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九年-原文
【经】
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
挟卒。
夏,城郎。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防。
【传】
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夏,城郎,书不时也。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九年-译文
【经】
九年的春天,天子派遣南季来访问。
三月的癸酉日,下起了大雨并伴有雷电。庚辰日,又下起了大雪。
挟去世了。
夏天,修建了郎城。
秋天七月。
冬天,公与齐侯在防地会面。
【传】
九年的春天,周历三月的癸酉日,下起了连绵大雨并伴有雷电,这是记录的开始。庚辰日,又下起了大雪,也是同样的记录。这是记录时间的失误。凡是下雨,连续三天以上就称为霖。平地积雪一尺就称为大雪。
夏天,修建了郎城,这是记录不合时宜的事情。
宋公不服从周王的命令。郑伯作为周王的左卿士,以周王的命令讨伐宋国。宋国因为入郛之战对公怀恨在心,没有告知命令。公因此愤怒,断绝了与宋国的使者往来。
秋天,郑国人以周王的命令来告知讨伐宋国的事情。
冬天,公与齐侯在防地会面,谋划讨伐宋国的事情。
北戎入侵郑国,郑伯亲自抵御。他担心戎族的军队,说:“他们徒步,我们乘车,我担心他们会突然袭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勇敢但不鲁莽的人去试探敌人,然后迅速撤退。您设下三重埋伏等待他们。戎族轻率而不整齐,贪婪而不团结,胜利时不会互相谦让,失败时不会互相救援。先头部队一旦被俘获,必定急于前进,前进时遇到埋伏必定迅速逃跑,后面的部队不会救援,那么就没有后继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逞。”郑伯听从了他的建议。戎族的前锋遇到埋伏后逃跑。祝聃追击他们。郑军包围了戎族的军队,前后夹击,全部歼灭。戎族的军队大败而逃。十一月的甲寅日,郑国人大败戎族的军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九年-注解
南季:周天子派遣的使者,代表天子进行聘问。
大雨震电:指大雨伴随着雷电,古代认为这是天象异常,可能预示灾祸。
大雨雪:指大雪,古代认为大雪是气候异常的表现。
挟卒:指挟持士兵,可能是指某种军事行动或政治事件。
城郎:指在郎地筑城,郎地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地名。
防:地名,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地方,是鲁国与齐国会盟的地点。
宋公不王:指宋国的国君不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郑伯:郑国的国君,担任周天子的左卿士,负责讨伐不服从周天子的诸侯。
入郛之役:指宋国与郑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宋国因此对郑国怀有怨恨。
公子突:郑国的公子,提出了对付北戎的战术建议。
三覆:指三重埋伏,是公子突提出的战术。
祝聃:郑国的将领,负责追击北戎军队。
衷戎师:指对北戎军队进行包围和攻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隐公-隐公九年-评注
《春秋》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大事件。本文选自《春秋》中的一段,记载了鲁国九年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包括天象异常、诸侯会盟、战争等。这些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周天子权威的衰落。
首先,文中提到的天象异常(大雨震电、大雨雪)在古代被视为天意的表现,可能预示着灾祸或政治动荡。这种记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天命的重视。
其次,文中提到的诸侯会盟(公会齐侯于防)和战争(郑伯伐宋、郑人大败戎师)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郑国作为周天子的左卿士,负责讨伐不服从周天子的诸侯,显示了周天子权威的衰落和诸侯国之间的权力争夺。
特别是郑国与北戎的战争,公子突提出的战术(三覆)和祝聃的追击,展现了春秋时期军事策略的运用和将领的智慧。公子突提出的战术充分利用了北戎军队的弱点(轻而不整,贪而无亲),最终取得了胜利。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宋国与郑国之间的恩怨(宋以入郛之役怨公),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历史积怨。这种恩怨往往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进一步加剧了春秋时期的动荡局面。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记载天象、会盟、战争等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这些记载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