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重耳亲筮得晋国-原文
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
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
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
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
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孰大焉!
‘《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也。’
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
不有晋国,何以当之?
‘《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
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
车有震,武也。
众而顺,文也。
文武具,厚之至也。
故曰《屯》。
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主震雷,长也,故曰元。
众而顺,嘉也,故曰亨。
内有震雷,故曰利贞。
车上水下,必伯。
小事不济,壅也。
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
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
‘《坤》,母也。《震》,长男也。’
母老子强,故曰《豫》。
其繇曰:‘利建侯行师。’
居乐、出威之谓也。
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重耳亲筮得晋国-译文
公子亲自进行占卜,说:‘还有晋国。’得到的是《屯》卦和《豫》卦,都是第八爻。
占卜的史官占卜后都说:‘不吉利。封闭而不通畅,爻没有作为。’
司空季子说:‘吉利。这在《周易》中都是有利于建立诸侯国的。如果没有晋国来辅助王室,怎么能建立诸侯国呢?我命令占卜说‘还有晋国’,占卜告诉我说‘有利于建立诸侯’,这是得到国家的关键,还有什么比这更吉利的呢?’
‘震’代表车,’坎’代表水,’坤’代表土,’屯’代表厚重,’豫’代表快乐。车在内外排列有序,顺应着进行教化,用泉水来资助,土地厚重且果实快乐。如果没有晋国,怎么能够应对这一切呢?’震’也代表雷,也代表车。’坎’代表劳苦,也代表水,也代表众人。主要考虑雷和车,而还考虑水和众人。车有震动的雷,象征着武力。众人顺从,象征着文治。文治和武力兼备,是厚重的极致。所以称之为《屯》。它的卦辞说:‘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要考虑震动的雷,象征着成长,所以称之为元。众人顺从,象征着美好,所以称之为亨。内有震动的雷,所以称之为利贞。车上水下,必然成为霸主。小事不成功,是因为阻塞。所以称之为勿用有攸往,就像一个人的行动。众人顺从且有武力,所以称之为‘利建侯’。
‘坤’代表母亲,’震’代表长子。母亲老而儿子强大,所以称之为《豫》。它的卦辞说:‘利建侯行师。’这是指居处时享受快乐,外出时展示威严。这两个卦,都是得到国家的卦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重耳亲筮得晋国-注解
公子:指古代的贵族子弟,此处可能指某位晋国的贵族。
亲筮:亲自进行占卜,筮是古代用蓍草或龟甲进行占卜的方法。
尚有晋国:指占卜的结果显示晋国还有前途。
贞:占卜时指占卜的结果为正,即吉利的意思。
悔:占卜时指占卜的结果为凶,即不吉利的意思。
《屯》:《屯》是《周易》中的卦名,代表初生、艰难、积累等意义。
《豫》:《豫》是《周易》中的卦名,代表喜悦、安宁、庆祝等意义。
八:在《周易》中,每一爻有六个可能的位置,分别对应六个数字,从下至上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其中六爻的位置对应数字八。
筮史:古代专门负责占卜的官吏。
占之:进行占卜分析。
不吉:不吉利,表示占卜结果不佳。
闭而不通:指卦象显示事物被封闭,无法通行。
爻无为也:爻,指《周易》中的每一爻,无为表示爻象没有明显的指示或行动。
司空季子:晋国的一位贵族,具有占卜和解读《周易》的能力。
利建侯:有利于建立诸侯国,即有利于分封建立新的诸侯国。
辅王室:辅助周王朝,表示晋国作为诸侯国对周王朝的忠诚和贡献。
车:指车马,此处比喻军队或力量。
水:指水流,此处比喻人民或民众。
土:指土地,此处比喻根基或基础。
厚:指厚重,坚实。
乐:指快乐,此处可能指民众的欢心或国家的繁荣。
车班外内:车马排列有序,比喻军队的纪律和秩序。
顺以训之:以顺从的态度进行教导,比喻国家的治理方式。
泉原以资之:以水源和土地作为资源,比喻国家的物质基础。
伯:指诸侯国中的首领,此处可能指晋国在诸侯国中的领导地位。
勿用有攸往:指不宜有所行动,即不宜轻举妄动。
一夫之行:一个人的行动,比喻小事或个别行动。
母:指母亲,此处比喻国家的根基或基础。
老子:指父亲,此处比喻国家的权威或领导。
强:强大,此处指国家的力量或权威。
利建侯行师:有利于建立诸侯国并出征,即有利于分封建立新的诸侯国并领导军队。
居乐、出威:指在国家安定时享受快乐,在国家危难时展现威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重耳亲筮得晋国-评注
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此句中,‘公子亲筮之’表明了筮法在古代贵族中的普遍应用,‘尚有晋国’则反映了晋国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得贞《屯》悔《豫》,皆八也’中的‘贞’与‘悔’分别代表占卜的结果与变化,‘八’则暗示了占卜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
此句中,筮史对占卜结果的分析,指出‘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等,体现了古代占卜的严谨态度和对结果的深思熟虑。‘爻无为’更是强调了占卜过程中卦象的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
司空季子曰:‘吉。’
司空季子对筮史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结果为‘吉’,这一转变体现了不同学者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解读,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多元性。
‘是在《周易》,皆利建侯。’
司空季子进一步解释,认为《周易》中的卦象均有利于建立诸侯国,这一观点强调了《周易》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作为决策依据的作用。
‘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孰大焉!’
此段话中,司空季子通过对比,强调了晋国对王室的重要性,以及筮法所预示的‘利建侯’对晋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吉孰大焉’则表达了司空季子对这一结果的肯定与重视。
‘《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也。’
司空季子运用《周易》中的卦象,对筮法结果进行了解释。‘震’、‘坎’、‘坤’分别代表了车、水、土等自然元素,‘屯’、‘豫’则分别表示厚重与乐。这种解释方式体现了《周易》中卦象的象征意义与哲学内涵。
‘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
此句进一步解释了卦象的意义,通过‘车班外内’、‘顺以训之’等描述,展现了卦象所蕴含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周易》的综合性。
‘不有晋国,何以当之?’
司空季子再次强调晋国的重要性,通过反问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晋国在筮法结果中的核心地位。
‘《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
此段话中,司空季子对卦象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将卦象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相结合,进一步阐述了卦象的象征意义。
‘车有震,武也。众而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
司空季子认为,卦象中的‘车’与‘震’代表了武力,‘众’与‘顺’则代表了文治。文武兼备,体现了国家的强大与稳定。
‘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
司空季子对卦象‘屯’进行了总结,并引用了卦辞进行解释,强调了卦象的内涵与寓意。
‘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
此段话中,司空季子进一步解释了卦象‘豫’的内涵,将其与‘坤’、‘震’等卦象相结合,阐述了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
司空季子引用卦辞,对卦象‘豫’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强调了‘利建侯行师’这一寓意,即在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强大。
‘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最后,司空季子总结道,‘屯’、‘豫’这两个卦象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卦象,体现了《周易》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