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原文

【经】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

无骇帅师入极。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郑人伐卫。

【传】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译文

【经】

鲁隐公二年春天,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会见。

夏天五月,莒国人入侵向国。

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国。

秋天八月庚辰日,鲁隐公与戎人在唐地结盟。

九月,纪国的裂繻前来迎娶鲁国的女子。

冬天十月,伯姬嫁到纪国。

纪国的子帛与莒国的国君在密地结盟。

十二月乙卯日,夫人子氏去世。

郑国人攻打卫国。

【传】

鲁隐公二年春天,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会见,目的是为了修复与惠公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鲁隐公拒绝了。

莒国的国君娶了向国的女子向姜,但向姜在莒国不安心,于是回到了向国。夏天,莒国人入侵向国,将向姜带回莒国。

司空无骇进入极国,费庈父战胜了他。

戎人再次请求结盟。秋天,鲁隐公与戎人在唐地结盟,重新修复了与戎人的友好关系。

九月,纪国的裂繻前来迎娶鲁国的女子,这是卿大夫为君主迎娶的礼仪。

冬天,纪国的子帛与莒国的国君在密地结盟,这是为了鲁国的缘故。

郑国人攻打卫国,是为了讨伐公孙滑的叛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注解

公会戎于潜:公指鲁国的君主,会戎指与戎族会面,潜是地名。此句意为鲁国君主在潜地与戎族会面。

莒人入向:莒是国名,向是地名。此句意为莒国的人进入向地。

无骇帅师入极:无骇是人名,帅师指率领军队,极是地名。此句意为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地。

公及戎盟于唐:公指鲁国君主,及指与,戎指戎族,盟指结盟,唐是地名。此句意为鲁国君主与戎族在唐地结盟。

纪裂繻来逆女:纪是国名,裂繻是人名,逆女指迎接新娘。此句意为纪国的裂繻来迎接新娘。

伯姬归于纪:伯姬是人名,归指回到,纪是国名。此句意为伯姬回到纪国。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纪子帛和莒子是人名,盟指结盟,密是地名。此句意为纪子帛和莒子在密地结盟。

夫人子氏薨:夫人指君主的妻子,子氏是她的姓氏,薨指去世。此句意为君主的妻子子氏去世。

郑人伐卫:郑是国名,伐指攻打,卫是国名。此句意为郑国的人攻打卫国。

修惠公之好也:修指恢复,惠公是鲁国的一位君主,好指友好关系。此句意为恢复与惠公的友好关系。

向姜不安莒而归:向姜是人名,不安指不安心,莒是国名,归指回到。此句意为向姜不安心于莒国而回到原地。

费庈父胜之:费庈父是人名,胜之指战胜对方。此句意为费庈父战胜了对方。

卿为君逆也:卿指高级官员,为君指为君主,逆指迎接。此句意为高级官员为君主迎接新娘。

鲁故也:鲁是国名,故指原因。此句意为因为鲁国的原因。

讨公孙滑之乱也:讨指讨伐,公孙滑是人名,乱指叛乱。此句意为讨伐公孙滑的叛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与其他诸侯国及戎族之间的政治、军事活动。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频繁的战争。

首先,鲁国君主与戎族在潜地会面,显示了当时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戎族请求结盟,但鲁国君主拒绝了,这可能反映了中原诸侯对少数民族的不信任或轻视。

其次,莒国与向地之间的冲突,以及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地,显示了诸侯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军事对抗。这些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频繁的战争。

再次,鲁国君主与戎族在唐地结盟,显示了诸侯国在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的灵活策略。结盟可能是为了稳定边境,防止戎族的侵扰。

此外,纪国的裂繻来迎接新娘,以及纪子帛与莒子在密地结盟,显示了诸侯国之间的婚姻联盟和外交策略。婚姻联盟是当时诸侯国之间建立和巩固关系的重要手段。

最后,郑国攻打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显示了诸侯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外部势力的干预。这些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的军事干预。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频繁的战争,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二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6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