去官职。梁孝王派人杀害汉朝的议臣爰盎,景帝召见叔孙通去审查梁孝王的事情,叔孙通查明了全部情况。回来报告后,皇帝问:“梁孝王真的有这件事吗?”叔孙通回答说:“有。”“事情的具体情况在哪里?”叔孙通说:“皇上不必过问梁孝王的事情。现在如果梁孝王不受到惩罚,那就是废弃了汉法;如果他被惩罚,太后会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这种忧虑在陛下身上。”于是皇帝非常赞赏叔孙通,任命他为鲁国的丞相。
丞相刚到任时,有一百多民众因为鲁王夺取他们的财物而告发。叔孙通抓了他们的头目二十人鞭打,愤怒地说:“鲁王不是你们的主人吗?怎么敢自称主人!”鲁王听说后,非常羞愧,从内府拿出钱来让丞相偿还给那些人。丞相说:“鲁王亲自派人偿还,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鲁王做坏事而丞相做好事。”
鲁王喜欢打猎,丞相经常跟随他进入狩猎场,鲁王总是让丞相休息去住馆。丞相常常坐在苑外,始终不休息,说:“我的王暴露在野外,我怎么能独自休息?”因此鲁王不再大规模外出打猎。
几年后,丞相因官职去世,鲁国用一百金祭祀他,他的小儿子田仁不接受,说:“我不能伤害先人的名声。”
田仁以勇猛为卫将军的舍人,多次跟随击退匈奴。卫将军推荐田仁为郎中,升至二千石、丞相长史,后来失去官职。后来被派去刺杀三河地区的人,回来后,上奏的事情符合皇帝心意,被任命为京辅都尉。一个月后,升迁为司直。几年后,戾太子起兵,田仁负责关闭城门,让太子得以逃走,因此被指控放纵反叛者而被灭族。
赞曰:以项羽的气概,季布因勇猛在楚地成名,多次身临战场拔取敌旗,可以说是壮士。到了困境和被奴役的时候,他苟且偷生而不改变节操,这是为什么?他自恃有才能,受辱不以为羞,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而未能完全实现,所以最终成为汉的名将。贤人确实重视生死。那些地位低微的人,因为感慨而自杀,并不算勇敢,只是他们画出的线条达到了极致。栾布为彭越哭泣,田叔跟随张敖,视死如归,他们确实知道自己的位置,即使是古代的烈士,又怎能超过他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季布栾布田叔传-注解
季布:季布是楚国人,以任侠(即以侠义行为著称)而闻名。在楚汉争霸时期,季布曾是项羽的将领,多次使汉王刘邦陷入困境。
任侠:任侠指的是古代侠客的行为,即以侠义精神行事,帮助弱小,不畏强权。
项籍:即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与刘邦争夺天下。
汉王:指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
高祖:即汉高祖刘邦。
购求:悬赏寻找。
千金:古代货币单位,此处指极高的赏金。
舍匿:藏匿。
罪三族:罪及其家族。
濮阳周氏:濮阳的周家。
广柳车:一种古代车辆。
鲁朱家:鲁地的朱家。
雒阳:即洛阳,古代都城。
汝阴侯滕公:汉朝的将领,封为汝阴侯。
伍子胥: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因父兄被杀而逃亡,后来成为吴国的重臣。
荆平之墓:荆平,即楚平王,伍子胥的父亲。
侍间:等待机会。
孝惠:汉惠帝,刘邦之子,汉朝的第二位皇帝。
中郎将:古代官职,为中军的高级将领。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
嫚:侮辱。
吕太后:即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汉朝的第一位女皇帝。
上将军樊哙:汉朝的开国将领,封为上将军。
陈胜: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曾发动陈胜起义。
平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大同。
疮痍:战争留下的创伤。
面谀:当面讨好。
河东守:河东郡的郡守。
御史大夫:古代官职,掌管监察、审计等事务。
曹丘生:古代的游说之士。
窦长君:窦姓的长者。
梁人:梁地的人,即现在河南省一带。
彭越:楚汉争霸时期的将领,后成为汉王的部下。
燕:古代国家名,位于今天的河北、辽宁一带。
臧荼:燕国的将领。
枭首:斩首。
梁王:梁地的王。
都尉:古代军职,相当于现在的师长。
汉中守:汉中郡的郡守。
赵陉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田氏:田姓的家族,起源于齐国。
乐巨公:古代的学者,以研究黄老之术著称。
赵王张敖:赵国的国王。
赵午:赵国的官员。
贯高:西汉初年的人物,因参与谋反被杀。
赫衣:穿着显眼的衣服。
汉廷臣:汉朝的朝臣。
赵王敖:赵王张敖。
宣平侯:赵王张敖被废后的封号。
黄老术:道家学派的一种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孝文帝:汉武帝的儿子,西汉时期的皇帝,名刘恒,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被称为‘文景之治’的奠基人。
叔:这里指的是田叔,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任鲁国相。
云中守:古代官职,负责管理云中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是边防重镇。
虏: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如匈奴。
先帝:指已故的皇帝,这里指汉景帝。
张王:指张耳,西汉初年的著名政治家,与陈余一起反秦,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臣子。
