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原文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译文

赵文子戴上冠,去见栾武子,栾武子说:‘你看起来真英俊!以前我侍奉庄公,虽然外表很荣耀,但不知道实际如何,现在请你注重实际吧。’

见到中行宣子,宣子说:‘你看起来真英俊!可惜我已经老了。’

见到范文子,范文子说:‘现在你可以以此为戒了。贤者得到宠爱却更加谨慎,不足的人因为宠爱而骄傲。所以兴起的君王奖赏进谏的臣子,衰败的君王则惩罚他们。我听说古代的君王,政治道德既成,又听取民意,于是让乐工在朝廷中朗诵谏言,让在位者献上诗歌以避免过失,在市场上听取人们的议论,从民间歌谣中辨别吉凶,在朝廷中考察各种事务,在路上询问人们的批评和赞誉,有错误就纠正,这是尽到了告诫的职责。先王痛恨这种骄傲。’

见到郤驹伯,驹伯说:‘你看起来真英俊!但是壮年时期的人不如老年人多。’

见到韩献子,献子说:‘你要以此为戒,这就是成人的标志。成人是从一开始就与善人为伍。一开始就与善人为伍,善人就会进步,恶人就没有机会接近;一开始就与恶人为伍,恶人就会相互增进,善人也就没有机会接近。就像草木生长一样,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人戴冠,就像房屋有墙壁一样,只需要打扫干净,又何必添加其他呢。’

见到智武子,智武子说:‘你一定要努力,成为成子、宣子之后的大夫,难道不感到羞耻吗!成子的文采,宣子的忠诚,难道可以忘记吗!成子引导先君的前志,遵循法度最终辅佐政治,难道不可以说是文采吗!宣子在襄公、灵公时期尽忠进谏,因为进谏而受到恶名,不怕死地进言,难道不可以说是忠诚吗!你一定要努力,有了宣子的忠诚,再加上成子的文采,侍奉君主一定能够成功。’

见到苦成叔子,叔子说:‘年轻人担任官职的很多,我哪里容得下你。’

见到温季子,季子说:‘谁都不如你,你可以去追求。’

见到张老并和他交谈,张老说:‘很好,听从栾伯的话,可以增加你的美德;听从范叔的教诲,可以扩大你的才能;听从韩子的告诫,可以成就你的事业。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了,你的志向也在我这里。至于那三个郤氏,都是亡国之言,有什么值得称颂的!智子的道德很好,这是先主对你的庇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注解

赵文子:赵文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此句中指赵文子举行冠礼。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礼是成人礼的一部分。

栾武子:栾武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庄主:庄主,指庄公,晋国的一位君主。

华:华,指外表的华丽、美好。

实:实,指内在的实际、实质。

中行宣子:中行宣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兴王:兴王,指有作为的君主。

逸王:逸王,指荒废政事的君主。

工诵谏:工诵谏,指工匠在朝堂上朗诵谏言。

在列者献诗:在列者献诗,指在朝官员献上诗歌。

使勿兜:使勿兜,指让诗歌不被遮蔽,得以传达。

风听胪言:风听胪言,指听取民间舆论。

辨袄祥:辨袄祥,指辨别吉凶。

谣:谣,指民间歌谣。

考百事:考百事,指考察各种事务。

问谤誉:问谤誉,指询问人们的议论。

邪:邪,指邪恶。

正:正,指纠正。

尽戒之术:尽戒之术,指全面防范的方法。

先王:先王,指古代的贤明君主。

疾:疾,指痛恨。

骄:骄,指骄傲。

郤驹伯:郤驹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壮:壮,指年轻强壮。

成人在始与善:成人在始与善,指成为成年人就应该开始追求善行。

善进善:善进善,指善良的人会互相促进善良。

不善蔑由至矣:不善蔑由至矣,指邪恶的人不会自然地变得善良。

如草木之产也:如草木之产也,比喻人的成长如同草木的生长。

粪除而已:粪除而已,指只需去除杂草,保持干净。

智武子:智武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成子:成子,指成公,晋国的一位君主。

宣子:宣子,指宣公,晋国的一位君主。

襄、灵:襄、灵,指晋国的襄公和灵公。

成子之文:成子之文,指成公的文采。

宣子之忠:宣子之忠,指宣公的忠诚。

执官:执官,指担任官职。

温季子:温季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谁之不如:谁之不如,指没有人比得上。

苦成叔子:苦成叔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张老:张老,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贵族。

三郤:三郤,指三个姓郤的贵族。

覆露子:覆露子,指庇护、提拔的意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评注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此句中,赵文子冠礼的举行象征着其成年,而栾武子的评价‘美哉’则是对其成年礼的肯定。然而,武子随即提出‘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这是对赵文子的一种提醒,告诉他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的实质更为重要,强调实践和务实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古代对个人品德和实际能力的重视。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宣子的评价中既有对赵文子成年礼的赞赏,又有对自身老去的感慨。这里的‘惜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赵文子未来的期待和关切。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范文子的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贤者应有的品德和君王治国之道。他提出‘贤者宠至而益戒’,强调了即使是在受到宠信的情况下,贤者也应更加谨慎,防止骄傲自满。同时,他对古代君王的治国理念进行了总结,强调君王应以政德为重,倾听民意,并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官员的骄纵。

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郤驹伯的评价中,‘美哉’是对赵文子成年礼的肯定,但‘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则是对年轻和年长之人的比较,表达了一种对成熟和经验价值的认可。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韩献子的这段话强调了成人的标准和过程。他认为成人是从与善开始,善者与善者相辅相成,而不善者则会互相恶化。他通过比喻草木的生长和宫室的建造,说明了成人的过程需要去除杂质,保持本真。

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智武子的这段话是对赵文子的教诲,他提醒赵文子要努力成为像成子和宣子那样的贤臣。他通过赞扬成子和宣子的品德和功绩,激励赵文子以他们为榜样,忠诚事君。

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苦成叔子的这句话是对赵文子的拒绝,同时也反映了对年轻官员的谨慎态度。他可能认为赵文子年轻,缺乏经验,不适合担任官职。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温季子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宽容和鼓励的态度。他认为赵文子有潜力超过其他人,鼓励他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张老的话是对赵文子的全面评价和指导。他肯定了赵文子从不同人那里学到的优点,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同时,他也提醒赵文子要警惕某些人的言论,并强调智武子的教导对赵文子的重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68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