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

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原文

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

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

客问君疾,对曰:

“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不遍谕,而无除。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

子产曰:

“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

侨闻之,昔者鮌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

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

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

五日,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译文

郑简公派公孙成子来访问,当时平公有病,韩宣子负责接待客人住在客馆。客人询问国君的病情,回答说:‘我国的国君病已经很久了,上至神明下至百姓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告知,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我在梦中看到一只黄熊进入了寝室的门,不知道是人杀的,还是厉鬼所为!’子产说:‘以国君的明智,您执掌大政,还会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听说,以前鲧违背了帝命,被贬到羽山,变成了黄熊,然后进入羽渊,实际上这就是夏代的郊祭,三代都曾举行过。鬼神所到达的地方,如果不是它们所属的族类,就会选择与它们同等级的进行祭祀,因此天子祭祀上帝,公侯祭祀百官,从卿以下都不超过自己的族类。现在周室地位不高,晋国实际上继承了它的地位,或许是没有举行夏代的郊祭吧?’韩宣子将这番话告诉了晋平公,于是举行了夏代的郊祭,董伯担任祭祀的尸,祭祀了五天,晋平公见到了子产,并赏赐给他一个莒国的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注解

郑简公:郑国的国君,郑简公是郑国的一个君主称号。

公孙成子:郑国的一位大夫,被派遣前来访问。

来聘:前来访问或进行外交活动。

平公:晋国的国君,晋平公是晋国的一个君主称号。

疾:疾病,这里指晋平公的疾病。

韩宣子:晋国的一位大夫,韩宣子是韩姓的晋国大夫。

赞授客馆:负责接待客人,提供住宿。

客问君疾:客人询问晋平公的病情。

寡君:对他人谦称自己的君主,寡君即晋平公自称。

上下神祇:指天地神灵。

不遍谕:没有完全传达或告知。

无除:无法消除或治愈。

黄熊:一种传说中的动物,这里可能指黄熊的化身或象征。

寝门:卧室的门。

人杀:人杀害。

厉鬼:恶鬼。

子产:郑国的大夫,子产是郑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鮌违帝命:鲧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殛之于羽山:将鲧流放到羽山。

化为黄熊:变成了黄熊。

羽渊:羽山的深渊。

夏郊:夏朝的祭祀活动。

三代举之:三代(夏、商、周)都进行过这种祭祀。

鬼神之所及:鬼神所能到达的地方。

非其族类:不是同一族类。

绍其同位:继承其同位。

天子祀上帝:天子祭祀天帝。

公侯祀百辟:公侯祭祀百官。

自卿以下不过其族:从卿以下不越级祭祀本族的神灵。

周室:周朝的皇室。

少卑:地位较低。

晋实继之:晋国实际上继承了周朝的统治。

其或者未举夏郊邪:或许是因为没有进行夏朝的祭祀活动。

祀夏郊:进行夏朝的祭祀活动。

董伯:晋国的一位大夫,董伯是董姓的晋国大夫。

为尸:作为祭祀中的代表或替身。

公见子产:晋平公见到子产。

赐之莒鼎:赐给子产一个莒国的铜鼎作为礼物。莒鼎是一种古代的礼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评注

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

此句开篇点明了故事背景,郑简公派遣公孙成子前来访问,而此时郑平公有病在身,韩宣子作为接待官员,负责安排客人住宿。这里的‘赞授客馆’体现了古代礼制中对宾客的尊重和周到的接待。

客问君疾,对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不遍谕,而无除。’

客人询问郑平公的病情,平公回答说自己的疾病已经很久了,上下神祇都没有给予指示,无法消除。这里的‘上下神祇’指的是天神和地祇,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神明对人的影响。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

平公接着说,他梦见一只黄熊进入了他的寝门,不知道这是人杀的,还是厉鬼所为。这里的‘黄熊’和‘厉鬼’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恐惧和困惑。

‘子产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者鮌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

子产对平公的回答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平公既然明智且担任大政,就不应该有什么可怕的事情。他引用了古代传说,讲述了一个名叫鮌的官员违抗天命,被杀于羽山,化为黄熊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黄熊并非不可解释的神秘现象,而是古代神话传说的一部分。

‘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子产进一步解释说,鬼神的影响并非对所有生物都一样,如果非其族类,则会影响其同位。因此,古代的天子祭祀上帝,公侯祭祀百辟,而卿以下的官员则只祭祀自己的族群。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等级观念和祭祀制度。

‘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

子产推测,可能是因为周室衰落,晋国继承了权力,但没有举行夏代的郊祭,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异象。

‘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韩宣子将子产的分析告诉了郑平公,平公于是举行了夏代的郊祭,董伯作为祭祀的主持人。五天后,平公见到了子产,并赐予他莒鼎作为奖赏。这里的‘莒鼎’是一种古代的礼器,代表着尊贵和荣誉。这一情节展示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君臣之间的互动和奖赏制度。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70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