髡钳:古代刑罚,剃光头发,颈上戴枷锁。
匈奴冒顿:匈奴的杰出首领,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著称。
罢敝:疲惫,衰弱。
中府:古代官府中的一种机构,负责财务。
议臣:指参与议政的大臣。
爰盎:西汉初年的政治家,曾任齐相。
梁孝王: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名刘武,因其孝顺而得谥号‘孝王’。
鲁相:鲁国的相,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苑:古代供帝王、贵族游猎的园林。
卫将军:古代官职,负责保卫京师。
郎中:古代官职,掌管宫廷内部事务。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丞相长史:丞相的属官,负责处理丞相的日常事务。
三河:古代地理区域,指黄河、淮河、济河。
京辅都尉:古代官职,负责京师的军事。
戾太子:西汉时期的太子,名刘据,因谋反被废。
奴: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如匈奴。
材:才能,才干。
俚:俗语,粗俗的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汉书-传-季布栾布田叔传-评注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道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此段文字展现了孝文帝对长者的尊崇和叔对长者的理解。孝文帝以询问长者身份为开端,意在寻求贤能之人,叔则直接以孟舒为例,表明其对长者的认识。孟舒虽因坐虏大入云中被免职,但叔仍认为他是长者,体现了叔对忠诚、勇敢品质的看重。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
此段文字通过叔的辩解,展现了孟舒的忠诚与勇敢。孟舒虽因战败被免职,但叔以历史事件为证,说明孟舒的忠诚与勇敢,使得孝文帝对孟舒有了新的认识。
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夏召以为云中守。
此段文字表明孝文帝对孟舒的认可,并重新任命他为云中守,体现了孝文帝对忠诚、勇敢品质的重视。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此段文字展现了叔的智慧和忠诚。叔在处理梁孝王案件时,既维护了汉法,又考虑到了太后和皇帝的安危,使得孝文帝对其更加信任。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此段文字描述了叔作为鲁相时的果断和正义。叔以严厉的手段处理了王取民财的事件,使得鲁王感到羞愧,从而改正了错误。
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此段文字体现了叔的公正和原则。叔坚持要求鲁王亲自偿还财物,而不是由他代为处理,体现了叔对公正和原则的坚守。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
此段文字展现了叔对鲁王的关心和劝诫。叔以自己的行动,让鲁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了行为。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此段文字描述了叔的家族传统和对名誉的重视。叔的少子仁继承了叔的品德,即使面对丰厚的祭祀,也能坚守道义。
仁以壮勇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卫将军进言仁为郎中,至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
此段文字展现了仁的勇猛和忠诚。仁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但最终因失官而受到挫折。
后使刺三河,还,奏事称意,拜为京辅都尉。月余,迁司直。
此段文字描述了仁在政治上的再次崛起。仁在处理三河事务时表现出色,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数岁,戾太子举兵,仁部闭城门,令太子得亡,坐纵反者族。
此段文字展现了仁在关键时刻的忠诚。仁在戾太子举兵时,坚守城门,使得太子得以逃脱,但也因此受到牵连。
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及至困厄奴戹,苟活而不变,何也?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此段文字通过赞语,对季布的勇猛和忠诚进行了高度评价。赞语中提到的项羽、季布等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勇猛之士,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
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
此段文字强调了贤者对生命的重视。与那些因困境而自杀的婢妾贱人相比,贤者更能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此段文字通过列举历史人物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忠诚和勇敢的重要性。这些人物在面对生死时,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